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会考全资料.docx
- 文档编号:24884458
- 上传时间:2023-06-02
- 格式:DOCX
- 页数:111
- 大小:114.75KB
岳麓版高中历史会考全资料.docx
《岳麓版高中历史会考全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中历史会考全资料.docx(1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岳麓版高中历史会考全资料
2010年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参考资料
【岳麓版】
政治文明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西周政治制度
1、分封制度
⑴对象:
同姓亲族为主,还包括功臣、姻亲、殷商降族;
⑵义务:
受封诸侯有政治、经济和军事义务(核心是分封土地和人民)
⑶效果:
周朝扩大了统治区域;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加强;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序列。
2、宗法制度
⑴性质:
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与分封制度互为表里;
⑵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也是最大特点)
⑶内容:
大宗和小宗两个体系。
⑷辅助工具:
礼乐制度;
⑸成效:
强化了王权;有利统治阶级内部稳定与团结;确证贵族垄断特权地位。
3、礼乐制度作用:
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一、建立背景
1、政治:
宗法分封制崩溃;兼并战争频繁;各国进行改革;秦国兼并六国,结束分裂局面。
2、经济:
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
3、思想:
法家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皇帝制度:
⑴皇权至上,皇帝总揽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⑵王位世袭制
2、中央机构——三公九卿制度:
⑴三公:
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务。
⑵特点和优势:
互相配合和牵制,有利于皇帝专权。
3、地方机构——郡县制,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
4、基本特征:
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
5、发展脉络:
春秋战国萌芽,建秦朝立,汉朝发展,唐宋完善,明清僵化。
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对以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一、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君权与相权关系)
1、汉朝——中外朝制度
2、隋唐——三省六部制
⑴职能:
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总管六部,负责政令执行。
⑵作用:
第一,分工明确,相互补充,提高了行政效率;第二,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第三,
3、宋朝——“二府三司”:
中书门下省、枢密院合称“二府”,盐铁、度支、户部合称“三司”。
枢密院分割宰相军事权;三司分割宰相财政权;中书门下省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
4、元朝—“一省制”:
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关,统领六部,
二、选官制度:
1、西周:
“世禄世卿”制度;
2、战国、秦、汉初:
按军功授爵;
3、汉武帝时期:
察举制和征辟制
4、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5、隋唐至明清:
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素质;确保帝国繁荣.
三、监察与谏议
1、监察制度(对官僚):
秦朝监察机构是御史大夫;汉武帝时是刺史;明清中央有都察院,各省有按察使司。
2、谏议制度(对皇帝):
隋唐是门下省,宋代是谏院。
3、评价:
第一,这两种制度既不能从根本上制约至高无上的皇权,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地效。
第二,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仍有重要作用。
第4课明清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一、地方政治机构的演变(中央与地方关系)
1、汉初——王国问题
⑴根源: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汉景帝时期出现“七国之乱”;
⑵解决:
景帝平定叛乱,武帝实行推恩令,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2、隋唐——藩镇问题
根源:
唐中后期在地方增设许多节度使,后发展为藩镇割据局面。
3、宋朝——解决藩镇问题
⑴分割地方军权:
第一,杯酒释兵权,兵权收归中央;第二,三衙掌握统兵权,枢密院掌握调兵权,实行调兵权和统兵权分离;第三,扩充中央禁军,守内虚外;第四,派文臣做地方长官;
⑵分割地方行政权:
设通判对各州郡地方行政长官实行监察;
⑶分割地方财政权:
派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
结果:
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分裂局面,中央集权得以强化;但造成了“三冗”问题和积贫积弱局面。
二、皇权的不断加强
1、朱元璋废除丞相,皇帝自掌六部——皇权专制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2、明成祖设立内阁
3、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
⑴原因:
根本是加强皇权;直接是及时处理西北战事;
⑵地位:
只是为皇帝服务的秘书班子。
⑶作用:
简化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
专制皇权达到了顶峰。
第5--6课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
一、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1、地理:
山地多、港湾多、岛屿多、土地少(三多一少)
2、政治:
(1)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制;
(2)民主传统:
前八世纪贵族制代替了君主制,为政体向民主制方向演化准备了条件
3、经济:
希腊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繁荣,
4、文化:
海外贸易和海外扩张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希腊城邦文化繁荣,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
1、建立过程:
BC594年梭伦改革将雅典引上了民主的轨道;BC509年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民主制;BC443年伯里克利改革进一步完善民主制,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
2、基本特征:
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3、主要表现:
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发放补贴、公民大会辩论章法、抽签选举和差额选举、陶片放逐法等;
5、积极意义:
①伟大创举——为人类提供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的方式。
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②有利于正确决策。
③有利于修正错误。
④有利于监督政府为公民服务。
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有利于促进经济、文化的深入发展。
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
6、消极方面:
①民主范围狭隘,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②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和夫权社会;③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和法律
一、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演变
1、君主制(BC6世纪末之前):
君主专制、世袭、终身。
2、贵族共和制(BC6世纪末):
执政官、元老院(决策机构)、公民大会;
