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 文档编号:24986627
- 上传时间:2023-06-03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184.57KB
小学数学《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数学《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71-73页。
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事例,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相应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2、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体验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比较、描述数据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4、通过参与统计活动,增强保护眼睛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并会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信息进行分析和简单判断。
难点:
发展统计观念,用统计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学生练习纸1张、水彩笔、课件等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信息: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居世界第二位
1、了解学生、家长开始患近视的年龄。
2、提出问题“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
”
3、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怎么做?
(收集数据)
设计调查表,确定调查对象、内容等。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导入新课,激发需求
1.产生需求收集整理数据
(1)出示两组数据。
课前老师已安排一些学生调查了45名患有近视的中小学学生和家长,他们开始患近视的年龄分别如下表,出示表1和表2。
(2)现在有了这些数据,能解决我们的问题了吗?
接着又该怎么做?
(有了原始数据,先整理,再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
2.制成图表产生合并需求
(1)出示复式统计表。
能直观地看出患近视年龄是否提前了吗?
那怎么办?
小结:
用统计图可以直观地描述数据的情况。
(2)出示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
看看这两张图,你们觉得便于比较吗?
小结:
这两张图尽管也可以比较,但是不太方便。
(3)有什么办法让条形统计图既直观又便于比较呢?
(二)学生尝试,探索画图
1.学生独立画图
2.交流画法:
找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让其他学生点评。
介绍图例,这样的标注叫图例,它能区分两种不同的数据。
(板书图例)
3.总结画法,揭示课题
(1)电脑演示两图合并的方法。
你们能给新的条形统计图起个名字吗?
(揭示课题)
(2)比一比两幅图,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3)仔细观察复式条形统计图,从图中你能看出“人们患近视的年龄提前了吗?
”
学生观察复式条形统计图,从中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知道人们患近视的年龄提前了。
(三)反思回顾,感受价值
1.反思一下,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小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收集了一些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整理、描述和分析,最后解决了实际问题。
2.说明:
今天的数据只是在小范围内收集,而且也只有45个数据,可能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到更大的范围收集更多的数据。
3.进行用眼卫生和爱护眼睛的教育
三、巩固拓展,能力提升
1.出示“某超市甲、乙两品牌果汁1-3月销售情况统计图”
(1)你能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吗?
学生画图
交流:
画图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
首先要看清图例,其次画出的直条要和数据相对应,直条高度要画准确,最后不要忘写上数据。
(2)观察统计图,讨论交流以下问题:
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如果你是超市经理,下个月你会怎样进货?
为什么?
如果你是甲种饮料的厂长,看到这张统计图,你会采取什么措施?
2.火眼金睛——补一补
出示商场3-5月份毛衣和衬衫销售情况统计图。
(1)仔细看图,你能知道什么?
(缺少图例)
(2)讨论:
如果根据我们的生活实际,你能补出图例吗?
小结:
(课件出示图例)大家可以根据天气的变化规律和生活经验进行判断。
3.蒜叶生长——辨一辨
(1)介绍:
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研究不同环境下植物生长情况。
他们把蒜头分别栽在两个小盆里,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房间里照不到阳光的地方。
在第七天、第八天、第九天和第十天分别测量了两盆蒜叶的长度,并制作了三幅形态各异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想看看吗?
(2)分别出示3张复式条形统计图,问:
你们能看懂吗?
(3)猜一猜哪张是真的,那张是假的?
说说你的理由。
四、反思回顾,拓展思维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出示课后思考:
有趣直条——猜一猜
这幅图,如果只给你直条,想象一下,它能够反映生活中的哪些现象呢?
板书设计:
复式条形统计图
直观便于比较
《复式条形统计图》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对数据的统计过程有所体验,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还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具有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另外五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探究发现学习,接受知识的能力也较强,而且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及策略。
这些都是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的资源。
《复式条形统计图》效果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及课后练习情况,总体来看基本上所有的学生能按要求绘制出复式条形统计图,认识到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
在教学将两个统计图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图时,教师不是教给他们方法,而是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思考。
在此过程中学生思维积极活跃,有认知冲突,有精彩观念,有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等,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
整堂课,师生交流对话充分,教学相长,形成民主和谐、相互尊重、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
另一方面,通过评测练习也发现了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如在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后,提出“你能从这张图上发现哪些信息?
