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作实施方案试行.docx
- 文档编号:24935235
- 上传时间:2023-06-03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4.75KB
创新工作实施方案试行.docx
《创新工作实施方案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工作实施方案试行.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新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创新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创新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创新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下面是带来的实施方案,欢送阅读!
常州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试行)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
为进一步深化学校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广阔师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推动学校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开展,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
1.通过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教育为根底,以创业教育为载体,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推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成为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
2.通过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转变,从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向以能力为本的教育转变,最终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
3.通过实施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改革,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平台、课程平台和实践平台,培育创新创业教育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教学与实践条件及环境。
4.通过以素质教育为根底,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型创新创业教育,对具有创新创业意愿与潜质的群体进行专门培养。
通过分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创新创业成果的涌现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快速成长。
5.通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精神与创业技能,使大学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和职业的创造者,促进学校就业工作的开展,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与领导
1.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为切实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学校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领导、组织、协调和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由学校领导牵头,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团委、招生就业处、产业处、财务处、二级学院共同参与。
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
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指导实施,把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形成各部门共同配合,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加强二级学院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二级学院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组织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领导小组,由行政、党总支、团总支和专业系主任及局部老师组成,同时可聘请创业成功的校友、企业管理者、有关专家担任学生的创业导师,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发挥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中心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的引领作用
拓展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中心的功能和定位,将其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校级创新创业实训基地。
其作用是为全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和能力培养提供实践环境与必要条件。
尤其对已经接受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且具备创新创业潜质和创新创业热情的大学生,校级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可以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指导,并为工程启动提供支持。
三、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措施
1.更新教育理念,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开展
科学把握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教育的内在联系,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开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为核心,以创新创业工程和活动为载体,以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为关键的创新创业教育新理念。
切实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注重顶层设计和整体设计,注重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工程带动,注重通过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开展。
2.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设计
创新创业教育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变革,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面向学生全体、有明确的培养目标,需要系统的课程学习,以及实践训练和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因此,必须从教育全过程出发,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以确保学生创新创业的知识、能力、素质到达预期要求。
3.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平台
(1)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类必修课程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
通过创新创业类课程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创新创业的根本知识、途径和一般规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
