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结构关系.docx
- 文档编号:24985097
- 上传时间:2023-06-03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8.04KB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结构关系.docx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结构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结构关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结构关系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的结构关系
李 芳1 张耀灿2
[摘 要]“05方案”规定的四门必修课是一个严密的系统,要素之间包括层次、数比、时间和空间四层基本关系,进而形成层次结构、数比结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四种基本结构。
科学认识这种基本结构,不仅是促进和优化新课程结构,不断完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基础,而且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05方案”;课程;结构
2005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方案,即“05方案”。
新方案设置了4门必修课,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称“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简称“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
这四门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分别担负着不同的价值使命,而弄清这四门课程之间的结构关系,是实现这一使命的认识论前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结构是指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系统的各门课程及课程之间的客观、稳定关系所构建而成的体系,四门必修课就是这一结构系统中的四个基本要素。
这四个基本要素之间主要有四种最基本的关系:
层次、数比、时间和空间。
一、新课程的层次结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因层次关系而构建的结构就是层次结构。
层次关系是由要素的内在本质决定的。
要素的内在本质决定各要素具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从而使要素之间体现出一定的层次关系。
笔者认为,在新课程体系中四门课程都具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原理”是基础,“概论”是重点,“纲要”是主线,“基础”是落脚点。
“原理”是基础,是指“原理”所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可以为其它三门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概论”是重点,是因为“概论”课的教学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不同时期社会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理论成果,这些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的、直接的指导思想。
大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不仅关系到大学生对党的方针政策和社会现实问题的理解和判断能力,而且关系到大学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对党和国家的信任。
所以,“概论”成为新课程体系的重点,6个学分的规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层意思。
“纲要”是主线,是说“纲要”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以历史为线索,勾画出近现代中国人民选择马列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根源的主线。
“基础”是落脚点,是说“基础”课立足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这一目标也是全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落脚点。
综上所述,四门课程正如《意见》中所指出的,是“各有侧重,功能互补”,虽然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不能替换,缺一不可。
每个本科生都要学习全部的课程,不能搞片面化教育。
二、新课程的数比结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因数比关系而构建的结构就是数比结构。
恩格斯曾指出:
“关于物质结构不论采取什么观点,下面这一点是非常肯定的:
物质是按质量的相对的大小分成一系列较大的,容易分清的组,使每一组的各个组成部分互相间在质量方面都具有确定的,有限的比值。
”[1]因此,新课程系统各课程之间应该具有恰当的比例关系。
课程之间的数比关系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上。
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组合成一定的教学体系,而教学体系的科学构建又必须依托科学的理论体系。
虽然四门课程目前都还没有成熟的理论体系,[2]但是每门课程所依托的理论体系的内容是丰富的。
在大学教学时间有限的条件下,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数比关系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重要问题。
中央对四门课程的数比关系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又给各高校和教育者留下了较大的发挥空间。
一方面,《<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中规定:
“原理”、“概论”、“纲要”、“基础”分别为3学分、6学分、2学分、3学分;另一方面,中央也允许各高校根据本校学分与学时之间的对应关系来分配新课程的总课时数和各门课时数。
一方面,中央规定全国各高校统一使用“马工程”编写的教材,设定了统一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各门课程的教学计划由各高校自定,教学内容的详略裁剪由教育者自审。
这种刚性与柔性相结合的数比关系的规定,既为当代大学生在校接受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同时也照顾到各高校的差异性,有利于促进“05方案”的贯彻落实。
三、新课程的时间结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因时间关系而构建的结构就是时间结构。
这里的时间关系不是指四门课程产生的时间,而是指四门课程在教学环节中的排课顺序。
科学合理的排课顺序是保证高质量实施“05方案”的一个重要方面。
排课顺序要科学合理,就要既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层次关系,又符合当代大学生学习和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的一般认知规律。
基于此,笔者认为,四门课程的排课顺序应当是:
“基础”———“纲要”———“原理”———“概论”。
