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创伤性休克的护理.docx
- 文档编号:24979149
- 上传时间:2023-06-03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0.97KB
骨科创伤性休克的护理.docx
《骨科创伤性休克的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科创伤性休克的护理.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骨科创伤性休克的护理
骨科创伤性休克的护理
一、创伤性休克的概念
创伤性休克由于严重外伤,致重要脏器损伤大出血,使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微循环血液灌注不足,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缺血、缺氧,而发生多器官功能紊乱、代谢障碍等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征。
创伤性休克与失血和疼痛有关。
1.休克代偿期(微循环缺血期)
休克早期,血容量下降,发生血液灌注不足,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激素系统强烈兴奋,释放出大量的儿茶酚胺进入血液,使周围血管强烈收缩,动静脉短路和直接通到开放,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回心血量继续维持,所以血压可维持不变。
由于心脏和脑的微血管受体较少,使冠状动脉和脑动脉无明显反应,故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仍可得到保证。
临床表现为精神紧张兴或脉搏呼吸增快,脉压变小、尿量减少、肛温降低、烦躁不安、脸上苍白、四肢冰凉等。
2.休克抑制期(微血管淤血期)
本期微循环血量继续减少,、微动脉的痉挛逐渐减轻,但微小静脉仍处于持续收缩状态,表现为组织灌注少,大量血液瘀滞在毛细血管内,组织细胞处于严重的淤血缺氧状态中,从而产生大量的酸性代谢产物,故又称为淤血期。
由于这些物质和血管活性物质积聚,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都增高,导致血浆外渗,血液浓缩,大量血液淤积在微循环中,使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锐减,心脑器官灌注不足。
临床表现为神志淡漠,反映迟钝、甚至意识模糊或昏迷、脉搏细速、血压进行性下降、中心静脉压减低,静脉塌陷、皮肤出现花斑或发绀、少尿或无尿。
3.休克代偿期()
此期微血管对血管活性物质失去反应,呈麻痹性扩张,微循环血流更缓慢,粘稠的血液在酸性环境中处于高凝状态,大量微血栓形成,使微循环处于不灌不流的状态,同时可因引起继发性纤溶而发生出血现象。
临床上本期患者除血压进一步下降以外,还可因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细胞内溶酶体破坏,释放出水解酶,造成细胞自溶、死亡,并引起各种器官发生不可逆的损伤和严重的出血倾向,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已致休克不可逆转,故称为休克难治期或不可逆期。
二、休克的预防与治疗
1.休克的预防
(1)严重创伤导致剧烈疼痛时,要给予及时有效的止痛处理,如有大出血时应尽快进行止血,防止血容量降低;
(2)对于大手术和年老体弱手术者,术前应进行全面检查,并应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并做好术前备血;
(3)严密观察患者和生命体征、意识及尿量的变化,争取及时发现,以便及早治疗。
2.休克的治疗原则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立即消除病因,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提高心脏的功能和恢复正常的代谢。
3.休克的一般紧急处理
(1)避免过多的搬运,应就地进行抢救,患者去枕平卧,下肢抬高若有心力衰竭可采用半卧位,以利于静脉回流;
(2)保持呼吸道通畅,尤其是休克半昏迷者。
将患者颈部垫高,抬起下颌,使头部最大限度的后仰,同时头偏向一侧,清除咽部异味,以防误吸入呼吸道。
及时给予面罩高流量吸氧,使动脉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如为呼吸衰竭的患者应给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或有条件时应使用呼吸机治疗;
(3)保持环境安静,体温过低注意保暖,盖上被或毯,对于高热者一般给予物理降温,用药物降温时应慎重;
(4)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充血容量,周围静脉委陷而致静脉穿刺有困难时,可考虑做周围大动脉切开插管,并尽快行血流动力学检测指导治疗;
(5)因创伤骨折所致的休克当地给予止痛,骨折部位应固定,烦躁不安者可给予适当的镇静剂等;
(6)注意患者的运送。
运送途中,应有专人护理,随时观察病情变化,最好在运送中给患者采取吸氧和静脉输液等急救措施。
三、创伤性休克的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由于休克患者病情危急,而不易获得患者自己提供的主管资料,故应严密观察病情,建立护理记录的同时,也应向送其来医院就诊的人了解引起患者休克的原因,如有无大出血等。
若有直系亲属在场,应详细了解患者既往身体的状况。
