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致橡树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回旋舞.docx
- 文档编号:24976329
- 上传时间:2023-06-03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86.86KB
专题一 致橡树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回旋舞.docx
《专题一 致橡树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回旋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一 致橡树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回旋舞.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一致橡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回旋舞
致橡树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回旋舞
开卷有益
什么是爱?
爱有爱情: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爱一个人,就要尽自己的责任,精心地呵护她,为她引路护航,一个微不足道的举动,正是爱真诚的表达。
爱有爱心:
“轻轻地捧着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
”爱是春天里的一阵细雨,浇灭了火焰山里的熔浆;爱是秋天里的一阵清风,吹起了人间真爱。
让我们把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播撒下爱的种子吧!
话题链接——爱情
1.教材赏悟
《致橡树》中,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
通过拟物化的艺术手法,用木棉树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诚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
2.名句赏记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
◆爱,和炭相同,烧起来,得想办法叫它冷却。
让它任意着,那就要把一颗心烧焦。
——莎士比亚
◆人不是仅仅为了爱而生存的;难道男人的全部目标就是为了控制某一个女子,而女子的全部目标就是为了左右某一个男子吗?
从来不是!
——《赫尔岑论文学》
◆只有驱遣人以高尚的方式相爱的那种爱神才美丽,才值得颂扬。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如果说爱情使人忧心不安的话,则尊重是令人信任的;一个诚实的人是不会单单而不敬的,因为,我们之所以爱一个人,是由于我们认为那个人具有我们所尊重的品质。
——卢梭《爱弥儿》
◆在玫瑰花的充裕的光阴里,爱情是酒;在花瓣凋谢的时候,爱情是饥饿时刻的粮食。
——泰戈尔
◆人生是花,而爱便是花的蜜。
——雨果
3.典例赏析
雁丘词
[金]元好问
原文: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
“今旦获一雁,杀之矣。
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
”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
译文:
泰和五年,我前往并州参加府试,在路上遇到一个捕雁的人说:
“今日捉到一只大雁,并杀死了它。
其中一个挣脱罗网的大雁悲哀地鸣叫着不肯离去,最终自己撞到地上死了。
”我于是买了那两只大雁的尸体,把它们埋葬在汾水岸边,用石块堆砌起来作为标志,起名字叫“雁丘”。
4.时文赏读
梅花催
毕淑敏
很多人以为爱是虚无缥缈的感情,以为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频率十分低。
以为只有空虚的细腻的多愁善感的人,才会在淋漓秋雨的晚上和薄雾袅袅的清晨,品着茶吹着箫,玩味什么是爱。
以为爱的降临必有异兆,在山水秀美之地或是风花雪月之时,锅碗瓢盆刀枪剑戟必定与爱不相关。
还有很多人以为自己不会爱,是缺乏技巧。
以为爱是如烹调书和美容术一样,可以列出甲乙丙丁分类传授的手艺,以为只要记住在某种场合,施爱的程序和技巧,比如何时献花何时牵手,自己在爱的修行上,就会有一个本质性的转变和决定性的提高。
风行的各类男人女人少男少女的杂志上,不时地刊登各种爱的小窍门小把戏,以供相信这一理论的读者牛刀小试。
至于尝试的结果,从未见过正式的统计资料,也无人控告这些经验的传授者有欺诈倾向。
想来读者多是善意和宽容的,试了不灵,不怪方子,只怪自家不够勤勉。
所以,各种秘方层出不穷,成为诸如此类刊物长盛不衰的不二法门。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多少人求爱无门,再接再厉屡败屡试。
爱有没有方法呢?
我想,肯定是有的。
爱的方法重要不重要呢?
