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金融行业十三五规划展望分析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4924221
- 上传时间:2023-06-02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32.27KB
推荐金融行业十三五规划展望分析报告.docx
《推荐金融行业十三五规划展望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金融行业十三五规划展望分析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荐金融行业十三五规划展望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
2015年10月
目录
一、十二五规划目标及实现情况3
1、金融总量保持平稳较快增长.3
(1)目标解读及完成结果.3
(2)结果分析.4
2、金融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5
(1)目标解读及完成结果.5
(2)结果分析.7
3、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8
(1)目标解读及完成结果.8
(2)结果分析.8
4、金融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9
(1)目标解读及完成结果.9
(2)结果分析.9
5、金融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9
(1)目标解读及完成结果.9
(2)结果分析.10
6、金融风险总体可控.11
(1)目标解读及完成结果.13
(2)结果分析.14
二、抓住“十三五”期间投资机会16
三、主要风险17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下文简称《规划》)于2012年9月公布,今年是“十二五”收官年。
我们逐一分析了《规划》中的金融改革目标,而未完成的目标则有望成为“十三五”的任务。
2015年上半年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远超目标,并非好事。
金融利润是对实业利润的瓜分,代表着实业运行的财务成本,该比重应有个合理值,并非越高越好。
《规划》中目标为5%左右,我国目前可能处过高水平。
但随着银行业盈利增速下降,增速低于GDP,因此该比重有望下降,回归到相对合理水平。
非金企业直接金融比重目前在15%左右,基本达成预期目标。
间接金融占比过高,意味着大量的金融风险聚集于银行体系,系统性风险过高。
并且银行产品与服务相对单一,对有些领域(三农、小微、高科等)的金融服务并不得力。
直接金融占比的提升分散风险,并且业态更为多元化,包括多种新型融资工具,可以服务于原先银行难以服务的领域。
我们预计“十三五”期间直接金融比重还将继续提升,给相关行业带来投资机会。
利率市场化接近尾声,汇率市场化取得突破,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水平明显提升。
存款利率是目前惟一未彻底放开管制的利率,目前允许上浮1.5倍,但大多银行未用足,说明利率已接近均衡水平。
8月11日,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中间价的市场化水平大幅提高,并有望继续提高。
利率和汇率是资金的价格,价格的市场化反映出金融体系市场化水平明显提升。
金融机构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低于预期,需要在十三五期间继续推进。
部分银行已披露改革方案,等待落实以观实效。
一、十二五规划目标及实现情况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下文简称《规划》)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1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有关文件共同编制的“十二五”国家专项规划,于2012年9月17日正式对外公布。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目前还有不到半年时间,我们借此机会分析《规划》中所提目标的达成情况。
《规划》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期间金融业的6项主要目标,我们对此逐一分析。
由于后4个目标没有量化指标,很难评判,只能根据现有情况进行定性分析。
截至目前,各个目标层面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而现阶段暂未取得显著进展的方面,也会成为“十三五”的工作重心。
1、金融总量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1)目标解读及完成结果
全面发展金融服务业,“十二五”时期,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5%左右,社会融资规模保持适度增长。
从原理上讲,金融利润是对实业利润的瓜分,代表着实业运行的财务成本,是一种效率的损失,这个指标应该是越低越好,比重越低,代表着金融体系效率越高;但从另一角度,工业化之后,第一、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必然是下降的,而金融业产值比重会上升,这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并不能简单理解为“产业空心化”、“经济虚拟化”。
所以,这一比重会有一个相对合理的值,过高过低都不好。
《规划》定的目标是5%,而《规划》公布时的2012年9月,这个比重就已经是7%左右了,可见当时把目标设为5%,可能是高层希望提高金融体系效率,压缩该比重。
《规划》还中援引了美日两国数据作对比,这两个国家的该比重,在本世纪前10年均值分别为8.01%、6.53%,而我国的同期数据是4.42%(用WIND导出数据计算为5.04%,可能统计口径有误差,差半个多百分点)。
完成结果:
2015年上半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9.35%。
整个“十二五”的2011-2015年五年,平均比重为7.33%(2015年使用上半年数据)。
(2)结果分析
《规划》要求比重“保持在5%左右”,但截至2015年二季度金融业增加值已超过9%,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是因为5%的目标未考虑经济周期因素。
