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生态市建设规划近期目标实施方案.docx
- 文档编号:24987243
- 上传时间:2023-06-03
- 格式:DOCX
- 页数:179
- 大小:94.46KB
珠海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生态市建设规划近期目标实施方案.docx
《珠海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生态市建设规划近期目标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珠海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生态市建设规划近期目标实施方案.docx(1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珠海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生态市建设规划近期目标实施方案
珠海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生态市建设规划近期目标实施方案
文本
一、“十五”环境保护工作回顾及面临的形势1
“十五”环境保护规划完成情况1
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2
未来发展面临的环境形势3
二、指导思想及目标4
指导思想4
基本原则4
规划目标4
三、规划方案7
规划范围和期限7
城市布局与产业结构调整规划7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发展规划9
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规划15
空气污染防治规划19
声环境治理、控制规划23
固体废物管理与处置规划26
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9
能力建设规划37
四、重点工程与年度实施方案44
重点工程44
年度实施方案51
“十一五”是珠海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抓住历史性发展战略机遇,将珠海建设成为珠三角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先行示范市的重要阶段。
制定和实施珠海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暨珠海生态市建设规划近期目标实施方案,对于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珠海,保障环境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高水平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五”环境保护工作回顾及面临的形势
“十五”环境保护规划完成情况
“十五”期间,珠海市围绕“环境强市”战略的实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着进展。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高强度开发建设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城市空气质量、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继续保持优良,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近岸海域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社会发展。
珠海市在全国重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和广东省环保责任考核中始终保持前列。
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水平得到提高;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着;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得到加强;环境管理力度和能力逐年增强,生态文明初步彰显。
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见下表:
表1-1珠海市“十五”环保规划指标完成情况
类别
指标名称
范围
单位
2005年实际值
2005年目标值
实现情况
环
境
质
量
1、TSP年日平均值
全市
mg/m3
实现
2、N02年口平均值
全市
mg/m3
实现
3、SO2年日平均值
全市
mg/m3
实现
4、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市区
%
100
100
实现
5、城市地面水水质达标率
市区
%
100
100
实现
6、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
市区
分贝
56
实现
7、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
市区
分贝
68
实现
污
染
控
制
8、烟尘控制区覆盖率
市区
%
100
100
实现
9、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
市区
%
100
60
实现
1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全市
%
90
实现
11、汽车尾气达标率
全市
%
80*
实现
12、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
全市
%
86
实现
13、危险废物处置率
全市
%
100
100
实现
类别
指标名称
范围
单位
2005年实际值
2005年目标值
实现情况
环境建设
14、城市污水处理率
市区
%
50
实现
15、自然保护区覆盖率
全市
%
10
实现
环
境
管
理
16、环保机构
建立独立环保机构
区以上行政建制
%
100
100
实现
设立专职环保员
镇级行政建制
%
100
100
实现
17、“三同时”合格执行率
全市
%
100
100
实现
污染
物排
放
18、S02排放量
