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台县第二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4921728
- 上传时间:2023-06-02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143.93KB
轮台县第二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docx
《轮台县第二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轮台县第二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轮台县第二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2016-2017学年度轮台县第二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
考试范围:
第1—4单元;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沈伟元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下列物质中,属氧化物的是
A.氧气B.二氧化硫C.高锰酸钾D.氯酸钾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A.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B.二氧化硫由氧元素和硫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C.高锰酸钾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D.氯酸钾由钾、氯、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
故选B
考点:
物质的分类,氧化物的定义
2.物质燃烧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烟雾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错误;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正确。
故选D
考点:
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
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面从该图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A.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52.00%
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
D.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从图示看: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故选C.
考点:
元素周期表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平视读数,正确;B、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操作要领:
试管直立,将胶头滴管竖直放在试管口上方滴加错误;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操作错误,缺少玻璃棒引流和没有注意“三靠”,故操作错误;D、NaOH易潮解,需用小烧杯称量,故操作错误;
考点: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称量器-托盘天平;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5.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篝火燃烧;H2O2溶液中加入MnO2;铁钉生锈这三个变化中都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考点:
物质的变化
6.(2011年湖北宜昌,7题)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能达到节约用水目的的是
A、洗脸刷牙,随手关水B、洗菜用水,再来浇花
C、一件衣服,洗衣机洗D、水管漏水,及时修理
【答案】C
【解析】A、洗脸刷牙,随手关水,可以节约用水,故不符合题意;
B、洗菜用水,再来浇花,可以节约用水,故不符合题意;
C、一件衣服,洗衣机洗,属于浪费水资源,故符合题意;
D、水管漏水,及时修理,可以节约水资源,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
B
C
D
测定空气中氧气
含量
比较MnO2和Fe2O3
的催化效果
收集氧气并测量
氧气的体积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
条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占据了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使测量的结果不准,故A达不到目的;
B.控制变量法是其它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量,而本题中改变了两个量,故B达不到目的;
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短进长出,故C达不到目的;
D.通过D中装置可以探究出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
①可燃物;②氧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故D能达到目的.
考点:
二氧化碳的性质;
点评:
本题考查了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催化剂的效果、氧气的收集并测量体积、燃烧条件等,本考点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分析能力.
8.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硫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答案】C
【解析】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硫,属于结论描述,不是现象,故A错误;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不是蓝紫色,故B错误;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只能是纯氧中剧烈燃烧,故D错误。
答案为C。
9.氧化铟锡是触摸屏技术重要材料,它由氧化锡和氧化铟熔融而成。
氧化铟(Y2O3)中,铟元素(Y)的化合价为
A.0B.+2C.+3D.+6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设氧化铟(Y2O3)中,铟元素(Y)的化合价为X,则X×2+(-2)×3=0,则X=+3.故选C.
考点:
化合价的计算
10.为了提高城市居民节水意识,从1992年开始,每年5月15日所在的那一周为“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
今年是5月10日到5月16日,市有关部门呼吁广大市民“像北方缺水城市一样珍惜水资源”,下列做法中有利于节约水资源的是:
A、洗脸、涮牙时不间断地放水B、洗澡擦肥皂时不关喷头,任水流
C、任由水龙头漏水而不及时修理D、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浇花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洗脸、涮牙时不间断地放水,是浪费水,错误;B、洗澡擦肥皂时不关喷头,任水流,是浪费水,错误;C、任由水龙头漏水而不及时修理,是浪费水,错误;D、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是一水多用,属于珍惜水资源,正确。
故选D。
考点:
节约用水。
1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化合物,中间为单质,后者为混合物的是
A.甲烷空气天然气B.澄清的石灰水水银精盐
C.硫酸铜胆矾铜D.氯化钙液态氧纯盐酸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空气属于混合物,A错误;澄清的石灰水属于混合物,B错误;铜为单质,C错误;选D
考点:
物质的分类。
12.在H2、OH-、H、H+四种微粒中,属于分子的是
A.OH-B.H2C.HD.H+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
A、OHˉ表示氢氧根离子,故A不符合题意;
B、H2表示氢分子,故B符合题意;
C、H表示氢原子,故C不符合题意;
D、H+表示氢离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下列不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
A.烧杯B.试管C.蒸发皿D.燃烧匙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通过我们学过的知识可知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有:
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和坩埚等;需要垫石棉网的是:
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
漏斗、量筒、集气瓶等.故选A
考点:
用于加热的仪器.
14.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20℃,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20℃,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
C.20℃,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D.20℃,1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g硝酸钾溶液
【答案】C
【解析】A、20℃,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所得混合液体的体积小于2L;故A不正确;
B、20℃,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两物质的质量关系24:
98可知,1g稀硫酸不能完全消耗1g镁且放出气体氢气,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小于2g;故B不正确;
C、20℃,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硫粉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32:
32=1:
1,则1g硫粉在1g氧气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g二氧化硫,故C正确;
D、向20℃的1g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1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溶液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不变仍为1g;故D不正确;故选C.
