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图设计规范.doc
- 文档编号:2494856
- 上传时间:2022-10-30
- 格式:DOC
- 页数:18
- 大小:403.50KB
版图设计规范.doc
《版图设计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图设计规范.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图设计规范
Q/A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企业标准
Q/AT43016.×××-2005
第十六专业部
薄膜电路版图设计规范
拟制:
审核:
批准:
2005-9-6版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批准
目录
•1.版图一般要求
•2.版图元件要求
•3.基片和组装材料选择
•4.薄膜电阻最大允许电流
•5.版图和组装图审核要求
•附录1元器件降额准则(摘要)
•附录2版图和组装图审核表
•附录3组装图模版(AUTOCAD格式)
薄膜电路版图设计规范
版本:
2005-9-6
1版图一般要求:
1.1基片和掩模版尺寸
表1基片和掩模版尺寸
基片尺寸
图形阵列最大尺寸
掩膜版玻璃尺寸
50mm×50mm
46mm×46mm
4英寸(101.6mm)
40mm×40mm
36mm×36mm
2英寸(50mm×50mm)
1.2标准尺寸基片:
50mm×50mm。
为了工艺和工装标准化,要尽量采用标准尺寸基片。
1.3非标准尺寸基片:
50mm×60mm。
图形阵列最大尺寸不应大于46mm×56mm。
采用非标准基片要与工艺负责人商量。
1.4划线框尺寸:
微晶玻璃基片200um,陶瓷基片300um。
1.5基片厚度
进口瓷片厚度0.38mm0.25mm。
国产瓷片厚度0.4mm0.5mm,0.8mm,1.0mm。
需要其它厚度陶瓷基片时,要提前预订。
1.6单元基片最大尺寸(包括划线槽)
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要求:
(1)单元基片的每个边(角)到管座台面对应边(角)的最小距离0.5mm,(D-C>1)
(2)单元基片边长比管壳对应管柱中心距应小1.5mm以上(A-B>1.5)。
表2TO-8系列管壳对应最大正方形基片尺寸
管壳型号
管壳圆台直径D(mm)
0.7(D-1)
(mm)
管壳对脚中心距d(mm)
A-1.5
(mm)
单元基片最大尺寸(mm)
TO-8C
10.6
6.7
7.6
6.1
6.3×6.3
TO-8A
11.3
7.2
8.8
7.3
7.2×7.2
TO-8D
13.2
8.5
10.1
8.6
8.5×8.5
TO-8F
15.5
10.1
12.1
10.6
10.2×10.2
1.7常规生产应采用铬版。
1.8有薄膜电阻的版,要制作三层版。
第1层负版。
金块图形。
第2层正版。
金块图形加上电阻图形。
第3层正版。
仍为金块图形。
1.9没有薄膜电阻的版,制作2块版。
第1层负版。
金块图形
第2层正版。
仍为金块图形。
1.10带金属化通孔的版,制作2层版。
,
第1层正版。
金块图形,包括孔焊盘。
第2层正版。
金块图形加上电阻图形。
1.10.1小孔的位置在正式的版图中不应画出,也不用标记。
可以在不制版的图层中标出。
1.10.2版图上应设计一个十字对位标记,用于孔化基片光刻对位,如下图所示。
1.11掩模版要有标识:
在版图的空隙应加上版号或更新的编号。
比如,版号为741,一次改版时,标示为741A。
旧版仍沿用旧的版号。
新版号由各研究室主任给出1个3位数版号,遇到旧版号跳过。
1.12标准薄膜电阻。
在电阻图形中,应包含一个较宽的正方形电阻,以便精确地测量方块电阻。
比如:
200μm×200μm。
1.13方块电阻标准值
微晶玻璃上方块电阻R□=100Ω;
陶瓷基片上方块电阻R□=50Ω。
应当尽量使用标准方块电阻,特殊的要求与工艺负责人商量。
1.14负版增加对位图形。
负版精缩时应在的图形阵列对角外,多曝光6个单元图形,如图A所示。
负版直扫时应在的图形阵列对角外作“L”图形,条宽1mm,长度5mm。
如图B所示。
1.15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艺(精细线条,通孔,安装孔,焊接或烧结等)时,制版前要与工艺室负责人商讨工艺途径。
2版图元件要求
2.1金条宽度要求精确时(比如lange耦合器)。
2.1.1如果电镀版用负版正胶时,金条图形应减少6um。
2.1.2如果电镀版为正版负胶时,金条图形应减少4um。
2.1.3第2、3块版金条图形条宽按正常要求设计。
2.2电阻,电感,导线的条宽
表3条宽与间隔
序号
说明
规格
A
导线最小条宽
50um(偏差±5um)
B
导线条间最小间距
50um(偏差±5um)
C
电阻条最小宽度
50um(偏差±5um)
D
电阻最小长度
25um
D/C
电阻长宽比
最小1/10
E
最小压焊焊盘尺寸
100umX100um
F
电阻中间键合焊盘长度
100~150um
2.2.1特殊要求时,金条宽度可以成25um,间距25um。
2.2.2螺旋电感条宽推荐40-60um,间距40-60um。
2.2.3电阻条在拐弯处应用金块覆盖,以防电流分布不均匀,造成局部烧毁。
2.3电阻值设计
2.3.1要用键合调阻时版图上的电阻值应比目标值大20%。
