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意见完善镇域交通规划增强村庄合并的可操作性怎么回复.docx
- 文档编号:24930177
- 上传时间:2023-06-02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2.65KB
专家意见完善镇域交通规划增强村庄合并的可操作性怎么回复.docx
《专家意见完善镇域交通规划增强村庄合并的可操作性怎么回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家意见完善镇域交通规划增强村庄合并的可操作性怎么回复.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家意见完善镇域交通规划增强村庄合并的可操作性怎么回复
专家意见“”完善镇域交通规划,增强村庄合并的可操作性“”怎么回复
篇一:
湖北洈水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意见及回复
湖北洈水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意见及回复
20XX年11月30日,荆州市发改委和荆州市旅游局在荆州洈水联合主持召开了《湖北洈水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评审会,专家评审组由湖北大地风景规划研究院、荆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省旅游局、湖北省鄂西圈办、荆州市鄂西圈办、荆州市旅游局、荆州市水利局等单位的7位专家组成。
会议听取我院汇报后,一致认为我院规划体系完整、资料翔实、产品丰富,具有可操作性,同意通过。
为使规划更加完善,相关领导和专家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我院认真研究了这些意见,并将相关意见落实到规划中,现就相关意见回复如下:
一、专家组意见
意见一:
加强与相关规划的衔接与协调,理顺关系,便于实施推进。
回复:
接受此意见,我院已与《洈水水利风景区总体规划》、《洈水风景区概念规划》、《洈水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做好了衔接,主要体现在风景资源保护与利用、库区水体保护与利用、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三个方面;并衔接落实了《荆州古城旅游区总体规划》,主要体现在与荆州古城旅游区的市场营销、游线组织等方面。
意见二:
进一步挖掘景区特色资源和文化内涵,加强主题提炼,明确景区开发建设与发展目标。
回复:
同意此意见,我院已充分提炼与挖掘景区特色资源与文化内涵,经过认真分析研究,最终提出“迷岛巡游、南山观岛”的主题定位;景区的开发建设与发展目标已在“文本第二章”中充分体现。
意见三:
补充环境保护、安全保障措施,完善市场营销规划。
回复:
接受此意见,我院已将市场营销、安全保障措施及环境保护单独成章,并落实于规划中。
意见四:
进一步优化产品设置与开发模式,明确近期建设项目库。
回复:
接受此意见,我院已对开发模式、分期建设等方面认真考虑,并落实于规划中。
二、各位专家个人意见
(1)、王子夫
意见一:
按照《旅游规划通则》中对旅游区总体规划成果要求,需要增加洈水风景旅游区基础资料汇编。
回复:
同意此意见,依据《旅游规划通则》中7.2.5条规定,旅游区总体规划的成果为:
文本、图件、附件三部分内容;附件包括规划说明和其他基础资料等内容,因此基础资料汇编为非必备内容,且《洈水水利风景区总体规划》、《洈水风景区概念规划》、《洈水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三个规划均已有相关内容,为避免重复,我院将规划重点放在文本、图纸、说明书三个方面。
意见二:
旅游规划通则中对于旅游总体规划内容要求:
规划旅游区的对外交通系统布局和主要交通和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布置;规划旅游区内部的其他道路系统的走向,断面和交叉口形式。
回复:
接受此意见,我院已结合《松滋市十二五规划》及交通部门的相关要求,已补充完善对外交通规划的图纸、停车场布局、道路选线及断面形式等内容。
意见三:
面对旅游区近期50万人,远期108万人的游客规模,规划需要对旅游区停车场的车位及建设用地规模进行量化。
回复:
同意此意见,我院交通规划章节已具备相关内容。
意见四:
洈水旅游区的核心吸引力在何处?
回复:
迷岛巡游、南山观岛。
意见五:
洈水风景区的定位是什么?