我想,一定是重要的。
但在爱当中,最重要的不是方法,而是你对于爱的理解和观念。
你郑重地爱,严肃地爱,欢快地爱,思索地爱,轻松地爱,真诚地爱,朴素地爱,永恒地爱,忠诚地爱,坚定地爱,勇敢地爱,机智地爱,沉稳地爱……你就会派生出无数爱的能力,爱的法宝,爱的方法,爱的经验。
爱是一棵大树。
方法,是附着在枝干上的蓓蕾。
某年春节,我到江南去看梅花。
走了很远的路,爬了许久的山,看到了无边无际的梅树。
只是,没有梅花。
天气比往年要冷一些,在通常梅花怒放的日子,枝上只有饱胀的花骨朵。
怎么办呢?
只有打道回府了。
主人看我失望的样子,突然说,我有一个办法,可以让梅花瞬时开放。
我说,真的吗?
你是谁?
武则天吗?
就算你真的是,如果梅花也学了牡丹,宁死不开你又怎样呢?
主人笑笑说,用了我这办法,梅花是不能抵挡的。
你就等着看它开放吧!
她说着,从枝上折了几朵各色蓓蕾(那时还没有现在这般的环保意识,摘花,--罪过),放在手心,用热气暖着哈着,轻轻地揉搓……
奇迹真的在她的掌心缓缓地出现了。
每一朵蓓蕾,好似被魔掌点击,竟在严寒中,一瓣瓣地绽开,如同少女睡眼一般睁出了如丝的花蕊,舒展着身姿,在风中盛开了。
主人把花递到我手里,说好好欣赏吧。
我边看边惊讶地说,如果有一只巨掌,从空中将这梅林整体温和揉搓,顷刻间就会有花海涌动了啊!
主人说,用这法子可以让花像真的一样开放,但是……
她的“但是”还没有讲完,我已知那后面的转折是什么了。
如此短暂的功夫,在我手中蓬开的花朵,就已经合拢熄灭,那绝美的花姿如电光石火一般,飘然逝去。
怎么谢得这么快?
我大惊失色。
因为这些花没有了枝干。
没有枝干的花,绝不长久。
主人说。
回到正题吧。
单纯的爱的技术,就如同那没有枝干的蓓蕾,也许可以在强行的热力和人为的抚弄下,开出细碎的小花,但它注定是短命和脆弱的。
我们珍视爱,是看重它的永恒和坚守。
对于稍纵即逝的爱,我们只有叹息。
爱在什么时候,都会需要技术的。
而且这些技术,会随着历史的进程,发展得更完善和周到。
同时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更看重那技术之下的,深埋在雄厚土壤中的爱的须根。
如果你需要长久的致密的坚固的稳定的爱,你就播种吧。
你就学习吧。
你就磨炼吧。
你就锲而不舍地坚持求索吧。
爱必将降临在每一个真诚寻找它的眸子里。
常识链接——知人论世
一、《致橡树》
1.识作者
朦胧诗派代表人物——舒婷
舒婷,中国现代女诗人,原名龚佩瑜,是与北岛、顾城齐名的朦胧诗派代表人物。
舒婷擅长在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捕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
情感的复杂、丰富性常常通过假设、让步等特殊句式表现得曲折尽致。
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辨力量,又楚楚动人。
2.知背景
血与火洗礼后的爱情宣言
《致橡树》创作于1977年3月,是“文化大革命”后最早的爱情诗。
十年动乱,人性遭到蔑视,人的尊严遭到肆无忌惮地践踏。
特别是爱情,这一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现象,更是遭到贬低甚至扼杀。
在打破了思维上的清规戒律之后,诗人毫不畏惧地把她的触角伸向人性的各个领域,对人的思想和感情做了细致地观察和体验。
诗人勇敢地表现了对血肉丰满、精神高尚的人格的追求,大胆描写了对爱情的渴望。
3.解文体
朦胧诗
朦胧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以舒婷、北岛、顾城、食指、芒克等先驱者为代表。
朦胧诗,以内在精神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采用整体形象象征、逐步意向感发的艺术策略和方式来掩饰情思,从而使诗歌文本处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呈现为诗境模糊朦胧,诗意隐约含蓄、富含寓意,主题多解多义等一些特征。
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识作者
“北大三诗人”之一——海子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中国现代诗人。
海子在农村长大。
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年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
海子是一个极有天赋也很自我的诗人,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年仅25岁。
2.知背景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写于1989年1月13日,距海子卧轨还不到两个半月。
据海子的好友回忆,海子此时在精神上已不时出现崩溃的现象。
