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建设讲稿04.docx
- 文档编号:25064252
- 上传时间:2023-06-04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02KB
师德师风建设讲稿04.docx
《师德师风建设讲稿0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德师风建设讲稿04.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师德师风建设讲稿04
师德师风建设讲稿
主讲廖路发
学习时间:
“校园治安整治月”(2004年4月1日-30日)
主题:
预防青少年犯罪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主要内容:
青少年犯罪特点与教育手段的应对
讲课提纲:
一、抢劫罪取代盗窃罪成为青少年第一大类犯罪
“现在我们的孩子怎么成了这样?
”“到底谁害了孩子?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审判员尚秀云呼吁,提高家长素质、强化学校教育、净化社会环境等,以减少青少年犯罪。
■在校生犯罪占近一半
尚秀云委员介绍了在办案过程中发现的青少年犯罪新特点。
如,低龄化趋势明显,青少年犯罪的高峰年龄是16岁至17岁,占到90%左右,而十四五岁孩子的犯罪比例每年都在增长。
在犯罪类型上,抢劫罪一跃代替盗窃罪占第一位。
抢劫罪是刑法规定中的严重犯罪,满14周岁就要负刑事责任,量刑重。
同时,现在在校学生犯罪不断增加。
过去犯罪的多是工读学校的或者社会上的孩子,现在在校学生犯罪占到将近一半,而且大学生犯罪多了,“以前一年也就10个左右,2002年我们判了69个。
有的是名牌大学生,还有博士生犯罪”。
另外,犯罪手段成人化。
过去小孩犯罪多是偷点东西、打个架,现在经常出现杀亲,把自己的妈妈、奶奶杀了。
还有像持枪抢劫、持刀杀人、报复性放火等。
“现在孩子犯罪的恶性程度,真让我们非常震撼”。
■家庭的情感教育很少
“现在我们的孩子怎么会这样?
”一声感慨引来所有委员的叹息。
尚秀云委员说,当然孩子犯罪是多方面的,但就客观原因来讲,首先是家庭,问题少年是问题家庭的产物。
尚秀云委员接触的犯罪的孩子中,将近57%是来自单亲家庭、离异家庭,或者是来自夫妻打架的婚姻动荡、失和家庭,以及失教的家庭。
“父母的溺爱,久而久之让孩子认为,你们大家爱我都是天经地义的,差一点都不行!
这样,我们的孩子不知道去爱他人,不知道去孝敬父母和老人,更不会爱国家”。
二、学校的道德教育也不强
学校教育也有问题。
有的老师往往是歧视成绩不好、学习有困难的孩子,直至把学生轰出校门。
”尚秀云委员讲述了碰到过的一个案子。
两个16岁的孩子因成绩不好,老师对他们进行罚款处理,主科不及格,罚款人民币300元,副科不及格罚款200元。
孩子没有经济收入,不及格不敢告诉家长,想了很久,琢磨出的弄钱方法就是去抢劫卖淫小姐。
一次成功后,让孩子发现来钱是这么容易,就多次犯罪。
最后被判重刑。
尚秀云委员说,学校的道德教育也不强。
现在的大学生“惜墨如金”,孩子们上大学第一年还给家里写点信,说说自己的情况,以后,信越来越短,到大三就四个字:
一切平安。
到大四,给家里的信没有字了,父母拿到孩子从北京寄来的信特别高兴,拆开一看,上面就三个问号。
后来想了半天,才想到是这个月寄钱寄晚了,父母亲非常难过。
色情、暴力影响青少年
另外,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不良的东西也影响着青少年。
尚秀云委员举着本报有关“仿真枪摆在小学校门口”等新闻剪报说,色情、暴力音像制品和黑网吧等虽然经过一定治理,但仍没得到根本遏制。
“据我所知,北京市少年犯管教所关了370多个犯罪孩子,有83%的孩子经常光顾黑网吧,特别是经常看枪杀、打斗等暴力的内容。
他们老玩,就认为这在现实生活中是合理的”。
尚秀云委员建议,建立统一的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强化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有效监护。
同时,强化学校和教师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的责任,对未成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净化社会环境,建立绿色网吧,对影视作品实行严格的分级管理,并建立完整的中国少年司法制度
政协委员呼吁警惕不良文化对未成年人的侵蚀
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记者李薇薇、张景勇、张玫)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关押的一名15岁少年犯,因伙同另外两名少年轮奸少女,被依法判处重刑。
据他本人交代,10岁时他就开始看有色情内容的图书,看色情音像制品是他的爱好。
这绝非偶然现象。
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的委员们指出,不良文化已成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直接诱因,各种淫秽、暴力内容的音像制品及电子游戏厅、黑网吧等娱乐场所对青少年的侵蚀作用不容忽视。
