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毕业语文学业水平测试辅导材料.docx
- 文档编号:25070689
- 上传时间:2023-06-04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6.21KB
小学毕业语文学业水平测试辅导材料.docx
《小学毕业语文学业水平测试辅导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毕业语文学业水平测试辅导材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毕业语文学业水平测试辅导材料
2014年小学语文毕业水平测试复习指导
各位领导、老师们:
从2008年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进入我县一年级,到2015年一至六年级全部更新完毕,我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测评工作一直处于持续跟进和更进状态。
2014年小学毕业水平测试是对六年来人教版教材在我县落实和实施情况的总体验收。
鉴于教材的改变和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的推出,本年度的测评方向和命题思路相应有所调整。
现将调整情况做一说明,请各位领导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本指导,并结合试卷做好教学研究工作,实现高效学习和高效复习,为六年的系统学习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一、指导思想:
“以课标为导向,以教材为主体,注重知能迁移,着眼长远发展。
”以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对第三学段学生能力、水平的具体要求和现行六年级教材涉及的知识点(要求训练的项目、要求理解、掌握、运用的知识)为依据进行命题。
做到既重视知识技能的考查,又适当增加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的检测。
同时,兼顾学生灵活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加强知识的覆盖面,使试题的内容、形式和要求符合考查目的。
教师复习也应以此为指导,以发挥评价引领课堂教学,引导学科教学方向的作用。
二、考试原则
1.开放性原则,即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保持开放性试题的比例,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激发课外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
2.综合性原则,即积累与运用相结合。
既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语言规律的掌握,又关注学生将语言应用到语言实践的能力。
3.层次性原则,即基础与发展相结合。
基础题紧扣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语言的积累;发展题注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三、试卷结构
现从“卷面”“写字”、“积累与运用”、“阅读”、“习作”四个方面提出小学语文毕业考试的内容框架:
项目
卷面
写字
积累和运用
阅读1
阅读2
习作
总分
得分
四、命题思路、考察范围及近两年试题分析
(一)卷面
首次把卷面分独立呈现出来(卷面指从写字到作文的整个卷面分值),重在强化学生的规范书写意识,落实教科局对学生每天练字十分钟的书写要求,并敦促学校、学生能够在平时的教学中一以贯之。
(二)写字
考查学生书写基本功扎实程度。
依据新课标修订稿要求,楷体书写,做到正确、端正、整洁、美观,讲求格式,并适当下调书写量,实现既注重书写的质量,又讲求一定速度的总要求。
写字训练分数降低了,但总体要求是降分不降质。
考查方式:
学生用楷体将句段内容行款整齐地写入田字格中。
(希望教师在复习教学过程中积极加强对学生规范化书写的要求与指导,使学生的书写能够融入作业完成当中去,并结合评价要求严格落实,切忌写、做分离现象发生。
)
评价方面:
写字部分独立地进行综合量化评分。
严格按标准分三个等次给分:
一等3分;二等2分;三等1分。
现象分析:
2013年小考试卷书写规范性有所提高。
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较为规范、工整、美观地书写,少数学生出现修改、涂抹。
同时,书写环节没有和整个卷面有效协调,导致出现虎头蛇尾现象,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要结合修订稿实施建议中对第一、第二、第三学段的具体要求,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三)积累与运用
1、识字与拼音
拼音方面:
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
要求熟练掌握声母、韵母、声调、整体认读音节和一些拼写规则,能正确地拼读、拼写音节;能按顺序背诵、默写字母表,认识大写字母,会用音序、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能运用拼音识字,正音。
识字方面:
对要求认识的常用汉字要做到读准字音,对要求会写的常用汉字既要读准字音,又要认清字形(笔画笔顺结构部首等),了解字义,达到听写、默写的程度,实现正确运用;能按汉字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汉字;能正确运用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
能改正词句中的错别字。