回复:
以迷岛巡游、南山览胜为主导的,以生态体验、运动休闲为特色的,兼具康体养生、商务会议、特色餐饮、地域文化展示、礼佛、洞穴探秘等能为一体的5a级生态型休闲度假旅游库区。
(2)、凡丽绒
意见一:
洈水风景旅游区的名称不响亮,不适宜对外营销。
回复:
同意此意见,规划名称已由甲方确定,不属于我院工作范畴,但我院从形象定位、宣传口号入手强化对外营销形象。
意见二:
主题形象需进一步概括,加强吸引力。
回复:
接受此意见,我院已认真研究,提出五种备选方案,将其落实于文本第18条。
意见三:
建议将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
回复:
同意此意见,我院就是以此为原则进行规划设计。
意见四:
对环境保护应细化,补充完善相关内容。
回复:
接受此意见,我院已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将相关内容独立成章。
意见五:
规划立足于200Km的层圈太低,应以全省第一、国内知名为目标。
回复:
同意此意见,我院认为任何事物都需符合客观规律,千岛湖的游客主力尚集中于200千米层圈,难于突破,因此洈水风景区只有突出特色,实事求是才是根本。
意见六:
体制机制需进一步强化。
回复:
我院对其体制与机制的看法为:
1、政企分开,洈水公司负责具体运营,地方政府负责监督实施,各司其职。
2、政府与企业共同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保障景区按照规划科学实施。
意见七:
加强文化与旅游的结合。
回复:
同意此意见,洈水库区周边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主要有佛文化、回民文化、水利文化等,佛文化我院已深入研究并衔接,规划的弥勒道场便是体现;回民文化考虑到其排外性,我院提取其欧陆风格打造主题小镇,水利文化通过展览馆着重体现洈水大坝丰富的精神内涵。
(3)谭劲
意见一:
增加旅游安全与防灾减灾章节。
回复:
接受此意见,我院已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增加了相关章节。
意见二:
增加主题形象的提炼,宣传促销专章。
回复:
接受此意见,我院已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增加了相关章节。
意见三:
补充竞争对手分析,如何进行分区取舍。
回复:
接受此意见,洈水周边200千米无同质景区,因此我院主要侧重于与周边景区如荆州古城、宜昌、恩施等互动。
意见四:
增加运营机制,内部组织体系设计分析,以保证区域规划职能和圈投公司管理体系职能的统一协调。
回复:
同意此意见,运营机制等内容并非我院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圈投公司已有专业的运营机制及内部组织体系。
意见五:
归并农业产业、渔业内容,专门分析休闲农业观光旅游业。
回复:
同意此意见,旅游业态的分析属于经济规划范畴,我院规划侧重于景点布局、游线组织等实体方面。
意见六:
酒店设计方面需考虑多层次组合。
回复:
同意此意见,我院规划是以此理念为依据的。
(4)、李新家
意见一:
应确定总体规划的依据和方向,应定位于风景区的概念上,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回复:
同意此意见,风景名胜区规划是国家法定规划,且《洈水风景名胜区规划》已报省建设厅通过,我院编制的《洈水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是洈水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组织编制的企业行动指南,属于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旅游专项规划,因此需同时依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与《旅游规划通则》。
意见二:
生态环境保护内容需加强。
回复:
接受此意见,我院已增加相关专章。
意见三:
内外交通的联系与衔接需要细化。
回复:
接受此意见,我院已增加相关专章。
意见四:
生态廊道与自行车道的相互利用,道路断面的确定,应重点考虑慢行车道的设置方式。
回复:
同意此意见,道路断面形式我院已结合交通需求合理确定。
意见五:
大岩咀镇区是后勤保障的基础,应扩大规划范围。
回复:
同意此意见,规划范围是甲方确定。
意见六:
近期项目库应更加明确,可增加基础设施项目。
回复:
接受此意见,我院已作出修改。
(5)、姚友安
意见一:
十二五期间打造为4a级景区。
回复:
接受此意见,我院已按照5a及景区要求调整了规划内容。
意见二:
镇区与景区要充分结合。
回复:
同意此意见,主题小镇的打造是整个规划的核心内容,镇区与景区已充分结合。
意见三:
增加环保、安全、市场营销章节。
回复:
接受此意见,我院已按照国家标准增加了相关章节。
意见四:
不宜大规模开发,且提高品质。
回复:
同意此意见,此意见也是我院的规划原则。
意见五:
利用白云边的影响力。
回复:
同意此意见,落实该意见需要甲方在更高层面上与其联系对接。
意见六:
增加荆州市十二五规划、松滋市十二五规划等为规划依据。
回复:
已将其增加为规划依据。
(6)、徐仲平
意见一:
增加水资源与水土保持的论证、建设项目的报批程序等内容。
回复:
同意此意见,我院所依据的《洈水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及《洈水水利风景区总体规划》已有相关论证,我院不再赘述。
意见二:
增加污水排放的净化和排放总量的研究。
回复:
同意此意见,我院规划为总规层面内容,具体指标及数据有待控制性规划及修建性规划细化与完善。
(7)、陈刚
意见一:
与荆州古城旅游规划的对接。
回复:
接受此意见,我院认真研读荆州古城旅游总体规划,并将其项目、范围落实到规划中;另外我院考虑在旅游营销方面与荆州古城联动,提出:
“到荆州看城、到洈水看岛”的宣传口号,希望借助荆州古城提升洈水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意见二:
对外交通内容的完善。
回复:
接受此意见,我院已依据松滋十二五规划及交通部门意见完善对外交通规划内容。
意见三:
增加规划亮点,避免与相同景区的同质化。
回复:
接受此意见,我院认为湖泊旅游项目有同质化的倾向,但其所依托的山水环境是无法复制的,因此洈水的核心吸引在于:
“迷岛巡游、南山揽胜”。
意见四:
明确机制创新,处理好洈水工程管理局、洈水管委会等部门间的关系。
回复:
同意此意见,机制创新等内容并非我院规划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更高层次的政府及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实现。
意见五:
注重对巴蜀、荆楚和水文化的挖掘。
回复:
同意此意见,洈水库区周边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主要有佛文化、回民文化、水利文化等,佛文化我院已深入研究并衔接,规划的弥勒道场便是体现;回民文化考虑到其排外性,我院提取其欧陆风格打造主题小镇,水利文化通过展览馆着重体现洈水大坝丰富的精神内涵。
意见六:
打造一台好节目。
回复:
接受此意见,我院在九岭岗起义纪念碑西侧,规划集展览、剧场功能于一体的建筑综合体,以为各类演出提供平台。
三、各部门代表性意见
意见一:
松滋市规划局建议将洈水镇一起划入规划区。
回复:
同意此意见,规划范围由甲方划定,我院已考虑在交通、功能布局等方面与其衔接。
意见二:
松滋市交通局建议增加安全章节。
回复:
接受此意见,已形成专章。
意见三:
林业局建议以生态保护为主。
回复:
同意此意见,生态保护是我院规划的前提和依据。
篇二:
村庄规划资料
村庄规划所需资料
一、上位规划及相关政策法规等资料
上位规划主要包括:
镇(乡)域规划、乡镇发展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其他各种专项规划,如产业规划、农业规划、水利规划、交通规划、防灾规划、文化教育系统规划、市政设施规划等。
相关文件有:
镇(乡)总体规划、镇五年计划、村庄发展规划设想、村镇体系布局规划相关资料、镇(乡)域工业发展布局规划资料、镇(乡)域农业发展布局规划资料、村内相关产业发展规划资料、村庄预计实施的工程施工方案及预算,各种相关的专项规划等。
政策法规主要包括:
关于新农村规划的有关政策,如新农村试点、农村建设项目、帮农扶农政策等。
二、现场调研资料
(一)村庄基本情况调查表参考格式及内容
村庄基本情况调查表表3-1
篇三:
江苏省村镇布点规划技术要点
附件:
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技术要点
第一章总则
1.1编制目的
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增强乡村特色、提高乡村发展水平,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1.2基本任务
在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指导下,进一步优化村庄布点,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统筹安排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
1.3规划依据
1.3.1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3.2城市(镇)总体规划;
1.3.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3.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1.3.5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等。
1.4规划范围
镇村布局规划以设区市市区、县(市)域为规划范围,或以需要优化村庄布点的乡镇(包括林场、农场)为规划范围。
第二章镇村布局
2.1镇村布局指导原则
2.1.1城乡统筹,服务均等。
