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国际书刊资料交换工作的新思考.docx
- 文档编号:24890007
- 上传时间:2023-06-02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3.62KB
国家图书馆国际书刊资料交换工作的新思考.docx
《国家图书馆国际书刊资料交换工作的新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图书馆国际书刊资料交换工作的新思考.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图书馆国际书刊资料交换工作的新思考
国家图书馆国际书刊资料交换工作的新思考
【原文出处】国家图书馆学刊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200204
【原刊页号】33~38
【分类号】G9
【分类名】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
【复印期号】xx01
【标题】
【作者】李健刚
【作者简介】李健刚,国家图书馆图书采编部
【摘要题】实践研究
【正文】
国际书刊资料交换是国际学术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国际间图书馆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而特殊的业务工作。
通过这项工作,不但换回了大量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国外科学技术资料,特别是利用交换的有利条件,获取通过贸易途径难以得到的资料,补充了馆藏,而且加强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的认识与了解,赢得了友谊。
当今世界正处于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文献信息量的增加呈几何级数递增,同时互联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因此,国际书刊资料交换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与发展空间。
一、国际交换工作的特点
国际交换作为图书馆的重要业务工作,有着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是高度政策性的工作
国际交换是对外进行文化交流的一个窗口,并且是一项政策性强,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的工作。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要按国家涉外政策的有关规定办事,时时注意树立和维护我国的良好形象。
遇到一些特殊和重大的问题要及时向领导请示汇报。
在我馆历史上,就曾由一位副馆长主管过国际交换。
这充分说明了国际交换性质的特殊及在图书馆业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交换得到的外文原版书刊资料及大量的政府出版物和学术研究机构出版的非卖品,不但已经成为我馆基本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购书经费。
它对图书馆的发展前途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是国际间图书馆合作的重要形式
国际交换一直是图书馆间进行国际合作的重要形式与重要手段之一。
书刊资料的国际交换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17、18世纪,图书馆间的国际交换就已经产生,20世纪国际交换得到了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普遍重视,开展得更加广泛,在21世纪,国际交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各国国家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等普遍开展了国际合作,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据文献资料记载,1886年布鲁塞尔会议是图书馆国际交换史上的里程碑。
会议要求各国的政府出版物和学术组织出版物应通过各国的国际中心进行国与国之间的交换。
195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了第十次会议,就出版物的国际交换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并通过了关于出版物交换的两个公约,即《各国官方出版物和政府文献交换公约》和《出版物的国际交换公约》。
该会议号召全体与会国广泛开展科技、教育、文化领域的官方和非官方机构出版物的非赢利性交换工作。
此后不久,1960年又在布加勒斯特就国际交换问题召开了一次专门会议。
1972年在维也纳召开了全欧国际交换会议。
这几次国际性的会议对推动国际交换工作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开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图书馆作为一个重要的信息聚居地,需要大力开展国际交换,获取各种有用的信息,同时把交换来的信息服务于社会。
这是信息时代的特性所决定的,也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
这也向国际交换工作提出了挑战,是国际交换所面临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3.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高
国际交换开展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素质,这是由该工作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
第一,工作人员要具备相当高的外语水平并熟悉交换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人文等情况。
国际交换的工作人员必须有独立处理外文信函的能力;对交换书目等有关资料能进行分析,确定其价值,从而为本馆选定所需的有价值的书刊。
