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述句复习.docx
- 文档编号:24976335
- 上传时间:2023-06-03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6.07KB
转述句复习.docx
《转述句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述句复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转述句复习
转述句复习
转述的形式有〔假定第一者、第二者、第三者〕:
形式一:
第一者〔我〕说的话,在他人的转述中,要把表示第一者的“我”改为“他”。
如:
我说:
“从今天起我要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
”
则可转述为:
他说,从今天起他要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
1、外公说:
“我买了一台新打印机。
”
2、巴金说: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
3、董存瑞坚决地说:
“我去炸掉它!
4、他得意地说:
“文章里数我最重要。
”
5、爸爸说:
“我把那改造成花坛了。
”
形式二:
第二者对第一者说的话,由第一者转述,则转述中第一者“我”不变。
如:
爸爸对我说:
“我今天加班,晚上要晚些回来。
”这句话由“我”来转述给他人,则为:
爸爸对我说,他今天加班,晚上要晚些回来。
练习题
1.小红军对陈赓说:
“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
2.老师对我说:
“我教你怎么写。
”
3.雨来摇摇头说:
“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
4.李楠小声告诉我:
“我家在少年宫附近。
”
5.小姑娘说:
“我要去北京,我要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
形式三:
第二者对第一者说的话,由第三者转述,则转述中“我”则要改为“他”。
如:
爸爸对我说:
“我今天加班,晚上要晚些回来。
”这句话由第三者来转述,则为:
爸爸对他说,他爸爸今天加班,晚上要晚些回来。
〔说明:
在转述过程中,具体怎样把第一人称恰当地转为第三人称,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辨清人称所指,灵活进行转述。
〕
练习题
1、老师对我说:
“你回去吧,我还要批改作业。
2、爸爸对我说:
“我给你买了DVD。
”
3.外婆对我说:
“我今天炒了鱼香肉丝给你吃。
”
4、妈妈说:
“今天晚上我有应酬,你和爸爸先吃饭。
”
5、他说:
“我不信你考了一百分。
6、父亲说:
“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
7、爸爸对妈妈说:
“明天我出发,你别去上班了。
”
缩句 缩句知识点:
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
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缩句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
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
如:
“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
”这是一个长句,我们就可以提问:
谁——老奶奶;干什么——等待灵车。
缩句后就成为:
“老奶奶等待灵车。
”
2.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词语。
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们就要在几个词语中选出主要的,才能正确地缩句。
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
”因为“野花”只能开在“草地上”。
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饰“草地”的。
3.如果是否认句缩句,就要把否认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
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
”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
4.将形容词,修饰词删去
缩句时,要注意三条:
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缩句训练题:
1.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2.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追寻诗仙李白在这里游览山水、痛饮狂歌的行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繁花似锦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一幅美妙的图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童年的往事多得像天上的繁星。
6.我们要努力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7.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于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就读的妈妈特意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汉丞相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句子专项训练
缩句知识点:
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
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缩句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
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
如:
“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
”这是一个长句,我们就可以提问:
谁——老奶奶;干什么——等待灵车。
缩句后就成为:
“老奶奶等待灵车。
”
2.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词语。
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们就要在几个词语中选出主要的,才能正确地缩句。
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
”因为“野花”只能开在“草地上”。
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饰“草地”的。
3.如果是否认句缩句,就要把否认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
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
”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
4.将形容词,修饰词删去.
缩句时,要注意三条:
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缩句训练题:
1、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2、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
3、我们追寻诗仙李白在这里游览山水、痛饮狂歌的行踪。
4、繁花似锦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一幅美妙的图案。
5、童年的往事多得像天上的繁星。
6、我们要努力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7、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8、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于线。
9、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10、这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就读的妈妈特意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11、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12、汉丞相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
修改病句知识点
病句是指结构不完整,语句不通畅,意思表达不清楚甚至错误的句子。
学会修改病句是一项基本技能,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好处。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修改的技巧?
首先,要了解病句的类型然后才能有针对方案:
1、病句成因
⑴句子不完整,成分残缺。
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
例如:
“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
”谁做了许多好事,不明确。
⑵用词不当
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例如:
“他做事很冷静、武断。
”“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果断”。
⑶词语搭配不当
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
例如:
“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听到”与”优美的舞蹈”显然不能搭配,应改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
⑷词序颠倒
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例如:
“语文对我很感兴趣。
”“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
⑸前后矛盾
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
例如:
“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
”前半句估计是不够肯定的意思,而后半句又肯定他错了,便出现了矛盾,到底情况如何呢?
