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火箭发射失误航天火箭发射失误.docx
- 文档编号:25003634
- 上传时间:2023-06-03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9.14KB
中国火箭发射失误航天火箭发射失误.docx
《中国火箭发射失误航天火箭发射失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火箭发射失误航天火箭发射失误.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火箭发射失误航天火箭发射失误
[中国火箭发射失误]航天火箭发射失误
航天火箭发射失误篇
(一):
中国航天火箭发射失误历史上还哪些航天发射失败记录?
中国航天科技(000901)集团官方发布消息,19日凌晨,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中星9A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发射过程中火箭三级工作异常,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具体原因正在调查分析。
有消息称,可能是火箭三级姿控出现问题,导致没有能为卫星提供足够的速度和高度。
目前卫星太阳帆板和天线已展开,卫星系统工况正常。
各方正在采取有效措施。
据悉,今天发射的火箭编号为长三乙“遥-28”,而火箭携带的中星9A卫星是基于我国自主研发的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的电视转播卫星,计划定轨于同步轨道东经92.2度轨道位置。
通常来说,火箭发生故障导致没有把卫星进入预定的轨道,如果火箭提供的速度增量偏差值小于卫星自身携带燃料的速度增量,那么通过卫星自身的变轨发动机,还是能够进入预定轨道的。
只是这样会消耗大量卫星原本留于维持轨道用的燃料,从而导致卫星寿命大打折扣。
那么,除了这次火箭发射失败之外,还有哪些令中国航天人不能忘记的发射失败记录。
据了解,从1970年到2022年的38年间,我国发射长征系列火箭共计107次,成功100次,7次失败或部分失败,发射成功率为93%。
在1994~1996年间曾一度几次发射失败,使我国在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声誉处于低谷。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经过一系列质量整顿后终于打了个翻身仗。
自1996年10月到目前已连续65次发射成功。
但我们不要忘记我们曾经有过的失败,它们是深刻的教训。
1.1974年11月5日长征二号在酒泉发射中心进行了第一次发射返回式卫星一号。
由于火箭上控制系统中的一根导线暗伤断裂,导致姿态失去控制,飞行试验失败。
2.1984年1月29日长征三号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一颗试验卫星时取得部分成功,然而对于航天发射这种不能丝毫马虎的事情来说也就意味着失败!
3.1991年12月28日长征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时失败.
4.1992年12月21日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E进行发射澳普图斯B2卫星,当火箭起飞后约48秒澳普图斯B2卫星爆炸。
5.1995年01月26日长征二号捆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亚太二号通信卫星时失败。
6.1996年2月15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国际通信卫星708。
由于一个电子元器件的失效,使得惯性基准倾斜,火箭按错误的姿态信号进行姿态矫正,导致火箭在飞行22秒以后,触地爆炸,星箭俱毁,发射失败,造成了中国航天史上一次重大事故。
7.1996年8月18日,“长征三号”火箭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未能将“中星七号”送入预定轨道。
但是,在中国航天火箭发射的历史上,还有11次风暴一号火箭的发射却鲜为人知,未被记录到长征系列火箭的发射中。
那11次发射都是在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期间进行的,火箭都是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
1972年8月10日,风暴一号火箭进行了首次发射,并获得了基本成功,验证了火箭总体设计方案的基本正确,各系统工作协调,为正式发射卫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但是,由于当时处在"文革"中,左的一套十分流行,好大喜功。
只管工程快马加鞭求进度,而不求在技术上吃透,在质量上严格把关。
这就导致了科学试验不尊重客观规律,不切实际,必定要遇到挫折。
期间,1973年9月和1974年7月进行过两次飞行试验,均未成功。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对质量控制不严,特别是对进行充分的地面试验不够重视,出了故障找客观原因和外部原因多,听不得不同意见。
技术吃不透,原因找不准,故障不能准确定位,采取的措施针对性不强。
所以在1975年连续两次成功后,又产生了骄傲和轻敌情绪,导致1976年、1978年又有新的故障发生,造成了飞行试验的失败,其中的教训非常深刻。
1979年7月28日清晨,风暴一号火箭托举着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实践二号乙3颗空间物理探测卫星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起飞。
火箭一级、二级主机工作正常,但在滑行段飞行中游动发动机推力下降,直至起飞后297秒自行关机。
火箭终因飞行姿态失稳在空中自毁。
直到1981年9月20日5时28分,火箭点火起飞,经过7分20秒,3颗卫星按照设定的程序逐一与火箭分离,进入各自预定的轨道。
一箭三星发射终于获得了成功。
在风暴一号的11次发射中,共成功了7次,失败了4次。
开拓者一号运载火箭同样经历过两次失败:
2022年9月15日,开拓者一号升空不久就掉下来。
2022年9月16日,开拓者一号没有把卫星送入轨道。
最近的一次:
2022年10月29日发射的首颗直播卫星“鑫诺2号”失效,卫星无法为地面提供通信广播传输服务。
故障原因是卫星上的太阳帆板和通信天线未能展开,但是卫星还能收到地面的指令。
这颗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制造,经历了十年研制周期,成本据估算在2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卫星,被修复的机会渺茫,将可能坠入大气层烧毁。
看到这么多令国人心痛的发射失败记录,我想航天人更能感到刻骨铭心的疼痛。
航天人要加油,希望你们严谨刻苦工作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贡献,使中国真正跨入航天强国行列。
我们会一如既往的支持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中国航天,任重而道远!
