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的处世哲学及其时代意义.docx
- 文档编号:25030103
- 上传时间:2023-06-04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6.99KB
论老子的处世哲学及其时代意义.docx
《论老子的处世哲学及其时代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老子的处世哲学及其时代意义.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老子的处世哲学及其时代意义
論老子的處世哲學及其時代意義
台北市立大安高工陳怡嘉教師
壹、前言
中國哲學不同於西方之致力純智的追求,從早期的先秦哲學開始,對於人生的關懷便是各家的中心課題。
上從孔子「克己復禮」對人倫的探討,至孟子「人人皆可為堯舜」之人格修養的析論,儒家學說人文精神已有高度的弘揚。
至於最常為人所誤解為消極避世,甚至陰謀權略的老子,洋洋灑灑五千言中的核心問題,更是對人間困苦做本質的反省。
從《道德經》的內容來看,我們很明顯的可以看到老子為亂世政局找出消解之道的苦心。
老子所闡述的道,不僅建立一套形上理論,且試圖為人的存在,找出一個可以依據的人生智慧。
全文共計六章,本文以歷史背景的回顧,理論基礎的建立,以及實踐應用的層面為基礎,試圖透過老子學說的時代背景、學說本源——「道」的探究、處世哲學的義蘊、處世哲學的運用,探討「老子的處世哲學及其時代意義」的命題,文中輔證藝文印書館出版晉王弼注《老子註》的相關篇章作分析歸納,並就教育現場所面臨的「教學輔導」與「管領導理」二部分作應用,以見得老子處世智慧在現代社會的廣博實用。
關鍵字:
老子、道德經、道、處世、守柔
2、老子學說的時代背景
欲探究「老子的處世哲學及其時代意義」之前,本節將先就老子思想的理論根據,及其發生背景與時代課題作一介紹,以期逐步瞭解老子思想的實踐意義,概分為以下三部分:
1、周文疲弊與「禮」的僵化
春秋戰國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
隨著周天子的勢力減弱,原本用以維繫周朝社會秩序的「禮」,已經逐漸失去原本的作用,反而變成徒具形式的規矩教條,成為束縛人民生命自由的桎梏枷鎖。
老子曰: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此段老子所反對的並非「禮」本身,而是針對徒具形式的周禮提出批判,他以「禮」為擾亂天下安定的禍首,是遺落道德忠信後之表現,並指出周行不殆的「道」才是人間秩序的根源。
老子哲學並不採取積極建立各種制度、建設的方式,而是經由勸諫侯王虛靜無為、守柔不爭,試圖使侯王解開「禮」對人民的規範與束縛,通過放下「禮樂文制」,替亂世中的人民尋找安身立命的生機。
2、戰爭頻仍與民不聊生
春秋時期時代,人民長期處於戰爭、篡位的動亂中,長年的戰禍使得整個社會完全缺乏休養生息的機會。
對於戰爭所造成的苦難,老子曰: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
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老子覺得有必要使國君自覺的脫離「戰爭致強」的迷思,由此使得人民百姓能從綿延的戰火中脫離,讓生命不再因為戰爭的摧殘而顯得卑微無依。
老子以「兵」為不祥之器,主張以貴柔、不爭,消融侯王以戰爭達成個人私利的欲望。
老子曰: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老子哲學重視守柔不爭。
老子有德的君王以守柔、不爭的態度面對戰爭頻仍的時代,方能將百姓從戰爭的痛苦中解放,百姓自然也能心悅誠服地歸服。
老子認為對峙時代困境的方法,並非實現王霸天下的帝王功業,而是使人民能在擾動不安的生活中獲得喘息的生機。
3、嗜欲充盈與爭名逐利
國君與人民相互競逐於利,整體社會風氣在欲望充斥之下變得浮躁不安,使得更多的平民在國家競相爭利的戰爭中,倉皇失所、顛沛流離。
老子因此提出了「寡欲」的思想,老子曰: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老子通過「寡欲」的主張,試圖安定浮動的人心。
主張君主當順從大道之常然,放下爭名奪利、尚賢好貨之心,讓國家政策的方向由急功近利轉為和諧自然,也能連帶影響社會風氣的轉換,使日漸增生的各種有為妄動,消融於少思寡欲的修養中。
由此可見,老子強調虛靜守柔、見素抱樸的哲學思想,並非浪漫性格的片面表露,而是針對重欲尚利的時代弊端,提出深刻的解決良方。
由以上三點可知,老子哲學所關注的哲學問題也是人生價值的實現,而非純粹知識的建構。
關於這一點,徐復觀先生就曾經這麼說:
「老學的動機與目的,並不在於宇宙論的建立,而依然是由人生的要求,逐步向上推求,推求到作為宇宙根源的處所,以作為人生安頓之地。
因此,道家的宇宙論,可以說是他的人生哲學的副產物。
」老子注重生命的自我實現與人生價值的歸趨,這項特色是古今一致的,下文亦依此原則由老子學說的本源探討老子思想在實踐論上的根據。
