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跪着教书》读后感15篇.docx
- 文档编号:24972610
- 上传时间:2023-06-03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0.96KB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15篇.docx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跪着教书》读后感15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15篇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15篇
[篇一]
我读了《不跪着教书》,受益匪浅。
我坚信,要想实现不跪着教书,必须使自己思想深刻,追求高远,底蕴丰厚,智慧不凡,人格伟岸。
而达此境界的最根本方法是除了读书,还是读书。
每一位教师成为“读书人”是一种职业召唤,一种义务,一种责任,因此教师必须成为学生读书的楷模。
为了增强个人的读书意识,促进自身的快速成长,培养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努力提高自己学习理论的热情。
努力提升理论和实践水平,增长教学智慧,推进课程改革进程,全面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通过读书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理念,开阔视野,积累教学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这样为人师者才能做到视野有宽度、知识有厚度、思想有深度。
特别是在思想的深度上要有刻意的追求和作为。
因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活动已不再是单维的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而必须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人格建构。
“只有用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
”只有教师的思想光明才能烛照出学生的精神灿烂,只有教师的情感高尚才能熏陶出学生的高尚情感,只有教师的心理健康才能培育出学生的健康心理,只有教师的人格伟岸与厚重才不会导致学生的人格猥琐与浅薄。
像吴老师那样,视教育为事业,视教育为希望、视教育为理想、视教育为信念、视教育为生命。
而不是把教师的职业当作谋生的手段、某名的台阶、谋利的渠道、谋权的踏板。
要像张思明那样用心去营造局部的晴天,要像李镇西那样全身心的践行着自己“民主、科学、个性”的教育理想,我们不断改变的是工作的心情。
虽然我们教师许多人不能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至少可以选择快乐的心态。
备课、上课、改作业、考试、辅导、补差等这些日常的工作会占去我们很多的时间,甚至有时候连业余时间也要搭上,于是,我们就好象没有时间去思考别的事情了。
回望过去,自己何尝不是如此?
工作繁杂,家务烦累,让我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几乎殚精竭虑。
吴非老师的《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令我幡然醒悟。
我知道了具备独立思想,是老师的安身之本,是终身学习的立身之本,一个人,只有成为一个思想者,他才能有充实的内心,才有可能始终充满活力,在他看来:
思考着是美丽的。
所以,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美丽的老师。
“一本好书往往就是一粒善良的种子,一粒爱的种子,一粒正直的种子,这些种子适时地播撒在读书人的心田,就有了真善美品格的萌芽,滋养感知,潜移默化,人的心灵就会变得充实、高贵、美丽。
”人,最可怕的是灵魂空虚和精神萎缩。
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说:
“由于生存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
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
为避免陷入这种“更可悲”状况的最可行的办法,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谋求自我的灵魂充实和精神生长。
作为一项为孩子“打底”的工程,教育天然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博大而高远的精神,一种充实而圣洁的灵魂,一种虔诚而温馨的情怀,和追求完美人生的信念,这种特殊的职业就决定了教师必须把读书作为一生中的头等大事,作为一名教师,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
[篇二]
近日读了《不跪着读书》中的《冷眼看“减负”》,感触颇深。
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无疑成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操作,才能达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增加教育学习的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目的呢
首先,教师要自觉更新教育观念,是减负增效提质的基础
在新形势下,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学习,明确素质教育的含义,明确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和现在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教育的真正内涵,用现代科学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及时转变自己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
其次,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要务。
1、教师要在备课上下功夫。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教法是创建在学生学法的基础上的,是教师在全面思考教材、学生、资源配置和教师自身的特点的基础上,再在教法体系中优选出符合本班学生或某个学生的教学方法。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真正达到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的目标。
事实上,不管什么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都要立足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寓教于乐,因材施教和学生互助学习为原则。
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上也应该是积极的,要结合实际,多种教学手段并用,注重传统的和现代的相结合,让学生直观、形象、生动地掌握科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如:
多动手做实验,多使用多媒体课件,多用投影片、挂图等。
尽管准备好这些内容需要花费教师很大的时间和精力。
但是它能创设情境,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轻松的学习,达到减负增效提质的目的。
2.高质量的上好每一节课,是增效提质的关键。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但备好课不等于就能上好课。
备课中的主角是教师自己,而上好课的主角是师生双方。
上好课除了课前的充分准备以外,课堂上要把握好几个要点:
一要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原则。
二要综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且教学手段灵活多样。
三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四要及时掌握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
五要恰当分配时间,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只要把握好以上几点,课堂教学就可事半功倍。
课堂上有了教师及时有效的导和学生主动积极的学,减负增效提质就成为可能。
总之,减负要减学生的负担,教师就要精讲精练,改变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篇三]
最近读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吴非老师撰写的教育随笔《不跪着教书》,篇篇观点鲜明新颖,振聋发聩,分析问题一针见血,给人耳目一新,读后受益匪浅。
教师是一个人而不是神,也不是伟大的什么蜡烛、园丁。
教师就是教师,教师和学生是是一对相互影响的伙伴,是一对共同成长的朋友; 教师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有自己的油盐酱醋,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生活理想。
但教师应该是一个“站直了”的人,一个头顶天,脚踏地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铭记在心并学习的人。
而要做到这样,教师就绝不能跪着教书。
坐下沉思,回过头来再想想身边的学生,其实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有光环,那些平日里成绩稍微差一点的学生,他们只不过是一个折断了一只翅膀的天使。
但他们往往又是体育健将,绘画的行家,唱歌的能手,劳动的榜样,守信的楷模………他们的品质往往会比学习好的同学还要好。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平日生活中要及时总结和表扬他们的长处,要用他们的长处弥补他们的短处,要想办法挖掘他们的潜能,然后再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注意力慢慢转移到学习上来,从而激发他们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成功中培养自信。
著名主持人杨澜在培养小孩的时候,是这么说的:
“我不期望我的小孩成绩有多么优秀,但是我希望她是一个开心健康的孩子,凡事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
也许孩子调皮捣蛋,但是换一个方向,他就是聪明伶俐,勇于冒险; 也许孩子喜欢狡辩,凡事据理力争,但这正说明孩子富有辩才,口才一流; 也许孩子沉默寡言,内敛含蓄,但是你有没有发现他有一颗心思细腻凡事都会替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 也许孩子确定表现倔强,凡事唯我独尊,但是你能否定将来做大事者不正是这样勇于坚持自我,执着唯一的人么?
我表达的并不是说完全顺着孩子的个性随波逐流,我想说的是,顺着孩子的个性去引导孩子成长。
比如还是一团泥巴,那你就按照泥巴的特性帮他塑造成一个精美的陶具,而不是光亮的玻璃; 如果孩子是一株小草,就不要拔苗助长逼迫孩子成为参天大树,而是让他自由生长,感受小草的快乐,实现小草的梦想。
吴老师认为评价一位教师的工作,简单地说可以是三句话:
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让学生喜欢你任教的学科,让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言简意赅,把握住了现代“师道”的实质。
课堂中我们要有激情,这种激情劲儿很重要地来自言辞,不仅仅是将预先准备的内容表达地流畅、有韵味,更多的还是对随机出现的问题能接过话题阐释和借题发挥,有了新意,有了深度,学生怎么会厌学呢,学生喜欢有激情的老师,喜欢有激情的课堂,我们得靠激情感染学生。
我们要和学生对话沟通,要展现所教学科的内在魅力,体验老师的妙趣横生。
你看,这将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我们现在所做的不仅仅是传播,更是创造,传说人本来是泥做的,因为得到一口灵气而开始了生命,也许经后我所做的就是要传承这股灵气,让更多的生命有新的呼吸。
有教学个性的教师,他们的课往往体现着一种独立思考的意识,展现自己的学养; 而一个不善于思考问题的教师,只能做“传声筒”。
我们要做站直了的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精力不断的学习,使自己思想深刻,追求高远、底蕴和智慧,勇于创新,勇于挑战。
同时也要让学生不断地发现人性美,做一个正直的、真诚的、宽容的、有爱心的、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人。
[篇四]
最近读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吴非老师撰写的教育随笔《不跪着教书》,篇篇观点鲜明新颖,振聋发聩,分析问题一针见血,给人耳目一新,读后受益匪浅。
吴非老师在“序”中说: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
”发人深省的思考引出一个话题:
教师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
人们把教师比着辛勤的园丁、无私的春蚕、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燃烧的蜡烛等等等等……我觉得,教师不仅仅是园丁,他自己本身就应该是一朵美丽无比、赏心悦目的花,吸引着学生; 教师也不仅仅是春蚕,他的生命在每一个季节,在奉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教师还不仅仅是工程师,人类的灵魂不可能用一个固定的工艺流程去塑造,再说,教师自己的灵魂又由谁来塑造呢; 教师更不仅仅是蜡烛,他不应该用“燃烧”自己来“照亮”学生。
教师究竟是什么?
其实,教师就是教师,就是一个普通的人,有自己的油盐酱醋,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生活理想; 教师也是一个“站直了”的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铭记在心并学习的人。
而要做到这样,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而书中提出的“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
”的质问振聋发聩!
