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险专柜管理办法.docx
- 文档编号:25052061
- 上传时间:2023-06-04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4.21KB
抢险专柜管理办法.docx
《抢险专柜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抢险专柜管理办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抢险专柜管理办法
目录
1.事故柜管理制度
2.供销部气体防护急救管理规定
3.抢险专柜器材台帐
4.防尘、防毒基本知识
5.过滤式防毒面具基本知识
6.自吸式导管防毒面具基本知识
7.空气呼吸器基本知识
8.现场急救基本知识
9.应急抢险预案
10.抢险专柜检查记录
抢险专柜管理办法
一、为最大限度减少意外事故造成损失,抢险专柜内器材、备用物品必须完好,不得挪作他用,违者纳入车间月度考核。
二、抢险专柜器材未经车间允许不得外借。
三、车间每月负责对抢险专柜检查、清洁一次,并上好铅封,做好记录,检查情况如下:
1.看空气呼吸器压力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2.查记录、台帐、资料是否齐全完好;
3.测防毒面具是否失效、过期;
4.清器材是否损耗;
5.考操作工艺是否掌握器材使用知识。
四、所在班组每天负责对抢险专柜铅封检查一次,发现铅封损坏或器材丢失,应及时报告车间。
五、遇抢险任务时班组及车间任何人员可随时使用抢险器材,并视险情大小,通知车间给予人员及器材援助。
六、抢险专柜器材使用后必须按要求填写记录,清点器材,做好归位,并通知车间。
供销部八号沟储运车间
二O一二年一月九日
防尘防毒基础知识
1、预防职业中毒的一般措施和原则:
①.尽量减少毒物来源,用无毒物代替有毒物,低毒物代替高毒物。
②.对有毒物质的生产设备密闭,防止跑、冒、滴、漏。
③.积极开展技术革新,改进工艺,尽量采用机械化作业,或采用遥控及隔离的办法。
④.安装有效的通风设备,并对毒物回收利用或净化处理。
⑤.按规定戴防护眼镜,穿防护工作服和胶皮靴,戴手套等。
⑥.进入盛装过毒物的容器或管道内作业,要先进行清洗置换。
⑦.根据接触毒物的工种,进行定期体格检查。
2、预防急性中毒的一般措施和方法:
①.精心操作,检查维护好设备,避免设备发生物理爆炸或大量有毒物质溢出污染空气或喷射到人身上。
②.在需要进入设备内检修清理时,应先倒空物料和切断物料来源,进行清理置换,经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并应在有防护用具或通风措施的条件下进行。
③.拆卸管线、阀门、液面计、压力表之前,要放掉设备与管线内的有毒物质。
拆开法兰时,要防止有毒物料从法兰处喷到面部。
④.装有有毒物料的设备应尽量密闭。
不允许将头伸到装有有毒物料的容器的敞口处观望。
⑤.在有毒气体浓度超过允许浓度的情况下,操作或抢救人员时,必须配戴防护用具,不得冒险进入毒气区。
⑥.定期检查有毒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毒物浓度严格防止超标。
3、预防硫化氢中毒的一般方法:
①.有硫化氢气体的场所,必须装设抽风排气设备,生产过程应完全密闭,使空气中硫化氢的浓度控制在10毫克/立方米以内。
②.抽出的硫化氢气体以及含有硫化氢的毒液,都要经过妥善处理,使之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③.进入有硫化氢气体的车间、矿坑、窑井、阴沟等,应先测定是否含有大量硫化氢,切忌冒然进入。
④.凡是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以及眼睛等器官有明显的疾病者,都不宜参加接触硫化氢的作业。
4、苯中毒的一般方法:
①.一切使用苯的生产过程应尽可能密闭,并加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②.进行工艺改革,做到隔离式远距离操作。
③.进入狭小的苯容器内作业,必须戴好防毒面具,专人监护。
④.凡是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明显的神经官能症,血液系统疾病及肝、肾器质性病变者,均不能从事苯作业。
5、氧化碳中毒的一般预防措施:
①.改善生产设备,定期检修煤气发生炉及管道,经常检修水封以保持正常。
②.加强通风,在一氧化碳可能超标的场所设置专用检测报警设备。
③.进入可能有一氧化碳而又通风不良的场所,应先净化,并经安全分析确认无危险后方可进行作业。
④.进入高浓度一氧化碳场所,必须戴防毒面具,最好使用强制送风式防毒面具,并须有专人监护。
⑤.加强安全教育,普及急救知识,配备防护、急救器材。
6、硫酸危害的预防与急救、治疗措施:
预防措施:
①.生产硫酸的各个过程必须密封,各个接头,活塞应该经常检查,保证不漏气。
②.接触硫酸的人员,应佩戴防护设备,如橡胶服、橡胶手套、防酸胶鞋、眼镜、口罩等。
③.接触发烟硫酸或发烟硝酸的工人应戴防毒面具。
④.长期在酸蒸气中操作的人员,最好能使用牙齿防护套或在牙齿上涂不溶性防护剂,以保护牙齿。
⑤.凡患严重支气管炎、癫痫症、牙齿严重疾患者,不宜从事接触强酸的操作。
急救与治疗措施:
①.皮肤烧伤立即用大量清水或2%苏打水冲洗,如有水泡出现,须再涂红汞或龙胆紫。
②.眼、鼻、咽喉受蒸气刺激,用温水或2%苏打水冲洗或含漱,咽喉急性炎症可以咽下冰块。
③.牙齿长期受酸蒸气腐蚀,产生剧烈疼痛或牙齿松动,需口腔科手术拔牙。
④.误服硫酸或其它强酸,洗胃,可在服毒后立即进行,稍晚则不宜,以防引起胃穿孔。
⑤.全身休克症明显时,需从速注入大量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盐水,必要时要输血急救。
⑥.声带水肿极严重时需考虑气管切开,以挽救生命。
过滤式防毒面具
1.过滤式防毒面具的分类:
A.导管式防毒面具:
滤毒罐通过导气管与面罩连接。
B.直接式防毒面具:
滤毒罐(盒)直接与面罩连接。
2.过滤式防毒面具的一般组成部分:
面罩、软管、滤毒罐、面具袋。
3.过滤式防毒面具的规格及使用范围
种类
规格
使用环境中毒气体积浓度不高于
导管式防毒面具
全面罩,大型滤毒罐
2%(氨3%)
全面罩,中型滤毒罐
1%(氨2%)
直接式防毒面具
全面罩,小型滤毒罐
0.5%
全面罩,滤毒盒
半面罩,滤毒盒
0.1%
0.1%
4.过滤式防毒面具一般安全要求:
A.作业现场空气中的含氧量不低于18%(体积比);
B.作业现场有毒物的浓度不大于2%(体积比);
C.注意防水防潮,用后及时拧上封盖和底部用橡皮塞堵住;
D.注意各种型号的使用范围、有效保护时间;
E.保持清洁,放在干燥、清洁、通风良好的室内;
5.过滤式防毒面具使用的吸收剂的分类:
活性碳、化学吸收剂、催化剂、纺织物品等。
6.滤毒罐失效的判断依据:
A.滤毒罐有异味;
B.药罐的阻力太大说明吸收已饱和;阻力太小,说明失装;
C.摇罐有沙沙的响声或漏出吸收剂,说明组装混乱;
D.5#、8#罐超过原重量20克时。
7.使用后的过滤式防毒面具处理方法:
面罩和导气管必须用热水清洗晾干放入袋内,尚未失效的滤毒罐必须上盖下塞,保持密闭,放于空气干燥的地方,以免过热受潮。
8.滤毒罐的防毒原理:
主要是靠滤毒罐对毒物的过滤和吸收,为先将空气中的有害粉尘阻止在滤网外,再经滤罐中特种化学药品和活性炭进行化学或物理吸收,净化的气体再供人吸收。
9.滤毒盒的分类及防护范围。
滤毒盒
编号
标色
防毒类型
防护对象
防护时间
(分)
3
褐
防有机气体
有机蒸气:
苯及其同系物、汽油、丙酮、二硫化碳、醚等
40
4
灰
防氨硫化氢
氨、硫化氨
25
6
黑
防汞蒸气
汞蒸气
2000
7
黄
防酸性气体
酸性气体:
氯气、二氧化硫、
硫化氢、氮氧化物等等
30
10.滤毒罐的分类及防护范围
滤毒罐编号
标色
防毒类型
防护对象
1L
绿+白道
