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移观测站观测总结资料.docx
- 文档编号:24942736
- 上传时间:2023-06-03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0.68KB
岩移观测站观测总结资料.docx
《岩移观测站观测总结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移观测站观测总结资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岩移观测站观测总结资料
岩移观测站观测总结,资料
篇一:
七公里煤矿11606面岩移观测站设计
织金县城关镇七公里煤矿
11606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方案
编制:
总工:
矿长:
二0一四年四月八日
七公里煤矿11606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方案
一、概述:
七公里煤矿11606工作面位于工业广场的北部,工作面上方地表大部分为农田及其树林,观测站的布设时可根据地面实际情况作调整。
本次观测站位于11606工作面(一采区西南部)的正上方,地势平坦,另外该工作面为一采区接续工作面,受外界影响因素相对较少。
本工作面所采煤层为二叠系龙潭组16号煤,地质构造较简单,厚度较稳定,大部分煤厚在0.82m以上,最大厚度2.2m,平均厚1.64m,倾角4°~10°,平均为7°。
16号煤底板为浅灰色团块状泥岩,16号煤顶板为粉砂质泥岩,间接顶板为粉砂岩夹薄层菱铁岩。
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预计出现顶板淋水或采空区涌水,以淋水水为主。
预计11606工作面最大涌水量1m3/h,正常涌水量0.1m3/h。
二、建立观测站的目的和意义
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实测研究是开采沉陷规律研究的最可靠手段,根据有关规程也必须设立地表移动观测站,因此,在工作面上方建立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的主要目的有:
(1)由于本矿16号煤采用炮采开采技术,设置观测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取得本地区因地下煤层开采后,采动地表的移动、变形及破坏规律,包括各种移动角、边界角、移动与变形预计参数,并为进行矿区总体规划、环境评价和矿井设计时,对于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的压煤开采论证提供评价依据;
(2)为安全合理的留设保安煤柱提供技术参数,也为安全合理开采保安
煤柱提供理论依据;
(3)为开展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的开采提供变形预计方法,以便在进行“三下”采煤时,为合理布设工作面和选定开采顺序、制订建(构)筑物及河堤加固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4)由于炮采地表沉陷变形的特殊规律,为了寻求在观测站布设方法、观测手段、研究内容及分析方法等方面的合理性。
三、观测站工作内容
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的基本工作内容可归纳如下:
(1)地表变形观测站设计;
(2)地表观测站实地布设;
(3)地表移动观测(包括联测、首次全面观测、重复水准测量、最终全面测量等);
(4)数据处理与分析;
(5)各阶段参数求取;
(6)地表移动观测总结报告编制。
四、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局XX年五月颁布的《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
五、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方案
1、观测站的布设形式
11606工作面地质构造简单,形状规整,是一采区接续工作面,受外界影响因素相对较少,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相对较易。
结合该工作面上方地表实际情况,初步设计布设两条观测线:
一条倾向观
测线和一条走向观测线。
根据地表沉陷预计数据来确定地表移动盆地的边界范围(取下沉10mm为地表移动盆地边界),计算出倾向观测线全长80m,走向观测线、全长300m。
2、观测点的数目及密度的确定
在采动过程中,需要定期观测测点的空间位置,以反映地表点的移动情况。
因此,测点的埋设深度应在本地区冻土深度以下0.5m,并保证它和土层密实固结,以使测点和地表一起移动。
因本地区开采深度较深,所以在预计下沉盆地的中央区域工作测点的设计采用等间距并使点间距为25m,而在其边缘区域工作测点的设计采用等间距并使点间距为25m。
根据观测线的长度可以在工作区域内倾向观测线上设置测点3个,依次编号为Q1、Q2、Q3。
