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5007569
- 上传时间:2023-06-03
- 格式:DOCX
- 页数:53
- 大小:397.78KB
初中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初中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初中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诗中的“薄暮”与“徙倚”是什么意思?
请任选一个作答。
(2)这首诗运用了哪个典故,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
(1)徙倚:
徘徊 薄暮:
傍晚
(2)“采薇”一词运用典故,古时候的隐者伯夷和叔齐不食周粟,采薇而食之的故事,表达诗人避世退隐的心态和苦闷、惆怅、孤寂的情怀。
【解析】【分析】
(1)“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意思是“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薄暮:
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徙倚:
徘徊,彷徨。
(2)采薇:
薇,是一种植物。
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诗人身边没有一个相识的熟人和朋友,没有人能够分担这份寂寥,只好拉来已经远去的伯夷、叔齐了。
运用典故,表达诗人避世退隐的心态和苦闷、惆怅、孤寂的情怀。
故答案为:
⑴徙倚:
徘徊 薄暮:
傍晚;
⑵“采薇”一词运用典故,古时候的隐者伯夷和叔齐不食周粟,采薇而食之的故事,表达诗人避世退隐的心态和苦闷、惆怅、孤寂的情怀。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关键词句的把握,注意要首先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理解词句。
⑵本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
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奉诚园①闻笛
(唐)窦卑
曾绝朱缨吐锦茵,欲披荒草访遗尘。
秋风忽洒西园②泪,满目山阳笛③里人。
次韵刚父即事绝句
(元)赵孟頫④
溪头月色白如沙,近水楼台一万家。
谁向夜深吹玉笛,伤心莫听后庭花。
【注】①奉诚园:
原始唐代名将马燧的园苑,马氏因功高盖主,遭德宗猜忌。
②西园:
系汉末建安诗人宴游之所。
③山阳笛:
“山阳”为魏晋之际竹林七贤旧游之地。
七贤中的嵇康被司马氏杀害后,向秀重过其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因而想到昔日游宴之乐,作《思旧赋》。
④赵孟頫:
湖州人,宋王室后裔。
笛声中有故事,笛声中有情感,请结合典故分别赏析两首诗歌的情感。
【知识卡片】典故指诗文等所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
运用典故可以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言简意丰。
【答案】《奉诚园闻笛》:
诗人由如泣如诉的笛声联想到马燧、嵇康的不幸遭遇,表达诗人的不平之鸣和追慕先贤的心情以及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吊古伤感之情。
《次韵刚父即事绝句》:
赵孟頫在月色如沙的深夜听到一曲《后庭花》,借“后庭花”的典故表达内心的亡国之痛。
【解析】【分析】第一首诗写诗人访奉城园的所见所闻所感,首句通过楚王绝缨和醉吐相茵故事,刻画出一个目光远大、胸次宽广的人物形象,这其实是赞扬马燧高大的形象,但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却遭德宗猜忌,表达了诗人不平之鸣。
次句“欲披荒草访遗尘”,咏凭吊事兼写出旧园遗址的荒凉。
“朱缨”“锦茵”与“荒草”“遗尘”的对照,突出了一种今昔盛衰之感。
后两句写诗人怀古伤今的悲痛,用了“西园”“山阳笛”两个典故,秋风、园苑,是眼前景;闻笛、下泪,是眼前事。
眼前的景,眼前的事烘托了诗人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吊古伤感之情。
第二首诗前两句写看到的景色,第三、四句写深夜听到玉笛的声音,让诗人联想到“后庭花”的典故,《后庭花》一般认为是亡国之音, 诗人其实是借“后庭花”的典故表达内心的亡国之痛。
故答案为:
《奉诚园闻笛》:
诗人由如泣如诉的笛声联想到马燧、嵇康的不幸遭遇,表达诗人的不平之鸣和追慕先贤的心情以及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吊古伤感之情。
《次韵刚父即事绝句》:
赵孟頫在月色如沙的深夜听到一曲《后庭花》,借“后庭花”的典故表达内心的亡国之痛。
【点评】本题考查赏析诗歌中使用典故的能力。
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此题要认真分析诗歌典故的内容。
多积累一些诗歌中常见的历史故事,多记忆一些古诗名句,无疑对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是很有帮助的。
概括思想感情的一般模式为:
这首诗通过描写(叙述)……的景色(事件),抒发(表达或赞颂了)……的感情。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
【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
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营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乙】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恋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蹲露。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阀万间
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甲】文“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所呈现的形象。
(2)对【乙】文“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句展开想象,描述一下你由此而联想到的画面。
(3)下面对这两首词曲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两句的意思是说中原土地已非我有,寓有“故国之思”。
B. 【甲】文上片对景抒怀,抒发“兴亡”之叹,下片歌颂孙权的英雄业绩,含蓄地讽刺最高统治集团的昏庸、无能,表达自己收复中原,统一中国的强烈愿望。
C. 【乙】文“聚”“怒”二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从听觉、视觉描写了潼关之险,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D. 【乙】文最后两句为全曲点睛之笔,是作者对历史的概括与批判,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答案】
(1)年纪轻轻的孙权统率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隅,奋发自强,战斗不息,何等英雄气概!
