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专题讲座三.docx
- 文档编号:24881782
- 上传时间:2023-06-02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5.43KB
校长专题讲座三.docx
《校长专题讲座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长专题讲座三.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长专题讲座三
校长专题讲座三:
《谈谈学校常规管理》
一、学校常规管理
〔一〕什么是学校常规管理。
所谓常规,就是经常实行的规矩或规定学校常规就是学校经常实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规矩或规定。
这些规矩或规定是人们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确定并沿袭下来的;在一定条件下,是保持不变并带有普遍意义的。
学校常规管理的主要要求是,根据对教育教学工作规律的认识,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以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在学校内部设置精悍的、必要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明确各类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以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行政事务工作有正常的秩序,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尽可能做到标准化、制度化。
在学校工作中,加强常规管理,就有了各项工作的标准要求和各项工作如何开展的明确的行动秩序,学校工作就可以正常运转,井然有序,全体师生职工在进行工作、学习和生活时,就可以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养成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习惯,保证各项任务的更好完成;学校各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就可以有成效地指导、检查所属人员的活动,有成效地进行必要的组织或调节,使整个学校的所属部门和人员分工协作,完成学校共同的育人大目标。
反之,学校则会使全体师生职工无所适从或各行其是,使管理人员举足失措或顾此失彼,使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秩序难以维持,学校工作陷入随意性,完不成学校培养人的大目标。
〔二〕怎样进行学校常规管理
1.首先要突出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德育为首位的原则。
学校各项管理工作都要以教学为中心,做到各项工作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地为教学工作服知学校各项管理工作都要突出并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做到教书育入、管理育人、服务育儿学校的教学工作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精心的组织,扎扎实实地抓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
2.要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的必要的规章制度,是教育的重要手段,对于完成教育教学任,提高学校工作效率有重要的意义。
学校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并颁行的有关学校工作条例、教职职工作条例,班主任工作条例.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标准、学生成绩考核和升留级方法,学生考勤制度和奖惩制度,以及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的实施细则或实施意见等。
此外,学校还应有一整套具体、明确的校内规则,如课堂规则、考试规则、课外活动规则、请假规则阅览室规则图书借阅规则实验室规则、食堂规则、宿舍规则以及生活作息制度、清洁卫生和卫生检查制度公物管理和借用制度。
还包括学校的各种会议制度:
如校务会议,行政会议、教研组长会议、班主任会议、教研组会议、年级教师会议,全体教师会议、教职工代表会议,家长会以等。
制定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十分严肃的工作。
制定学校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符合学校的性质,任务和教育规律的要求,符合青少年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需要,制定各项制度和规则及其每条具体内容,都应有明确的目的。
都要经过教职工和学生反复酝酿讨论,认真研究内容要明确具体,文字要准确简练,便于记忆、掌握和执行。
同时,学校的规章制度要有相对的稳定性。
无沦是工作制度、生活制度或纪律要求,都要有一定的稳定性,这样学校才会有稳定的秩序。
否则,朝令夕改,大家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必然会造成学校秩序的相对混乱。
必须指出,规章制虐一经建立,从领导到全体师生职工,必须坚决贯彻,做到有章必循,执规必严,使学校遵规守纪蔚然成风。
3.要抓住学期不同阶段恃点。