《不跪着教书》有一个标题是“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
”吴非老师列举了现实中的一些跪着教书的现象:
“面对一本教参,他不敢说不; 面对外行领导的错误指责,他会立刻匍匐在地; 教师失去了独立思考的精神,乃至丧失尊严,能靠他去立人吗?
”事实上,我们身边乃至我们自己都不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算不上是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我们常常在教参与个人思想之间举棋不定:
要是按照自己认为的来教,万一考试考到这个问题,而标准答案肯定是以教参为准,那岂不吃了亏?
斗争的结果,往往是违心地将教参上的观点与标准答案传授给学生,宁可躲过学生怀疑的目光。
读了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知道了,我们不只是“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我们还要“传道”,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而教师首先要是一个思想先进、厚重,不盲从、很自信的人,学生才能在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更懂得为人处世,更能成长为一个有思想、有魄力、有高尚品格的人。
如果一个教师自身都缺乏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很难想象他所教出的学生会是什么样子,真的就如吴老师说的“学校只能教出一群精神侏儒,只能培养顺服的思想奴隶”?
读了《不跪着教书》这一本书,让我明白了:
教师不仅仅是园丁,他自己本身就应该是一朵美丽无比、赏心悦目的花,吸引着学生; 教师也不仅仅是春蚕,他的生命在每一个季节,在奉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教师还不仅仅是工程师,人类的灵魂不可能用一个固定的工艺流程去塑造; 教师更不仅仅是蜡烛,他不应该用“燃烧”自己来“照亮”学生。
[篇五]
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不跪着教书》一书,顿时被它的书名深深吸引,心中的疑问也随即接踵而至:
“不跪着教书”?
难道有人是跪着教书的吗?
究竟什么是“不跪着教书”呢?
为了解开心中疑问,我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真是书如其名,书中阐述的观点个个都鲜明新颖,分析问题一针见血,读后让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通过阅读,我对“教师”这一称号有了进一步的的认识,书中提出“教师”应该是一个“站直了”的人,一个头顶天,脚踏地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铭记在心并学习的人。
而要做到这样,教师就绝不能跪着教书。
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不停地读书,通过书籍充实自己的教育知识、获得教育智慧,通过阅读让自己越来越直。
吴非老师说:
“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
”吴非老师在书中讲了这样两件事:
他有一次在骨干教师培训班上讲课,看到坐在前排的两位教师一直在说话,旁若无人,且时进时出,引得一些教师侧目。
教师竟然如此缺乏基本修养,吴老师很费解,只好当场提请他们不要妨碍别人。
还有一次,吴非老师到江西“支教”,一上午的报告,千人会堂中手机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前后左右,教师都全无顾忌地高声通话,就像走在大街上一样。
吴非老师说,凡此种种,让人感慨不已。
很多时候,他都不忍指责同行,知道每个人都有具体的难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每一位名师都是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
”他说:
“不管以后课堂模式如何,老师还是要在课堂上与孩子们说话的; 无论如何,别让孩子们看不起你。
”他期望年轻一代的教师“能注意知识的积累。
向新高度攀登; 倘若条件有限,那也要有点自我提高意识,哪怕读点闲书也是好的,哪怕知道一些掌故也是好的,即使自己读书不多,听听别人说读书也行”。
教师读书是关系教育成败的大事。
教师不读书,就没有教育理想,就没有教育信念,就没有教育思考,就没有教育智慧,就没有教育活力,就没有教育创新,一句话:
就没有教育生命。
教师是天生的职业学习者,职业读书人。
教师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一辈子“站直了”教书!