第二,工作人员要有较强的图书馆业务能力。
工作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图书馆业务能力,这直接关系到国际交换工作能否合理有效地开展下去。
一个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应该熟悉本馆馆藏及采访方针,懂得从本馆的藏书特色出发,选择最有用的文献资料,并对收到的书刊资料合理地分配其去向。
第三,要有较强的情报意识并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
国际交换要求工作人员应有较强的情报意识,应该有意识地收集国外图书馆和研究机构等单位的相关信息,及时与之取得联系并建立交换关系。
已建立交换关系的则应进一步取得有用的书刊资料,从而不断扩大国际交换的范围。
对专业图书馆的国际交换来说,工作人员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是很重要的。
对综合性图书馆来说,则更强调其综合知识水平。
应尽可能了解国外各学科、专业的发展动态和学术水平,换回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文献资料,使国际交换能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及广大的读者服务。
第四,需要具备计算机与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的操作能力。
二、国际交换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国际交换是采访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图书馆补充外文藏书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图书馆进行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措施之一。
在目前图书馆经费紧张,书刊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国际交换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对图书馆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1.丰富了馆藏,节约了经费
这是国际交换最直接的作用。
随着国际交换的发展,其交换来的书刊已成为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书交换在20世纪50~60年代曾是我馆引进外国出版物的重要手段。
通过交换入藏的书刊一度曾占全部外文书刊入藏量的40%。
据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统计,我馆交换组平均每年换回国外图书2700多种,期刊2000多种,交换所得外刊占我馆藏现刊的20%。
还有一些外文报纸,大量的平片、光盘形式的政府出版物和一部分港台出版物等等。
世界数学方面的核心期刊有99种,我馆现收藏有94种,占%,其中一部分就是通过交换得到的。
如我馆通过交换一直从美国数学评论社得到国际数学界的权威杂志《数学评论》,目前全国只有我馆收藏有这种杂志。
该刊除为我国数学界科研人员提供了世界上数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与研究动态,每年还为我馆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交换组每年用交换经费130万,换回约300多万元的外文书刊资料。
2.是获得政府出版物、学术研究机构出版的非卖品、绝版书及过刊补缺的重要途径
国际交换的交换书目中提供了一些征订目录所没有的机构内部出版的各类非商业性出版物,特别是政府出版物。
国际交换是获取政府出版物的传统方式,因为许多政府出版物不公开出售。
国家机关、政府部门和研究咨询机构在解决法律、经济、技术和科学规划问题时经常需要参考政府出版物。
国图根据中美文化协定,从1980年起,正式收藏美国政府出版物。
据2001年统计,我馆收到美国政府出版物包括:
图书34种,41册:
平片388种;光盘705盘;软盘21盘。
此外还收到加拿大、澳大利亚政府出版物,联合国下属机构图书馆出版的文献资料。
目前我们还定期收到德国和日本寄来的有关原子能与宇宙航空方面的科技资料。
在我馆交换的历史上,195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把原收藏在莱比锡的《永乐大典》册送还我国,由我馆收藏。
世界闻名的敦煌写经等文献资料,由于帝国主义的掠夺,失散于世界各地,其中存于英国的有近7000卷。
1954年,我馆通过交换,从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换回了藏在英国的敦煌资料,不但补充了馆藏,更为我国敦煌研究者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我馆收藏的世界孤本回鹘文《菩萨大唐三藏法师传》仅有240面,另外的278面藏于法国的淇美博物馆,同样是通过交换,我们补齐了所缺的部分。
国内曾经有单位需要参考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等单位联合召开的“环境系统会议”的会议录及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主办的几次有关电子学方面的会议论文集,图书进出口部门因国外书商以“绝版”为由,不能提供。
最后由我馆从国外某单位交换到了所需文献。
此外,交换还有计划地为丰富我馆马列主义收藏和中央马恩列斯编译局的研究工作收集和补充了不少马列著作缺卷和毛泽东著作译本。
3.促进图书馆剔旧图书的再利用,推动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
剔旧工作是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之一,需要经常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
剔除的旧书仍有利用价值,可成为国际交换用书的来源之一。
目前国外用于交换的图书多为复本图书,如果我们能从我馆的剔旧图书中精选一批复本书用于交换,既可以扩大交换书源,节约交换费用,同时还能保证让更多更好的新书及时入藏,从而提高藏书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可谓一举两得。
