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基础》1讲义.docx
- 文档编号:25025540
- 上传时间:2023-06-04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133.44KB
《哲学基础》1讲义.docx
《《哲学基础》1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基础》1讲义.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哲学基础》1讲义
导论
●何谓“哲学”?
●简单地说,哲学就是对诸如生命、我们知道什么、我们应当怎样做或应当相信什么这样一些重大问题的探究。
它是一种对事物寻根究底的过程,一种对那些在大部分时间里被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从未有过疑问或从未明确表达出来的想法提出根本质疑的过程。
第一章本体论1
一、何谓“本体论”
●“本”为事物的根源或根基。
●“本体”概念总是具有寻求最根本的东西的意义,总是具有以“本”释“末”的意义,总是具有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寻找最终根据的含义。
●“本体论”(也称为“存在论”或“形而上学”)通常意指哲学中关于宇宙万物之最普遍、最一般、最根本、最高的根据、本质或基础的知识或理论。
二、本体论的三重内涵
●
(一)终极存在:
寻求世界统一性。
●早期希腊哲学以自然作为思考的对象,这个时期通常被称为自然哲学或宇宙论时期,它的主要问题是“本原”(arche)问题。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规定,所谓“本原”亦即万物从那里来,毁灭之后又回到那里去,一切皆变惟它不变的“始基”,它是宇宙最原始的开端和主宰。
当时的哲学家们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争论,他们企图以自然来解释自然,用一种自然元素来说明自然万物,以求得真理性的知识。
于是,有人说本原是水,有人说本原是气,也有人说本原是火……
●“哲学之父”泰勒斯
●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泰勒斯宣称“大地浮在水上”。
他首次突破神话宇宙论,以哲学方式表述宇宙本原思想。
泰勒斯的“水”体现了早期希腊自然哲学朴素、直观、辩证的有机自然观。
●阿那克西美尼
●1、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
●2、气有冷和热两种性质,以及与之对应的浓聚和稀疏两种运动,万物就是根据这两种运动由气转化而成;
●赫拉克利特
●“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分寸熄灭”。
●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
●1、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
●2、认为万物的生成和消灭是无休止的循环运动,四根在运动中是不生不灭的。
(中国古代也有气论,五行说)
●“五材”说五材说总结当时的科学知识,认为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是构成和资生万物的基础。
五材说表明,古人试图从五种物质构成的关系上来把握一切有形物体的整体。
●巴门尼德将“存在”确定为哲学的对象,为后来在西方哲学史上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的本体论奠定了基础。
●巴门尼德对哲学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将存在确定为哲学的对象,从此哲学不再过多地追问自然的本原或构成元素,而是探索宇宙之统一的、最普遍的本质,亦即决定一事物是这一事物的最根本的东西,这就为本体论奠定了基础。
与追问宇宙自然“在时间上”最古老最原始的开端的自然哲学道路不同,巴门尼德致力于探讨宇宙自然“在逻辑上”处于第一位的根据或本质,他称之为“存在”。
一切存在物都存在,但是它们总有一天都将不再存在,惟有使一切存在物存在的存在本身是永恒不变的真实存在,存在之于存在物,不是“生成性”的本原,而是“本质性”的根据。
(中国的老子关于“道”)
●本体论以巴门尼德的存在学说为其开端,中经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理念论,在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中完成。
●柏拉图认为:
应该而且必须存在一个高于物理事物并且规范物理事物的“理念世界”;这个作为共相的“理念世界”给予并且显现“物理世界”的意义,因而也构成对“物理世界”的统一性理解和解释。
(中国的朱熹关于“理”)
(二)终极解释:
寻求知识统一性。
●哲学家们对“世界本原”或“终极存在”的追寻和确认,不能把自己所承诺的“本原”或“本体”只作为一种抽象的观念,而必须对其进行逻辑论证,使之具体化,获得知识形态。
本体观念的具体化和知识化就是对本体的解释。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终极解释的本体论。
它是以知识论的形态为中介而指向世界的终极存在,或者说,在其直接的理论形态上,不是表现为关于世界统一性的存在论,而是表现为关于知识统一性的认识论。
●(三)终极价值:
寻求意义统一性。
●本体论寻求作为世界统一性的终极存在和作为知识统一性的终极解释,并不是超然于人类历史活动之外的玄思和遐想,而是企图通过对终极存在的确认和对终极解释的占有,来奠定人类自身在世界中的安身立命之本,即人类存在的最高支撑点。
人类对终极存在和终极解释的关怀,植根于对人类自身终极价值的关怀。
马克斯·韦伯: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的存在,通过对具体实践和环境的算计,使人能够在自身智能和体能的基础上达成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物化。
●价值理性是一种目的理性。
在价值理性视野中,人是终极目的,人是各种努力的终极关怀。
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合理性需要,都是为了维护、发展、实现人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都是为了推护人的尊严、提升人的价值、凸现人存在的意义,促进人更好地生存、发展和完善,趋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三、本体论的认识论难题
●如果我们不能从认识论上证明宇宙的合理性,本体论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如果我们不能从认识论上证明宇宙自然的确有普遍的统一根据,就无法形成一元论的世界观;如果我们不能从认识论上把握本体论的超验对象,就不可能合理地确定这一对象的真实存在。
所有这些就构成了形而上学或本体论的认识论难题。
●本体论之所以会陷入这一困境,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的对象超越了人类理性的认识能力因而不可能成为我们的认识对象。
(一)怀疑主义的挑战
●怀疑主义攻击的目标是哲学家们在知识问题上的独断论态度。
●“独断论”指的是在未考察人的认识能力之前,武断地宣称事物的本性就像它所显现的那样或不像它所显现的那样,武断地宣称我们能够获得关于事物甚至宇宙自然的本性的知识,而且认定我们的知识就是这样的真理性知识的一种理论态度。
●怀疑主义的三大怀疑论式:
●
(1)“无穷后退”
●对于哲学理论来说,用来证明一个所研究的事物的证据其自身亦需要进一步的证明,而这个证明本身又需要进一步的证明,如此类推,以至无穷,由于我们不可能拥有一个可作为论证之起点的论据,所以我们只好对事物保留意见而不作判断。
●
(2)“假设武断”
●独断论者为了避免无穷后退的困境,便设定某种事物作为论证的起点,但是这个作为出发点的事物并不是他们通过论证建立起来的,而是简单地并未通过任何证明而武断地确立的。
显然,其他人也有同样的权利将与之相反的事物设定为出发点。
●(3)“循环论证”
●哲学家们用来支持被研究的问题的证据反过来又需要通过被研究的问题求得证实,然而我们不能利用两者来相互确证,因此只能对此存而不论。
(二)批判哲学的批判
●大多数古代哲学家并不怀疑我们能够认识自然而且自然就像我们所认识的那样,而近代哲学家们则已经认识到在我们关于自然的知识与自然本身之间存在着差别。
●因此,早期近代哲学家们思考的主要问题是知识特别是真理性知识或科学知识的来源、范围、确定性和界限等问题,并且由于基本观点上的分歧而分成了经验论与唯理论两个派别。
●经验论者主张我们的所有知识归根结底来源于感觉经验,因而都可以通过经验得到说明。
●唯理论者则认为感觉经验是不可靠的,不可能为科学知识提供坚实的基础,我们的知识应该从理性固有的先天要素演绎而来。
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在某种意义上说,康德对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思考建立在我们的确拥有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这一基础之上,由此出发,他深入探讨了形而上学究竟是不是科学知识的问题。
