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深度学习研究2.docx
- 文档编号:24925903
- 上传时间:2023-06-02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8.92KB
小学深度学习研究2.docx
《小学深度学习研究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深度学习研究2.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深度学习研究2
1、教师授课的原貌
注:
研究
(二)(三)(四)(五)已经在XX发布
2、目标定位与分解。
3、数学经验的再积累与再建模后的思维操。
4、不会分析与分析习惯
5、妄自菲薄和妄自尊大
6、反刍阅读是数学经验的再积累与再建模
7、死记硬背与机械训练
8、有法可依与思维可视化的解释
9、学科教学的大局观——享受教学艺术,就必须有建立自己的教学模式的意识
10、关于教师使用信息化手段的随想
11、论打碎枷锁过程中,对孩子辩证法形成的影响
什么是深度学习?
无论从学的状态还是学的程度,都可以用“打破砂锅问到底”来概括——这是描述学生学习的生命状态的最好阐释。
“练”就要“透”,探究就要彻底,因此无论是知识还是技能,乃至能力的羽化提升,想在旧模的基础上突破,必要、和必须的实践和意图清晰的训练是重要的条件保障。
从“教”的角度看,教师严禁的治学态度,才能培养学生积极探究、乐于实践与应用,才能感受到练习与训练过程中的兴奋。
所以,深度学习是教与学的科学性的体现,只有这样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才能做到举一反三,各自的归纳总结的能力才能提升,思维的延展性才会越好,思维才能越开阔。
学习目标定位与分解
首先,我想有经验的老师看了这个题目后,应该是赞同这个交流主题的必要性。
当然,我们的新教师、年轻的教师也会赞同,因为目标嘛!
谁不知道做事有目标、教学有目标、学习当然也有目标。
可真的是这样吗?
让我们回顾和还原我们各自的教学过程,从备课到授课,到课后延展出的练习、辅导等一系列的活动,你会发现很多老师心中的目标只是教学参考中的那句话。
寥寥几个字,很清楚啊,很简单啊,不就是教那点东西吗?
可就是这点东西,难坏了我们的老师和我们的学生,因为在奔向建新模这个“伟大”目标时,总是要路过新旧最近发展区的,这里要么蜻蜓点水,沾水即飞,要么黏连不清掉到沼泽里。
为什么呢?
主要原因,还是对学生的学习目标感知差,不知道或者是没有思考通过层次的设计,逐级的完成那所谓的“一句话教学目标”,而是上来就扎进去,让人感觉就像个梦想暴富的追梦者,结果所谓的一步到位,变成了一锅浆糊。
就像淋饼一样,本来面糊糊是可以一层层一张张的生成的,可到了我们手里就是直接到进锅里,熬糊了浆糊,把握不好100%是要煳的。
让我们回顾这样一节课。
师:
百米比赛,比的是什么啊?
生:
速度。
(此速度,非彼速度啊。
这里只是学生生活经验的反应,即快慢。
并不是单位时间的路程,孩子还没有形成这个概念)
师:
比较看看,谁的速度快一些
路程(米)
时间(秒)
飞飞
280
40
壮壮
240
40
胖子
280
70
生:
飞飞比壮壮快,因为相同的时间飞飞跑的多
生:
飞飞比胖子快,因为相同的路程,飞飞用的时间少。
师:
那壮壮和胖子呢?
生:
240÷40=6(米);280÷70=4(米),可以看看壮壮和胖子每分钟跑的路程,谁的多就快。
壮壮比胖子快。
师:
其他同学一起来看看这个方法好不好?
好在哪里?
师:
飞飞每分钟跑的路程是多少啊?
生:
280÷40=7(米)
师ppt出示
280÷40=7(米);
240÷40=6(米);
280÷70=4(米);
路程时间速度
师:
这里的7米、6米、4米表示什么?
生回答
师:
数学上我们把一秒钟跑的米数叫做速度。
通过上面的设计,学生再次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经验(相同时间或相同路程为条件,进行比较),当遇到路程和时间都不同时,逼迫学生寻找新的方法,即每秒的路程。
通过三个算式的比较,学生对路程、时间进行归纳,教师通过问题,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7.6.4分别表示的含义,从而呈现本节课的新概念——速度。
(这是第二次出现的速度,这个速度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的基础上得到的)
师:
同学们能不能一个关系式来概括这三个算式。
生:
路程÷时间=速度
生:
我还能,时间×速度=路程;路程÷速度=时间
师:
唉,这两种他想到的关系式对不对呢?
