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docx
- 文档编号:24955901
- 上传时间:2023-06-03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3.16KB
直肠癌.docx
《直肠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肠癌.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直肠癌
直肠癌
直肠癌是指位于齿状线至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之间的癌。
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和食管癌是大肠癌的最常见部分(占60%左右)绝大多数基因病人在40岁以上30岁以下者约占15%男性较多见男女之比为2-3:
1,直肠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病。
目前,它已在癌症排行榜中跃居第二位了,所以饮食,生活方式,是癌症的祸根。
(一)发病原因
导致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可分为相对危险与绝对危险两类。
1.饮食因素
(1)脂肪、纤维素与热卡:
饮食因素在结直肠癌发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维生素和矿物质:
结肠癌的发生率受到环境的影响,在环境因素中,流行病学研究集中在饮食习惯和食物选择上,除了脂肪、纤维素和热卡外,还开始研究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微营养素以及矿物质。
2.遗传因素遗传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和结直肠癌中是一重要因素,临床上有两类病人遗传因素表现较为突出,一类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adenomatouspolyposis,FAP),另一类则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nonpolyposiscoloretalcancer,HNPCC),又包括部位特异的结直肠癌和癌家族综合征。
除这两类病员外,就都称为散发性病例。
3.结肠炎性疾病在结肠炎性疾病中有3个疾病与结直肠癌关系最密切,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公认癌变危险性较大的疾病,但其癌变危险性与病期长短以及病变部位和范围有关,病期达10年者,危险性开始增加,病变局限于左侧结肠者危险性增加,溃疡性直肠炎和溃疡性直乙结肠炎的患者癌变危险性增高。
4.结直肠腺瘤结直肠腺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息肉样病变,约有2/3结直肠息肉系腺瘤。
组织形态学上腺瘤可分为管状、绒毛状和管状绒毛状3种,其中以管状腺瘤最为常见,纯绒毛状腺瘤较为少见,仅占所有腺瘤的5%。
腺瘤的这种分类主要根据绒毛成分的比例,因为腺瘤上皮结构在形态学上并非均匀,当绒毛成分占0%~25%时,称为管状腺瘤,25%~75%时为管状绒毛状腺瘤,75%~100%绒毛时才称绒毛状腺瘤。
腺瘤从肉眼上又可分为有蒂、广基和扁平3种。
并非所有腺瘤都呈息肉样,有些仅在黏膜面上有轻微隆起,称为扁平的息肉。
较大的腺瘤和绒毛状腺瘤更易发生高度间变。
5.个人高危因素以往曾患结直肠癌的病员再次患结直肠癌的危险性显然比正常人高,据StMarks医院报道在3381例结直肠癌进行切除手术的病员中,异时性结直肠癌的发生率为1.5%,在随访25年的病例中,其发生率为5%:
如切除手术时同时作腺瘤摘除者,则其发生率为10%,虽然绝大部分异时性结直肠癌发生在切除术后10年内,但有报道异时性结直肠癌的发生率为3.4%,且67%发生在初次切除手术后11年以上。
从而表明异时性结直肠癌的危险性似乎是终生的。
直肠癌的临床表现
直肠癌在临床上早期常无症状,或者症状无特异,因而常不引起病员和初诊医师的重视。
多数病员早期可有排便习惯改变和便血,呈现便频、排便不尽感。
便频不同于腹泻,因为前者只是次数比正常多,但粪便性状正常或改变不多;排便不尽感则为排便后不久又感有便意,但却无粪便排出或仅排出少量粪质间有少量黏液血便;故病员常不以为然。
癌肿病员的便血多数其量不多,色鲜红;可与粪便不混,常被病员和医师误当作痔而忽视。
当癌肿发展增大,浸润肠腔一周时可出现便秘,排便困难、粪便变细,并伴下腹胀痛不适等慢性梗阻症状,部分病员在此之前则可呈现腹泻与便秘交替。
当癌肿累及肛管或肛门周围时,患者除表现为便血外,常诉有肛门疼痛和肛门口有块状物突出。
多数病员伴有便频和排便不尽感。
当癌肿侵及肛管括约肌时,可发生排便失禁。
由于肛管的淋巴引流可首先至腹股沟淋巴结,故当出现淋巴转移时,腹股沟区可出现肿大、质硬的淋巴结,继之融合成团。
此外,肛管的淋巴引流尚可沿直肠中血管至髂内和闭孔内血管旁淋巴结。
当淋巴结转移浸润闭孔神经时,患者可出现顽固性会阴部疼痛并向大腿内侧放射。
这些都是癌肿的晚期表现。
(一)排便习惯改变、血便、脓血便、里急后重、便秘、腹泻等
(二)大便逐渐变细晚期则有排便梗阻消瘦甚至恶液质
(三)直肠指检:
是硕导诊断直肠癌的必要检查步骤约80%的直肠癌患者于就诊时可通过自然直肠指检被毕业发现可触及质硬凹凸不平包块;晚期可触及肠腔狭窄包块固定指套见含粪的污浊脓血
(四)直肠镜检:
可窥见肿瘤大小形状部位并可直接取介入组织作病检
直肠癌的诊断主要依据
(1)排便习惯及性质改变
(2)直肠指检和直肠镜检知名发现在直肠内质硬不规则之包块取组织深入病检可证实
食用有益的食物防癌,有可能使癌痒的发病率下降30%-60%。
每日饮食中包括水果、蔬菜和全谷食物等碱性食物是必不可少的,是十分重要的。
本病的诊断并不十分困难,约75%以上的患者仅通过简单的直肠指诊就能发现病灶。
但直肠癌的误诊率却很高,其主要原因是医生忽视了直肠指诊。
基于直肠癌属于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但又极易误诊,临床医师应对每一个具有便血、直肠刺激症状或大便习惯改变者常规作直肠指诊和乙状结肠镜检查,以及早发现病变。
1.病理学检查是直肠癌确诊的主要依据。
由于直肠癌手术常涉及改道问题,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为避免误诊误治,术前或术中一定要取得病理学检查的结果,以指导治疗。
绝对不要轻易挖除肛门。
2.癌胚抗原测定癌胚抗原(CEA)测定已普遍开展,一般认为对评价治疗效果和预后有价值,连续测定血清CEA可用于观察手术或化学治疗效果。
手术或化学治疗后CEA明显降低,表示治疗效果良好。
如手术不彻底或化学治疗无效,血清CEA常维持在高水平。
如手术后CEA下降至正常复又升高,常提示肿瘤复发。
检查方法
1、直肠指检;
2.乙状结肠镜检查
3.气钡灌肠对比造影
4.B超检查
5.CT扫描
CT扫描对直肠癌术后复发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6.MRI检查MRI可从三个方位检查盆腔,对显示直肠癌非常理想。
7.排粪造影直肠癌伴有便秘症状时,应行排粪造影检查。
可显示肠壁僵硬、充缺、黏膜破坏,会阴下降和直肠前突。
结直肠癌鉴别诊断
1.结肠癌的鉴别诊断主要是结肠炎性疾病,如肠结核、血吸虫病、肉芽肿、阿米巴肉芽肿、溃疡性结肠炎以及结肠息肉病等。
临床上鉴别要点是病期的长短,粪便检查寄生虫,钡灌肠检查所见病变形态和范围等,最可靠的鉴别是通过结肠镜取活组织检查。