综合防毒
氯氰酸、氯化氰、砷化氰、光气、双光气、氯化苦、苯、溴甲烷、二氯甲烷、路易氏气、芥子气、毒烟、毒雾等
1
绿
综合防毒
氯氰酸、氯化氰、砷化氰、光气、双光气、氯化苦、苯、溴甲烷、二氯甲烷、路易氏气、芥子气
2L
橘红+白道
综合防毒
(防CD)
一氧化碳、各种有机蒸气、氢氰酸及其衍生物、毒烟、毒雾等
3L
褐+白道
防有机气体
有机气体与蒸气:
苯、氯气、丙酮、醇类、苯胺类二硫化碳、四氯化碳、氯仿、溴甲烷、氯甲烷、硝基烷、、氯化苦、毒烟、毒雾等
3
褐
防有机气体
有机气体与蒸气:
苯、氯气、丙酮、醇类、苯胺类二硫化碳、四氯化碳、氯仿、溴甲烷、氯甲烷、硝基烷、、氯化苦
4L
灰+白道
防氨硫化氢
氨、硫化氢、毒烟、毒雾
4
灰
防氨硫化氢
氨、硫化氢
5
白
防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
6
黑
防汞蒸气
汞蒸气
7L
黄+白道
防酸性气体
酸性气体和蒸气:
二氧化硫、氯气、硫化氢、氨的氧化物、光气、磷和含氯有机农药、毒烟、毒雾等
7
黄
防酸性气体
酸性气体和蒸气:
二氧化硫、氯气、硫化氢、氨的氧化物、光气、磷和含氯有机农药
自吸式橡胶导管防毒面具(长管面具)
1、用途:
适用于缺氧,有毒气体成分不明及浓度较高的环境下使用,特别适用于进入密闭容器设备,贮罐内从事检修作业时配戴。
2、注意事项:
①.导气长管的进气端,应放在远离有毒区域的上风口,入口离地面10公分以上;
②.使用导气长管的时,不要猛拉猛拖。
现场应设专人监护,负责长管畅通无阻,严防被压、被踩、被戳;
③.长管不得超过20米;
④.为确保使用安全,简易查漏方法是将导气长管一端堵住,另一端吹入压缩空气,将长管浸入水中不冒气泡为合格。
自给式空气呼吸器
1、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的佩戴步骤:
⑴.检查气瓶的压力表,指针应在绿色格内;
⑵.将背带、头带理顺,并放至最大;
⑶.左右手臂分别穿入左右背带内,背好气瓶;
⑷.将背带的带子向前拉,调整背带,直到气瓶紧靠并稳固于背部;
⑸.扣上腰带扣子,束紧到舒适为止;
⑹.带上面具,并注意面具与脸颊之间不要夹入头发;
⑺.先拉上面具顶部的头带,再拉紧其余的头带,使面具完全贴和在面部;
⑻.将手掌按在面具出气品上检测是否泄漏;
⑼.将二级需供阀上的灰色止气按纽完全按下,并确认红色旁通阀是否关闭;
⑽.打开气瓶的阀门检查胸前压力表指针是否在绿色格内;
⑾.将二级需供阀人腰部固定器中取出,塞入面具上的出气口,并听到“喀嗒”一声,表示连接到位;
⑿.作一急促的深呼吸去启动打开呼吸阀,反复深呼吸几次,检查空气流量;
⒀.快速转动红色旁通阀,通过开或关,去确定紧急旁路有否正当的作用,当打开时你会感觉空气的气流有增加。
2、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的脱卸步骤:
⑴.按下需供阀上从灰色止气按纽;
⑵.按下需供阀上的释放按纽,将需供阀与面具分离;
⑶.关闭气瓶阀门;
⑷.旋转红色旁通阀,将呼吸器内的余气释放;
⑸.关闭红色旁通阀;
⑹.将需供阀扣入腰部的需供阀固定罩内;
⑺.取下面罩;
⑻.松下腰带、背带,取下呼吸器。
3、注意事项:
⑴.警笛与呼吸器在清洗时,不可让水进入内部,以免影响功能之操作。
⑵.呼吸阀与清洁后,请用红色帽盖盖住,以免受污染。
⑶.呼吸阀出口,不可受重力压迫,或有异物塞住。
⑷.面具之储存,必须放在干燥清洁、且温度不可超过0℃以下。
⑸.要使用指定的清洁液清洗,不可随便用有侵蚀性的清洁液清洗。
4、定期保养:
⑴.每月一次
A.观看气瓶压力表,检查空气是否满的。
B.呼吸阀上的红色旁通供气阀是否顺时针方向关闭着(正常使用状态)。
C.红色保护帽,请盖住呼吸阀出口,以防虫类及灰尘进入。
⑵.每年一次
A.每年必须测试项目:
①、泄漏测试②、警笛测试③、正压测试
B.必须要按测试项目测试及参照保养手册提示操作。
⑶.注意:
A.每月检查的结果,如有零件损坏,必须要即时更换。
B.检查计划是最起码的建议,可以常地保养。
