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六单元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24880005
- 上传时间:2023-06-02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29.59KB
三年级语文上六单元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docx
《三年级语文上六单元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六单元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上六单元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上六单元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两首古诗.
2、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5、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古诗两首》教案
教材来源: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内容来源: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
课时:
第一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会写31个生字、会认22个生字、正确读写36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
(3)、“读读背背”古代大诗人游历祖国大好河山时留下的千古名句.
(4)、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
(5)、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解读: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对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三年级学生在朗读上应注重语气、语调的培养.“体会词句”是让学生知道词句在文中的表达意图,既理解文本内容,又能理解语言,继而积累语言.
2.教材分析
《望天门山》这首诗是李白第一次经过天门山时所作,通过描绘长江流经天门山时的壮观景象及内心体验,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这首诗融情于景,诗中有画.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练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感情,欣赏意境.《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教学中应从抓住诗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同时应发挥韵文形式利于朗读的优势,以读促思,以读悟情.
3.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已经对诗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由于学生年龄特点与理解力的拘束,使得学生对诗的意境的了解有所欠缺.因此,在本节课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理解诗意、走入意境、感悟诗情(理)、积累语言,最大限度地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习目标
1、认识2个字.会写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通过课前预习,正确、流利朗读故事,通过课堂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评价目标
1、书写“中断、楚江、孤帆”3个词语.
2、个别读、分组读等形式练习读准字音,不添字、不丢字、读流利、带着理解读出感情.会背诵《望天门山》.
3、感受到诗中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活动一
检查预习情况.认读生字表中的2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断、楚、孤、帆”的字形.正确书写4个生字.(完成目标一)
准确读出本课生字新词,并会组词造句.会按笔顺书写.(评价目标一)
环节二
读通诗文初悟诗意
活动一
1、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留给你的初步印象.
2、了解背景:
唐玄宗开元13年,25岁的李白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此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
3、学生说一说诗意.
读准字音、不读破句、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感觉到这首诗描写了雄伟的长江,有一种豪放之情融入其中.
环节三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活动一: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2、生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3、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4、引导背诵:
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5、自由练背. 同桌互相背.
(完成目标二)
说出自己的理解,分享学法,会背诵这首诗.(评价目标二)
环节四
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活动一
读完这首诗,你说一说诗中诗人设什么感受,你有什么感受呢?
(完成目标二)
说出自己的感受,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评价目标二)
附:
板书设计
碧水:
开、回
望天门山青山:
中断、出
孤帆:
日边来
课时:
第二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2)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目标:
1、认识2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评价目标:
1、认识2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通过课前预习,正确、流利朗读故事,通过课堂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到诗中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活动一
1、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提问:
西湖的景色美吗?
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
2、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观看课件,直观感受西湖美景.
环节二
自由诵读初步感悟
活动一
1、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2、教师重点指导:
潋 空蒙淡妆浓抹相宜
3、读通诗句.
4、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5、同座互读全诗,并相互正音.(完成评价一)
读准字音、不读破句、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评价目标一)
环节三
熟读成诵体验情境
活动一:
1、朗读交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
2、体会诗意.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3、再读课文,读出诗情.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
学生借助多媒体的音画反复诵读体验.
说出自己的理解,并将自己的理解带到诵读诗句中.
活动二:
学生自由背诵.
(完成目标二)
会背诵这首诗.(评价目标二)
环节四
走出课文拓展延伸
活动一
1、交流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
2、举行“美丽的祖国”古诗词朗诵会.
(完成评价三)
说出自己的感受,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评价目标三)
附:
板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
晴——方好
雨——亦奇
美:
(比西子)总相宜
西湖山水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教材来源: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内容来源: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
课时:
两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会写31个生字、会认22个生字、正确读写36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
(3)、“读读背背”古代大诗人游历祖国大好河山时留下的千古名句.
