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疑四两拨千斤 顾新法.docx
- 文档编号:25070460
- 上传时间:2023-06-04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5.18KB
释疑四两拨千斤 顾新法.docx
《释疑四两拨千斤 顾新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释疑四两拨千斤 顾新法.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释疑四两拨千斤顾新法
释疑“四两拨千斤”---顾新法
“当一名大力士与一位武术家比试,会有什么结果?
”答案毫无悬念,比力气的话,势必大力士胜,如若进行搏击比赛,大都会是武术家赢。
这说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如果,双方都是习武者,那就要看谁的功夫好,谁的技法娴熟,用得巧妙,显然并非靠力气大小决定输赢。
那么在实战中是否存在“四两拨千斤”呢?
以下笔者将进行详细论证。
一、古谱依据 古拳谱《打手歌》云:
“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沾黏连随不丢顶。
”文中的“四两拨千斤”形容以智取胜,这作为以小博大的代名词已经被大家广泛认可。
但在武术实战中能否实际应用,却遭到不少武术名家的质疑,他们认为:
“只有有了千斤以上的力量才能在适时之机化动四两拨千斤,如果没有千斤以上的本力,只用四两力去拨动千斤是不可能的。
”还有人补充:
“比如小孩练武术很熟练了,若与大人比试,大人即使不会武术,凭力气也可以制服小孩。
这是‘一力降十会易,以巧破千斤难’。
”实际上,小孩习武,筋骨嫩,外形动作容易做到位,对于拳的内在精义还不能理解,一旦成熟了,便能胜任与力大于己者较量的任务。
这些判断在实证科学的范畴下是无可争议的。
物理实验证明,在水平桌面上,两组砝码用绳连接,在桌子两侧下坠,形成二力相抗,重量大的将重量小的拉动。
同理,二力相向对顶,力大者推动力小方。
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古谱常常把推手也称为打手,综合《打手歌》全文的含意,古文非常准确地表明了当对方用巨大的力量打来时,我只需用很小的力即可拨动他。
对照实战我认为此论并非虚构,只要合乎文中要求,完全客观可行。
应该留意的是“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后面做了补充的句子:
“引进落空合即出,沾黏连随不丢顶。
”看谱要联系全文,否则,会产生断章取义的错觉,给人们造成误解,以致会认为没有任何前提条件就可以“四两拨千斤”。
全文才是“打手”完整的写真,它形象地描述了“四两拨千斤”具体过程。
加上文首两句“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整个六句话的含意是:
当人们掌握了太极的功夫,认真地用掤、捋、挤、按的劲法和“沾、黏、连、随”的身法,在推手过程中,通过在接触中感觉对方力的情况,将自己身体上下协调配合好,根据彼力的变化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劲,当彼力进来时不顶劲又不脱开,如此“黏”着对方同步进退。
由于双方接触部位没有空隙,他力就发不出来,无法脱手,就不能出击。
我保持在这种状态下与他周旋,他便对我无能为力。
因而,任凭对方用巨大的力进犯,我都能顺其势,将他引进,运用太极劲法,我用微小的劲即可拨动他侵来的巨大的力,导致他推空,进而身体失去平衡,此时我再由化变发,当发出的劲与彼失重欲跌的方向一致时(俗称“打合了”)即可将对方放出。
为了确定“四两拨千斤”原意的准确无误,我们还可以从古文的修辞和语法入手,进行判断。
古文没有现代形式的标点符号,只有句读点,因此在《打手歌》中的“掤捋挤按”每字后面并没有顿号。
