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docx
- 文档编号:24896329
- 上传时间:2023-06-02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59.83KB
山东省德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docx
《山东省德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德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
第I卷(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
追求更有意义与更有价值的人生
在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受教育的权利为贵族阶层所垄断。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气。
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据史书记载,他有弟子三千,其中通六艺的有七十二人。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
在孔子看来,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有完美人格、有高尚精神境界的“君子”,从而能够承担重大社会责任,能够对社会作出贡献。
孔子说: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总纲。
教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以行“道”作为自己的理想,提升精神境界。
这个精神境界就是“仁”。
这里的“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这是当时学习的具体科目,其中包括智育、体育、美育,但最重要的是德育。
孔子的学生很多,他们从事多种多样的职业,有的从政,有的从商,有的从教,有的从事外交,有的从事宗庙祭祀,有的从事文献整理,但是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孔子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提高人文修养,培养高尚的品德。
孔子很重视美育。
他说: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意思是说,学习《诗经》,可以感发人的精神,使人产生美感;学习《周礼》,可以使人的行为得到规范,成为一个文明的人;学习音乐,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感受人生的乐趣,达到一种悦乐的境界。
孔子又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对于崇高的道德目标(“仁”),仅有理论上的认识是不够的,仅有追求的愿望也是不够的,必须达到一种悦乐的状态,那才是一种最高的境界。
孔子有一次和几位学生在一起,他要学生们谈谈各自的志向。
子路、冉有希望有机会治理一个国家,公孙赤希望做一名礼仪官。
曾点说:
我的追求和他们三位讲的不一样。
孔子说:
那有什么关系,不过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于是曾点就说出了自己的志向: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意思是说,在暮春时节,穿好春天的服装,我会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水里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来。
孔子听了,“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
’”就是说,我还是比较赞同曾点的追求啊!
这是很有名的一场对话。
孔子这四位学生所谈的不同的志向,反映出他们不同的人生境界。
孔子的话表明,尽管他十分重视一个人要为社会作贡献,但是在他心目中,一个人应该追求的最高的精神境界,应该是一种人与人和谐、人与天(自然)和谐的境界,是一种审美的境界。
受孔子的影响,中国历代思想家都强调,一个受教育者,一个学者,不仅要重视增加自己的知识和学问,更重要的是要拓展自己的胸襟,涵养自己的气象,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也就是要不断追求一种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人生。
很多现代学者认为,人生境界的学说,乃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
这种人生境界的学说,就发端于孔子。
1.下列关于文中孔子教育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有完美人格、有高尚精神境界并且能够承担重大社会责任、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君子。
B.对于“仁政”这一崇高的到的目标,仅有理论上的认识和追求上的愿望是不够的,必须达到一种悦乐的状态。
C.一个人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固然重要,但是人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应该是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是一种审美的境界。
D.每个人首先应该增加自己的知识和学问,然后在此基础是哪个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不断追求一种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人生。
2.以下关于教育的名言,不是出自孔子的一句是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
B.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C.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D.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在中国历史上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气,改变了受教育的权利为贵族阶层所垄断的局面,因此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
B.“礼、乐、射、御、书、数”都是当时孔子教学的具体科目,称为“艺”,其中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内容,德育最为重要。
C.“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句话强调了《诗经》《周礼》和音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包含着孔子的美育思想。
D.子路、冉有、公孙赤、曾点四人谈各自的志向,孔子对曾点最为赞赏,主要原因是曾点的志向反映出的人生境界高于另外三人。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雨前
何其芳
最后的鸽群带着低弱的笛声在微风里划一个圈子后,也消失了。
也许是误认这灰暗的凄冷的天空为夜色的来袭,或是也预感到风雨的将至,遂过早地飞回它们温暖的木舍。
几天的阳光在柳条上撒下的一抹嫩绿,被尘土埋掩得有憔悴色了,是需要一次洗涤。
还有干裂的大地和树根也早已期待着雨。
雨却迟疑着。
我怀想着故乡的雷声和雨声。
那隆隆的有力的搏击,从山谷返响到山谷,仿佛春之芽就从冻土里震动,惊醒,而怒茁出来。
细草样柔的雨声又以温存之手抚摩它,使它簇生油绿的枝叶而开出红色的花。
这些怀想如乡愁一样萦绕得使我忧郁了。
我心里的气候也和这北方大陆一样缺少雨量,一滴温柔的泪在我枯涩的眼里,如迟疑在这阴沉的天空里的雨点,久不落下。
白色的鸭也似有一点烦躁了,有不洁的颜色的都市的河沟里传出它们焦急的叫声。
有的还未厌倦那船一样的徐徐的划行,有的却倒插它们的长颈在水里,红色的蹼趾伸在尾巴后,不停地扑击着水以支持身体的平衡。
不知是在寻找沟底的细微的食物,还是贪那深深的水里的寒冷。
有几个已上岸了。
在柳树下来回地作绅士的散步,舒息划行的疲劳。
然后参差地站着,用嘴细细地梳理它们遍体白色的羽毛,间或又摇动身子或扑展着阔翅,使那缀在羽毛间的水珠坠落。
一个已修饰完毕的,弯曲它的颈到背上,长长的红嘴藏没在翅膀里,静静合上它白色的茸毛间的小黑眼睛,仿佛准备睡眠。
可怜的小动物,你就是这样做你的梦吗?
