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十七椭圆配合件的加工.docx
- 文档编号:24914159
- 上传时间:2023-06-02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224.27KB
学习任务十七椭圆配合件的加工.docx
《学习任务十七椭圆配合件的加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任务十七椭圆配合件的加工.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习任务十七椭圆配合件的加工
学习任务十七椭圆配合件加工
能够了解梯形螺纹加工的特点并掌握梯形螺纹加工方法。
能够掌握利用宏程序加工综合件的方法。
能够掌握控制配合件形位公差和尺寸公差的方法。
相关知识
1、梯形螺纹的参数
梯形螺纹的轴向剖面形状是一个等腰梯形,一般作传动用,精度高;如车床上的长丝杠和中小滑板的丝杠等。
国家标准规定梯形螺纹的牙型角为30°。
其主要参数如下表。
30°梯形螺纹(以下简称梯形螺纹)的代号用字母“Tr”及公称直径×螺距表示,单位均为mm。
左旋螺纹需在尺寸规格之后加注“LH”,右旋则不注出。
例如Tr36×6等。
图18-1梯形螺纹的牙形
表18-1梯形螺纹的参数及计算
名称
代号
计算公式
牙型角
α
α=30°
螺距
P
由螺纹标准确定
牙顶间隙
ac
P
1.5~5
6~12
14~44
ac
0.25
0.5
1
外螺纹
大径
d
公称直径
中径
d2
d2=d-0.5P
小径
d3
d3=d-2h3
牙高
h3
h3=0.5P+ac
内螺纹
大径
D4
D4=d+2ac
中径
D2
D2=d2
小径
D1
D1=d-P
牙高
H4
H4=h3
牙顶宽
f、f′
f=f′=0.366P
牙槽底宽
W、W′
W=W′=0.366P-0.536ac
2、螺纹的一般技术要求
(1)螺纹中径必须与基准轴颈同轴,其大径尺寸应小于基本尺寸。
(2)车梯形螺纹必须保证中径尺寸公差。
(3)螺纹的牙形角要正确。
(4)螺纹两侧面表面粗糙度值要低。
3、车刀的装夹
(1)车刀主切削刃必须与工件轴线等高(用弹性刀杆应高于轴线约0.2mm)同时应和工件轴线平行。
(2)刀头的角平分线要垂直与工件的轴线。
用样板找正装夹,以免产生螺纹半角误差。
如右图。
(3)要考虑螺旋升角的影响车削右旋螺纹时,车刀左侧的刃磨后角等于工作后角加上螺旋升角,右侧的刃磨后角等于工作后角减去螺旋升角。
车刀的左侧前角会变大,右侧前角变小。
可以将车刀法向安装,或在车刀的两刀刃上刃磨较大的前角,使切削省力,并排屑顺利。
4、螺纹进刀方式
(1)递减方式每次进给量逐渐减小。
根据牙形深度,从相对大的初始值(0.2—0.35mm),到最后逐渐减小(0.09—0.2mm),直到最后完成。
(2)稳定进刀方式每次进给量相等。
切削厚度固定,
可以优化切屑形式,一般初始值为0.08—0.12mm。
最后一刀至少0.08mm。
这种方式可以得到较好的切屑控制和较高的刀具寿命,比较适用于新机床。
5、梯形螺纹的公差
梯形螺纹的公差是在普通螺纹公差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梯形螺纹的公差带位置应符合下面规定。
内螺纹的大径、中径和小径的公差带位置为H,基本偏差为EI为零;外螺纹中径的公差带位置为e和c,基本偏差es为负,大径和小径的公差带位置h,其基本偏差es为零。
梯形螺纹的公差等级应符合以下规定,外螺纹中径和小径应取相同的公差等级。
梯形螺纹的优选公差带如下表所示。
公差精度
内螺纹旋合长度
外螺纹旋合长度
N
L
N
L
中等
7H
8H
7e
8e
粗糙
8H
9H
8c
9c
6、梯形螺纹标记
完整的螺纹标记应包括螺纹特征代号、尺寸代号、公差带代号、旋合长度代号。
例如,Tr36×12(P6)-7H/7e表示公称直径为36,导程为12,公差带为7H的双线内螺纹与公差带为7e的双线外螺纹相配合。
公差值的计算可查相关表格。
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下图零件的编程加工
图18-1椭圆配合件装配图
图18-2椭圆配合件件1加工任务图
图18-3椭圆配合件件2加工任务图
1、加工工艺分析
1)图样分析
(1)尺寸精度分析如图所示,在装配图中,有总长度要求108.3+0.1-0.1mm,间隙要求1+0.03-0.03mm,主要通过以下措施来保证。
①严格控制件1和件2的长度尺寸。
②在装夹时要精确找正,保证端面与轴线垂直。
③总长度可以通过配合后修配件2的长度来保证。
④间隙尺寸可以通过两锥面的配作来保证。
先加工内锥再加工外锥,以内锥检测外锥。
