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7 跳水部编版.docx
- 文档编号:25016082
- 上传时间:2023-06-03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49.77KB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7 跳水部编版.docx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7 跳水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7 跳水部编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7跳水部编版
17 跳 水
《跳水》是本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小说讲述了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在风平浪静的大海上航行,水手们在甲板上拿猴子取乐,猴子把船长儿子的帽子挂到了桅杆顶端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不知不觉爬上了桅杆顶端,随时会摔到甲板上没命,船长在危急时刻,用开枪逼孩子跳水的办法,使孩子脱离险境的故事。
课文按故事的发展顺序展开叙述,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正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往回航行,水手们拿船上的猴子取乐,猴子越发放肆起来。
“帆船”“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等信息,为后文孩子遇险及船长逼孩子跳水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了故事的经过:
猴子抢走了船长儿子的帽子,爬上了桅杆,并做出各种怪样逗孩子生气,在水手们笑声的助推下,孩子为了把帽子抢回来,竟不顾一切地爬上桅杆,走上最高的横木,陷入了极度危险的境地。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写了故事的结果:
船长看到了这一危急情况,马上用枪逼孩子跳入大海,使孩子脱离了险境。
课文在情节的安排上十分巧妙。
一方面具体而细致地描写了猴子“放肆”的行为表现,另一方面辅以水手们“取乐”的笑声,在猴子的逗弄下和水手的笑声中,孩子从“笑得很开心”到“哭笑不得”,再到“气得脸都红了”“气极了”,心情不断变化,直至不知不觉陷入了险境。
文章对猴子逗弄孩子的过程描述得最为详尽,着重描写猴子的动作,以充分表现其任意妄为的“放肆”行径,因此,猴子是惹孩子生气的直接原因。
对于水手,文章着墨不多,只是围绕“取乐”,将其笑声穿插其间,这笑声是促使猴子行动放肆的原因,更是让孩子不管不顾走上桅杆顶端横木去追猴子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在猴子和水手的双重影响下,孩子的自尊受挫,文章通过描写孩子的表现,将其爬上桅杆顶端横木的心情变化过程一步步展现在读者眼前。
本篇课文虽然涉及的人物较多,但主次有别,环环相扣,结构严密,感染性强,孩子的心理变化和生命安全始终扣人心弦,人物动作、神态描写细致、引人入胜。
故事采用以关键情节命题的方法,跳水是解决危险的关键一步,而且这一行为的关键人物是船长,它们都是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才出现,这不同于一般文章围绕主要人物、主要事件进行展开叙述,是本文在表达方面的特色之一。
将关键人物安排在最关键的时刻出场,更加有利于加深读者对船长的认识和对事件意义的理解。
文章中对船长言行的描写也非常简洁,只用了少量的动作和语言,就充分体现出船长反应的敏捷、语气的坚定,符合当时危急的情况。
船长的这一做法看似残酷,但是联系孩子当时所处的危急环境,我们就会发现,在这一决定背后,蕴含着船长极其丰富的航海经验、沉着处事的惊人智慧和当机立断的非凡勇气。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在危急时刻一定要沉着冷静。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展示了孩子在横木上行走的情形,有助于学生认识帆船的构造,更加直观地理解孩子的危险处境,便于想象故事情节发展中的画面。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练习等方式会认“肆、桅”等字,会写“艘、航”等生字和正确读写“航行、风平浪静”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跳水的故事。
3.推测船长的思维过程,想想船长的办法好在哪儿。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跳水的故事。
2.推测船长的思维过程,想想船长的办法好在哪儿。
教学难点
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了解船长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跳水的故事。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学生自主识字为主。
在预习和自读课文时,提出识字要求:
借助字典和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词,并用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的方式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生字教学时,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
教学“肆、瞄”字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来识记;教学“桅”字时,可以采用加一加的识字方法来识记。
生字书写教学时,可以对易错字的书写加强指导。
比如,“艘”字右上部分的笔顺易错,正确的笔顺是撇、竖、横、横折、横、横、竖。
又如,可以通过示范书写,或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根据读音记忆字的部件,避免把“钩”字右半部分错写成“勺”,把“舱”字右半部分错写成“仑”。