(其实是这个孩子已经掌握了乘法三个量的关系,做到了举一反三)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接着来看....
师组织解决蜗牛和飞飞速度的问题,对上面的路程÷时间=速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小反馈。
并引出速度的单位表示。
蜗牛:
35÷5=7(米)
飞飞:
280÷40=7(米)
师:
哎呀,蜗牛和飞飞的速度都是7米,这么说他们的速度一样?
同学们,谁来解释一下?
生:
蜗牛是每小时7米,而飞飞是每秒7米。
时间不一样。
(这个过程,由于学生初步了解规范的速度概念,所以解释的时候不会非常准确,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表达的意思,帮助学生逐步规范的解释)
师:
能不能改一改速度的单位名称,让人一眼就能看明白蜗牛是一小时跑了7米,而飞飞是1秒跑了7米?
生:
.......
师:
通常这样表示:
蜗牛:
7米/时飞飞:
7米/秒
师:
谁来说说7米/时表示什么意思?
师总结完善板书:
每秒米数叫做速度
每分千米
每年
以上,教师紧紧抓住速度的概念,巧妙的通过设计,不仅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速度的概念,还一举两得的解决了速度的单位表示。
就这样一步一步讲目标分解到各个环节,巧妙的通过设计完成了自己的教学目标。
当然,跟进的练习自然是变式的,学生通过练习,得到并验证了前面学生对另两个关系式的猜想。
由此,我们能看出来,目标的确就是那简单的一句话,但新知识和新模型的建立并不是简单的传授,而是由层次进行推进。
一般经验看,一个新的知识点,通常经过三个层次的设计是基本能完美的完成教学目标的。
如果想通过一个环节,连泥带水的全部呈现出来,结果只能是那些学快生,举一反三能力强的孩子跟的上,其余的孩子会逐渐掉队,漫长的小学生活,你带的兵丢了多少?
有没有思考过这是什么原因?
其实除了目标的分解需要大家关注,其他各个环节都是这的研究的,这是一个系统,每一个环节都不是孤立的。
数学经验的再积累与再建模后的思维操
首先我想大家都是比较熟悉“迁移”与“固定思维模式”的概念。
其次孩子锻炼身体做的广播体操的特点是活泼、简易、健体、每日重复。
根据上面的培训,我想大家都知道,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倾向问题的解决,而自然引发的深度思考机会几乎微乎其微,有时即便是教师促成了某一个问题的再思考,大部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不是很乐观,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有遇到这个瓶颈,如何能体会你的问题。
正如武侠小说中的练功,只有到了才知道,你去告诉他,没有用的。
换言之,人只有在学与用的过程中才能自悟。
知道了这个原理,我们就应该思考怎样才能让孩子自悟,尤其是整整一个班级,各类各色的学生情况千奇百怪。
学生之间不是在这里有差异,就是在那里有不同。
更有甚至后进的孩子处处落后,学快的学生处处超前。
怎么办?
请大家思考。
。
。
。
。
。
我给出的答案就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有层次和有意识的、保持活力的反复操练。
也就是打基础,再打基础,变着花样的打基础。
要有意无意的引导学生要深度阅读课本,要通过反复的操练倒逼着孩子阅读课本。
那么如何操练?
老师们回顾一下广播体操有几节?
我们的课本有几章?
如果体操每节4个动作,我们来回顾我们学生学习体操的过程。
先是一个一个动作的教第一节,反复反复一二三四二二三四……,好了,现在开始教第二节,我们会怎么做呢?
好的,军体带领大家先操练一下第一节。
没错,就是这样的。
然后呢,再然后呢?
好了,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大家再想想我们的数学教学。
你是不是教完第一章后,就很少去回头看?
一直持续到期中检测,后来没有了期中检测,就一直等到期末检测,才开始回头复习。
如果是这样,你应该已经发现了你的孩子已经把学过的、甚至掌握非常熟练的知识和技能忘记的满目全非。
讲到这里,你在思考如何给你的孩子们做思维操了吗?
你的方法?