航天火箭发射失误篇
(二):
高考作文素材:
从火箭发射失误看心态
网友
1.难得有报道中国卫星发射不顺利的,这次的公开报道,由被动追问,到主动披露。
这是一个很大的自信!
继续努力!
说明中国越来越透明,越来越自信!
中国加油!
发现问题积极改正,加油,中国航天。
2.敢于承认失败,是内心强大的表现,进步。
赞!
3.难得失败一次,不过失败意味着更大的成功。
航天发射是世界上风险最高的事业之一。
在探索苍穹的漫漫岁月中,人类不知历经多少次失败,才孕育了今天的成果。
此次长三乙运载火箭未能将中星9A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虽然令人感到遗憾,但舆论场的理解宽容却让人深感欣慰。
毫无疑问,从容自信的心态是航天事业持续发展的推进剂。
素材运用方向一:
包容理解的留言背后是国民心态的成熟
笔者曾经问一位中国航天人:
“你们为什么要把98%的准确率努力提升到99%,甚至100%做出这么多努力却只为一两个百分点的增长,值吗”在他的回答中,笔者明白了航天风险究竟有多大。
事实上,当每一个零部件的成功率都达到98%时,或许还远远不够。
计算火箭的总体安全比例,并非把各个零部件的98%安全率简单相加,而是要“相乘”。
当数以万计的火箭零部件都达到98%的安全比例后,相乘的结果会让火箭的总体成功率成几何级数递减。
因此,航天人往往会精益求精,为了一个百分点的提升不眠不休,努力控制航天发射的风险。
从中,我们也能看出,航天发射风险之大,绝非简单一句“万无一失”的口号就可以确保。
既然风险如此之大,谁也没有办法确保100%的成功;既然从事的事业常常是前人未曾尝试的努力,就会存在失败的可能。
此次长三乙运载火箭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公众普遍能够理性冷静地看待全局,就是因为看到了航天发射的不确定性,就是因为科学理性的头脑占据了上风。
网友和公众既能够看到中国航天几十年来不断追赶的步伐,又能够看到这次发射的不足。
鼓励和支持的声音背后,体现了国人心态的改变。
理性看待失误,包容理解的留言背后,国民心态的成熟和进步显露无疑。
长征三号发射升空
素材运用方向二:
从容自信的心态是航天事业持续发展的推进剂
一次发射失误,折射出的进步还远不止这些。
此次火箭发射出现失误,中国航天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发布消息,新闻媒体果断推送。
没有遮遮掩掩,没有犹抱琵琶,公开透明地发布信息体现了航天人的开放与自信。
这样开放和自信的心态,亦是百炼成金的结果。
回首中国的航天路,今天的挫折纵然令人遗憾,但中国航天发射依然有超高的发射成功率。
在全球航天大国中,长征系列火箭早已蜚声海内外。
正是由于几十年来中国航天的不断积淀,才让人们心里有底气,才让我们摈弃“一叶障目”的思维,看到失误背后的汗水。
素材运用方向三:
所谓强者无惧失败
一个婴儿降生到这个世界,不知会跌倒多少次,才会最终站起身、开始行走,并最终成为一名坚强的人。
一个民族,不知要历经多少“长征”,才能百折不挠地在民族振兴之路上抵达目标。
人类仰望天空、探索苍穹的伟大历程同样充满了未知、失败、牺牲。
六百多年前,明朝万户将自己绑在插满火箭的座椅上,心中充满对天空的向往和对粉身碎骨的无惧。
四十多年前,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自主发射卫星的国家。
这样的成就同样是在反复试验、反复失败,再试验、再失败的历程中,一步步走向成功的。
几十年来,中国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在失败中杀出血路,才有了今天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
所谓“强者”,从不意味着“从未失败”,而是“无惧失败”!