在零件图中,锥面的尺寸一定要精确保证,在修配时,可以通过刀偏中的磨耗变化来反复修配,以保证锥面的配合接触面和配合间隙。
在零件图18-2中,梯形螺纹的大径、中径、小径需要计算,图18-3中的椭圆长度需要计算,右端面的直径需要计算。
查表得到螺纹的公差分别为:
中径的基本偏差es=-0.118,大径和小径的基本偏差为零,大径、中径、小径的公差值分别为0.375、0.335、0.537。
梯形螺纹的大径、中径、小径的尺寸分别为:
d=400-0.375、d2=37-0.118-0.453、d3=330-0.537。
椭圆的长度为34.64mm。
右端面直径为13.266mm。
(2)行位精度分析图18-1中,椭圆配合后轮廓度公差要求为0.05mm,应采用两顶尖装夹方式进行精加工,并且要选用精度较高的刀具,一定要精确进行刀尖圆弧半径补偿。
(3)表面粗糙度分析两锥面和椭圆表面的粗糙度都要求Ra值小于1.6μm,其余表面也要求Ra值在3.2μm以下。
主要靠合适的刀具、合理的切削用量和正确的工艺路线来保证。
2)制定加工方案
(1)零件2的加工方案下料φ50×51mm,车椭圆部分到φ49mm,粗精加工内孔部分到尺寸,掉头夹住φ49mm部分,车削φ24及R12圆弧部分并留余量。
(2)零件1的加工方案下料φ50×80mm,车削椭圆部分到φ49mm,切槽到尺寸,梯形螺纹部分车削到尺寸,掉头夹住φ49mm部分,车削锥面部分并留余量,与内圆锥反复修配,保证锥面接触面积和要求的间隙值,并保证总长尺寸。
(3)两件配合后,用两顶尖装夹,粗精车椭圆部分。
(4)填写数控加工工艺卡
牡丹江技师学院
数控实训中心
数控加工
工艺卡片
产品代号
零件名称
零件图号
综合件
图18-1,2,3,4
工艺序号
程序编号
夹具名称
夹具编号
使用设备
车间
5
O0181-0185
三爪卡盘
CKA6132
工步号
工步内容
刀具号
刀具规格
主轴转速r/min
进给速度mm/min.
背吃刀量mm
1
手动车削件2左端面,打中心孔,钻孔Φ30
T0101
93°外圆粗车刀
Φ30钻头
800
300
150
50
0.5
2
粗车件2椭圆部分外形
T0101
93°外圆粗车刀
800
150
1
3
粗车件2内锥部分
T0202
内孔车刀
700
150
0.5
4
精车件2内锥部分
T0202
内孔车刀
1000
100
0.1
5
粗车件2φ24及R12圆弧,并打中心孔
T0101
93°外圆粗车刀
800
150
1
6
粗车件1椭圆部分,螺纹大径
T0101
93°外圆粗车刀
800
150
1
7
精车件1椭圆部分,螺纹大径
T0101
93°外圆粗车刀
1500
150
0.1
8
切槽到尺寸
T0202
切槽刀
600
60
4
9
车外螺纹
T0303
梯形螺纹车刀
400
2400
0.2
10
粗车锥面部分
T0101
93°外圆粗车刀
800
150
1
11
精车锥面部分
T0404
93°外圆精车刀
1500
150
0.1
12
粗加工椭圆外形
T0101
35°外圆粗车刀
800
150
0.5
13
精加工椭圆外形
T0202
35°外圆精车刀
1200
120
0.1
编制
审核
批准
年月日
2、程序示例
O0181
N10T0101
N20G00X51Z1M03S800
N30G90X49Z-30F150粗车件2椭圆部分外形
N40G00X100Z200
N50T0202S700
N60G00G41X28Z1
N70G71U1R0.5
N80G71P90Q130U-0.2W0.1F150粗车件2内锥部分
N90G00X35.9
N100G01Z0
N110X32Z-19.5内锥轮廓轨迹
N120Z-21.5
N130X28
N140G70P90Q130S1000F100精车件2内锥部分
N150G00G40X100Z200
N160M30
O0182
N10T0101
N20G00G42X51Z1M03S800
N30G71U1R0.5
N40G71P50Q90U0.2W0.1F150粗车件2右端外形
N50G00X13.266
N60G01Z0
N70G03X24Z-10件2右端轮廓轨迹
N80G01Z-14.86
N90X51
N100G70P50Q90S1500F150精车件2右端外形
N110G00G40X100Z100
N120M30
O0183
N10T0101
N20G00X51Z1M03S800
N30G71U1R0.5
N40G71P50Q90U0.2W0.1F150
N50G00X32
N60G01Z0
N70X39.8Z-2.31粗精加工件1左端外径
N80Z-40
N90X51
N100G70P50Q90S1500F150
N110G00X100Z100
N120T0202
N130G00X51Z-40S600
N140G01X32F60
N150X51
