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课美国《独立宣言》材料解析新人教版选修2.docx
- 文档编号:24921418
- 上传时间:2023-06-02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5.55KB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课美国《独立宣言》材料解析新人教版选修2.docx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课美国《独立宣言》材料解析新人教版选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课美国《独立宣言》材料解析新人教版选修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课美国《独立宣言》材料解析新人教版选修2
第1课 美国《独立宣言》
“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
1.约翰·洛克的《政府论》
人们既生来就享有完全自由的权利,并和世界上其他任何人或许多人相等,不受控制地享受自然法的一切权利和利益,他就自然享有一种权力,不但可以保有他的所有物──即他的生命、自由和财产──不受其他人的损害和侵犯,而且可以就他认为其他人罪有应得的违法行为加以裁判和处罚,甚至在他认为罪行严重而有此需要时,处以死刑。
但是,政治社会本身如果不具有保护所有物的权力,从而可以处罚这个社会中一切人的犯罪行为,就不成其为政治社会,也不能继续存在;真正的和唯一的政治社会是,在这个社会中,每一成员都放弃了这一自然权力,把所有不排斥他可以向社会所建立的法律请求保护的事项都交由社会处理。
于是每一个别成员的一切私人判决都被排除,社会成了仲裁人,用明确不变的法规来公正地和同等地对待一切当事人;通过那些由社会授权来执行这些法规的人来判断该社会成员之间可能发生的关于任何权利问题的一切争执,并以法律规定的刑罚来处罚任何成员对社会的犯罪;这样就容易辨别谁是和谁不是共同处在一个政治社会中。
凡结合成为一个团体的许多人,具有共同制订的法律,以及可以向其申诉的、有权判决他们之间的纠纷和处罚罪犯的司法机关,他们彼此都处在公民社会中。
──〔英国〕约翰·洛克著《政府论》(瞿菊农叶启芳译)
【解读】约翰·洛克(JohnLocke,1632—1704)是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政治学家。
洛克出身于商人家庭,父亲是小土地所有者,做过律师,是清教徒。
1652年,洛克进入牛津大学基督教会学习医学,后来成为辉格党政治家沙夫茨伯里伯爵的秘书,后随沙夫茨伯里数次担任政府及其他职位的工作。
《政府论》是洛克最有影响的政治思想著作。
上篇主要批评君权神授理论,下篇从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理论出发,论述了政府的起源、范围和目的。
洛克在《政府论》中明确提出了“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思想。
洛克认为,自由、平等和财产都是人们自然的权利;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但为了保证各自和相互之间的利益不因社会无序而受到损害,人们必须建立一种相互间的承诺,或一种社会契约。
按照这种契约,人们自愿地放弃自己的一部分自然权利,将这部分权利交给一个共同认可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政府)行使,从而使自己的其他权利得到保护。
当人们自愿交出一部分权利结成公民社会时,他们也就从自然状态转入具有实际政治意义的社会状态。
所以,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受政府管理的社会成员。
洛克的《政府论》在18世纪北美殖民地拥有许多读者。
他及其他欧洲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在北美殖民地得到广泛的传播,对北美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洛克的“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理论,不仅成为北美殖民地人民反抗英国暴政、争取独立的思想武器,也成为《独立宣言》和未来美国宪政的理论基础之一。
2.潘恩的《常识》
唉!
