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docx
- 文档编号:24924481
- 上传时间:2023-06-02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26.41KB
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docx
《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
高中《音乐鉴赏》(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第六单元第13节
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
(教学设计)
作者:
熊世宏
高中《音乐鉴赏》(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第六单元 第13节 拉丁美洲音乐
——安第斯高原 探戈 音乐文化的融合
授课年级:
高一
授课时数:
一课时(内容可根据实际加以调整)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题为“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 探戈 音乐文化的融合”,主要介绍有关拉丁美洲音乐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加深对拉丁美洲音乐风格及其在世界音乐中地位的认识。
在前面几个章节,学生已经逐一认识了亚洲传统音乐、非洲歌舞音乐以及欧洲民间音乐。
拉丁美洲音乐是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也与亚、非、欧音乐有一定的联系与区别,通过拉丁美洲音乐的鉴赏学习,可以了解音乐文化的交融和独特性、多样性,从而达到尊重多元文化,开阔艺术视野的目的。
本课的学习对学生把握世界各民族音乐的历史脉络以及独特风格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教学内容简介
1.《告别》是一首安底斯高原印第安人的民间器乐合奏曲。
旋律优美、气势雄浑,表现了印第安人在集会之后,临行前告别时的情景。
乐曲为G大调,4/4拍子,采用五声调式音阶,乐句悠长且多下行。
2.《美丽的小天使》是一首有着浓郁的拉丁美洲音乐风格的歌曲,是一首极具墨西哥民族个性,被称为“松”的歌舞曲,歌曲表达了男女青年间的爱情,旋律缠绵、优美、动人。
歌曲为A大调,3/4拍子,采用七声音阶。
3.《小伙伴》是一首阿根廷探戈舞曲。
乐曲既有平稳持重的情调,又有紧张、激越的情绪,节奏强烈,乐曲为g小调,2/4拍子。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一般特征
①学生为一级达标高中一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三年初中课改学习的经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等都较强;
②由于地处农村,有相当部分同学也来自农村,大部分同学对拉丁美洲的人文背景以及音乐文化认识不深,尤其是对于外国的传统音乐文化比较淡漠,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初始能力
①学习本课前,学生对拉丁美洲的地理、历史等有一定的了解;
②学生对神秘、新奇的事物很感兴趣,好奇心强,具有一定的探究学习热情。
③学生会上网,可以自己查找资料,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
四、三维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根据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中课程观由“知识本位”向“人本位”转变的思想、“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标,以及当前新课改倡导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用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拉丁美洲音乐文化;开阔视野,树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感受拉丁美洲音乐独特的风格、理解尊重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讨论、合作、比较、探究,让同学们对拉丁美洲音乐文化的特点有所把握。
①教法:
讨论法、对比法、律动法等;
②学法:
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探究性学习法、参与体验法、小组合作法。
3.知识与技能
①学生通过欣赏体验拉丁美洲音乐,初步认识拉丁美洲民间器乐、歌舞和探戈音乐的特点,以及拉丁美洲音乐文化(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和非洲黑人音乐)的融合。
②学生通过听、唱、动等不同形式,加深对拉美音乐的理解并能够尝试用简单的肢体语言表现拉美歌舞。