使人不清楚。
可以改为“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
”或“我断定他这道题做错了。
”
⑹重复罗嗦
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
例如:
“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可删去其中一个。
⑺不合逻辑不合事理
句子中某些词语概念不清,使用错误,或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理,也易造成病句。
例如:
“稻子成熟了,田野上一片碧绿,一派丰收的景象。
”稻子成熟时是一片金黄色,而本句中形容一片碧绿,不合事理。
⑻此外比喻比拟不当,只代不明
2、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时要找出了病因,就能“对症下药”。
常用的方法是:
一读,二找,三改,四确定。
修改病句的原则是:
原意要保,改动要小,改法要巧。
同学们修改病句有三种情况,这三种情况表达了三种水平。
下面举例说明。
病句:
同学们都树立起保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
第一种改法:
把“良好习惯”改为“信心”,这种改法改掉了“树立”和“习惯”搭配不当的毛病,却出现了“保护公共财物”和“信心”搭配不当的新毛病。
第二种改法:
把全文改为“同学都保护财物”。
这样语句通顺了,但是删去太多,使原句中强调“良好习惯”这个意思没有了。
第三种改法:
把“树立起”改为“养成”。
这种改法既改了毛病,又保持了原意。
上面的例子告诉我们,修改病句的要求是:
保持作者本意,保持原来句式。
修改病句训练题:
1、这是一个快乐、愉快、欢乐的班会。
2、老师渐渐放慢了进度。
3、经过这次外出调查,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4、哥白尼敢于批判和有勇气疑心不符合实际,却历来被认为不可侵犯的权威学说。
5、选出以下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实现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
B、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难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
C、新世纪里,我们有决心把自己的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
D、能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6、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7、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却不该错过。
8、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9、小强和小明赛跑,他比他跑得快。
10、目前,广阔群众的环保观念比较淡薄,确实需要大大提高。
11、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12.他那亲切的话语,慈祥的面容,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13、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14.这场球赛的输赢,不仅关系到球队的名声,关系到学校的荣誉。
15、看了这次展览,使我有很多感想。
16、只有社会主义,就能救中国。
17、事情发生后,班主任就同班委研究,决定对这个问题进行一次教育。
扩句知识点:
句子可以扩充的有五个地方:
〔1〕“谁”的前面;〔2〕“是”和“动作”的前面:
〔3〕“什么”的前面;〔4〕“怎么样”的前面;〔5〕“怎么样”的后面。
例句:
1、英勇的战士狠狠地打击来犯的敌人。
〔“谁”之前〕〔“动作”之前〕〔“什么”之前〕
2、刘胡兰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是”之前〕〔“什么”之前〕
3、海娃非常高兴。
〔“怎么样”之前〕
4、海娃高兴极了。
〔“怎么样”之后〕
一个地方可以加上不止一个枝叶。
如“刘胡兰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在“英雄”的前面就加上了“一位”和“了不起”。
扩句应注意什么呢?
一是不能违背原意;二是不能改变结构,三是必须搭配恰当;四是力求内容丰富。
如把“小兰上学去”扩成“小兰冒着瓢泼大雨和泥泞的小路上学去”,扩充的部分就有搭配不当的毛病。
又如:
“禾苗点头”扩成“禾苗在微风中点头”当然是对的,但算不上好。
因为“禾苗”前可以扩充而未扩充。
如扩成“田里的禾苗在微风中点头”就比较好。
但仍不算很好,因为扩充的两个枝叶都是“在什么地方”,还可以加上什么样的,怎样的一类词语,变成“田里绿油油的禾苗在微风中频频点头”。
扩句的正确步骤是什么呢?