我们长期以来受到历史久远的偏见的迷惑,为迷信作了很大的牺牲。
我们曾经自夸受大不列颠的保护,不去注意它的动机是利益而不是情谊;它并没有为了我们的原故保护我们免受我们敌人的侵犯,而是为了它自己的原故防御它的敌人,为了任何其他原故防御那些与我们并无争执的人,并且为了同样的原故防御那些将会经常与我们作对的人。
如果英国不放弃它对北美的自作主张的要求,北美就得摆脱这种从属地位;万一法国和西班牙同英国发生战争,我们可以同它们保持和好关系。
上次汉诺威王朝的战争所造成的苦难,应该提醒我们来反对我们同英国的种种联系。
……
……欧洲,而不是英国,是北美的亲国。
这个新世界曾经成为欧洲各地受迫害的酷爱公民自由与宗教自由的人士的避难所。
他们逃到这里来,并不是要避开母亲的抚慰,而是要避开吃人怪物的虐待;把最初的移民逐出乡里的那种暴政,还在追逐着他们的后代,这话对英国来说至今仍然是适用的。
──〔美国〕托马斯·潘恩著《潘恩选集》
【解读】托马斯·潘恩(ThomasPain)1737年出生于英国的政治哲学家。
他一生贫困。
13岁辍学后,做过裁缝、教师和税务官。
1774年,他来到北美投入独立运动,历时13年。
在此期间,他曾任报刊编辑、大陆会议外交委员会秘书等职。
他发表的政论文章,对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美国独立后,潘恩回到欧洲,往返于英法两国,积极参加反对封建专制的革命斗争。
1802年,他再度赴美国,1809年病逝于纽约。
《常识》(CommonSense)是潘恩抵达北美后于1776年1月在费城发表的第一篇政论文。
在这本不到50页的小册子中,潘恩以简练而生动的语言准确地回答了北美殖民地人民所关心的问题,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指出了北美殖民地独立的必要性。
潘恩首先指出,英国的政体夹杂着一些新的共和政体因素和两种古代暴政的残余。
国王体现着君主暴政的残余,上议院体现着贵族政治暴政的残余,而下议院体现着新的共和政体的成分。
英国整体之所以有毛病,是因为国家权力掌握在同一阶层和政治背景的政客手中,而失去了相互制约的功能。
关于北美殖民地与英国王室的关系,潘恩指出,英国“并没有为了我们的缘故保护我们免受我们敌人的侵犯,而是为了它自己的缘故防御它的敌人”。
北美殖民地人民必须与英国一刀两断,建立自己的共和政体。
真正的共和国家的权力必须而且只能来自人民。
《常识》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它对英国政体的无情解剖、对欧洲启蒙思想的现实运用和对未来美国的政治期望,切断了北美殖民地人民心中残存的与英王的最后一根感情纽带,把那时尚犹豫不决的殖民地领袖推向与英国决裂的不归路,也激励了更多的北美殖民地人民坚定地投身于独立革命。
3.印花税法大会决议(1765年10月19日)
本次大会召开与继续,皆出于代表之成熟考虑,并经一致同意发表下述宣言,以申明美洲殖民地民众之权利,及其被强加之冤。
……这块大陆上的英国殖民地正陷入一场持续灾难之中。
对此,吾等经充分及时考虑,兹代表上述各殖民地,并视此为吾等不可缺之权利,公开宣告吾等卑贱之见,以尊重殖民地民众最根本权利与自由,并呈诉他们因受英国议会近期法案驱迫,而产生之冤情与不满。
1.国王陛下之殖民地臣民,对大英帝国王室抱有与其国内臣民同样之忠顺,并一致服从英国议会之庄严体制。
2.国王陛下之殖民地忠顺臣民,有权享受在英国国内出生之臣民所有继承之权利与自由。
3.对于人民自由而言,一条不可缺少之理,它同样也是英国人原本拥有之权利,即未经本人、或未经其代表同意,政府不得征税。
4.上述殖民地之人民,目前没有,而且因其现状也不可能被大英帝国之下院所代表。
5.惟有殖民地议员,才是民众自己推选之代表。
除非经由其当地立法机关批准,任何人从未、也不能对他们进行合法征税。
……
最后,为了仁慈君主、祖国及其自身之福祉,殖民地民众据其不可剥夺之权利,特向国王陛下呈递此项忠顺提案,并恭请议会两院审议,以便废除其征收印花税之法案、其他
议会法案中涉及扩大海军法庭权限之条款、以及限制美洲商业之其他最新法案。
──J.艾捷尔编《美国赖以立国的文本》*
*原文请参见“ResolutionoftheStampActCongress,”inHenrySteeleCommagered.,DocumentsofAmericanHistory.NewYork:
MeredithCorporation,1968,pp.57—58.此处在转引这段译文时,按语义将“权力”改为“权利”。
【解读】美国独立战争前,英国议会对殖民地不断征税,但在议会中却没有殖民地的代表,这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1765年,英国对法国宣战,英法争夺殖民地的七年战争爆发。
虽然英国打败了法国,但战争也使英国负债累累。
一方面为了还债,另一方面为维持强大的军力以保卫新获得的土地,英国政府决定调整其殖民地政策,要求北美各殖民地承担英国军队在北美开支。
这在北美殖民地激起强烈震撼。
1764年,英国议会又颁布《糖税法》,宣布对包括糖、靛蓝、咖啡、酒等在内的从英国进口的货物以每加仑3便士的比率课税。
1765年3月22日,英国议会又立法征收印花税,规定殖民地所有的法律文件、报纸、货单、发票等,都要贴上半便士至6英镑不等的税票才能生效。
这项税法涉及殖民地商业与生产的各个方面,因而引起殖民地人民的普遍不满。
1765年10月,除弗吉尼亚、新罕布什尔、北卡罗来和佐治亚未派代表外,其余9个殖民地的代表在纽约集会,于1765年10月19日发表《印刷税法大会决议》,该决议温和地声辩:
各殖民地拥有免除那些未经民众代表同意征税的自由。
英国议会不但否决了殖民地人民的此项请求,而且还派英军对殖民地人民的抗议活动进行血腥镇压。
1776年英国议会取消了印花税,但宣布殖民地对印花税的抗议无效。
1767年,英国议会提出让殖民地承担一部分英国在北美驻军的军费,并通过《汤森税法》,对殖民地进口的玻璃、颜料和其他一些商品征税,希望以此解决军费问题。
殖民地人民掀起了又一轮抗议浪潮。
1770年,英国官员与抗议的波士顿市民发生冲突,导致5人死亡,造成了轰动一时的波士顿惨案。
1773年,英国议会颁布《茶税法》,波士顿市民一怒之下,把价值近10万英镑的英国茶叶倒入查尔斯河。
英国议会大怒,通过一系列被殖民地视为不可容忍的法令。
英王对北美人民反抗的血腥镇压,使殖民地人民与英国王室和解的幻想彻底破灭,“要求独立”成为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普遍呼声。
“没有代表权,就不得征税”(“NoTaxationwithoutRepresentation”)是独立战争期间北美殖民地人民喊出的最为响亮的口号。
这句口号原本是英国政治的基本原则,在英国贵族与王室的斗争中使用过,但独立战争期间被殖民者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
4.“不自由,毋宁死!
”(“givemelibertyorgivemedeath!
”)
……议会所面临之问题,正给这一国度带来可怕危机。
据吾所见,问题实实在在,乃一有关自由或奴役之问题;而鉴于自由之重要性,吾等实该相应考虑辩论之自由。
惟经自由辩论,吾等方可抵达真理,履行吾等对于上帝、对于国家所负之艰巨责任。
……
先生们,减轻事态乃徒劳之举。
尔尽可呼喊和平、和平──却了无和平可言。
战争实已打响。
下一阵北风将带来兵器相搏之震响,吾兄吾弟已置身战场!
吾等岂能呆立于此?
那些先生意欲何为?
他们将有何收获?
难道生命是如此珍贵,和平是如此甜蜜,以至于吾等非要用镣铐与奴役去换取它们?
万能上帝,请阻止此事发生!
吾不知他人何去何从,然吾之抉择为:
不自由,毋宁死!
──J.艾捷尔编《美国赖以立国的文本》
【解读】帕特里克·亨利(1736—1799)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最杰出的演说家和革命家之一。
他1736年生于弗吉尼亚,父亲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苏格兰人。
10岁以前,他在本地学校接受初中教育,成年后先后零售店和经营农场均未获成功。
后学习法律,1760年获得律师资格。
1763年在著名的“牧师案”中,他在法庭上援引天赋人权学说,雄辩的口才使他震惊四座,并成为颇有名气的律师。
1765年,他当选弗吉尼亚议会议员。
他竭力反对《印花税法》,曾在议会提出一系列主张殖民地独立于英国议会的决议草案,并作为弗吉尼亚代表参加第一次和第二次大陆会议。
1775年,亨利·帕特里克在弗吉尼亚代表会议上发表了一篇后来成为名篇的演讲:
“不自由,毋宁死!
”在另一篇演讲中,他还热血沸腾地疾呼:
“难道生命是如此珍贵,和平是如此甜蜜,以至于我们要用镣铐与奴役去唤醒它们?
