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学生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学生操作手册.docx
- 文档编号:24963885
- 上传时间:2023-06-03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237.84KB
北京市中学生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学生操作手册.docx
《北京市中学生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学生操作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中学生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学生操作手册.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中学生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学生操作手册
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手册
(试行)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
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推进项目组
网址:
年9月1日
第一部分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与电子平台设计
第一部分北京市初中学生
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与电子平台设计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
《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修订)》的通知
(京教基一〔2012〕7号)
各区县教委:
“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着力促进每个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是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
本市自2006年试行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以来,各区县和学校积累了成功经验和做法。
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具体培养目标,按照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的具体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结合本市实际,对《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京教基〔2006〕9号)进行了修订。
现将《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修订)》印发给你们,自今年9月1日开学在全市初一年级试行。
各区县要在总结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做好新方案的学习、培训和必要的准备工作,保障此项工作在新学期开学顺利实施。
二〇一二年六月五日
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修订)
一、指导思想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对学生进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评价,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引导干部教师以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为重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评价目的
(一)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自我教育,明确发展方向,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促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发展观、学生观和评价观,转变教育教学行为和方式,运用科学的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引导和帮助学生发展。
(三)引导家长和社会逐步形成科学的人才观念,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家庭和社会舆论氛围,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
三、基本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发展水平,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从而促进全体学生健康发展。
(二)过程性原则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贯穿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学业成就提高和体质的增强等全过程中。
(三)激励性原则
面对全体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生勇于进取,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四)自主性原则
引导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评价活动,自主地选择研究性学习、个性特长等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
通过自主评价,实现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
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中“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将学生发展目标分为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
其中,基础性发展目标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学科学习目标是指各学科课程标准已经列出本学科学习的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
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由基础指标和发展指标两部分构成。
基础指标是初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所有初中学生都应达到的目标,包括:
思想道德、学业成就、合作与交流、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五方面。
发展指标旨在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包括特长和有创意的成果及实践等。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采用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标准体系,突出个体内差异评价标准的运用。
绝对评价反映学生与客观标准的差距,相对评价呈现学生在集体中的相对位置,个体内差异评价则是在充分认识学生成长环境的基础上将学生的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或者对学生若干侧面进行比较。
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使不同认知水平、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引导学生信心发展。
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基
础
指
标
一、思想道德
J1.道德品质
·道德意识
·道德行为