”只有几个孩子能清楚、明确地找出信息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因此今后还要多关注对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问题。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在教学中我结合实际问题“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
”,引导学生逐步探索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通过实际教学我个人觉得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在对比分析中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学生已有了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基础,学生在从统计表到单式条形统计图再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观察、对比、分析中,感受到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便于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激发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所以本节课教学中我力争在新旧知识的对比分析中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二、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节课教学我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分析,掌握本节课重点,对信息的处理。
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寻找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整个过程使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突出体现了课程标准所提出地“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的新理念。
三、在教学中注重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在练习阶段,我选取的两种品牌的饮料销售、商场中毛衣及衬衫的销售和校园科学小组的实验等素材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学生对这些素材提供的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很有兴趣,因此学习起来就更有激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统计图、分析统计结果,从中了解多种信息,并提出各种问题,巩固、整理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这样的设计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现了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使学生体会到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分析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青岛版义务教育标准课程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统计》中的一个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习了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认识了统计表、单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能对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设计简单的调查表,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会用简单复式统计图来描述数据,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但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也是后面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重要基础。
《复式条形统计图》评测练习
一、课中练习:
将下面的两幅统计图合并成一幅:
二、巩固练习,能力提升
1、某超市甲乙两种品牌的果汁饮料一二、三月销售情况如下表,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依据统计表信息,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某超市甲、乙两品牌果汁1-3月销售情况统计图
2016.4
(2)想一想:
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如果你是超市经理,下个月你会怎样进货?
为什么?
如果你是甲品牌饮料的厂长,看到这张统计图,你会采取什么措施?
2.火眼金睛——补一补
出示商场3-5月份毛衣和衬衫销售情况统计图。
(1)仔细看图,你能知道什么?
(缺少图例)
(2)讨论:
如果根据我们的生活实际,你能补出图例吗?
3、蒜叶生长——辨一辨
(1)介绍:
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研究不同环境下植物生长情况。
他们把蒜头分别栽在两个小盆里,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房间里照不到阳光的地方。
在第七天、第八天、第九天和第十天分别测量了两盆蒜叶的长度,并制作了三幅形态各异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想看看吗?
(2)分别出示3张复式条形统计图,问:
你们能看懂吗?
(3)猜一猜哪张是真的,那张是假的?
说说你的理由。
《复式条形统计图》课标分析
一、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了“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可使用计算器)”“认识条形统计图,直观且有效的表示数据”“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二、课标解读
“统计与概率”是新课程着重加强的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统计内容作了较多调整,使三个学段的学习层次性更加明确,这样做是明确统计内容的学习重要的是数据处理过程的经历,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统计知识的学习。
(一)重视数据收集、整理之前的准备,要充分地经历数据的收集过程
统计离不开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而任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都需要有很多的准备,比如说,基于什么考虑、为了什么目的来收集数据,按怎样的标准、分哪些项目来收集数据,如何保证数据收集的有序、准确。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重视数据收集前的“准备”,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整体思想,增强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让统计活动更加有条理、有依据、有预见、有水准。
事实上,收集数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回答那些无法立即找到答案的问题。
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数据的角度思考有关问题,也就是当遇到有关问题时能够想到通过设计简单的数据收集计划来回答这些问题,从而体会数据是有用的,数据中往往蕴含着我们想要的信息,数据能够帮助我们做出判断和决策。
在此基础上,教学中还要尽量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全过程。
以前我们比较多的是提供数据,让学生将现成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而现在我们提倡的是学生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感到那些数据是经常出现、数据表现出什么趋势、能从数据中得到什么结论,从这些结论中能做出什么预测等,这也应该是培养学生数感和数学直觉的重要举措。
(二)加强学段的整体把握,体现数据整理和分析的多样性
梳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附录中的案例,我们不难看出课标对“统计与概率”这部分提出了不同的学段要求,基于这种比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不同学段的教学要求。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投入到统计活动过程中,并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加强与同伴的合作和交流。
在自主探索中,学生可能会提出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如在统计活动中选择不同的调查对象、选择不同的收集数据的方法、用不同的统计图表和统计量来描绘数据等,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允许差异的存在,并尽量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式条形统计图 小学 数学 复式 条形 统计图 教学 设计 情分 教材 分析 课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