此外,本课左右结构的字居多,其中“艘”“航”“肆”等字都是左窄右宽,写的时候要注意左边不要写得太宽;“鸥”字左右等宽,写的时候注意左右占位要匀称。
“逗”是个半包围结构的字,内外两部分要写得紧凑一些。
2.阅读教学
在阅读本篇课文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围绕课后第一题,梳理并概括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初步把握课文大意。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孩子的心情变化,思考其中的原因,理解水手们的“笑”在故事发展中所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说说他们是如何推动情节发展的。
接着,指导学生联系船长出舱时观察到的情况,揣摩船长逼孩子跳水时的想法,说出这种办法的好处,感受他在危急时刻沉着、机智、果断的处事风格。
然后,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复述故事内容。
3.表达运用
指导学生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讲述这个故事,促进学生从积累到运用的有效迁移。
在学生讲述故事之前,教师可先引导学生结合板书内容,回顾本课的学习过程:
先根据提示梳理事情的发展顺序,接着重点探究和梳理孩子的心情变化及其原因,然后结合具体情况揣摩船长逼孩子跳水的想法。
回顾后,教师要明确讲述故事的关注点,即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将故事讲完整,能结合猴子和水手的“笑”把孩子的心情变化及其原因说清楚,能抓住船长的言行表达出他处事的沉着、机智和果断。
课前准备
1.查阅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的相关介绍和作品。
2.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3.画出本课的生字词,并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4.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肆、桅”等字,会写“艘、航”等生字和正确读写“航行、风平浪静”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入课题:
跳水是一种优美的水上运动,每一届的奥运会也都会有跳水项目比赛。
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跳水,它不是一项运动,而是一个比较惊险的故事。
2.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板书:
跳水)
3.提问启思:
读了课文题目,同学们是不是有很多疑问呢?
4.引导学生提出疑问,相机梳理归纳:
谁跳水?
为什么要跳水?
在什么条件下跳的水?
结果怎么样了?
5.过渡: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在进入课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6.介绍作者列夫·托尔斯泰,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课件出示默读要求,教师巡视指导。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2)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
(3)圈画标注不会读或不理解的字词。
2.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相互纠正读音。
“肆、撕、龇、艘、舱”为平舌音;“咧”为边音,“扭”为鼻音;“航、舱”为后鼻音。
“桅”读wéi,不要读成wěi;“瞄”读miáo,不要读成máo;“艘”读sōu,不要读成shōu;“钩”读gōu,不要读成diào。
3.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书写要点,指导学生书写,强调易错字的书写。
“艘”左窄右宽,右部上边的一竖要写出头。
“航”的左右要写紧凑,左边的“舟”字旁横画不要写出头。
“肆”左窄右宽,右部的横画要写平行,中间的竖画为悬针竖,注意右部横画的长短变化,不要写成一样长。
“帽”左窄右宽,右边下半部是个“目”,不要写成“日”。
“逗”是半包围结构,内外两部分要紧凑,平捺要写得稍长。
“唬”左边的“口”要写得小,稍靠上。
“钩”左窄右宽,右半部分是个“勾”,不要写成“勺”,与“钓”区分。
“扭”最后一横要写长。
“咧”左边的“口”要写小偏上。
“舱”右半部分是个“仓”,不要写成“仑”。
“鸥”左右等宽,写的时候注意左右占位要匀称,注意“区”下面的横画与“鸟”下面的横画不要相连。
4.课件出示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对易读错的词语进行警示。
航行 风平浪静 取乐 放肆 桅杆
哭笑不得 眼巴巴 吓唬 船舱 海鸥 瞄准 心惊胆战
5.齐读词语,强化记忆。
6.再次默读课文,回答刚才的质疑,并要求思考以下问题:
课文中主要出现了哪些人物?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这篇课文分为哪几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
7.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相关内容。
(1)课文主要出现了水手们、猴子、孩子和船长。
(2)课文是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来写的。
(3)第一部分
(1):
写水手拿猴子取乐,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和故事的起因。
第二部分(2~4):
写猴子戏弄孩子,孩子爬上桅杆追猴子,遇到了生命危险,这是故事经过。
第三部分(5、6):
写船长命令孩子跳水,水手们把孩子救上来,这是故事的结果。
8.小结:
猴子是最通人性的动物,它知道水手们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猴子不敢挑逗水手们,它便去挑逗船长的儿子。
猴子是怎样一步步把船长的儿子引入危险之中的呢?