以此推理,文中“牵动四两拨千斤”的“牵动”后面应该写作顿号,与“四两拨千斤”为并列句,文中“牵动”和“拨”是针对“彼打来的巨力”而言的,可理解为:
我用太极劲法导引及拨动他打来的力。
前人之所以如此“泼墨”,此乃大写意之妙。
可想而知,古文精练,寓意深刻,既给你留出体悟经验的空间,又达到疏而不漏的效果,巧妙地勾画出“四两拨千斤”的轮廓。
古代著书论道者绝非等闲之辈,若在当代皆堪称文豪式的武术家,他们深谙拳理,写作言简意赅,才能写出如此奇文。
古拳谱是经过长期实践,反复推敲、不断修改完成的。
撰写后又经历了很多代武术家体验、增补和重新定稿,方才流传至今,因此,经典古拳谱很少出现笔误。
只是每个人的理解不同,才容易产生分歧。
不少现代人竭心尽虑用文字表达拳义,往往文字繁冗,言不及义。
另外,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笔误难免发生,但此等误导性笔误,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极少会流传后世。
何况习武、练功之人绝非只靠看拳经和依照个人理解能有所大成的,武术需要言传身教和心领意会,而且需要经过长期的不断实践,到了融会贯通之时,才能随心所欲地应对来力,才能真正“懂劲”。
此拳论阐明,对方用巨力打来,不但无奈于我,还被我左右。
这绝非“天方夜谭”。
我运用太极的劲法进行实战的确有同感。
下面具体剖析“四两拨千斤”的可行性。
二、“四两拨千斤”必须具备的条件 首先,将他者来力引进向我身前又打不着我的方法就是“四两拨千斤”的关键所在,这就需要太极整劲作为坚实后盾。
(一)太极劲的运行方式 太极拳将每一动作都融在全身整体运行中,每个招式都依靠身体整体运作中的内劲变化来实现,所以各种动作仅仅是内劲变化的外在体现。
因此,假若只按照外形动作去模仿太极拳的形,那么无论模仿得多么逼真和完美,多么适合表演比赛,多么适合大众推广,都不能真正触及太极拳的灵魂。
因为表演无济于实战,空有其形,没有内涵,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如果练拳者花费了大量时间练肢体动作而不找内劲,却欲求太极真功,岂非舍本求末吗?
可见,太极拳技击术应该从基本功练起。
打基础和太极内养功是一脉相承的,不必把太极养身内功与实战完全割裂开来,虽然练的目标不同,但出发点一致,只要掌握清楚二者的异同之处,那么结合修炼内功就能达到既锻炼出健康的体魄又为太极实战打牢基础的的效果。
故此,练太极拳亦可按太极养生功的要求练起,从身形要领及拳架的运行方式入手。
所以只有经过长期基本功、站桩和套路的训练,练拳者才能逐步达到虚领顶劲、收颔、竖项、含胸拔背、松腰、坐胯、裹臀、屈膝、圆裆、脚趾抓地的基本要求,进而慢慢进入到气沉丹田、身体上下对拉拔长的状态,然后才有身、腿的松柔劲,有中正安舒之态。
在此基础上,再掌握太极的内气的运行方法就容易多了。
假设把人体的腰脊视作一个竖立的门轴,身两侧为门扇,若采取“拨浪鼓”方式的左右动摆动,由于人的双腿不能像齿轮一样转动,当转到一侧时,身体就会被“自锁”,无法连续转动,只得再转身回摆。
这样,身体在转动中就会出现停顿,导致僵滞现象发生。
而太极拳要求通过全身螺旋转动而带动四肢末梢运动,因此当身体转动到一侧时,要运用旋腰转胯的方式将劲力传导至双腿,并产生互相反向旋转的作用,通过虚实变化将其中支撑重心的腿经脚碾转于地面,再将劲力螺旋上返促动身体回转,沿着“∞”形轨迹移向另一侧。
如此往复折叠,使身体在双脚为界的范围内连绵不断地循环运行。
运行中,这种双腿对开运转使螺旋裹拢的身体同时含有向外的撑展劲,使身体抱撑八面,达到调正身形、加强的稳定的效果。
双腿的运转又促进“旋腰转脊”经身带动双臂缠转。
当身体向右转时,形成右掌向内旋、左掌则外旋之势。
松活的各关节配合全身运转成周身一家,如同合成为万向轴。
这样,在推手时,既能保持身体中正、不偏不倚又可任意调整臂、腕等部位的角度与对方来力的接触,可起到改变外力对我身体的作用力强度的效果。
综合以上内容可见,太极拳在以双脚为底盘的范围内,全身整劲连绵运行的运动方式,适合防化,不宜主动进攻。
当对方打来时,先求化解,待得机取势后再进行还击。