(二)身体状况、
1.意识与表情
休克早期,机体代偿功能尚好,机体处于极度缺氧,患者表现以兴奋为主,烦躁不安,甚至有狂躁等现象,此其若能及时纠正缺氧,纠正血容量不足,休克可能好转。
但若是休克继续加重,则脑功能由兴奋转入抑制,表现为淡漠、迟钝与萎靡,继之为谵妄、昏迷,则表示病情恶化,如果脑及其他器官的供血改善,缺氧纠正,患者的意识会随之清醒。
2.皮肤色泽与肢体温度
(1)休克时患者若面色、口唇苍白,四肢皮肤湿冷,则表示病情严重;
(2)如轻压指(趾)甲苍白区消失>1秒钟,提示有瘀滞或微循环血流灌注不足的现象;
(3)如皮肤出血或瘀斑,则提示休克可能进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期;
(4)若皮肤逐渐转红,肢体转暖,轻压指(趾)甲后,苍白去快速消失<1秒钟并转红润,说明血流灌注良好,病情好转。
3.体温
患者体温多偏低,但感染性休克的患者会有高热的现象,当体温突然升至40℃上或降低36℃以下时,则提示病情危重。
4.脉搏
休克早期脉搏增快,当脉搏细弱直至摸不到时,则表示休克加重;相反则病情好转。
5.血压与脉压
(1)血压若渐渐下降甚至不能测到,脉压减少,说明病情加重;血压回升为70/40,脉压>30或血压随低但脉搏有力,手足转暖,说明休克在逐渐好转;
(2)脉压的变化是休克较早的表现,因此,应每15分钟测量1次血压,并加以记录。
休克时患者的血压常低于80/50,并有微血管灌注量减少的症状如皮肤湿冷等。
6.观察呼吸的节律和次数
(1)当出现呼吸浅而快、不规则时,表示病情恶化。
反映表示病情好转,如呼吸次数大于30次/分或小于8次/分时应警惕休克肺的发生;
(2)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流量为4-6时,肺泡内的氧浓度可达4050%,若吸氧后缺氧状无改善,且血氧分压不断降低,可基本诊断为休克肺;
(3)保持呼吸道通畅,快速输液时观察有无咳及咯血性泡沫痰等情况。
防止因输液过多而发生水肿等。
7.瞳孔
(1)正常瞳孔为双侧等大等圆,故应重点观察瞳孔的大小、对光反射的灵敏度;
(2)如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表示病情严重,患者处于临死亡的状态。
8.尿量及尿比重
尿量直接反映了肾血流灌注的情况,也是观察休克简便、实用的重要指标。
(1)应在无菌条件下放置尿管、并给予留置,若尿量<25小时,且尿量比重增加,则提示肾小管收缩或者血容量不足,维持在30小时以上时,则表明休克好转;
(2)若输液后中心静脉压大于正常,而血压在正常范围,但尿量持续减少,应注意有无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
9.中心静脉压()
中心静脉压是指胸腔内上下静脉及右心房的压力,他反应患者心功能、血容量及血管张力情况,若中心静脉压低于52O,则提示血容量不足;如大于152O并伴有血压偏低,则提示新功能不全。
10.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
(1)密切检测心功能,对于心功能不全或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密切检测心功能;
(2)准确无误的化验结果,有助于判断休克程度,并为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
如血内乳酸的升高,常常反映机体无氧代谢的程度,对预后的估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创伤性休克的护理
1.一般护理
(1)体位:
一般取平卧位,以利于胸部的血供;也可取中凹位,即将患者的头颈胸抬高30。
,下肢抬高30.以减少腹腔器官对心脏的压迫,即利于呼吸与促进冠状循环,又利于下肢静脉的回流,这样既可促进休克的恢复,又可使患者感到舒适。
平卧位与中凹位也可交替使用;
(2)止血、维持呼吸道通畅:
及早控制活动性出血,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避免接触患者疼痛部位,保持患者安静,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鼻导管或面罩给氧,改善细胞缺氧状况,氧流量4-6,以增加吸氧浓度,一以40%为宜;
(3)密切观察体温,并维持正常体温;
A.监测体温变化每日6次,对于高热者,在行降温处理后30分钟,应及时测量体温,并绘制在体温单上;
B.当休克患者体温不升时,应给予保暖,室温保持在20℃左右为宜,或加盖被褥,避免持续低温影响血液流速,致血液的粘稠度增加,而加重微循环障碍。
切忌用热水袋,以防烫伤及皮肤血管扩张而加重休克;
C.高热护理:
温度过高会增加机体对氧的消耗,保持适当的舒适体位,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充分休息,做好生活护理。
高温患者可用冰袋或冰帽进行降温处理,也可用4℃的生理盐水100灌肠,体温降到38.5℃即可,并配合室内通风,必要时采用药物降温;
D.做好辅助诊断,避免继发损伤和感染。
休克患者的病情变化急、进展快,多数创伤性失血患者同时伴有好多处损伤,骨折、腹部脏器破裂等,需及时手术止血及清创,在积极纠正休克的同时,还应做好术前准备,如普鲁卡因、试验、备皮、配血等。
由于各种检查、操作较多,一切护理在快而准确的基础上,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时轻柔仔细,避免增加损伤和感染的机会。
2.补充血容量,恢复有效循环血量
(1)可通过及时补充血量得到纠正,然后用血管性药物。
置患者于重症监护病房,并设专人护理;
(2)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一条作为扩容,另一条则可及时输入各种抢救药物。
