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112册各册教材的思考.docx
- 文档编号:25058972
- 上传时间:2023-06-04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4.30KB
读112册各册教材的思考.docx
《读112册各册教材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112册各册教材的思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读112册各册教材的思考
附件2(正文请用楷体小4号字)
在阅读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材时遇到的问题以及所引发的一些思考。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
通过研读教材,我发现这册教材作为小学阶段数学教材的第一册,很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
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在代数领域,将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在几何知识方面,安排“认识物体和图形”单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了解自己周围环境中物体的形状,直观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感受这些图形的一些简单特征。
感触最大的是本册安排了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的情境图表现了不同的学生想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使学生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的情景图中蕴涵有解决一个问题的多种信息,揭示了可以选择不同的信息,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等等。
附件3(正文请用楷体小4号字)
在阅读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材时遇到的问题以及所引发的一些思考。
第二册教材的主要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安排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认识时间。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安排了位置,图形的拼组。
同时还安排了统计、“摆一摆、想一想”,“小小商店”,“找规律”等知识。
教材的重点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
难点同样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
针对重难点,我认为在教学时不仅要使学生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有牢固的掌握与形成,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良好情感、建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一)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良好情感的培养。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一年级小学生接触学校的数学学习仅仅一个学期,对数学有着一个怎样的认识,对数学学习抱有一个怎样的学习态度及相应的积极状态,将直接影响其今后的数学学习。
因此,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的态度与掌握数学知识同等重要。
(二)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三)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与基本技能的形成。
练习中注重学生的错误资源的利用。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析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了解和把握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弥补。
(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学习能力。
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从小尝试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从中发现数学现象。
训练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表达数学的思维过程。
注重结合教学内容有机的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感,有机渗透一定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努力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认识听讲,课堂练习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去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两人合作,培养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附件4(正文请用楷体小4号字)
在阅读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材时遇到的问题以及所引发的一些思考。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
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数与计算:
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空间与图形:
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统计与概率:
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量与计量: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实践与综合应用:
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对于“表内乘、除法”单元的安排我印象最深。
表内乘、除法是第一学段的学生需要掌握和形成的重要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首先,在本册教材里集中安排表内乘法的教学,乘法口诀仍采用小九九。
本学期里让学生在理解乘法含义的基础上掌握乘法口诀,在下一册教材中再安排表内除法的教学。
第二,在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体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
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首先提供了学生熟悉的游乐场的具体情境,使学生看到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计算“相同加数的和”的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
例1~例3,在让学生进行开放性操作活动的基础上,从直观到抽象,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法。
第三,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基础,乘法口诀的教学从5的口诀开始,利用学生熟悉的“五个、五个地数数”获得乘法算式的积,以便于学生自主探索口诀,理解口诀的含义,也更便于学生记忆口诀。
第四,教学每部分口诀时都将所有相关的乘法算式排列在口诀表的两边,既便于学生理解一句口诀可以用于计算两个乘法算式,也自然地渗透了乘法的交换律。
另外,教材仍然安排了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记忆口诀的活动和练习。
如“对口令”“数青蛙的嘴眼腿”“数螃蟹的腿”等。
让学生通过这些富有童趣且朗朗上口的歌谣唱诵,心情愉快而印象深刻地记住了乘法口诀。
第五,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教学渗透于掌握乘法口诀的教学过程中。
例如,在教学过2~6的乘法口诀之后,安排了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教学和根据情境图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并试着解决之的练习。
在教学过7的乘法口诀之后,安排了有关“倍”概念的教学,以及如何用乘法解决有关倍的实际问题。
将乘法计算教学与用乘法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乘法含义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所学习的知识有什么用处、如何用。
附件5(正文请用楷体小4号字)
在阅读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材时遇到的问题以及所引发的一些思考。
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
表内除法,认识万以内的数,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认识锐角和钝角,初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继续探索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教材的教学重点是:
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难点是:
表内除法中对包含除的理解、克和千克质量单位的区分、解决问题类型多样,有些学生理解较为困难。
在教材的编排上,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为了做好前后教学的衔接工作,我们要站在知识系统性的角度审视教材,理清知识链,要适当地调整教学顺序,增加一些教学内容,完善知识的系统性,便于学生有效建立认知结构,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例如有关“倍数”的三类应用题,教材上是这样安排的:
把“倍数”的认识安排在第三册的“7的乘法口诀”教学之后,学生用“几个几”来理解“几倍”的概念,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的几倍”的应用题安排在第四册的表内除法
(二)的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在本册中没有安排例题,在三年级及以后的教材中也没有安排例题。
这样的编排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教师应该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之后,增加“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例题教学,并加强三类应用题的对比教学,让学生系统地学习有关倍数的问题,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附件6(正文请用楷体小4号字)
在阅读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材时遇到的问题以及所引发的一些思考。
本册教材在编排上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
“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
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本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针对知识上的特点,我们在教学时应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基本技能的形成。
练习中注重学生的错误资源的利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析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了解和把握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弥补。
附件7(正文请用楷体小4号字)
在阅读小学数学第六册教材时遇到的问题以及所引发的一些思考。
本册教材安排的数与计算方面的内容主要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三个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础。
教材编排的这两单元的计算教学内容,也是第一学段要学习的最为复杂的计算知识,因此所用的教学时间也比较多,大约占本册教学时间的三分之一。