你看有这么多的方法!
有跨度的布置作业、定时小测、作业盒子、定时的思维导图整理…….你们想到的比谁都多。
既然有这么多的方法,就要像每天课间操的铃声一样,按时响起来,让孩子动起来——这就是我今天讲的思维操。
不会分析与分析习惯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会分析往往是在练习和测试试卷后,教师印象中得到的结论。
那么不会分析是分析方法的欠缺还是没有分析问题的意识?
是不是孩子本身就没有审题和分析问题的习惯?
也就是说,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关注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件事情,当做培育幼苗的根部来对待,而不是因为树不长再去埋怨树本身不出息。
有数学教学经验的老师知道给孩子建立模型是正确的,也是必由之路。
可是如果本末倒置问题就非常严重了。
很多孩子,尤其是在高年级段,在解决变式问题上,往往表现出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局面。
这些孩子,只是机械的寻找某种题目的特征,然后按照自己获得的规律和模型来快速完成。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驶了全程的3/8,这时离中点还有76千米。
那么甲乙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我的一个学生思考了一下,说老师76×8就可以了。
问为什么?
答:
全程是8份,走了3份。
一份就是76千米。
我说。
好了,可以在脑子里画图,这个本领了不起。
我们再说说比较典型的做法。
学生们首先画出了线段图,图上清晰的显示出走了3/8,距离中点还有76千米。
孩子们做法如下:
解设整个路程为x千米。
列式为4/8x-3/8x=76或者1/2x-3/8x=76。
可惜的是有的孩子把“中”和“终”没有区分开,列出了x-3/8x=76,这是意料之中的错误。
但不管怎么讲,这些孩子是有分析问题的意识和方法,思维有所依仗。
但有的孩子看到这样的题目便无从下手,因为这个题目的模型根本在他们的题库当中找不到。
于是,我做如下提示,进一步观察他们表现出来的行为。
请同学们试着用你学到的分析分数应用题的方法再思考,看看有没有解决问题的思路。
于是你可以看到这部分孩子开始有意识的画图或者是圈画,试图寻找到关系式。
结果并不意外,这些孩子里面的确有画出图并用合适的方法解决的。
也有的孩子写出了“路程的1/2-路程的3/8=76”这样的关系式。
大家或许会觉得这其中没有什么区别,学生得到的结论都差不多。
但实际上孩子们经历的过程是不一样的。
第一部分孩子是习惯性无意识的自然画图分析,无论是在脑子里还是在纸面上。
而第二部分的孩子则是在教师的提醒下,绘图或者圈画找关系式分析问题的。
那么,这其中有什么区别?
区别就是,习惯。
如果再进一步分析习惯,我们还可以得到新的区别,那就是他们参与的目标不同,导致行为的不同。
第一部分学生是身心合一的为解决问题而参与,享受的是解决问题的快乐。
第二部分学生是为了完成解题的任务,大脑在不停的与自己掌握的题库中寻找类似的影子,找不到就束手无策了,或者说本身这些孩子不愿意为此付出思考,行为上则表现出停止。
但当提醒他从方法库中寻找方法的时候,这部分孩子中的一部分克服了自己思想上的懒惰,进行了二次尝试。
这部分孩子经过长期的训练,是可以养成习惯的。
当然,余下的少数没有办法的孩子是有的,一般这样的孩子,不仅仅是习惯和分析的问题,更多的愿意是知识的积累不够与欠缺,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举步维艰。
这样的孩子一是要训练基本的知识,二是更不能放弃分析习惯的培养,但一定要杜绝死记死方法,否则这样的孩子前方真的没有路了。
因为他们往往是学的慢,但是到了一定积累可能会产生顿悟的奇迹,在顿悟产生后,他们学的速度会大幅提升。
再比如,甲数比乙数多3/7,那么甲数和乙数的比是():
()。
如果甲数是20,那么乙数是()。
能直接得出10:
7的孩子一定是建立在对分数理解的基础上,在脑中会迅速思考甲乙的关系,无论是画图还是不画图,分析问题的习惯一定是基于对知识的理解与方法的掌握,而只是从各自题库寻找题型来对比的孩子,就非常痛苦了。
总之,不会分析其实不仅仅是方法的欠缺,更是数学教学过程中对知识求真求实求美的精神的缺失。
我们作为教师,就应该从孩子小时候帮他们养好思辨的根,让他们体验、体会到分析问题的乐趣,体会拼摆、测量、画图、分类、列表是数学的核心的美,这样使分析问题的意识与习惯得到落实,从而老师就不会再纠结,每次测试完感叹学生不会分析。
9.妄自菲薄和妄自尊大
讲到这个题目,感觉似乎与数学教学已经没什么关系了。
那为什么我会有这个思考呢?