叁、學說本源——「道」的探究
老子哲學是以「道」作為整體學說的理論核心,基於「道」概念在老子哲學中具有不同層面的意涵,本文以下將分為四點陳述:
1、「道」為萬有生化之本
老子賦予「道」一個特殊的哲學意涵,亦即是將「道」視為解釋萬有存在如何可能之根源,是一切存在生化之根本: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老子的「道」,包含著宇宙萬物的發源、生長、變化、歸宿的道理,是非常玄妙而無法用語言文字來講說的,「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可見「無」的層次要較「有」為高,常以天地的源始為無,是為了要觀照道體的精微奧妙;常以萬物的根本為有,是為了要觀照道用的廣大無邊。
由於「無」和「有」都是抽象的,並非有形的物體,但卻能創生出有形的天地萬物,所以說「同謂之玄」。
《老子》首章說明「道」的體和用。
老子首先教人不要執著語言和名相,以免走入迷途,他從萬象紛紜的世界,往上推到本源的「無」和「有」,再從「無」和「有」上推到宇宙的本源——「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老子以「道」作為生化萬有之本根,道之動與用,即是萬物。
老子言道之生,當乃「不生之生」。
「不生之生」,乃是牟宗三對於老子哲學之洞見。
牟宗三認為在道家哲學中,「生」之活動的實說,就是物之自生自長。
所謂「道生之,德畜之」,是猶如王弼所注曰:
「不塞其源,則物自生」、「不禁其性,則物自濟」,是通過不禁制萬物的本性、不阻塞萬物的源頭,而使萬物自生自在。
這即是讓開一步,不操縱把持萬物以堵塞了萬物的生機,此為「不生之生」。
正由於「道」對於萬有之生化,是通過敞開一片自由自在的境域,讓萬有能獲得生生不息之生機,所以,道之生化萬物是由沖虛若谷的姿態,從作用上去保存萬有之存在,以消除一切人為造作、強迫佔有的方式,去保障萬有之生機不受摧殘,也就是以不生之「無」而保障「有」之生生,讓天地間的存有都能和諧共生,生生不息。
2、「道」之先在性、常存性與普遍性
「道」為生化萬有之實現原理,因此,在老子哲學中對於「道」的特性有精妙的敘述。
老子曰: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淵兮似萬物之宗。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以上引文中,老子巧妙的述說了「道」的存在特徵:
(一)道存在於萬有之先:
「道」先於萬有而存在,必須先有道之存在,才能保障萬有之生機。
(二)道是永恆之存在:
道為「獨立不改,周行不殆」,成為一切存有之價值理序;另一方面,道的作用又不受限於萬有之生成消滅。
(三)道普遍內存於萬有之中:
「道」並不是以剛建創生的方式生化萬物,而是以不爭、守柔的方式涵養天地萬物,因而天地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3、「道」為萬有活動的總規律
老子曰:
「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老子認為萬物之活動並非一單向趨於消滅的歷程,而是以不斷復返的方式進行。
在此一循環往復的歷程中,萬物之活動都復歸於道之自然素樸,而道又以其虛靜無為涵養生長萬物,展現自然和諧的生化法則。
陳鼓應先生說:
「老子認為自然界中事物的運動和變化莫不依循著某些規律,其中的一個總規律就是「反」;事物向相反的方向運動發展;同時,事物的運動發展總要返回到原來基始的狀態。
因而,「反」字可作「相反」,也可作「返回」講。
它涵蓋了兩個概念:
(1)相反對立。
(2)返本復初。
」老子取法天道之運行律則,而認為人世間的一切行為處事亦應當有相應的道理存在。
於是,人身為萬有之一,而存於天地之間,理當順應「道」而活動: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反者道之動」為道之作用之基本方式,而「弱者道之用」乃是道之作用之基本屬性。
道以柔弱處下的方式,化育萬有,通過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的方式,衣養萬物。
人若能效法「道」之守柔、不爭,自能挫銳解紛、和光同塵,而天下是否清平、人間是否和諧,實取決於人自身是否守道、法道。
4、「道」為一切的依歸
牟宗三先生曾經指出,要理解老子哲學的主要關懷,則必須要扣緊老子時代的特殊機緣——「周文疲弊」來理解。
老子之「無為」乃是對著「有為」而發,是要消融一切依恃、對立、虛偽、造作。
因此,老子哲學並不是一個知解的形上學之問題,而是屬於實踐的、生活的概念,是對生命價值的歸趨試圖給予回應: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天長地外。
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
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不以其無私邪?
