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秋季课程 初二语文第1讲 分清新闻作品的不同体裁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5009799
- 上传时间:2023-06-03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20.72KB
部编版秋季课程 初二语文第1讲 分清新闻作品的不同体裁教案.docx
《部编版秋季课程 初二语文第1讲 分清新闻作品的不同体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秋季课程 初二语文第1讲 分清新闻作品的不同体裁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秋季课程初二语文第1讲分清新闻作品的不同体裁教案
分清新闻作品的不同体裁
适用学科
语文
适用年级
初二
适用区域
部编版
课时时长(分钟)
120
知识点
新闻消息新闻特写通讯
教学目标
1.阅读消息、新闻特写、通讯等不同体裁的新闻作品,把握各自的特点
2.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和新闻本身的发展
教学重点
把握消息、新闻特写、通讯等不同体裁的新闻作品的特点
教学难点
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
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新闻,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渠道来到了我们身边,你经常接触新闻吗?
你注意过常见的新闻体裁有哪些吗?
他们又各自有哪些特点呢?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新闻作品的不同体裁!
所谓新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就其广义而言,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互联网、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等。
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新闻体裁,是指新闻报道作品的规范化的基本类别和样式,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带来新闻报道种类的增多,新闻体裁也有所变化和发展。
不同体裁新闻作品的基本区别是:
表达新闻材料的手法、口吻和组织材料的结构不同。
1.消息报道事实一般比较单一,突出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文字简洁,时效性最强。
消息一般分为标题、导语、正文、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
2.新闻特写是新闻体裁中富有表现力的重要体裁,以描写为主要手法,“再现”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一瞬间”的形象化报道,它抓住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某些重要场面,或者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两个片段,用描写手法给予集中的、突出的刻画,将富有特征的真人真事“放大”和“再现”在读者面前,给读者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让读者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良好效果。
3.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实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它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及修辞手法,及时报道现实生活中有影响的人物、事件、工作经验和地方风情等。
4.新闻专访是记者事先选定采访对象,对特定的人物、问题、事件和风物进行专题性现场访问之后所写的报道,是集新闻性、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的一种可读性很强的新闻体裁。
5.新闻评论是一种对最新发生的新闻提出的一定看法和意见的文章,是就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表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是新闻媒介中各种形式评论的总称。
所有这些与新闻有关的体裁,都是网络新闻资源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形式,它们从新闻写作的角度,共同建构了网络新闻资源的组织形式。
体裁属于新闻资源内部形式的基础层次。
各类新闻资源都有适应自身定位和表现内容需要的常用体裁,要从资源性质和体裁的固有联系出发,在把握体裁特点和其表现功能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发挥多种体裁相互配合的互补效应,恰当调动、巧妙运用各种新闻体裁。
在我们现在所学的内容中,主要以消息、新闻特写和通讯为主。
消息
新闻特写
通讯
时效性
强
一般
较弱(有日益变强的趋势)
报道对象
新闻事件整体
新闻事件的某一场景
新闻事件整体及细节
篇幅
一般而言比较短
篇幅比较灵活
较长
表达方式
以记叙、说明为主
以记叙、描写为主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1.标题:
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
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
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
正题(也叫主题):
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引题:
提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副题:
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2.导语:
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
是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材料,是本则消息报道的价值所在。
导语的要求:
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
3.主体:
是消息的主干部分。
承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