2.3.2要用激光调阻时版图上的电阻值应比目标值低20%。
2.3.3激光调阻后电阻条宽度仍要满足功率密度降额要求。
2.4激光调阻
2.4.1光修调薄膜电路时,激光刻蚀的宽度为20~30um。
2.4.2版图设计时要留有调阻探针的电极,尺寸不小于300um×300um。
2.4.3多个电阻相连时不要形成环路,否则无法修调。
2.4.4修调以前要注明精度要求,比如±2%,±1%,±0.5%。
2.4.5有特殊要求的注明修调方式。
2.4.6可以在划片以前,对阵列图形修调,利于提高效率。
2.5对焊盘的要求
2.5.1相同类型的元件取向应尽量在相同方向,这样组装时不易出错。
2.5.2所有芯片边取向应与基片的边平行。
2.5.3用环氧胶粘接时,焊盘的边长应比芯片对应边长200um以上。
2.5.4用共熔焊贴片时,焊盘的边长应比芯片对应边长300um以上。
2.5.5焊盘尺寸应比片状元件的尺寸大200um以上。
2.5.6贴片焊盘边缘到相邻图形的间距,推荐200um以上,最小100um。
表5常用的芯片尺寸和推荐焊盘尺寸:
芯片
芯片尺寸(mm)
推荐焊盘尺寸(mm)
2p,9.4p
0.6X0.54
0.9×0.9
20p
0.6X0.6
0.9×0.9
45p
0.84X0.84
1.2×1.2
90p,140p,180p,200p
1.0X1.23
1.4×1.6
3356
0.38×0.38
0.7×0.7
581
0.4×0.65
0.8×1.0
9511
0.38×0.38
0.7×0.7
41400
0.25×0.25
0.5×0.5
221,10p,6p
0.3*0.3
54
0.5*0.5
最大
0.6*0.6
2.6常用MINI管焊盘参考尺寸:
SOT-143封装mini管(如415):
4电极外形尺寸2.6×2.6
3电极mini管外形尺寸(如R25):
2.6×3.06
2.7常用的SMT元件尺寸和最小焊盘尺寸:
表6片状元件的焊盘尺寸
元件种类
元件尺寸(mm)
最小焊盘尺寸(mm)
长×宽×高
A
B
C
0805
2.03×1.27×1.3
2.2
1.4
0.7
0603
1.52×0.762×0.9
1.7
0.9
0.6
0402
1.016×0.508×
1.2
0.7
0.4
Mini
贴装元件到邻近键合点距离D≥300um
贴装焊盘到相邻图形距离E≥200um
2.8与键合有关的规定
2.8.1键合点与贴装元件(如0805)边缘的距离应大于0.4mm。
2.8.2芯片边到基片上键合点的最小距离是0.3mm。
2.8.3键合点到管壳壁的最小距离是1.0mm。
2.8.4布线图上从点到点测量的线焊最大长度应小于2.5mm。
2.8.5键合丝尽量设计在X,Y方向上,尽量减少斜线。
2.8.6键合丝禁止跨过贴装元器件。
2.9键合丝额定电流
2.9.1金丝的熔断电流:
17.5um~0.3A,30um~0.6A,50um~1.4A。
额定电流:
25um~250mA。
2.9.2硅铝丝熔断电流:
25um~0.5A。
额定电流:
25um~200mA。
2.10通孔的要求
2.10.1半孔,浅槽常被用来侧壁接地
2.10.2共享通孔:
如果电路空间不足,可以在两个电路间打共享通孔来接地。
划片后,留在电路里面的部分不小于150um。
划片槽
.
2.10.3孔尺寸的规定
圆孔主要是接地。
方孔用来贴装某些元件或芯片,有利接地或散热。
表7孔的相关尺寸
序号
说明
规格
A
最小孔径
基片厚度的60%
B
孔边缘到基片边缘最小距离
基片厚度
C
孔周围焊盘的大小
最小100um
D
孔边缘到孔边缘的距离
基片厚度
E
金属膜到基片边缘的距离
最小80um
F
切割边缘到电路的距离
最小80um
G
切割边缘的半径
最小100um
2.10.4采用氧化铝陶瓷基片小孔金属化有利于提高电路组装效率,性能和可靠性。
多基片模块可以利用小孔金属化实现单基片模块(如“对瓣”VCO)。
基片孔中贴装元器件的情况也可采用通孔方式贴装在基片上表面。
3基片和组装材料选择
表8微晶玻璃基片与Al2O3陶瓷基片比较
参数
符号
单位
微晶玻璃基片
Al2O3陶瓷基片
介电常数
εr
5.5~6
9.9
介质损耗
tgδ
25.8×10-4
1×10-4
热导率
W/m•K
0.91
37
热膨胀系数
CTE
/℃
6~11×10-6
7×10-6
光洁度
高
5~25nm
表9金属化结构的选择
基片材料
Al2O3陶瓷基片
厚度0.4mm;0.8mm
微晶玻璃基片
厚度0.4mm;0.8mm
金属化结构
NiCr/Au
基片正面,背面。
Ta2N/TiW/Au
基片正面:
键合,Pb/In;Au/Si;Au/Ge共晶烧结;粘接。
TiW/Au(无电阻)
正面,背面;其他同上
Ta2N/TiW/Ni/Au
基片正面:
键合,PbSn焊接;Au/Sn烧结;粘接
Ta2N/TiW/Au/Cu/Ni/Au
适用于大功率,低损耗;可键合,PbSn焊接;Au/Sn烧结;粘接。
电阻
NiCr电阻
50Ω/□;100Ω/□
Ta2N电阻
50Ω/□
电阻标准偏差
±10%
表10.几种贴片材料主要电热机械性能比较
贴片材料
热导率(W/m·K)
电阻率(×10-6Ω)
剪切强度(Mpa)
导电胶
2-8
100-500
6.8-40
绝缘胶
0.2-1.7
1014
12.4(ME7156)
Au/Si
293
77.5
Au/Sn
251
35.9
185
Au/Ge
28.7
220
P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版图 设计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