这是因为:
第一,这样的排课顺序符合大学生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地接受知识的认知规律。
四门课相比较而言,“基础”课更侧重于联系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思想困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纲要”课更侧重于对中国近现代国情、国史的介绍,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这两门课相对比较具体。
而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阶段理论成果的“原理”课和“概论”课则相对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
所以,“基础”———“纲要”———“原理”———“概论”这样的排课顺序有利于大学生循序渐进地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第二,这样的排课顺序有利于各门课程前后衔接,做到前面的教学内容为后面的教学内容奠定基础,后面的教学内容能够深化和提高对前面的教学内容的认识。
首先,良好的道德情操是立身之本,自觉的法律意识是成才基础。
“基础”课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养成现代中国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而有了做人的基本素质,一个人才有了探索真理和遵守社会规范的基础。
这也就为后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其次,旨在对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国情、国史教育的“纲要”课,可以使大学生对“三大选择”的正确性和历史必然性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这有利于后续“原理”和“概论”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三大理论成果的形成、发展过程和客观必然性,有助于大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理解和相信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三大理论成果的真理性和历史正当性。
再次,“原理”课安排在“概论”之前,可以为大学生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奠定理论基础,也有助于其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进行革命和建设并结合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进行理论创新的成果,从而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为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而储备知识,努力学习。
四、新课程的空间结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因空间关系而构建的结构就是空间结构。
空间关系主要是指四门新课程在空间上的并存关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中的“原理”课,旨在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整体上弄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容和精神实质,为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历程以及运用等奠定理论基础。
明显是一门侧重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原理的课程。
“概论”课旨在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发展成果,是一门侧重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历史的课程。
“纲要”课旨在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帮助大学生理解国史国情,特别是我们党和国家当初选择和持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历史必然和历史逻辑,确立并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是一门侧重阐述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历史的课程。
“基础”课旨在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是一门侧重阐述马克思主义具体运用的课程。
可见,这四门课程之间蕴含着一种紧密的内在逻辑演绎关系,形成了空间上的并存与序列。
即:
理论原理———理论发展———理论历史———理论运用。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空间结构的准确把握,有利于避免四门课程在某些知识点上的重复。
通观四门课程的教材,其中有些知识点是重复的。
比如,“概论”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生产力理论等可能与“原理”中的相关内容重复或交叉;“概论”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等可能与“纲要”中的相关内容重复或交叉;“基础”课中的部分内容可能与“概论”中有关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等内容重复等等。
马克思主义本是一个整体的理论体系,四门课程只是从相异的角度来阐释它,并共同致力于形成大学生整体的马克思主义观,所以有些重复是必要的,不可避免的。
但是,四门课程之间又具有明显的逻辑关系,各自关照知识的切入点或者角度是不同的。
“原理”的切入角度是“理论原理”,着重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来源中所包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渗透浓厚的原著因素,而不必过多阐述涉及中国的具体内容。
“概论”的切入角度是“理论发展”,着重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和理论性是其的突出特点,前者使它与“原理”相区别,而后者使它与“纲要”相异。
“纲要”的切入角度是“理论历史”,着重用历史史料来说明问题。
所以就同样的知识点“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概论”要不断探索、追问这一革命的根据、底蕴和意义,而“纲要”就要用丰富的历史史料对这一血雨腥风的革命进行诗史般的再现。
“基础”的切入角度是“理论运用”,着重于公民个体的马克思主义内化,用马克思主义“这双慧眼”来认识、分析、判断世间的纷纷扰扰。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应该按照“理论原理———理论发展———理论历史———理论运用”的逻辑演绎,刚性规定与弹性空间相结合的数比关系,呈“基础———纲要———原理———概论”的排列顺序,全部的循序渐进地传授给大学生,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整体的、历史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这对于有效地实施“05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讲义(初稿)[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1:
248.