我想起故乡放雏鸭的人了。
一大群鹅黄的雏鸭游牧在溪流间。
清浅的水,两岸青青的草,一根长长的竹竿在牧人的手里。
他的小队伍是多么欢欣地发出啁啾声,又多么驯服地随着他的竿头越过一个山野又一个山坡。
夜来了,帐幕似的竹篷撑在地上,就是他的家。
但这是怎样辽远的想象呵!
在这多尘土的国土里,我仅只希望听见一点树叶上的雨声。
一点雨声的幽凉滴到我憔悴的梦,也许会长成一树圆圆的绿阴来覆荫我自己。
我仰起头。
天空低垂如灰色的雾幕,落下一些寒冷的碎屑到我脸上。
一只远来的鹰隼仿佛带着怒愤,对这沉重的天色的怒愤,平张的双翅不动地从天空斜插下,几乎触到河沟对岸的土阜,而又鼓扑着双翅,作出猛烈的声响腾上了。
那样巨大的翅使我惊异,我看见了它两肋间斑白的羽毛。
接着听见了它有力的鸣声,如同一个巨大的心的呼号,或是在黑暗里寻找伴侣的叫唤。
然而雨还是没有来。
【注】《雨前》写于1933年春。
当时中国政治气氛沉闷,民族危机深重,作者正在北京大学求学。
4.对这篇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文章通过对柳条憔悴、土地干裂、尘土飞扬、动物躁动的描写,勾勒出了雨前干燥、灰暗、令人烦躁的景物情状。
B.文中第
自然段对鸭子进行了精细传神的描写,宛如一幅动态的画展现在读者面前,显示出一种清新隽永的韵味,使作者沉闷的心情得到安慰。
C.“一点雨声的幽凉滴到我憔悴的梦”一句中用“憔悴”修饰“梦”,是词语的移用,看似不合情理,实则表现出作者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心境。
D.托物言志是本文的突出特点,第
自然段中那只远来的仿佛带着对这沉重的天色愤怒的鹰隼正是作者理想的化身,象征着作者冲破黑暗的勇气和决心。
5.下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4分)
我心里的气候也和这北方大陆一样缺少雨量,一滴温柔的泪在我枯涩的眼里,如迟疑在这阴沉的天空里的雨点,久不落下。
6.作者主要描写的是北方雨前的景象,却在第三、第六自然段写到了对南方故乡的怀想,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
(14分)
深夜搭便车的女人
约翰·西曼
20年前,我开出租车为生,这是一种适合我这种不想有一个老板管着的人过的生活。
当时我没有意识到,其实那也是一种责任。
我开夜班车,于是我的出租车成了一个流动的忏悔室。
那些不知姓名的乘客们坐上车,就在我身后讲述他们的人生。
我遭遇过各式各样的乘客,但最让我难忘的还是一个搭我便车的女人。
凌晨2:
30.我开车到一座大楼下,大楼一片漆黑,只有一楼的一个窗户射出微弱的灯光。
这种情形下,多数司机都是按一两下喇叭便开车离去。
但我曾见过许多虚弱无力的人,坐出租是他们唯一能依靠的交通工具。
除非我确实感到了危险的气息,否则我都要去敲敲门。
我告诉自己,那个乘客可能是需要我帮助的人。
“等一下。
”屋里传来一个虚弱、苍老的声音。
经过好一阵等待,门开了,一个80多岁的瘦小女人站在我面前,身着一件印花裙,头戴一顶帽子,帽子上别着一层面纱,活像20世纪40年代电影中的人物。
她身旁放着一个很小的尼龙手提箱。
“你能帮我把箱子搬到车里去吗?