企业盈利是随周期波动的,而银行利息收入是相对刚性的,它的波动幅度要小于企业盈利,最终就导致上述比重会逆周期波动(经济越差,该比重越高)。
具体到近几年,就是因为经济增速下行,企业盈利恶化,但依然要偿付刚性的贷款本息。
企业支付完本息后,税前利润趋于微薄,甚至出现亏损,而银行收回本息,其收入和盈利是平稳的。
所以,金融盈利占GDP比重就会明显扩大。
展望后期,因经济持续疲弱,终究会影响金融业盈利,因此该比重有可能会有所回落。
毫无疑问,对于经济体而言,这是一个健康的信号。
2、金融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
(1)目标解读及完成结果
到“十二五”期末,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提高至15%以上。
银行、证券、保险等主要金融行业的行业结构和组织体系更为合理。
提高直接金融比重,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最为典型的直接金融是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而并不分管资本市场的央行也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
众所周知,在我国最为典型的间接金融就是银行存贷业务,比重过高,意味着经济体的大多数金融风险集中于银行体系,而我国目前这种间接金融独大的局面又使得银行体系“大而不倒”,每次出事就依赖政府救助,所谓政府救助其实就是央行救助。
改革开放以来多起银行救助,央行已支付了很高的救助成本。
反观直接金融,如若占比提高,资本市场能够实现风险分散功能,每个股票或债券的购买者,按其出资额承担有限的投资风险,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集中的风险事件(股灾、钱荒等系统性风险除外)。
完成结果:
我们无法准确获取“直接金融比重”这一数据,与之最接近的是社会融资总量结构数据。
我们首先对社会融资的各个类别做出归类:
本外币贷款是间接金融;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原本是直接金融,但众所周知,里面很大部分是银行信贷的“出表”,我们粗略地将信托贷款列入间接金融,将委托贷款的一半列入间接金融;未贴现银行承兑的部分暂作为间接金融;企业债券融资,由银行购买的是间接金融,由其他投资购买的是直接金融,我们暂将其一半列为直接金融。
当然,这种分法会有一定误差,但我们认为可以容忍。
经过这样简单归类,我们发现2015年上半年直接金融比重为15%左右,可能已达到15%目标。
而2011-2014年则是明显超过15%的,由于当时债券融资规模增加。
而2015年比重反而下降,主要是委托贷款大幅收缩所致。
(2)结果分析
从目前的目标完成情况来看,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比表现基本达到要求。
但是,这个指标高低,并不是金融部门自己做工作就能解决的,而是金融部门、实业部门互动的结果。
我们把金融视为一种“商品”,金融部门是其供给方,实业部门是其需求方,实业部门提出了一定的金融需求,金融部门就会相应提供金融这一“商品”。
我国过去间接金融占比过高,是有客观原因的。
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是投资驱动的,企业经营普遍采用重资产模式,拥有各种土地、厂房、设备、存货,与银行的抵押文化一拍即合,银行信贷融资的盛行也就可以理解了。
这个经济背景不变,即便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间接金融独大的局面都不会改变。
而现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政府提倡“两创”,新兴产业兴起。
包括互联网产业、文化产业等在内的新兴产业,轻资产,重知识,重创意,国际上通行通过资本市场(包括创业板、PE/VC等)融资。
因此,如若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即使没有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直接金融占比也会自然提高。
因此,我们非常乐观地预见,该比例仍会继续提高。
3、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
(1)目标解读及完成结果
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明显进展。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
人民币跨境使用稳步扩大。
在信息监测及时有效、风险可控的基础上,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逐步实现。
银行、证券、保险业市场化水平显著提升,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市场是用价格来调节资源的,所以金融市场化改革,核心也是价格的放开。
金融的商品是资金,资金的价格主要是利率、汇率两者,这是改革的核心,更是其他改革的前提。
完成结果:
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汇率形成机制也在8月11日进一步市场化。
人民币跨境使用扩大,资本项目可兑换也在扩大。
银行市场化改革未有进展,新三板推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推进。
(2)结果分析
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只有存款利率还有上浮1.5倍的管制,但大多数银行没用足,也说明已接近均衡利率。
汇率市场化也取得进展,但官方未提明确时间表。
金融体系尚不完善,加入全球市场化竞争底气其实还不太足,加之境外市场不确定性因素进一步放大,资本项下开放的目标也是任重而道远。
4、金融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
(1)目标解读及完成结果
大型金融机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完善,创新发展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证券期货机构规范发展,保险机构创新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
金融机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金融机构也是企业,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市场化原则经营,做大做强,参与国际竞争。
完成结果:
大型金融机构的现代企业制度尚待完善,交通银行公布了试点方案,即将推行。