正是因为“无惧失败”甚至“拥抱失败”,人类文明才有了今天的高度。
人们期待,中国航天人能够从挫折中找寻原因,把失败当做获取下一次成功的砝码。
人们相信,有了国人从容自信的心态,中国航天事业一定会无惧失败,从短暂的挫折中走出来,鲲鹏展翅,持续高飞!
航天火箭发射失误篇(三):
盘点杨利伟的故事
篇一:
中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的故事
2022年10月15日5时28分。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广场。
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走去。
"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杨利伟。
"
"出发!
"随着总指挥庄重下达的命令,杨利伟大声答:
"是!
"一个标准的军礼,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
这是一次英雄出征。
这是一次伟大出征。
这是杨利伟历经磨练征服太空之旅。
43岁的杨利伟出生在辽宁省绥中县。
绥中靠近渤海湾。
大海养育了杨利伟,同时也塑造了他刚毅质朴、沉静温雅的性格。
儿时,应对蓝色的大海,他有一个梦想,期望有一天,能像海鸥那样,向着蓝天飞去。
1983年,杨利伟考进了空军第八飞行学院。
四年的刻苦领悟和训练,他最后成了空军一名优秀的歼击机飞行员。
儿时的梦想成了现实。
从此,他尽情地飞翔在蓝天。
从华北飞到西北,从西北飞到西南,在祖国的万里蓝天上,处处留下了他矫健的身影......
1996年的初夏,杨利伟接到通知,参加航天员初选体检。
杨利伟没有想到,儿时的飞翔蓝天梦想,会飞得那样遥远,飞向了遥远的太空。
杨利伟为这个梦想而激动。
他说:
"航天员是个十分神圣的职业,自我个性期望能走进这支队伍。
"
初检透过了,杨利伟又被安排到北京空军总医院参加临床体检。
"我当时心里个性高兴,提前三天就去了。
护士还和我开玩笑说:
“你也太用心了吧!
”"杨利伟回忆说:
"我当时太想加入这个队伍了!
"
然而,加入这个队伍并不是容易的。
航天员的选拔近乎"苛刻",要"过五关斩六将"。
医学临床检查,要对人体的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器官逐一检查。
航天生理功能检查,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特检":
在离心机上飞速旋转,测试受试者胸背向、头盆向的各种超重耐力;在低压试验舱测试受试者上升到5000米、1万米高空时的耐低氧潜质;在旋转座椅和秋千上检查受试者前庭功能;进行下体负压等各种耐力测试。
几个月下来,886名初选入围者已所剩无几。
杨利伟的临床医学和航天生理功能各项检查的指标都到达优秀。
1998年1月,他和其他13位空军优秀飞行员一齐,成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
2022年7月,杨利伟经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选评委员会评定,具备了独立执行航天飞行的潜质,被授予三级航天员资格。
征服太空:
铸华夏中国魂
从来没有一次飞行,像杨利伟那样,牵动着亿万人的心。
从来没有一次飞行,像杨利伟那样,振奋着亿万人的心。
2022年10月15日晨,杨利伟进入飞船,按照规定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发射前的各项检查。
8时59分,0号指挥员下达了"1分钟准备"的口令。
火箭即将点火。
指挥大厅里充满紧张气氛,许多观看飞船发射的人,紧张得连大气都不敢出。
一切在瞬间仿佛凝固了。
杨利伟在飞船内安稳地目视着前方,静静地等待着那辉煌一刻的到来。
医学仪器显示,杨利伟的心率:
76次/分。
据国外有关资料显示,发射前航天员正因激动或紧张,心跳一般都要加快,有的到达140次/分。
指挥大厅里传出了清晰的口令:
10、9、8、7、6......这时,屏幕上出现杨利伟向大家敬了一个标准军礼的画面。
全场顿时掌声雷动。
一位老专家激动得满眼泪花,不住地说:
"杨利伟,好样的!