选择做一个诗人,往往就等于在现实中选择了苦难和孤独,尤其是在诗歌逐渐退出民众视野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
海子本人出身寒微,工作后又工资微薄,可以说是一生清贫。
本来就不可能有个舒适的外部环境让他去经营自己的诗歌王国,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诗歌一直没有得到文坛的承认,甚至还屡受批评、批判,再加上海子天生的敏感和偏执等因素,一切都使他始终处于与现实的紧张关系之中。
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这首诗。
三、*《回旋舞》
1.识作者
象征派诗王——保尔·福尔
保尔·福尔(1872—1960),法国诗人,被称为“象征派诗王”。
1912年,他获得了“诗王”的光荣称号。
他的诗集共有32卷之多,有名的《法兰西短歌集》,便是包含了他全部作品的总集。
2.解文体
法国象征诗
法国象征诗,作为一个独立的诗歌派别,有其基本的而又是独特的艺术个性。
象征诗是主张用有声有色的具体物象来暗示诗人微妙的内心世界。
象征派诗歌的内心主要是表现诗人自我的感受、意志和追求,反对诗意的直露,而将诗意隐藏起来,使之似有似无、扑朔迷离。
象征诗派追求艺术手法的奇特。
一是追求“暗示”手法。
象征诗派的象征形象,很少让人看到它本身内在的东西,更多的是让人想到它外在的内容。
二是追求意境“契合”的手法。
象征派诗人要表现自我,又不采取直抒的途径,于是就留心捕捉时机,把自己的心灵感受附在自然景物上。
三是追求诗句跳跃的手法。
象征派诗歌往往打破常规的逻辑,省略一般的联想过程,以跳跃的思绪引发读者去展开想象。
一、字音辨识
1.单音字
①炫耀(xuàn) ②凌霄(xiāo)
③戟(jǐ)④霹雳(lì)
⑤雾霭(ǎi)流岚(lán)
⑦虹霓(ní)⑧眷属(juàn)
⑨携手(xié)
2.多音字
藉
干
劈
旋
二、辨形组词
三、近义词辨析
1.炫耀·夸耀
同:
都是动词,都有“夸赞自己”的意思。
异:
①夸赞的事物不同。
“炫耀”的是自己的成就或奢华、贵重的物品。
“夸耀”的是自己的某项成就或自以为超过别人的东西。
②夸赞的方式不同。
“炫耀”可以通过语言或奢华贵重的东西在别人面前显摆,“夸耀”主要是通过语言大加赞赏。
【运用】
A.露珠并不像鲜花那样,在人前显示________,它只是默默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B.齐威王总是________自己的马跑得快,结果却输给田。
忌
答案 A.炫耀 B.夸耀
2.终身·终生
同:
都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异:
①侧重点不同。
“终身”侧重切身的事情。
“终生”侧重事业方面的事情。
②适用对象不同。
“终身”常用于生活、婚姻、利益、职业、职务等方面。
“终生”多用于事业、工作、使命、抱负、业绩等方面。
【运用】
A.身为官宦小姐的秀娥,在当时的社会里本应足不出户,乖乖在闺房中做些女红,只等父母为其把________大事来定。
B.每一个中华儿女在听到“中国梦”这三个字的时候,都会心潮澎湃,愿意为实现梦想奋斗________。
答案 A.终身 B.终生
3.不止·不只
同:
都有“不仅仅”的意思。
异:
“不只”是连词,相当于“不但”“不仅”。
后面要有与之相呼应的连词。
“不止”是动词,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不停止”,如大笑不止;另一个意思是超出某个数量或范围。
【运用】
A.这个大坝拦截的河水________能灌溉农田,也能用来给附近村镇发电。
B.条条大路通罗马,通往成功的道路________一条。
但我坚信磨难必将铸就成功。
答案 A.不只 B.不止
【博喻】
博喻,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它不同于明喻、暗喻、借喻等各种比喻,博喻运用得当,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
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这是其他类型的比喻所无法达到的。
《致橡树》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就属于博喻。
本体是橡树,喻体有三个,“刀”“剑”“戟”。
再如“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本体是木棉的花朵,喻体有两个,“沉重的叹息”“英勇的火炬”。
练习:
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博喻的一项是( )
A.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B.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去,像莲花,像海棠叶儿,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说不定你忘记自己在漓江上了呢!