③学生能够自主探究有关拉丁美洲的地理、语言、风俗等知识;体验感受作品的音乐情绪;用分析、比较的方法识记音乐主题;合作训练学习探戈舞步。
五、教学重难点及确立依据
教学重点:
1.欣赏歌曲《美丽的小天使》和探戈乐曲《小伙伴》,感受作品的音乐情绪,从旋律、音色、节奏等音乐表现要素上感受、了解拉丁美洲歌舞音乐文化和民族风情。
2.对探戈节奏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引导学生通过音乐实践表现音乐,学习探戈舞步。
理论依据:
新课标中“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和“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
教学难点:
如何在一堂课有限的时间内,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音乐鉴赏活动,积极投入实践活动,大胆表现拉丁美洲音乐,正确理解和把握拉丁美洲音乐文化的形成原因和风格特点有难度。
理论依据:
新课标中提出“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六、课前准备
学生:
课前简介当前最流行的电影《2012》中玛雅文明世界末日的预言与拉丁美洲相关的剧情,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分组布置学生预习本单元“导言”(第二自然段)和本节“知识——拉丁美洲音乐”。
并自主学习探究有关印第安古代文明、拉丁美洲的历史和地理相关知识以及拉美音乐的来源和特点等,收集资料,相关曲目也可以预先听一听。
教师:
教学环境的选择和布置、自制课件及相关教学器材用具等的准备。
七、教学程序
(一)环节设计
1.整体设计
①本节的总体教学指导思想:
“以学生为本,充分挖掘探究性音乐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②以音乐为本,在体验聆听的基础上,设计具有探究性还有启发性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并用多种形式表达鉴赏体验。
整个学习过程体现了师生双向互动和教学相长的过程。
2.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揭示主题—→交流探讨,展开主题—→走进音乐,深化主题—→拓展探究,表现(拓展)主题—→归纳总结,升华主题。
(二)教学过程
课前3分钟(打开教学课件):
配合背景音乐播放一组特效图片(拉丁美洲地图、安第斯山、美洲文明古迹遗址、印第安人、黑人、葡萄牙西班牙军队、西班牙斗牛、拉丁舞、拉美乐器、巴西基督山、智利复活节岛巨像等景观、电影2012剧照等等),这组图片交替、反复……采用电影的手法表现,背景音乐为世界首席女性排箫演奏家DANADRAGOMIR(丹娜.德拉戈米尔)用罗马尼亚排箫(上节课欣赏过《森林的多伊那和妇女的舞蹈》)演奏的印第安风情音乐《Nocturne》(夜曲)。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理论依据
导
入
新
课
揭示
主
题
1.就课前所听音乐导人
师:
这是一段用什么乐器演奏的音乐,听了有什么感受?
[(这是罗马尼亚排箫演奏的夜曲,此曲以飘动的音符缓缓地、轻柔地穿透我们的内心世界,在心灵深处旋出飘渺的景致。
也许是印地安人穿越时空的叹息和灵魂深处勾勒的惆怅……音乐带给我们什么,宁静但分明又有几许忧愁,也许只有心中存留往事及梦里的人才能够融入这意境,体味这情怀……)]
2.揭示主题:
拉丁美洲音乐
播放《告别》排箫片段,教师:
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它的音色、音调有什么特点?
(秘鲁排箫,音色空灵,听起来很原始,五声音调乐句悠长且多下行)
师:
对比上一节课介绍的罗马尼亚排箫的音色特点(罗马尼亚排箫的音色比较清脆明亮,而秘鲁排箫音色较为深沉粗犷)。
师:
印第安人的音乐,如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等国的安第斯高原音乐,它是印加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展。
他们演奏的排箫、竖笛音乐很有特点,在表现高原印第安人的风情方面十分出色。
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前,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原住居民,印第安人的音乐文化是当时美洲音乐文化的主流。
那么现代拉美音乐文化的格局又是什么样的呢?
(点出课题)
学生按照各自的特长分成四至八个合作小组(根据专家的建议,每组最好六个左右)。
学生谈对音乐的理解,回答后给予某方面的鼓励。
学生查看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等国地理位置。
[关于排箫的参考资料:
排箫,可以说是当今世上最古老的乐器之一。
根据西方的传说,它是希腊神话里的牧羊神潘恩(Pan)所使用的乐器,因此在英文里,它被叫做“Panpipe”或“Panflute”。
事实上,除了古代的希腊、罗马一带,中国、罗马尼亚和南美洲等地,也都有类似的古老乐器,只不过名称和造型各有不同。
在秘鲁,它被叫做“安塔拉”(Antara),在厄瓜多尔,它被叫做“朗达多”(Rondador),而在中国,就叫“排箫”。