坚持以人为本,协调推进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依据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统筹村庄布点,有序引导农村人口集聚,营造有利于构建健康、合理、稳定农村社会结构的生产发展条件和社会发展环境,按
-1-
功能和需求合理配置各类相关设施,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1.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根据村庄的区位条件、地形地貌、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等差异,划分不同的村庄类型,进行差别化指引。
城镇化率较高地区应形成基本稳定的城乡空间格局,其他地区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序推进村庄的合理集聚。
2.1.3发展产业,促进就业。
以村民就地就近就业为目标,科学评估农村产业发展潜力,促进农业、休闲度假旅游业、传统手工业发展,为农民自主创业、就地发展提供条件和保障,有利农村居民增收致富,实现城乡发展水平同步提升。
2.1.4自然生态,乡村特色。
保持乡村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原真性,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尊重农民生产、生活习惯和乡风民俗,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突出乡村地方特色,促进文化传承。
2.1.5政府组织,村民参与。
强化政府政策指导与技术服务,高度重视“村两委”意见,积极引导村民参与规划编制过程,确保规划确定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方法能充分体现村民意愿和利益。
2.2上轮规划实施评估
综合评估村庄数量(行政村、自然村数量)、农村人口规模(户籍人口、常住人口)、特色村庄保护、设施布局配套、农村转移人口去向与就业方向、土地整理成效,以及村民对规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
2.3村庄布点规划
2.3.1现状村庄特色价值评估
从自然资源、历史人文、产业发展、村庄布局与建筑特色等方面进行评估,确定具有地域特色价值的村庄。
2.3.2人口迁移与村庄集聚趋势分析
分析城镇化及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从村庄发展条件、农业现代化进程、公共设施服务供给、乡村社会关系等多因素分析人口迁移规律和村庄集聚趋势。
2.3.3村庄人口规模
2.3.3.1充分考虑自然村庄现状情况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配给的经济合理性和因地制宜的多样性,以及规划实施的可行性,尊重乡风民俗,科学合理提出村庄人口规模引导,作为村庄布点选择的工作条件之一,对规划布点村庄的集聚规模不作简单的统一要求。
2.3.3.2重点研究适应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农业劳动生产方式,丘陵山区、水网地区等地形地貌特殊的地区应按照有利农业生产、方便农民生活的原则合理明确-2-
村庄规模。
2.3.3.3按照就业劳动力数量及带眷系数匡算村庄的居住总人口。
2.3.3.4乡村总人口在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镇总体规划中确定。
2.3.4布点规划
2.3.4.1村委会提出规划布点村庄及其建设用地边界初步方案。
2.3.4.2乡镇政府负责统筹研究,提出本乡镇村庄布点及建设用地边界方案。
2.3.4.3市县统筹,综合考虑农村人口迁移趋势,村庄发展潜力、特色传承,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交通设施配置标准,以及实施的可行性,完善确定村庄布点规划,与推进城镇化进程相适应。
2.3.4.4保留传统村落,保护历史文化遗址及有代表性的现代物质文化要素;尊重地方习俗,注重对具有生命力的特色乡风民俗、传统产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突出地方特色。
2.4土地整理
保护基本农田,统筹考虑村庄布点与土地整理关系,结合农村建设用地的优化整合,确定土地整理与复垦范围,以利于农业的规模经营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优先保障规划布点村庄的建设用地指标,明确跨组土地调整时序,合理确定规划时序。
2.5村庄特色
对规划布点村庄针对性地提出用地布局、空间形态、建筑风貌、环境景观等方面的建设指导要求。
依托现有村庄拓展建设的规划布点村庄要注重历史文化传承和建筑特色保护,延续原有的社会网络和空间肌理。
新建规划布点村庄应突出城乡空间特色差异化,积极探索符合当代农民需求、体现乡村特点的规划建设模式;注重村庄布局形态、道路交通、空间景观、社会文化的乡村特色。