应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的。
4.背景:
是对新闻事实的产生、发展、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历史条件或社会环境和自然状况等。
在新闻作品中起衬托、对比和解释作用。
5.结语:
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
知识拓展: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中国古代报纸起源
西汉时期实行郡县制,地方各郡在京都长安设“邸”,派代表常驻此处办事,邸吏们定期把皇帝谕旨、朝廷政令、国家大事、朝臣奏议、重要案件等有关新闻情报,写在竹简或绢帛上,再由信使传至各地。
后来,随着造纸术的发明,这些新闻情报改用纸来抄写,这就是中国古代的报纸——邸报。
邸报经过各朝各代的发展演变,到明末时,又出现了活字印刷的邸报,发行便利,版面也更加丰富美观。
关于当代新闻事业的几点认识:
(1)唐代是中国开始有新闻报纸的时代。
(2)出现于唐代的最早的报纸,是地方诸道和各藩镇派驻朝廷的邸吏向地方传发的一种报状。
(3)由诸道邸吏向地方传发的时事报状起始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即公元8世纪初。
(4)唐代已经具备印刷报纸的条件,但唐代的报状仍然是手抄的。
(5)唐代的报状,是一种由官文书游离出来的原始状态的报纸。
(6)唐代的报状,作为一种新闻传播媒介,从一开始就为封建统治阶级所控制,是后者协调封建中央和地方关系、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重要工具。
(7)“小报”始见于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
【“小报”的特点:
a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政治性材料为主的不定期的非官方报纸,无固定报头、名称;b肇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c发行人广泛;d内容复杂;e既有手写也有印刷;f读者广泛。
】
(8)何甥:
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有姓名可考的和“邸报”发行活动有关的人。
(9)《申报》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
下列对有关文学、新闻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
B.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新闻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传媒上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C.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所以新闻不能编造、虚假,当然也不能追求文字的形象、生动。
D.因为新闻具有时效性,所以“新”是新闻价值的重要指标。
【参考答案】C
【解析】C项,新闻的语言,以平实朴素为宜,也并不绝对排斥形象和艺术的语言,但必须以能够准确、具体地反映客观事物为前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闻结构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三个部分。
B.录音新闻的基本形式是现场录音和文字报道相结合。
C.通讯比一般新闻更具形象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对所报道的人或事可以进行适当改动。
D.新闻最基本的形式是“让事实说话”。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闻”和“通讯”的了解情况。
新闻中的事实一般是概括性的;通讯则要求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反映现实生活;新闻叙述要简洁、明快、篇幅短小;通讯则要有细节描写,还往往含有作者的议论,一般篇幅比较长。
无论是新闻还是通讯,材料都必须是真实的,不能进行适当改动。
所以C项错了。
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
阅读下面的新闻,请你写一段新闻点评,不超过100字。
10月1日晨,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万名群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
仪式结束后,广场和附近区域的地面上满是垃圾,影响了天安门地区的景观环境。
新华社发
【参考答案】国庆节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后出现的垃圾遍地的不文明行为,暴露了时下我国公民的文明行为、公德修养还有很大的缺失和差距,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养已经非常必要和重要。
【解析】这是一道新闻点评的题目,新闻点评首先要概括新闻的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点评,点评的内容可以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的角度进行,要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在互联网和微博出现之前,人们很少会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即由职业记者报道的并有专门的新闻机构发布的消息,才算得上是新闻;隔壁大爷或邻家小妹传递的消息不是新闻,市井小民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也不是新闻。
而今,微博的降临,陡然改变了新闻的形态,新闻源源不断地从周围的日常生活中喷涌而出,它不再是报纸和广播电视的专利。
以前作为新闻来源的素材,现在都成了新闻本身,记者所寻找的目击证人如果自己上微博,就成了新闻的发布者。
约翰·费斯克在《阅读大众文化》一书中曾经揭示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等级。
播报新闻的电视主持人、电视台所连线的远方记者以及记者所采访的目击证人,分别处于真实性的三个等级之中。
新闻机构赋予电视新闻主持人以权威性和全面性,使其处于真实性等级序列的最高端;主持人的话语不代表自身,他或她是规范的新闻话语的化身,尽管电视台主持人离事发地点空间距离最远。
而目击证人处于真实序列的低端,虽然他们就在事发现场。
目击证人作为具体的个人,由于其所处的地位和特定视角,尽管所言真实,但往往不够全面,可能还有其他目击证人来加以补充。
真实的新闻报道只有在经过记者和电视台的综合之后,才被社会所认可。
今天在微博新闻中,这种真实性的级差似乎被消解了,微博与微博之间是等距离的,都在点击鼠标的一念之间。
特别是当记者和主持人也开微博,人们发现每个人可以是同样真实而片面的,每个人也同样具有比较、鉴别和综合不同消息来源的能力。