排箫的声音略带瘖哑,有着一种苍凉的独特风味,十分迷人,因此特别适合用来吹奏一些比较有点感伤的抒情乐曲。
无论是独奏、用小型乐队伴奏、或是和大型的管弦乐团合奏,它都能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方便学生间的讨论交流。
用罗马尼亚排箫演奏的经典流行音乐导入,承上(上节课)启下,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坚持以聆听音乐为主的教学原则,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对拉丁美洲音乐有个初步的印象。
自然地引出课题,达到点题的目的。
交
流
探
讨
展
开
主
题
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各组学生把自主探究的有关拉丁美洲知识的作业等先交流讨论后汇报。
师:
根据具体的情况做适当的补充,并做引导分析,介绍拉丁美洲的音乐文化特点:
在广阔的拉丁美洲,风土,人种极其多样,因此,在音乐方面也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式,它是一种多元混合型的音乐文化,在这些混合因素中,最主要的有三种因素:
一是印第安人的音乐文化(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前,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原住居民,印第安人的音乐文化是当时美洲音乐文化的主流);
二是欧洲音乐文化(随着欧洲殖民统治者的入侵,尤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人,他们带来了欧洲的音乐文化);
三是非洲黑人的音乐文化(16世纪就作为欧洲人的农奴而被送到新大陆的黑人,他们带来了非洲黑人的音乐文化)。
这三种音乐文化的融合,形成了现在丰富多彩而独具特色的拉丁美洲音乐文化。
学生交流、探讨、展示:
A.小组内讨论
B.师生互动式交流
C.学生代表展示汇报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交流后,围绕以下几个方面为中心进行分组展示汇报:
1.“拉丁美洲”这一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以及拉丁美洲人种的构成情况;
2.拉丁美洲的古代文明及各国地理位置和语言特点;
3.印地安人的音乐特点;对比回顾前面所学:
非洲及欧洲音乐的主要特点;
4.请同学介绍展示拉丁美洲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在规定限制时间内,学生自制课件播放)。
学生归纳:
拉丁美洲是指以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和南美洲(查看课件地图)16世纪前后情况有所不同,拉丁美洲这个名称的来由与这一地区流行的语言(拉丁语)有关。
根据课标中“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原则和“创造性原则”,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自主收集资料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把课前布置的预习真正落到实处,进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同时也构成了鉴赏和理解拉丁美洲音乐人文大背景和情境创设的前提。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理论依据
走
进
音
乐
深
化
主
题
一、听赏《美丽的小天使》
1.完整欣赏歌曲并思考问题。
A.歌曲用什么语言演唱?
(拉丁语系的西班牙语)
B.体验作品表达的音乐情绪。
(爱情题材,体现欢快、缠绵、优美动人的情绪,同时旋律的下行也表现了淡淡忧愁,这里还可以联系和回顾教材第十节中受葡萄牙音乐影响的印尼克隆宗歌曲的特点)
C.观察乐谱,用的是几声音阶?
(七声音阶,与五声音阶不同)
2.熟悉主旋律,掌握切分音。
教师对比教唱有切分音和没有切分音的主旋律,让学生体验切分节奏带来的律动感,从而记住主旋律。
3.总结歌曲的特点:
这是一首具有浓郁拉丁美洲民间音乐风格的被称为“松”的歌舞曲,它与西班牙民间音乐的影响有着不可分的关系,“松”通常是大调式,节奏明快,旋律动听,气氛欢乐。
为“松”伴奏的乐队叫做马里阿契乐队。
乐队由小提琴、吉他、小号、大吉他(这些外来乐器对拉美民间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等几种乐器组成。
乐队中也常常包括几名男、女歌手。
马里阿契乐队被视为墨西哥民族音乐的精华和民族的象征,风行整个墨西哥。
二、听赏《小伙伴》
承上启下,师:
歌舞音乐是拉丁美洲音乐的灵魂,世界上最流行的舞蹈大多产生于这一地区。
1.对比小品完整欣赏《小伙伴》音像视频并提出思考问题。
2.教师展示探戈舞蹈图片,介绍探戈舞蹈特点(课件):
探戈是阿根廷的一种城市舞蹈,它是一种集音乐、歌唱、诗词和舞蹈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探戈舞蹈具有无固定的程式、突出顿步、即兴花样翻新等特点。
3.教师出示乐谱(课件),板书作品中的部分节奏;教师弹奏主题,学生拍打节奏;教师弹奏有半音和没有半音的主题让学生进行比较,帮助学生记住特色主题。
