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 文档编号:24944750
- 上传时间:2023-06-03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78.44KB
小学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和笔算方法,体会算法多样化,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感受、理解计算的算理。
3.培养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抽象思维水平。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
理解用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的道理。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尺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设疑导入。
播放声音,学生质疑:
这是什么声音?
(大海)
谈话:
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到大海边去看看。
(课件出示赶海的情境图)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瞧,赶海的小伙伴收获可真大呀!
2.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提问:
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相关联的信息能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梳理并随机呈现本节课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①一共捉了多少只蟹?
②一共捉了多少只虾?
小结:
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提出了有探究价值的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3.解决“一共捉了多少只蟹?
”的问题,自主探索算法。
(1)理解意义,揭示课题
提问:
要解决“一共捉了多少只蟹?
”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
谁能来列一下算式?
还可以怎样列?
(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26+12=)
追问:
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它与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小结:
你很善于发现!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板书课题)。
(2)独立思考,探索算法。
谈话:
“26+12”怎样算呢?
借助你手中的小棒、计数器,摆一摆,拨一拨吧。
开始吧!
学生独立思考,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海边情境,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分类搜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开门见山的让学生提“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直奔主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定向质疑的思维能力。
二、交流算法,提升优化
1.全班交流,理解算理。
谈话:
刚才,同学们想出了很多好办法,哪位同学先来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
方法1:
拨计数器——口算
(1)学生展示拨计数器的过程。
学生口述。
引导质疑:
为什么这样拨12?
(2)教师通过电脑操作,再现拨珠过程。
(3)结合拨珠过程,梳理口算方法。
谈话:
你能把刚才拨珠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设计意图】从拨计数器切入,开启笔算算理直观化教学的开始。
交流为什么有的珠子要拨在十位,有的珠子要拨在个位?
同时借助电脑的动态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口算过程,生成抽象的口算方法。
方法2:
摆小棒——口算
摆法1:
(1)学生边摆边讲摆小棒的过程。
(2)电脑回放演示摆小棒的过程。
(3)结合操作过程,梳理口算方法。
20+10=30
6+2=8
谈话:
你能把刚才拨珠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摆法2:
(1)学生边摆边讲展示摆小棒的过程。
提问:
这是怎么摆的?
具体说说怎样竖着摆的?
(2)电脑回放演示摆小棒的过程。
(3)结合操作过程,梳理口算方法。
谈话:
你能把刚才拨珠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摆小棒,展示了两种不同的摆法。
交流时紧扣“整捆对齐整捆,合在一起;单根对齐单根,合在一起”这一重点进行思考,同时借助电脑的动态演示,在头脑中建构竖式算理的模型,实现了操作与思维的有机结合,为抽象竖式搭建了良好的桥梁。
方法3:
竖式
(1)谈话:
你能根据小棒摆放的形式列出一个竖式吗?
(引出竖式)
(2)学生独立尝试,并展示。
(3)全班交流、纠错:
数字的书写?
谁要对齐?
什么是数位对齐?
(引出相同数位要对齐。
)加号的位置?
等于号的表示及画法?
根据学生的交流随机板书:
相同数位对齐。
26
+12
追问:
竖式写好了,该怎样算呢?
预设:
①从个位算起;
②从十位算起。
以上方法教师都要给与肯定。
(4)小结:
同学们太厉害了,我们借助自己的力量探究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是竖式计算。
(引出竖式计算)
(5)规范竖式写法,全班订正修改。
(6)对练习:
火眼金睛辨对错。
【设计意图】尝试与感知是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重要方式,让学生根据摆小棒的过程尝试竖式的书写,由“理”入“法”,有效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在尝试后的展示与交流中,重点放在“相同数位对齐”、“相同数位相加”的算理理解上,较好的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实现“理”和“法”的有效融合。
三、应用算法,解决问题体
独立解决“一共捉了多少只虾?