与此相应,新闻的独家报道和第一时间播报的重要性也降低了,微博上几乎全是独家报道,并配以第一时间的个性评论,应当说,微博为新闻的民主化做出了大贡献。
在传统和惯例中,正规的新闻机构因为其报道公共事件并采取公众的立场,人们习惯将它看成公众的代言人而获得了某种规范性和权威性。
此时记者和报道者的立场被隐去了,认为他们的报道无疑是站在公正和客观立场上的,记者是秉持职业操守的,他们的客观和公正似乎是由其所在的机构做保证的。
微博上的新闻由于没有权威机构做保证,所以在客观性上有点悬,微博人的新闻也不使用记者常用的那套新闻报道话语,个人性的言语和偏好性的表述使得其报道的公正性又悬上加悬。
但是微博新闻却以其生动、鲜活、及时,带有个人体温和喜怒哀乐,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使得当下的记者编辑们纷纷在微博中寻找素材。
常常听到一些新闻报道中有“零距离”“原生态”等夸张的说法,其实,微博倒是当得起这一说法的,即便是讹传和谣言,在微博上也是原生态的,动机昭然,不那么阴险,比较容易查找源头。
再则,微博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不是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个体身上,而是体现在各种言论、思想、立场的交汇之中,不同个体的真实侧面,是所谓的客观世界的最好注脚。
(1)下列关于“新闻”的表述,与原文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在互联网和微博出现之前,新闻是报纸和广播电视的专利,必须由职业记者报道,由专门的新闻机构发布。
B.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有等级差异的,因赋予电视新闻主持人以权威性和全面性,新闻机构处于真实性等级的最高端。
C.在传统和惯例中,处在事发现场的目击者尽管所言真实,其讲述也只能作为新闻来源的素材,不可能直接作为新闻被社会认可。
D.新闻机构和记者报道新闻时其实是有自己的立场和倾向的,但此时将其隐藏了起来,因此新闻机构“公众代言人”的身份和记者“客观公正”的形象深入人心。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
首先应该依据文本阐释,明确概念所揭示对象的本质,从概念中的关键词以及关键句进行突破。
文中第三段“新闻机构赋予电视新闻主持人以权威性和全面性,使其处于真实性等级序列的最高端”一句可以看出,处于最高端的是“电视新闻主持人”,而非“新闻机构”。
中考考查概念,有的涉及概念本身的含义,而有些则是概念之外的,比如原因、条件、依据或是概念间的关系等。
如果题目考查的是概念的内涵,就要从文中寻找对概念所下的定义或所作的解说;如果考查的是概念的外延,就要留意原文中列举的一些属于这一概念的外部特征,然后结合概念的内涵进行认定。
(2)下列对“微博”与“新闻”关系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微博改变了新闻的形态,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他们之间传递的消息都可以成为新闻,每一个人只要上微博,就成了新闻发布者。
B.微博新闻似乎消解了新闻的真实性级差,在微博中每一个人可以是同样真实而片面的,也可以具有同样的比较、鉴别和综合不同消息来源的能力。
C.微博打破了报纸和广播电视享有新闻专利的局面,推动了新闻的民主化,甚至成为专业记者、编辑的新闻来源。
D.微博虽然缺乏传统新闻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但具有传统新闻所没有的生动、鲜活、及时的特点和报道者的个性化特征。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重要词语及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审清题意,确定检索范围,文中后三段主要讲了“微博”与“新闻”关系。
A“每一个人只要上微博,就成了新闻发布者”,文中无此信息。
B“具有同样的……”与文中第三段“每个人也同样具有比较、鉴别和综合不同消息来源的能力”一句表述不一致。
D微博其实也有“客观性和公正性”,只是表现不一样;而且传统新闻也同样有“生动、鲜活、及时的特点”。
这一类题型在解题的时候应先审清题干,明确检索方向和检索信息的标准。
把每个选项还原到语境中,与每段内容认真比对,筛查选项。
3.下列根据原文信息所做的判断,合理的一项是()
A.记者、主持人有新闻机构赋予的权威性和全面性,因此他们的微博相比其他人的微博更客观公正和真实可信,理所当然会有更高的关注度。
B.微博人在没有权威机构保证其客观性的前提下,不妨将个人性的言语、偏好性的表述与规范的新闻话语相结合,这会是目前的一个最好的选择。
C.微博是“原生态”的,在微博上讹传和谣言也动机昭然,容易识别,而且比较容易查找源头,因此阴险者不会利用微博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D.微博交汇着各种言论、思想和立场,展示了客观世界不同个体的真实侧面,这不免会使人感到茫然,难以抉择,却也为认识世界真相提供了契机。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题干要求选出“根据原文信息所做的判断,合理的一项”,属于对文本信息的再加工,此类问题的选项一般不会照抄原文,而是转换表述,或者采用跨度较大的信息组合方式。
A“更客观公正和真实可信”“理所当然会有更高的关注度”错,与原文中“人们发现每个人可以是同样真实而片面的”的表述不一致。
B“与规范的新闻话语相结合,这会是目前的一个最好的选择”一句与原文最后一段表述,微博正是靠“个人体温和喜怒哀乐”“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不一致。
C原文最后一段只有“不那么阴险”的表述,得不出“阴险者不会利用微博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的结论。
1.下面关于新闻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一篇消息(新闻),通常包含标题、导语、主体三部分,有的还包含背景、结语。
B.新闻的六要素是: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C.新闻主要使用事实说话,因此写新闻只能用记叙手法,不能用议论。
D.新闻除了“用事实说话”的特点外,还有“报道迅速及时”、“语言简明扼要”的特点。
【参考答案】C
【解析】根据对新闻知识的了解一一判断正误。
C错,新闻中可以适当地发表议论。
2.按所学的知识提示填空。
(1)新闻共有的特点是、、语言简明。
(2)新闻因形式的不同,有、特写、、人物通讯。
【参考答案】
(1)迅速及时、内容真实
(2)消息、电视解说词
【解析】学生了解新闻的文体特点和分类,学生表述正确即可。
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受众的新闻素养:
能力和意愿
①新闻作为一种媒体信息,本应有助于人们了解事情的真相,如信息论的提出者香农就曾把信息定义为“不确定性的消除”,然而信息也会增加人们对真相认识的不确定性。
尤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摆脱这种困境?