全市
吨
38000
55600
实现
19、COD排放量
全市
吨
15700
17000
实现
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次能源消费仍以煤炭为主;终端能源消费的可再生能源比重小,实行清洁生产的企业数量较少,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认证的企业比例低,城市生活垃圾仅部分焚烧发电,尚未实现综合分类回收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有待提高,生态产业建设尚未形成体系。
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完善
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医疗垃圾、市政污泥等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尚有较大缺口,尤其是在城市西部地区,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尚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比较滞后,无害化处理率还需提高。
自然、农村与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亟待加强
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相对粗放,森林生态效益仍需进一步提高,水土流失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农村由于畜禽养殖业和农药化肥施用引起的面源污染尚未得到根本控制,湿地生态系统、海岛生态系统的保护需要进一步加强。
环境管理能力仍显薄弱
环保系统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尤其是在各区环保部门;环境监测、监察、信息、宣教等环境管理技术能力建设距离规范化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环境动态监控能力和快速反应、应急能力不强;环境科研技术能力比较欠缺,环境管理理论创新不够,实施环境管理制度的条件以及环境管理能力尚不能满足现代化高效管理的需要。
未来发展面临的环境形势
工业化发展对环境的压力
“十一五”期间珠海将实施东部沿海、中部沿江和西部沿海的“三大经济带”战略,其中中部沿江经济带将发展成为通讯设备制造业、精密机械制造业、电器制造业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部沿海经济带将发展成为以石化产业、能源产业为主的重化工业基地,预计201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300亿元。
珠海的工业化发展将大大加速,并向适度重型化发展,东部现有部分工业将向中、西部转移。
因此,珠海市工业发展对资源、能源的需求量将大幅增加,工业污染负荷将有较大增加,污染范围将有所扩大,对中部沿江、西部沿海一带以及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带来潜在威胁。
城市化发展对环境的压力
“十一五”期间珠海将实施“提升东城、拓展西城”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双城结构、带状布局、组团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模式,预计2010年珠海市总人口将达到159万人,城镇化水平将达到%以上,快速的城市化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和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人口主要在主城区以外的城镇集聚,引发对城镇环保基础设施的大量需求,交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将加重。
“十一五”期间珠海市人民生活水平将继续大幅提高。
预计2010年人均纯收入将比2004年增加60%-70%。
生活水平提高将引发消费升级。
小汽车将加速进入家庭,家电更新换代速度加快,这些所引起的机动车尾气污染、噪声污染及废旧电器污染等将加重。
区域发展对环境的压力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区域环境污染负荷将有较大的增加,珠海市在地理位置上处于珠江入海地区,加上大气输送影响,周边地区的污染对珠海水、气环境的影响也将加重,客观上增加了珠海环境保护的难度。
二、指导思想及目标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珠海建设珠三角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要求,围绕将珠海建设成为生态城市的目标,大力倡导生态文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挥环境品牌优势,提高环境管理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以发展循环经济、实施生态分区控制和探索资源总量调控、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措施,巩固并不断提高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成果,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标准和要求覆盖全辖区,向生态城市迈进。
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更高水平的协调发展,保障环境安全,构建和谐珠海。
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协调发展:
以改善城乡人居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环境保护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倡导生态文明,加强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实施生态分区控制,从源头上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要运用法律、政策、行政、经济、工程技术等手段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防治结合,保障环境安全。