(4)、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
(5)、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解读: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对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三年级学生在朗读上应注重语气、语调的培养.“体会词句”是让学生知道词句在文中的表达意图,既理解文本内容,又能理解语言,继而积累语言.
2.教材分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篇幅较长,以优美的语句描写,通过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富饶和美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特点是首尾相呼应.第二个特点是用词准确.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海岛风光的美丽;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3.学情分析
班内男生占学生总数的六成以上,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较为独立.他们对优美的语句描写较感兴趣,经常摘抄好词、好句、好段,增加语言积累.经过大半学期的培养和训练,他们的审美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理解感悟能力得到加强.他们已掌握一些阅读的方法,绝大多数学生阅读速度较快,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但他们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是较短,好动,好玩.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形状、千奇百怪、渔业工人、四脚朝天、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评价任务
1、书写““风景优美、懒洋洋、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祖祖辈辈””等22个词语.
2、个别读、分组读等形式练习读准字音,读流利、带着理解读出感情.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4、透过重点句段的品味,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美丽,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导入新课
检查预习
活动一
检查预习情况.借助文本、字典或词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会说出威武、交错等词语的意思.
活动二
交流生字新词.(完成目标一)
准确读出本课生字新词,并会组词造句.会按笔顺书写,重点检查“威、武、颜”.(评价目标一)
环节二
初读课文
理清顺序
活动一
1、默读课文,你觉得西沙群岛是个怎样的地方?
读准字音、不读破句、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评价目标二的朗读任务)
活动二
课文是从那几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
(完成目标二的前半部分)
按照地点的变化来介绍.(评价目标二的前半部分)
环节三
品读课文
体会语句
活动一
再读课文,出示图.读2-5段,整体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活动二
从海面、海底、海滩、海岛几个方面了解西沙群岛,
重点出示优美的句子.(完成目标三、四)
说出对这些句子意思的理解以及文中“打比方”、“排比”等手法的运用.(评价目标三、四)
环节四
总结课文写法
练习背诵
活动一
总结全文,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美丽.(完成目标四)
只要说出自己的感受即可.(评价目标四)
活动二
按总分总的顺序背,抓关键词句练习背诵.(完成目标二的后半部分)
要求熟练、流利.(评价目标二的后半部分)
附:
板书设计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总
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分
更加美丽 更加富饶 总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教材来源: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内容来源: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
课时:
两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会写31个生字、会认22个生字、正确读写36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
(3)、“读读背背”古代大诗人游历祖国大好河山时留下的千古名句.
(4)、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
(5)、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解读: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对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三年级学生在朗读上应注重语气、语调的培养.“体会词句”是让学生知道词句在文中的表达意图,既理解文本内容,又能理解语言,继而积累语言.
2.教材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组第23课.本文描写的是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全文围绕“美丽”“诱人”,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文章思路清晰,段落分明,语言生动,用词准确,是对学生进行“用词准确”训练的典型文章.
3.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处于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的过渡阶段.在语文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进行段的训练,并在段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然而,准确地运用词语和恰到好处地表达对于刚入三年级不久的学生来说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还处于学习和积累经验的阶段,而且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比较有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倡,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学生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方式.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嫩绿、献出、抽出”等15个词语.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选择背诵“春夏秋冬”任意一段.
3、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的美丽,物产的丰富,激发热爱小兴安岭,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按四季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评价目标
1、书写“嫩绿、献出、抽出”等15个词语.
2、个别读、分组读等形式练习读准字音,不添字、不丢字、读流利、带着理解读出感情.会背诵“春夏秋冬”任意一段.
3、能按一年四季的顺序,复述小兴安岭景色的美丽,物产的丰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导入新课
检查预习
活动一图片导入,欣赏美景.
小兴安岭四季的景色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初步了解小兴安岭的美丽.