"
事后,这位老专家向记者说,在这样的特殊时刻,杨利伟敬礼向大家致意告别,心里想的是大家,惟独没有他自我。
这不仅仅体现了杨利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心理素质,更展现了杨利伟的人格魅力。
那还是1992年的夏天。
杨利伟所在部队来到新疆某机场执行训练任务。
那天,他驾驶着战鹰在吐鲁番艾丁湖上空作超低空飞行。
突然,飞机发出一声巨响,霎时刻仪表显示汽缸温度骤然升高,发动机转速急剧下降!
(高尔基的名言)
杨利伟明白,自我碰上了严重的"空中停车"故障,飞机的一个发动机不工作了!
紧急关头,杨利伟异常冷静。
他一边向地面报告,一边按平时训练的要领作出一系列动作,进行妥善处置。
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必须要把飞机开回去!
他稳稳地握住操纵杆,慢慢地收油门,驾驶着只剩一个发动机的战机一点点往上爬升、爬升。
500米、1000米、1500米,飞机越过天山山脉,向着机场飞去,稳稳降落在跑道上。
飞船起飞了。
飞向了太空。
从飞船的舷窗往外望去,杨利伟看到了深邃而美丽的太空。
他激动地告诉大家:
"我看到美丽的太空了。
"
这时,大家想起了一个故事。
发射前,杨利伟参加飞船模拟发射演练。
按照飞行程序,飞船起飞后3分20秒左右,罩在座舱外的"整流罩"将被抛除,航天员在此时能够看见舷窗外的天空。
但在演练时,这只能是一种想象中的景况,不会实际发生。
因此,指挥大厅里的老总们谁也没料到航天员在此时会有什么反应。
演练在进行,飞船座舱内的杨利伟在一丝不苟、忙而不乱地做着各种规定动作。
程序刚刚走到3分20秒,指挥中心大厅里传来杨利伟响亮的报告声:
"整流罩抛除,我看到窗外的天空了!
"
专家们惊讶地问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宿双宁:
"你们的航天员训练得这么好,连这都知道?
"宿双宁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开玩笑,你都知道,他还能不知道?
!
"
为了这个"都知道",杨利伟付出了太多的艰辛和巨大的发奋。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准备阶段,经专家组无记名投票,杨利伟以其优秀的训练成绩和综合素质,被选入"3人首飞梯队",并被确定为首席人选。
杨利伟全身心地投入了"强化训练"。
"飞船模拟器"成了杨利伟的"家"。
飞船模拟器是在地面等比例真实模拟飞船内环境、对航天员进行航天飞行程序及操作训练的专业技术训练场所。
飞船从发射升空到进入轨道,再调姿回到地球,持续时刻几十个小时甚至上百个小时,飞行程序指令上千条,操作动作有100多个。
舱内的仪表盘红蓝指示灯密密麻麻,各种线路纵横交错,各种设施星罗棋布。
要熟悉和掌握它们,并能进行各种操作和故障排除,只有靠反复演练。
于是,杨利伟把能找到的舱内设备图和电门图都找来,贴在宿舍墙上,随时默记。
他还用小型摄像机把座舱内部设备和结构拍录下来,输入电脑,刻制了一个光盘,业余时刻有空就放来看。
他自信地告诉记者:
"此刻我一闭上眼睛,座舱里所有仪表、电门的位置都能想得清清楚楚;随便说出舱里的一个设备名称,我立刻能够想到它的颜色、位置、作用;操作时要求看的操作手册,我都能背诵下来,如果遇到特殊状况,我不看手册,也完全能处理好。
"
之后,在5次正常飞行程序考试中,他取得了2个99分、3个100分的好成绩,专业技术综合考评排行第一。
正正因杨利伟对飞船飞行程序和操作程序烂熟于心,在21小时23分钟的飞天之旅中,他的全部操作没有出现一次失误。
飞船进入了太空轨道。
这时,杨利伟突然感觉到身体似乎要飘了起来,他清醒地意识到,飞船已经脱离地球引力,来到了太空。
在他还来不及体验失重的奇妙感受时,就觉得好像头朝下脚朝上,十分难受。
他意识到这是在太空失重状态下出现的一种错觉,如果不及时克服,就很可能诱发"空间户外病",影响任务的完成。