[2]陈锡喜.直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建设的结构性矛盾[M].思想理论教育,2005,(6).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重点与难点辨析
郑永廷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要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以主导性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重点、难点,进行突破与深化,这既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价值的根本途径。
当前,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是推进学科发展的关键。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是一个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应用性的学科,即它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和教育内容,坚持以理服人,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立足于解决人们的思想与实际问题。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必须根据实践与理论发展的需要,确立研究重点,突破研究难点,在促进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进程中丰富完善学科体系。
如果脱离实践与理论发展的需要而单纯进行学科理论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既不可能有效解决人们现实的思想与实际问题,也难以以理服人。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一直以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
因为大学生作为正在成长的青年群体,集中而敏锐地反映着社会实际,更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以育德、育人。
因而,本文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与难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的确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范围广泛,教育的内容丰富,教育的方式多样,需要研究的领域、问题很多。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基础与特长,确立研究方向与研究课题。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必须明确研究重点,并组织力量深化重点研究,以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需要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需要。
没有研究重点或重点研究不能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就会止步不前,就会滞后于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广大青年学生的迅速成长。
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确立与形成阶段,学科研究以我国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基础,从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支持的实际出发,一些理论工作者侧重于学科理论体系研究是必要的。
当学科理论体系初步形成并得到多数人认同之后,学科体系仍需要研究深化与完善。
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要着重于当前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特别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难题的研究,这既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价值的需要,也是深化与完善
学科体系的根本途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是在广泛、深入调查基础上所形成的具有战略性与指导性的文件。
文件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与新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明确要求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教育“核心”与“重点”的确立,既由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所决定,更是大学生现实的迫切需要。
在开放、多样、多变、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在市场体制所形成的竞争压力与科技发展所形成的信息压力下,许多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生活经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与稳定,因而容易产生迷惘与困惑,即迷途不知所向,疑惑不知所解,茫然不知所选。
也就是面对开放、多样、多变、复杂的社会因素,发生了适应、取向、选择上的困难。
迷惘与困惑是大学生思想领域的矛盾,而不是物质领域、知识领域的问题,其实质是精神需要、价值诉求、目标诉求。
因此,帮助大学生认识迷惘与困惑的实质及产生原因,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则是促进大学生适应现代社会要求,不断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关键。
同时,《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还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在课堂教育、学校环境和社会条件的综合作用、影响下进行的,因而需要研究这些因素,特别是一些新的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开辟多样的、新的教育途径。
而影响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因素,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再不是过去单一的理论内容、现实途径与课堂方式,而是理论与实践、现实与虚拟、社会与学校、课堂与课外等各个生活层面高度综合化、社会化的体系。
为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坚持以人为本,即以育人为本的前提下,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要求,研究大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基本的出发点。
研究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与实际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重点。
前者侧重面向社会、面向未来,以引导学生形成社会理想为追求,后者侧重面向实际、面向生活,以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前者为后者提供导向与动力,后者为前者提供前提与基础。
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缺乏前者,实际生活将陷于实用、功利的自发状态,而缺少后者,理想信念则抽象、空洞而难以真正形成。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的深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难题在哪里?
归根结底是当代社会的客观影响以及如何运用理论分析、把握这些影响。
客观影响和可运用的理论(包括西方理论、知识)既是多因素的相互交织,又有多重性(客观影响、西方理论的正面与负面作用)的共同作用。
市场体制和经济全球化推进;对外开放和多元文化激荡;科技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环境;社会民主化和个体特色化发展,这些客观因素既相互作用,又发展很快,广泛渗透在社会和个体生活的各个领域与环节,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内容、实际内容。
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哲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理论、西方价值理论等,都在教育者和学生的可选择、可运用之列,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知识内容。
环境内容与理论内容的不同结合,形成了当代社会与个体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两个层面的发展状态:
第一,社会层面的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矛盾状态。