”的问题。
谈话:
关于虾的问题,想不想自己解决呢?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在练习题纸上完成。
全班订正。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开放的解决问题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的灵活性,体会算法多样化。
同时利用这一仿例练习,及时的巩固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四、联系实际,灵活应用
1.看图列式计算,先列横式,再列竖式。
2.算一算。
3.连一连。
4.解决实际问题。
五、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回头看:
我们先通过拨一拨、摆一摆验证了26+12=38,然后根据小棒竖着摆放的形式学会了用竖式计算,先写26,再写+12,加号要写在第二个加数的前面,划横线表示等于号,再计算6+2=8,20+10=30。
【设计意图】教师带领学生梳理回顾,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养成自我反思、全面回顾的良好习惯。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笔算,也是以后学习万以内的加减计算的基础。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很容易,会出现很多问题,有的孩子对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不熟练,对算理理解不透彻。
学生们在列竖式时相同数位没有对齐,很多孩子要熟练掌握这些需要一定的过程,如果这些没有掌握好而仓促学习计算,势必问题很多。
学生在找信息列竖式时感觉比较简单,但是在计算时出现了问题,主要问题是孩子没有完全掌握列竖式的方法。
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上课能够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但是有小部分学生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力坚持的时间比较短,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不能积极动喜思考,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针对本班学生的以上特点,我制定了如下计划:
1、时间安排需调整,优化教学中各个环节的步骤,使之符合一年级学生学习的特点。
2、教学内容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让学生能听进去,能听懂。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对于理解能力差点的学生,有个别学习交流的机会。
4、对于简单的问题给后进生多点回答的机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效果分析
这节课我以让学生猜是什么声音为契机,展示学生在大海边的情境,引出“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探讨计算方法。
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所以学生能在探究竖式计算的过程中学生采用摆小棒和拨计数器两种方法,并能快速地梳理出口算的方法,经过展示小棒的不同摆法,探索出把小棒竖起来摆,使得竖式形象化,接着把形象的小棒图再抽象成数字。
这一环节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竖式的算理,引出了“相同数位对齐”这一知识点,虽然开始不是十分理解,但是在后面的竖式计算梳理中,学生已掌握了竖式计算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和其他书写竖式的注意事项。
在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独立探索算法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通过练习学生进一步明确算理,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学生基于已有的生活经验,能够口算得出答案,借助动态的小棒图引导学生尝试用笔算计算,体现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当然,在课堂中也有不足之处:
1、独立、自主、探究的方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对一些平时发言少的、内向的孩子,在合作交流中,参与的深度就远远不及活泼开朗的孩子,其效果反而不如接受式的学习方法。
2、在算理的渗透和交流中落实还是不到位,这就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方法。
3、小部分学生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力坚持的时间比较短,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不能积极动喜思考,这就需要老师语言上、教学设计上更儿童化,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教材分析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这一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信息窗1。
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教材进行解析: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及前后联系。
二、教材编写意图分析。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四、教学实施的思考。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及前后联系。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是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信息窗1的内容。
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加减法、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口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为学习万以内数的加减计算做铺垫。
二、教材编写意图分析。
1、教材精心选择以小朋友在大海边为情境的学习情境。
在此情境中,引出“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
”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探讨计算方法。
一方面体现计算是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另一方面为后面抽象出常见的数量之间的关系作铺垫。
2、教材在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时,注重了直观操作。
先让学生利用计数器拨一拨,借助小棒等学具摆一摆,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探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由直观到抽象,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3、放手探索与合作交流,让学生展示多样化的方法。
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算法,并通过交流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材通过摆小棒和比计数器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明白列竖式时“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的道理。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和笔算方法,体会算法多样化,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感受、理解计算的算理。
3、培养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抽象思维水平。
重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
理解用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的道理。
四、教学实施的思考。
基于以上的教材解析及学情分析,我认为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借助学具操作,让学生经历直观到抽象的过程。
在教学时,要充分借助学具操作理解算理、学习算法,让学生经历直观到抽象的过程。
在教学时要注意将计数器和小棒的演示过程同竖式的书写与计算过程紧密结合起来,达到直观与抽象的密切结合。
2、放手探索与合作交流,让学生展示多样化的方法。
在教学时,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独立地探索算法,并通过交流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测评练习
1.看图列式计算,先列横式,再列竖式。
2.算一算。
3.连一连。
4.解决实际问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课后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
学生可以借助以前学习的口算方法来解决计算问题,但本节课重点是学习用竖式计算。
在本节课中,我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的笔算方法,通过学生拨一拨、摆一摆,经历探索多种算法和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在探索过程中,借着学生展示竖着摆小棒的形式,我巧妙的利用小棒图,把小棒竖起来摆,使得竖式形象化,接着把形象的小棒图再抽象成数字。
这一环节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竖式的算理。
再通过练习判断,使得学生对笔算时出现的种种情况有所警惕,从而都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但是在处理本课的时候,有以下几点做得不够好:
1.由于时间的限制,没有给学生太多的自由发挥时间,练习题目没有全部完成。
2.我们处于内陆城市,对大海不是很熟悉,课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该在课前让学生多收集一些关于大海的信息。
3、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较小,课上纪律和学习习惯上需多培养。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课标分析
一、课标要求
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3年级阶段目标)
(一)数的运算目标中提出了,“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做出解释。
”
二、课标解读
“数的运算”内容贯穿于整个第一、第二学段,是这两个学段数学学习分量比较重、占用学习时间最多的内容。
这节课的内容,既是学生学习笔算的开始,又是以后学习万以内数加减计算的基础。
教材把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退位)的口算和笔算编排在一起,使口算与笔算有机结合,便于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策略。
学生可以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的形式,理解笔算的方法。
重点是让学生借助操作小棒和计数器获得直接经验,从而有效地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顺利地完成从口算向笔算的过渡。
1.探究算理时注重直观操作。
先让学生借助小棒等学具摆一摆,利用计数器拨一拨,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探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
这个过程体现了由直观到抽象,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2.倡导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的多样化。
如: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以小朋友在大海边为情境,引出“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
”这一问题。
引导学生探讨计算方法。
基于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学生首先会想到用口算来计算,然后引导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体现了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两位数 笔算 进位 教学 设计 情分 教材 分析 课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