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基础教育热点问题的思考.docx
- 文档编号:24932882
- 上传时间:2023-06-03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40.98KB
当前基础教育热点问题的思考.docx
《当前基础教育热点问题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基础教育热点问题的思考.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前基础教育热点问题的思考
当前基础教育热点问题的思考
(一)
我们今天的教育,追求实现促进人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双重功能。
这是教育发展的历史选择。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
“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教育的双重功能给予高度重视。
纵观20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历程,我认为当前的教育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变革。
我有一个未必准确的归纳:
四国的现代教育长期处于“追随“他人的摇摆状态。
五四以后追随欧美,解放后追随苏联直至“文革”走向虚无,改革开放后先是博采众长,之后才逐步有了构建中国特色教育体系的自觉追求。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召开了三次教育工作会议。
1985年召开第一次会议,出台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主要解决谁来办教育的问题。
1994年召开第二次会议,出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主要解决教育在国
民经济中的发展次序问题,确定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
1999年召开第三次会议,
出台《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喻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主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三
次会议所产生的质的飞跃是显而易见的。
特别是素质教育的提出,意味着中国教
育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尽管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还需要走很长的路,但是,谁也不能否认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
其实,从世界范围看,重视人的素质培养也是国际教育的共同趋向。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专题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明确宣示,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生生存和发展,是未来教育的4大支柱。
四个“学会”的核心就是素质的全面发展。
与此同时,终身教育、个性化教育、教育民主与平等、教育信息化、教育国际化等先进理念也得到广泛推崇和积极有效的实践。
可以说,今天中国教育变革的深刻性、广泛性都是前所未有的。
这些变革的总体方向就是让教育更好地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以来,是南京教育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总体看,南京教育运行着从“短缺”的教育——充分的教育——优质的教育,从面向政治的教育——面向经济的教育——面向人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轨迹。
从教育普及程
度看,改革开放初期,全市尚未普及小学教育,现在,全市不仅全面普及九年义
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率也巳达到9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2%,常住人口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约36%,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从教育工作的重点看,
改革开放初期南京教育着力解决的难题是实现“一无两有”,即:
校校无危房,
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课桌椅;现在,我们不仅彻底解决了危房问题,校舍的标准
化、教育设施的现代化也都达到相当的水平,工作的重点转到如何进一步扩大优
质教育资源,如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
从老百姓的需求看
,过去期盼“有学上”,现在期盼的却是“上好学”,甚至于“好中选优”,期盼上名牌中学、名牌大学。
正如江苏省副省长王湛所评价的那样,十六大提出的今后20年建立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目标,在南京已经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
我认为基础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它的基础性。
如果说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今天”的生产力,那么,基础教育培养的则是“明天”的生产力。
如果说整个教育是一棵大树,那么,基础教育更像深埋于泥土的根系。
基础教
育的基础性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为整个教育体系打基础;二是为人的长远
发展打基础。
前者决定基础教育更加注重普及性和全面性,必须尽可能覆盖每一
位社会成员,最大程度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享有公平、均衡的受教育机会。