主要考查学生对拼音、常用字的掌握情况,主要题型有:
字母大小写排序、读拼音写字词、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选字填空、改正错别字、词语辨析等。
2013年试卷中设置的拼音辨析试题,从学生试卷得分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对拼音掌握情况并不乐观,一部分学生还存在失分现象。
由此判断,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应当加强拼音教学的力度,尤其是针对基础字词的拼音辨析,要及时发现缺失,及时纠正、弥补。
复习建议:
认清字形,记忆生字是学生识字、写字的难点和关键。
我们可以运用汉字的造字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帮助他们记牢字形,读准字音,领会字义。
可通过辨析形近字、同音字,再以组词造句、正误对比、猜字谜等方法克服错别字。
尽量不要用机械抄写生字词、“错一罚十”的惩罚性办法,以免事倍功半,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考察学生课内外词语、成语的积累量:
能从词义轻重、范围大小、感情色彩进行词语辨析;对于学习过的词语要能正确地读出、写出;要懂得词语的意思;具备将词语准确地运用到语言实践中的能力。
主要题型有:
把词语补充完整;按要求写词语;用词语造句;选词填空;
13年的词语补充试题,词语辨析学生掌握情况为喜忧参半。
部分学生能够在对比学习中掌握词语,并能够运用排除法去进行客观分析,最终选择出错误的词语加以更正,由此可见,在课内语言的积累上,学生已经达标。
但结合同年试卷中设置的词语辨析试题,从学生试卷得分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对常见词语的积累情况并不乐观,一部分学生还存在失分现象。
可见,学生平时的基础积累仅只局限于单纯的积累,并没有把积累和理解运用结合起来。
所以,教师无论是在平时的积累中,还是在复习教学中都应当积极侧重,把加强学生词语的积累和运用与学会引导学生对词语进行分类结合起来,进行一以贯之的强化落实。
(为避免师生复习盲从、无序现象发生,今确定:
以上两项内容测评,以六年级语文教科书所要求积累的词语为根本。
)
3、句子部分
(1)连续几年的句子考察基本集中于连篇阅读理解中,目的在于分散应试的复杂性,强化学生阅读、理解、分析能力的重要性。
同时,也在于引导广大教师明确单一的句式、关联词、释义等等训练是不存在的,都是为有效阅读做铺垫的,平时的训练也应当和阅读应用紧密结合起来。
如14年阅读短文第二当中的第一题:
第③段中“一筹莫展”在文中的意思是,弟弟一筹莫展的原因是;第二题在第⑾段空白处的〔〕中填上恰当的标点。
都体现了这种应用意识。
教学建议:
强化阅读教学的整体性,把字、词、句、标点、修辞、句式等都融合于阅读教学当中,让学生学会由浅入深地阅读文本,从框架阅读进入品词析句、感悟表达、体验情感的细致阅读。
(2)仿写句子。
这种形式的试题,既有一定的开放性,又有一定的限制性。
考查学生感受语言、分析语言、将积累的语言材料进行筛选、组合、运用到语言实践中的能力,即语言的积累量、感受力、分析力、想象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是对学生语言功底的综合考查,也是区别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能力发展题。
仿写要求学生在感受例句语气、结构、表达手法的基础上,运用积累的语言仿写出符合要求的句子。
13年仿写句子为汗滴禾下土的劳动者是幸福的,因为他将收获沉甸甸的果实;是幸福的,因为;是幸福的,因为;实际上是把作文训练中的话题理解和句式仿写结合起来,实际是在贯彻提炼中心句的能力,为学生在有效时间内为有效写作确立中心做铺垫。
教学建议:
仿写句子,就是仿照一种句式再造一个或几个与之一致的句子。
其重点是解析所给例句(包括句式特点、修辞手段、表达角度、表述语气等),明确仿句与例句之间的内在关系及衔接点,学会运用发散思维解读既定的表象事物,进行多元表述;其难点是弄清所给例句的表述倾向,把握例句的内涵,保持仿句与例句结构基本一致、意蕴相互吻合。
语言积累和运用的练习一定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并且依据课文特点落实到具体的写作实践中。
4、课文句段篇的积累和运用
(1)按原文填空
改变对学生积累的评价方式,不强调死记硬背,基本以语境填空为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五六年级需要背诵记忆的内容为主;对教材中新增日积月累部分,依据教参的要求需要学生默写的,要作为考察内容。
)
要求所填内容正确、准确。
诗词部分错、空不得分。
有关古诗文理解,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意思正确即可。
13年设计的两个填空,学生基本能填写,一部分错别字现象严重,导致丢分。
①《学弈》中,为学弈者选择了最优秀的老师:
“,”,但结果却大相径庭。
对比二人的学习态度: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
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②《墨梅图题诗》中,借笔下的梅来表现自己节操的诗句是:
“,”;《墨竹图题诗》中,作者在凄风冷雨之夜卧听竹声的诗句是:
“,”
(2)课内积累。
不再强调课外积累,改变学生机械记忆的现状。
这一类型的题目学生掌握的较好,丢分原因主要是学生对所积累的诗歌不能正确的书写,错字现象严重,改变了诗歌的意境。
古诗词的考查以整个小学学习过以及课标中要求小学生必背的75首诗歌为主。
对于古诗词的复习建议:
分类复习,循环跟进,学习阶段积累了的,一定要能正确书写。
根据学生基础掌握情况,教师采取相应的分层检测手段,稳步推进,敦促学生固本强基。
总之,试题中的基础知识大多源自教材,特别是字词和背诵诗文。
很多学生没有掌握,是造成大部分学生不及格的根本原因。