人是有情绪的,现在的教师并不是以前的先生,更不是圣人,能在更大的范围内控制自己的情绪,坚定自己的信念和教书育人的目标。
一直以来因为越来越感觉,在很多事情上,如果不关注细节,就容易偏离初心越来越远。
那些违背教育规律的,空谈和冒进比比皆是,而作为弱势群体的老师们受其影响,心思也便不在自己的阵地上了。
归正传,讲我们的教学:
我们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往往容易犯得问题是:
一、以自己为主,虽然在环节上设计了交流的环节,但是在实际的授课时,仍然抢夺了孩子的话语权,也就是和学生在争时间。
二、而当出现了推不动课的情况下,学生参与的情绪低落的时候,老师也会出现降低自己的要求,与几个跟的上自己的孩子互动后草草了事,也就是和学生怄气,只要听不懂,就是真笨真讨厌。
其实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尊大和菲薄之人,过高的看待自己往往是在内心被自己看不起的对象面前才会不自觉的表露出来;而在困难面前、抬头仰望的对象面前人也会不自主的生出敬畏之心。
其实,人不论做什么、在何时何地都应该相信自己,失败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常态,人的成功都是由失败堆砌而成的。
那些不停的抖出自己靓丽成绩的背后,一定是丑的令人作呕行径。
所以我们要时时回看自己,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停的问自己,如果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该如何。
这样做了,便是一个积极的心态,有了这个心态,你就能变得有灵性,能看到平时看不到的问题,能很快的找到失败的那些因素,找到一些办法。
当然,我们的自信不是自负,人随时随地都应该保留有一丝丝敬畏之心。
你不但要敬畏天地、长者、父母,也应该敬畏身边的那些看到的和看不到的事物。
这里就有我们的学生。
有了这样的心,你的内环境是清明的。
那么在处理和孩子关系就会更加自然,课上与孩子的交往,就会觉得更加积极和自信,你会时时反问自己,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回答,是不是就应该这样,他们回答不到点上的原因不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和孩子一起学习的愿意吗?
正是有了这节课,孩子们才会换个角度看问题,正是有了我们老师的点拨才有了他们举一反三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许老师一听我们讲到工作,就会失去兴趣。
这个我是能理解的,我估计你们到了40岁后,也能理解。
其实人的每天就是和旧的自我在斗争,赢了你就不知不觉的进步,你会水到渠成的看到这个世界的本质,虽然它错综复杂,包含了太多的喜怒哀乐,太多的诱惑,包括对物质的迷恋,对肉体的迷恋,所以我们总是会给自己的不求上进、肆意蹉跎找到无数的理由。
所以,就变得越来越自我,慢慢地只能看到自己想看的,其他便被自然的拒绝。
所以你会厌烦事情,有家务的、朋友的、工作的,你会告诉你自己:
我是一个不爱找麻烦的人,就这样挺好的。
其实,你已经在与你旧的自我斗争中,迷失了自己,交了抢投了降。
你不再向前走一步,你不自觉的在吃你自己的老本,可怕的是吃的还是青春花季的老本。
人的每天其实就是在不断的反问自己,谁如果说你的每天都是和以前一样,就是不负责任的,是不尊重你自己和你身边发生的事,更是不尊重你身边的人。
如果讲“修炼”这个词,大家不反对的话,我想人每天的功课并不是工作,工作只是一种生命的形式,而“修炼”才是你每天的本貌。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它都在发生。
只不过,每个人修炼的功课不一样,如果把我们每人每天的经历换算成数据,真的不知道在硬盘里面能占多少?