后者
决定基础教育的根基性和胚胎性,必须尽可能成为学生成长输送终身受益的养分
,却不必刻意追求表面的精致,过早把学生雕刻成一个个“盆景”,日后却难以
成为栋梁之材。
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不是培养科学家、学者,而是培养公民。
基础教育所要聚集的目标,就是为学生立德、立业打好基础。
立德,就是教育学生形成诚实、守信、热爱生活、崇尚自然、善于接纳他人和与他人合作等基本的道德素养;立业,就是培养学生形成善于学习,善于发现、善于创新的能力和勤奋学习的品质。
德的基础是“诚”,业的基础是“勤”。
以诚立德,以勤立业,诚实勤奋,立命之本。
这就是我们始终强调育人重于“育分”、激发学生求知欲重于教给学生知识的根本原因。
当然,影响一个人成长的基础性东西可能还有很多。
道德是做人的基础,勤奋是做事的基础。
如果在基础教育阶段帮助学生较好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对学生的影响绝对是持久而长远的。
至于“双基”问题,对于学生来说确实十分重要,它是基础教育不能动摇的内容。
但是,如果认为这就是基础教育的全部内涵,则大谬不然。
让学生掌握做人的基本道理并转化为内在的信念和自觉的行为,高于“双基”,先于“双基”。
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发展中面临三大矛盾:
一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
二是义务教育在法律上由政府承担和实际上政府难以承担的矛盾。
三是教育两大功能的矛盾,即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功能和配置人的社会地位的功能的矛盾。
每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配置,特别是第一次社会地位的配置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是由受教育的程度决定的。
社会高度关注的教育问题有高考,还有择校、收费、有偿家教、学生课业负担等问题。
这些问题也大多由三大基本矛盾派生出来。
(四)
高考作为解决目前相对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分配问题的一种制度安排,还会长期存在下去。
教育部门在改革高考的形式和内容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比较1978年和2004年的高考试卷就不难发现这一点;今天的高考其实已经注意体现人的素
质要求;有些地方的高考命题甚至已经直接指涉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体验,这方面
的探索一定会逐步成熟。
因此,尽管高考制度确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我们却
不能寄望它短期内退出历史舞台,而只能寄望于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
我们不能
用旧眼光来看新高考,而要实事求是地研究它的动向和它体现出的教育理念,在
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有机地而不是生硬地、智慧地而不是简单地处理好高考的相关
问题。
在我看来,高考制度应当更加深入地体现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
一切有益
学生发展的因素,都应当成为高考录取“加分”的依据。
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才
艺特长、创新创造能力、道德品行、公益劳动成绩等,高考录取都应当承认并尽
可能体现其价值。
高考制度应当把学生真正导向全面发展的轨道,不能把学生导
向重智轻德、重书面考试轻动手能力、重知识记忆轻创造的轨道。
高考制度应当
鼓励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鼓励学生实现多元化发展,不能把所有学生都引向“
独木桥”。
关于南京的高考情况,我想纠正一种误传很广的说法,即:
南京高考成绩一塌糊涂。
南京2004年高考成绩虽然仍不算理想,但与往年相比,是前进而不是倒退。
从实际录取情况看,反而是历史上好的水平。
2004年南京市高考本、专科合计录取率为82.8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38个百分点。
南京学生多元化发展的特征较为明显,学生升学的“立交”架构巳初步形成。
南京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与单独命题的北京,上海等城市大致相当。
传统的高考评价习惯已明显跟不上现代教育及学生多元发展的趋势。
但是,我们不会因此
或自惭形秽,或沾沾自喜,或以此掩盖自身不足。
省委书记李源潮同志在南京调
研时曾经这样说过,一级政府也好,教育行政部门也好,国家不会对你提出高考
升学率的要求,但你必须努力创造更多的人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机会。
李书记的
要求,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此外,我个人认为,眼下的“高考困境”是特定历史阶段特有的“风景”,高考竞争如此激烈的局面一定不会持久地继续下去。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的门槛将会越来越低。
也许用不了多久,高等教育就会由现在的“教方市场”转变为
“学方市场”,一些大学的招生人员可能会像推销冰箱彩电一样登门招揽生源。
高考竞争弱化了,就业的压力却有增无减,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没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即使考入大学,也未必有一个理想的前程。
对此,我们一
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五)
对于一些群众来说,他们也许更关注自己的子女能否顺利升入一所好学校,将来找到一份好工作,过一种好生活。
他们也许不太关心什么是素质教育,却会盘算孩子教育的投入与收益。
他们对未来满怀憧憬,却更加关注现实的利益。
这种思
想与现实的矛盾、个人利益和国家民族长远利益的矛盾非常棘手。
这也正是我们
常常为之苦恼、为之困惑、为之进退两难、为之遭人诟议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