本册开始引入的小数的初步认识,涉及的内容比较简单,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的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
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空间与图形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位置与方向”、“面积”两个单元。
“位置与方向”这部分内容的编排,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创设了丰富的便于操作的实践活动情境,使学生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与传统教学比较,“面积”这部分教材的编排,突出的变化是加强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通过“面积”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地)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两个单元。
一个是“解决问题”单元,专门教学解决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连乘和连除计算的问题;另一个是“数学广角”单元,这一单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附件8(正文请用楷体小4号字)
在阅读小学数学第七册教材时遇到的问题以及所引发的一些思考。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在小学阶段,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
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附件9(正文请用楷体小4号字)
在阅读小学数学第八册教材时遇到的问题以及所引发的一些思考。
本册书的教学内容:
数与计算:
四则运算(一单元),运算定律及简便计算(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四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六单元)。
空间与图形:
位置与方向(二单元),三角形(五单元)。
统计与概率:
统计(七单元)。
实践与综合应用:
两个实践活动(营养午餐和小管家),数学广角(八单元)。
本册教材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首先,在低年级结合现实的素材逐步引入混合运算,如一年级上册和二年级上册出现的“加减混合”,二年级上册出现的乘加、乘减,二年级下册出现的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等等。
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初步理解混合运算的作用,体会运算顺序。
在中年级时,即本册的四则运算单元,结合解决现实问题,较为系统的介绍四则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
在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上,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小数的概念比较难理解,计算起来也比较复杂。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教材仍然采用了以往教材的编排体系,把小数划分为两个阶段教学。
本册书将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的加、减法。
1、简化小数的意义的叙述。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其依据是十进制位值原则。
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淡化了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来表示的道理,着重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来说明小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确: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2、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材单设一小节“生活中的小数”,将生活中的小数、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合并在一起进行教学。
并且注意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介绍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使学生体会到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3、改变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扩大……倍”“缩小……倍”的说法。
针对长期以来一直存有争议的“扩大几倍就是乘几,缩小几倍就是除以几”的规定,教材进行了尝试性的改变。
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将“扩大……倍”“缩小……倍”叙述为“扩大到……倍”“缩小到……分之一”。
附件10(正文请用楷体小4号字)
在阅读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材时遇到的问题以及所引发的一些思考。
本册教材在数与代数领域一共安排了4个单元,包括“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统计与可能性”。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一共安排了2个单元,包括“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一共安排了3次活动,包括“量一量找规律”“铺一铺”和“数学广角”。
“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学会解决一些有关多边形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启发学生自觉积累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经验,以便为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其他内容奠定基础。
“找规律”集中安排学生探索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并根据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教学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现实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增强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的特点灵活运用策略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困惑与思考
有关积的小数位数的处理
在与本册教材配套的练习册中,有这样类型的题目,例如:
1.5×0.2的结果是几位小数?
填一位小数还是两位小数?
这类问题实际上就是判断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到底应该以计算法则为准,还是要看具体的计算结果的问题。
我们认为小数乘法中判断积的小数位数,应以计算法则为主,至于积的末尾有0的情况是下一步的问题。
因此,在出练习题时,没有必要出末尾有0来判断积的小数位数的题目。
学生在具体计算时,只要按计算法则先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点上小数点,再根据计算的要求去掉小数部分末尾的0是不是就可以了?
附件11(正文请用楷体小4号字)
在阅读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材时遇到的问题以及所引发的一些思考。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
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教材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同时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教材中不好把握和处理的问题
图形的变换:
1、以前在二上册教材中已经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和概念,五下册教材中出现这个内容,一是会找一个图形的对称轴,另一个就是画轴对称图形。
但我认为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醒学生注意,“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反映一个图形的特征,后者是反映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
如一幅图画是轴对称图形,但不能说人的左手和右手是轴对称图形,而应该是轴对称关系。
2、第一单元中的旋转就学生而言,理解地难度相对比较大,旋转的方向一般都能看出来,关键是在一个具体的图形中旋转的角度怎么去让学生理解,它不像教材例3和例4中给的一个钟面图和一些画好的方格,这些都是些学生能实际接触、观察到的具体现象,如果只单纯地给你一个图形怎么去把握?
而且教材中只讲述了一个图形经过旋转后得到的图案,但在具体的作业习题中出现了大量的组合图形(如俄罗斯方块图)如何旋转的?
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
3、平移和旋转是新课程里的教学内容,我们都缺乏这方面的数学知识。
必须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如上课时很多学生提到的汽车行驶是一种平移现象,但有的学生说车轮是旋转现象,我们就必须跟学生讲清楚:
汽车行驶时,如果把汽车看成一个整体,其运动是平移。
如果只研究车轮的运动,出现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认为旋转,一种认为平移并旋转。
长方体和正方体:
这一单元中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教材中无求棱长之和这一内容,但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如给一个盒子的棱角包边就涉及到求棱长之和的内容,我们有没有必要让学生求?
P83页的“你知道吗”中提到互质数的概念,在老教材中是以新知识和必掌握知识的形式呈现,新教材不作重点强调,只是作为课后辅助掌握知识,我认为不妥,必须跟学生讲清楚,让学生头脑中形成互质数的概念。
《统计》这一单元中在以前学习过平均数、中位数的基础上又有了一个新的内容:
众数,它是表示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重点是要理解众数的作用:
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最后还要把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各自的特点和作用进行比较与分析,让学生知道几种数的区别与联系。
《数学广角》中涉及到生活中用最快的速度称重找异品的问题,作为学生来说可能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可以设计成一道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再充分感知。
附件12(正文请用楷体小4号字)
在阅读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教材时遇到的问题以及所引发的一些思考。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
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几何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
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圆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
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践,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附件13(正文请用楷体小4号字)
在阅读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材时遇到的问题以及所引发的一些思考。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
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
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2 册各册 教材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