C.记录检查与测试结果,可做为未来的参考,并确保安全。
现场急救
1.急性化学中毒者现场急救方法:
A.切断毒物来源,并设立必要的警戒区。
B.属气体或蒸汽中毒,应迅速将中毒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场所,并松开衣领、胸扣和裤带,以利呼吸道畅通。
C.如果皮肤被毒物污染,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鞋袜等,并用大量清水冲洗15至30分钟。
D.估计中毒者胃内有大量食物,可用催吐的方法,中服淡肥皂水或2—4%的温盐水,再压迫中毒者的咽后壁或知根部。
呕吐1—2次后,口服300—500毫升温水,再吐再饮,直至呕吐物为清水为止。
E.对中毒者引起的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复苏胸外挤压。
但口对口吹气时,要防止自身中毒,应在中毒者嘴上垫两层纱布。
F.如果中毒者为口服中毒,则应立即送医院进行洗胃导泻。
2.苯中毒者现场急救方法:
A.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并注意保暖。
B.脱去污染衣物,清洁皮肤,但不得用肥皂洗。
C.保持安静,以防体力消耗。
D.有条件时给予吸氧。
E.发生呼吸停止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同时给予中枢兴奋剂,强心剂等,但禁用肾上腺素。
F.迅速送就近医院抢救。
3.硫化氢中毒者现场急救方法:
A.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B.有条件时给予吸氧,对昏迷者给予加压氧。
C.如果中毒者停止呼吸,应持续不断进行人工呼吸。
D.有眼部刺激症状者,立即用温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E.作一般处理后,迅速送医院抢救。
4.人工呼吸方法:
①.使伤者平卧,并迅速解开衣领、紧身衣、围巾、裤带等,以利呼吸时胸廓的自然扩张。
如伤者牙关紧闭,要设法掰开嘴巴,用手指清除口腔中的异物,若舌根下陷,应将其提出,然后使头部尽量后仰,鼻孔朝天,使呼吸道通畅。
②.救护人站在伤者的一侧,一只手捏紧其鼻孔(避免漏气),另一只手将其下颚提向前下方,或托住后颈,使嘴巴张开准备接受吹气。
③.救护人员作深呼吸后,紧贴伤者嘴巴大口吹气,同时观察其胸部是否隆起,以确定吹气是否有效,吹气量是否适当。
④.吹气完毕换气时,吹气人应立即离开伤者的嘴巴,并放松鼻子,让其自由出气。
如此反复有节奏在人工呼吸,吹气频率约5秒钟一次,直至伤者能正常呼吸才能停止。
5.体外心脏挤压方法:
①.使伤员就近卧于硬地或木板上,以提高挤压效果。
同时注意解开伤员的衣服,使头部后仰侧偏,清除口腔中的异物,以及注意保暖。
②.抢救者站在伤员的左侧或跪跨在伤者的腰部,两肩位于伤员胸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手相叠,将下面手掌放在伤者胸骨中下段1/3部位,即把中指对准颈部凹陷的下边缘,当胸一掌,手掌的根部就是正确压点。
③.找到正确压点后,自上而下均衡向脊柱方向挤压,使胸骨下陷3—4厘米,压出心脏内的血液。
④.挤压后又突然放松(注意掌握不要离开),依靠胸廓的弹性,使胸骨自动复位,形成心脏的舒张,大静脉的血液就可以回流到心脏。
上述几个步骤要连续操作,每分钟60—80次。
挤压定位要准确,压力要适当。
胸外挤压法与人工呼吸法常常同时进行。
一般每吹一口气,作4—5次心脏挤压。
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一、外界因素影响的处理
外界
因素
影响部位
可能造成危害
紧急处理程序
停电
1.机泵运转
2.各类仪表仪器
3.照明系统
1.生产任务暂停
2.报警系统失效
3.误操作
关闭所有电气开关,
报告调度室及车间,
要求电工立即检修,
同时加强巡检.