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板块三 再读课文,质疑探究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猴子的句子。
句段1:
一只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句段2:
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句段3:
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
句段4:
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
句段5:
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句段6:
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
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
(1)默读句子,抓住关键词仔细品味。
(2)小组交流,分享体会。
①借助句段1中的“显然”一词,引导学生体会猴子的机灵。
②抓住句段2中的“忽然”一词,明确猴子的行为是突发状况,让人意想不到。
“很快地”表现了猴子的迅速、敏捷。
③通过句段3和句段6中“跳”“摘”“戴”“爬”“钩”“坐”“扭”“龇”“咧”等一系列的动作,体会句子准确地表现了猴子的天性。
④通过句段4中的“不但……还……”这一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再联系上下文,体会猴子的放肆。
⑤引导学生通过句段5中的孩子伸手夺帽子,而猴子却转身继续爬,体会猴子对孩子的挑逗,也使孩子一步步往上爬。
2.小组交流讨论:
猴子一步步把船长的儿子引入危险的境地,罪魁祸首是谁呢?
为什么?
罪魁祸首是水手们。
因为是水手们拿猴子取乐,使猴子更加放肆,然后去挑逗船长的儿子,从而把船长的儿子一步步引入危险的境地。
3.再次默读课文,勾划写水手们“笑”的句子,感悟水手们的“笑”。
句段7:
一只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句段8:
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
句段9: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
(1)指名学生回答找到的句子,其他学生补充,教师适时引导。
(2)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水手们的反应是如何推动情节发展的。
(3)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明确正是因为水手们的笑,才使得猴子更加放肆地拿孩子取乐,孩子的自尊心被笑声伤害,才一直追赶猴子。
4.过渡:
面对船长,也就是孩子的父亲,在儿子处于危险的环境中,随时有生命危险的时候,却举起枪逼迫孩子跳水,同学们是不是有很多疑问呢?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让我们一起到甲板上来看看孩子当时所处的危险境地吧!
板块四 品读感悟,体会险境
1.全班交流,结合多媒体的画面展示,课件出示下面的语段,师生共同感悟孩子如何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的。
句段1:
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
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
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
句段2: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
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
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1)指名读,结合句段1中的“大笑起来”“哭笑不得”这些词句,体会孩子开始陷入尴尬。
(2)引导学生通过猴子撕得更凶、水手们笑得更欢和孩子气得脸都红了这三者的表现来对比分析,体会这个时候孩子的自尊心已经受到了伤害。
(3)抓住句段2中的“脱”“爬”“追”这几个动词,引导学生体会孩子追猴子的情景,说明孩子已经恼羞成怒,不顾一切地追猴子。
(4)引导学生思考:
此时孩子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我要是拿不回帽子也太丢面子了,我一定要追上这只可恶的臭猴子,夺回我的帽子,再治理它一番,绝不轻饶了它)
句段3:
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
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
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
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1)先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引导学生体会孩子“气极了”的心情,也就是孩子走上桅杆顶端的原因。
2.全班交流,引导感悟。
思考:
课文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已经陷入了随时会有生命危险的绝境而必须跳水?