对于周围血管委陷或肥胖患者静脉穿刺困难时,应立即行中心静脉插管,即便与护理,又可监测的变化;
(3)合理补液
A.若输液的量及成分不正确是无法纠正休克的,所以补液输液的速度、量的成分均应依据临床表现,中心静脉压和化验结果等确定;
B.需要快速输液纠正低血容量休克的患者,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有无咳嗽及咳粉红热泡沫样痰,警惕肺水肿和心力衰竭的发生;
C.一般先快速输入晶体液,如平衡液等,以增加心输出量和回心血量,而后输入胶体液,如全血等,以减少晶体液渗入血管外,对于输入大量库血的患者,每输入1000应补充10%葡萄糖酸钙10,超过2500应使用新鲜血;
D.在抢救休克患者时,常要执行大量的临时医嘱,药物繁多,执行前应做好查对工作,同时也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和滴速、浓度,并及时做好详细记录。
3.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的护理
(1)休克患者初次应用心血管活性药物或更换药物时,血压常不稳定,故应从低浓度慢速开始,每5分钟监测1次血压,待血压稳定后改为15-30分钟监测1次,药物浓度和滴速应以血液的高低严格给予调整,以保持血压稳定,并记录单位时间内的用药剂量。
(2)严防液体外渗,以免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如发现有药外渗时,应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并用50%的硫酸镁外敷,若外漏面积较大,可采用0.25%普鲁卡因封闭,但严禁热敷。
4.心功能的观察及护理
注意观察并记录脉搏、血压和中心静脉压,随时调整输液速度及液体的入量。
当动脉压偏低、中心静脉压偏高时,表示补液过多或心功能不全,应减慢输液的速度,防治心功能衰竭和肺水肿的发生,并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使用强心甙类药物以加强心脏的功能,用药后,中心静脉压可逐渐降至正常,如中心静脉压显著下降表示血容量仍有不足,可在中心静脉压的同时继续补充血容量。
5.帮助维持呼吸功能
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流量为4-6,并给予吸氧后缺氧并无改善,血氧分压不断降低,休克肺的诊断基本可成立。
为保证有效的吸入氧气,可采用正压人工呼吸。
在采用高流量吸氧时应逐渐降低流量,使呼吸中枢兴奋性逐渐增强。
6.预防意外损伤
休克初期,因患者会有焦虑不安、烦躁等症状,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意外发生。
(1)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应加床旁护栏,以防坠床。
输液的肢体可用夹板固定;
(2)如患者有拔除身上的仪器或留置管的企图,应加以适当的捆扎;
(3)休克治疗常留置尿管、气管插管、中心静脉压导管等,由于上述治疗均有潜在的感染源,所以在执行操作时,应严格无菌技术,以防止感染;
(4)积极做好生活护理,有效预防并发症,如肺炎、压疮、血栓等。
7.心理护理
(1)对患者心理上的安抚:
休克患者的意识是清醒的,对突然的病情变化产生不同的心理效果,如害怕、恐惧、焦虑等,这些反应与休克之间会形成负反馈的恶性循环。
但是,由于患者是清醒的,也就是可能接受护士给予的良好心理影响;
A.护士要选择适当的语言来安慰患者,耐心解释有关病情变化,以稳定患者情绪,减轻患者痛苦;
B.护士在实施抢救中,应积极主动配合治疗,认真准确无误,说话要细声谨慎;举止要轻巧而文雅;工作要稳重而有秩序,以影响患者心里,使其镇定并增强信心地执行医嘱;
C.休克患者的病情常较危重,处于焦虑、恐惧、不安状态,因而治疗早期要镇静、温和、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操作;
D.失代偿期的患者常神情淡漠,但意识尚存,护士不要在患者面前谈论病情,任何操作均要仔细、温柔,以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的痛苦;
(1)对患者要亲切关怀:
要经常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尿量等情况,并随时记录。
要关怀患者,询问患者有何不适,有何要求,耐心解答提问,及时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使患者心情舒畅,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2)做好家属的安慰工作:
应将患者的病情、治疗和护理方案告诉他们,嘱家属不要再患者面前表现出紧张情绪而干扰患者心情的宁静。
并指导他们一些简单的生活护理技术,以协助医护人员做好工作。
患者及家属都有可能产生焦虑,护士应保持镇静的态度,详细解释各种处理措施,以减轻其焦虑。
如需要可重复对患者及家属解释,随时留在患者身边,保持适度的关心。
8.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摄取饮食的种类和量,并详细的记录24小时出入量,以维持酸碱平衡,预防水、电解质紊乱;
(2)在做好家属安慰工作的同时,也应教育引导家属学会照顾患者;
(3)鼓励并帮助患者进行自我护理,以增强其自信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骨科 创伤 休克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