●康德吸取了经验论与唯理论的教训,他试图将两者调和起来,一方面同意经验论关于我们的一切知识都起源于感觉经验的观点,但另一方面也接受了唯理论的立场,主张科学知识仅有经验是不够的,其中必定包含有某种先验的因素,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
因此对康德来说,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问题就变成了“我们如何能够先天地经验对象”这样一个看上去几乎无法调和的难题。
●如果按照知识必须符合对象这一形而上学的传统教条,那么由于经验之相对性和偶然性的限制,我们的确永远也无法获得普遍必然的知识。
(如果按照形而上学关于知识的传统观念,亦即知识必须符合对象才能成为真实可靠的知识,我们永远也不可能证明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
因为我们既无法说明外部事物及其属性如何能够挪到意识之中来,更不能证明必须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知识如何具有普遍必然性。
)
●然而如果我们将知识与对象的关系颠倒过来,从而不是知识必须符合对象而是对象必须符合知识,也就是说,对象乃是通过主体先天的认识形式而得到规定的,那么我们就完全有可能证明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
这就是康德所渭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康德发动“哥白尼式的革命”的目的不仅仅足为了证明自然科学的科学性,也不仅仅是为了批判形而上学,而且是为了给形而上学找到一条出路,因而这一革命就具有了双重的意义。
●A.一方面康德以主体的先天认识形式作为科学知识普遍必然性的根据,主张自然作为一切可能经验的总和服从于经验的法则,而经验的法则乃是主体联结感觉质料的先天认识形式,因此“知性为自然立法”,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盖源于此。
然而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只能认识事物对我们的“表现”(“现象界”)而不可能认识“事物自身”或“自在之物”(“物自体”或本体),所以科学知识是可能的,形而上学知识则是不可能的。
●我们如何能够先天地经验对象?
●从康德开始,哲学由存在论(也就是本体论)转向了知识论,由客体转向了主体。
●因为康德讲的本质、本体是指事物自身,而事物自身是不可知的。
●没有一门科学可以去研究怎么认识本体。
●康德用很多办法揭示过去的种种想要认识本体的努力都是白费,想认识一个不可认识的东西是不可能的。
●
(1)感性的直观形式是什么呢?
康德认为是空间与时间
●空间与时间不是经验的物理学概念,而是先天的直观形式.
●空间与时间乃是一切经验的先天条件。
离开了空间与时间我们就不可能获得任何感觉经验,唯如此,我们才能说明几何学和算术的普遍必然性。
●
(2)知性
●◎知性的作用则是对这些经验质料进行综合判断统一以构成知识
●感性的先天认识形式是空间与时间,知性的先天认识形式就是知性纯概念,亦即“范畴”
●范畴:
层次井然的先验逻辑系统
1、量的范畴:
○单一性
○复多性
○总体性
2、质的范畴:
○实在性
○否定性
○限制性
3、关系的范畴:
○依附性与实体性(实体与偶性)
○原因性与结果性(原因与结果)
○交互性(主动与被动的相互作用)
4、样式的范畴:
○可能性与不可能性
○存在性与非存在性
○必然性与偶然性
“知性为自然立法”
●所谓“自然”并不是自然本身而是一切可能经验之表象的总和,这个表象的领域就构成了“现象界”,而连接表象的法则就是知性的法则,亦即范畴。
●“理智法则不是从自然中得来的,而是理智给自然规定的。
”
●对待自然的态度人不是小学生,而是法官,应拷问自然。
●B.另一方面康德亦主张,正是因为物自身不可知,我们的认识能力仅限于经验的领域而不能作超验的使用,这就为我们保留了一个不受认识形式限制的自由的领域,从而为实践理性的道德活动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天地,也可以说为形而上学开辟了一条生路。
●当理性要求认识现象背后的统一根据的时候,它就不可避免地迫使范畴作超验的使用——“先验幻相”:
自我、上帝、世界、自由等。
●人的理论理性一旦去认识能力之外的事物时,就会产生二律背反(矛盾):
●例如:
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世界在时间上没有开端;世界在空间上是有限的,世界在空间上是无限的。
四、本体论的语言学困境
●语言学转向
●"语言学转向"是用来标识西方20世纪哲学与西方传统哲学之区别与转换的一个概念,即集中关注语言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显著特征,语言不再是传统哲学讨论中涉及的一个工具性的问题,而是成为哲学反思自身传统的一个起点和基础。