我们要做站直了的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精力不断的学习,使自己思想深刻,追求高远、底蕴和智慧。
要时时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给学生以真爱,要从细小的事情中去了解学生的真实的思想,让他们不断地发现人性美,做一个正直的、真诚的、宽容的、有爱心的、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人。
这样我们的学生才可能成为站直了的人。
我们的教师生活就充实了,精神就丰满了,心灵就净化了,生命就有价值了,人生就有意义了。
[篇六]
近几日我又读了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这本书中,读着其中随感故事,也让自己对教师有了重新的认识,书中所说观点也触发我的心灵。
在第三辑《爱与敬重的阅读》中谈到理直气壮谈“教养”。
对于教养这个词语,估计很多人只能随口而说,却很难做到。
在现今的学校,太过多注重学生的学科学习的成绩,而忽略孩子的“教养”,而德育形式繁多,而又偏偏忽略了养成教育。
我们现在很多德育工作其实也就流行于形式,要求过高,做不到,不如放弃这样的“高空作业”,还不如交给学生最朴实的东西。
例如“不要做妨碍别人的事情”,看起来这是一个很低的要求,很多孩子都是做不到或者做不好。
比如在学校,课堂上教师都要花费一点时间处理与教学无关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教师的办公楼里,学生在楼道上,大声喧哗,旁若无人,老师若是制止,只是短暂效应,还会引发不满情绪; 在教学楼,更是肆无忌惮,追打皮闹,吃着零食,听着音乐,更有甚至,高年级的孩子能在老师的面前说粗话,目中无人,这些简直就是教育的悲哀。
痛心于这样的现实,一个没有教养的孩子今后在文明社会也是寸步难行。
学生需要表率。
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实:
家长修养好的,孩子也比较文明; 家长粗俗张扬的,孩子在学校惹的麻烦事也会不断。
写到这,不禁想起放假前班级发生的一段小插曲:
小A同学,在课堂上控制性很差,时不时接老师的话,拿同桌的学习用品玩,同桌还不敢与他争抢,因为家长会到学校找孩子的麻烦。
班级时常丢失钢笔,经查案断定就是小A同学所拿,于是准备请家长到学校,配合老师教育孩子。
没想到,孩子的家长,在老师面前对孩子进行拳打脚踢,脏话连篇,还和老师讲理,没有抓到孩子拿东西的手,就不要把这样的罪名扣在孩子的头上。
你说,这样的孩子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中,还有教养之说吗?
[篇七]
“不跪着教书”,教师应该具有高尚的师德情操。
师德是为师之本,是教师的灵魂。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学校里所做的一切,都应当包含深刻的道德意义。
”因此,高尚的师德情操应当成为教师追求的首要目标,而热爱教育,献身教育,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则是高尚师德情操的基石。
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保持高尚的情操,这才是一个“站直了”的人,一个头顶天,脚踏实地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给与学生快乐与幸福的人,一个能够感染学生,给与学生良好品德的人……
“不跪着教书”,教师应该具备精湛的教研能力。
当一名教师容易,当一名具有精湛的教学能力的教师难,时代在呼唤师德的同时也在呼唤着师能。
娴熟的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学效果的基础,这个教学能力有些是可以用语言来向别人表述的,有些只能意会。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正在成长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个体,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在逐步形成,这无疑要求我们要像对待绿叶上的露珠一样认真精细地善待每一位学生,教师平素的工作一板一眼,要精致每个环节,细雕每个问题,准确地传承文明,科学地启迪智慧,让受教育者真挚地感悟人生,教师在课堂上的人文意识、专业技能,包括他对学生的态度,和蔼可亲的面容、亲和的语言、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影响学生学习知识的信念。
我们的教学任务不是单纯教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使他们终生受益,这才是我们每位老师的根本所在。
更新知识,学会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力求创新,会用现代化手段教学,身心健康,这是师能的呼唤,这更是“站直”的教师的追求所在。
“不跪着教书”,教师还应与时俱进,永具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时代呼唤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需要创造教育。
未来教育的挑战,不仅是针对学生,更重要的是针对教师。
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的能力,将是21世纪教育的宝贵财富。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为了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创新的天地,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在引导和启发学生发展、创新的同时,自身也要不断创造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价值,做到在继承的同时有所超越。
经验诚可贵,创新价更高。
有专家说,以前的知识是50年更新一次,而今天每三年就要更新,甚至更短时间。
可见多读书,不断学习是何等的重要啊!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常教常新,永远流淌着时代的春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开拓创新便是教学的源头活水。
[篇八]
视教育为事业,视教育为希望、视教育为理想、视教育为信念、视教育为生命。
而不是把教师的职业当作谋生的手段、某名的台阶、谋利的渠道、谋权的踏板。
要像张思明那样用心去营造局部的晴天,要像李镇西那样全身心的践行着自己“民主、科学、个性”的教育理想,要像窦桂梅那样执著的为学生的生命奠基,要像霍懋征那样用满腔的爱心去唤醒、呵护、雕塑学生的爱心。
我们教师的一生可以没有很大的名望,也可以没有很多的财富,但不可以没有快乐的心态和工作的乐趣。
我们教师职业性质不会因谁而改变,需要改变的是工作的心情。
虽然我们教师许多人不能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至少可以选择快乐的心态。
备课、上课、改作业、考试、辅导、补差等这些日常的工作会占去我们很多的时间,甚至有时候连业余时间也要搭上,于是,我们就好象没有时间去思考别的事情了。
回望过去,自己何尝不是如此?