第一,画一画,看看扩充哪些地方;第二,想一想,可以加进哪些枝叶;第三,连一连,看看搭配是否恰当。
1、老师批改作业。
2、战士保卫边疆。
3、洪水淹没了村庄。
4、海鸥飞过海面。
5、兄妹俩陶醉了。
6、小马驹瞪着眼睛。
7、战士保卫边疆。
8、同学们做作业。
9、战士脸红。
10、春风吹遍大地。
11、少先队员挥舞着花束。
12、同学们议论着消息。
13、学校开展活动。
14、我握着手。
15、战士献出生命。
16、我和小刚来到市场。
转述句知识点:
转述句中人称变换有规律可循
转述句小歌谣:
一改标点:
冒号改逗号,引号给去掉;二改人称:
碰到我改成他〔她〕,碰到你看前面,前面是谁。
改成谁。
归纳起来,转述句中的人称变换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说:
“我……。
”
如:
鲁迅说:
“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
这种类型的句子,在转述时,只要把句中的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他”,去掉引号,冒号改成逗号即可。
改成:
鲁迅说,他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他可以同意。
2、×××对×××说:
“我……,你……。
”
如:
张明对王芳说:
“我今天中午要到商店去买东西,回去可能要迟一点,请你告诉我妈妈。
”
这种类型的句子中出现了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你”等人称代词,分析句子,句中的“你”就是提示语〔冒号前面的语句〕的第二个人,即王芳。
在转述中,把“我”改成“他”、“你”指王芳,可去掉,改成:
张明对王芳说,他今天中午要到商店买东西,回去可能要迟一点,请告诉他妈妈。
3、×××对×××说:
“我……,你……,他……。
”
如:
张老师对小明说:
“我今天中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你告诉张春,叫他不要等我了。
”
这样的句式中出现了“我”“你”“他”等人称代词,在转述中,如还是把“我”改成“他”,就和原句中的“他”混淆,产生误会,因而,原句中的“他”要改成张春〔引号中的那个人名〕。
改为:
张老师对小明说,他今天中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告诉张春,叫张春下午不要等他了。
亦可把语句稍作改动,改为:
张老师对小明说,他今天中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告诉张春,下午不要等他了。
注意:
句中的“他”一定是指说话的那个人。
4、×××对×××说:
“你的……,我……。
”
如:
小明对小芳说:
“你的书包非常漂亮,我非常喜欢。
”
由于句中“你”不是侧重描写的对象,它是用来限制书包是谁的。
句中侧重描写的对象是物——书包,因而句中的你不能去掉,应改成提示语中的第二个人明即小芳。
改为:
小明对小芳说,小芳的书包非常漂亮,他非常喜欢。
5、提示语在中间或在句末的句子,把提示语调整到句首可按以上方法进行改动。
例句1、妈妈对小花说:
”今天我回家会晚一点.”改:
妈妈告诉小花,她今天回家会晚一点
例句2、姐姐对明明说:
”作业写完了吗?
”改:
姐姐问明明,他作业写完没.
转述句训练题:
把下面的句子换成第三称转述
1.小红军对陈赓说:
“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2.老师对我说:
“我教你怎么写。
”、
3.雨来摇摇头说:
“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
4.李楠小声告诉我:
“我家在少年宫附近。
”
5.小姑娘说:
“我要去北京,我要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
6.老师对王芳说:
“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
7.罗蒙诺索夫摇摇头对爸爸说:
“我也要一本书!
”
8.雷锋对大嫂说:
“我送你一程吧!
”
9.小鸟对青蛙说:
“朋友,不信请你跳出井口看一看!
”
10.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
“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11.老师说:
“你今天放学之前必须完成作业。
”
12.有句俗话说:
“磨刀不误砍柴工。
”
13.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
“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
14.他惊讶地说:
“原来是你!
”15.妈妈对我说:
“你今天晚上不能看电视。
”
双重否认句知识点:
双重否认从字面上就知道,是一句话中有两个否认词语,加强了肯定的意思。
双重否认句是相对于单纯否认句而言的,它用否认加否认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语意。
1例如:
“他不是不来”意思是他要来的。
包括有双重否认的句子就是双重否认句。
比方:
〔1〕我不得不承认那个是我的东西.