阑尾周围脓肿可被误诊为盲肠癌(结肠癌),但本病血象中白细肠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无贫血、消瘦等恶病质,作钡灌肠检查可明确诊断。
2.直肠癌往往被误诊为痔、细菌性痢疾、慢性结肠炎等。
误诊率高达60%~80%,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进行必要的检查,特别是肛门指诊和直肠镜检查。
3.结肠其他肿瘤如结肠直肠类癌,瘤体小时无症状,瘤体长大时可破溃,出现极似结肠腺癌的症状;原发于结肠的恶性淋巴瘤,病变形态呈多样性,与结肠癌常不易区别。
均应作组织涂片活检来鉴别之。
在肛肠科诊疗过程中,通过指诊发现直肠黏膜外肿块是比较常见的事。
由于黏膜外肿块不像直肠癌那样直观,良恶性一时也难于鉴别,因此常易误诊。
直肠黏膜外肿块其起源复杂,可来自于黏膜外肠壁组织或肠外组织。
根据病变性质这些肿块可分为3类:
①良性肿瘤,如平滑肌瘤、纤维瘤等;②恶性肿瘤(包括原发和转移),如平滑肌肉瘤、恶性淋巴瘤、畸胎瘤、胃癌种植转移等;③炎性肿块或其他良性增生,如痔疮注射治疗后组织反应性增生或机化,结核性病性肉芽肿等。
以直肠黏膜外肿块为首发症状者较少,多数是以直肠会阴部症状而发现的,这些症状与直肠癌症状又极为相似,所以如果是单纯凭指诊结果往往与直肠癌相混淆,尤其是肿瘤突破直肠黏膜者。
全面地询问病史,对诊断有一定帮助,腔内B超可确定肿块大小及范围,对判别肿块来源也有帮助。
对于较大的肿块或来自骶骨的肿瘤,CT或MRI可了解肿瘤的占位情况及破坏情况。
有一部分肿瘤来自于胃肠肿瘤的转移,应注意寻找原发病灶,如胃镜、钡餐等。
肿块活检是惟一的确诊手段,活检应在良好的麻醉下进行,松弛肛门括约肌,切开黏膜层,在明视下切取肿块组织。
一次活检失败后可多次重复,多数病例可获得确诊。
1.结肠梗阻是直肠癌的晚期并发症之一,可为突然发生,也可为逐渐发生。
多由肿瘤增生阻塞肠腔或肠腔缩窄所致,也可由于肿瘤处发生急性炎症、充血、水肿、出血等所致。
2.肠穿孔直肠癌并发穿孔有2种情况:
穿孔发生在癌肿局部;近侧结肠穿孔,系癌肿梗阻的并发症。
穿孔发生后,临床可表现为弥漫性腹膜炎、局限性腹膜炎或局部脓肿形成。
弥漫性腹膜炎常伴有中毒性休克,病死率极高。
直肠癌的预后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关,但与其病程、癌肿浸润范围、分化程度和有无转移则密切相关。
(一)治疗
1.手术治疗的方式手术治疗是直肠癌获得根治的惟一方法。
目前常用于直肠癌的手术方式有以下几种。
(1)腹会阴直肠癌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resection):
即A-P切除术,又称Miles手术,这是治疗直肠癌的经典术式,1908年Miles首先详细描述了这种手术的操作过程,手术要求将肛门、肛管、直肠及其周围的提肛肌和脂肪组织及部分乙状结肠予以切除,还要切除盆腔内结直肠系膜以及系膜内的淋巴组织、盆底腹膜等,并需做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以使粪便改道。
现在人们所作的Miles手术已有别于Miles本人所作的手术,在诸多方面有所改良,这主要表现在:
①适应证的改变,许多病例已由后来的一些保肛手术所替代,此种改变的理论基础是对直肠癌淋巴转移规律和逆行直肠壁内扩散的认识;②骶前间隙及会阴部伤口的处理,Miles只用敷料填充伤口,任其开放等待二期愈合,而现在一般将会阴部伤口一期缝合,骶前间隙内放置胶管引流;③淋巴结廓清范围的扩大及相应的自主神经保留的功能性扩大淋巴结廓清;④与Miles手术相结合的联合盆腔内脏器切除;⑤腹壁造口技术,在这方面有了许多的研究和改进。
(2)低位前切除术(Dixon手术):
是Dixon于1939年倡导的保肛手术。