除了优化信息环境外,更现实的途径是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
②在信息时代,批判性地解读和使用媒体信息应是社会成员的基本技能。
为什么在今天要特别强调受众的“新闻素养”?
这是由新闻的性质和当今新闻的发展趋势决定的。
新闻是帮助公民自治的必要信息,和其他出于私人利益或兴趣而获得的信息不同,它关乎社会群体的公共利益,最终会影响私人生活。
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商业文化的介入、新闻发布门槛的降低,新闻与评论、娱乐、宣传的界线不再像从前那样清晰,“准新闻”甚至“伪新闻”层出不穷。
③新闻受众应该提高自己的新闻辨别能力,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设置不同的警惕值,这样才能使自己变得明智。
如何批判性地解读新闻?
受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报道有无确切的来源?
来源可靠吗?
2.报道的内容完整吗?
是否包含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等要素?
假如不完整,原因是什么?
3.报道者提供了什么证据?
这些证据是怎样检验或核实的?
4.这则新闻除了报道事件外,是否还有其他意图?
④有人认为受众都是愿意看到真相的,他们欠缺的仅仅是辨别能力,然而现实中相当多的受众首先欠缺的是寻求事实真相的意愿。
如果说从前的新闻受众在接收信息上缺乏自由的话,那么现在的新闻受众更多是被诱惑,把有限的时间用于关注娱乐新闻,而最危险的是在被抑制和被诱导中养成的对事实真相无所谓的态度,要么是“你知道了真相又能怎样”,要么是“根本就没有真相,一切都是阴谋”。
前者导致老于世故地配合做戏,后者导致愤世嫉俗、拒绝相信一切。
⑤还有一些人尽管有寻求事实真相的意愿,却习惯于把常识当成真相,或者以常识为标准来判断事件是否真实。
()
⑥我们生活的时代,受众越来越多地拥有制作和发布新闻的机会,所以,仅仅强调受众解读新闻的能力和追求真相的意愿其实是不够的,还应该提高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能力,提高他们所生产的新闻的质量。
从新闻业的发展来看,无论对新闻受众还是对新闻工作者,这可能都有更大的价值。
(1)第①段加点词“困境”在文中指的是的状况。
【参考答案】本应消除不确定性的信息却增加了对真相认识的不确定性
【解析】本题属于理解词语、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此类题目出题人的意图是考查考生对词语在语境中意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方法是,首先联系词语的本义思考,然后把词语放在句中,结合上下文分析词语的语境义。
“困境”本义是指困难的处境,放在句中考虑,“这种”,提示考生要到上文寻找答案。
上文说“本应有助于人们了解事情的真相……‘不确定性的消除’,然而信息也会增加人们对真相认识的不确定性”可以总结出答案应是,信息本应消除不确定性但也会增加对真相认识的不确定性。
(2)第④段从和两方面对新闻受众缺乏寻求真相的意愿进行了阐述。
【参考答案】原因表现
【解析】本题属于“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写作特点”“概括文章内容和主旨,分析作者情感和写作意图。
”考点。
此类题目的解答方法是,仔细阅读相关文段,找到题目对应的区间,然后根据题干提示,总结答案。
本题从文段内容看,第④段第一句话是总述,第二句以下的内容是对第一句话的具体分析,也就是说对应题目要求的区间是第二句话及以下的内容。
这一部分内容先从历史和现状阐明了“新闻受众缺乏寻求真相的意愿”的原因,然后列举了现实中存在的“新闻受众缺乏寻求真相的意愿”的两种具体表现;从题干提示看,考生的答案应从两个方面总结,并且每一方面限定在两个字,考生把以上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考虑,本题的答案就很明确了:
原因和表现。
(3)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⑤段()内,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①把常识推上神坛,会走向主观先行和反智主义的极端。
②其实常识并不意味着就是对事实真相的认识,
③常识往往受到特定观点和具体经验的限制,因人而异、缺乏普遍性和稳定性,有时会遮蔽事实真相。
④因此,有必要对常识保持警惕。
⑤常识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能帮助我们迅速作出认知,提高判断效率,在生活中必不可少。
A.⑤③①②④B.②④①⑤③C.②①③⑤④D.⑤②③①④
【参考答案】D