等不知道你占的空间是被电脑定义为系统主程序的升级,还是定义为垃圾文件。
只有你自己运行的时间长了,就知道是越快还是越慢。
正所谓,路遥知马力而已。
10、数学“深度学习”高级培训(十):
反刍阅读是数学经验的再积累与再建模
学生除了在课堂中进行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活动,其实更重要的是,有自主意识地反刍阅读数学教材。
很多孩子数学课堂上的状态是对要学习的内容上课之前不知道、上课之中继续不知道、下课之后更加不知道。
其实孩子能主动去看课本,能养成看懂课本的习惯就解决了一半的问题,怎么让孩子们都愿意看课本?
严格的讲是阅读课本。
具体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按照时间来分,无外乎这三种:
一是课前,二是课中,三是课后;按照阅读的指导形式分,可以分为无教师有设计的介入指导和有教师介入的阅读方法指导。
无论是哪一种,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意识到阅读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是不可缺失的学习方法的一部分。
通常情况下,有这个意识的老师会通过提醒和布置让学生回家阅读书目,并通过第二天的课堂提问来进行来检查和评价学生的阅读情况,对回答好的孩子进行表扬,对不按要求阅读和草草了事的孩子进行批评或提出新的要求。
上面的做法无可厚非,但有的老师只是不知回家阅读,或者叫预习,但并备有后续的评价跟踪,只是有次提醒而已,这样做效果更佳的不佳了,尤其对小学阶段的孩子。
那么怎么做才有效果呢?
以五年级孩子为例,根据长期的实验论证,我们可以采取两种方法:
一是任务驱动型阅读习惯的培养。
教师可以就信息窗后面的自主练习,有层次的选择2~3道习题,让孩子通过阅读试着解决问题,并在第二天的课堂上,以这几题为契入点,展开知识教学以及进行进一步的探究活动,并形成正确的知识点和规范的新知识使用步骤。
这其实也就达到了阅读式教学与先学后教的尝试教学相结合的目的。
二是精设助学单,或者叫任务单,这样的作用其实与第一种的作用相似,只不过更加的具体,层次性、目的性、规范性、科学性更加的突出,但这种引导阅读的方法也有弊端,由于教师参与的过多,在助学的干预程度上不好把握,即便是同研程度较高,助学设计的非常科学,但由于学情的变化,仍然会有不协调的时候。
三是思维导图,我们可以让孩子将阅读的内容试着用导图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其实也是思维可视化的一种方式,那么在课中教师可以就一个思维导图结合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就每一个点进行的补充与修改,提出探究的问题,从而展开探究活动等其他活动。
如此,在课中和课后其实都可进行阅读的指导,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知识进行反刍再回味,从而筑起坚实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基础,更是数学经验的再积累与再建模。
11.死记硬背与机械训练(十一)
在期末复习期间和大家谈论“死记硬背”与“机械训练”感觉是不是有点意图不轨哈。
其实核心素养中对学生知识和能力及情感目标讲的已经很清楚了,但考试终究是考试,我们任何一个老师如果能让孩子爱上考试,那他或她一定是个了不起的老师。
其实,正如大家所想,数学的确是需要死记与机械训练的。
但是我们往往受自己理念或者某一阶段对教学理解的限制,导致我们会偏向某一个方向而不自知。
先说说我自己。
从09年来这里,第一年教数学成绩还可以,后来中断了大概有四五年,有的时候是临时接班,再后来也就是倪校长来,我算是正式的教了一年多。
和我一起教学的知道,这一两年教学的成绩并不好,老师们给我的理由是太忙靠不上。
其实,我一直在反思这个问题,到底是哪些地方出了问题。
那么是不是我的教学受到了限制?
的确是这样的,反思自己的教学,我发现自己极其的厌恶死记与机械的训练,课堂上更重视学生独立的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这其实本身没有错,但错在学生基本的知识到底掌握了没有?
!
孩子的口算和计算,基本的化简、求比值都不能熟练的掌握,那么在分析问题的时候是不是一步一档?
再看看我们老师的教学。
我是瞎猜哈,老师层面基本上是踏踏实实的传授知识和训练知识的。
这样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也是我没有做到的。
那么这样的缺点是什么?
孔子应该有一句话,叫做“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如果我们把学生的“死记”与“机械训练”看做“学”,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将“培养能力”看做“思”呢?
由此,我们该怎么设计我们每天的复习呢?