在走向观测线上设置测点12个,依次编号为Z1、Z2、…Zn。
在观测线长度以外设置观测站控制点。
在观测站存在期间,以控制点的空间位置(x,y,z)做为观测站的起算数据,因此必须保证其坚固、稳定。
为了保证观测资料的准确,应对控制点的稳定性定期进行检测。
控制点埋设在观测线的两端,每端至少三个,工作测点的外端至控制点的距离及控制点间的距离为80m左右,其中倾向观测线的控制点号分别为KQ1、KQ2、KQ3,走向观测线上为KZ1、KZ2、KZ3。
考虑到现场条件,实际布设点位置可做适当调整,但是尽量按设计布设。
3、测点埋点要求
(1)在观测期间能可靠保存,并与地表牢固结合,不受冻害影响。
(2)便于观测高程与丈量距离。
若标志露出地表不会被破坏时,用露头式测点比较方便,一般高出地面10~20㎝.如预计到地表下沉后测点可能被水淹没或者被其他充填物埋没,应该考虑选用便于日后加高的测点结构。
(3)控制点与工作面按设计要求用经纬仪标定,并尽量埋在同一方向线上,以便简化观测与计算。
六、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观测工作
1)、观测内容
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观测工作可分为:
观测站的连接测量,全面观测,单独进行的水准测量,地表破坏的测定与编录。
1、连接测量
在观测点埋设好10~15天、点位固结之后,首先进行观测站控制点与矿区控制网之间的联测,以确定主要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然后再根据它来测定其余的控制点和工作测点的平面位置。
连接测量可按定向基点的测量精度(点位误差小于7cm)要求进行。
观测线工作测点的平面位置,从已知坐标的控制点,按5″导线测量的精度要求确定。
高程联测就是在矿区水准点至观测站附近的水准点之间进行水准测量,再由水准点测定观测站控制点的高程。
高程联测以不低于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进行。
2、全面观测
为了准确地确定工作测点在地表移动开始前的位置,在连测后、地表开始移动之前,应独立进行两次全面观测,两次全面观测时间间隔不超过5天。
全面观测的内容包括测定各测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各测点间的距离,各测点偏离观测方向线的距离。
记录地表原有的破坏情况,并作出素描。
在设站地区未受采动影响之前,独立进行的两次全面观测,两次全面观测的同一点高程相差不大于10mm,支距距离不大于30mm,同一边长的长度差不
篇二:
岩石移动观测
关于岩石移动
一.岩石移动的测量
第一节基本要求
各生产矿山,应根据本矿山地质采矿条件,开展岩石移动和边坡滑动的观测研究工作,其目的是:
1、通过岩石移动和边坡滑动的各种测试手段(仪器观测和现场调查),及时掌握井下、地表岩层移动及露天采场、尾矿坝边坡滑动征兆,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技术资料。
2、对矿山不同开采技术条件的地表岩层移动、变形和破坏的基本特征与规律进行观测和研究。
并验证、修改和确定岩石移动角值等参数;
3、研究露天采场、尾矿坝边坡的稳定性和边坡角的经济合理性;
4、观测采空区各种不同处理方法和边坡治理工程的效果;
5、总结岩石移动观测研究工作的经验,不断改进观测方法;岩石移滑动观测的主要手段:
(如:
井下、岩层内部、地表及各种专门观测站等),定期观测平面和搞成位置的变化,掌握岩石移滑动饿基本特征与规律。
岩石移动观测站饿设计,应从矿区的整体规划出发,根据矿床地质开采条件,采取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由局部到整体的原则,分别轻重缓急,分期设置观测站。
除对观测站定期观测外,还必须经常深入现场,借助简易方法(如:
滑尺、垂球投点等),测量采区顶板岩石移量,倾听岩体音响,观察
裂隙、错动及坍塌等现象,并作文字描述,必须时测绘成图或拍摄照片。
第二节地下开采的岩移观测
开采缓倾斜层状矿体时,地表岩移观测线,一般沿矿体走向和倾向各设一条,应分别设在移动盆地的主断面和采空区正上方。
如果回踩工作面的走向长度大于1.4H0+50米(H0为平均开采深度),可设置两条倾斜方向的观测线,一条在采空区正上方,另一条在其相距50米以上的任一侧,但至起始开采或停采线的距离必须大于0.7H0。
开采急倾斜矿体时,沿矿体走向的观测线以不知两条为宜,一条在主断面位置上,另一条在采空区正上方,两观测线艰巨应不小于30米。
沿倾斜方向的观测线布置两条,即在采空区工作面走向长度大于1.6H0+100米,应布置三条或三条以上垂直走向的观测线,一条在采空区中央,其余的在两侧相距约50米,且距左右开采边界0.8H0以上。
当矿床地质构造复杂,走向不明显,矿体厚度变化大时,可沿回采工作面主要方向不舍观测线。
当采区形状不规则,开采深度小,地表又分布重要工业设施和目的物(河流、湖泊、塘坝等)或民用建筑密布,应增加观测点密度,采用剖面线与方格网相结合的建站方案。
确定观测线长度所用的移动角值,应尽可能采用本矿山通过岩移观测所得的各种岩石移动角值,如尚未求得时,可选用与本矿地质、采矿条件相似的矿山所求的角值,按类比法确定。
各种岩石移动角的修正值一般可取150.