【解析】这类题目的解答方法是,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
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本题结合上文来看,第五段方框处的内容应该是阐明常识不等同于真相,更不能以常识为标准来判断真相。
④句中的“因此”,标志此句是总结,应排在最后,由此排除B项;②句说明常识不等同于真相,③句说明常识有时会遮蔽真相,①句说明把常识作为判断真相的标准的弊端,②③①按逻辑顺序排列,由轻到重,衔接紧密,由此排除A项和C项。
(4)下列有关受众的“新闻素养”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能够优化新闻的信息环境。
B.能够批判性地解读信息是受众重要的新闻素养。
C.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需要提高新闻的发布门槛。
D.受众新闻素养的高低会影响当今新闻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C
【解析】从高考出题规律来看,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1.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2.偶然、必然有意混淆;3.已然、未然有意混淆;4.以偏概全;5.张冠李戴;6.因果颠倒;7.误划类别;8.无中生有;9.偷换概念。
因此解答时一般的方法是要把选项归位,通过与原文对比,找到答案。
C项曲解原文。
由原文第二段可知,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是“由新闻的性质和当今新闻的发展趋势决定的”,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商业文化的介入、新闻发布门槛的降低”指的就是“当今新闻的发展趋势”,所以说“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与“提高新闻的发布门槛”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5)根据第三段提供的解读新闻的方法,分析下面这则新闻报道。
本报讯综合多家媒体报道,昨天傍晚6点半左右,本市西北上空出现不明飞行物,从出现到消失,持续了两分多钟,本报也收到了许多目击者发来的照片。
某市民用所带的Jason品牌最新型号手机拍摄了一组照片(见本报),色彩自然,画面清晰,为“不明飞行物”的研究提供了素材。
【参考答案】“综合多家媒体报道”“收到了许多目击者发来的照片”说明这个新闻并不是该报记者亲自采访,实地考察获得,可靠性不强;包含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傍晚6点半左右)、地点(本市西北上空)、人物(目击者)、原因(出现不明飞行物)、经过等要素,内容相对完整;“收到了许多目击者发来的照片”可作为证据,但新闻中并未体现出对这些证据的检验或核实;“某市民用所带的Jason品牌最新型号手机拍摄了一组照片”,表明该则新闻报道有为“Jason品牌最新型号手机”做广告的意图。
【解析】根据第③段提供的解读新闻的方法,本题新闻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
(一)报道的来源是否确切可靠,“综合多家媒体报道”“收到了许多目击者发来的照片”说明这个新闻并不是该报记者亲自采访,实地考察获得,可靠性不强;
(二)报道的内容是否完整,从所供新闻内容看,包含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傍晚6点半左右)、地点(本市西北上空)、人物(目击者)、原因(出现不明飞行物)、经过等要素,内容相对完整;(三)报道者是否提供经过检验核实的证据,“收到了许多目击者发来的照片”可作为证据,但新闻中并未体现出对这些证据的检验或核实;(四)这则新闻是否有其他意图,“某市民用所带的Jason品牌最新型号手机拍摄了一组照片”,表明该则新闻报道有为“Jason品牌最新型号手机”做广告的意图。
考生可依据以上四个方面组织自己的答案,表达要准确、逻辑要严密。
1.新闻包括:
消息、通讯、新闻特写、调查报告、新闻公告、采访札记、答记者问等。
2.新闻的主要结构:
(1)标题:
全文的“眼睛”,可以只有一个大标题,有时也有引标和副标。
(2)导语:
一般是开头第一句或第一段。
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括。
(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秋季课程 初二语文第1讲 分清新闻作品的不同体裁教案 部编版 秋季 课程 初二 语文 分清 新闻 作品 不同 体裁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