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D.“砰”一声,郎平的一记重扣,激起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欢呼声和鼓掌声,像海涛击岸,像山洪暴发,像飞瀑倾泻。
观众们蜂拥到场子里,将一束束散发着馨香的鲜花,献给教练、领队和姑娘们。
答案 C
一、《致橡树》
●小组合作
1.诗人否定传统的爱情观选择了哪些意象?
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答:
答案
(1)诗中否定了三种世俗的爱情观。
(2)①攀援的凌霄花。
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炫耀自己),为了追求高贵的地位,不顾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严于不顾,这是一种“极力攀附”的爱情。
②痴情的鸟儿。
这种鸟儿是单方痴恋,只知为对方歌唱,她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只知依附在橡树的阴影之中,却不愿飞出橡树的庇护。
这是一种“只知依附”的爱情。
③泉源、险峰、日光和春雨。
它们为了橡树的蓬勃生长,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予,却忘了给自己一个独立的世界、创造自身价值的机会。
这是一种“一味奉献”的爱情。
2.“不,这些都还不够!
”这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答案 诗人批驳了种种世俗的爱情观,以一个勇敢的斗士面貌表现出对旧观念、旧伦理道德的强烈反对否定和坚决反叛。
诗人争取女性尊严、独立地位、人格价值的抗争的决心跃然纸上。
3.作为爱的双方,诗人认为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呢?
答:
答案 橡树: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
作者在此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理想中的男子汉比作刀、剑、戟,枝干像铜、像铁,得出理想中的男子汉形象应是——伟岸挺拔、坚强有力的。
木棉: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
作者认为女性应有“红硕的花朵”,形容女性外表的健康美,完美的女性形象应该是青春秀美的,充满生机的。
有了美丽的外表,还必须拥有丰富的内涵。
4.如何理解“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这两个比喻?
答:
答案 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展现女性的大多是一幕幕悲剧。
她们中的一部分意识到了社会强加给自己的不公正待遇,她们也试图反抗,改变这不公正命运带给自己的屈辱,然而常常是以悲惨的结局告终。
她们中的另一部分不仅丧失了做个“人”的权利,只能像一种依附品从属于男性社会,而且她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无疑加浓了她们自身的悲剧色彩。
女诗人作为新时代觉醒了的女性,她为此感到难过、沉重,因而发出沉重的叹息。
而“英勇的火炬”则突出女性更需具备像男子汉一样的勇敢、顽强的品质和热情友爱的态度,能给别人带来力量、光明和温暖。
所有这些加起来,构成了理想中完美的女性形象。
5.结尾那句诗: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
答案 这一部分起到总结全诗、升华主题的作用。
“这”指作者上面所描述的新型爱情观,其内容应包括平等独立、心心相印、坚贞不渝等要素。
不仅爱你伟岸挺拔的身躯,爱你的容貌、气质、才华成就;更爱你今生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
●疑难探究
作者通过六个意象历数自己否定的爱情模式,那么,作者认为真正的爱情应该是怎样的呢?