3、元首制(BC27年):
屋大维实行元首制
4、君主制(3世纪):
戴克里先实行公开的君主统治
二、罗马法的发展历程
1、形成:
习惯法——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①内容:
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是习惯法的汇编,维护贵族利益。
②评价:
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始终是罗马的基本法;维护贵族利益同时也是平民的胜利。
2、完善: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内容:
《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和《查士丁尼新敕》,统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3、评价;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一定程度上稳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有利于其大肆扩张。
成为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
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第8课渐进的制度创新
一、《权利法案》
1.背景:
英国自古就有限制王权的传统;资产阶级革命胜利;
2、颁布:
1689年威廉接受议会拟定好的《权利法案》
3、意义:
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王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统治方式从人治专向法治;进入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形成:
时间:
光荣革命后②职责:
行政职责
2.内阁与议会的关系:
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物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共进退。
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后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3、发展:
19世纪中期,议会选举变为两大政党的竞争,由获胜的多数党组阁;
三、议会普选权完善:
1832年第一次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选举权
四、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特点:
1、议会是权力中心,掌管立法权和监督权;
2、国王是国家元首,是“统而不治”的虚君;
3、内阁首相是最高行政长官,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对议会负责;
4、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第9课北美大陆的新体制
一、联邦宪法的制定——联邦共和政体的建立
1.宪法原则及内容:
①联邦制原则:
最高行政权归总统;立法权、联邦财政权归议会;最高司法机关是联邦法院。
②分权制衡原则: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③人民主权原则:
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
2、宪法意义:
①它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美国依此成为一个实行联邦制的总统制共和国。
②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和资产阶级民主,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和经济发展。
二、联邦制共和政体的巩固和完善:
1、巩固——南北战争:
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和联邦制;内战后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
2、发展——两党制
特点:
两党制是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统选举、参议员和众议员选举、州长选举、市长选举等政治选举都是两党激烈争夺的战场
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一、法国: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一)政权七次更迭:
君主立宪制(1791——1792);第一共和国(1792——1804);拿破仑建立的第一帝国(1804—1814);封建波旁王朝的复辟(1815——1830);七月王朝(1830——1848);第二帝国(1852——1870);资产阶级第三共和国(1870——1940)。
(二)共和制度的确立——1875年宪法
内容:
①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
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妇女、军人无投票权)。
②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有立法权和行政权;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与美国总统的差异在于:
总统由议会选出,向议会负责;总统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向议会负责。
意义:
①政治:
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最终确立;②经济:
促进了法国工业革命的发展。
二、德意志帝国的体制(君主立宪制)
1.确立: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宪法
2、宪法内容:
①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拥有行政、立法、军事大权:
②首相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③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但立法权不独立,既不能产生政府,也无权监督政府。
3、局限:
帝国实际是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特色。
最终把德国拖进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
4、意义:
标志着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附:
德国政体的演变
1、君主立宪政体(1871—1919):
德意志帝国
2.共和政体(1919—1933):
魏玛共和国,被称为“没有共和的共和国”。
3.法西斯专制政体(1933—1945)
4.民主共和政体(二战后):
铲除法西斯,彻底的民主改革。
第13、15课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近代前期列强侵华史实
1、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1)原因:
根本原因是英国蓄意要打开中国国门,把中国沦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直接原因是虎门硝烟;
(2)结果:
战败,签定《南京条约》——五口通商(广厦福宁上)、割香港岛、议定海关税、赔款2100万银元;通过附件得到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居住租地等特权。
(3)影响:
政治上,主权和领土遭破坏,独立发展道路中断;
经济上,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历史进程: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原因:
根本是列强要进一步扩大在华利益;直接是清政府拒绝了列强的修约要求;
(2)主凶是英法,帮凶是俄美;
(3)结果:
战败,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十口通商、外国商船和军舰可出入长江口、外国人可自由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赔英法军费各200万两);1860年签定《北京条约》(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
(4)影响:
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引发太平天国起义;促使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
3、甲午战争(1894-1895):
(1)原因:
明治维新后日本对侵华蓄谋已久,1890年经济危机加速了侵略步伐;
导火线:
朝鲜东学党起义;
(2)结果:
签订《马关条约》,内容及影响——①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破坏领土主权;②赔日2亿两白银加重财政负担;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使列强侵华势力渗透到内地;④允许投资设厂,便于列强资本输出,列强侵华进入新阶段。
(3)影响: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大大加深,客观上促进了民族抗争与探索高潮、清朝改革、资本主义发展。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11):
(1)根本原因: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企图瓜分中国;
直接原因:
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帝国主义;
(2)《辛丑条约》的内容与影响:
是列强侵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义和团运动:
1、根本原因:
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严重;直接原因反洋教运动高涨;
2、口号:
扶清灭洋——“灭洋”体现义和团的爱国性与盲目排外性、“扶清”体现策略性与对封建主义丧失警惕性;
3、结果:
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4、意义:
①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②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图谋;③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政府的新政改革运动。
第14课太平天国运动
一、历史原因
1、根本原因:
鸦片战争后民族矛盾激化了日益尖锐阶级矛盾。
①列强经济侵略导致大批小农破产;②鸦片倾销导致白银外流;③战费、赔款等加重负担。
2、直接原因:
水、旱、蝗虫等天灾不断,广西发生灾荒。
二、斗争史实
1、组织形式:
利用宗教“拜上帝会”发动农民;
2、前期斗争:
①1851年金田起义;②1853年在南京正式建立政权,③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④组织北伐、西征、东征等军事活动,1856年达到全盛;
3、后期斗争:
①天京变乱后由盛转衰;②陈玉成、李秀成等指挥后期防卫战;③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近代中国第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成为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④1864年天京陷落。
三、总结认识
1、历史地位:
①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②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③打击了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④成为历代农民运动的最高峰;⑤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⑥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2、历史局限:
①革命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的理想是追求自然经济,体现了农民阶级的落后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追求绝对平均的圣库分配制度,违背规律,具有空想性;
②组织形式:
宗教形式和浓厚的迷信思想不能适应革命发展要求;
3、结论:
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第16课辛亥革命
一、社会背景
1、原因:
列强的侵略和清朝的反动统治阻碍了中国社会进步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2、条件:
①组织条件:
1905年,第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党----同盟会在东京成立;
②思想条件:
其一革命派积极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和革命思想;其二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
③军事实践:
革命党人发动皖浙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等武装起义;
④有利时机:
清王朝派兵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湖北出现空虚。
二、革命过程
1、开端——武昌首义:
①革命党人熊秉坤等在武昌领导起义胜利;②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③定国号为“中华民国”;政体为“五族共和”。
2、发展——推向全国:
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独立,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3、高潮——民国成立,颁布宪法:
①1912年元旦独立各省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②1912年3月月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人民平等自由权利、三权分立等,这是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宪法;③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
4、失败——袁氏篡国:
三、总结认识
1、失败原因:
①革命派软弱:
纲领局限、组织松散、没有军队、经济基础薄弱、群众基础薄弱、政府成分复杂、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存有幻想等;②帝国主义政治破坏、经济封锁、军事威胁;③袁世凯军事威胁、政治欺骗;④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旧官僚倾向袁世凯,内部瓦解。
2、历史意义:
①打击了封建主义:
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②打击了帝国主义:
推翻了帝国主义能够控制全局的殖民工具,打乱了列强在华的殖民统治秩序;
③促进了资本主义:
创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④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现代化的里程碑。
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
一、背景:
1、国际:
①一战期间,日本加快侵略中国的步伐:
A、占领青岛;B、提出“二十一条”
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
2、国内:
①根本原因: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②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
③思想基础: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推动了人民的思想解放
3、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二、经过
阶段
主力军
运动中心
斗争口号
特点
初步胜利
前期
青年学生
北京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勿作五分钟爱国心”“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青年学生走在反帝爱国斗争的前列
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章、陆三人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后期
无产阶级
上海
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三、历史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始终,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
2、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3、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喷薄欲出,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19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48年)
1、条件:
(1)经济上:
工业革命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使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2)思想:
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3)阶级:
工人运动高涨,无产阶级队伍壮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4)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群众,参加革命实践。
2、诞生的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1)主要内容:
(根据课本77页2、3、4、5段归纳)
①肯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秘密: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③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既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也是新社会的创造者;
④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人人自由平等发展。
(2)意义:
①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②它成为国际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③工人运动在其指导下蓬勃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巴黎公社
1、爆发原因——民族矛盾激化阶级矛盾:
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1871年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偷袭巴黎人民自发组成的国民自卫军,企图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
2、成立:
1871年3月28日
3、性质:
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4、措施:
(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政权”的理由是什么?
)
(1)政治:
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
(2)经济--维护劳动者利益;组成工人合作社;改善劳动条件;
(3)教育--用世俗教育全面代替宗教教育、实行义务教育;
5、结局--失败
原因:
(1)客观原因:
巴黎公社寡不敌众;
(2)主观原因:
①缺乏一个以马克思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
②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3)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无产阶级不成熟,历史的发展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的条件。
6、意义:
(1)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巴黎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和革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
第20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一、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
1、客观:
(1)经济上:
①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推动工业化,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②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组织在国民经济中起重要作用,但在西方列强中仍处于落后地位。
(2)政治上:
农奴制改革不彻底,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社会矛盾尖锐。
2、主观:
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
成熟的表现:
①革命性强;②有马列主义的指导;③有革命的同盟军
3、直接原因:
一战使沙俄各种矛盾激化,沙俄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二、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
1、二月革命(1917年3月8日)
(1)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结果:
①推翻了沙皇专制--罗曼诺夫王朝;②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
2、《四月提纲》:
①为俄国革命指出了前进的方向。
②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得到人民拥护。
3、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6日彼得格勒结果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三、俄国十月革命的成果
1、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1917年11月,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一切权力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选举成立人民委员会。
(2)1918年初,苏维埃政体在苏俄初步确立。
2、1922年,苏联成立
四、俄国十月革命历史意义
1、性质: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对俄国:
使俄国在短期内摆脱封建残余的束缚,建立新型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3、对世界:
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指明了寻求解放的道路。
第21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成立条件
(1)思想: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2)组织:
中国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1920、8—陈独秀—上海;10—李大钊—北京
(3)阶级:
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2、成立的标志: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召开
(1)纲领:
名称、性质、奋斗目标、选举中央局(参见课本85页)
(2)意义:
①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②中国出现了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全新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3、中共二大(1922年):
把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帝、反封建、反军阀。
二、国共第一次合作和国民革命的蓬勃开展(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
1、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1)概况:
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镇压而结束。
(2)失败原因:
工人阶级力量相对薄弱,面对的敌人过于强大。
(3)教训:
必须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2、国共第一次合作
(1)条件:
必要性:
工人运动失败的教训——必须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可能性:
①中共努力:
1922年6月,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建立统一战线的主张。
7月,中共二大正式确立了民主联合战线的方针。
②、孙中山的态度:
接受了中共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的建议,同意国共合作。
③、共产国际的帮助。
(2)实现标志: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①内容: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②意义:
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3)国民革命的蓬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岳麓版 高中历史 会考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