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拓展与延伸,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先在全校开设创新创业类公共选修课程,待课程体系根本完善,且教学条件具备后,再将成熟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列入各专业必修课程。
(2)在专业教育中融会创新创业教育
根据不同专业,开展在专业相关领域、行业进行创新创业的针对性教育。
各专业应根据自身条件,充分开掘本专业创新创业的教学内容,通过讲座或课程形式,启发学生将创新创业活动与所学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使各专业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专业内涵,并在学科专业根底上开展高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践。
(3)在局部专业实施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
将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包括实践环节)纳入专业课程。
根据专业性质的不同,可以侧重于创新教育,也可以侧重于创业教育。
如在工科类专业可以强化创新教育,培育创新成果,促进成果转化,推动以专业创新成果为根底的创业实践;在经管类专业中鼓励学生以创新的理念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创办企业,并为学生创办企业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开展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创业活动。
4.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1)创立学生参与科研创新训练的机制
推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强化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在有条件的专业,把学生科研训练纳入专业培养方案,设立相应学分,提供实验室开放环境,指导学生参与创新科研训练,吸引大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方案,遴选资助一批大学生创新训练工程,构建富有特色的国家、省厅和学校三级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体系。
通过科研训练,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可以通过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到达创业实践的目的。
(2)创立各类创新创业实训基地
建立二级学院创新创业实训基地。
二级学院主要依靠各中心实验室、实验中心、工程中心以及校内外产学研实践基地来构建创新创业实训基地。
通过开放实验室,为相关专业学生进行各类科研开发、完成实践创新训练方案工程提供必要条件。
建立以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中心为主体的校级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为已经接受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的学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创业指导,并为工程启动提供适当资助。
(3)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发挥地域优势,依托学校科技产业园、常州市创意产业园、常州软件园、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立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通过孵化基地,为学生进一步研发提供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为企业创办和运行提供融资效劳;通过提供法律、税务、财务及其它的效劳帮助初创企业躲避创业风险;通过真实的创业活动,使创业学生的潜能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4)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教育的作用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教育的作用,将由学生处、团委和招生就业处等部门组织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科技节活动、创业方案大赛、学生社团活动等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重要组成局部。
通过第二课堂多样化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实现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自由交流,在全校形成浓郁的创新创业文化气氛。
5.建立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鼓励政策与制度
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定必修的创新实践学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最根本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参与学科竞赛和创业实践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给予适当学分。
为解决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在时间上的制约,学校将在学分制根底上进一步完善选课制度,并为学生延长修业年限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
鼓励教师投身创新创业教育,对指导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进行奖励。
6.开掘社会资源,建立专家指导机制
准确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导向,瞄准社会需求,效劳经济社会开展,建立政府推动、学校主动、社会互动的创新创业教育联动机制。
积极争取和利用政府的优惠政策,与政府有关部门及有关行业协会开展密切合作,形成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人才优势,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
专家指导委员会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咨询、指导;审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参与建设校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评估创新创业工程;协助建立与政府、企业等社会各界的联系。
创新创业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由学校主管领导、资深教师、政府官员、知名企业家、优秀校友等构成。
7.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建设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为推动开展创新创业教学研究与教学建设,学校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并配备专职教师。
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负责全校创新创业教育系列课程的开发、讲授与实践指导。
充分发挥现有教师队伍的作用,通过培养、引进,逐步建立一支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尤其注重选配或选聘富有创新创业经验的教师、管理人员、成功企业家、成功人士和政府相关专业人员担任创新创业实践指导教师。
8.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金
不断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将创新创业教育所需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为创新创业教育稳步、持续开展提供物质上的保障。
同时,通过学校投入、社会捐助、个人支持等渠道,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金,用于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扶持重点工程。
9.加强创新创业社团建设,营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气氛