N160Z-36.5加工件1左端的槽及倒角
N170X32
N180X51
N190Z-34
N200X40W2.31
N210G00X100Z100
N220T0303
N230G00X41Z15S400
N240G76P021030Q50R0.1加工梯形螺纹
N250G76X32.5Z-35P3500Q100
N260G00X100Z100
N270M30
O0184
N10T0101
N20G00G42X51Z1M03S800
N30G71U1R0.5
N40G71P50Q80U0.2W0.1F150粗加工外锥面
N50G00X32
N60G01Z0外锥轮廓轨迹
N70X36.1Z-20.5
N80X51
N90G00G40X100Z100
N100T0404
N110G00G42X51Z1
N120G70P50Q80S1500F150精加工外锥面
N130G00G40X100Z100
N140M30
O0185
N10T0101
N20G00G42X51Z-12M03S800
N30G73U13R26
N40G73P50Q130U0.2F150粗加工椭圆轮廓
N50G00X25
N60G01X24Z-14.86
N70#1=34.64椭圆Z向初值
N80#2=SQRT[576-0.36*#1*#1]计算X值椭圆的
N90G01X[2*#2]Z[#1-49.5]直线拟合车椭圆轮廓轨迹
N100#1=#1-0.1Z向步距
N110IF[#1GE-18]GOTO80判断Z向终点
N120G01W-1
N130X51
N140G00G40X200
N150T0202
N160G00G42X51Z-12
N170G70P50Q130S1200F120精加工椭圆轮廓
N180G00G40X200
N190M30
程序校验(用图形显示功能)、自动加工。
加工注意事项
(1)梯形螺纹车刀两侧副切削刃应平直,否则工件牙型角不正;精车时刀刃应保持锋利,保证螺纹两侧表面粗糙度低。
(2)调整小滑板的松紧,以防车削时车刀移位。
(3)鸡心夹头或对分夹头应夹紧工件,否则车梯形螺纹时工件容易产生移位而损坏。
(4)工件在精车前,最好重新修正顶尖孔,以保证同轴度。
(5)注意换刀点的位置,避免刀具与尾座发生碰撞。
分析零件加工质量及其原因。
梯形螺纹加工误差分析
问题现象
产生原因
预防和消除措施
螺纹尺寸超差
1.刀具角度不准确
2.螺距不正确
3.程序错误
4.工件尺寸计算错误
1.调整或重新设定刀具参数
2.转速过高或滚珠丝杠有间隙
3.检查、修改程序
4.正确计算工件尺寸
螺纹表面粗糙度差
1.安装刀具高于中心
2.切屑缠绕工件表面
3.刀具磨损
4.切削液选择不合理
1.调整刀具中心高度
2.选择合理的进刀方式和切深
3.及时更换刀具或刀片
4.正确选择切削液
加工时扎刀致工件报废
1.进给量过大
2.工件安装不合理
3.刀具三面刃同时切削
1.降低进给速度
2.检查工件安装,增加刚性
3.检查刀具角度是否干涉,及时修正
1、梯形螺纹的技术要求一般有哪些?
2、梯形螺纹车刀的刃磨和安装应注意哪些问题?
3、你认为梯形螺纹加工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4、Tr40×12(P3)-8H/9e-LH表示什么?
5、编程加工下面工件。
图18-4椭圆配合练习件组装图
图18-5椭圆配合练习件1
图18-6椭圆配合练习件2
表18—2图18—4椭圆配合件加工练习件评分表
班级姓名工件编号得分
检查
项目
序号
技术要求
配分
评分标准
检测
记录
得分
工件加工
1
外圆φ38尺寸正确
2
超差0.1mm以上,每多超0.01mm扣1分
2
外圆φ40尺寸正确
2
3
外圆φ30尺寸正确
3
4
配合后100+0.1-0.1合格
10
每多超0.01mm扣2分
5
间隙0.8+0.05-0.05合格
10
6
Tr36×4-8e合格
10
一处不合格扣3分
7
其他尺寸正确
3
一处错误扣1分
8
表面粗糙度合格
5
一处不合格扣3分
9
螺纹配合合格
10
不合格全扣
10
锥面配合合格
10
不合格全扣
11
外形正确
5
不正确全扣
程序编制
12
程序内容、格式正确
10
一处错误扣2分
13
加工工艺合理
20
一处不合理扣5分
机床操作
14
对刀操作正确
倒扣
每错一处扣5分
15
面板操作正确
文明生产
16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倒
扣
3
一处不合格倒扣5分
17
维护保养符合要求
18
工作场所整理达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 任务 十七 椭圆 配合 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