观测点间距可参照表38确定。
观测点间距表表38
观测线两端一般各设两个控制点,如受条件限制,每条观测线也不能小于3点。
控制点应设在地层坚实,便于长期观测,并在整个观测阶段不受开采影响的稳定区。
控制点距极限移动边界和同一端控制点间距离,根据平均采深:
小于100米时取30米。
小于100米时取50米。
‘观测线控制点的标设,按5‘小三角精度采用交会法或同精度导线
的要求进行。
其他观测点利用观测线的控制点来标设,尽可能使观测点中心位于控制点连线的方向上,偏离连线方向的距离不得超过5厘米。
控制点和观测点的埋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现场浇灌。
坑深不小于0.6米,冰冻地带应挖至冻土线一下0.5米;做好点之记,详细记述测点与其附近特殊标志的相关位置、点坑周围土质、松散程度、坑深及断面尺寸等情况;
2、便于观测和保存。
测点分露出式和隐蔽式两种。
隐蔽式主要用于容易遭受自然力和人为因素破坏的沟底、河床、道路旁地段。
处于强酸工业废水中的观测点,应改用不锈钢或尼龙质测点中心标志,克服因地表下沉测点被水淹没,点的而结构应便于加高;
3、测点应统一编号。
一般垂直走向观测线以上的测点,自下山往上山方向顺序增加;沿走向观测线上的测点,按工作面推进的方向顺序增加。
观测站与矿区控制网的联测工作,应在所有测点埋完5—7天以后
‘进行。
在矿物基本控制网的基础上,用5‘小三角精度要求,确定观
测线控制点平面位置,若受通视、图形条件限制,则按上述测量方法与精度要求测出观测线上一个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其余控制点则以这
‘点为基础按5‘导线的要求进行测量。
观测站的起始高程,以三、四等水准的要求连测。
又与条件限制不便于水准连测时,可用三角高程连测。
观测线控制点应组成闭合或符合水准线路。
观测站的第一次全面观测应独立进行两次,两次观测的间隔时间越短越好。
地形复杂山区最长亦不得超过10到30天。
两次观测较差,高程应不大于15毫米;偏距应不大于20毫米;边长应不大于4毫米。
当符合上述要求时,取两次平均值作为各观测点的起始数据。
回采工作开始后,每隔一定时间进行一次警戒性的水准观测,如
果发现部分测点有明显下沉时(大于50毫米),可以认为地表已开始移动,需进行全面观测。
全面观测包括下列内容:
1、测出观测线各测点的高程;
2、测出观测线各测点间的距离;
3、测量
观测点偏离观测线的距离;
4、在地形条件复杂的山区,也可在矿区基本控制网的基础上,采
‘用交会法以5‘小三角精度(对建筑物专门管粗站可采用三角插
点与导线相结合的方法)观测各测点的平面坐标,以取代二、三项测量。
5、测量地表和建筑物因移动所导致明显的裂缝、断裂、塌陷。
并绘制草图(或拍摄照片)注明时间。
测点的距离应往返丈量两次,每次以钢尺不同的起点读数三次,距离大于10米时互差应不大于3毫米;小于10米时应不大于2毫米。
量距时施以比长时的拉力,记录温度。
最后距离应加入比长、温度和倾斜改正。
各测点高程按四等水准要求测定。
当不具备此条件时,也可用J2经纬仪以正倒镜进行三角高程测量,以不同仪器高独立观测两次,仪器高和视点高量至毫米。
两次观测高差较差应不小于4毫米。
各测点的偏距测量,用经纬仪正倒镜观测,或经纬仪配合支距仪进行测量,经纬仪距所测的支距点最大距离应不超过100米,仪器对点误差应小于2毫米,偏距读至毫米。
篇三:
水城县化乐锦源煤矿岩移观测站设计
水城县化乐锦源煤矿
岩移观测站设计
编制:
审核:
总工程师:
矿长:
编制日期:
二
0一二年十月
岩移观测站设计
一、概述
锦源煤矿1502工作面位于位于主斜井井筒南翼。
上限以1502回风巷为界,标高+1429m,下限以1502运输巷为界,标高+1414m,东以切眼为界,西以预计停采线为界;其上覆2煤层,对应投影工作面正在回采,与5煤层层间距为:
21米;下覆6煤层未开采。
该工作面切眼上部一个小三角部分穿过主斜井井筒。
本次观测站位于1502工作面的正上方,工作面对应地表总体地形为南西低、南东高;地表为山脊,荒山,无建筑物、河流、公路等设施距地表最大埋芷深度:
336米、最小埋芷深度:
220.55米;平均埋芷深度:
278.275米。
,受外界影响因素相对较少。
本工作面所采5#煤层为二叠系龙潭煤组。
工作面属中厚煤层,赋存稳定。
煤层厚度:
1.5~3.5m,平均为2.5m,煤层倾角:
7~9°,煤层平均倾角为8°,顶板为粉砂岩,底板为粉砂质粘土岩。