建立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社团,支持学生自主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团体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各类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气氛。
通过科技作品竞赛、创业方案大赛,举办创新创业论坛、经验交流会、事迹报告会,邀请企业家及相关领域的政府官员到校讲座、对话,组织到企业参观学习等课外创新创业文化活动,激发学生创业动机与需求。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需求,是落实科学开展观、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必然需求,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开展、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必然需求。
全校各相关部门、二级学院要深刻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了解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动态,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标和要求,切实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各项措施,为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增进人才竞争力而共同努力。
中共龙阳镇委员会
龙阳镇人民政府
关于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滕发[xx]18号),市委综治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工作》(滕综治[xx]23号)和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推行“四位一体”社区管理效劳模式(试行)》(滕组发[xx]16号)精神,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就全面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与建设工作,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开展观为统领,积极顺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以推进平安龙阳、幸福龙阳建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进一步完善“四位一体”建设,深入广泛地开展“社区十进”工作,充分调动相关部门、社区组织的主观能动性,着力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为依托、其他各类社会组织为补充的社区效劳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社区效劳体系,创新效劳方式,拓宽效劳领域,强化效劳功能,推动我镇社区建设水平持续提升。
总体目标:
从xx年起,利用三年时间,在所有新型农村社区全部建立“四位一体”组织、推进“社区十进”工作,xx年完成30%建设任务,xx年完成30%建设任务,xx年完成40%建设任务,之后每建成一个住宅小区,均及时建立“四位一体”组织,同步推进“社区十进”工作。
二、工作措施
(一)健全完善“四位一体”社区基层组织
1、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四位一体”组织机构,建立健全社区综治组织,在“四位一体”组织领导下,充分履行治保、调解、普法、帮教、巡逻职能,落实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树立民生优先、效劳优先、基层优先的效劳理念。
2、“四位一体”社区组织体系的建设原那么。
目前已成立组织机构的新型农村社区以现有组织进行组建;规模较小、不具备单独设立“四位一体”组织机构条件的住宅小区,全部就近纳入有“四位一体”组织机构的社区管理;新成立的农村社区暂时就近纳入有“四位一体”组织机构的社区管理,条件成熟以后再按程序单独设立组织机构,使所有居民居住区落实统一标准的社会效劳管理制度。
3、“四位一体”社区管理效劳模式的运作原那么。
“四位一体”社区管理效劳模式是新形势下加强社区建设管理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在推进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原那么、坚持社区依法自治原那么、坚持以党员和群众为参与主体原那么。
社区党支部要定期牵头召开联席会议,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效劳企业负责人和其他有关人员共同参加,联席会议实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涉及本社区有关重要的阶段性工作任务、重大突发事件、群众性问题要集体讨论研究决定,坚持民主协商原那么,按照个别酝酿、共同协商、民主表决的方法,研究决定所讨论的相关事项。
(二)扎实推进“社区十进”工作
依托社区“四位一体”组织,建立社区综合效劳管理平台,整合各方面公共效劳管理资源和力量向社区延伸,开展“社区十进”活动,进一步完善“一站式”、“一条龙”便民效劳机制,尽最大努力满足群众对社会管理、平安防范、生活效劳等方面的需要。
1、维稳调处进社区。
司法所、信访办、矛盾调解中心要指导社区“四位一体”组织加强社区调委会建设,到达“五有四落实”(有牌子、有场所、有印章、有本子、有台账,落实组织、制度、工作、报酬)要求,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及信访各项制度,坚持定期排查、随时排查和专项排查相结合,全面掌握社区矛盾纠纷和信访动态,设立社区信访代理员,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落实台账管理和“零报告”制度,及时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争取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在社区一线解决。
2、特殊人群效劳管理进社区。
综治办、司法所要把特殊人群效劳管理工作延伸到各住宅小区,建立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小组,全面掌握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涉邪教人员、吸毒人员、具有肇事肇祸倾向的精神病人、艾滋病人、重点青少年等特殊人群的根本信息,健全效劳、教育、管控、帮扶等制度,积极开展定期走访、就业培训、安置帮教、衔接管理等工作,落实相关政策,解决实际困难,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3、法律宣传教育进社区。
司法所要加大对社区居民普法宣传教育力度,开展“法治社区”达标活动,制定居民学法制度,建立法律宣传栏、法律咨询站、法律宣传队,定期开展法律宣传活动。
通过举方法律讲座、普法培训班、忏悔演讲等形式,营造浓厚的社区普法宣传气氛。
指导社区“四位一体”组织利用发放法律常识手册、普法宣传单、法律明白纸等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法律宣传活动,提高广阔居民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
4、物业效劳管理进社区。
建房办要加快推进住宅小区物业效劳管理标准化建设,特别加强无物管的老旧小区、规模较小的住宅小区物业效劳管理机构建设,尽快实现辖区住宅小区物管全覆盖。
要按照上级相关政策规定,严格标准物业收费行为,明确物业效劳管理企业的具体责任和义务,监督指导其落实效劳管理各项措施,不断提高效劳管理质量。
建立“物业保安”管理模式,推进物业管理与治安管理的有效衔接,强化住宅小区治安防范措施。
5、消防平安进社区。
派出所要依托社区“四位一体”组织,要把加强消防平安工作作为保护居民生命财产平安的重要职责,健全社区消防平安网格化管理组织体系,建立消防志愿者队伍,明确消防管理员和宣传员,落实“五个一”(一支志愿消防队、一名专兼职消防平安员、一套灭火设备器材、一处消防宣传阵地、制定一份《居民防火公约》)要求,加强消防常识宣传,定期开展防火检查,推行“多户联防、区域联防”等措施,适时组织开展消防培训和演练等活动。
6、车辆管理进社区。
派出所、社区效劳中心要大力加强住宅小区内道路交通治理和车辆管理,认真研究解决车辆存放无序和道路堵塞等突出问题。
要逐步增设社区交通管理效劳站点,健全交管效劳网络,把交管综合效劳延伸到每个住宅小区。
要强化社区交通动态、静态管理,加大交通平安宣传,建立交管综合效劳窗口,提高交通便民效劳水平。
7、城市管理进社区。
城管执法办要依托社区“四位一体”组织,建立社区城管效劳室,把城管执法和效劳活动延伸到住宅小区。
加强对社区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广阔居民参与城市管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健全社区专兼职和义务城管员队伍,及时查处违法搭建、随意吊挂、占道经营、乱停乱放、擅自张贴、破坏绿化、乱倒垃圾污水等行为,改善社区人居环境,促进社区标准管理。
8、网络平安管理进社区。