J2.公民素养
·公民意识
·公民行为
二、学业成就
J3.知识技能
·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
·在相关学科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水平
J4.学习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
·信息能力
·反思能力
·探究能力
J5.学业情感
·学习态度
·学习兴趣
·学习意志
三、合作与交流
J6.自我认识
·认识自我
·调控自我
J7.人际交往
·尊重他人
·信任他人
·关心他人
J8.适应环境
·适应学习环境
·适应社会环境
四、运动与健康
J9.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的习惯
·体育锻炼的方法
J10.卫生与保健
·卫生与保健的习惯
·卫生与保健的方法
J11.体质健康
·身体形态
·身体机能
·身体素质
五、审美与表现
J12.感受美
·对美的感受能力
J13.欣赏美
·对美的欣赏水平
J14.表现美
·对美的表现能力
发
展
指
标
六、个性发展
F1.特长
·学科特长
·体育与艺术特长
·其他特长
F2.有新意的成果
·活动成果
·设计与制作成果
·其他成果
五、组织与实施
(一)评价类型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形成性评价是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行为表现所进行的评价。
它以“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为载体,由学生本人、同学、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家长等多元评价主体随时记录和储存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过程中有代表性的评价信息。
终结性评价,是在学生初中毕业时对其综合素质进行的具有鉴定功能的评价。
评价结果反映学生初中阶段思想道德、学业成就、合作与交流、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和个性发展等方面的发展水平。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要由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通过沟通、协商共同建构。
在共同建构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评价对象的意见,使评价结果得到评价对象的认同,更好地发挥评价结果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二)评价主体
学生本人、同学、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家长等是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
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过程中,要求评价主体多元化。
要根据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的了解程度,科学、合理地设计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内容,保证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三)评价方法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既要重视观察、访谈、论文式测验等定性评价方法的使用,也要坚持纸笔测验等一些定量评价方法的使用;既要重视社会实践、实际操作等评价方法的使用,也要强调模拟实践,情景测验等评价方法的使用;既要重视使用以评语表示评价结果的方式,也要关注用数量表示评价结果的方式;既要重视书面评价、口头评价方式的使用,也要体现情感、行为动作评价方式的使用,以获得最佳评价效果。
(四)评价的实施
1.区县教委、学校应依据《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实施评价工作。
2.学校开展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第一责任人是校长。
校长要把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校重要的常规认真贯彻实施。
3.学校要指导教师、学生、家长等评价主体认识到评价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使其掌握基本的评价方法,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4.任课教师要树立自觉的评价意识,掌握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基本方法,将评价过程与教育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实现以评促育。
5.班主任不仅要参与和组织班级评价,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展示活动,而且要促进任课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六、评价结果的呈现和应用
(一)评价结果的呈现
1.形成性评价结果的呈现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形成性评价结果,根据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以书面评语(学生本人、同学、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等)、成长记录袋、学科考试成绩、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和个性特长成果等内容呈现,并按要求记录在电子平台的相应栏目内。
2.终结性评价结果的呈现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终结性评价结果,依据学生电子平台上的形成性评价结果,由个性发展自我评价、特长及成果、班主任评语、《北京市初中学生课业考试(考查)成绩登记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北京市中学生健康体检表》等内容构成,按要求生成《北京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册》。
(二)评价结果的应用
形成性评价结果的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使学生本人、家长以及教师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二是为学校改进教育教学,教师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提供参考信息;三是为学生和家长确定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提供参考依据。
终结性评价结果的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为学生和家长选择适宜于学生发展的学校以及在高一级学校更好地学习提供参考;二是为高一级学校招生及新生入学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提供参考;三是为开展区域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提供信息依据。
对《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京教基[2006]9号)
的修订说明
2006年5月21日北京市教委印发了《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的通知》(京教基[2006]9号),要求各区县根据北京市评价方案制定本区县的实施方案,学校根据北京市评价方案和本区县实施方案制定本校的实施方案。
原评价方案印发以来,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科学部署和科研部门的专业指导下,初中学校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修订的指导思想
1.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及北京市相关文件、政策,结合国家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要求进行;