句段4:
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句段5:
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
(1)教师范读,注意语气。
(2)抓住“吓呆”“吓得大叫”等词,引导学生明确这是通过水手们的反应看出孩子身处险境。
这两句话可以看出经验丰富的水手们被眼前的危险境况吓得不知所措,从侧面衬托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句段6:
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1)先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提醒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停顿和重音等。
(2)引导学生根据“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体会孩子已经走到了“绝”路,而且他走得很不稳,随时有摔下来的危险,进入了万分危险的境地。
(3)引导学生通过“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等词句来体会横木的细,为下文孩子“难以回转身来”做铺垫。
句段7: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
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1)先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引导学生从“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体会孩子只要一失足就会摔在甲板上没命;从“也难以回转身来”体会孩子必死无疑,根本没有机会从横木上回来,感受孩子所处环境的危险。
句段8:
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1)指名学生读,注意朗读的节奏、停顿和重音等。
(2)引导学生从“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体会之前孩子不知道自己已处于危险境地,此时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正处于危险之中,心里害怕极了,随时有可能因为害怕而发抖失足摔到甲板上。
3.课件出示孩子所处位置图,结合图片,思考:
为什么说“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1)结合图片,指导学生看最高的横木与甲板的距离以及横木的宽度,通过图片直观感受横木的细,即使孩子拿到帽子,也根本无法回转身来。
(2)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当时的紧张氛围。
(3)引导学生通过“生死攸关、千钧一发、危在旦夕、迫在眉睫”等表示处境十分危急的词语进一步感受孩子所处环境的危险。
4.小结:
作者虽然没有直白地用这些表示危险的词语来形容当时孩子所处的环境有多么危急,但是却把当时的情境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让我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是这篇课文的精妙之处。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对应的字词书写训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用自己的话讲述跳水这个故事。
2.推测船长的思维过程,想想船长的办法好在哪儿。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品读感悟,构建形象
1.教师引导:
面对如此危机的情况,水手们也不知所措,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有一个人出现了,他是谁呢?
(船长)船长用了什么方法使孩子脱离险境的呢?
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找出描写船长语言、动作的句子,小组交流讨论。
句段1: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
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
“向海里跳!
快!
不跳我就开枪了!
”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
船长又喊:
“向海里跳!
不然我就开枪了!
一!
二!
”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1)教师范读,注意朗读的节奏、停顿和重音等。
(2)抓住“正在这时候”这一词句,引导学生明确这是故事的转折,交代关键时刻的到来,主人公出场。
(3)引导学生通过“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明确船长手上有枪的缘由。
(4)抓住“本来”“立刻”“快”这几个词,引导学生体会船长做出判断的时间短、速度快,从而体会船长的沉着冷静、机智果敢、思维敏捷。
(5)思考:
船长对儿子喊话两次,每次都只有短短的十几个字,但是总共却用了7个感叹号,为什么要用这么多感叹号呢?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出这几句话呢?
①指名学生读父亲说的话,指导学生读出短促、有力、不容置疑、命令式的语气。
②小组交流讨论,引导学生通过多个感叹号感受父亲内心对孩子的担忧,发出了不容抗拒的命令。
(6)小组交流讨论,思考父亲让孩子跳水以及不怕孩子被风浪卷走的原因。
①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第一自然段交代的海面风平浪静得出没有风浪,孩子不会被风浪卷走。
②引导学生通过海面风平浪静和船上有那么多熟悉水性的水手明白孩子跳水不会有危险。
(7)思考:
如果孩子不跳水,父亲真的会开枪吗?
(不会,因为父亲举枪的目的只是为了逼儿子跳水)
(8)小组合作,共同交流。
推测船长的思维过程,再想一想在那个危急时刻,船长的办法好在何处。
①学生自由交流,引导学生找出船长的思维过程。
②指导学生通过船长的思维过程理解船长办法的好。
当时孩子在高高的横木上,从窄窄的横木转身很可能一不小心就会摔死在坚硬的甲板上。
而当时海面风平浪静,孩子跳下水不会被风浪卷走,船上又有熟悉水性的水手们,待孩子浮出水面水手们便可将孩子救上来。
而按照常理来说,孩子是没有勇气跳水的,而他此时手里正好拿着枪,便借此逼迫孩子跳水,最终使孩子获救。
2.学生自由朗读语段,感受孩子跳水后的紧张氛围。
句段2: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
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
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指名学生读,注意朗读的节奏、停顿和重音等。
(2)指导学生谈体会,感受当时情况的紧张,孩子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跳进海里,水手们跳进大海里救出孩子。
(3)思考:
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孩子跳入大海时的状况——孩子像颗炮弹扎进了海里,用“炮弹”来形容,说明孩子下坠速度之快,力量之猛,从侧面表现出横木很高,同时又衬托出人们紧张的心情。
(4)再读语段,思考段落中的“四十秒钟”后面用破折号的原因。
“四十秒钟”与“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看似相互矛盾,仔细一想却合情合理,当人们心情紧张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由于每一秒都关系着孩子的安危,人们当然会非常紧张担心。
这里的破折号起到转折的作用,相当于“但是”的意思,但又比“但是”更加直接地描绘出人们的紧张心情。
(5)思考:
孩子从这样危险的处境中获救,此时大家想到了什么词语来形容呢?