(抓基础应当是每个年级都应该重视的内容,也是推进学生语文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5、名著导读类型的练习题,旨在结合课标要求推进课外阅读,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常态化自主学习方式。
但是,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对四大名著阅读过少,所以测试目前只局限于表层知识的考察,对学生的促进作用不太明显。
故而,暂决定予以改进,以五六年级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单元内容和经典名篇常识为主。
6、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
掌握句号、叹号、问号、逗号、分号、冒号、引号、书名号、省略号的用法。
(考查方式:
作文中体现;阅读中给某段话加标点;改正使用错误的标点)
教学中要注意:
①句号和逗号的区分。
句号和逗号使用的频率最高,错误也最多:
一是句、逗不分,二是“一逗到底”。
对策是让学生明白重要性,让学生弄懂“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
②标点符号在行文中的规范书写,不要混淆。
如:
逗号和顿号。
教学建议:
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学生自学、教师导学、综合性学习等多种形式的学习,逐步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作用及用法。
把标点符号的学习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实践当中去,让学生在使用中形成统一认知,转化为实际能力。
(三)阅读
考查学生的阅读方法、习惯;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感受、体验、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和思想价值取向;考查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理解和体验。
即通过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考查学生课内阅读的能力。
命题依据:
课标修订稿对于第三学段学生阅读能力形成的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总的来说,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四种能力:
即提取信息能力—从文本中获取多元信息的能力;整体感知能力—形成对文本内容整体感知、初步概括的能力(能在语境中捕捉关键词句的能力,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能力,理解文章表达顺序的能力);解释能力—利用文本信息和个人经验对相关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论能力(包括结合上下文的理解,解释相关问题;考察学生对词句表达效果的感受力;理解关键词句在文中表情达意作用的能力。
领悟文章基本表达方法的能力,领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解决问题能力—利用文本相关信息解决相应情境中问题的能力。
包括考察学生对文本情境的想象力,考察学生学习优美句段的能力;考察学生处理信息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测评主要从如下几方面设计阅读教学的考查:
1、略读和浏览的评价
略读重在考查学生能否把握文章的大意;浏览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
2、精读的评价
精读重点评价学生对文章的综合理解能力,考查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和对内容的理解与评价,能否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掌握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能否就文章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通过阅读去解决问题。
精读能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考察。
(1)词句理解
要求学生结合语言环境里的词句。
理解方法以联系上下文为主,结合对释法、描述法、分析语素法等综合理解。
(如12年题“罪魁祸首”在文中的意思是。
)
(2)文意把握
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或部分内容的把握能力。
要求学生能抓住主要内容把握文章,语言要通顺。
12年试题短文一:
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主要内容是。
(3)要点概括
考查学生的对读物的概括能力,也是阅读能力考察的一个重点,要求学生能抓住要点或要素,做到准确精练,表达通顺。
如:
12年短文一第三题,从沙尘暴的形成来看,它区别于大风、降水的主要条件是。
(4)内容探究
考查学生能否就文章的整体或部分(字、词、句、段)进行深入地分析、理解、体验、想象等阅读探究。
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情感的体验。
(12年短文二第三小题,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情节和文章相关语句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母亲剥豆速度快或慢的原因?