(2)西都长安高楼林立,皇家宫苑富丽堂皇,但随着敌军的攻入,战火四起,万间宫阙都被焚毁,硝烟散尽,一切都化为尘土。
(3)C
【解析】【分析】
(1)在理解关键词语的基础上再结合全诗进行描述。
年少:
年轻。
指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
兜鍪:
指千军万马。
原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带的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坐断:
坐镇,占据,割据。
东南:
指吴国在三国时地处东南方。
休:
停止。
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
想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已带领了千军万马。
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过头,是何等的英雄气概。
据此答题意对即可。
(2)描述画面时要发挥联想和想象,想象“宫阙万间都”之前辉煌的情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的原因是:
战乱。
经过和结果是:
敌军的攻入,战火四起,万间宫阙都被焚毁,硝烟散尽,一切都化为尘土。
把这些想象组合成画面并按一定的顺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
(3)ABD理解分析正确。
C【乙】文“聚”“怒”二字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
⑴年纪轻轻的孙权统率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隅,奋发自强,战斗不息,何等英雄气概!
⑵西都长安高楼林立,皇家宫苑富丽堂皇,但随着敌军的攻入,战火四起,万间宫阙都被焚毁,硝烟散尽,一切都化为尘土。
⑶C
【点评】⑴本题考查描绘诗句景象的能力。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很多写景的诗句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解答这样的题,首先要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和意境,并在头脑里想象这样的意境,然后再结合诗意进行描绘。
描绘的语言一定要恰当、优美、生动、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⑵此题考查理解意象、意境和诗歌散文化的能力。
归纳:
答题步骤:
步骤一、抓住每个意象。
步骤二、展开联想把该意象进行描述。
具体做法,在此意象前加修饰词或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步骤三、点出所用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⑶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
解答此题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要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况。
4.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春尽
(唐)韩偓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乙】春尽
(宋)郑獬
春尽行人未到家,春风应怪在天涯。
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俱是花。
前树未回疑路断,后山才转便云遮。
野间绝少尘埃污,唯有清泉漾白沙。
(1)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
A. 两首诗都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花流水、云雨变幻之景,流露出伤春之感与家国之悲。
B. 【甲】诗首联写诗人因借春而连喝酒的行为和醉昏昏的状态。
C. 【乙】诗颈联描绘了山回路转、气象万千的景象。
D. 【甲】诗尾联写诗人愧对流莺清晨到西园的厚意,【乙】诗尾联写诗人喜于山间怡人之景。
(2)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情感沉挚动人;【乙】诗重在写景,情寓景中。
B. 【甲】诗使用“细”“浮”“别”“断”“孤”等词语描写景物,反衬诗人悲凉情绪。
C. 【乙】诗“春风应怪在天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含蓄风趣。
D. 【甲】诗“地迥难招自古魂”表达的心境与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所表达的心境有相通之处。
【答案】
(1)A
(2)B
【解析】【分析】
(1)A错在“流露出伤春之感与家国之悲” ,【甲】诗流流露出伤春之感与家国之悲。
【乙】尾联“尘埃污”和“清泉漾白沙”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行人对乌烟瘴气之官场的厌恶以及回归自然的喜悦之情 。
BCD理解正确。
(2)ACD赏析正确。
B错在“反衬了诗人的悲凉情绪”。
这里应该是用景物烘托了诗人悲凉情绪。
故选B。
故答案为:
⑴A;⑵B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古诗内容及思想感情的能力。
理解诗句内容,首先要抓住诗句中的人、物、景、事进行分析,然后再把这些内容综合起来考虑。
而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
⑵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
诗歌的语言具有凝练、含蓄等特点。
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品读诗歌的语言意蕴,体味诗歌的语言风格和语言魅力。
古诗词语言鉴赏部分所包含的内容较多,主要涉及遣词造句、语体色彩、语言风格等方面。
5.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新晴野望
(唐)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①。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①氛垢:
雾气和尘埃。
(1)诗歌的前三联写出了雨后原野的什么特点?
