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课知识汇总.docx
- 文档编号:25046344
- 上传时间:2023-06-04
- 格式:DOCX
- 页数:3
- 大小:16.35KB
30课知识汇总.docx
《30课知识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0课知识汇总.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0课知识汇总
30课知识汇总
《饮酒》:
1.“此中有真意”,就字面意义而言是□□□□□,实际上是作者乐于□□、陶醉□□、洁身自好。
2.最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达到了王国维所说的“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的诗句是:
□□□□□,□□□□□。
3.赏析“心远地自偏”:
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也□□了。
它所包涵的哲理:
人既是物质的人,也是精神的人。
处在众人聚居的地方,□□是客观上的存在,谁也无可回避;要逃避它惟有从自我心灵上摆脱它,只要心灵脱俗,主观上便能够超脱现实,□中取□。
4.纯写景的句子是:
□□□□□,□□□□□;叙事、写景相结合的句子是:
□□□□□,□□□□□;写诗人悠闲自得生活的诗句是:
□□□□□,□□□□□。
5.诗中表明诗人心境的两个词是□□,□□。
《行路难》
1.诗中采用“ □□□□ ”和“ □□□□ ” (限填四字)两个典故表达自已有朝一日能像古人□□和□□一样,为统治者所重用,建立一番伟业。
2.现在我们经常用“□□□□□□□,□□□□□□□”来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抱负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信念。
3.“行路难”在本诗中具体体现是“□□□”和“□□□”,它的比喻意是□□□□。
4.在整首诗歌中,诗人流露出了“□□——□□——□□——□□——□□”等一系列的心理矛盾,也正是这复杂的心理让我们更好地品读了诗歌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
(乐观、彷徨、开朗、苦闷、悲愤)
5.表现诗人内心苦闷和感情激荡变化的四个动作是□、□、□、□。
《茅屋被秋风所破歌》
1.此篇是唐代伟大诗人□□旅居四川□□□□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
此诗体现了诗人□□□□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
2.诗人的形象与相对应的诗句
(1)年老体弱——“□□□□□□□,□□□□□□□”
(2)生活贫困——“□□□□□□□”或“□□□□□□□”。
(3)忧心国事——“□□□□□□□”。
(4)关心天下“寒士”——“□□□□□□□,□□□□□□□□□!
□□□□□□□。
”
(5)舍己为人——“□□□□□□□□□!
”
3.说自己的住屋“□□□□□□□,□□□□□□□”(原文),自己过着“□□□□□□□,□□□□□□□”(原文)的生活,却呼吁天下改善寒士的生活,他说“□□□□□□□,□□□□□□□□□”(原文),到那时既便“□□□□□□□”也甘愿。
4.由较为客观的记叙、描写过渡到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诗句是:
“□□□□□□□,□□□□□□□!
”
5.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四川,在□□西郊浣花溪旁建了这座“茅屋”,后人把这里叫做□□□□;《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歌”是□□□□□□□□□。
6.本诗依次写了四幅图画:
□□破屋图、□□抱茅图、□□无干图、遥想□□图。
7.诗中以暗淡愁惨的氛围,烘托诗人愁惨心境的句子是 “□□□□□□□,□□□□□□□。
” 诗中写大雨给全家造成灾难的诗句是“□□□□□□□,□□□□□□□。
”
《白雪歌》
1.本诗以“雪”为线索,“雪”共出现四次,依次组成四个画面:
①□月□雪苦寒图②军营□别奇寒图③东门□别惆怅图④别后雪地思□图
2.“□□□□□□□,□□□□□□□。
”两句诗在结构上起□□□□的作用,由□□过渡到□□;在修辞上,运用□□、□□等;写出了天寒地冻、愁云满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之情。
3.本诗作者为□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齐名,世称“高岑”。
其诗雄健奔放,想象奇特,色彩瑰丽。
4.“□□□□□□□,□□□□□□□。
”与李白诗“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句表现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和□□□□。
5.《白雪歌》是□□创作的一首□言古风,是□□诗的典范之作。
6. □□、□□、□□、□□,诗歌用这些边塞将士身边的用品来衬托气候的寒冷,既表现了边地军营中将士的□□生活,又从□□烘托出了大雪的寒威。
7. 在饯别酒席上演奏“□□□□□□□”这种纯然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给边塞的军中宴饮增添了几分苍凉悲壮的豪气,同时委婉地流露一股□□之情。
8.“风掣红旗冻不翻”:
北风将红旗全部吹开并拉直,在强烈持久的风力作用下,红旗在空中一动不动,仿佛被冻住了不能翻卷,在极□中写极□。
这一□□而□□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的□□。
《己亥杂诗》
1.后两句抒情句运用比喻,把“□□”比作辞官,“□□”比作平民百姓,“□”比作朝廷,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2.“□□”二字,极为凝练地写出离愁的深广。
3.“□□□□□□□”移情于物,胜人一筹;“□□□□□□□”则是新生命的赞歌,“落红”“春泥”是崇高□□□□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0 知识 汇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