学校常规性管理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周期性。
如一个学年,从开学到下学年开学可谓一个周期,一个学期,从开学到又一个学期开学也可谓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又可分为几个阶段,各个不同周期的相同级段,有着大体相同的管理内容,类似农事管理的季节性,但是后一周期比前一周期的某些方面总要向高一级发展。
从一个学期的周期来看,大体可分期初、期中、期末和假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管理内容都有不同的特点。
期初阶段常规管理的主要内容是:
认真做好开学的各种准备,安排好各项工作,制定好各项工作的计划,具体组织实施,尽快地使学校开学后各项工作,特别是教学活动进入正常运转;期中阶段占一学期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决定一学期教学质量的关键阶段。
常规管理的主要内容是:
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抓学校各项工作;教学工作要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做好检查指导工作,调整、处理各项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关系:
组织好期中复习考试和教学质量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注意积累;期末阶段常规管理的主要内容是:
组织好期末(或毕业)复习考试和教学质量分析,做好学生成绩统计、评选三好学生,填发学生学习成绩报告单,认真做好学期工作总结;研究并确定下学期教师工作安排(以便教师利用假期做必要的教学准备),进行假期教育,做好假期活动的安排与准备;假期阶段常规管理的主要内容是:
学校领导研究并初步拟定下学期的工作计划,组织安排好假期活动,做好下学期开学的各项准备工作,组织教师利用假期时间钻研教材,拟出下学期授课计划.写山几周教案;后勤工作人员维修好学校的校舍及各种设施,设备,为开学积极做好物质准备。
上述四个管理阶段,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少了哪个阶段也不行。
哪个阶段的管理工作上不去,就会影响下个阶段的管理工作、学校颁导要充分认识各个阶段的特点,把工作做好,中心是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三〕学校常规管理与非常规管理
学校工作秩序要力求稳定,但学校教育工作又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由于客观条件发生的变化(或上级方针、政策的要求)和为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试验而进行的“打破常规”的管理活动,称之为非常规管理。
这种管理过程也是形成新的行动程序、新的常规管理的过程。
进行非常规性管理,一般采取的方法是,深入一点,组织试验,取得经验,逐步推广。
即先从分析所要完成的新任务、所要解决的新问题入手,研究设计选择实现这一任务的各种方法、手段和措施,然后再制定方案、组织力量、加以实施。
在实施中,要和原有的做法和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做出新总结,取得新经验。
这样由不成熟到成熟,由试验到定型,一步一步地制定各类工作的新标准、新方法、新规定、新制度、新程序,并进一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例如:
试行新的教学计划,使用新的教材的试验和开设选修课、职业技术课的试验和管理;不按成绩分班和按成绩分班的试验和管理;教改新项目的试验和管理等。
抓好非常规管理,是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使学校工作不断前进的一个重要途径。
常规管理和非常规管理,两者是可以相互补充和互相转化的它们共同组成为学校管理活动中两种相联系的、不可缺少的方式。
不抓好常规管理,学校工作就会杂乱无章,师生职工就会无所适从;不抓好非常规管理,学校工作就会止步不前,不可能根据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就不可能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所以,我们在抓好学校常规管理的础上,一定要开拓管理的新内容,新方法、新程序,努力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为造就“四有”新人努力作奉献。
学校管理规章制度
〔四〕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教学工作的任务是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情感和意志,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
教学过程中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处辅导.学业成绩考核及评定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几个基本环节,其中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1、教风要求:
〔1〕有忠减于教育事业的思想感情;
〔2〕有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思想;
〔3〕有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的计划观念;
〔4〕有适应工作需要的文化业务水平;
〔5〕有扎实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6〕有探求教学规律的研究风气;