”她问。
我把手提箱放到车上,然后返回去扶那位老人。
她挽住我的手,慢慢走向了车子,嘴里一直不停地感谢我肯帮助她。
“这没什么,”我告诉她,“我只是希望别人也能这样对待我的母亲。
”
“噢,你真是个好男孩。
”她说。
我们坐进车后,她给了我一个地址。
然后问道:
“你能开车经过市中心那里吗?
”
“那不是最近的路线。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
“噢,我不介意。
”她说,“我不着急,我要去一个养老院。
”
我看了看后视镜,她的眼里有什么在闪烁。
“我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亲人了,”她继续说道,“医生说我的日子不长了。
”我平静地伸出手,关掉了计价器,问她:
“你想走哪条路线?
”
后面的两个小时里,我们驱车穿过了整个城市。
她指给我看一座大楼,她曾经做过那里的电梯管理员。
我们经过了一个社区,她和丈夫新婚时就住在那里。
她还让我在一个家具仓库前停了会车,那里曾经是个跳舞场,当她还是个女孩子时,曾在那里翩翩起舞。
有时她会叫我在某栋楼房或者某个街角减速,然后只是默默地坐在那里,盯着窗外的一片黑暗。
当太阳的第一缕光芒穿过地平线时,她突然说:
“我累了,我们走吧。
”
我们沉默地驶往她给我的那个地址,那是家养老院。
“我应该付给你多少钱?
”她一边问,一边伸手掏钱包。
“一分钱都不用付。
”我说。
“你也得过日子呀。
”
“我还会遇到其他的乘客。
”
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我拥抱了她。
她也紧紧地抱着我。
“你为一个衰老的女人带来了片刻的欢乐。
”她对我说,“谢谢。
”
我握了握她的手,走向了那朦胧的黎明阳光。
在我身后,门“嘭”的一声关上了。
那是一个代表生命结束的声音。
那天我没有再载别的乘客。
我漫无目的地行驶在大街上,陷入深深的思索:
假如那个女人碰到一个脾气糟糕的司机,或者一个因为夜班即将结束而显得不耐烦的司机呢?
如果我拒绝载她,或者当时只是鸣了一次喇叭就扬长而去呢?
我想这一生中还没有发生过比这个夜晚更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习惯于认为,生活的意义在于那些精彩的时刻。
但精彩的时刻总是带着旁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外表,不知不觉来到我们的身边……
7.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我开夜班车,于是我的出租车成了一个流动的忏悔室”,这句话其实是环境描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并不好,于是“我”的行为显得弥足珍贵。
B.划线部分不单纯是外貌描写,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心理:
她身着年轻时的服装,是想趁着夜色的遮掩,重温自己的青春年华,回味一下曾经的美好岁月。
C.“我平静地伸出手,关掉了计时器”,这一典型细节描写反映了“我”的真实想法,那就是得知老人身患重病,孤身一人,“我”已决定不收车费。
D.临别时的拥抱表达了两人不同的内心感受:
“我”拥抱老人,是想给孤独的老者一点温暖和慰藉;老人拥抱“我”,是表达对“我”的感激之情。
E.“我”告诉老人“我还会遇到其他的乘客”,但下文又说“没有再载别的乘客”,这种看似矛盾的情节恰是作者匠心所在,反映了“我”对精神的追求重于物质生活。
8.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出租车司机,试概括“我”的两个主要的性格特点并简要分析。
(4分)
9.这篇小说没有曲折的情节,但是内涵丰富,可谓淡而有味,请自选一个角度对小说所蕴涵的意义加以探究。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崤之战(节选)
《左传》
冬,晋文公卒。
庚辰,将殡于曲沃。
出绛,柩有声如牛。
卜偃使大夫拜。
曰:
“君命大事。
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公辞焉。
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蹇叔哭之,曰:
“孟明,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公使谓之曰:
“尔何知?