分类指导、分区控制:
根据城市各区域面临的不同发展任务和环境问题,实施相应的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发展和保护双赢。
根据区域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分区控制。
控导结合,探索资源总量控制。
创新机制、加强管理: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发展,在建设循环经济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提升环境价值观;完善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环境管理机制,推动环境管理体制创新,提高环境管理能力。
规划目标
“十一五”期间成功应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挑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顺利实现生态市建设近期目标,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得以确立,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取得阶段性成效。
“十一五”环保规划目标指标体系见表2-1。
——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天数每年达355天,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城市水功能区达标率保持100%,近岸海域水功能区达标率达到100%以上;
——城市生态功能区划定,生态分区分级管理要求得到有效落实,生态安全体系基本建立,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更趋优化;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质量逐步得到改善,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90%以上;
——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
——环境污染得到有效防治,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100%,机动车尾气排放达标率达到90%,危险废物及放射性废源、废物得到安全处置;
——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比“十五”期末降低15%,工业用水重复率达到6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应实行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80%以上开展清洁生产;
——环境管理技术能力明显提高,环境保护系统机构规范化程度大幅提高,环境监控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显着增强;
——生态文明建设初见成效,公民环境意识显着提高,绿色社区建设占全部社区的20%以上,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
——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全市80%的乡镇建成环境优美乡镇,全市30%村建成生态示范村。
表2-1珠海市“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指标体系
第一类:
环境质量
序号
指标
现状值
(2005年)
2010年
目标值
生态市目标(2020年)
属性
1
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天数
365
355
330
预期
2
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100%
100%
100%
预期
3
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100%,无超IV类水体
100%,无超V类水体
100%,无超V类水体
预期
4
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达标率
100%
100%
100%
预期
5
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dB)
68
681)
预期
6
噪声达标区覆盖率
%
95%
95%
预期
7
区域噪声平均值(dB)
56
-2)
预期
8
旅游区环境达标率
缺
70%
100%
预期
第二类:
污染控制
序号
指标
现状值
(2005年)
2010年
目标值
生态市目标(2020年)
属性
9
SO2排放总量(万吨)
-2)
约束
10
COD排放总量(万吨)
-2)
约束
11
重点污染源稳定排放率
%
100%
-2)
预期
12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
80%
70%
预期
13
烟尘控制区覆盖率
100%
100%
-2)
预期
14
机动车尾气达标率
%
90%
90%1)
预期
15
城市气化率
100%
100%
90%
预期
16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
%
100%
100%
预期
17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
%
95%
-
预期
18
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
100%
100%
100%(无危险废物排放)
预期
19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
缺
80%
-2)
预期
20
放射源、辐射源监控收贮率
缺
100%
-2)
预期
第三类:
环境经济与清洁生产
序号
指标
现状值
(2005年)
2010年
目标值
生态市目标(2020年)
属性
21