国际竞争力尚待检验。
(2)结果分析
以16家A股上市银行为例,有些中小银行确实已经建立良好的现代企业制度。
但部分大型银行离现代企业制度还有距离,它们通过股改上市,混合所有制已经建立,但高管仍由政府委派,这一点使其成不了现代企业。
目前交通银行已发布改革方案,作为试点,希望能够实现管理层的市场聘任,效果有待检验。
5、金融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
(1)目标解读及完成结果
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
支持科技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对“三农”小型微型企业等领域的贷款增速超过全部贷款平均增速,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基本完善,功能进一步发挥,保险覆盖面和服务领域明显拓宽。
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两难”问题,即“投资难、融资难”并存。
所谓投资难,就是市场上资金太多,但投资者投资标的相对单一,投资渠道还不够畅通,只好用多余的资金去炒作各种商品,甚至以钱炒钱。
同时,融资难又是另一个老大难问题。
主要融资难的领域包括科技创新企业、“三农”、小微企业三大类。
“两难”问题的存在,说明现有金融体系已无法实现融通资金的功能,并不能满足实体经济实际需要。
完成结果:
以钱炒钱的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资本市场的火爆,使得大量资金进入股市,上证综指一度被炒到5100点,但物极必反、盛极必衰,股灾给我们重重一击。
新三板已建立,对企业融资有较大帮助。
国家高层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金融服务惠及到了原先不覆盖的领域,富有成效。
“三农”、小微企业融资未见显著改善。
(2)结果分析
引用上文的比喻,金融是一种“商品”,实体经济是该商品的需求方,商品要围绕其特点量身定做。
现有金融体系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功劳自然不能否认,但它不是为上述融资难的三大领域量身定做的,对于它们,我们需要更新的金融机构:
对于科技创新企业,国际通行的融资方式是PE/VC、新三板等;对于“三农”、小微,国内外通行的服务机构是小微金融机构(合作社、互助社、小微银行、小贷公司等),它们的功能在我国的实践中也得到了证明;进入大数据时代后,还增加了互联网金融。
我们要肯定所取得的成绩,同时要继续发展PE/VC、新三板、小微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合理监管,使他们在解决三大领域的融资难方面更上一层楼。
6、金融风险总体可控
(1)目标解读及完成结果
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本质量和水平保持较高标准,不良贷款率继续保持较低水平,风险管理能力持续提升。
证券业风险防范机制进一步完善,期货市场风险预警和监测机制不断健全。
保险业资本实力和偿付能力明显增强。
外汇和国际收支风险防范能力显著提高。
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评估体系和处置机制进一步健全,存款保险制度等金融安全网制度基本建立。
金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消灭,能够做到有效管理即可。
对于非系统性金融风险,控制为主,而系统性金融风险是要严格防范的。
完成结果:
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继续提升,2015年6月末为1.5%,但整体仍然不高。
证券业、期货业、保险业平稳,未见风险显露。
6月底股市出现大幅暴跌,经各部委合力救市,目前虽仍处在震荡期,交易显然也没有上半年活跃,但去杠杆效果逐步显现,股市已基本稳定。
存款保险开始实施,效果待考。
(2)结果分析
控制风险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
风险有两个层次需协调兼顾,一是金融机构个体风险,二是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
有时候,个体理性带来群体不理性,明明每个金融机构都风险可控,整体系统性风险却已失控。
目前来看,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个体风险管得过死、系统风险管得过松”的局面,股灾便是一次教训。
目前监管格局是“混业经营、分业监管”,一行三会协调性不足,完成各自本职工作时,容易忽视系统性风险。
2013年钱荒和2015年股灾,均有明显的协调不够导致风险积累并爆发的原因。
我们预计“十三五”期间,监管协调工作会有更实质性进展,覆盖风险盲区,以从根源上解决系统性风险问题。
二、抓住“十三五”期间投资机会
结合上述任务完成情况来看,我们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金融业存在较为明显的投资机会,维持行业看好评级。
1、银行业盈利增速下降,占GDP比重也将相应下降,这反映出实体经济财务负担减轻,反倒有利于银行业资产质量。
资产质量问题有望缓解,有助于行业估值表现。
2、直接金融比重将继续提升,金融业态朝多元化发展,非银金融(券商、保险及其他金融业态)的发展空间更大程度上打开。
3、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继续推进,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大幅提高,将带动相应衍生品的需求,会推动国债期货、汇率期货的发展,也有利于期货公司业务空间。
4、银行业改革将实质性推进,释放经营效率,释放其参与混业经营的动力。
标的选择方面,券商板块我们强烈建议关注华泰证券、国信证券,以及部分次新股。
保险板块推荐寿险业务与投资弹性较高的保险标的:
新华保险。
银行业则提请关注宁波银行、南京银行。
三、主要风险
系统性风险对非银机构业务及估值的压制,这一点在6月以来市场下行中已经充分展现。
一旦系统性风险再次发生,对非银板块股价将产生重大负面影响。
券商经纪业务牌照放开。
经纪业务牌照放开范围如果超预期的扩大到互联网企业,市场长期佣金率的下行速率会快于预期,虽然当前经纪业务占比已经大不如前,经纪业务佣金率对券商业务敏感性也逐渐下行,但仍有可能在短期内导致券商股价的下行。
宏观经济下行导致银行业资产质量恶化,信贷需求萎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推荐 金融 行业 十三 规划 展望 分析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