故能成其私。
」老子以「水」比喻「道」,正是取法「水」之不爭善柔,雖處眾人之所惡,卻仍能涵養萬有。
天地之所以能夠既長且久,是因為它不為了自己的生存而生存,所以才能夠長久生存,因此聖人把自身退到最後,自身反而占先;把自身置之度外,自身反而得到保全。
老子讚美天地,同時以天道推及人道,希望人道效法天道。
人的一生有很多東西是可遇不可求的,此所謂「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現實生活中,刻意追求某件東西,往往事與願違。
但是,「居心於有意無意之間」,則往往不但可以體面地保全自己,而且還可以尋得另一個起點,再次走向輝煌。
4、處世哲學的義蘊
老子思想乃在於使人重回大道之懷抱,實現社會的和諧美好。
要達到人與道的冥合,使人們重拾失落的價值秩序,關鍵便在於消除人為的造作與超脫生命的桎梏。
以下將以「自然無為」、「致虛守靜」和「處下不爭」三方面論述老子的處世哲學的義蘊。
一、自然無為
(一)自然
在老子哲學中,「自然」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
老子所言之「自然」乃是針對「他然」而發,是自然而然、自己如此的意思。
老子曰:
太上:
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
我自然。
希言自然。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孰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
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自然」這一概念在老子哲學中,一方面是指大道獨立自主,不待他物而存有的特性,即「道法自然」;另一方面,「自然」也是指聖人效法大道為政化民,使萬物都能如其所如的意涵,即「人法道」的工夫。
換言之,老子「自然」之意涵即是常道,聖人取法道之自然,通過融通淘汰的修養工夫,化除生命中的種種有意而為、虛假造作,以重建失落的價值秩序,重回天清地寧的物我和諧。
(二)無為
「無為」亦是老子哲學中的重要概念。
老子曰:
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
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欲。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老子主張「無為」乃是「道」之所以化育萬物的原則,以無為安天下,方能使世間重回自然和諧之美好。
劉笑敢先生認為,老子之「無為」是聖人的行為原則,特別是「取天下」、「治天下」、「蒞天下」的方式。
牟宗三先生也指出,老子之「無為」乃是針對「有為」而發。
通過「無為」工夫,一方面消融君主刻意為治之心,另一方面也在去掉各種虛立的德目與功利的執著後,使人民能重返素樸。
如此一來,才能讓物歸其位、各得其所,回復應有的價值秩序。
無為是以「無」之境界保障萬有之存在價值。
將老子無為而治的想法與整個時代背景相結合,實可見得老子的苦心與慧見。
在那個天下無道的時代裡,人民百姓往往為了滿足諸侯國君個人的私利,而成為勞力財產的被剝削者。
老子深知人民的苦難,試圖去除有為造作的心靈,改善逐利而不返的世局,讓百姓的生活重新復返於大道所彰顯的價值秩序中,即通過「無為」而能達到「無不為」,是以老子之無為不是有心於為治,乃是作用的保全。
(三)自然無為與不生之生
就前文可知,「自然」乃是最高的價值典範,亦即是萬物之所以能生生不息的恆常之道。
「無為」則是針對「有為」而發,以「無」去除種種有為妄作,而使得萬物能如其所如、自生自長。
換言之,「自然無為」乃是指周行不殆、普遍存在於天地之間的「道」,是以「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的方式,無掉種種有為妄作,而開展讓萬物自生、自長、自化的自由境域,使萬物各遂其事、各暢其生。
在老子哲學中,「道」並非以剛健雄成的方式創生萬有,而是以「不塞其源、不禁其性」的方式輔佐萬物之生,「弱」乃沖虛之「道」的姿態,目的在成就萬物。
老子曰: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無有入無閒,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不言
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在老子哲學中,「自然無為」不僅指「道」之全體大用,也指聖人法道而行的工夫境界,「守柔」之意並不是要人膽怯懦弱,而是要讓人先無掉一切的執著,方能由自己的「無為」成就萬物之「無不為」。
由此可知,老子哲學思想的義蘊之一,即是主張人當取法道之自然無為,由此化除一切違反生命本真的虛假造作,以澄清自己的生命,而重回物我無隔的素樸境界。
二、致虛守靜
在老子思想主張中,認為聖人應當效法「道」之自然無為,以化育天下萬物。
至於如何效法道之自然無為呢?