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图书馆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它极大地影响着图书馆的发展前途。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交换资料的形式不仅仅限于纸质载体,还扩大到缩微胶片、软盘、光盘等其他载体形式。
这些必然会有利于文献资源的建设,同时为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可能和依据。
三、国家图书馆国际交换历史的简要回顾
我馆有计划、大规模的开展书刊资料国际交换工作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的。
建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开展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曾先后责成北京图书馆、中科院图书馆、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等单位对外开展书刊文献的交换业务。
这几个单位的分工是:
北京图书馆可以用全国各出版社出版物进行交换,其余几个单位原则上只交换他们自己出版的书刊。
因此我馆的交换工作在人员、经费、联系的国家和交换的出版物数量上均居全国第一位,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当时全国的交换中心。
我馆的国际交换工作与我国其他各项事业一样,有过蓬勃的发展时期,也曾遭受过挫折。
但总体上是在不断健康地向前发展。
回顾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创、发展阶段。
1949年建国后不久,我馆便与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苏联科学院图书馆、社会科学基本图书馆建立了交换关系,当年就收到他们寄来的俄文图书1209册。
1951年底,我馆正式成立国际交换组,逐步有计划地开展交换工作。
1951—1954年,我馆先后与东欧一些国家的图书馆如: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柏林国家图书馆,波兰国家图书馆,捷克国家图书馆,罗马尼亚国家图书馆,匈牙利国家图书馆等建立了交换关系。
到1954年底,与我馆建立交换关系的国家已达27个,收到这些国家寄来的外文图书28278册。
195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万隆会议后,国际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除社会主义国家的图书馆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图书馆也先后来信要求与我馆建立交换关系,如美国哈佛法律学院图书馆,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意大利,瑞典,丹麦等国家的一些图书馆也都是在这一阶段和我馆建立起联系的。
1956年,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
文化部也于同年月召开了全国公共图书馆会议,进一步确定了图书馆应承担起为科学研究服务的任务。
此时交换组也随之把工作重点由扩大国际文化交流、大面积补充馆藏,转向积极主动地代国内科研单位交换他们所需要的书刊上来。
有意识地发展同科技发达国家学术单位的联系,开辟交换书源是当时的一项新任务。
在这一时期。
我馆同美国加州大学图书馆、纽约州立图书馆、斯坦福大学图书馆、英国的大英博物院图书馆、伦敦大学图书馆、日本东京大学图书馆、东洋文库、中国研究所等先后建立了交换关系。
通过广交朋友,扩大交换关系,我们先后为高教部、粮食部、铁道部、文化部、北大、清华以及一些著名学者如郭沫若、戈宝权等同志征集了许多有关资料,促进了科研和生产的发展。
这时交换组在采选方面尽量选择那些在国内订购不到的外文书刊。
凡是在国际书店能买到的,就不再交换。
而买不到的,就想方设法尽量换到。
如从前苏联换回的《莫洛托夫动力学院学报》,《机器研究所学报》,从英国牛津大学换回的《技术史》,《原子能》,从法国换回的《实验航空工程》,《无线电辞典》等。
1958-1965年,我馆和资本主义国家书刊交换关系发展很快,达成协议的单位约占当时全部交换单位的70-85%。
1964年,交换获得国外期刊5643种,创来刊最高记录。
截止到1965年底,我馆已与12个国家和地区的3289个单位建立了交换关系。
1949—1965通过交换共收到国外寄来的交换书刊504492册。
第二阶段遭受挫折,维持时期。
“文革”期间,国内书刊出版工作基本停顿,书刊出版锐减,许多科技刊物都停止了出版。
这一时期,我馆不但在藏书方面受到极大影响,在与各国的书刊交换上也只能是勉强维持。
由于书刊出版量骤减,能提供交换的书刊则更少。
1968年能提供外寄的图书只有68种,平均每月不到6种,期刊只有几十种。
大部分期刊停刊,因而国外单位也陆续减少或停止寄书刊给我们。
1969-1976年,我们的交换户减少了三分之一。
由此可见,“文革”期间我馆的交换工作是处于一种半瘫痪、半停顿状态。
第三阶段。
调整整顿、稳步发展。
“文革”以后,特别是随着拨乱反正及对外交往与改革开放的需要,我国出版行业开始复苏了,众多刊物逐渐复刊,国内出版物品种日趋繁荣,这给我馆国际交换工作的恢复与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这一时期,我们进行了几次较大的调整。
1977年文化大革命刚一结束,我们就给800多个交换单位发出了信函,努力恢复交换业务。
经过调整,1977-1978年,我们收到国外图书12539册,资料9220册,期刊近3000种。
1992和199年又进行了两次调整,先后终止了300多家只往不来或长期接受我方赠送的单位。
保留下来的则是交换经费充足,往来书刊守时,信誉良好的各国家图书馆、科学院图书馆或大学图书馆。
现在看来,交换单位的数量较以前有所减少,但换来的书刊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
1991-2001年,我馆共收到各国寄来的交换图书29897种32154册,期刊平均每年2000多种,资料141776张。
2001年国内一些小语种外刊停止了出版,对我们的交换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至2001年,我馆与世界上117个国家的542个交换单位保持着良好的业务往来。