4.音乐中有激越和平稳情绪并存、急切紧张与持重并存,体现一种复杂和矛盾的心理过程。
5.简介为探戈乐曲伴奏的特色乐器六角手风琴(音色、构造图片)。
三、小结:
《美丽的小天使》和《小伙伴》属于以土生白人、混血人音乐为代表的拉美民间音乐(主要存在于阿根廷、墨西哥、乌拉圭等国)
引导学生联系前面所介绍的文史知识,并从节奏、旋律、演唱形式等方面列表比较分析音乐的风格特点。
1.歌曲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A段领唱,B段合唱,中间的间奏还伴有热情的呼叫声)
2.请学生随歌曲哼唱旋律,手画节拍,感受歌曲节奏的特点。
(采用3/4拍子,连续采用切分节奏,这点可以看到非洲音乐的影子)
3.学生跟着音响哼唱歌曲,总结演唱的特点。
(哼唱片段,发现原唱没有按乐谱演唱,演唱者的演唱随意、自由,音调多下行,这就充分体现了欧洲音乐和美洲音乐融合的特点)
4.欣赏另外一个版本的音乐视频(感受“松”和马里阿契乐队的表演形式)
5.教师伴奏,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或片段,再次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同时也让学生自由地做些类似拉丁美洲歌舞的动作或随三拍子律动(注意找到节拍的重音)。
搞笑的甩头和走步动作:
播一段赵丽蓉学探戈的小品片段供大家娱乐欣赏,激发兴趣(思考:
探戈舞蹈起源于哪个国家,为什么)
1.你知道探戈音乐及舞蹈的特点吗?
2.舞曲节奏是什么样的?
(提示:
乐曲的基本节奏型就是主题的节奏,始终贯穿全曲。
连续使用切分节奏,探戈舞曲风格,从中也可以看到非洲音乐的影响)
3.音乐主题旋律极具特色,表现在哪?
(提示:
旋律中七、八度的大跳和半音级进并存,学生随老师的琴声哼唱音乐主题,练习节奏)。
4.作品主要表现怎样的音乐情绪?
(归纳:
探戈舞蹈常采用连续的切分音节奏)
5.学生听辨一段六角手风琴(源自德国的外来乐器)的音色。
学生查看阿根廷、墨西哥、乌拉圭等国的地理位置,记住关键词。
本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环节,通过欣赏音乐,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从音乐要素等方面来比较、分析音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注意力,还能提高学生分析与评价音乐的能力。
同时,根据课标中“坚持以聆听为主”的教学原则,通过学生的音乐鉴赏和音乐实践等活动,实现了以音乐为本的教学目标。
拓
展
探
究
表
现
主
题
师:
拉美的舞曲音乐以独特音乐风格和多变的节奏,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
它已经很好的融入了现代音乐和国际标准体育舞蹈之中。
1.教师简要说明国际标准体育舞蹈即国际标准交谊舞包括拉丁舞和摩登舞两大系列共10个舞种。
其中探戈属于摩登舞一类。
摩登舞包括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和快步舞。
拉丁舞包括伦巴、恰恰、桑巴、捷舞和斗牛舞。
2.做切分节奏训练并模仿探戈舞步。
教师选择几条切分节奏让学生训练,再领一位学生模仿示范探戈舞的基本动作。
对学生的合作表现作简要小结,及时指出缺点,端正观念;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评价和鼓励。
3.拓展补充:
请同学欣赏巴西鼓手桑塔纳表演的康加鼓独奏后回答问题:
他的表演受哪种音乐文化的影响多些?
他的表演(音乐)属于拉丁美洲音乐中的哪一种类型?
师:
他的音乐受非洲黑人音乐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西班牙音乐的影响。
他的音乐属于以黑人音乐为中心的非洲-美洲音乐(主要存在于加勒比海地区和巴西)
老师也先来段“搞笑的甩头和走步动作”,再示范正确的甩头和走步动作。
1.教师列举几种典型探戈风格的节奏,学生用拍手或身体动作分组做探戈节奏练习(实际谱例也可以参考课本第100页第3题)
2.学生分成四组,每一组选一对有舞蹈基础的男女同学上台模仿探戈舞步,本组其他成员为他们打节奏。
四个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一组的合作表现最突出,让学生评价。
3.学生各组可以稍做交流、分析后作出回答。
(非洲黑人音乐最大的特点是他们与生俱来的良好而丰富的节奏感,特别是不断加入切分节奏,使音乐产生充满活力的律动。
我们常听的“拉丁节奏”几乎都是以非洲黑人的音乐节奏为基础的,受西班牙音乐节奏的影响而发展成的独特的拉丁美洲音乐节奏)
学生查看加勒比海地区和巴西的地理位置。
动静结合
庄谐有致
活跃气氛
通过切分节奏训练和探戈舞步的模仿等,让学生大胆参与音乐实践、加深对音乐的体验和理解,同时也是一种音乐表现。
也可以考察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很好地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
归
纳
总
结
升
华
主
题
归纳总结拉美音乐文化的特色:
1.拉丁美洲音乐文化的三种类型;
2.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和形成原因?