老子則是由「致虛守靜」的修存,進而契合於道的微妙玄通: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綜觀生命之存亡消逝,老子認為,柔弱乃是萬有的生存樣態,而堅強反是萬物死滅消逝之樣態,因此,以「柔」、「弱」擬說道之用,以「致虛守靜」的修養工夫作為處世思想的義蘊:
致虛極、守靜篤。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老子非常看重「靜」,他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就是「清靜無為」。
無論是治國治世,認識世界,還是對待人生,老子的基本態度是「致虛」、「清靜」、「歸根」和「復命」。
所謂「致虛」,就是要排除物慾的誘惑,回歸到虛靜的本性,這樣才能認識「道」。
「致虛」必須以「守靜」為前提,因為「虛」是本體,「靜」才是運用。
歷代的思想家、文學家、宗教家對「靜」與「動」都曾有過論述。
如朱熹就講過「安靜中,自有一個運動之理;運動中,自有一個安靜之理。
」王夫之說:
「動靜不可偏廢」,「靜者靜動,非不動也」,「動之極而後靜」,「靜之極而後動」。
這些觀點都具有比較鮮明的自然辯證法,將動與靜的關係闡述得清楚明白,而且語言表達也很精闢。
(一)以物觀物的虛明常照
本段文字由「致虛守靜」的修養工夫展開,由虛靜觀物而見萬物生生之往復循環,並由觀變而知常,體悟天長地久之道,乃在於能「容」。
老子主張人們應用虛寂沉靜的心境,去面對宇宙萬物的運動變化,從自心的虛靜明澈做起,達到物我相容、和諧不傷的自然境界。
老子要人「滌除玄覽」,使人滌除心中種種有執妄見,讓此心能超越變化生滅的流轉現象,使萬物如如呈現。
這即是老子「以物觀物」的慧見,老子曰: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老子以物觀物的慧見,並不是由感官知覺的觀察捕捉,也不是名言概念的理解分析,而是使人化除了有執偏見的自我封限,讓萬物自然顯現自身。
倘如聖人能致虛守靜,使萬物皆能顯現其自身之價值,便能不以一己之專斷,試圖宰制萬有,而能由虛靜的慧見中,包容天地萬物。
(二)損之又損的心知破除
老子書中的相對詞特別多,認清這些相對的概念,便能淡然處之,能與道同體,純任自然,謙下不爭,無為無欲了: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聖人無私無欲,生長萬物卻不據為己有,明明有功卻不居其功,就有如天地無私,生長萬物,萬物莫不感恩戴德的情形一樣。
而此生命的澄明,又得力於「損之又損」的修養工夫:
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
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益」是增加的意思,「損」是減少的意思,都是指知識、欲望等而言。
知識欲望增加,虛偽詭詐、憂愁煩惱也隨之增高,所以老子反對「為學」。
至於「為道」則不然,「為道」則能日減知識、欲望,最後能達到無為的境界。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無為」是「為道」的目的,損之又損,知識、欲望損盡,「為」的動機已去,自然到達「無為」的境地。
因為「無為」則萬物各得其所,各遂其生,而能達到「無不為」的效用。
老子認為,生命主體的自我實現主要來自於兩個途徑:
一是各類知識的積累;另一則是生命桎梏的解消。
前者有賴於對經驗世界不斷的觀察探尋、分析釐清,並建構出運作的法則,然而,知識積累越多,反而使人心背離本然素樸的真性而逐物不返。
相對的,生命桎梏的解脫乃是通過消融種種的人為造作和心知定執,方能與道相契相合,因此藉由為道日損的修養工夫,使人能得以實現生命的意義。
(三)虛己容物的生命之德
老子由致虛守靜的修養工夫,敞開一片開放自由的空間,使萬物皆能呈現各自本然面貌,讓物我皆能和諧無礙。
這種由以物觀物的慧見,呈現虛己容物的處世智慧。
老子曰: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
,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這裡講的是內容和形式、本質和現象的辯證關係。