工作繁杂,家务烦累,让我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几乎殚精竭虑。
吴非老师的《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令我幡然醒悟。
我知道了具备独立思想,是老师的安身之本,是终身学习的立身之本,一个人,只有成为一个思想者,他才能有充实的内心,才有可能始终充满活力,在他看来:
思考着是美丽的。
所以,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美丽的老师。
“一本好书往往就是一粒善良的种子,一粒爱的种子,一粒正直的种子,这些种子适时地播撒在读书人的心田,就有了真善美品格的萌芽,滋养感知,潜移默化,人的心灵就会变得充实、高贵、美丽。
”书中的这句话让我感触颇深。
作为老师,要爱读书,在读书的时候,却时常不能静下心来,虽然不似吴老师说的那样带着功利阅读或跪着阅读,却比较浮躁,有走马观花和囫囵吞枣之嫌。
所以在空闲的时候,我愿和吴老师那样,就着一杯清茶,选几本喜欢的书,细细读起,去经历别人的生活,去咀嚼别人的思想,去品位别人的人生,让自己的思考更有深度。
《不跪着教书》,让我做一个有尊严精神追求教师。
[篇十]
最近读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吴非老师撰写的教育随笔《不跪着教书》,篇篇观点鲜明新颖,振聋发聩,分析问题一针见血,给人耳目一新,读后受益匪浅。
教师究竟是什么?
从古至今,教师被太多耀眼的字眼照耀:
有人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美丽的花朵; 有人把教师比作无私的春蚕,为学生的成长吐尽最后一口丝; 也有人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美好的心灵; 还有人把教师比作燃烧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学生人生的道路……其实,我觉得,教师就是教师,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永不凋谢的玫瑰》深深地打动了我,这个故事长久地激励着吴非老师,他说:
“为了爱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能像人一样地站立在这个世界上,我幻想着生活中有这样的美好。
”这个故事也深深触动了我,我们老师往往被传统观念束缚,忽略了学生的想法。
我想如果是我,我肯定会去批评这个小女孩,然后耐心地教育她应该保护花草树木。
那么这个孩子这么善良的行为不是被我给扼杀了吗?
我被这么美好的、有爱心的小女孩感动,更为苏霍姆林斯基爱的教育感动。
在感动的同时我也感到了沉重,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传授知识,更重要的还是育人,教会学生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
看到这,我不禁问自己:
“面对孩子,我是怎么做的?
我做好了吗?
”当我认为学生犯错的时候,我总是会马上告诉他这样做不对,有时甚至发怒责备,以为严厉的批评可以给他深刻的教训,下次他就不敢犯错了。
我想我的“不够耐心”与“不够机智”不仅让我失去了许多教育的契机,说不定已经在不知不觉当中伤害了一些孩子幼小的心灵,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呀,想到这,我不禁毛骨悚然。
书中多次强调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要坚持读书,善于思考。
“只要读书,什么都好办”,“要让自己的学生出色,教师必须出色; 想让学生多读书,教师首先应当多读书,自觉地多读书”,“学生超越教师,是教育的成功,也是教育的希望; 然而如果教师太容易超越,我看真不是什么幸事”……书中的这些话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的心为之一颤,作为一名老师,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读的书还太少,思考的深度尚浅。
校长经常提醒我们应该博览群书,但是,自己却常常以忙、累为借口推脱。
事后我反问自己:
要给学生一杯水,你准备好一桶水,甚至源源不断的水源了吗?
尤其是书中讲到现在的教师普遍缺乏思考,只知“埋头苦干”,不知“及时反思”,对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往往视而不见,缺乏深度的思考。
想想自己也一样,有时经常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但没有及时去反思,时间过了也就忘了。
现在我告诉自己“思考也会成为一种习惯”,长期的缺乏思考教师就会成为教书的机器,所以从现在开始我必须激励自己多思考。
读了《不跪着教书》这一本书,让我明白了:
教师不仅仅是园丁,他自己本身就应该是一朵美丽无比、赏心悦目的花,吸引着学生; 教师也不仅仅是春蚕,他的生命在每一个季节,在奉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教师还不仅仅是工程师,人类的灵魂不可能用一个固定的工艺流程去塑造; 教师更不仅仅是蜡烛,他不应该用“燃烧”自己来“照亮”学生。
他本身应该站着教书。
[十一]
今天,我随手拾起这本书继续来读,心情慢慢安静下来。
我读的是吴非先生的《不跪着教书》的第14篇“如果孩子们不懂得信任”。
首先,吴非先生由两个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不跪着教书 跪着 教书 读后感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