鼓励村庄结合乡村旅游等产业,挖掘乡村特色,营造浓郁的乡土风情、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
第三章产业布局规划引导
3.1现代农业规划
结合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家庭农场发展等,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
-3-
优化,发展高效、安全农业,并向特色化、产业化和现代化方向转变。
3.2工业规划
在保护生态、保持特色、合理利用乡土文化的前提下,允许村庄适度发展工业,为农民自主创业、就近就业提供便利条件。
村庄工业应避免污染,运输量少,并对农民生产、生活和乡村生态不产生影响,产生影响的现状工业必须治理、转产或搬迁。
3.3乡村旅游规划
充分发挥乡村特色资源条件,采取农户直接经营、村集体组织或与企业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加强乡村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系统组织休闲观光旅游道路。
重视传统手工业振兴与发展,建设融农业观光、生态休闲、文化体验、居住接待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体系。
第四章配套设施规划
4.1公共设施
按照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充分考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均衡性和经济适用性,对规划布点村庄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引导农民自愿集中居住,实现服务水平城乡均等,服务方式因地制宜,服务设施集约建设,服务运行正常有效。
规划布点村庄的公共设施配套水平应与村庄人口规模、村庄类型、经济社会水平和发展需求以及构建合理、稳定社会结构相适应。
义务教育、医疗保健、文化体育、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应与相关部门的专项规划衔接。
其他公共服务功能主要依托镇区和中心城区。
结合旅游景点分布和旅游交通组织,加强乡村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4.2基础设施
4.2.1道路交通规划
道路交通规划应按照县(市)城镇体系规划确定的公路网,考虑规划布点村庄与城镇之间的联系,根据地形地貌和村庄布局,确定相应的道路网络类型、路幅和断面,并考虑两侧的景观要求。
统筹城乡交通设施,落实镇村公交网络布局,提出镇村公交线路站点(首末站、中途站)设置;结合旅游集散中心布局公交、停车等交通设施。
4.2.2给水工程规划
合理优化提高区域供水质量,确保水源安全、运行可靠,确定水源、区域水厂及输水线路、增压泵站、供水管线走向。
-4-
4.2.3排水工程规划
村庄排水体制鼓励或尽量采用雨污分流制。
靠近城区、镇区的村庄污水宜优先纳入城区、镇区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经污水干管送入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其他村庄可根据区位与地理条件,采用动力式污水处理设施,集中或相对集中收集处理污水。
优化排水管渠,雨水应充分利用地表径流和沟渠就近排放,雨污水管渠宜尽量采用重力流。
4.2.4供电工程规划
农村地区电源就近引自周边110千伏或35千伏变电站,根据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电力设施布局,控制高压走廊通道,确定村庄供电电源和至村庄的10KV主干线路走向和建设方式。
4.2.5通信工程规划
对布点村庄的现状电信、有线电视、广播线网进行梳理,完善邮政服务网点、电信设施的布点。
一般以架空方式沿镇村主要道路敷设,电信、有线电视线路宜同杆敷设。
4.2.6燃气工程规划
明确燃气气源、种类、供气方式,鼓励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采用管道气的要明确调压站位置、规模、进村管线的走向和位置。
4.2.7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按照“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市)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置模式,结合村庄规模、集聚形态确定生活垃圾收集点和收集站位置、容量。
鼓励农户利用有机垃圾作为肥料,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有机垃圾资源化利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家 意见 完善 交通 规划 增强 村庄 合并 可操作性 怎么 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