〔7〕有勤恳踏实的工作态度;
〔8〕有以身作则的模范行为;
〔9〕有团结战斗的协作精神。
2、备课常规:
〔1〕教师备课分为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前备课等三种。
教师备课应以个人钻研为主,集体备课为辅,集体备课应在个人钻研,初步写好教案的基础上进行。
〔2〕学期备课。
要在学习教学大纲、通览教材的基础上,按大纲要求和学生基础情况,制定出教学进度安排计划一般应包括对学生基本情况和本册教材的分析,总教学日的要求确实立和实施,改良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各单元的教学时数和授课周次等进度安排等(一般列表说明为好)。
〔3〕单元备课。
一般包括分析本单元在教学中的地位和前后单元的内在联系,单元教学目的确实定,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课时的具体划分等。
〔4〕课前备课。
要编写课时计划(教案)。
一般应包括课时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布置作业、稳固新课等环节,也可根据所采取的课型适时增减)、板书和作业的设计等。
教学过程中各环节需时间多少,复习提问对象等,事前均需确定,以加强教学计划性。
〔5〕集体备课。
学校或联校要组织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一般每周安排一次.由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主持(届联校的由中心校长或主讲教师主持>。
通过集体备课做到统一要求,统一“双基”内容,统一重点、难点,统一深度,广度,统一对能力的培养等。
〔6〕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均需提前两周备课并写好课时计划。
没有课时计划不得上课,也不得用旧教案上课。
〔7〕小学复式班课时计划的编写,要做到“三详”,“三略”、“四明确”。
即:
教材繁难的要详写,浅显的略写:
重点讲的内容详写次要的内容赂写,自编作业或新形式的作业详写,和教材同类的作业略写。
明确教学次序,明确直接教学内容和时间,明确自习作业内容,形式和时间,明确课前应做的准备工作。
〔8〕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对照课时计划熟悉教材,准备好教具,设计好板书,需要做演示试验的,要预试演示实验效果。
对于新教师要求课前试讲;
〔9〕提倡教师写教后笔记。
将课堂遇到的问题和经验教训记录下来,积累资料,不断改良教学。
3、课堂教学常规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按质按量地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
每节课要有明确的目的任务,既要有教养、教育的任务,也要有发展的任务,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要为实现目的任务服务;课堂教学要正确、准确地传授知识,决不能含乎其辞,似是而非;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表达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要能够通过传授新的知识,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遇过教学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做到教书育人相结合;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能从教与学的实际出发,选取最正确教学方法教学;教学结构合理,环节安排、时间分配,详略处理要恰当。
重点要突出,难点要突破,设计要合理,组织要严密;要有创新精神,坚持课堂教学改革;教具运用要得当。
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积极而恰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2〕教师要遵守上课时间。
课前三分钟应到达教室门口等侯,或进教室捡查学生课前准备,上课铃响后立即进入教室,不搞与本节课无关的活动。
做到不迟到,不早返,不无故离开课堂、不拖堂、不任意停课、不擅自调课。
〔3〕教师讲课要运用普通话、语言要清晰、生动、精炼、准确、鲜明,富有启发性、艺术性。
讲课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不在课堂上训斥学生。
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要进行教育,但不能为了少数人不遵守纪律而停课训斥,阻碍全班学习。
〔4〕课堂板书要紧密结合讲解,做到精要、工整、条理、美观,并注意照顾学生视力。
〔5〕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重视对差等生的辅导,对优等生的培养。
〔6〕教师上课要衣着整洁、朴素、大方。
钮扣要扣好,禁止穿背心和拖鞋上讲台,禁止穿奇装异服或特别艳丽构服装上讲台,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不有意卖弄、不耸入听闻。
〔7〕课堂上要求学生:
坐姿端正,写字看书姿势正确;答复下列问题语言要清晰、声音洪亮、内容准确、逻辑性强、运用普通话;注意培养学生当众讲话能力。
〔8〕布置作业要适当,不要加重学生负担。
4、作业布置和批改常规。
〔1〕作业布置。
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作业要严格要求,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和科学精神,各科教师都应提出和队真执行对作业的要求:
A作业本要整齐划一,书写款式要标准化;B作业必须在认真理解教材、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按时完成;C作业时数与课时的比例要恰当。
中小学生各科作业(包括预习、朗读、阅读作业在内)要严格控制。
小学一年级一般不留家庭书面作业,二年级每天课外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三,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小时,初中每天不超过一个半小时,高中每天不超过二个小讨。
D选择布置作业的原则:
作业的内容应台乎教学大纲、教材内容的要求和教材中作业安排的意图,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必须精选作业,作业题目要有典型性,防止颧繁重复,过多过难;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作业也要面向全体学生,即:
面向多数、照顾两头。
题目分出基本型和提高型。
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规定的作业时间内,可采用两套作业的方法;各学科作业份量要适当,不挤占其它学科时间和学生休息时间;不能用加大作业量的方法惩罚学生;作业要有针对性,要有具体要求;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作业的方法,要辅导那些经过钻研而又发生田难的学生,尤其要辅導那些基础差的学生。
〔2〕作业批改:
A批改准确。
教师批改作业,不能有知识性错误,批语要用词确切。
注意正面教育,积极指导;B标准境一。
各科作业的要求要统一,同学科教师对学生作业灼要求要力求一致。
作业评分要有客观标准,以便保证教学质量;C要严格要求。
各科作业都应订正错别字,批改的符号要标准,文字要清楚。
学生作业离要求太远的要重新做。
遗漏的要补做;D批改及时。
教师批改作业要及时,各科作业都应在下次上课前处理好并发给学生。
用红墨水,按照统一要求的符号批改(见附录),每次批改要注明时间,以便统一查阅;E教师要有批改手册,坚持经常性填写,便于对作业进行讲批评辅导;F作业批改形式与批改量。
对作业批改可采取全批全改,精批细改,略批略改,抽样批改,个别面批,师生共同板演批改和老师讲评与学生讨论订正等多种方法。
作业批改量要求:
工作量与班容量正常或低于班容量的班级要全批全比超工作量或超班容量的班级可适当降低作业批改数量(由教务处具体确定),不允许学生代替教师批改作业;G作业的评定、展览和保存。
每学期由学校组织对学-生作业和教师批改情况进行评定,举行作业展览,对优秀作业要由教务处或任课教师妥善保存;L要在批改作业中发现学生学习中和教师教学中的问题,以便及肘纠正。
5、课外辅导常规。
课外辅导是对课堂教学的查漏补缺和必要的补充提高,决不能把它排斥在教学全过程之外,认为可有可无。
课外辅导的基本要求是:
〔1〕平时学生提问,应耐心指导和帮助。
〔2〕要因材施教。
为了防止优生“吃不饱”和差生“吃不消”的现象教师在搞好班级教学的同时,对两头的学生要进行个别辅导。
对知识缺漏较多和因病因事缺课的学生要及时地有汁划地补课。
〔3〕要深入了解学生学习动向,发现有刨见、有抱负的学生应及时支持,培养。
发现有落伍的学生,要及时与班主任、家长联系,作好工作;帮助学生释疑补课,以防功课拉得太远而失掉信心。
〔4〕采取多种形式补课。
个别问题个别补,共性问题集体补。
在方法上可以采取辅导专谈,问题解答、组织学生互相学习和介绍资料等多种形式。
但应以小型、个别辅导为主,集体补课要适当控制人数和次数。
〔5〕补习要持之以恒。
指导一个有创见的学生拔尖,特别是帮助一个差生跟班,教师要有高度责任心,要耐心,及时、持之以恒,使优生更忧,差生转化。
〔6〕辅导时要有全面观点,随时注意照顾其它学利,不加重学生负担,不损害学生健康。
6、成绩考核与评定常规。
〔1〕成绩考核的目的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能酌情况,是帮助学生改善学习的过程,也有利于教师研究和改良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考试要以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本要求为依据,着重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捏和运用。
考试目的一定要明确,内容的份量比例要适当,形式要趋向多样化、标准化(见《标准化考试的常规要求》)。
考试分析要科学,分析出区分度、通过率、信度、效度,不出偏题,怪题,不搞突然袭击,不要因考试造成学生精神过度紧张和劳累,更不能把考试作为强迫学生学习和惩罚学生的手段。
〔3〕严格控制考试科目和测验次数。
中学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小学语文、数学、常识,可每学期期中和期末各进行一次考试,其它课程只进行期末考试。
平时的单元复习检查,以课堂提问和作业考查为主,也可以适当采取做测验性作业的方式进行。
〔4〕成绩考核一律采用百分制,六十分为及格,一百分为总分值,期末考试只考本学期内容。
评定学期成绩时,平时考查成绩占50%。
期末考试成绩占50%。
〔5〕因病不能参加考试的学生,可出据医生证明或由家长申请,经班主任同意,由教务主任(或校长)批准,分别情况准予免试或补考。
免试学科的学期成绩,可根据学生平时成绩评定。
〔6〕确定升留级科目。
根据规定,各学科成绩及格者,准予升级,成绩特别优异,经考核合格,允许跳级,不及格者应补考,经补考后,中学有三科不及格者,小学有两科不及格者,可予留级,但要从严掌握。
〔7〕毕业考试结合最后学期考试进行。
毕业考试科目,以最后一学年所教内容为主,适当联系上一学年内容,统一命题。
规定各科毕业考试合格者,发给毕业证书(必要时可与招生考试统一进行)。
不及格的学科应补考。
〔8〕学生成绩的评定,要力求全面,准确。
实事求是,决定学生留级,应由班主任提出意见,经学校研究批?