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
“晋人御师必于崤。
崤有二陵焉。
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
超乘者三百乘。
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
“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
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
“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且使遽告于郑。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使皇武子辞焉,曰:
“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
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
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
”杞子奔齐,逢孙、扬孙奔宋。
孟明曰:
“郑有备矣,不可冀也。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灭滑而还。
晋原轸曰:
“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
奉不可失,敌不可纵。
纵敌患生,违天不祥。
必伐秦师。
”栾枝曰:
“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
”先轸曰: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
”遂发命,遽兴姜戎。
子墨衰绖,梁弘御戎,莱驹为右。
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崤,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
晋于是始墨。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B.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C.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D.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庚辰”,古代干支纪日中的一天。
B.“寡君”,臣下对别国谦称本国国君。
C.“吾子”,古时对人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您”,比“子”更亲切。
D.“右”,也称为车右,古代战斗中指挥车上负责驾车和保卫主帅的人。
12.下列对原文有感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杞子利用自己掌管郑国北门钥匙的时机让秦国偷袭郑国,秦穆公征求蹇叔的意见,希望得到蹇叔的支持,结果事与愿违。
秦穆公坚持己见,蹇叔哭送秦师。
B.秦国军队经过周朝国都北门,车上的武士都除去了盔甲,军容不整,并且三百辆兵车都超出乘坐人数的标准,王孙满看后认为秦军肯定会吃败仗。
C.郑国商人弦高路遇袭郑的秦军,于是冒充郑国的代表犒劳秦军,以示郑国已预知秦国的来袭。
同时,他又派人回郑国禀告,从而使郑国避免了一场大灾难。
D.晋国的原轸主张伏击秦师,认为秦国贪得无厌而使老百姓劳苦不堪,是上天送给晋国的好机会,与前文中蹇叔所说的“师劳力竭,远主备之”相呼应。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4分)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烛之武退秦师》)(3分)
(3)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庖丁解牛》)(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4-15题。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风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14.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诗人摆脱了仕宦生活之后,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官场中人造访,他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宁静,所以诗人的开头轻松地说: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
B.“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是说那间幽静的居室和关闭的柴门把尘世的喧嚣都远远地摒弃了,“荆扉”“虚室”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
C.“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风无杂言,但道桑麻长”,这四句写作者时常沿着杂草丛生的田间小路,孤独地走在田野里,盼望自己的庄稼有个好收成。
D.“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两句重在表明作者的乡村生活并不完全是轻松自在,而是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反映出乡居生活的不易和诗人生活的沉重负担。
E.这首诗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悠然自在的语调,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断,让读者在其中领略乡村的幽静及自己心境的恬静,有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
15.陶渊明的乡居生活总体说是平静安宁的,但是他的心情也会有喜有忧,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8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自古及今,每个人都企盼知音,因为只有知音才能真正理解自己,正如《诗经·王风》中,所说:
知我者,;不知我者,。
(2)《论语》中强调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
,。
(3)《劝学》中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状况的句子是:
,。
(4)《归去来兮辞》中“,”两句生动地描写出初春时节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第II卷(80分)
三、积累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第八届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决赛中,中国棋手唐韦星不负众望,在总比分落后的情况下,连扳两局,逆转战胜韩国棋手朴廷桓夺得冠军。
B.各个领域的成功者通常就是那些不愿安之若素的人,他们经常会找寻新的可能性,而且他们也会花更多时间关注那些发现新事物的活动。