换句话说,语言不仅被看成是传统哲学的症结所在,同时也是哲学要进一步发展所必然面对的根本问题,由于语言与思维之间的紧密关系,哲学运思过程在相当程度上被语言问题所替换。
●从古希腊到近代的传统哲学往往将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语言学转向则强调,语言决定思想,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思想。
分析哲学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现代分析主义或分析哲学,是对兴起并盛行于二十世纪上半叶,由几种哲学流派和哲学理论所共同构成的一种哲学思潮的称呼。
这些思想流派和理论的共同之点就在于,都非常重视对语言的逻辑分析,语言分析不仅是进行哲学研究所必须的方法,而且也是哲学活动的全部内容和目的本身。
另一方面,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与拒斥,也是贯穿在整个分析主义运动中的一个根本的主题和宗旨,分析主义思潮从兴起到发展都同这个主题或宗旨有着密切的关系
●现代分析哲学所谓“语言的转向”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语言的逻辑的研究,说明我们的世界乃是语言所及的世界,因而人的语言就构成了世界的界限。
在这个界限之内一切都是可以述说的,超出这个界限之外则是不可说的领域。
核心观点
●分析哲学家们思考语言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哲学问题,特别是为了解决形而上学问题。
在他们看来,形而上学或本体论的根本错误乃在于语言的误用,当它形诸语言的表达之时甚至可以说谈不上真假对错,因为它们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本体论的问题根本就不是哲学问题。
●他们认为,形而上学的本性是研究超验事物,是不能被经验所证实的,一切不能被经验证实的命题都是无意义的,是伪命题;形而上学的概念无应用标准,其句子缺乏真值,因而形而上学必须受到拒斥或根除。
●维特根斯坦是现代分析哲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分析主义反形而上学传统的第一位肇始者。
●在他的前期代表作《逻辑哲学论》一书的序言中,维特根斯坦说:
“这本书论述哲学问题,并且表明,如我所认为的,这些哲学问题的提法,都是建立在误解我们语言的逻辑上的。
这本书的整个意义可以概括如下:
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
”因此《逻辑哲学论》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给思想划定界限,或者不如说不是给思想而是给思想的表达——语言划定界限,在界限那一边的纯属无意义的。
(类似于康德为人类的认识能力划界限)
●维特根斯坦:
世界是语言的界限,语言的使用以经验世界为限,语言是有界限的。
世界是语言的界限,就是说由于语言是以经验世界为“摹本”来建构的,在本质上是经验世界的图像,因此语言只能陈述经验世界内的对象,一旦力图把语言运用到经验世界之外去陈述诸如“世界整体”这样的超验的对象时,语言(包括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就会陷入逻辑混乱之中。
在维特根斯坦看来,以往全部形而上学总是企图去思考和言说超验的东西,这实际上是对语言作了完全错误的使用,因而形而上学是无意义的陈述。
●传统哲学家经常加以探讨的对象,恰恰正是这些本来应当对之保持沉默的东西:
如作为整体的世界问题、自我问题、伦理学问题及人生的意义问题等等。
●逻辑实证主义者则主要是根据经验主义的可证实性原则来批判形而上学的。
首先他们把形而上学看做是一个语言问题,认为一个命题必须首先要有意义,才谈得上它的真假问题。
他们将有意义的命题分做两类,一类是分析命题,一类是综合命题,判断一个分析命题是否有意义所依据的是逻辑,判断_个综合命题是否有意义,在根本上就必须看它是否有被经验证实的可能性,或者说是否可以指出通过经验来证实它的方法。
●后来,卡尔纳普在可证实性原则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可验证性”原则,认为只要从一个命题能够引申出一些可以诉诸经验观察的真实命题,那么这个原初的命题就得到了间接的证实,它也同样应被看做是有意义的。
根据这种观点,形而上学命题就属于无论在何种意义上都是不可能证实或验证的命题,因此在根本上是没有意义的。
评价
●分析哲学主要想创建出一套可以清晰表达思想的数理逻辑语言,实际上也窒息了人类语言的活力,它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实际上缩小了人类的知识领域。