单位GDP能耗(吨标煤/万元)
<
约束
22
单位GDP水耗(立方米/万元)
<40
150
约束
23
单位GDPSO2排放强度(千克/万元)
<
<
约束
24
单位GDPCOD排放强度(千克/万元)
<
<
约束
25
工业用水重复率
%
65%
50%
预期
27
应当实施清洁生产企业的比例
1家
80%
100%
预期
28
规模化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比率
30家
10%
20%
预期
29
环境保护投资占GDP比例
%
3%
3%1)
预期
第四类:
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
序号
指标
现状值
(2005年)
2010年
目标值
生态市目标(2020年)
属性
30
森林覆盖率
%
35%
40%
约束
31
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
%
13%
17%
预期
32
退化土地恢复治理率(水土流失治理率)
缺
90%
90%
预期
33
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
13
13
11
预期
34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45%
50%1)
预期
第五类:
环境管理
序号
指标
现状值
(2005年)
2010年
目标值
生态市目标(2020年)
属性
35
重点大气污染源烟气自动在线监测率
缺
100%
-2)
预期
36
重点水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测率
100%
100%
-2)
预期
37
绿色社区普及率
缺
20%
80%1)
预期
38
绿色公交普及率(清洁能源公交比例)
缺
25%
80%1)
预期
39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
缺
85%
85%
预期
40
公众对环境满意率
96%
90%
90%
预期
41
市级环境管理技术能力规范化建设达标率
缺
90%
-2)
预期
42
区级环境管理技术能力规范化建设达标率
缺
80%
-2)
预期
1)生态市指标表征内容与城考指标相同,指标名称按城考指标名称列表
2)非生态市目标考核指标
三、规划方案
规划范围与时限
规划范围为珠海全市三区陆域面积约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平方公里共7653平方公里的区域。
规划基准年为2005年,规划期为2006~2010年。
城市布局与产业结构调整规划
产业布局及分区重点环境保护任务规划
珠海市以现有城镇空间体系及交通网络干线规划框架为依托,未来珠海市产业布局总体框架按照“依托核心、带状集聚、两区拓展”的要求,围绕主城区各中心镇,构建“一个核心、两个经济区、三条发展带、十个产业中心”。
即以城市中部核心区为增长极,拓展斗门和金湾两区;依托海岸线、主干交通线,重点打造三条优势产业带;以园区和中心城镇为依托,着力构建十大产业中心。
根据珠海市不同区域的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香洲主城区为未来几年的优化开发区域,各类经济功能区和产业园区是发展的重点开发区域,非自然保护区的湿地、山体、岸线、河口等区域为限制开发区域,依法设立的各种自然保护区域为禁止开发区域。
严格实施生态保护分级控制,引导重大产业合理布局,严格控制区内不得进行任何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无关的活动。
香洲区:
中心城区进一步整合优化,完善都市功能,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加强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预留广珠铁路环境保护设施及防护用地。
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启动南屏、湾仔、洪湾地区工业园区用地功能调整与置换。
实施产业退二进三,整合全市相关资源,提升会展、资讯、旅游服务业品质。
加强城市景观保护,改造城区绿化生态系统,整治、保护前山河及其它滨水区生态环境。
斗门区:
加快中心镇建设,建构完善的城镇体系。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集中规划建设农民集中居民点,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
落实工业园区清理整顿工作成果,积极推进白蕉等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
通过发挥产业聚集和工业生态效应,推动工业园区逐步向生态工业园区发展。
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园区和旅游产业园区建设。
加强山体及自然生态保护,优化珠峰大道以北区域生态功能,整治、保护黄杨河水系、鸡啼门水道,加强饮用水源保护。
金湾区:
重点抓好高栏、平沙等工业园区的生态化建设。
建设以石化为核心的生态工业园区。
统筹规划围海造地、海滨交通体系建设与海岸带保护、陆域生态保护。
做好配套生活区生态防护隔离,规划并预留城市污水处理、事故应急等环境保护用地。
进入高栏经济区的企业必须达到清洁生产一级标准。
加强山体及陆域景观保护,整治矿山,实施生态修复。
表3-1珠海市产业园区环保重点综合表
原有园区
调整后园区
主要产业
环保重点
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灶、新青、白蕉科技工业园区,吉林大学软件学院、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广东科技干部学院珠海校区等
珠海(国家)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
软件、数据通讯、网络以及生物技术与医药,电子制造、电子元器件及材料、光机电一体化、航空航天、新材料、海洋和新能源等
电子行业固废;
含重金属污水;
有机废气
北京大学教育科技园、哈工大新经济资源开发港、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等,中国南方软件园、科技创新海岸、BT/IT/IC软件园等
大学科教园区
IT、片式电容器、电子电器、集成电路、软件等
电子行业固废;
含重金属污水;
有机废气
珠海保税区、香洲工业园、南屏科技工业园等
珠海保税区