手术时将直肠病变根治性切除后作乙状结肠与直肠的端端吻合,该术式最突出的优点是符合生理要求,最大缺点是吻合操作较为困难,尤其是肥胖、骨盆狭小等不利因素时更甚。
其指征一般限于距肛缘8cm以上的直肠癌或其他恶性肿瘤,在使用吻合器的条件下,可使距肛缘5cm以上的直肠癌获得切除并完成低位或超低位吻合。
(3)结肠经肛管拖出术(Bacon手术):
这种手术由Babcock(1932)首创,后由Bacon(1945)推广,现在进行的多为改良的Bacon手术。
适应于距肛缘6~10cm的直肠癌。
如乙状结肠系膜太短。
切除肿瘤后无足够长度的结肠拖出肛门,或游离直肠和乙状结肠后血供不良,则不适应做这种手术。
腹部操作基本同Dixon手术,会阴部操作是经肛在齿状线上方切断直肠,将乙状结肠从肛门拉下固定于肛门。
10~14天后切除肛门外多余结肠,这种手术由于操作比较繁琐,目前多由Dixon手术取代。
(4)经腹直肠切除结肠肛管吻合术(Parks手术):
又称为肛管袖套内结肠肛管吻合术,Parks于1972年提出这一手术方法,他在Bacon手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同时保留了肛门内外括约肌。
这要求保留一定长度的直肠,并将保留之直肠残端黏膜自齿状线上剥除(仅保留内括约肌),然后将结肠自保留之肛管袖套内拖出与肛管行单层缝合。
这一手术方法适用于距肛缘5~7cm以上的直肠癌,癌肿远侧直肠切除不少于2cm。
经过长期观察,Parks手术的长期效果是良好的,其5年生存率与术后复发率均与Dixon手术差不多。
但并发症较多,处理困难。
(5)直肠切除乙状结肠造口术(Hartman手术):
经腹将直肠癌病灶切除后,将远侧直肠残端关闭,并将乙状结肠造口于左下腹部。
适用于直肠肿瘤姑息性切除术后或病灶切除后的全身或局部情况不允许行结肠直肠吻合的病例。
经过观察如果病人生存超过2年以上而无复发征象者,还可考虑行结肠直肠吻合,消除造口以改善生存质量。
(6)其他:
除了以上几种比较常用的术式之外,还有一些术式可供选择:
①经肛门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②后盆腔清除术;③全盆腔清除术;④经骶尾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⑤经腹骶直肠切除术;⑥经耻骨径路直肠癌低位切除术;⑦腹会阴切除、肛门成形术;⑧腹会阴切除、原位肛门重建术;⑨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术;⑩姑息性手术:
如乙状结肠造口,姑息性局部切除等。
这些术式各有其相
应的指征,可根据病情需要、医者技术而选择。
2.手术方式的选择直肠癌手术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仍是保肛问题,众多的术式也是围绕此问题而产生。
如何根据病情选用好最适宜的术式,使患者达到既根治了疾病又有良好生活质量,则是专科医师所经常面临的抉择。
(1)直肠的外科分段与术式选择:
直肠解剖学上的上中下段分界尚无统一标准,多数学者认为肛管长约3.5cm,距肛管3.5~8.0cm为直肠下段,8.0~12.0cm为直肠中段,12.0~16.0cm为直肠上段。
尽管直肠的长度相对恒定,但个体之间仍有较大差异,因此规定这样一个国际公认的标准似乎不切实际。
而从外科学角度提出直肠的外科分段应该更符合实际需要,有人认为其分段的大致标准是:
肛管-齿状线以下到肛缘的距离,为2.0~3.0cm;直肠下段-距肛缘6.0cm以下;直肠中段-距肛缘6.0~8.0cm范围内的直肠,上界为腹膜反折水平以下;直肠上段-距肛缘8.0cm以上的直肠,即腹膜反折水平以上的直肠。
根据这样的直肠分段标准,在单一考虑肿瘤所在部位因素的情况下,术式选择宜遵循:
①直肠上段癌原则上都可选作直肠前切除术,但对癌肿已浸透肠壁向周围浸润者,为了切除的彻底性,可考虑行Hartmann手术或Miles手术等术式;②直肠中段癌,腹膜反折以下的癌肿,在直肠得以从盆底充分游离后,并保证肿瘤远侧肠管能被足够切除(一般为2~3cm)的情况下,肛提肌以上残留的直肠长度是决定手术方式的重要因素。