他用平时训练的方法,凭着顽强的意志,强迫自我在意识上去对抗和战胜这种错觉,很快就调整过来,恢复了正常。
飞船在飞行。
舷窗外,阳光把飞船太阳能帆板照得格外明亮,那下边就是人类的美丽家园。
蔚蓝色的地球披着淡淡的云层,长长的海岸线在大陆和海洋间清晰可辨。
飞船绕着地球90分钟一圈高速飞行。
一会儿白天,一会儿黑夜。
黑白交替之间,地球边缘仿佛镶了一道漂亮的金边,景色十分迷人。
杨利伟拿起摄像机,赶紧把这壮观的景色拍摄下来。
他不由得从心里腾升起从未有过的强烈自豪感,为中国人飞上太空感到骄傲。
他郑重地在飞行手册上写下了"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
"
飞船飞行到第七圈时,他又在太空展示了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表达了中国人民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的完美愿望。
飞船总设计师高度评价杨利伟的太空飞行:
"不是一般的成功,而是十分成功;不是一般的完美,而是个性完美。
"
国外媒体和航天员同行也一致认为:
这是一次完美的飞行。
杨利伟在太空飞行中的杰出表现,让世界再次对中国及中国的航天英雄刮目相看。
(工作感想)
祖国至上:
情切切天地间
"我为伟大祖国感到骄傲!
"这是杨利伟回到地面后向欢迎的人们说出的肺腑之言。
航天员大队是个团结和睦的群众。
在这个群众里,杨利伟享受着温暖,同时也把温暖给予大家。
他始终把自我看成是航天员大队中的普通一员。
在被选为首飞航天员后,他说,我是代表13位航天员出征太空的。
因此,在太空飞行中,他的心和战友们一向紧紧相连。
按照预定的太空飞行计划,杨利伟在太空有5小时的休息时刻。
但他只睡了半小时。
他说,首次太空飞行,机会太难得了,我要尽可能地体验太空飞行,为战友们将来上太空做准备。
回来后,杨利伟成为了公众人物,有许多活动需要他参加,但只要一有空,他就和战友们在一齐,交流太空飞行心得。
回来后不久,他就主动要求参加航天员例行的体能训练。
10月16日,杨利伟成为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那天,他回到北京航天城时已是晚上。
21小时太空之旅的极度疲劳尚未消除,他就给训练航天员的教员们一个个打电话,向教员们汇报自我在太空的状况。
而此时电视里已全是他的新闻和形象,他却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一位老教员感叹地说:
"难得啊,难得。
能在巨大荣耀面前,持续如此平常心态,正是优秀航天员就应具备的素质。
"
是的,应对巨大的荣誉,杨利伟没有居功自傲,也没有忘记航天员的神圣使命,犹如平时,淡然置之。
他的亲人成为了新闻人物,甚至儿子小宁康也被众多媒体包围,他要求媒体不好宣传,一再期望以平常人对待。
他在空军时的战友还记得,1997年,当杨利伟透过体检,回到部队等待通知的那一年里,他仍然专心致志地投入到飞行训练中。
那年他飞了150多小时,大大超过当时部队规定的飞行时刻。
尽管体检耽误了许多时刻,但在这一年的考评中,杨利伟的飞行成绩依然名列前茅。
这就是航天英雄杨利伟。
记者曾问杨利伟,你对航天员的职业怎样看?
他说,在飞天的征程上,不仅仅充满了艰辛,风险也时刻存在,许多勇士还为此付出了性命,但征服太空是航天员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军人,就是要时刻准备奉献和牺牲。
11月7日,当祖国和人民给予航天英雄杨利伟以最高荣誉时,杨利伟说出了自我的心里话:
"感谢祖国和人民对我的培养,光荣属于祖国,光荣属于人民,光荣属于千万个航天人。
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我将继续发奋工作,时刻准备理解祖国和人民交给我的任何任务!