(2)诗歌的尾联运用了衬托手法,显得活泼、生动。
试对这两句诗作赏析。
【答案】
(1)空旷,清新,秀美。
(2)生动地写出了初夏田间农忙的欢快、活跃的气氛,衬托出原野的无限生机,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
(1)解答此题时要在读懂原诗的基础上作答。
前三联的意思是:
雨后新晴的原野格外开阔空旷,极目远望不见半点雾气尘埃。
外城的门楼紧靠着摆渡的码头,村庄边的绿树连接着溪流的入河口。
银白色的河水闪动着粼粼波光使得田野外面特别明亮,青翠的山峰突兀出现在山脊背后。
写出了雨后原野空旷、清新、秀美的特点。
(2)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正是农忙时节没有悠闲的人,农民们一家一家全都在田亩间忙碌着呢。
生动写出初夏田间农忙劳动的气氛,衬托出原野的无限生机,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故答案为:
⑴空旷,清新,秀美。
⑵生动地写出了初夏田间农忙的欢快、活跃的气氛,衬托出原野的无限生机,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要在读懂原诗的基础上作答,要理解诗歌的的内容,准确概括出要点。
⑵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能力。
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理解诗人创作诗歌的手法和表现形式等,注意诗人的情感。
6.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1)
(2)两小题。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①
(宋)苏轼
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②渐已变儿童。
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
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③百无功。
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浙东④。
(选自《苏轼两浙诗选》)
【注释】①此诗为苏轼出京任杭州通判,到湖州察看堤堰,转道秀州返杭时所作。
文长老,蜀人,报本禅院方丈。
②吴音:
指江浙一带方音。
③搜句:
作诗。
④浙东:
指钱塘江以南越、婺、处、台七州。
(1)诗人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了,诗中最直接体现这个意思的一句是________。
(2)第三、四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1)吴音渐已变儿童
(2)表达了诗人对文长老淡泊、安闲生活的羡慕,自己除了作诗之外一事无成的无奈,遍赏浙东山水寄托诗情的愿望。
【解析】【分析】
(1)首联中,家山即家乡。
变儿童:
指诗人在秀州(今浙江嘉兴)呆得久了,习用当地的吴语,都快变掉儿时的乡音了。
通过理解可知,诗中直接体现诗人离家很久的诗句是:
吴音渐已变儿童。
(2)结合这两联内容分析、理解诗人的感情,“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
”抒写对文长老淡泊、安闲生活的羡慕之情;“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百无功。
”写自己一事无成,只会写诗的无奈;“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浙东。
”表达自己遍赏浙东山水寄托诗情的愿望。
据此答题意对即可。
故答案为:
⑴吴音渐已变儿童
⑵表达了诗人对文长老淡泊、安闲生活的羡慕,自己除了作诗之外一事无成的无奈,遍赏浙东山水寄托诗情的愿望。
【点评】⑴该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该题型做题前要整体感知读懂诗歌,根据诗歌的注解,所选意象以及诗歌的情感语句即可把握诗歌主旨情感。
⑵此题考查学生对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
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诗中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
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①微雨里,建业②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③深不见,浦④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⑤。
【注】①楚江:
指长江。
②建业:
今江苏南京。
③海门:
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
④浦:
近岸的水面。
⑤散丝:
雨丝。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古诗常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
本诗通过写“雨”“江”“帆”“鸟”“树”等景物,抒发了离别伤感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B. 从景物状态看,动与静相结合。
例如颔联中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
C. 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背景空阔;海门深,浦树远,背景深远。
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
D. 从全诗意境看,经过铺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并与诗人的情怀交织起来,营造了一望无际、豁然开朗的意境。
E. 从情感表达看,尾联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把别泪和江面的雨丝交融在一起,委婉地表达出了内心的忧伤。
(2)请赏析颔联“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中划线叠词的表达效果。
【答案】
(1)B,C
(2)“漠漠”、“冥冥”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水气迷茫和天色昏暗的景象,渲染出浓浓的离愁别绪,使感情更加缠绵浓重;同时也为诗歌增添了音韵美。
【解析】【分析】
(1)A这是一首送别诗,抒发的离别伤感之情,并没有抒发思乡之情。
BC正确。
D从全诗意境看,经过铺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连同诗人的情怀,交织起来,形成了浓重的阴沉压抑的氛围,并不是营造了一望无际、豁然开朗的意境。
E尾联一改含蓄之风,直抒胸臆。
不是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
故选BC。
(2)“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中的“漠漠”和“冥冥”都是叠词,叠词的运用为诗歌增添了音韵美。
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本诗通过写“雨”“江”“帆”“鸟”“树”等景物,抒发了离别伤感之情。
而“漠漠”,迷茫。
“冥冥”,昏暗,不明亮。
诗人用“漠漠”和“冥冥” 这两个词语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水气迷茫和天色昏暗的景象,渲染出浓浓的离愁别绪,使感情更加缠绵浓重。
故答案为:
⑴BC
⑵“漠漠”、“冥冥”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水气迷茫和天色昏暗的景象,渲染出浓浓的离愁别绪,使感情更加缠绵浓重;同时也为诗歌增添了音韵美。
【点评】⑴此题考查对诗歌的全面理解能力,涉及题内容、主题、感情、手法等方面。
需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逐一比对。
⑵本题考查赏析古诗炼词的能力。
炼词,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
答题步骤:
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8.阅读诗歌,完成问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梅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中“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写出了诗人仕途的艰难,蕴含着无限的感慨。
B.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明诗人渴望遇到明君,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
C.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直抒胸臆,抒发诗人坚定探寻出路的自信与旷达。
D. 这首诗歌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一种豪放飘逸的风格,充分体现了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案】
(1)C
(2)乐观自信,积极进取。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
ABD.正确;C.错误,“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内心彷徨与苦闷之情。
(2)本题考查诗句所表达的感情。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象刘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运用典故,表现了李白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故答案为:
(1)C;
(2)乐观自信,积极进取。
。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⑵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9.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阔,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阔,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词的表达效果。
(2)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的理解。
【答案】
(1)“清影”意为清冷的影子,营造出孤独、寂寞、凄清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的孤独、苦闷。
(2)人世的悲和欢、聚和散犹如这月亮的阴晴圆缺,非人力所能为。
既然这样,就不必再慨叹和悲伤了。
【解析】【分析】
(1)“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
“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
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
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
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
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
“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
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
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
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
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
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
很有哲理意味。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
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炼字赏析常见答题格式:
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作用是…,它运用了…的修辞(或化静为动,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为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10.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列各题。
樵夫词
(清)朱景素
白云堆里拾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1)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
(2)请自选角度,赏析“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的精妙之处。
【答案】
(1)白云堆;深林
(2)【示例1】用词精炼,一个“竟”字写出樵夫无意挑蝶蝶自随的情景,表现出惊喜之情,隐现诗人的雅趣。
【示例2】衬托,诗人用蝴蝶跟随樵夫的自由自在,衬托樵夫自得其乐的心情,使樵夫艰辛的劳动富有诗情画意,表达了对自由悠闲生活的向往。
【解析】【分析】
(1)本题是对环境描写理解能力的考查。
诗人在诗的开头描写了一个人捡柴的宁静环境,用“捡青槐”来烘托“白云堆”的清幽,又用“鸟不猜”来反衬“深林”的幽静,“白云堆”“深林”集中体现了环境的清静。
(2)本题是对诗句鉴赏能力的考查。
诗的最后两句是写樵夫挑柴下山的情景,“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不说是樵夫挑柴,而说挑的是蝴蝶,语句含蓄,意蕴颇丰,一种生活的悠闲自在其中,一个“竟”字表现了喜出望外,与前句的“无意”遥相呼应。
故答案为:
⑴白云堆;深林;
⑵【示例1】用词精炼,一个“竟”字写出樵夫无意挑蝶蝶自随的情景,表现出惊喜之情,隐现诗人的雅趣;
【示例2】衬托,诗人用蝴蝶跟随樵夫的自由自在,衬托樵夫自得其乐的心情,使樵夫艰辛的劳动富有诗情画意,表达了对自由悠闲生活的向往。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⑵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
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
炼字赏析常见答题格式:
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作用是…,它运用了…的修辞(或化静为动,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为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中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
11.名著阅读
我也开始挣钱:
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
一普特破布和碎纸卖给旧货商可以得二十戈比,烂铁也是这个价钱,一普特骨头得十戈比或八戈比。
平时放学以后也干这玩意儿,每星期六卖掉各种旧货,能得三十至五十戈比,运气好的时候,卖得更多。
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子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
“谢谢你,好孩子!
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
咱们俩?
有什么了不起的?
”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一滴混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副像海泡石的大鼻孔鼻尖上。
(1)上述材料中的“我”是文学名著《童年》中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中考 语文 诗歌 鉴赏 现代文 阅读 练习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