残留直肠大于2cm者考虑作Dixon手术,小于2cm者可用吻合器作超低吻合术或Bacon手术或Parks手术;紧贴肛提肌者作Miles手术;③直肠下段癌主要采用Miles手术,近年来对早期病例也行局部切除。
(2)肿瘤病变特点与术式选择:
①当癌肿已侵犯肛管直肠环时,Miles手术是惟一可供选择的术式;②当癌肿位于直肠前壁,侵犯女性阴道或子宫者可选作后盆腔清除术;侵犯男性前列腺或膀胱而无其他组织结构受累可作全盆腔清除术;③病灶位于腹膜反折线以下,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分化程度高,肿瘤直径<3cm者,可作经肛门或经骶或经会阴局部肿瘤切除术;④对原发病灶能切除伴有孤立可切除性转移灶者,可争取一期切除原发灶和转移灶;对转移灶不能切除者,宜将原发灶切除,术后给予其他辅助治疗;⑤癌肿局部浸润、固定,经分离后虽能切除,但对局部切除的彻底性有怀疑,估计局部复发的可能性较大,而肛提肌又可保留者,可选用Hartmann手术,局部标上银夹,术后辅以放射治疗,2年后如局部无复发,而患者有恢复肠道连续性的要求,可再次剖腹探查,如确无异常情况,可行结肠直肠吻合术;⑥癌肿局部浸润、固定,分离切除困难而又无远处转移,可先作乙状结肠襻式造口,同时经直肠上动脉插管作区域性化学治疗或作放射治疗,如治疗后肿瘤缩小,则可考虑作二期肿瘤切除;如肿瘤变化不大或进一步发展,则继续保持乙状结肠造口状态,以防止梗阻;⑦癌肿浸润、固定,伴有远处转移或腹腔内广泛播散,宜作横结肠襻式造口,防止梗阻。
笔者根据以上的原则,对某些病例采用了下列的选择:
A.为了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对8例直肠中下段癌并肝转移患者,因原发灶能切除,而肝脏转移灶又不能切除,所以采用了Dixon手术;B.对16例直肠癌并肝转移患者,因原发灶能切除,而对肝脏的转移灶采用了不同方式处理:
6例行肝叶切除;4例行肝肿瘤局部切除;6例行肝动脉结扎、栓塞、化疗,均取得良好效果。
(3)患者特点与术式选择:
①某些高龄或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无法耐受经腹部的直肠切除术,肿瘤≤3cm时可作经肛肿瘤局部切除,手术前、后应加做放射治疗。
晚期有梗阻者作为姑息处理,用电灼、液氮冷冻或激光部分去除肿瘤组织以疏通肠道。
②患者心理状态:
这主要涉及保肛问题,原则上应在最大可能达到治愈的前提下才考虑患者的生存质量。
但如患者一味追求保肛,就要考虑患者的意见,在有可能牺牲根治的情况下保留肛门。
然而这种做法应是在患者具有强烈书面要求的情况下作为不得已的选择。
③患者的经济情况:
如患者仅有勉强进行手术治疗的经济条件,而无法保证后续的综合治疗,手术则以根治性切除为主。
④患者的肥胖程度和盆腔大小:
有些病例尽管直肠肿瘤位置不很低,但如果患者肥胖或骨盆狭窄,使得作结肠直肠手术吻合十分困难,这样很难保证吻合严密性,在无吻合器的情况下不妨改行其他术式。
(4)双吻合技术的应用: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管状吻合器在我国逐渐得到应用。
吻合器的问世尽管解决了手工缝合的困难,但由于在盆腔深部进行直肠残端的荷包缝合仍十分困难,即使后来有了荷包缝合器,也未真正解决超低位吻合问题。
双吻合器的出现则改变了这种困境,使得结直肠低位或超低位吻合变得容易而从容,从而使原本切除后无法进行对端吻合的病例完成了低位或超低位吻合,不但提高了保肛率,而且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有了显著降低。
目前结直肠双吻合器吻合和结肠J形袋肛管吻合已成为当前保肛手术中两个主要术式,手术方法。