多年来因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母亲般的情怀,教育、感化、挽救了一大批失足少年,而被人亲切地称为“法官妈妈”的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判员尚秀云指出,上个世纪80年代,未成年人犯罪多表现为一般盗窃、打架斗殴,到了90年代末,未成年人犯罪向抢劫、重大盗窃、杀人等方面发展,犯
罪性质明显恶化。
“据统计,1999年以来,未成年人犯抢劫罪的已代替犯盗窃罪的上升为第一位,他们的暴力倾向明显。
”尚秀云介绍,2003年9月,海淀区法院少年法庭随机调查的100名在押未成年犯中,犯抢劫罪的占71%,经常看含暴力内容的音像制品并受影响的占75%。
此外,这100名未成年犯中,经常进入电子游艺厅的占66%,经常进入网吧的占30%,经常看色情内容书刊、音像制品的占61%。
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张新建指出,网络游戏的内容多是带色情、搏杀、武斗等情节,使一些痴迷于游戏的青少年大受影响,甚至纷纷仿效。
火爆刺激的内容容易使他们模糊了道德认知,淡化了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达到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
一旦形成这种错误观点,他们便会不择手段地模仿欺诈、偷盗甚至对他人施暴的行为,不但会在网上甚至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生。
现在,网吧已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发生地。
上海市虹口区检察院从2003年1月至今受理的因网络引发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达6件15人,占所受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26%。
其它类型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则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
“网络上的色情内容,伤害最深的是青少年。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陕西省副主委于小文指出,未成年人往往性道德观念的形成落后于性机能发育的成熟,色情文化的污染最容易使未成年人放肆地追求性刺激,甚至走上堕落和犯罪的道路。
据有关专家对北京市6个城区、53所不同类型中学的3000名中学生上网状况调查显示,22%的被调查学生浏览过色情网站,19.6%的中学生在别人的诱惑下,上网聊过男女两性话题。
“庸俗的社会文化和不良的社会风气,也是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之一。
”尚秀云举例说明,她所接触的一个失足少年说:
“我爸爸有好几个情人呢,我才2个算什么呀!
”
“一些武侠书籍、影视作品中表现的江湖习气,争抢打斗也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未成年人。
”张新建委员说。
委员们指出,现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意识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很多不良因素仍在毒害着未成年人。
他们呼吁,要通过对影视作品实行分级管理、建立绿色网吧等,进一步净化社会环境,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三、“母亲教育”说说容易落实难娃娃教育从母亲抓起
■新闻案例
委员呼吁把母亲教育列入基本国策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大学副校长韦穗在政协会上递交大会发言,呼吁将对母亲的教育列入基本国策。
她说:
“我国面临的人口素质危机,与母亲素质不高有很大关系。
”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母亲教育史。
”她说,“从西方很多发达国家来看,一个国家母亲教育的成败,对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会产生重要影响。
而过去的中国人恰恰认为妇女不应该受教育,因此,目前中国绝大多数妇女是文盲,也不能够进行家庭教育。
现在,传统的观念仍然认为‘养不教,父之过’,忽视了母亲的作用。
”韦委员建议,人大应该组织法学家、教育家、社会学家等起草《母亲教育法》。
此外,全社会应该承认母亲的生育价值,以保障母亲教育水平的提高。
当前社会对女性的不平等,不再反映在没有为她们提供政治、教育、就业机会,而在于无视她们最重要的生育劳动的价值。
■重点点击
全力推进中国母亲教育运动
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母亲的素质决定着人类和民族的未来。
目前我们最缺乏的就是对母亲教育这一问题的认识,而没有高度的认识就没有高度的行动,我们要像对待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样对待目前教育问题,母亲教育是和平中的和平,发展里的发展,是我们这个世界本质之中的本质,核心之中的核心!