“不得不”就是双重否认词
这句话的原句为:
我承认那个是我的东西。
〔2〕你不会不知道这件事。
“不会不”就是双重否认词
这句话的原句为:
你一定知道这件事
双重否认句有两种形式:
1、由两个不构成。
如:
这件事我不得不做。
2、由一个反问词(难道,怎能等)加一个不组成,构成反问句.但也是双重否认句;双重否认句就是表示肯定的意思,语气比陈述句要强烈;那么改写就是在谓语动词前加双重否认词就可以了,如果想改成反问,还要加上问号;
在双重否认句中,有那么几个可以用:
“不得不”“不能不”“难道”……“不”……“不可能不”“不会不”“怎么会”……“不”“不是不”等。
双重否认句训练题:
1、香港回归伟大的祖国,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3、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
4、我对同学们的勇敢精神,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5、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世界。
6、这是伟大的奇观。
7、你应该知道这件事。
8、我们建成了希望小学。
9、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10、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
11、报纸的诱惑力如此之大,每日都要读它。
12、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13、问题还没有弄清,但已经有了一点儿头绪。
14、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
其它句式知识点:
反问句与陈述句
一个意思可以用陈述句表达,也可以用反问句表达。
两个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意思相近,但语气不同。
如: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真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这两句话中,第一句是反问句,第二句是肯定句,两句话的意思基本相同。
陈述句改反问句要注意三点:
1、词语的变化。
如果陈述句是肯定的意思,可加入“难道……不……”或“怎能……不……”;如果陈述句是否认的意思,则加入“难道……”或“怎能……”,再将原句中否认的意思改为肯定的意思。
2、标点的变化。
陈述句改反问句后一定要将句号改为问号。
3、语气的变化。
陈述句改反问句后要添加疑问词。
如果添加的是“难道……不……”或“难道……”则疑问词为“吗”;如果添加的是“怎能……不……”或“怎能……”,则疑问词为“呢”。
反问句改陈述句与之相反:
1、词语的变化。
如果反问句是肯定的意思,则去掉“难道……不……”或“怎能……不……”;如果反问句是否认的意思,则去掉“难道……”或“怎能……”,再将原句中肯定的意思改为否认的意思。
2、标点的变化。
反问句改陈述句后一定要将问号改为句号。
3、语气的变化,反问句改陈述句后一定要去掉疑问词。
肯定句与否认句
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也可以采用否认句式,表达方式为“否认+否认=肯定”。
将肯定句式改成否认句式,除了将原句中表示肯定的词语〔如“能”“会”“可以”等〕改成表示否认的词语,〔如“不能”“不会”“不可以”等〕外,还要在原句式的适当位置再添上一个表示否认的词。
如:
“这件事你应该去做。
”改成“这件事你不该不去做。
”句式变了,意思却未变。
陈述句与感慨句
一个意思可以用陈述句表达,也可以用感慨句表达。
两个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意思相近,但语气不同如:
“它闭息凝视,一定要把老鼠等出来。
”“它闭息凝视,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这样句式变了,意思却未变。
其它句式训练题:
1、按要求改写以下句子。
一阵猛烈的炮火,摧毁了敌人坚固的工事。
〔被字句和把字句〕
悦耳的歌声把全班同学吸引住了。
〔陈述句和被字句〕
2、将以下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这样肮脏、零乱的地方,不会让人觉得舒服。
这场比赛不能让祖国再次蒙受屈辱。
象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作为少先队员应该讲文明,有礼貌。
3、将以下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
4、将以下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和感慨句。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荣夺目的明珠?
人们怎么不希望车子能停下来,不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母亲对我的嘱咐,正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
5、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和肯定句。
每个人都不会说自己的家乡不好。
没有人不希望过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谁也不能否认这本书是何明的。
修辞手法知识点
掌握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
要掌握几种修辞手法的特点:
1、比喻是用具体、浅显的,人们容易理解的事物去给抽象的、深奥的、人们生疏的事物打比方。
一个比喻句中有本体和喻体以及比喻词。
2、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
3、夸张是把要描写的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缩小,使其更鲜明,更突出。
4、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比肯定更强烈的情感。
5、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6、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义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句子排列起来,就是排比。
具体分类解释:
〔1〕比喻。
俗话叫打比方。
常用的比喻词有:
象、好似、似、好似、假设、如、如同等。
例如,太阳象个红球,慢慢地升起来。
另一种是暗暗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
是、成为、变为等。
例如: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2〕夸张。
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所要描写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的写法叫夸张。
如:
大虫怒吼一声,就象晴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山冈也动了。
〔3〕拟人。
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的方法。
运用拟人的方法可以使人觉得生动、形象、亲切。
如:
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
〔4〕排比。
用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一些句子或词组排列起来,表达意义密切相关的内容,借以增强语气。
〔5〕对偶。
对偶句结构整齐匀称,读起来琅琅上口。
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6〕设问。
自问自答
〔7〕反问。
特点是从反面提出问题,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问话中。
〔8〕双关。
在特定的场合,故意让一句话或一个词语有两种不同的含义。
例:
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
〔9〕引用。
那才真叫“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呢!
〔10〕反语。
审问没多久,秘密警察就很不小心地“碰”了我一下。
修辞手法练习题
读下面的句子,看看是用什么方法修饰的。
1、飞机排成人字形,像银燕一样飞过天空。
〔 〕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转述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