上海瑞金医院(1993~1996)报告了183例直肠癌手术,其中124例为低位直肠癌,占同期直肠癌的71.26%,其中有61例属超低位前切除术(即吻合口距肛缘≤3cm),占全部直肠癌病例的35.06%。
全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为4.03%,局部复发率为6.45%。
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外科自1998年以来采用双吻合器为低位直肠癌病人行低位前切除术30例,吻合口最低者距肛门仅3cm或小于3cm,除了在短期内排便功能有一定影响外,未见其他并发症。
为了确保疗效,选择病例时以病变属早、中期为好(DukesA和B期),中晚期病例酌情选用,但要求术前、术后采用综合治疗。
有资料显示双吻合器吻合术后排便功能要优于Parks手术,一般认为在距肛门7cm以上的吻合,其功能良好;在距肛门5cm的吻合口常有排便功能不良,特别是吻合口距肛门仅3cm者症状更重,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
但这种排便功能不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般均可恢复,通常不超过1年。
近年国外为了改善术后的排便功能,有学者将结肠J形袋肛管吻合术取代结肠肛管直接吻合术,资料表明结肠J袋肛管吻合术后的控便功能至少在术后1~2年内明显优于结肠肛管直接吻合术,但长远来说两者差异并不明显。
应用吻合器吻合的病例其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高于手工吻合,因此要求吻合器管径宜在33mm左右。
(5)直肠癌的局部切除:
直肠癌局部切除术实际上也是保肛手术。
由于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它在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有所增多,然而这种手术只切除了肿瘤和邻近有限的正常组织,作为根治性手术,它的适用范围有限,仅适用于黏膜或黏膜下层、≤3cm、低恶性或中等恶性、隆起型、早期低位的直肠癌,临床检查及腔内B超扫描需无可疑的肿大淋巴结。
对于某些癌肿已浸润或穿透肌层,但患者年迈、体弱,伴心、肺、肝、肾等功能不全,不能耐受剖腹手术的病员,可选作姑息性局部切除术,术后辅以放疗和化疗。
严格选择病例是手术取得成功的保证。
肌层受侵或高度恶性癌肿原则上是不宜采用局部切除术治疗的。
笔者认为直肠癌局部切除,必需严格遵守上述原则,选择合适的病例,同时要与患者及其家属反复交代局部复发率高,术后要进行正规的化疗与放疗。
笔者已行直肠癌局部切除14例,其中2例在1~2年内复发,而行Miles手术,1例术后2月,患者及家属坚决要求改行Miles手术。
其余11例已经观察1~4年尚未见局部复发。
局部切除术的另一个进展就是经肛门内镜微手术(transanalendoscopicmicrosurgery,TEM),这使原来限于低位直肠的局部切除术扩展到直肠上段,甚至乙状结肠。
Buess等在总结他们113例直肠、乙状结肠癌采用TEM的结果时指出,虽无手术死亡,但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需再次手术者8例,占7%。
因此他们强调局部切除术不应超越黏膜下病变。
(6)腹腔镜直肠切除术: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伤手术技术,它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直肠癌手术。
既往所担心的是否能达到根治要求和开窗部位复发问题,随着技术的熟练已同开腹手术相差无几,在淋巴结清除数目上亦无差异。
在开窗部位复发的发生率最近的一些报道已为O%。