”话音未落,来克星顿枪声就在三个星期后打响。
5.《弗吉尼亚权利法案》(TheVirginiaBillofRights)
弗吉尼亚善良人民的代表,在其全体和自由的大会上制定一项权利宣言;宣言中所列权利属于他们及其后裔,是政府的基础。
一、所有人都是生来同样自由与独立的,并享有某些天赋权利,当他们组成一个社会时,他们不能凭任何契约剥夺其后裔的这些权利;也就是说,享受生活与自由的权利,包括获取与拥有财产、追求和享有幸福与安全的手段。
二、所有的权力都属于人民,因而也来自人民;长官是他们的受托人与仆人,无论何时都应服从他们。
三、政府是为了或者应当是为了人民、国家或社会的共同利益、保障和安全而设立的;在所有各种形式的政府当中,最好的政府是能够提供最大幸福和安全的政府,是能够最有效地防止弊政危险的政府;当发现任何政府不适合或违反这些宗旨时,社会的大多数人享有不容置疑、不可剥夺和不能取消的权利,得以公认为最有助于大众利益的方式,改革、变换或废黜政府。
四、除非为了服务公众,任何个人或一群人都无权自社会得到独占的或单独的报酬或特权;公务职位不能相传,行政官、立法者与法官等职不应世袭。
……
──美国大使馆新闻文化处编《美国历史文献选集》(1985年)
【解读】《弗吉尼亚权利法案》是1776年6月12日由弗吉尼亚殖民地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由乔治·梅森起草。
《法案》宣布人人生来就是同样自由和独立的,并享有某些天赋的权利;政府是为了人民的共同利益、保障和安全而设立的;所有的权利都属于人民,因而也来自人民;当政府不适合或违法这些宗旨时,社会上的大多数人有权改革、变换或废黜政府。
《弗吉尼亚权利法案》是美国有关天赋人权最为著名的纲领性文件之一。
它诞生于《独立宣言》发表的一个月前,它对人的基本权利的雄辩声明,不但在美国而且在国外也被广为效法。
它是15年后美国宪法《权利法案》的雏形。
《独立宣言》及其体现的民主思想
6.《独立宣言》(DeclarationofIndependence)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
而政府的正当权力,则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
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这新的政府,必须是建立在这样的原则的基础之上,并且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来组织它的权利机关,庶几就人民看来那是最能够促进他们的安全和幸福的。
诚然,谨慎的心理会主宰着人们的意识,认为不应该为了轻微的、暂时的原因而把设立已久的政府予以变更;而过去一切的经验也正是表明,只要当那些罪恶尚可容忍时,人类总是宁愿默然忍受,而不愿废除他们所习惯了的那种政治形式以恢复他们自己的权利。
然而,当一个政府恶贯满盈、倒行逆施、一贯地奉行着那一个目标,显然是企图把人民抑压在绝对专制主义的淫威之下时,人民就有这种权利,人民就有这种义务,来推翻那样的政府,而为他们未来的安全设立新的保障。
──我们这些殖民地的人民过去一向是默然忍辱吞声,而现在却被迫地必须起来改变原先的政治体制,其原因即在于此。
……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地宣布并昭告:
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
作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享有全权去宣战、媾和、缔结同盟、建立商务关系、或采取一切其他凡为独立国家所理应采取的行动和事宜。
为了拥护此项“宣言”,怀着深信神明福佑的信心,我们谨以我们的生命、财产和神圣的荣誉互相共同保证,永誓无贰。
──李道揆著《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这段译文经笔者适当修改)
【解读】《独立宣言》是美国革命期间一份重要的文件,它郑重宣布美国独立英国独立。
1776年弗吉尼亚代表亨利·李提出一个议案,称“这些殖民地是自由和独立的国家,并且按其权利必须是自由和独立的国家。
”6月10日,大陆会议制定一个委员会草拟独立宣言,实际工作由托马斯·杰斐逊负责。
1776年6月11日至28日间,年仅33岁的托马斯·杰斐逊在他费城的临时住所,草拟了这份文件。
7月4日,《独立宣言》获得通过。
当晚,它被印刷成册,成为北美殖民地人民反抗英国统治的纲领性文件。
《独立宣言》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前言,阐述了《独立宣言》的目的;第二部分高度概括了当时资产阶级最激进的思想,即自然权利学说和主权在民思想;第三部分历数英国压迫北美殖民地人民的诸条罪状,说明殖民地人民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拿起武器的;《宣言》的最后一部分庄严宣告独立。
《独立宣言》所体现的民主思想,如平等、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社会契约和人民革命权利等,早在17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及潘恩的著作中已有详细地论述。