这样做,即使没有奏效,仍有回旋余地。
因为,只要用劲发放对方,身体就会变为定式,使太极整劲运行中断,如果对方被我打击后,其此刻仍具备攻击能力,在我未及恢复整体运化之前,我暴露出来的危险部位就易被对方击中。
因此,太极拳是在化解了对方的来力之后,在我顺彼背时才实施发放。
在经过长期盘架与推手练习,渐渐掌握了这些太极基本功后,方可牛刀小试。
通过练习再朝向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意到气到、气到劲的方向努力。
(二)小巧之劲从容驾驭打来巨力 太极拳讲究“后发制人”,以势赢人。
从双方对峙开始,我凝神静气,全神贯注地观察对方,全身内气运转,含机待发,身形架势据彼动作变化进行相应调整,只要他一出手,我就能依其动向“有的放矢”。
当对方朝我进攻,脚步下落时,我已做出准确判断,在他脚刚挨地时,我已身随步进,迈到正确的步眼上,占据了有利的方位,此刻身顺劲整。
当他站定出击时,我已掐准时机格闪进身,迫使他着力点偏移。
这种迎战不存在角力现象,因为我是趁他打进来之机牵制其身臂的。
具体运作如下:
当对方用右手向我面部打来时,我以右臂从他右臂侧面切入,将来手挂向我右臂外,由于我臂含松柔缠绵劲,能与他用力打来的刚实之臂相融。
前方,我用腕部掤接来臂,以不脱离为度。
后方,在全身内劲贯穿下,使具有柔韧的弹性劲的臂膀游走于身体各部,并松活自如地随伸就屈,将对方来手导向有利于我的位置。
这种劲还有缓冲作用,保证了身体的稳定。
当他用巨力打来时,我接其臂侧面,将我的劲作用到他力的侧面。
运动力学称有方向的力为“矢向力”。
力学公式表明:
正压力乘以cosα等于矢向力;1000斤×cos90°=0。
这表明,他发出的千斤力方向如果是向前时,其力对于侧面横向90°却没有丝毫作用力,此时,我在其力侧面施加很小的横劲就可以撼动他的巨力。
但是,不可忽略的是,运动中的二力刮蹭,会产生摩擦力。
该摩擦力的大小为(按一般物体摩擦系数为0.15计算)1000斤×0.15=150斤,因此,在实际运动中,接触如此大的摩擦力的冲击,只有掌握好接力的角度,合理利用摩擦力,我才能在挨到他来力时,接重若轻,身体照常运行自如。
根据横劲破竖力原理,我只要在他打来的巨力侧面变化劲的角度,就可对他来力进行制约,并通过这个接触部位导引他身臂的运行。
这样,我依据他力的变化,利用太极螺旋劲不断调整双方接触部位的角度,就可恰到好处地只承受他巨力的部分摩擦力,同时,将我的劲渗透到他力臂的横向部位。
这样双方的力相互作用,交织在一起,使接触部位之间没有空隙,同步运行,他无法脱手出击,力也发不出来,我则以逸待劳地借用他的来力推动我右臂。
如此这般,“黏”着他打来的右臂“牵引”进我的门户,依照我的太极运行体系运动。
太极拳用这种方法化解了他巨力的进犯,实现了小力牵制大力的现实效用。
太极拳运动就是在被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势利导,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不但使身体避免受到打来的巨力威胁,还利用其力为我所用,控制了对方的动向。
(三)“四两拨千斤”的过程 通过文字很难把太极无形的意、气、劲的运行完全表达出来。
为了清晰地呈现“四两拨千斤”的过程,在此,我借助机械传动链的模式牵强地示意,虽然机械运动与人体运动有很大区别,机械运动的解释不能替代人体复杂的运动的解释,但是,用机械运动的运转模式作为形象的比喻,可一目了然。
不妥之处,我再以二者互补的方式进行说明。
当他巨力打来被我引进后,我的右前臂与他的右腕侧相搭,我掤住此着力部位,在彼臂向我推进中的摩擦力作用下,我右前臂随着来力内旋,大臂膀随着撑转,带动彼身向我身右侧进,而碾动其臂的反作用力又促我身体向右前转,形成二人身体相向移动。
此时,随身而动的左腿相当于主动齿轮向左转动,与其啮合的被动齿轮(右腿)向右转动,这相当于左腿向左转螺旋经过胯的传导促进右腿向右螺旋,双腿在反向对撑转中推动身体沿“∽”轨迹向右前移,造成我身体在与彼对称向迎,劲、力相当,达到了运动中的平衡。
为什么他巨力推来,非但没有逼退我,反而促我婉转进身,使得双方力相向而进,但不对顶呢?