道德、伦理、信仰、人生问题其实是极其重要的。
●海德格尔则反其道而行之,主张形而上学问题在“诗性语言”那里还是有意义的,提出了“语言是存在的家”这一著名命题。
五、本体论与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
●人类是自然存在物,但人类是有理性的,总怀有超越有限而通达无限的理想。
于是,人类就有了“终极关怀”:
他希望了解自己从何处来,归于何处;他希望认识宇宙自然的终极实在;他希望超越有限获得自由;他希望以某种方式通达至高无上的理想境界。
●(从精神分析角度谈“崇高对象”)
出路在于:
将本体论或形而上学赋予价值论的意义。
价值就是对人有好处、有意义。
●价值是与主体的目的、意愿或需要相关的概念。
●价值体现了事物服从于人的目的或需要的“有用性”。
从本体论看,价值体现着人类理性的存在意义、最高目的和至上的理想境界。
●“存在”作为本体论的基
●走向真善美!
●认识论
●价值论
●审美论
第二章认识论
一、认识论转向
●认识论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它是关于认识的认识。
●认识论的转向就是把哲学家观察世界的方法,从古代哲学的“本体论”,转向了近代的“认识论”。
●在古希腊和中世纪时期,哲学家们认识世界时,都是在追求事物的本质,它所要解决是:
世界万物的统一性根据究竟是什么?
如何理解和把握多种多样、变化无常的现象后面起支配作用的最为根本的原理与原因?
但在实际过程中却导致了可感世界与可知世界的分裂,这就对哲学的发展造成了困难。
●而认识论提出,要解决本体问题,证明本体世界的合法性,就必须对人的认识先行进行反观自省,在关于世界的理论之前,必须有一种关于认识的理论,并由这种认识理论来为关于世界的理论提供保证和合法性根据。
正是这一点,使得近代哲学把哲学的反思层面推进了一种古代哲学不可能达到的高度,在哲学史第一次昭示了这一崭新的立场:
离开“认识论”的“本体论”是无效的。
二、经验论与唯理论
●经验论,又称经验主义。
认为感性经验是一切知识和观念的唯一来源的哲学学说。
经验论片面地夸大经验或感性认识的作用和真实性。
贬低甚至否定理性认识的作用和真实性。
●主要代表:
培根、霍布斯、洛克、巴克莱、休谟。
●唯理论,又译为理性主义。
唯理论者认为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可靠知识不是、也不可能来自经验,而是从先天的、无可否认的“自明之理”出发,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到的。
他们往往把这种“自明之理”,如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公理,说成是人心中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
唯理论者认为,只有依靠理性直接把握到事物本质的那种“理性直观知识”,或依靠理性进行逻辑推理得来的知识即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依靠感觉经验得来的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往往是错误认识的来源。
●主要代表:
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沃尔夫。
经验论与唯理论前史
●在古希腊时期,恩培多克勒、普罗塔格拉等主张感觉论;苏格拉底、柏拉图则主张理性论。
●在中世纪,唯名论和唯实论之争。
●这一争论是环绕着一般(即“共相”)和个别事物的关系问题进行的。
●唯实论认为共相是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并且比个别事物更实在的“实体”,这是经院哲学中的正统的唯心主义,它先是以柏拉图的“理念论”、后来则以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唯心主义成分为基础,在认识论上它也就是古希腊哲学中理性主义倾向的继续;
●反之,唯名论则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实在的,而“共相”只不过是一个名称(正因此它被叫作唯名论),或至多只是存在于人心中的“概念”,而没有客观实在性,这种学说主要以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某些唯物主义思想因素为基础,在当时条件下也就代表着唯物主义路线并被视为“异端”,在认识论上是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哲学中经验主义的倾向。
三、关于认识对象问题
●1、认识对象是一般还是个别?