2.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提供有效途径;
3.坚持科学的质量观,引导家长和社会逐步形成科学的人才观念,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家庭和社会舆论氛围,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
二、修订的目的
近年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先后发布,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实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学生评价制度改革等措施相继出台,原评价方案中的评价方法、评价的组织与实施、评价结果的呈现等内容需要不断适应北京市教育发展实际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
此外,部分区县和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认识不足,过于重视评价结果及结果之间的比较,大量使用等级评价,而缺少针对学生个体的行为描述,不能体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状况,不能体现评价的发展性、过程性和激励性原则,这与北京市评价方案提出的以评价促发展的目的有一定的偏差。
为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要求,进一步推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教育评价制度,着力促进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市教委在原方案基础上研制了《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修订稿。
三、修订的原则
1.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在评价目的、评价原则、评价方法、评价主体、评价类型等方面基本上继承和延续了原方案的思想,同时也是从学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考虑,突出初中学生的特点,对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实施中成功经验的继承与发展;
2.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原则,既对全市有基础的、统一规范性要求,同时给区县和学校更多的灵活操作空间;既体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兼顾对能力为重的要求;既体现全体学生的共性,又有面向学生个体的个性评价。
四、修订的方法
1.认真解读和梳理法律、规范性文件要求。
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了解法律、法规、规章、文件对初中学生教育目标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2.对其他省市的做法进行文献研究。
深入学习上海、浙江、江苏等省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关文件和内容,对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3.总结本市的实践经验。
通过调研,对原方案实施以来区县和学校推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经验的梳理,对评价的指导思想、评价原则、评价的组织与实施和评价结果的呈现和应用等进行补充和完善。
4.吸收相关部门人员的意见。
通过专家咨询、调研座谈等方法,多次征求市教委相关处室(如市教委基教一处、二处)、区县教委(中教科、义教科)、学校(干部、教师、教务人员等)对修订稿的意见,听取了北师大、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教科院等单位的专家以及区县的领导和教师意见。
五、修订的主要内容
1.修订稿增加了“评价的指导思想”,在评价目的、评价原则、评价方法、评价主体和评价类型等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原方案的思想。
2.修订稿在“指导思想”中提出“引导干部教师以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为重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引导学校正确理解和认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
3.在评价指标体系方面,修订稿依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要求,注重与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的衔接,力求体现初中生的教育目标和发展特点,把原方案指标体系中的个别指标进行了调整。
评价指标体系继承了原方案中基础指标与发展指标两部分划分,又根据《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突出了“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和“面向人人”的“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比如明确把学生学习能力分解为关键的四项能力,即问题解决能力、信息能力、反思能力和探究能力,并且在评价过程中,明确了评价指标的选择性。
4.提出研发统一的“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利用电子化的方式实现操作的便捷性和简约性,有利于不同评价主体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成长过程和记录评价信息。
5.评价的组织与实施继续坚持多主体、多标准、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策略,并把初中学校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典型经验以及高中学校的成功之处通过文件固化下来,并有所发展。
比如评价的实施中明确对学校及其责任人、任课教师和班主任提出要求,其中班主任不仅要参与评价,而且要组织和管理班级学生进行评价,促进任课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展示活动;再比如在形成性评价实施过程中,修订了原方案中的平时评价、期中评价、期末评价和学期评价实施办法,尤其是小组评价方式和多主体评价结果的整合方法,新方案提出以学期为时间单位的评价,由学生、同学、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家长等评价主体随时登录电子平台对学生进行评价,并提倡多使用以事实描述为主的评语评价,淡化等级评价方法的应用。
6.关于初中毕业生终结性评价结果的呈现,修订了原方案提出的对几年来形成性评价结果整合的方式,提出依据电子平台上的形成性评价结果,按要求由几项关键内容生成每个学生的《北京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册》。
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设计
“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简称电子平台)是“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的初中阶段部分。
“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是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推进项目组承办,服务于北京市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学生发展的专业评价信息管理平台。
为学生本人、同学、教师、家长和社会人士等多主体提供评价信息采集、存储、管理与监控的功能。
同时,通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理论、方法技术以及实践的探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发现并宣传北京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决策依据和实践经验,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一、电子平台的系统结构和主要功能