但是,这些观点用《独立宣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就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因为它继承并发展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理论,并将其运用于美国革命的现实中。
这些思想包括:
平等和天赋人权思想。
宣言继承并发展了洛克的自然权利说,将人民追求幸福的权利明确写入。
宣言写道: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
社会契约理论。
宣言写道:
“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
”
主权在民原则。
宣言言简意赅地表述了主权在民思想,即“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
人民革命的权利。
宣言写道:
“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
托马斯·杰斐逊在起草《独立宣言》时曾说,他的目的是想表达一种美国想法,并非寻求从未想过的原则或从未说过的东西,而是要以平淡而坚定的措辞,说明殖民地人民被迫采取独立立场的合法性。
《独立宣言》是一个伟大的政治文件。
《独立宣言》虽然是北美殖民地上层讨论的结果,但却代表了广大殖民地人民的心声。
它不仅宣告了美利坚共和国的诞生,更重要的是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提出了如下原则:
人人生而平等、人具有不可剥夺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以及政府必须经人民的同意而组成,应为人民幸福和保障人民权利而存在,人民有权起来革命以推翻不履行职责的政府。
这些原则成为以后美国的意识形态,为美国此后200多年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独立宣言》的提出比法国《人权宣言》早13年,被马克思誉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
*
它也直接影响了法国大革命,对亚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独立宣言》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
《独立宣言》中所说的“人人生而平等”,“人人”在那时是指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不包括妇女、黑人、印第安人和贫苦白人。
然
*马克思:
《致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20页。
而,“人人生而平等”的口号,最终成为黑人、妇女及其他少数族裔争取平等权利的最有力的思想武器。
7.艾比吉尔·亚当斯写给丈夫的信
布莱恩特利,1776年,3月31日
盼望你能给我写一封只及我写给你一半长的信,告诉我你的舰队正开往何方?
弗吉尼亚将怎样抵御我们共同的敌人?
何处才能进行有效的防卫?
我们的绅士与平民不也是臣民吗?
与那些代表我们、却不文明的英国本土居民相比,我们究竟有何不同?
我企望,他们那些野蛮而又嗜血成性的步兵枪手,并不代表人民的大多数。
……
眼下我感到一种以前没有过的由衷之喜。
我发现太阳更加明亮,小鸟唱得更加动听,就连大自然的面目也变得欢快多了。
我们在经历一场暂时的和平,可怜的逃亡者正返回他们遗弃的家园。
尽管靠自己度过劫难,我们还是同情那些旁观者,他们毫不担心波士顿的命运会落到他们头上。
然而他们不会遭遇此事,除非他们变得卑怯而懦弱。
他们有足够时间,也能得到警报,以便及时逃避邪恶。
──我多么盼望得知:
你已发布了一份独立文告。
──顺便说一句,在你必须拟定的新法条文中,请别忘记妇女们。
与你的祖先不同,你应对妇女更加宽厚仁义。
千万别把无限制的权力交给丈夫们。
请记住,只要有可能,一切男人都会变成暴君。
假如新法没有给予妇女特殊关照,我们决意煽动一场反叛,并将拒不服从任何一条不体现我们心声、或未经我们参与的法律。
──J.艾捷尔编《美国赖以立国的文本》(赵一凡、郭国良主译)
【解读】艾比吉尔·亚当斯(AbigailAdams)1744年生于马萨诸塞,在家中接受父母的文化教育,年幼时就可以阅读欧洲经典作品,并自学了法语。
1774年,她与约翰·亚当斯结婚,育有5个子女。
约翰·亚当斯投身美国独立革命后很少回家。
在此期间,阿比盖尔独自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并通过书信给丈夫提出过一些非常重要的关于政治问题的建议。
尽管夫妻一度分离数年,但他们配合默契,夫妻之间通信多达300余封。
《独立宣言》发表后,阿比盖尔从在马萨诸塞的家中写信,寄给远在费城参加大陆会议的丈夫。
她在信中督促亚当斯和其他代表们尽快设计出新政府的轮廓,还叮嘱他们“不要忘记妇女们”。
她的这番话代表了当时觉醒了的美国妇女的心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独立宣言 高中历史 第三 单元 美国 材料 解析 新人 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