派出所会同社区“四位一体”组织加强社区互联网平安管理和效劳,开展互联网根底信息调查摸底,全面掌握社区居民互联网用户情况,实现对社区网上重点人员的动态掌握、现实管控,强化上网效劳场所监管,指导社区内开办网站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备案登记,整合网评员队伍,健全网上群防群治网络,提高掌控能力。
9、社会保障进社区。
社会事务办、劳动保障所、财政所、民政科要把低保等社会保障效劳工作下移到社区,依托社区“四位一体”组织,深入开展社保效劳工作。
要明确专人负责,加强对社区的社会保障指导和效劳,每个社区明确一名社保专干,为社区居民提供社保效劳。
要及时全面了解掌握社区低收入家庭情况,做到应保尽保;要将情况摸排、资料收集、条件审核、保费发放等相关手续在社区“一站式”办理,为居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效劳。
10、医疗救助进社区。
社会事务办、财政所、民政科等相关单位要把医疗救助效劳工作延伸到社区,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让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群众及时得到救助。
指导社区“四位一体”组织及时了解掌握居民符合资助参保(合)、住院大病救助、门诊救助、优惠减免条件的情况,帮助提出申请,简化审核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群众提供周到的医疗救助效劳。
将以上十项工作统一纳入社区综合效劳管理中心,设立效劳管理窗口,明确各自工作责任、工作制度、工作流程,确保工作正常运转。
三、实施步骤
(一)制定方案、调查摸底、加强宣传阶段(xx年3月至xx年4月)。
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对全镇居民小区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知晓率,号召广阔居民自觉支持、参与和监督社区管理。
(二)“四位一体”组织建设及“社区十进”推进阶段(xx年4月至xx年年底)。
利用三年时间,在所有新型农村社区全部建立“四位一体”组织、全面完成“社区十进”工作。
(三)加强督导、检查验收阶段(每季度)。
综治办对“四位一体”组织建设及“社区十进”推进情况,每季度组织督导检查。
四、组织领导
为全面完成此项工作,镇专门成立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党委副书记、镇长杨峰同志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和各党总支负责同志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工作。
附:
龙阳镇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为确保我市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顺利有序的开展,根据《中共绵竹市委、绵竹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决定》和《中共绵竹市委办公室、绵竹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绵竹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方案>》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局实际,经研究,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紧紧围绕“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稳定”的总体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体要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矛盾纠纷化解作为主线,创新社会效劳管理理念、政策体系、体制机制和方法手段,全面提升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水平,为我市实现重返县域经济“十强”行列,争创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当全省科学开展排头兵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开展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加强组织和行政效能建设,推进机制创新,夯实基层根底,激发工作活力,构建矛盾预防控制体系,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效劳管理突出问题,围绕创新社会效劳模式,完善预防和化解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效劳力度,以维护社会稳定为主线,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开展。
三、工作内容及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把握舆论导向。
充分利用报刊杂志、播送电视、专栏简报、“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等媒体和手段,集中宣传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宣传本单位“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新举措、初步成效和先进典型,为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营造浓厚的舆论气氛。
责任领导:
负责科室:
法宣科牵头,各科、室、站、大队配合
完成时限:
XX年——xx年
(二)加强环保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强化队伍建设。
为加强我市环保队伍建设,提高环保系统干部职工和环保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做好依法行政,强化环境监管,提高现场执法能力,防止污染事故发生。
根据省、德阳市的安排布署,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各类法制培训。
责任领导:
负责科室:
法宣科牵头,组织人员参加。
完成时限:
XX年(或根据省、市安排)
(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
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开展道德模范和“三户”的评选活动,在全局形成良好的道德风气。
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立活动,广泛发动职工参与志愿效劳活动,同时加强对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不断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
责任领导:
负责科室:
办公室牵头,全体干部职工参与。
完成时限:
每年
(四)完善预防和化解机制
建立健全稳定风险评估制度,落实风险评估责任制,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发生。
1、加强污染源现场环境监管。
落实日常监管监察职能,开展对工业企业、工业集中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城镇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农村面源污染等现场监察工作;加强污染源在线监控现场端监管;加强建设工程环保“三同时”督查和验收工作。
2、强化环境执法检查。
继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开展的突出问题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
着重抓好涉重金属行业的监管力度和污染减排重点企业的监管力度。
3、继续完善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加强对企业《突发性环境污染应急预案》的检查和实施,落实应急物资的准备并要求企业进行应急演练,提高预警能力。
4、切实做好信访和。
高度重视群众环境污染投诉办理工作,依法、及时、就地解决各类环境信访问题,加强“12369环境举报热线”的维护管理,确保24小时畅通。
成立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制,落实专人进行信访接待工作,对群众的热线举报,要标准用语,认真听取,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和回复。
有针对性地深入排查容易产生不稳定的环境矛盾和问题,主动提前介入化解,加强对存在的环境不稳定因素进行跟踪督办,密切关注,维护我市社会稳定。
责任领导:
负责科室:
环境监察执法大队
完成时限:
每年
(四)加强行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环保队伍。
深入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新 工作 实施方案 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