为了保证腹腔镜直肠切除术的疗效,应遵循下列原则:
①初起时应固定一组人员操作,以便较快地掌握手术要点,有利于降低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②严格选择病例,目前仅适用于良性病变、早期癌肿和局限于肠壁的癌肿,并要求体形不胖者;③手术如感困难,应及时中转剖腹,切勿犹豫以免发生并发症及意外。
3.根治性切除的新认识
(1)直肠系膜全切除:
直肠癌根治性切除的范围应包括癌肿和其两端足够长度的肠段及其系膜、血管和引流淋巴结,以及受侵的邻近组织。
1986年Heald等首先报道并强调直肠系膜全切除(totalmesorectalexcision,TME)在直肠根治性切除术中的重要性,但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1992年他们报道一组152例直肠癌按直肠系膜全切除的要求行根治性切除术,结果显示其中42例肿瘤远切端≤1cm的病例中,术后未见复发;另110例远切端>1cm组中术后4例复发(3.6%),全组局部复发率为2.6%,创造出大组病例复发率最低的记录。
他们再次指出直肠系膜全切除是降低局部复发的重要因素。
在解剖学上认为直肠是没有系膜的,而Hteald等提出的直肠系膜全切除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实际上是指由盆筋膜脏层包裹的直肠背侧的脂肪、血管和淋巴组织。
直肠系膜全切除的手术要求是在直视下在骶前间隙中进行锐性分离,保持包裹直肠系膜的盆筋膜脏层的完整无损,以防癌细胞播散、种植和残留。
他们指出即使直肠系膜内无淋巴结转移,亦常隐藏着腺癌细胞巢。
以往人们采用钝性分离,不但直肠系膜切除不全,而且可引起癌细胞的播散和残留,可能这就是导致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为了保证直肠系膜内转移的癌细胞被彻底清除,对行保肛手术的病例,肿瘤远端的直肠系膜切除应不少于5cm。
按照这一原则,Aitken报道了64例直肠根治性切除术,其中52例为低位前切除,12例为腹会阴联合切除,平均随访33个月,结果并无1例单纯局部复发。
Carvalho等报道了51例直肠切除术,其中46例为根治性切除,平均随访19.9个月,仅1例(1.9%)局部复发。
Wibe等比较了1978~1982年间未采用TME时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局部复发率为35%,而1993~1996年间109例,按TME原则手术后的局部复发率为6.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这些资料说明直肠系膜全切除对提高手术疗效、降低局部复发率的重要意义。
Hida等认为切除远端直肠系膜5cm是完全必要的。
直肠系膜全切除原本是属于直肠癌根治性切除的范围,只是现在才认识到它在根治性切除中的重要性。
因此,作为直肠根治性切除,不论保肛手术或腹会阴切除术,都应按照直肠系膜全切除的操作原则来进行手术。
除此以外,术中严格的无瘤操作也非常重要,为了消灭创面残留的肿瘤细胞,减少术后复发,笔者近来使用无水酒精局部灌洗创面30s,可有效杀死癌细胞,达到减少复发之目的。
(2)侧方淋巴结清扫的扩大根治术:
日本学者自20世纪70年代起即致力开展侧方淋巴结清扫的扩大根治术治疗直肠癌。
但由于手术创伤大,术后导致排尿障碍和性功能障碍,致使手术的推广采用受到限制。
后来他们又提出了保留自主神经的侧方淋巴结清扫术,实践证明一侧自主神经保留后排尿功能和性功能有所改善。
最近Moriya等报道了一组565例腹膜返折下T2期以上的直肠癌治疗结果,448例行根治性切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直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