●经验论认为,全部知识都是从对个别事物的感性知觉开始的,人的思维从个别事物中抽象出其共同的或相似的性质,把这些因素集中起来,从而形成一般概念。
●在理性派看来,对个别事物的感觉经验,是算不上真正的知识的,只有对于事物共同的一般本质和一般规律的识,才是有普通必然意义的科学知识。
因此,理性派是把一般而不是把个别作为认识的首要对象的。
唯其如此,他们才成为强调对一般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的理性主义者。
●2、作为认识对象的实体是物质还是精神?
●认识对象是个别还是一般的问题,与认识对象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问题密切联系。
可以说,凡是强调认识对象是个别的,大概都是认为认识对象是物质性的东西的唯物主义者;反之,凡是强调认识对象是一般的,大概都是认为认识对象是精神或精神性的东西的唯心主义者。
●古代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者以及中世纪的唯实论备都是强调认识的对象是一般,同时也把认识对象当作某种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
●而古代以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为代表的唯物主义者以及中世纪的唯名论者,则是强调对个别事物的认识,也把认识对象看作物质性的个体事物的。
●以培根、霍布斯、洛克为代表的经验派,一方面强调对个别事物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也都肯定认识对象是自然中客观存在的物质性事物。
●而作为近代理性派的奠基人的笛卡尔及其门徒中的“偶因论”派马勒伯朗士等人,也都一方面强调对一般的理性认识,另一方面把认识对象看作某种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即上帝和心灵。
四、关于认识主体问题
●1、认识主体的本质问题
●认识主体的本质问题,就是指认识主体究竟是有血肉之躯的人,还是某种自身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
●唯物主义者心目中的认识主体是一个自然物,是有血肉,即有物质性身体的人,而唯心主义者则把认识主体看成是某种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它或者独立不依于身体(二元论,如笛卡尔),或者虽与身体相结合但不是依赖身体面是身体从属于它(如莱布尼茨),或者根本没有物质性身体的客观存在(如巴克莱)。
●与此相联系,唯物主义者基本上承认物质能够思维的,而唯心主义者则都否认物质能够思维。
●2、身心关系问题
●唯物主义者总是肯定心依赖于身,唯心主义者则肯定身从属于心,至少是心不依赖于身;或认为身心彼此独立,则就是二元论。
●经验派既认为理性思维总须先有感觉为其基础,也就自然会认为心灵依赖于身体。
因为感觉离开身体器官是很难想象的,而理性思维之依赖于身体器官,则往往非常人所能直接觉察。
●与经验派相反,理性派既认为理性知识不能自感觉经验得来,则他们就会认为心灵,至少是其中从事理性思维的部分是并不依赖于身体器官的。
五、关于认识的起源和途径问题
●1、关于“白板”说与“天赋观念”说的对立问题
●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主要分歧,就在于经验主义认为一切知识都起源于感觉经验,人心在获得感觉经验之前就只是一块空无所有的“白板”,而理性主义则认为那种有普遍必然性的理性知识不能来自感觉经验,它的某些基本原则乃是人心中固有的或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或“天赋原则”。
因此这两派的对立,在一定意义下也就可看作“白扳”说与“天赋观念”说的对立。
●2、关于感觉经验与理性知识的关系问题
●主张白板说的人既肯定一切知识郁起源于感觉经验,在认识途径上也就必然主张一切认识必须先从感觉经验开始,然后才能由感觉经验引中出理性知识,因此理性知识必须以感觉经验为基础,这就是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基本主张;反之,理性主义者则倒过来,认为感觉经验没有普遍必然性,因此有普遍必然性的理性知识不能来自感觉经验而须别有来源,即只能来自理性本身固有的某种“天赋原则”或“天赋观念”,故否认人心是“白板”,也否认理性知识须以感觉经验为基础,感觉经验对理性知识的获得至多只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哲学基础 哲学 基础 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