[经过300多年的殖民统治后,拉丁美洲的音乐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拉丁美洲的文化正是欧洲文化、印第安文化和非洲文化经过长期的碰撞、冲突、渗透、吸收后融合而成的一种统一而又多元的文化。
它源于这三种文化而又不同于原有的文化,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上。
从宏观的角度看,拉丁美洲音乐也是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非洲音乐的混合体。
但由于混合的类型、层次、成份、程度各不相同,就形成了十分丰富、多种多样的音乐风格。
如今,拉丁美洲音乐正以其色彩的丰富。
节奏的独特,旋律的美妙,和声的浓郁,吸引着广大的音乐爱好者。
它那无比的热情,充沛的活力,神奇的风貌,使世人为之瞩目。
正如拉丁美洲伟大的革命家古巴诗人何塞·马蒂所说的:
“这是一片用音乐和大自然秀丽景色装点的和谐和富有艺术的国土”。
]
3.用一段话结束课堂:
我们处在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学会尊重和理解世界多元文化,广泛吸收世界上优秀的音乐文化,既能开阔我们的音乐视野,又能丰富我们的音乐内涵。
4.再次播放DANADRAGOMIR(丹娜.德拉戈米尔)用罗马尼亚排箫演奏的印第安风情音乐《Nocturne》(夜曲)。
1.拉丁美洲的音乐文化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即印第安人音乐、以黑人音乐为中心的非洲-美洲音乐、以土生白人、混血人音乐为代表的拉美民间音乐。
2.拉丁美洲音乐特点:
A.来源:
拉丁美洲的音乐文化是印第安、欧洲、非洲音乐文化的混合体。
B.节奏:
鲜明强烈,样式丰富,具有充沛的活力。
连续切分节奏的使用,产生出充满活力的律动,也显现出浓郁的非洲音乐痕迹。
C.旋律:
以欧洲近代大小调七声音阶为基础,旋律与和声特点来源于欧洲民间音乐。
这是拉丁美洲音乐不同于亚洲和非洲传统音乐而在音乐语言上接近欧州的根本原因。
D.形式:
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及歌舞音乐是拉丁美洲民族民间音乐的灵魂。
E.风格:
风格各异、热情奔放、粗犷豪放。
3.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搜集你喜欢的拉丁美洲音乐的音响资料供大家欣赏。
学生在意犹未尽的印第安风情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再次点题让学生真正了解和体悟拉丁美洲音乐形成及三种音乐文化融合的特点。
从而树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理解尊重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真正起到呼应、升华主题的作用。
也为学生终生喜爱这类音乐打下基础。
八、板书设计如下:
九、教学反思、总结
?
?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的教学思想是这样的:
突出以学生为本、以音乐为本,坚持以聆听音乐为主。
所有的综合活动都体现了以音乐为本的理念。
为实现三维目标服务。
1.根据课标中音乐鉴赏的“活动建议”提示:
鼓励学生根据老师指定的专题和相关资料,主动搜集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进行交流、探讨、展示,体现探究性音乐学习的全新模式。
2.充分调动各种手段,体验、比较、合作、探究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也兼顾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把知识融会贯通起来。
3.本堂课中还有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如容量较大,有可能造成时间不够用,要注意控制和掌握时间,尽量做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有效性;也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预设的教学设计进行适当的调整。
另外,在拓展探究环节,问题可以具体一点,同学的回答和表现有可能与主题不够吻合,质量不高等等,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进行指引,启发学生理清思路,表达(现)出来。
4.形成性评价方面
?
?
?
①对学生多予鼓励性的评价;
?
?
②及时指出缺点,端正观念;
③鼓励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拉丁美洲 音乐 安第斯 高原 探戈 文化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