"
2022年7月22日,总装备部举行将官晋衔仪式,"航天英雄"杨利伟被授予少将军衔。
2022年8月6日,奥运火炬开始北京市传递航天英雄杨利伟跑首棒。
篇二:
航天员杨利伟的故事
飞船模拟器是在地面等比例真实模拟飞船内环境,是对航天员进行航天飞行程序及操作训练的最为重要的航天专业技术训练场所。
飞船从发射升空充分进入轨道,到调姿回到地球,飞行程序指令上千条,操作动作几十个。
飞船舱内的仪表盘指示灯密密麻麻,各种线路纵横交错,各种设施星罗棋布。
要熟悉和掌握它们,并能进行各种操作和排除故障,只有靠在模拟器中反复演练。
杨利伟是个有心人。
去年年底做模拟器训练的时候,他用一个小摄像机拍了很多坐舱图片。
回来以后,输入电脑,自我刻了一个小VCD,随时播放,尽快地熟悉里面的各种设备---此刻已经熟得一闭眼睛就能想得清清楚楚。
飞船上天之前,杨利伟他们做了十几次强化训练,每一次训练都是杨利伟第一个做。
做完以后,给教员带给信息:
哪个地方不适宜,哪个程序不到位,哪个地方操作不合理。
修改完,后面的人再做,少走了很多弯路。
载人飞船联合测试,杨利伟去的次数最多。
在测试推进舱和回到舱分离,然后立刻切换到回到舱的动力系统这个动作的时候,按规定10秒钟务必完成动作,研制人员最快6秒种能够做完,杨利伟只用了5秒。
在首飞选拔的5次正常飞行程序考试中,杨利伟获得了两个99分、3个100分,名列专业技术综合考评第一名,成为首飞航天员第一人选。
出征时刻,杨利伟情绪坦然地走向发射架。
那一刻,数亿人的目光注视着他,他背负着一个民族的期望去迎接挑战。
"当然,从最坏的角度思考,这毕竟是一次冒险,但冒这个风险值得。
我到那里来就是为了执行这个任务,我就是为了执行这个任务而来的。
"
火箭呼啸而上,杨利伟奔向了太空。
浩瀚太空从此写下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
篇三:
杨利伟背后的故事
英雄的内心
杨利伟就坐在我对面,飞天成功后鲜花和掌声包围了他,他平静如常,就像在火箭升空中,他的心跳依然是每分钟76次,没有丝毫紧张。
资料称,国外航天员在火箭发射时的瞬间心跳到达每分钟140次仍属正常。
他如此大勇,如此沉着冷静,使我肃然起敬。
我问他:
"你到发射场看过发射实景吗?
数百吨的燃料送火箭起飞,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你想过这中
间的风险吗?
你知道今年国际航天界的灾难性事件吗?
"
他坦然一笑说,过去他只在电视上看过发射飞船和卫星。
年初,他在电视上看到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高空坠毁,7名宇航员遇难。
他说:
"这些灾难只能提醒咱们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好。
"之后,他用平静的语气述说了一个悲壮的故事,一位前苏联的航天员乘坐的飞船在回到的途中发生故障,飞船眼看就要坠毁,这位航天员拿出怀中的金笔用宇航服包好,对地面上凝望他的妻子深情地嘱咐:
请把金笔作为礼物,转赠给你未来的丈夫......
为了这个神圣的使命,杨利伟告诉我,有时想吃的东西不敢吃,想做的事情不敢去做,也是挺痛苦的。
他1米68的身高,体重一向持续在64公斤。
他钟爱吃肉,不钟爱吃蔬菜,却偏偏不能多吃肉,为了持续体重不增长,只能吃营养配餐。
晚餐也不敢多吃,有糖的饮料不敢喝,领悟航天理论一学就到深更半夜12点,只能大口大口喝浓茶。
唯一例外的是,发射那天早上,本来安排他吃点面条算了,他说:
"不行,我得吃点肉,不然上天肚子饿了没劲儿。
"
生理极限的挑战
太空在作家的笔下是神奇而又美妙的,但是对于杨利伟来说,却要承受生理极限的挑战。
他说,火箭上升的感觉是地面模拟不来的,起飞两分钟后,开始感觉有些难受。
入轨后,舱内的小东西开始飘浮起来。
杨利伟感觉自我的头朝下,他立刻意识到这是典型的太空错觉,于是强迫自我不好倒过来,不管怎样样都要战胜困难,很短时刻,错觉感消失了。
其实每个小时只有20分钟左右的时刻,飞船能够和地面进行画面传输。
每次杨利伟都把自我固定在摄像头前,生怕自我漂浮起来,地面捕捉不到他的身影会着急。
这就是为什么,咱们看到的航天英雄总是被束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火箭 发射 失误 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