毛中特辅导材料.docx
- 文档编号:25074785
- 上传时间:2023-06-04
- 格式:DOCX
- 页数:83
- 大小:72.19KB
毛中特辅导材料.docx
《毛中特辅导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中特辅导材料.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中特辅导材料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第一章的学习,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重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二、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重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三、重点难点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过程;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预期目标;关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四、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明确号召“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是在()。
A.遵义会议上;B.瓦窑堡会议上;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上
2.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四大
3、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是在中共()。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
4、邓小平理论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是()。
A、替代关系;B、继承关系;C、发展关系;D、继承和发展关系
5、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反对教条主义任务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张闻天
6、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据是:
()。
A、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7、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是在党的()。
A、十三届四中全会B、十四大C、十五大D、十六大
8、我们党首次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法是党的()。
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六大D、十七大
9、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是()。
A、我国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B、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C、当代世界的发展和发展理念;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
A、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B、中国的民族问题;
C、中国关于“一国两制“问题D、中国的“三农”问题
参考答案:
1、C;2、B;3、D;4、D;5、A;6、B;7、D;8、D;9、A;10、A。
(二)多项选择题
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
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B、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
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D、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E、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这是因为()。
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B、它们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社会思想D、它们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E、它们都视人们的利益高于一切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
A、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
C、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D、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E、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结合起来。
4、抗日战争时期"三三制"政权所代表的阶级和阶层有()。
A.无产阶级;B.贫农;C.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E.开明绅士
5、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点是()。
A.民主与集中的相互结合;B.衔接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C.扩大对敌人专政的范围;D.扩大人民民主的范围;
E.在概念表述上准确鲜明
参考答案:
1、ADE;2、ABCDE;3、ABCDE;4、ABCDR;5、BDE;
(三)简答题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是什么?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致的,是在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新要求的条件下,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体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前进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决定的,同时是由先进文化引导的,是由人民群众推动的等基本原理;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互促进的进程;创造性地把党的建设同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同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和各项任务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指导思想和党的任务以鲜明的时代内容和时代特征,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
(4)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发展。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就使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明确了指导思想,使党的执政有了共同的理论基础,使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始终具有强大的力量。
3、如何正确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内涵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讲的是一种原则和方法,是一种历史进程,即马克思主义必须同本民族相结合;“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讲的是一种理论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最终形成的理论成果。
4、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四)论述题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①当代世界的新变化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在于我们所面对的外部世界已经发生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第一,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一方面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由两极走向多极,国际形势总体上进一步趋向缓和,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已成为时代的潮流。
另一方面,在世界多极化的过程中,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都没有解决,天下仍然很不太平。
世界政治格局的这种新变化对中国共产党在矛盾错综复杂的世界中,在各种政治文化力量相互激荡中始终保持先进性,稳固自己的执政地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给所有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发展中的大国带来空前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要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和安全,任务更加艰巨。
第三,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影响和改变着国家的经济结构、综合国力,而且影响着政治格局,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生活,还会带来许多无法预料的变化。
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实力上占有明显的优势,这就使我国经济发展的难度增加。
如何使我国能够走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前列,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重大课题。
第四,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各种思想文化也呈现出相互交错的态势。
这是人类社会文化进步的必然结果。
这一方面有利于各种思想文化在比较中吸收其优秀的成果,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求。
这一切新的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
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紧跟世界发展的潮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②国情与党情的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一是社会上出现了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活动领域。
很多人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就业,农村实行承包制以后,农民与基层组织的关系也与过去不同了。
如何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适应,这是我们党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是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出现了多样性。
由于劳动方式、就业方式、收入分配方式等条件的变化,不同部门、不同职业的群众利益出现了各种差别。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党如何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具体利益,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一个关系到党的领导能否有效实施的重大问题。
三是物质利益的多样化日趋明显,群众的不同利益要求越来越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率,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如企业的破产、职工的下岗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要求党的方针政策更好地保证群众实现自己的合理利益,也要求党更好地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把全国人民和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好,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
四是党员队伍的数量和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
具体表现在:
党员队伍空前发展壮大;党员队伍的结构出现了新的特点,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加入了党的组织;党员的素质在不断地提高。
五是党的干部队伍正在进行整体性新老交替。
一大批优秀的年轻党员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新一代的领导干部总体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弱点和不足,如何培养和选拔大批优秀的年轻干部,是党的一项重要任务。
六是党员干部中出现了一些急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从总体上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保证党的性质,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新世纪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进一步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总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这些新变化,是我们党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现实依据。
2、怎样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第一,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绝不能用毛泽东的个别观点、个别词句来理解毛泽东思想。