其中「大成」、「大盈」的人格形態;「若缺」、「若沖」、「若屈」、「若拙」、「若訥」的外在表現都是說明一個完美的人格,不在外形上表露,而為內在生命的含藏內收。
人們常依主觀成見好惡評斷他人,因而以相互攻訐為是。
因此,老子指出人應該超脫偏見,不以自己的觀點而否定萬有的存在價值,不阻斷萬有之生機,使萬物皆能呈現自身本然之善,如此一來,也就沒有什麼東西的存在價值是依附於它的可利用性上,或是可以任人使用拋棄的,這即是聖人以自然無為而救人、救物。
「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即是通過虛己容物的修養工夫,以證成天地萬物之存有價值。
從前述的討論可知,在老子處世思想中「致虛守靜」的工夫乃是聖人取法道之無為以化育萬物的實踐歷程,一方面得力於「以物觀物」的慧見,使萬物呈現本然面貌,破除成見的扭曲;另一方面,「損之又損」的工夫則是消融吾人之有執偏見,而使得吾人能不受欲望之左右,達到「虛己容物」的生命境界。
三、處下不爭
老子觀察自然生命的存在面貌,往往是以柔弱為生命之樣,而以剛強為死亡消逝的樣態;並且洞見社會整體痛苦的來源,在於感官欲望的競逐,與心知障弊所引起的各種對立、摩擦、爭鬥。
因此,老子提出守柔思想,由處下、不爭化解人世的紛擾糾葛纏繞。
以心知障弊的消融,解除人間種種的對立緊張。
(一)上善若水
本文將從水的處下不爭、謙柔能容,討論老子處世哲學的道理。
老子曰: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上善若水。
」「上善」,指上德之人,也就是有道德的人。
老子在自然界中最重視水,在人中最重視嬰兒,所以常用水和嬰兒來比喻道。
水性柔弱不爭,嬰兒柔弱純樸,這些特性正是道的最重要的特性。
「利萬物」、「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正是水的三大特性。
老子在自然界萬物中最讚美水,水滋潤萬物而無取於萬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窪、最潮濕的地方。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這七句表面是敘述水性,實際上是比喻「上善」的德,江海居下,所以能成為「百谷王」,有德之人謙下退讓,這和水「居善地」相同。
水性空虛,淵深清明,有德之人心虛靜沉寂,這和水的「心善淵」相同。
水施與萬物而無私心,有德之人也是施恩而不望報,這和水的「與善仁」相同。
水並不言但能照人,功用相同於言,水映照萬物,美醜樣貌,各如其形,有德之人所說的話都真實不虛,這和水的「言善信」相同。
水滋養萬物,清除污垢而有績效,有德之人無為而民化,虛靜而民正,無事而民富,無欲而民樸,這和水的「正善治」相同。
水曲直隨形,表現至善的功能,有德之人順應自然,無私無欲,這和水的「事善能」相同。
水的動靜變化都能順應時勢,有德之人一切行動都能與時推移,隨俗成化,這和水的「動善時」相同。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聖人云:
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正言若反。
老子以「水」比喻「道」,乃是取「水」之特性在於能處下、善柔、不爭而能潤物。
老子理想中的聖人,也被期望為能具有處下不爭的特性。
「不爭」非什麼也不爭取,而是要避免無謂之爭。
這就似無常形之水,處於何地,便是何形。
否則,不但想爭取的爭取不到,而且可能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乃是由水德之處下、不爭、潤物為喻,以消解吾人生命中的自我膨脹、有為造作。
當人之愛己越勝,則越是自尊、自貴、自誇,而無法容物,習於排他,而與人產生爭鬥摩擦,所謂「物壯則老」,由此可知,老子的處世哲學其意乃在於使人能收拾自我的膨脹,而能重返生命的素樸自然。
(二)專氣致柔
王邦雄先生認為,致虛守靜乃在於為道日損,破除心知定執,而專氣致柔的不欲以靜,則是避開物壯則老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老子 处世 哲学 及其 时代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