我的第一个观点是“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引领未来”。
许多群众对子女的教育不
惜金钱,不惜心血和汗水,所求无非是子女将来能立足,有发展,有出息。
他们
的这种“改变命运”的追求,理所当然,合情合理,无可厚非。
但是,一座城市
、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都围绕“高考升学”这个目标来运转,这是
教育的悲哀,也是民族的灾难。
科举制度曾以进步的面貌出现,却以百弊丛生的
面貌而废除,给国家民族带来的深刻教训值得汲取。
对于老百姓来说,如果把对
教育的投资局限于高考升学,必然是失望大于希望,风险大于收益。
如果我们认
同教育的基本目的,那么,就必须有人站在更高的层面上,以战略的眼光来思考
和规划教育发展;如果我们认同教育具有长周期、迟效性等特点,那么,教育就
不可能只考虑当下,不能为了今天而牺牲明天。
教育发展并非单向度服从社会发
展,教育同时负有推动历史进步、引领社会发展的使命。
我始终认为,坚定不移
推进素质教育,就是对人民群众根本的、长远的利益的体现和实现。
我的第二个观点是,承认教育的现实功利性,追求教育功利的超越。
马克思说过,“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
人的选择大多是利益的选择,教育也不例外。
我国人口多,就业岗位少,生存竞争激
烈。
这种竞争必然会在教育上有所反映。
在现阶段以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必须
通过升学考试、就业、招聘考试等方式公平合理地分配就学、就业的机会。
这就
是教育的现实功利性。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
“
(高考)‘剃光头’就‘剃光头’好了,只要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办就没错。
”实
事求是讲,大多数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包括我——还没有这样的气魄。
我们现
在还无法超然于升学率、就业率等指标之外。
不承认这一点,就不是实事求是的
态度。
然而,我们的教育绝不能仅仅停留、局限于升学教育成绩、升学率或就业
率上,而必须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我
们的教育很可能重蹈“应试教育”的覆辙,很可能把正当合理的教育价值追求异
化为对学生智力的片面开发,扭曲为对学生身心极大伤害。
现实已经给我们上演
了多出“人间悲剧“。
我们应当承认教育的功利性,这是现阶段教育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但是,我们的目光应当更高远。
教育必须立足现实,坚定不移地追求理想,追求“生存”之上的卓越发展。
(六)
关于择校现象,我认为这是社会、家庭普遍重视教育的体现,也是生存、就业竞争在教育上的反映。
总体而言,择校现象趋热,家庭、社会对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当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从长远看,教育应当尽可能增加可选择性,这样才有利于落实因材施教,也有利于促进教育自身的优胜劣汰。
但是,教育尤其基础教育
毕竟是一种公共产品,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的原则来配置资源。
在我国的现实形势
下,择校现象的泛滥和膨胀,必然冲击正常的教育秩序,拉大地区教育差距和校
际差距,导致教育严重失衡,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因此,对义务教育阶段
的择校行为,我们的基本态度是“四不”、“四要”,即:
不鼓励、不提倡、不
刺激、不支持;要引导、要化解、要限制、要规范。
学生课业负担问题与择校现象有一些同源性的原因,虽然这与教育本身的制度缺陷有一定关系,但是,归根到底,仍然是社会就业、生存竞争在教育上的反映。
学习本身是一项艰苦的活动,学生应该承担合理的学习负担。
任何人要想在某个
方面取得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汗水。
这一点我们必须告诉学生。
不能让学生
误认为学习是一件轻松自在、垂手可成的事。
但是,长期以来,学生的课业负担
、心理负担确实较重,一定程度使学生的身心深受其累。
因此,采取切实措施减
轻学生的负担是必要的。
“减负”所要减去的是过重的、不合理的负担,不是什
么负担都没有。
不同年龄的学生应该具有与其身心发展大致相当的学习负担。
我
主张,小学讲愉快,初中讲勤奋,高中讲刻苦,大学讲拼搏。
笼而统之讲“减负
”,很容易产生误码解。
在实施“减负”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提高承载学习负
担的能力。
一个完全不能承担学习压力的人,恐怕也很难承担社会的压力。
这对
于国家,民族来说恐怕也不是幸事。
谈到教育收费问题,不少教育工作者总是面露委屈之色。
应该承认,当前的教育收费工作确实显得失序,“生存型”和“发展型”的乱收费行为都有所存在。
在财政投入尚不能满足需要的现实面前,我能体会到基层学校面临的矛盾和压力。
但是,教育乱收费违反了国家的有关法规、规定,它所付出的代价是伤害群众尊重教育、关心教育的感情,恶化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必然影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必须痛下决心,旗帜鲜明地加以治理。
国家已经出台了规范教育收费的一系列措施,如高中招生的“三限”等,市政府也对合理收费与乱收费的界限作了进步明确,教育收费工作总体上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对教育收费问题,我们一要呼吁加快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增加教育投入,严格分清合理收费与乱收费的界限。
二要严格执行现行收费政策,坚决制止各种乱收费行为。
三要严格把好“收、管、用”三个环节,努力使有限的教育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四要在遵守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利用教育自身的优势,积极利用社会资源,推动教育事业加快发展。
关于有偿家教问题,曾经有人很纳闷地对我说,下一个有偿家教的“禁令”不就得了?