【点评】质量守恒定律指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在化学反应中,只有反应物间的质量关系符合反应中物质间的质量比时,物质都恰好完全反应,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5.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水和酒精混合有气泡出现
分子不断运动
B
汽油应密封保存
汽油分子间隔变小
C
蔗糖水不导电
蔗糖分子不运动
D
氢气和液氢都可以作燃料
相同分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于酒精和水对气体溶解度存在较大的差异,两者混合后氧气等气体在混合溶液中的溶解度变小,所以有气体析出,A错误;汽油应密封保存是由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B错误;蔗糖水不导电是由于蔗糖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C错误;氢气和液氢都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种类相同,化学性质相同,D正确。
故选D。
考点:
分子的性质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选择填充题(题型注释)
16.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
下图
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NO3)的工业流程。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④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________。
【答案】
(1)物理变化
(2)N2+3H2一定条件2NH3(3)氮、氧
【解析】
试题分析:
步骤①中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3H2一定条件2NH3。
步骤④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氮元素和氧元素,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变为的化合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考点:
合成氮肥的过程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题型注释)
17.把形容下面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关键词填出来.
(1)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旺,,放出热量,生成无色气体,这种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里燃烧发出火焰,放出热量,生成.
(3)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放出热量,生成.
【答案】⑴发白光⑵蓝紫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⑶火星四射黑色固体
【解析】
试题分析: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了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考点:
物质燃烧的现象
18.(5分)物质丙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工业上用甲和乙合成丙。
甲、乙、丙的微观示意图见下表。
(1)直接构成甲的微粒是。
(2)甲、乙、丙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序号)。
(3)已知物质丙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为。
(4)甲和乙合成丙的反应中,甲、乙、丙的微粒个数比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共5分)
(1)氢分子
(2)丙(3)-3(4)3:
1:
2化合反应
【解析】
(1)甲物质的粒子是由2个H原子构成的氢分子,乙物质的粒子是由两个N原子构成的氮分子,丙物质的粒子是由一个N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的氨分子,这三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2)甲物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H原子构成、乙物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N原子构成,均为单质的分子;而丙物质的分子由1个N原子、3个H原子,两种不同种原子构成,该分子为化合物分子;因此,物质丙为化合物;
(3)物质丙的化学式为NH3,其中氢为+1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N的化合价为-3;
(4)氢气和氮气反应生成氨气,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2+N2═2NH3;甲、乙、丙的微粒个数比为3:
1:
2.
19.用化学符号填空:
2个氧原子;5个硫化氢分子;
+2价的钡元素;硝酸亚铁。
【答案】2O;5H2S;
;Fe(NO3)2
【解析】
试题分析:
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表示的是原子数目,故2个氧原子表示为2O;
化学式前面加数字表示的是分子数目,故5个硫化氢分子表示为5H2S;
根据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在其化学式中该元素的正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且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2价的钡元素表示为
;
已知铁的化合价为+2价,硝酸根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
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可知硝酸亚铁的化学式表示为Fe(NO3)2。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20.“湖林是个好地方,桑翠湖边渔米乡。
四季鲜笋吃不断,高山白茶美名扬。
”湖林学校距离福鼎城关大约40公里,这里以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而闻名,这里远离污染、原生态的环境足以让人留连忘返。
(共16分)
(1)桑翠湖水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要测定桑翠湖水是硬水还是软水,你的做法是;在野外野炊时,要降低水的硬度,只要即可。
(2)你认为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有害气体是(至少填一种)。
(3)桑翠湖水一年四季都很清澈原因是多种的,请说说为防止水源污染,你能做些。
(至少说到一种)
(4)每当秋高气爽时节,这里的方笋就破土而出,采摘回来,剥皮下锅,霎时清香四逸。
请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清香四逸”。
(5)湖林高山白茶是福鼎白茶中的上好品种,叶中的化学成分极其丰富。
主要有水分、多酚类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酶、生物碱、糖类、维生素等。
其中几大茶类中以福鼎白茶的多酚类化合物含量最高,是其它茶类的2-30倍。
因此福鼎白茶的保健功能最好。
其中茶多酚的化学式是(C22H18O11),请计算:
①茶多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②每个茶多酚分子中共有个原子,其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
③茶多酚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化为最简整数比)?