停水
消防系统
起火较难处理
报告调度进行处理
停汽
槽车伴热
影响作业
报告调度进行处理
雷击
1.供电系统
2.栈桥、槽车
1.停电
2.可能造成火灾
报告调度,停止收发
料任务(按火灾处理)
停氮气
高压车卸料
作业停止
停止作业,报告调度
停风
气动阀开、关
自控操作失效,
可能导致误操作
报告调度,并将气
动阀改为手动操作
二、工艺过程异常的处理
1.危险部位:
(管线)阀门
可能的异常情况:
操作失误、阀门内漏
可能造成的危害:
串料、混料、泄漏事故
应急处理措施:
停止收送料作业,按事故预案进行处理
2.危险部位:
机泵
可能的异常情况:
机泵故障
可能造成的危害:
延误生产
应急处理措施:
换备用机泵或通知钳工紧急修理
3.危险部位:
高液位报警器
可能的异常情况:
报警失灵
可能造成的危害:
冒罐、无法进行装车操作
应急处理措施:
通知仪表工修理,如发生冒罐按预案处理
三.重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1.重大事故名称:
发生火灾
①迅速打火警电话,详细说明地点、着火介质等情况。
②通知调度室、车间及门卫,详细说明情况,要求调度室通知相关单位停止作业、门卫进行隔离和疏散、车间技术人员到现场临时指挥。
③立即切断阀门,并停止其它相关作业。
④配合消防人员进行灭火、救护、疏散等工作的进行。
2.重大事故名称:
硫酸中毒
①皮肤烧伤后立即用大量清水或2%的苏打水冲洗,如有水泡出现,须再涂红汞或龙胆紫。
②眼、鼻、咽喉受蒸气刺激,用温水或2%的苏打水冲洗或含漱,咽喉急性炎症可以咽下冰块。
③牙齿长期受酸蒸气腐蚀,产生剧烈疼痛或牙齿松动,需口腔科手术拔牙。
④误服硫酸或其他强酸,洗胃可在服毒后立即进行,稍晚则不宜,以防引起胃穿孔。
⑤全身休克症状明显时,需从速静注大量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盐水,必要时要输血急救。
3.重大事故名称:
急性化学中毒
①切断毒物源,设立必要的警戒区。
②属气体或蒸气中毒,应迅速将中毒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场所,并松开衣领、胸扣和裤带,以利呼吸畅通。
③如皮肤被毒物污染,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鞋袜等,并用大量清水冲洗15-30分钟。
④估计中毒者胃内有大量食物,可用催吐方法,口服淡肥皂水或2-4%的温盐水,再压迫中毒者咽后壁或舌根部,呕吐1-2次后,口服300-500ml温水,再吐再饮,直至呕吐物为清水为止。
⑤对中毒者引起的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复苏胸外挤压,但口对口吹气时,要防止自身中毒,应在中毒者嘴上垫两层纱布。
⑥如果中毒者为口服中毒,则应立即送就近医院进行洗胃导泻。
4.重大事故名称:
苯中毒
①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并注意保温。
②脱去污染衣物,清洁皮肤,但不得用肥皂洗。
③保持安静,以防体力消耗。
④有条件时给予吸氧。
⑤发生呼吸停止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同时给予中枢兴奋剂,强心剂等,但禁用肾上腺素。
⑥迅速送就近医院。
抢险情况登记表
时间
抢险
作业人
使用器材名称
抢险内容
器材耗损情况
备注
抢险专柜检查记录
时间
检查人
检查情况
备注
巴陵石化供销部
抢
险
专
柜
资
料
八号沟储运车间
二O一二年一月九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抢险 专柜 管理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