所谓社会层面的主导性与多样性,主要是指多元文化交汇背景下的中华民族文化主导;多种意识形态并存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多样化价值取向过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多样化知识、信息影响下的人本主导。
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矛盾,在现实生活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已经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地存在,正在影响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也在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与效果。
应当看到,以上四大客观因素,作为社会的基础与客观条件,由于其发展快、变化大,而且相互交织形成综合效应,极大赋予社会与个体多样化发展机制。
诸如市场体制的竞争机制、信息社会的选择机制、民主发展进程中的参与机制等,都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广大青年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但是,也应当看到,社会的客观因素与竞争机制、选择机制,虽然为社会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条件,奠定了基础,但这些客观因素与机制本身发挥作用、发展完善,则需要条件。
这个条件就是上层建筑的职能,其中包括思想上层建筑职能,即通过思想(价值取向)、政治(包括政治目标、原则与法制)、道德(规范)的作用来保证多样化大体都能遵循一致的方向、规范发展,以维护社会的安定与秩序,推动社会与个体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主体的多样化发展如果脱离了思想、政治、道德的方向主导与规范,主体相互之间必然产生矛盾、发生冲突,甚至导致社会混乱,主体的多样化发展也丧失了条件。
相反,思想、政治、道德的主导,离开了主体多样化发展,就会成为教条、形式,甚至成为主体发展的障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就是运用思想、政治、道德理论对大学生进行目标、规范引导。
而当下的引导是在多种客观因素、多样化理论影响和多种机制作用下进行的,是对多样化的导向与规范。
不研究客观因素影响的性质与方式,或不正确地选择和运用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不是陷于空谈,就是背离主导,这两种倾向十分突出地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综合运用发展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相关学科理论,既要分别研究社会客观因素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具体影响,更要研究这些因素对学生思想、行为的综合影响。
重点要研究市场体制和经济全球化推进过程中的国家政治主导;对外开放和多元文化激荡中的民族文化主导;科技发展和社会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本主导;社会民主化和个体特色化发展中的核心价值主导,这就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所要研究的主导性思想政治教育形态。
主导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对象上是对社会多样化以及多样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括、超越,没有对多样性的抽象就没有主导性;在功能上就是形成共同理想、核心价值观,没有对多样性取向的规范就不可能有共同目标;在性质上就是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没有对多样化文化的合理选择、吸纳、鉴别、批判就不能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
第二,个体层面的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矛盾状态。
所谓个体的个性化与社会化,是指大学生在市场体制条件下拥有自主权和民主发展条件下拥有自由性,能够独立、自主和创造性地发展自己主体性与个性特点的同时,必须融入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与道德生活,接受社会政治、法制与道德规范。
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矛盾,在一些大学生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正在影响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也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与效果。
应当看到,社会的客观条件,既赋予了个体个性化发展机制,同时也提出了社会化发展的新要求。
市场体制、社会民主、信息条件赋予学生自主权、自由性,但有些学生往往只局限于自身范围,珍惜自身的自主权、自由性,难以兼顾全局而忽视制约自主权与自由性的政治、法制与道德规范。
也就是说,拥有自主权、自由性的学生往往难以自发社会化,需要教育、管理推进其个体社会化。
社会化的实质是促进学生认可、接受、融入社会的发展目标与规范,而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就是运用思想、政治、道德的目标、规范来推进学生的社会化。
当下高校学生的社会化,是在学生拥有并追求主体性、而不是在过去依赖性条件下进行的。
学生的主体性表现为独立性、自主性与创造性三个层次。
一些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择业等实际活动中,主体性显示比较充分,而对思想、政治和道德的价值性认识不充分,即对社会化的发展取向有所忽视,因而在思想、政治和道德观念、规范形成与掌握上主体性欠缺。
学生的生活,包括学生的物质生活、学习生活、精神生活等,都是实在的和必不可少的,这些生活本身既是社会的一部分,也需要社会规范。
要使学生在各项生活中真正富有主体性,必须以实际生活为基础,形成生活的正确目标,遵循生活的规范,自主地在生活过程中育德,通过生活实现与社会的交流与融合。
离开学生的实际生活而空讲社会化道理,就会造成实际生活与社会化规范脱节。
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研究当代社会背景下学生的生活内容、目标与方式,把社会的政治、法制、道德目标、规范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之中,实现个性化与社会化的有机结合,这就是“三贴近”所要求的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形态。
马克思在谈到人与动物区别的时候指出:
“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统一的。
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
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
人则是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
”①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人的“生命活动”,就是讲人的生活,人的“生活”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对象性活动,是创造“生存”意义的生命活动。
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研究和赋予大学生生命活动的意义;就是对大学生的生活进行科学性与价值性引导;就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与生命价值。
主导性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研究与教育的一种划分,两者的区别是:
前者主要是面向社会与所有个体的理论教育,后者重点是面向不同类型个体的咨询教育。
两者的联系是:
前者也要根据个体实际与特点进行内化、铸塑教育,后者也要运用社会理论进行社会化教育。
光有前者而没有后者,难以实现理论向学生实际生活的转化,容易导致空泛;相反,光有后者而没有前者,就难以实现学生在实践基础上的超越,容易导致局限。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难题探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纳入了高校的课程体系与教学计划,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则依托业务教学、管理与服务工作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高校辅导员队伍担当。
这里所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或专门化,主要是指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辅导员。
如何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理论,对学生进行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指导、咨询与管理,实现学生的日常生活由自发向自觉、由经验向科学的转变。
应当清醒看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的范围是广泛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正因为这一领域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校 思想政治 理论 课程 结构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