【答案】
(1)混合物;取水样,往其中注入肥皂水,振荡(或搅拌),若有大量泡沫产生,即为软水;没有或很少泡沫,即为硬水;煮沸(或把水烧开)
(2)CO或SO2、NO2(写名称可给分)(合理答案均可)(3)防止生活污水排入水源(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分)(4)分子是不断运动的(2分)(5)①458(2分)②51;2:
1③3:
2
【解析】
试题分析:
(1)桑翠湖水中溶解了许多矿物质,故属于混合物;要测定桑翠湖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的具体做法为取水样,往其中注入肥皂水,振荡(或搅拌),若有大量泡沫产生,即为软水;没有或很少泡沫,即为硬水;在野外野炊时,要降低水的硬度,只要煮沸(或把水烧开)即可;
(2)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3)桑翠湖水一年四季都很清澈原因是多种的,为防止水源污染,能做到的不向水中排污水,乱扔垃圾等;(4)每当秋高气爽时节,这里的方笋就破土而出,采摘回来,剥皮下锅,霎时清香四逸。
“清香四逸”的原因是分子不断地运动;(5)①茶多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2+1×18+16×11=458;②每个茶多酚分子中共有原子个数,即为元素符号右下角的角标之和22+18+11=51,其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2:
1;③茶多酚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22:
16×11=3:
2
考点:
物质的分类、软硬水的鉴别、空气污染物、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21.化学反应的程度与反应物的浓度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某实验小组各取等质量的木炭和等质量的硫分别在容积相同的集气瓶中燃烧。
记录如下:
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A
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①木炭红热
放热,产生的气体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②_________
B
③硫在空气中燃烧
③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放热,产生的气体都有刺激性气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硫在氧气中燃烧
④________
通过A、B两组对比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燃烧更旺,发出白光碳+氧气
二氧化碳
④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硫+氧气
二氧化硫
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解析】
试题分析:
氧气的溶度越高,反应越剧烈
考点:
氧气与碳、硫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评卷人
得分
四、探究题(题型注释)
2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已知:
在空气中,温度超过40℃,白磷(化学符号为P)就可以燃烧,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如图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的改进装置.主要操作是:
在实际容积为20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L的水,再按图连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
(1)请写出白磷与氧气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2)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若实验非常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mL.
(3)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填序号)
a.加快集气瓶冷却
b.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
c.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4)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燃烧匙中的白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C.该实验可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
D.白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1/5.
(5)该实验的结论是
【答案】
(1)4P+5O2
2P2O5
(2)先下降再上升;约为80mL
(3)abc(4)CD(5)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解析】
试题分析:
白磷与氧气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4P+5O2
2P2O5;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先下降再上升;实验非常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80mL;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加快集气瓶冷却;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该实验中该实验可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白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1/5;该实验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考点: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2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①④
(2)实验室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代号),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以选用的装置是
(填装置代号),选用这种收集方法的原因是;
(3)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可以表示为,该反应的反应类型属于,二氧化锰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代号).
(4)某同学在收集完一瓶气体后,想证明该瓶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
(5)氨气(NH3)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氨水.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
(6)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
图I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此实验说明分子.但是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并进行如下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2)改进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3)由此又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答案】
(1)试管,酒精灯
(2)2KMnO4△K2MnO4+MnO2+O2↑;A;先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看试管口是否产生气泡;C;能把集气瓶中空气完全排尽;
(3)2H2O2
H2O+O2↑,分解反应,催化作用,B;
(4)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5)A,D(6)甲烧杯中的酚酞变成红色;不断的运动;
【分析讨论】
(1)对比
(2)C中的酚酞比B中的酚酞更快变成红色;
(3)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解析】
试题分析:
(2)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同时,还生成了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用加入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属固固加热型,选A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先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看试管口是否产生气泡;要制取一瓶比较纯净的氧气,结合氧气难溶于水可知,可用排水法收集,选C装置;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分解反应,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4)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5)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属固固加热型,选A装置;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故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选D装置;
(6)浓氨水会挥发出氨气,由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甲烧杯中的酚酞变成红色;
【分析讨论】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起对比的作用;该进后的装置在密闭的装置内进行,不会污染空气,另增加了热水的对比实验,观察到C中的酚酞比B中的酚酞更快变成红色,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分子的性质实验
评卷人
得分
五、计算题(题型注释)
24.碳铵(NH4HCO3)是一种氮肥,见光、受热、受潮都易分解。
请根据所学知识计算:
(1)NH4HC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NH4HCO3是由种元素组成的,其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按化学式中元素的排列顺序);
(3)NH4HC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请写出计算过程。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
(1)79
(2)四14:
5:
12:
48(3)17.7%
【解析】
试题分析:
(1)NH4HCO3的相对分子质量=14+1×5+12+12×3=79
(2)NH4HCO3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其中N:
H:
C:
O元素的质量比=14:
1×5:
12:
12×3=14:
5:
12:
48
(3)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的表达式,NH4H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轮台县 第二 中学 第一 学期 期中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