)
(5)作品感受
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情感和形象的感受能力,提倡学生在不偏离文本基本价值取向的前提下进行多元化、有创意感受和表达。
不仅考查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还要考察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感受理解的能力。
(12年短文二第六题,本文的主旨可以从多个角度去领悟,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体会。
)
(6)提有价值的问题
考查学生能否在初读后就文章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通过阅读去解决问题。
(日常阅读教学就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7)针对非连续文本的考察
非连续文本考察是2011版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本着稳步推进的原则,进入毕业水平测试当中。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
它的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在现代社会被广泛运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须臾不离,其实用性特征和实用功能十分明显。
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阅读能力。
非连续文本重在考察从图片、表格、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主客观分析的能力,推理、想象的能力,总结概括的能力。
但是,鉴于本文体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还较为陌生,不容易理解,对测评点的掌握不是太准,决定采用稳步推进的原则进行。
仔细研读语文模拟卷的老师也许会发现,非连续文本有许多文章在题材上和说明文有类似点。
而且,试卷结构也是说明文和非连续文本交叉出现。
也就是在告诉大家,考查内容非连续文本当中说明文常规考察和非连续文本内容考察以1:
1的形式出现,明年以3:
7或2:
8的形式出现。
计划利用两年的时间逐步过渡,让老师和学生都能够充分理解非连续文本,进行有效教学和学习,达到完全掌握的程度。
所以,传统教学中说明文的阅读暂时还不能丢掉,还需在加强非连续文本阅读教学的同时不断加强。
阅读题是语文测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难点部分。
多年来,在语文试卷中,它的高难度、低得分一直困扰着广大老师和学生。
在复习这部分知识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通过复习,把方法转化为比较熟悉的技能。
要学会用数学学习的方式学习语文。
因此,在具体操作上,一是可迁移重点训练项目,二是变换课文类型的训练。
如把略读课文变为精读课文,从中训练学生理解词句的方法,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方法和学习表达方法;把精读课文变为略读课文,复习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阅读训练要侧重整体把握思想内容的能力、探究重点词句能力和从内容想开去的能力。
同时,通过复习,提高阅读速度。
2、在复习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要补充程度合适的短文,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鼓励学生根据常规训练内容及要求,自主出题,独立探究,培养阅读习惯,提升解题能力。
3、对文章中重点的字、词、句的理解要做到: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总之,在复习时要讲对策,突出针对性,进行强化训练(考试将近,以快补晚;其他年级要加强阅读教学,将方法融入到日常课文教学中,培养习惯,促进能力形成)
(四)习作
标准修订稿要求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能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友谊是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
能写内容具体,感情真是的文章,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学写读书笔记,学些常见的应用文。
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分局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习作考试的范围为记实作文、想象作文。
近几年,我们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考试中,一般采用话题作文。
但是,目前有的教师、学校指导学生背诵话题作文,和我们要求的加强学生写作意识培养相去甚远。
为改变这一现状,目前决定以想象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的考察为主。
希望广大教师纠正错误观念,切实落实好学生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要求。
作文评价继续采用基础分+奖励分的评价办法。
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写自己的生活,写出个性化的作文。
奖励分采用一点加分法,即学生作文符合下面条件之一者可加记三分,但总分不超过35分。
加分条件:
1、取材新颖;2、感情真挚;3、表达有特色。
作文复习建议:
1.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做到文从字顺。
2.记实作文十分重视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要特别重视如何表达感受的复习,通过练习,进一步训练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
3.想象作文最主要的是想象的形象性,要通过练习,使想象的内容更加丰富、形象。
4.积极倡导师生同题作文的教学思路与模式,使师生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互动,练就审题(审题眼和审题限)、选材、构思、起草、加工及修改基本功,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习作活动的推进者、参与者、指导者和成果共享者。
要积极加强对主题的多元解读和对素材的开放性分析,形成高效率、低能耗的作文训练思路,努力建构作文教学新思路、新模式。
5.作文的复习要加强指导与评改,要遵循“以改促写”的原则,其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写作规律。
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与作文的实践中,积累经验,感悟写作的方法与基本规律,学会作文。
复习时,要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多思考,认真地修改自己平时的作文,还可以安排同学之间互评互改,提高学生自我评价和修改作文的能力。
6.加强学生作文常规的训练。
如:
在平时的课堂中,积极推进课前三分钟的主题作文表达训练,让学生的习作能力在日积月累的小训练中得以大提升。
7.积极推进作文体例创新的尝试和实践,力求使常规作文达到文从字顺,内容丰实,结构新颖的要求。
综合以上命题思路,指导学生进行语文毕业总复习,至少要明确两个观点:
一是复习不只是应考,更应是整理;二是复习不只是温故,更应是知新(继续新的学习,走向新的领域)。
基于这样的理解,复习就不应急功近利,而应着眼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着眼于学生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
因此,我们必须把握好总复习的四个教学原则──
依据《标准》,善用教材:
要考虑小学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教学的特定目的、语文学科与其他各学科共同担当的教学目的,还要处理好现行教材与《标准》的关系。
贴近生活,激发兴趣:
要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总复习设计的题目,应该涉及他们所关心的、喜闻乐见的人和事,以激发学习兴趣。
文以载道,完善人格:
要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整体把握,知识归类,综合运用:
掌握哪些知识,形成怎样的能力,教师要了如指掌,整体把握。
师生互动,培养能力,形成习惯:
从实际出发,教师可以提出复习的范围和要求,给学生一些自主的时间和空间,发动他们根据个人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复习方法,增强复习效果,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全面提高。
课表修订稿明确指出: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希望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加强学生日积月累、读写训练,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把握语文规律,形成语文能力,实现知能水平的整体提高。
要抓好差生的辅导,保证差生及格。
相同的知识点用不同的形式训练,同一形式用多个知识点进行练习,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灵活迁移、运用所学知识,以替代猜题、背题那种事倍功半的做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毕业 语文 学业 水平 测试 辅导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