这缘于他力推动的是我的臂,没能直接推到我身上。
我运用的太极劲法,使臂与身既为有机的整体又不固定不变。
当与对方巨力相遇时,对方的力只能与我身体平行交错至擦边而过,不会出现对顶状况。
这类似于“曲柄连杆机构”装置:
肩膀、右臂和其他部位组合成为力臂。
推动连杆的滑块为铰链连接的方式,在推手中被双方臂腕滚动接触替代。
以他的右臂为动力的螺杆齿轮与我的前臂腕如同斜齿轮一样相啮合,随着他右臂的推进,我只需掤住其前臂,贴着他来臂的侧面并借他的推力内旋,这相当于连杆的右臂被来力催动膀转身移。
这种“旋腕转膀”运动的力传导到我身上与我自身的运转形成互动;我据对方的来力,协调自身劲的运行状况,分轻、重、缓、急沿着太极“∞”形轨迹运行。
这样,就保证了我的身劲和对方的来力不顶抗,并在运行中调整了自己与他者的相对位置。
机器的传动无比精确,运行十分规则,而推手是复杂多变的,随时要根据实战情况变化运行路线、给劲的大小、速度的快慢,必要时脱手见分晓。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实战不是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对方发出力的目的是推倒我,他的目标必然直逼中门。
他右手推我右腕,左手按我右肘,推至我胸前,把我的右臂与身合严。
当我感觉到他发力时,在下意识反应下,丹田气瞬间爆发,加速了转腰抖胯劲,此劲经右腿至脚碾地,再“旋踝转膝”,上返至“旋腰转脊”,使内劲上下贯穿、一气呵成。
身体的骤然“折叠”,使二争劲对开,身向右后拧转,将他推力闪空。
此刻,他推力的方向与我抖转的切线方向一致,二力相合,他必被放出。
他推力越大,速度越快,产生的惯性就越大,一旦落空,身体就会前倾失重,此时,我顺势抹带,一触而就。
眼看着他把我身臂“欺严”,而我在蓦然转身之间,却将他的巨力卸掉,化为乌有,他还被我放出,这似乎很蹊跷。
其实,略加分析,即可点破迷津。
作为“曲柄连杆机构”摇转的是肩膀,这肩轴与我以脊柱为中心的立轴之间有个偏心距,我身是间接受力,对方来力经此结构传导,则不能直接作用到我之中心轴上。
除非我紧张对抗导致身体固成一体,他才能击实我身一处而致全身;又或我身体全然松懈,彼一给力,全身“瘪”成一体,他的来力才可直接贯向我之中心轴。
虽然,他在发力前,我右臂已被紧按到胸部,我用内劲不仅向前掤住被按部位,还撑住胸与脊梁之间,如此会产生偏心距,只要他用力推我的前半面身体,我前身粘住彼力不动,后面扭转腰脊这个中心轴,就会一边随他的推力转动,一边沿太极“∽”形路线偏转绕到他前侧。
具体地讲,他虽然“吃严”我身的前部,但无法限定我身后的空间,在双腿的运行劲的促进下,身体便可“旋腰转脊”。
因此,他无论如何推击,我动态移动的中心轴在转动中就会与其推动的部位产生偏心距,使他在推我的过程中突然推空。
我在他发力时,顺势加速折叠并拨转他臂,将其身体一起“送”向我身后方,便可轻易地完成“四两拨千斤”。
可见,太极的拨动对方,不是双脚站定、全身一体,身臂一起用力摆动去拨对方,而是彼推我转,相对运动,所以,不存在与对方拼力的问题。
实质上“四两拨千斤”是“力从人借,劲从脊发”的具体体现。
假如,他推空后没有跌出,极力“回正”,我还需要“补手”。
经过身体折叠后,我身体的重心已沿∽路线移到左侧,身体完成了右转,此时正面对他身右侧。
他用力推我时,必出直力,身已成刚架,一旦被我化空,便下意识地迅速回撤,但是,向前进的惯性,在突然回返时会出现停顿,会造成身体前后晃动,带起足跟,此时,我以左掌推击他犟实的右肩侧(横力打竖力),他便无任何抵抗力,而且,肩在身体上属较高的部位,此处给劲,产生的力矩大、更省力,不费劲即可把他从侧面放出。