服装等现代制造业,中转贸易、物流仓储等现代服务业,电子产品、飞机维修、新建材等
噪声控制;
有机废气
临港工业区、南水化工区、平沙工业区等
高栏经济区
石油化工、能源电力、冶金造纸、旅游等
SO2、NOx总量;
电厂固废;
化工危险废物;
事故污染预防
珠澳跨境工业区
珠澳跨境工业区
现代制造业、仓储物流、中转贸易和产品展示等现代服务业
噪声控制;
污水处理
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
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
养殖、捕捞、旅游、仓储等
滨海、近岸污染;
生活污水处理;
生活垃圾处理;
海岛生态保护
表3-2珠海市产业布局及分区污染控制综合表
产业带
范围
主要产业
污染控制重点
1
东部产业优化带
东翼
包括香洲、唐家湾、吉大
电子信息(IC/IT产业)
综合性旅游业
电子行业固废;含重金属污水;环境容量
2
南翼
包括拱北和前山两地
大型商贸批发市场、物流中心、仓储中心、配送中心和运输服务中心等商贸物流业,园林花卉生产基地
噪声控制;
尾气污染防治;
无组织污水排放
3
西翼
包括湾仔镇和南屏镇
物流、仓储、运输等现代服务业;出口加工业、航空发动机维修、电子元器件、生物制药及医疗器械、光纤维等高科技产业;观光、休闲和度假
交通噪声;
制药产业、服务业水污染控制
4
中部产业整合带
北区
以行政区域的斗门区为主
食品饮料制造业、皮革及织染制衣业,制糖业,机械加工工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特色的水产养殖业、蔬菜花卉业等现代农业
重污染行业水污染;
面源污染;
自然生态
5
南区
以行政区金湾区大部分为主
电子通讯、精密加工、生物制药以及轻工机械等
制药企业废水;
电子行业固废
6
西部产业隆起带
北端
以目前的平沙镇和南水镇为主
化工产业;珠海电厂,能源工业和相关配套产业;天然温泉旅游,康体、休闲、餐饮、娱乐业
SO2总量;电厂固废;
化工危险废物;
滨海水域污染
7
南端
以临港工业区为主体
集装箱和油、气、化学品码头;石化、能源、船舶、造纸等临港工业,临港重化工业基地和区域性现代物流业中心
SO2、NOx总量;
滨海、近岸污染;
山体及生态保护;
危险废物;
事故污染预防
8
海岛、海洋开发区
横琴、淇澳、东澳、白沥、大小万山等岛屿
旅游、会展、房地产、餐饮等
滨海、近岸污染;
生活污水处理;
生活垃圾处理;
海岛生态保护
9
全市
主城区、次中心城、新城、中心镇等
商贸旅游、房地产,物流、会展经济、总部经济等
生活污水处理;
滨水景观整治;
饮食业废气
业布局调整
对于电镀、制革、造纸、印染、火电、石化、制药、纺织、化工、建材、冶金、酿造、发酵等重点污染企业实施区域布局限制。
在“重污染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方案”实施之前,以下区域属禁止重污染行业进入控制区:
①磨刀门以东区域;②斗门区珠峰大道以北区域;③平东大道以东——小林镇建成区以北——红旗管理区建成区以北——湖心路以西至珠峰大道为界围合区域;④一、二级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等各类保护区;⑤市政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之外的海岛。
2007年6月前,完成重污染企业区域布局方案。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主要措施及目标指标
以技术进步推动清洁生产,以科学管理实现循环经济,以战略调控建设节约型社会。
表3-3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规划指标
序号
指标
2010年目标
1
全市实行清洁生产的企业比例
80%
2
化肥施用折纯量
25公斤/亩
3
农药使用量
1.6公斤/亩
4
万元GDP能耗
吨标煤
5
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
<40立方米
6
工业万元产值取水量
<立方米
7
市区人均日供水量(按户籍人口)
0.5立方米
8
城镇人均日供水量
0.35立方米
9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80%
10
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
60%
11
生活垃圾利用率
50%
12
建筑垃圾利用率
30%
13
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收集率
70%
工业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规划
(1)产业优化
整合提升现有工业园区,进行生态化改造;确定各园区主导企业及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围绕主导企业建立产业群及生态产业链。
统一规划建设园区集中供热、集中治污及废弃物与资源综合利用设施,推进热冷电联供,发展能源梯级利用技术。
结合产业布局调整、企业技术改造及清洁生产审核等工作,鼓励园区及园区企业通过环境管理体系及环境标志认证。
(2)清洁生产与准入条件
全面推进企业清洁生产。
制定《珠海市清洁生产促进法实施规定》,编制《珠海市清洁生产实施方案》,组建珠海市清洁生产促进中心,建立促进清洁生产的激励机制,完善企业自愿实施清洁生产与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结合的双重机制。
对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标准和排污总量控制指标的重污染企业以及产生和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强制审核,按年度分解,完成省下达的企业清洁生产强制审核任务,积极实施审核方案。
清洁生产国家标准已制定并实施的产业、行业新建、扩建项目,必须达到国家清洁生产标准三级及以上水平。
未制定清洁生产国家标准未制定实施的产业、行业新建、扩建项目,必须达到珠海市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清洁生产准入条件。
加快淘汰物耗能耗高、资源利用效率低、污染重的技术与工艺设备。
土地、财税、配套服务、信息等方面优先支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珠海市 环境保护 十一 规划 生态 建设 近期 目标 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