准。
要严格控制留级幅度,不得超过5%。
〔9〕期中、期末考试后要进行试卷分析,总结教学工作经验教训,提出提高质量的具体措施。
试卷分析一般包括:
知识的范围是否合乎教学大纲的规定,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掌握情况,理解和掌握教材的程度,掌握知识的牢固情况,所学知识的运用情况,书面表达及运算能力,各个题目、各类知识的正、误人数以及平均及格串,各科及格率,优秀率和提高串,并填写《试卷分析表》。
教务处批准o
7、课外活动常规。
“课内打基础,课外出人才”。
课外活动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通过课外活动使学生对课内所学到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稳固、运用和深化,也是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
它对提高教学效果,发展学生能力和个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课外活动管理工作,中学由教务主任具体领导,小学由校长或教导主任具体领导。
各学校在制订学年(学期)工作计划时,应把课外活动列入正常的教学计划。
活动内容、目的要求、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活动方式以及组织准备、检查措施等,必须具体明确,以保证活动的最正确效果。
〔2〕要结合学生年龄,性格特点,确定活动形式和内容:
形式要多种多祥,内容要丰富多采,多从感性的,直观的、学生爱好的事物和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参加活劫的兴趣和要求,寓利学知识和技能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
防止形式呆板.内容枯燥、千篇一律的活动。
〔3〕活动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结合。
活动以课堂基础知识为基础,进行稳固、深化,又以课外活动获得的成果来充实课堂所学内容,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
要注意克服课外活动“课堂化”的现象。
〔4〕在课外活动中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的指导要不是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结合起来。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帮助学生确定活动的方向,选择有意义的活动内容,并在活动中给予具体指导。
〔5〕每次活动都要做好记载,妥善保存学生的各种成果。
〔6〕学校在学期或学年结束时,可结合学校工作举办课外活动成绩展览,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家枝代表参观指导,以推功活动的开展。
〔7〕要注重实效,保证活动内容和教材基础知识的一致性。
8、教务工作管理制度。
教务工作是一个多序列、多层次、多因素的动态过程。
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占的比重较大,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教育目的的实现。
对学校教务进行科学的管理,是当前教育实践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1〕教务工作管理任务:
A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
要用科学的指导思想实施教学管理,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保证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符合教育规律,纠正在教学中易出现的不应有的偏向。
如:
只注重学习,无视身体和思想,精力集中在高年级,放松低年级,重视毕业班,无视非毕业班,偏爱优生,无视差虫,只顾本学科;无视各学科间的有机配合等。
B.指导教师按教学规律不断改良教学方法,设计与组织好教学,为教师提供教研课题,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实验。
二、抓常规促进改革,抓改革完善常规。
为了实现中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加强学校的常规管理,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切实可行的制度、方法和措施,使之成为学校师生职工的自觉行为和优良传统,使学校工作标准化、制度化。
学校管理是基础,改革是突破。
怎样处理好管理和改革的关系呢?
现在介绍一所重点中学,抓常规管理改革的五年规划及其经验。
他们抓常规促进改革,抓改革完善常规,建立起一个职责层次清晰、协调联系有效、信息反馈通畅的学校管理机制。
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1〕在管理内容上重视日标、计划和项目,防止短期行为和失控现象。
〔2〕在管理结构上抓程序、协调、行为,优化整体效应,把“内耗”减到最低限度。
抓程序管理上,一是把全校工作按教导,政教、总务分为三个方面,校级领导各分管一系统,各职能部门、处组室、班级只有一个“婆婆”,“对上负责一级,对下管好一级”,权力层层有,任务层层担,责任层层负;二是精减层次和人员,充分发挥每个系统、部门层次上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信息反馈线路短,同时使领导不被琐碎的具体事务缠身。
在协调管理方面采取三个方法:
一是确定办公室的协调功能,主要协调办公宣,教导处,总务处,团支部四大职能部门;二是除教研组为主体活动外,建立年级组,协调一个年级的德智体各项活动;三是在总务系统建立管理组,如财会组、膳食组、事务组,基建组,将水、电,财、物等归口管理,发挥协调功能。
在管理工作中,他们十分重视行为管理,努力形成一个素质良好,积极上进,团结和谐的优化整体。
他们抓的几项工作是:
一改善住房条件,使全部中老年教师和部分青年教师住宿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二关心教师的婚姻、进修、子女等问题;三合理使用人才,对领导从严要求,生活上和教师待遇一祥,不搞特殊,工作上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3〕在管理方法上抓民主、制度、竞争,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依法治校。
他们发动全校师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参加管理,使领导的决策建立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同时保证民主渠道畅通。
职代会每学年举行一次。
校长报告工作,分组民主评议,并形成决议,供领导层决策参考。
学校建立起包括学生、教工、家长在内的民主接待日制度。
学校还教代会,在重大问题决策之前,由教代会论证。
学校常规管理的强化,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带来了管理的科学化,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教育质量。
几年来,这所中学努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充分调动了广阔教职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改革,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校长 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