(转危为安、化险为夷、绝处逢生)
(6)让学生交流讨论“立刻”二字,引导学生通过“立刻”二字看出水手们眼疾手快,游泳技术高超,看出解救孩子的顺利,与第1自然段的“风平浪静”前后呼应。
(7)过渡:
在孩子身处险境时,甲板上的水手和船长有不同反应,他们都是怎么做的呢?
(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
船长则是非常镇定地作出决定,逼迫儿子跳水,使儿子获救)
3.小组合作,共同交流。
结合课文,谈谈船长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通过船长的表现谈启发。
(1)船长是一位沉着镇定、当机立断、从容不迫、能急中生智并且对孩子有着深切的爱的人。
(2)从船长的表现中明白遇到突发状况不要慌乱,要冷静地想办法解决问题。
板块二 梳理全文,总结写法
1.小组交流讨论:
课文第1自然段的“这一天风平浪静”有什么作用?
(1)小组代表汇报。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梳理补充。
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铺垫。
因为风平浪静,水手们不必忙于工作,都聚在甲板上休息;因为风平浪静,孩子才可以顺利爬上桅杆,当孩子站在高高的横木上时,还能听清父亲的命令;因为风平浪静,孩子跳下水时才能被顺利救起。
(3)引导学生学会“做铺垫”的写作手法。
2.小组交流讨论:
水手们在文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小组代表汇报,教师相机梳理。
(1)推动情节的发展。
猴子在水手们的取乐中放肆,孩子在水手们的笑声中恼羞成怒。
(2)渲染紧张的气氛。
水手们的心态前后形成对比,突出了后面的紧张气氛。
(3)与船长形成对比,突显船长的人格魅力。
水手绝大多数训练有素、有经验,但在关键时刻,他们却不知所措,谁都不能像船长那样临危不乱、果断地采取最恰当的措施使孩子转危为安。
3.学生自行思考在这个故事中,船长是中心人物,但是课文只用几句话写他救孩子的原因,教师指名回答,并相机梳理。
(1)这个情节虽然重要,但只是刹那间的事,船长举枪喊话同时进行,孩子立即就跳水了,这一情节前后不会超过半分钟。
(2)故事情节紧张,过多的描述、铺陈会延缓叙事的节奏。
(3)船长当机立断,采取了有效的营救措施。
简短的描述,既救了孩子又突显了船长的镇定、机智果敢、经验丰富。
4.探究特点:
本篇课文与《自相矛盾》《田忌赛马》相比,在写法上有什么独特之处?
(本文的关键人物在故事结尾才出现)
5.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教师指名回答。
起因:
水手拿猴子取乐。
经过:
猴子挑逗孩子,孩子追猴子陷入绝境。
结果:
船长用枪逼迫孩子跳水,孩子获救。
6.小组内互相讲故事。
7.全班交流汇报,各小组派代表上台讲故事。
课文讲述了在一艘大船上,水手们拿猴子取乐,猴子把船长儿子的帽子挂到了桅杆顶端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不知不觉爬上了桅杆顶端,随时会摔到甲板上没命,船长在危急时刻,用开枪逼孩子跳水的办法,使孩子脱离险境的故事。
8.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跳水》这一课,知道了船长在危急关头也能保持冷静与理智,机智果断地处理问题。
告诉我们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不要慌张,要沉着冷静地想办法解决问题。
板块三 课文回顾,总结强化
1.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课文内容。
跳 水
临危不乱机智果断
2.小结:
本文通过叙述在一艘轮船上发生的惊心动魄的故事,表现了船长急中生智、当机立断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这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无论发生什么紧急情况,都不要慌张,要沉着冷静,理智分析,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练习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7 跳水部编版 年级 语文 下册 教案 17 跳水 部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