要着重掌握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第二,要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与毛泽东思想严格区分开来。
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范畴。
第三,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及立场、观点和方法必须坚持。
但是,毛泽东思想必须要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内容提要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邓小平理论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贯穿着一条科学的思想路线,这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新一代马克思主义者,根据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实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发展和捍卫了这条思想路线。
三、重点难点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的内涵;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党的思想路线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四、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它突出解决了我们思想认识中的()。
A、“两个凡是”的误区;B、“开放”“封闭”的问题;
C、姓“资”姓“社”的问题;D、姓“公”姓“私”的问题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
A、邓小平理论形成阶段;B、邓小平理论发展阶段
C、邓小平理论成熟阶段;D、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3、邓小平首次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在()。
A、1978年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B、1977年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
C、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D、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4、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
A、马克思主义B、“三个有利于”C、实践D、生产力
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
A、政治纲领;B、组织原则;C、思想路线;D、工作作风
6、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C、“一国两制”;D、社会主义本质论。
7、1978年,邓小平支持和领导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是针对()。
A、“两个凡是”;B、“以阶段斗争为纲”C、苏联模式;D、农村家庭联产承包
8、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在()。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
C、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D、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9、被誉为新时期解放思想宣言书的是()。
A、邓小平1978年11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1978年5月11日发表的《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1977年4月邓小平以个人名义致中共中央的信
D、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决议
答案:
1C;2D;3C;4C;5C;6A;7A;8A;9A
(二)多项选择题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两个宣言书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B、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的开幕词
C、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D、邓小平在理论务虚会上的讲话
E、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上的报告
2、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是()。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B、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实事求是
C、解放思想是为了达到新的实事求是D、要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必须解放思想
E、解放思想不等于随心所欲,必须与实事求是相联系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
A、我们党的思想路线B、马列主义的精髓
C、毛泽东思想的精髓D、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E、贯穿邓小平理论体系的思想路线
4、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又一个宣言书,在这次谈话中,邓小平()。
A、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B、提出了“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C、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D、阐述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
E、阐述了大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文明成果的思想
5、解放思想就是()。
A、一切从经验出发B、一切从实际出发
C、使思想和实际相结合D、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E、实事求是
6、邓小平在重新恢复和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过程中,提出()。
A、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B、不大大解放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
C、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D、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
E、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参考答案:
1、AC;2、ABCDE;3、ABCDE;4、ABCDE;5、CDE;6、ABCDE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的与时俱进,要特别重视理论创新。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为各个方面的创新提供指导。
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
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
2、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依靠实事求是。
而要实事求是就必须解放思想,打破思想僵化,否则,四个现代化没希望。
(2)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为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达到新的实事求是。
如果解放思想离开实事求是,就可能出现“左”或“右”的错误。
(3)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不能割裂和对立起来。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
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无论是毛泽东思想、还是邓小平理论,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它们的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七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创造性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这个精髓,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这个精髓,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七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贯彻这个精髓,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总之,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实事求是。
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由于把握了这个精髓,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功。
二、内容提要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三、重点难点
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任务的关联;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四、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A、资本主义范畴B、民主主义范畴C、社会主义范畴D、共产主义范畴
2、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是()。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没收官僚资本
C、没收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
3、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D、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4、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国民党一大D、国民党二大
5、我国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全国大陆的解放和统一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土地改革的完成
6、毛泽东关于“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的提出是在()
A、三湾改编B、古田会议C、遵义会议D、八七会议
7、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
A、《井冈山的斗争》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反对本本主义》D、《实践论》
8、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殖民地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9、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
A、无产阶级的领导B、人民大众的参与C、反对帝国主义D、反封建主义
10、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A、土地革命、党的建设、武装斗争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C、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D、工农运动、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参考答案:
1C;2B;3C;4C;5C;6D;7B;8B;9A;10、B。
(二)多项选择题
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D、中国人民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E.、地主阶级和农民经济的矛盾
2、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主要是指()。
A、武装斗争B、土地革命C、根据地建设D、统一战线E、独立自主
3、新民主主义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是()。
A、四马分肥B、发展生产C、繁荣经济D、公私兼顾E、劳资两利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E、大资产阶级
5、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两面性是指()。
A、软弱性B、革命性C、反动性D、腐朽性E、落后性
参考答案:
1、AB;2、ABCD;3、ABCDE;4、ABCD;5、AB;
(三)简答题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由无产阶级领导?
答:
第一,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中国要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阶级,而中国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既具有革命性的一面,又具有较弱性和妥协性的一面,使得资产阶级革命缺乏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指导思想和革命纲领,更没有发动农民。
第二,辛亥革命的历史证明,中国资产阶级没有能力担负起中国革命的领导重任,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中国革命客观上要求有新的领导阶级,中国无产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毛中特 辅导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