C.2017年新春将至,到处洋溢着欢乐喜庆的气氛,商场里,游玩购物的人们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D.我们要把脱贫攻坚放在“纲”的位置,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责任制,强化全局观念,整体谋划,统筹协调,避免目无全牛,各自为战。
1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那超然物外的态度,他那的神情,无论什么人看来,都会觉得他是一位得道的圣者。
②直到事实给了我教训,我才分明省悟了做今人也和做古人一样难。
然而我还是,随随便便。
③这一夜,就是我对中国戏告了别的一夜,此后……即使偶尔过戏园,我们也,精神上早已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了。
④我们村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对群众的温饱问题,岂能。
A.满不在乎漠不相关漫不经心漠不关心
B.漠不关心漫不经心漠不相关满不在乎
C.满不在乎漫不经心漠不相关漠不关心
D.漠不关心漠不相关漫不经心满不在乎
19.下面对于中国文学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采薇》通过一位戍边战士在归途中追述艰苦的军旅生活和激烈的战斗场面,表现了戍卒们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和诗人对战争的厌恶。
B.《九歌·国殇》是追悼楚国阵亡士卒的挽诗,这首诗歌颂了楚国将士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对雪洗国耻寄予热望,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C.《行行重行行》是一首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之歌,女主人公咏叹与丈夫别离的痛苦、相隔的遥远和见面的艰难,语言朴素自然又精炼生动,韵味深长。
D.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主旨是抒发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感慨,然而它那政治内容和意义却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达到了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
20.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其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5分)
从新课改的视角看,教师不应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①,他将“游客”引入佳境,自由观赏、探究奥秘,但当“游客”对巍然高耸的建筑群茫然不解或不识鸟兽草木之名时,他不会置身事外,②,令人如沐春风,有时还要象仙人指路,在“游客”的思路出现滞涩凝绝时轻灵而高妙地一“点”,即收到“③(诗句)”的奇效。
21.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孔子曰: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
(1)孔子所说的择友的标准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2分)
(2)从交友有益的角度来说,你认为孔子弟子中哪个人适合做自己的朋友,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说明理由。
(4分)
四、作文(60分)
22.在你的脑海中,或许有过一幅难以磨灭的画卷,如同朱自清的月下荷塘,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色;或许有过一种魂牵梦萦的事物,犹如地坛之于史铁生,冷雨之于余光中。
请以“萦绕心头的景物”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写景状物类散文,不少于800字。
高一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9分,每小题3分)
1.D(曲解文意,这是受孔子影响的后世思想家的认识;而且“追求一种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人生”比增加自己的知识和学问更重要)
2.B(这句话出自《礼记•学记》)
3.A(以偏概全。
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不仅是因为办私学)
(二)(12分)
4.AC(B项“清新隽永”的韵味不当;D项“托物言志”不当,本文最突出的手法是借景抒情)(4分,选对一项得2分)
5.作者把心情比作那需要滋养的北方大地,把泪水比作天空久不落下的雨点,将自然气候与个人心态相融合,(2分)委婉曲折地抒写了一个知识分子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失望,又找不到出路的那种苦闷忧伤的思想感情。
(2分)
6.作者对南方故乡春雨的怀想,写得辽远悠然、生机勃勃,与文章中北方的气氛、景物形成鲜明对照,(1分)这既表现了作者对“雨”的盼望,(1分)同时还是借乡愁慰藉自己,寄寓着作者对美好的景象和理想的深情向往,衬托出作者焦躁苦闷的心情。
(2分)
(三)(14分)
7.AE(A中“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并不好”没有依据,E中“对精神的追求重于物质生活”曲解文意)(4分,选对一项得2分)
9.示例一:
工作不论高低贵贱,尽好自己的一份职责,都能为他人带来温暖、为社会作出贡献。
(2分)“我”是一个普通的出租车司机,在凌晨的黑暗中,面对虚弱无力的乘客,没有扬长而去,而是耐心等待;搀扶老人上车,给老人最近路线的建议;当得知老人心愿后,默默陪伴她穿过整座城市回味自己人生的美好。
我的行为充满了人性的光辉。
(4分)
示例二:
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光彩,都值得尊重。
(2分)“老妇人”虽然只是一个普通妇女,但她在进养老院前仍然想回首一下过去,回望自己生命的光彩;“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出租车司机,但是我的行为给了孤独的老人以生命的温暖和精神的慰藉,也为自己的生命增添了光彩。
(4分)(从奉献、关爱、悲悯等角度答,言之成理亦可)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10.A
11.D(车右只负责保卫主帅)
12.B(“三百辆兵车都超出乘坐人数的标准”不当,“朝乘”是跳跃着登上战车)
13.
(1)攻打它不能打下来,围困它没有后援部队,我们还是回去吧。
(3分,每句1分)
(2)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界,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
(4分,每句1分,整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德州市 学年 高一上 学期 期末 检测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