给大家几点建议:
设计练习要分层,我拿一节课的容量或你设计的作业来举例子。
比如单元复习,我们可以在课本中选择基础训练25分钟,让每个孩子能够有机会接触和熟练基础的知识。
然后在往年试卷或其他参考上找到5~10分钟综合性强一点的题目。
这样训练的层次就能现出来。
当然我们也可以这样安排,基础的训练时间以中慢的学生来定,学快的学生可以做投影中你给他们设计的其他题目。
等等。
时间短,可能我表达的不清楚。
一句话,基础需要训练,但数学的核心价值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在设计复习的时候一股脑的印试卷做,有的时候是有问题的。
以上讲的可能不对,希望能引起大家思考,我本身就不善于讲话,也不愿意好为人师对别人指手画脚,写这些就是一种责任。
12.有法可依与思维可视化的解释(十二)
其实这次谈论的,并不是新的话题。
学生画图分析、列表整理、圈画等方法在数学教学中随处可见。
以前我们总是谈想教好数学,不但要训练孩子基本技能,通过机械或者变式训练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训练孩子讲算理。
而讲算理的过程总不能干巴巴的讲,我们也好,学生也好,都是要借助画图、列表、圈画来进行沟通,那么这个过程不就思维可视化了吗?
而思维可视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实现孩子分析的“有法可依”。
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总是嫌学生思维僵硬,教给什么就会什么,稍微变一下,就不知道如何下手。
那么这是什么原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道理我们都懂。
那么为什么我们却做不到呢?
我们都期望课上精讲,学生都能做到举一反三。
而这两个实际中都非常难落实,那么问题是出在哪里?
大家都思考。
我们的课堂是否做到了精讲?
你自以为精讲的内容是否有层次性、序列化,你的精讲是否也和我曾经一样热热闹闹,飘在空中。
从孩子的表现和交流你确定他们懂了,可是在独立解决问题的时候,却又无从下口?
孩子们总是不能做到举一反三,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我举个例子:
在讲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乘除法混合和复杂应用题的时候,我没有就知识讲知识,我也没有给孩子讲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乘法应用题或者除法应用题。
而是试图站在课程的大局角度,以及抓出分数的意义、分数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授课。
实际如下:
课题:
巧用线段,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1.学会根据关键语句,用线段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
2.能根据圈画和线段图验证的方法,写出数量关系
3.会用替换法将关系式中的数量换成算式或方程
教学过程:
出示:
甲数是乙数的4/5
要求:
用线段图表示出甲数和乙数的关系,并写出甲数乙数的关系式。
通过学习活动得出:
乙数:
(其他工作打断,后续补上)
13.学科教学的大局观
——享受教学艺术,就必须有建立自己的教学模式的意识
其实不难理解,既然学习是要建新模的。
那么我们老师们的教学也是要建模的。
只不过现在教师这个职业性质,由于分科教学,个性就非常明显,不会千篇一律,说的不好听的是,各自为政。
平时自己摸索出什么就用什么,更有可能是模式年年变,越变越低级。
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没有教学的大局观,具体到学科教学就是没有教学的框架意识。
当今无论是核心素养也好、落实学科教学目标也好、深度学习也好、信息技术辅助也好,等等等等,这些东西要是一股脑的摆在眼前就像一个不了解世界历史框架和中国历史框架的中学生所面临的,时间地点人物历史意义,ok,最终的结果是痛苦的消化过程。
消化不良的淘汰,就是这样。
其实教学这块我们是可以清楚的梳理出框架的,一是什么是灵魂,灵魂代表的是系统中基础而又活跃的要素,就像计算机的系统程序(不是应用程序),我们的教育的灵魂是什么?
往大里面讲是育人,办人们满意的教育,往小里面讲,就是各自带好自己的队伍,不要让自己的兵掉队。
正所谓七分管三分教,这是基础,是灵魂。
二是骨架,骨架起到支撑的作用,代表承受与稳定。
我们教育的骨架是什么?
我觉得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关系越和谐(和谐不是温和,应该是智慧与方法),骨架就越稳定,承受的能力就越大。
三是五脏六腑,讲到五脏六腑就讲到功能了,有了各种功能才能盘活躯体这个大系统。
中国人讲中庸,中庸不是平庸,而是讲究平衡,我们回顾我们的教学,处处都是矛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深度 学习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