答:
答案 ①作者强调的是爱的基础。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这两句指出了只有以独立的人格、高贵的尊严为前提,才可以论及“爱情”,也即强调了爱的基础应是“独立、平等”。
②“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这几句强调了爱的双方应紧密结合、相亲相爱、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依存。
③“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中,明确地指出,理想中的爱情,男女双方应各有其自己的特点,且在心智和能力等方面相互匹配。
④“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中指出,真正的爱情应该经得起人生的考验,无论是苦难还是幸福,都应该相互陪伴、相互支持。
总之,理想爱情中的男女,应该如并肩而立的橡树和木棉,二者用根的紧握,叶的相触,风中的互相致意传递、回报彼此的爱,以此共同强健爱的纽带,使双方能够在漫长的岁月,终身相依,共度人生,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建立在这样的基石上的爱情才是鲜活、圆满的,这种本真的爱情,才是值得追求的。
●写作特点
1.独白的抒情方式
诗歌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便于坦诚、开朗地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
2.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
全诗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地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因而这首富于理性气质的诗却使人感觉不到任何说教意味,而只是被其中丰美动人的形象征服、陶醉。
3.韵律舒畅而有节奏感,读之琅琅上口,韵味隽永、悠长
首先,它的诗句排列大体整齐而有变化,既不呆板,也不感重复。
有些诗句是成双成对的,这不仅增强了语势,而且更有节奏感。
两个“我如果爱你”,又引出两个“绝不”和两个“也不止像”。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不仅情趣盎然,而且在形式上字数相同,词性相对,不求严格对仗,却有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律美。
其次,全诗从头至尾押一个韵,音节连贯绵长,一气呵成,蕴含着脉脉深情,又富于音乐美。
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小组合作
1.要做一个幸福的人,为什么“从明天起”,而不是“今天”?
答:
答案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幸福,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实现的。
现实中的海子,始终处于清贫。
海子有过幸福生活的热望,却没有实现这种希望的勇气。
2.诗中选取了哪些事物形象?
这些形象表现了海子怎样的理想生活?
答:
答案 喂马劈柴——闲适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周游世界——自由生活;粮食和蔬菜——平凡普通、自食其力的生活;房子——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精神家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背离尘世,远离世俗。
3.第二、三小节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 这两节表现了诗人对亲情和友情的珍惜。
第二节抒发的是亲情,第三节抒发的是友情。
感情涉及面次第展开,胸襟逐渐开阔。
对陌生人也有三个祝愿。
最后的“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是总括性的,“尘世”二字透露诗人此时此地对于“幸福”的理解。
两章四次提到“幸福”,这“幸福”不仅属于海子,更属于全社会的人,表明海子内心此时洋溢着博爱。
4.诗人从想象中得到幸福,为什么还要把自己的幸福告诉别人,又不断祝福陌生人?
这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答案 诗人在自己拟想的幸福图景中获得快乐,这种快乐不断地膨胀,使诗人抑制不住地把自己的幸福告诉别人,使他们分享自己的幸福;而且,诗人将幸福由己推人,希望别人也能得到幸福,于是又不断祝福陌生人。
表现了诗人的博爱,他爱这个世界的一切。
●疑难探究
1.为何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题目,而不直接以“幸福”为题?
答:
答案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他拟想的幸福生活图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亮丽的部分,是诗人理想境界中的幸福的形象化描写。
这个内容当然也是与现实难以协调,但恰是这种不协调表达了诗人的真胸臆,也是这首诗的表达的重点所在。
诗人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题,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而“幸福”显得太普通。
2.有人说,全诗读来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悲凉感,请具体分析。
答:
答案 这首诗乍看是以淳朴、欢快的方式发出对世人的真诚祝愿,诗人要做一个幸福的人,愿把幸福告诉每一个人,甚至祝愿陌生人在尘世获得幸福。
但是,在洋溢“幸福”的诗句背后,却有挥之不去的悲凉感。
现实中的海子,始终处于清贫,不可能拥有闲适自由、诗意般的生活。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幸福,对海子而言,只能是梦想,永远的梦想。
“从明天起”,才做幸福的人,那么昨天、今天呢?