具体到当代中国的实际,那就是整个中国社会必须像重视计划生育那样高度重视母亲教育问题,计划生育解决的仅是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而母亲教育规划不仅仅将解决生产人口与抚养人口严重失调的危机,而且还将更彻底地将中国全面带入高速、和谐、人性化发展的新轨道。
因此,从现在起,让我们全力推进中国的母亲教育运动。
王志
孩子教育一年等于十年
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王东华在《发现母亲》一书中提出,从脑科学上来说,人是分两次诞生的,人是早产三年的动物,任何一个孩子在出生时都是同母亲“联体”的,3岁后才渐渐分开。
在人生的头三年存在着一个镜像期,这时孩子的大脑像海绵一样全盘吸收他所感受到的一切。
孩子的头三年不是没有记忆,恰恰相反正是这些记忆构成了人生生活的基础。
人存在着一个比性本能更为本质的智本能,与性本能不同的是,它的发育期是人生的前几年,一旦错过,智本能便迅速递减,出现阉割现象,因此,孩子的一年绝非是普通意义上的一年,孩子的一年等于十年。
正因为母亲教育在人的一生中是不可替代的,所以,必须用立法的形式,保障母亲教育水平的提高,势在必行。
■有理有据
谁为“母亲教育”买单
现实的人口素质危机,不用多说,我们也能看到不少——从事高级劳动的人才,挖都挖不到;而那些没有一技之长,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表达能力都非常欠缺的普通劳动者,却在为找个“饭碗”而煞费苦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母亲教育史。
”笔者非常同意这样的观点。
可是,国际社会再先进的理念,到了咱们这个社会注定都要存在这样那样的障碍。
母亲教育,基本上可以认定为女性教育(总不能都在当了母亲后再接受教育吧)。
但是在我国,女性教育的全部意义,又绝不仅仅是提高子女素质这一件事。
作为女性,她们接受教育的最大动机,还在于通过学习文化技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在社会给予他们的机会少得多的情况下,她们的压力也比男性大了很多,在生活条件与个人志向都不可能使自己成为“专职母亲”的情况下,母亲的高素质未必就能使其后代的素质同样高起来;而与此相对应的另一个极端则是,那些平民阶层中的“全职母亲”,又大多是只能“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没多少受教育机会的女性;而既有文化素养,又有条件做“全职母亲”者,现实生活中实在少之又少。
在这样的情况下,“母亲教育”最难的一件事,正在于谁来为此项教育买单。
换言之,“母亲教育”的“投入产出比”是个非常现实的难题。
我赞同“母亲教育”的提议,也认为这的确是一项功德无量的好事。
但是从操作层面来看,《母亲教育法》不可能解决所有相关问题,即使出台,也很难真正落到实处。
_
■众说纷纭
娃娃教育必须从母亲抓起
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娃娃靠谁去抓呢?
必须从母亲抓起。
而母亲不可能游离于社会之外,因此必须以全社会的系统工程来对待。
因此母教工程是一切基础工程中的基础工程,重点工程中的重点工程,优质工程中的优质工程,因此早应该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
早在1914就写出《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一书的美国人斯特娜夫人曾深刻指出:
中国是最早开设学校的国家,尽管如此,他们的文明落后了。
这是由于他们没有认识到妇女教育的必要。
过去,中国人认为妇女不应受教育,因此,中国大多数妇女是文盲,也不进行家庭教育。
受不到母亲教育的国民决不能成为伟大的国民。
张方
除了呼吁,还得有方案
母亲教育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重要问题。
但仅仅停留在呼吁上是远远不够的,
可以说,这是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大事,要落到实处,就要有切实可行的方案,方案要经过方方面面的论证,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
在日本,母亲象征着一种职业、责任和权利,她们把教育子女看成自己的最高责任。
这一切得益于他们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结构,父亲一人在外挣钱就能养家,母亲可安心在家操持家务,子女教育的担子自然落在母亲头上。
俄罗斯规定女子在怀孕8个月的时候可以休息,生产以后可以休一年半,这段时间里工资照发。
从一年半到三年里工资停发,但是有基金会给予资助。
这就是说俄罗斯的妇女生育可以休息三年零二个月,这期间可以好好抚育孩子。
船形乡学校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
2004年4月5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师德 建设 讲稿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