(一)系统结构
1.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系统结构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系统主要由“认证中心”、“数据中心”、和“系统平台”组成。
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是北京市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市级统一存储,分权限管理,与北京市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CMIS)实现数据融通和共享。
(见图1-3-1)
图1-3-1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系统结构图
2.系统结构的特点
“数据中心”是在现有CMIS数据库的基础上扩展而成的,CMIS数据表中已有数据项以CMIS数据为准,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需要另外增加的数据项可增加数据表。
认证中心从数据中心读取认证信息,并根据不同的身份授予不同的权限。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系统根据授权统一从数据中心读写数据。
(二)主要功能
从技术层面: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系统集采集、存储、传递、汇总和应用为一体的功能,可以采集、更新和维护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性信息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呈现、传递等。
从研究层面:
1.专业服务
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学生发展相关理论指导、评价理念)和实践支持(评价技术支持:
方法、程序、技术、规范);
2.交流展示
为市、区、校提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并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平台。
3.管理监控
以评价来监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可分市、区县、学校、班级等不同层面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挖掘数据中的规律,为教育质量监控提供信息依据。
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的栏目介绍
(一)栏目设置
不同评价主体针对电子平台不同栏目的权限不同,所填写的要求也不同。
电子平台系统为不同评价主体设计的任务如表1-3-1所示。
表1-3-1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栏目及评价主体一览表
一级
栏目
二级及以下
栏目
评价主体
评价
任务
评价次数
截止时间
备注
栏目1:
新学期伊始的我
刚开学时的我
学生本人
必填
每学期1次
学期开始后1个月内完成
“刚开学时的我”是学生在新学期开始时的自我描述,主要展示自己的突出表现,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的发展目标
学生本人
必填
每学期1次
学期开始后1个月内完成
“我的发展目标”,指学生在学期初根据自己上学期的表现设计本学期自我发展的目标和发展规划。
栏目2:
学期结束时的我
学期末的我
学生本人
必填
每学期1次
学期结束后1周内完成
班主任评语强调对学生本学期的发展状况做出评述,在对学生提出进一步发展期望的同时,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班主任评语
班主任
必填
家长评语和期望
家长
必填
栏目3:
思想
道德
自我评价
学生本人
必填
每学期至少1次
第1学期在11月底前完成,第2学期在5月底前完成
思想道德事迹记录袋上传附件可以是学生的作品、事迹说明、奖励文本、照片等,格式仅限doc、docx、txt、jpg、pdf、pps、ppsx、ppt和pptx,每个附件大小不超过1M。
他人评价
同学
鼓励填写
次数不限
教师
鼓励填写
次数不限
家长
鼓励填写
思想道德事迹记录袋
学生本人
鼓励填写
次数不限
栏目4:
学业
成就
学科作品展示
学生本人
鼓励填写
次数不限
第1学期在11月底前完成,第2学期在5月底前完成
格式仅限doc、docx、txt、jpg、pdf、pps、ppsx、ppt和pptx,每个附件大小不超过1M。
学业成绩
任课教师
从CMIS导入
学期结束后1周内完成
学科内容涉及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外语、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地方与校本课程。
自我评价
学生本人
必填
每学期至少1次
第1学期在11月底前完成,第2学期在5月底前完成
他人评价
课程评语
任课教师
必填
每位学生每学年至少1次
每年7月底前完成
同学
评价
同学
鼓励填写
次数不限
第1学期在11月底前完成,第2学期在5月底前完成
家长
评价
家长
鼓励填写
次数不限
栏目5:
合作与交流
自我评价
学生本人
鼓励填写
次数不限
第1学期在11月底前完成,第2学期在5月底前完成
合作与交流行为记录袋上传附件可以是学生的作品、照片等,格式仅限doc、docx、txt、jpg、pdf、pps、ppsx、ppt和pptx,每个附件大小不超过1M。
他人评价
同学
必填
不少于3人
教师
鼓励填写
次数不限
家长
鼓励填写
合作与交流行为记录袋
学生本人
鼓励填写
次数不限
栏目6:
运动与健康
自我评价
学生本人
鼓励填写
次数不限
第1学期在11月底前完成,第2学期在5月底前完成
他人评价
同学
鼓励填写
次数不限
教师
鼓励填写
次数不限
家长
鼓励填写
体质健康
体育教师
从“北京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服务网”()自动导入
每学年1次
第1学期结束后1周内完成
体育教师从“北京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服务网”()下载“北京市数据上报软件”,把学生的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原始数据批量导入该软件,并使用该软件生成含有成绩、得分、等级的学生体质健康数据文件,最后汇总到市级统一管理平台。
之后记录有测试结果的每个学生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就可以自动显示在电子平台的该栏目中。
栏目7:
审美与表现
自我评价
学生本人
鼓励填写
次数不限
第1学期在11月底前完成,第2学期在5月底前完成
审美与表现记录袋为必填项目,内容以附件形式上传,格式仅限doc、docx、txt、jpg、pdf、pps、ppsx、ppt和pptx,每个附件大小不超过1M。
他人评价
同学
鼓励填写
次数不限
教师
鼓励填写
次数不限
家长
鼓励填写
审美与表现记录袋
学生本人
必填
每学期至少1次
栏目8:
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评价
基本情况
学生本人
必填
每学年至少1次
每年7月底前完成
研究性学习评价中基本情况的内容摘要内容字数不超过600字;研究成果以附件形式上传,格式仅限doc、docx、txt、jpg、pdf、pps、ppsx、ppt和pptx,每个附件大小不超过1M。
研究成果
学生本人
鼓励填写
次数不限
自我评价
学生本人
鼓励填写
次数不限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评价
基本情况
学生本人
鼓励填写
次数不限
自我评价
学生本人
鼓励填写
次数不限
栏目9:
个性发展
自我评价
学生本人
必填
每学期至少1次
第1学期在11月底前完成,第2学期在5月底前完成
特长与成果展示,包括学生获得的校内外各种级别的奖励、证书及荣誉称号,可以用文字或图片资料呈现。
格式仅限doc、docx、txt、jpg、pdf、pps、ppsx、ppt和pptx,每个附件大小不超过1M。
他人评价
同学
鼓励填写
次数不限
教师
鼓励填写
次数不限
家长
鼓励填写
特长与成果展示
学生本人
必填
每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中学生 初中 综合素质 评价 学生 操作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