倘若他以试探方式推我,当感觉到要被引向我右侧时,改变为向左推,但目标仍不离我身的中心线。
此时,我只需随彼力,身改为向左转,同时,伸左臂迎彼托我右肘的左掌,由下向上,用左掌在螺旋中挑开彼左腕并与其相搭。
我右臂掌抽出,绕到他身左侧,托他左肘,同时右腿变为左旋,左腿变为右转,使全身逆原为太极“∞”形轨迹方向。
将彼臂带身引向我身左侧落空,其他方式依旧。
这就进入了太极的顺其自然、左右逢源、顺势化发的境态。
三、“四两拨千斤”的真实显现 事实胜于雄辩,举一实例便可知。
2002年夏的一天傍晚,天气燥热,我背着太极剑到“新开河”对岸去习练。
从桥上路过,桥上的便道三五成群的人在纳凉,这时有位闲人发出话来,“我在小王庄练武,让我看看你的宝剑。
”我转身一看,此人很壮实,并不认识,我觉得都是武术同好,就把剑递了过去,他伸出手来接过剑,毫不客气“刷刷”练了几下,还摆了个姿势造型,博得了围观人的赞叹,他更来了“精神”,把剑向我手里一递,用双臂交替向桥上碗口粗的路灯钢管磕去,震得十多米高的灯柱颤动、山响,嘴里还念念有词:
“我都练了50来年了,别看我刚50出头,是娃娃功。
你还得好好练练。
”我耳闻此言就伸出右手,说:
“咱们试试,你动手吧,”此人愣了一下,说:
“你行吗?
”我再次讲:
“你出手吧。
”这时,不少人渐渐围拢过来观看,他看了大家一眼,双手猛地向我扑来,我用右臂一档,他一手按我右腕,一手托肘,用力一推,我就势一捋,豪不夸张地讲,只见他双脚腾空而起,我右臂已感觉不到他的体重,他已完全失控,身体前趴状,头向水泥桥栏撞去,说时迟那时快,我下意识地用右手拽住他右腕,同时右转身,在他身后,用左手圈住他左臂,右手别住他的后颈,定睛一看他的脸离桥边的石栏仅半尺许,有惊无险,我在他耳旁问:
“还有吗?
”他低声回答:
“我不行。
”我把手松开,观众一片哗然,当双方站定后,他对大家讲:
“看这位师傅挺瘦,咱还真弄不了他。
”我在此申明,回忆轶事,绝非自我炫耀,事实上我也曾在对练中跌过不少跤,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感悟个中味道。
这里,我只是为了表明“四两拨千斤”的真相,才联想到了较接近的实例,以便针对性地“解剖麻雀”,让有志者得到太极的真谛。
只有练就了太极内功,才能在训练中逐渐掌握内劲的运用方法。
太极拳把千变万化的招式概括到八个劲法中,万法归宗,大道从简,各种手法都可用劲法发挥。
窃可以认定,此文“四两拨千斤”的“拨”用的是“掤、捋”劲的综合运用。
所以若想将太极拳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仅要靠精湛技艺,更要靠精神境界。
到了忘我的状态,太极功夫自然会运用得出神入化。
综合上述,掌握了太极功法,不仅可化解对方巨力的攻击,还能利用它的作用力,使我即省劲又巩固了身体的稳定。
面对巨力打来不是望风而退,而是进身相迎,动中含法,道法自然。
悟出此道,可不战而屈人之兵,立于不败之地。
“用脑子打拳,随意识行动”是我们运用太极的思维方式进行探索、推理和辩证地看待事物的过程,是在自然而然中缓缓拨开的一扇通向智慧的大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释疑四两拨千斤 顾新法 释疑 四两拨千斤 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