还有大约150个赠送户。
除收到外文图书、期刊、报纸外,还收到大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政府出版物,联合国下属图书馆寄赠的文献资料,国外大学指南及一些研究机构出版的非卖品。
面对新的形势,在整顿、核实的基础上,我们也积极开展工作,主动发函,建立了一批新的交换单位。
2001年当年新建交换单位15个。
如2001年我馆同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中央图书馆建立了交换关系,填补了我馆在俄远东地区无交换户的历史。
此外还同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东亚图书馆、菲律宾医学杂志社,朝鲜科学院图书馆国际交换部,俄罗斯国立新西伯利亚大学科学图书馆,比利时鲁汶汉蒙研究中心等一批单位建立了交换关系。
同时我们还努力扩大交换范围。
如通过与美国杜克大学图书馆的通信联系,在原有交换的基础上,用我7种刊交换回了对方11种新刊。
这说明,在调整、整顿的基础上,我馆的国际交换工作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四、对今后发展的设想
1.作好重点国家交换户的工作
在我馆交换的历史上,同重点国家的交换一直是我们工作的主要内容。
如在19世纪50年代中苏友好时期的1949-1952年,我馆共收到交换图书12000余册,其中95%是前苏联寄给我们的。
目前,我们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交换收益较大。
据2001年统计,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六个国家的交换户占我馆交换户总数的60%。
而这些国家寄来的书刊占交换书刊总量的80%。
这一现象说明搞好重点国家交换户的交换,是交换工作的基础,是获取国外交换书刊资料的重要保证。
2.抓住机遇,努力开拓交换工作的新领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国内开展国际交换的单位如雨后春笋般的不断涌现。
但目前所有的国际交换工作缺少一个统一的指导与管理,使一些规模相对较小图书馆的交换工作的开展面临着许多困难。
如由于某些图书馆的知名度不高和财力有限,有时很难从国外换回他们所急需而很有价值的文献资料。
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我们可以利用国图的优势与影响,与他们开展互利合作,即由我们出面向国外托征一些他们所需的文献,还可以把我们所收到的一些有价值的外文复本书刊提供给他们,与他们开展馆际间的国内交换。
这样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更好地发挥国际交换的作用。
如目前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就有意与我馆开展这方面的合作。
3.努力作好剔除复本的交换,搞好交换平衡
国外的图书交换主要以复本书为主。
这样我们在选书的过程中,重复率高,可供挑选的余地不大。
而目前我们没有复本书源,所提供给国外的交换书目都是新书目录,国外挑选的图书量大,很容易造成双方交换数量上的不平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不但应该开辟复本书源,还可以尝试以书换刊的办法。
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了WTO,使我国经济的发展与整个世界真正融为一体。
在欢呼这一令人振奋的喜讯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它对我们所产生的方方面面的影响。
具体到我馆来说,为了遵守保护知识产权这一世界通用的规则,从2002年起,我馆将得不到以往大量免费得到的外文影印刊。
而订购这些原版刊物的支出是相当巨大的。
尽管不太可能通过交换得到所有这些原版刊物,但可以选择其中一部分以交换的方式获得,发挥以换代订的作用,节省开支,以利于交换的平衡。
4.调整好换与购的关系
随着世界范围内书刊价格的不断上涨,图书馆不得不面对经费日益紧张这一现实。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国际交换这一入藏外国文献有效途径的作用。
如1991-1998年,由于前苏联解体,经济不景气,出版业下滑,致使我馆所藏这一时期的俄文图书较少。
为解决这一问题,交换可有目的地针对这一时期的重点图书进行补藏。
而俄采可侧重近年来俄文新书的挑选。
另外,通过交换,可以更多地采集贸易不发达地区的图书。
5.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程度
尽管我馆目前的国际交换工作已经部分实现了计算机管理,但还有许多工作仍然采用手工操作。
比如所收外刊的记到及与期刊组的交接,依然采用手工卡片方式,不但效率低,而且一旦记录某种刊物的卡片丢失,则有关该刊的信息将无从查起。
目前特别需要建立一套检索系统,以便能够完成对各个交换户交换书刊的检索和统计工作。
要能够提供如下信息:
交换单位名称、所提供的书刊资料、收到的时间、交换刊物的缺期情况等;我馆寄往交换单位的书刊资料有哪些以及寄出的时间等,以便随时了解交换情况。
此外还要利用馆内的局域网,开通与相关业务科组的连接,实现交换工作的微机化、网络化管理。
总之,国际书刊资料交换在21世纪仍将是图书馆弥补资金短缺,丰富馆藏文献的重要手段。
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与探讨是今后作好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北京图书馆馆史资料汇编编辑委员会.北京图书馆馆史资料汇编.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2 国家图书馆办公室编.国家图书馆年度报告。
3 邵文杰.九十年来外文文献的采访.北京图书馆馆刊,1999
4 许绵.北京图书馆国际书刊交换的回顾.北图通讯,1979
5 李哲民、成喻言、赵振丰.国际书刊交换工作的回忆.北图通讯,1982
6 王婷.国际交换在图书馆事业中的作用.北图通讯,1987
7 李健康、夏旭、赵德昌.国际书刊交换工作的回顾和现状.医学图书馆通讯,1998
8 张芳.国家图书馆俄文图书采选工作浅议.国家图书馆学刊,200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图书馆 国际 书刊 资料 交换 工作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