由于该工作面其上部对应投影工作面1202工作面,已经回采推进了三分之二,接近收作工作面工程;故采空区已存在积水,而2号煤层与5号煤层的层间距只有30米,因此采动5号煤层时,会导致1202采空区积水涌出,所以在回采1502工作面之前,必须首先放掉上部对应1202采空区###
的积水。
工作面正常涌水量为3.0m/h。
最大涌水量为8m/h。
二、建立观测站的目的和意义
1、设置观测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取得本地区因地下煤层开采后,采动地表的移动、变形及破坏规律,包括各种移动角、边界角、移动与变形预计参数,并为进行矿区总体规划、环境评价和矿井设计时,对于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的压煤开采论证提供评价依据;
2、为安全合理的留设保安煤柱提供技术参数,也为安全合理开采保安煤柱提供理论依据;
3、为开展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的开采提供变形预计方法,以便在进行“三下”采煤时,为合理布设工作面和选定开采顺序、制订建(构)筑物及河堤加固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4、根据炮采工作面开采地表沉陷变形的特殊规律,为了寻求在观测站布设方法、观测手段、研究内容及分析方法等方面的合理性。
三、观测站工作内容
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的基本工作内容可归纳如下:
1、地表变形观测站设计;
2、地表观测站实地布设;33
3、地表移动观测(包括联测、首次全面观测、重复水准测量、最终全面测量等);
4、数据处理与分析;
5、各阶段参数求取;
6、地表移动观测总结报告编制。
四、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局XX年五月颁布的《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
五、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方案
1、观测站的布设形式
1502工作面设计形状规整,是根据南翼地质构造布置的工作面,受外界影响因素相对较少,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相对较易。
结合该工作面上方地表实际情况,初步设计布设两条观测线:
一条倾向观测线和一条走向观测线。
考虑到埋点的难易程度、方便后期观测等原因,在设计观测线时,特沿观测站的东西方向布设半条倾向观测线,沿观测站南北方向设半条走向观测线。
2、观测点的数目及密度的确定
在采动过程中,需要定期观测测点的空间位置,以反映地表点的移动情况。
因此,测点的埋设深度应在本地区冻土深度以下0.5m,并保证它和土层密实固结,以使测点和地表
一起移动。
因本地区开采深度较深,所以在预计下沉盆地的中央区域工作测点的设计采用等间距并使点间距为25m,而在其边缘区域工作测点的设计各观测点的间距为25m。
根据观测线的长度可以在工作区域内倾向观测线上设置测点25个,依次编号为Q1、Q2?
Qn。
在走向观测线上设置测点26个,依次编号为Z1、Z2、?
Zn。
在观测线长度以外设置观测站控制点。
在观测站存在期间,以控制点的空间位置(x,y,z)做为观测站的起算数据,因此必须保证其坚固、稳定。
为了保证观测资料的准确,应对控制点的稳定性定期进行检测。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控制点埋设在观测线的一端,并设置3个控制点,工作测点的外端至控制点的距离及控制点间的距离为50m左右,其中倾向观测线的控制点号分别为KQ1、KQ2、KQ3,走向观测线上为KZ1、KZ2、KZ3。
考虑到现场条件,实际布设点位置可做适当调整,但是尽量按设计布设。
3、测点埋点要求
(1)在观测期间能可靠保存,并与地表牢固结合,不受冻害影响。
(2)便于观测高程与丈量距离。
鉴于本工作面预计下沉量300mm左右,整个观测期间不会被水淹没,故采用露头式测点,一般高出地面约250mm。
(3)控制点与工作面按设计要求用经纬仪标定,并尽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观测站 观测 总结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