有的老师也问我,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利用自己的知识优势服务社会,既满足社会需求,也能适当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何罪之有?
不比打麻将、上舞厅更有意义吗?
十六大报告不是鼓励让一切有利于创造社会财富的资源充分涌流吗?
有法律专家认为,有偿家教实际上是对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求的一种满足方式;全面禁止有偿家教,于法无据,于理不通。
但是,我们对有偿家教现象绝不可以放任自流。
我们的态度是:
不鼓励、不提倡、合理限制、有序规范。
在相关法规尚不明朗的情形下,我们要通过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岗位责任考核、加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校教育服务等途径,有效遏制有偿家教现象。
当然,有关教育的热点问题还可以列举一些。
但是,我认为这些热点只是一些表象的问题,真正应当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的教育热点还“热”得很不够。
比如,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家庭教育问题、教师专
业化建设问题、课程改革问题等,缺少应有的社会关注。
这些问题对学生成长成
才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也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
许多教育问题单靠教育自身很难解决。
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人们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总会想方设法争取更多更好的受教育机会,由此造就的市场需求远大于学校所能提供的教育服务。
因此,解决教育热点问题,要靠社会、家庭、学校的通力配合,还要靠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教育的三大基本矛盾将在较长时期客观存在,我们在处理相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时,必须多一些辩证思维,少一些“一刀切”的做法;多一份信心和耐心,少一份埋怨和急躁.
(摘自《上海教育科研》2005/2)
我们今天的教育,追求实现促进人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双重功能。
这是教育发展的历史选择。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
“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教育的双重功能给予高度重视。
纵观20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历程,我认为当前的教育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变革。
我有一个未必准确的归纳:
四国的现代教育长期处于“追随“他人的摇摆状态。
五四以后追随欧美,解放后追随苏联直至“文革”走向虚无,改革开放后先是博采众长,之后才逐步有了构建中国特色教育体系的自觉追求。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召开了三次教育工作会议。
1985年召开第一次会议,出台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主要解决谁来办教育的问题。
1994年召开第二次会议,出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主要解决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发展次序问题,确定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
1999年召开第三次会议,出台《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主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三次会议所产生的质的飞跃是显而易见的。
特别是素质教育的提出,意味着中国教育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尽管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还需要走很长的路,但是,谁也不能否认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
(个人意见:
本人认为,一切教育也要从实际出发,不能放“卫星”,搞“跃进”。
只有从实际出发,教育都会有真实的效果。
)
其实,从世界范围看,重视人的素质培养也是国际教育的共同趋向。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专题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明确宣示,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生生存和发展,是未来教育的4大支柱。
四个“学会”的核心就是素质的全面发展。
与此同时,终身教育、个性化教育、教育民主与平等、教育信息化、教育国际化等先进理念也得到广泛推崇和积极有效的实践。
可以说,今天中国教育变革的深刻性、广泛性都是前所未有的。
这些变革的总体方向就是让教育更好地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这一点不可否认
(二)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以来,是南京教育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总体看,南京教育运行着从“短缺”的教育——充分的教育——优质的教育,从面向政治的教育——面向经济的教育——面向人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轨迹。
从教育普及程度看,改革开放初期,全市尚未普及小学教育,现在,全市不仅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率也巳达到9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2%,常住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约36%,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从教育工作的重点看,改革开放初期南京教育着力解决的难题是实现“一无两有”,即:
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课桌椅;现在,我们不仅彻底解决了危房问题,校舍的标准化、教育设施的现代化也都达到相当的水平,工作的重点转到如何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如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
从老百姓的需求看,过去期盼“有学上”,现在期盼的却是“上好学”,甚至于“好中选优”,期盼上名牌中学、名牌大学。
正如江苏省副省长王湛所评价的那样,十六大提出的今后20年建立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目标,在南京已经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
我认为基础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它的基础性。
如果说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今天”的生产力,那么,基础教育培养的则是“明天”的生产力。
如果说整个教育是一棵大树,那么,基础教育更像深埋于泥土的根系。
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为整个教育体系打基础;二是为人的长远发展打基础。
前者决定基础教育更加注重普及性和全面性,必须尽可能覆盖每一位社会成员,最大程度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享有公平、均衡的受教育机会。
后者决定基础教育的根基性和胚胎性,必须尽可能成为学生成长输送终身受益的养分,却不必刻意追求表面的精致,过早把学生雕刻成一个个“盆景”,日后却难以成为栋梁之材。
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不是培养科学家、学者,而是培养公民。
基础教育所要聚集的目标,就是为学生立德、立业打好基础。
立德,就是教育学生形成诚实、守信、热爱生活、崇尚自然、善于接纳他人和与他人合作等基本的道德素养;立业,就是培养学生形成善于学习,善于发现、善于创新的能力和勤奋学习的品质。
德的基础是“诚”,业的基础是“勤”。
以诚立德,以勤立业,诚实勤奋,立命之本。
这就是我们始终强调育人重于“育分”、激发学生求知欲重于教给学生知识的根本原因。
当然,影响一个人成长的基础性东西可能还有很多。
道德是做人的基础,勤奋是做事的基础。
如果在基础教育阶段帮助学生较好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对学生的影响绝对是持久而长远的。
至于“双基”问题,对于学生来说确实十分重要,它是基础教育不能动摇的内容。
但是,如果认为这就是基础教育的全部内涵,则大谬不然。
让学生掌握做人的基本道理并转化为内在的信念和自觉的行为,高于“双基”,先于“双基”。
(个人关点:
这是一个好的关点,但是针对当今社会现实的功利性和当今社会的现实要求,以及考试制度的局限,“双基”教育似乎要高于“德育”,这也是现实社会中人们不可逃避的,比如说:
为什么学生减负减的书包越来越重,科目学的越来越多,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们的天性自由的生长呢?
问题不在于孩子,在于大人,在于社会,是这些大人们,学校、社会在有形无形的给予孩子压力,从理论上这违背了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但是为了能体现现实社会的功利性,大多数的基础教育部门不还是这么要求吗?
)
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发展中面临三大矛盾:
一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
二是义务教育在法律上由政府承担和实际上政府难以承担的矛盾。
三是教育两大功能的矛盾,即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功能和配置人的社会地位的功能的矛盾。
(这才是真正的现实)每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配置,特别是第一次社会地位的配置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是由受教育的程度决定的。
社会高度关注的教育问题有高考,还有择校、收费、有偿家教、学生课业负担等问题。
这些问题也大多由三大基本矛盾派生出来。
一、有关基础教育方面的热点问题问答
1、张掖市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答:
张掖市共有中小学校共计679所,教学点111个,其中:
城市26所、县镇24所、农村629所;完全中学14所(农村7所)、高级中学7所(农村0所)、初级中学47所(农村42所)、九年一贯制29所(农村21所)、小学582所(农村559所)。
全市中小学生210188人,其中:
小学生113976人,初中生54341人,高中32942人。
张掖市2005年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达到17.5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78%,巩固率为99.66%;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98.09%,巩固率为97.7%;残疾适龄儿童入学率达87%;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达95%,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95%。
2005年,全市普通高中计划招生11300人,实际招生11522人,比去年增加4805人,完成计划的101.9%,初中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达到57.8%,比去年增长2.2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上普通高中难的问题得到缓解。
高考录取人数首次突破8000人大关,比2004年增长25.21%,录取率达80.02%,高于全省录取率25.74个百分点,其中7名考生被清华、北大录取。
2005年,全市共有教职工13278人,其中专任教师12057;中学教职工6290人,其中专任教师高中1779人,初级中学3684人;小学教职工6236人,其中专任教师6019人。
全市专任教师合格率99.17%。
2、课业负担过重的表现有哪些?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措施有哪些?
答:
从农村来讲,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当前 基础教育 热点问题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