昨天、今天只能是暗淡,只能是孤寂,只能是痛苦。
祝愿陌生人获得尘世的幸福之后,一句“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将自己阻隔在尘世生活之外。
“只愿”犹言幸福是你们的,“我”情愿独面大海、背对世俗。
他把祝福留给他人,自己却不能、也不想在尘世获得幸福,联想到两个月后诗人的自杀,此诗颇具悲凉情调。
●写作特点
1.朴素明朗而又隽永清新的语言
诗人拟想了尘世新鲜可爱、充满生机活力的幸福生活,表达了诗人真诚善良的祈愿,愿每一个陌生人在尘世中获得幸福。
同时也反衬了诗人现实生活的不如意,表达出了他的孤独与绝望。
2.意象空旷,以实显虚,以近显远
大海、房子,喂马、劈柴,三两笔便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面朝大海”本来是面对空旷、虚无,但海子独具慧眼,竟然看出了“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是实景,“春暖花开”是虚景。
仅有“面朝大海”就流于枯燥、凋疏,“春暖花开”更灵动、更温暖明丽。
“春暖花开”是诗人的“心画”,是梦想的温柔之乡,寄托着诗人无限渺远的情思遐想。
三、*《回旋舞》
●小组合作
1.如何理解诗歌前两节提出的两个假设“假如全世界的少女都肯携起手来”“假如全世界的男孩都肯做水手”?
答:
答案 这两个“假如”排除了全世界所有男孩女孩之间的误解、隔阂、歧视,甚至冲突。
如果这两个充满童话色彩的假设能够实现,“她们可以在大海周围跳一个回旋舞”“他们可以用他们的船在水上造成一座美丽的桥”,那么全世界的男孩女孩将有可能组织起盛况空前的全球人类大联欢。
如诗的最后一节强调的:
“人们便可以绕着全世界跳一个回旋舞,/假如全世界的男女孩都肯携起手来。
”
2.《回旋舞》中少男少女拉起手来围着大海跳舞是否有某种象征意义?
答:
答案 少男少女们拉起手来围着大海跳舞象征着全世界人民的和睦团结,表达了诗人美好的理想和乐观精神。
3.诗人为什么选“少女”和“男孩”来作为跳回旋舞的主角?
答:
答案 青春是人生的希望,青年是人类的希望。
“少女”和“男孩”是青春和青年的代名词。
诗人用最质朴的诗句为我们勾画出一幅全世界的男孩女孩携手舞蹈、友善相处的美丽图景,这是一种田园般的温馨和生命初始的善良。
●疑难探究
这首诗以什么为主要意象?
寄托着诗人的什么愿望?
答:
答案 这首诗以“回旋舞”为主要意象,这是从法国民间舞蹈“回旋舞”的表演形式中摄取诗意,生发开来的。
作为抒情诗人,保尔·福尔特别歌唱爱情和人类的友爱。
全世界的少男少女都携起手来,团结起来,没有肤色、种族、国别的差别,大家共跳一个回旋舞,世界不就充满了爱吗?
诗人唱出的全世界人民和睦团结的颂歌,表达了诗人美好的理想和乐观的情调。
这首诗是诗人在20世纪前期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用饱含深情的笔写下的向往和平安宁的愿望。
●写作特点
1.节奏感强,轻快
诗行间充满了对未来和平世界的向往,毫无低落、抑郁之情,让读者跟随诗人走进美好的世界中,去感受生活的情、和平的美。
2.首尾相接、回环往复
整首诗以三个假设的排比句铺排来,诗歌的主旨在重复的吟唱中不断地得到了强化。
全人类不分男女、种族、肤色、国家差别,一起跳同一种舞蹈,借用法国常见的民间舞蹈,唱出全世界人民和睦团结的颂歌,表达诗人希望全人类破除一切隔阂、猜忌,共同创造“大同世界”的美好理想和乐观精神。
●写作应用
【写法借鉴】
《致橡树》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了诗人既独立又自尊的崇高而坚贞的爱情观。
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一 致橡树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回旋舞 专题 面朝 大海 春暖花开 回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