活动二
检查预习情况.认读“嫩绿、献出、抽出”等15个词语,读准字音,识记“献、浸”等字的字形.正确书写14个生字.(完成目标一)
准确读出本课生字新词,会按笔顺书写.(评价目标一)
环节二
默读课文
理清顺序
活动一
自由朗读全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活动二
指导预习1、出示“一读二画三想四讨论”,指导自学.2、思考: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的?
(2)课文哪些自然段总写?
哪些自然段是分写?
(完成目标二)
读准字音、不读破句、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评价目标二的朗读任务)
环节三
品读课文
体会语句
活动一
指导学习第一、六段,抓重点词语.
活动二
抓住重点句段,品读体会.老师带领学生学习“春天”这一部分内容,学生自学“夏、秋、冬”部分(完成目标三)
说出对这些句子意思的理解以及文中比喻手法的运用.(评价目标三)
环节四
复述训练
练习背诵
活动一
如果我们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为什么?
用书中的语言说感受.(评价目标二)
活动二
练习背诵
流畅、通顺.(评价目标三)
活动三根据习题提示练习背诵.(完成目标二)
正确背诵课文第五段.(评价目标二)
环节五
总结全文,学习写法
按“总—分—总”的写作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完成目标四)
语言生动形象,贴切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评价目标四)
附:
板书设计
总 “绿色的海洋”
春:
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夏:
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
秋:
白桦、栎树、松柏、落叶、山葡榛子
冬:
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富饶
总“大花园”、“宝库”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方案
教材来源: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内容来源: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
课时:
两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通过直观演示图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累计,理解生词的意义.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解读: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对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
2.教材分析
《香港,璀璨的明珠》是人教版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三册24课.本篇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香港的美丽与繁华.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从地理位置、贸易、金融、商业、服务等方面简要介绍香港,第二到第五自然段分别从香港的市场、美食、海洋公园和夜景具体介绍香港的繁华和美丽,第六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主题,赞颂了香港真是“我国南海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让学生体会香港为什么被称为“璀璨的明珠”,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3.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初步的阅读能力,但理解能力上还有所欠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强阅读指导,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目标
1.通过小组展示词语卡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正确认读“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物美价廉”、“一应俱全”、“举世闻名”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
3.通过自读、“导游介绍”等多种读书形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了解香港的过去和现在,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一:
正确认读“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物美价廉”“举世闻名”等词语.
评价任务二: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
评价任务三:
以自读、“导游介绍”等多种读书形式朗读课文,不添字、不丢字、读流利、带着理解读出感情.
评价任务四:
了解香港的过去和现在,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课前三分钟
介绍自己所熟悉的中国城市
紧扣单元主题“壮丽的祖国山河”,从而为导入新课的学习做铺垫,加深学生对本组主题的认识.
环节二
导入课题
活动一
1.板书课题,指导学生读题目.
2.质疑课题.
3.播放香港视频资料,学生想象感知香港.
借助形象、直观的视频,帮助学生了解香港,拉近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评价目标四)
活动二
引导学生用一个词语来描绘眼中的香港.
使学生灵活运用生活中积累的词语,并鼓励学生多运用、多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环节三
初读课文
活动一
出示自读课文要求:
1.借助文中的拼音,把课文读准读通顺.
2.边读边画出文中的四字词语,并读准确.
3.能否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过程中积累好词.让学生尝试着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评价目标一、三)
活动二
小组反馈:
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本课生字词的学习.(完成目标一)
正确认读本课新词(评价目标一)
活动三
指名反馈:
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尝试着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环节四
小组学习
情境朗读
活动一
小组合作学习:
作者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了香港?
(完成目标二)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力量,把长文读短,了解课文内容.(评价目标二)
活动二
创设情境:
学生扮演小导游,按照课文描写顺序依次介绍香港景点.(完成目标三)
增强朗读课文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评价目标三)
环节五
拓展阅读
激发情感
活动一
结合课后资料袋和课前学生收集的图片或文字资料,以小组的形式制作资料卡.
调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全面的了解香港过去和现在.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评价目标四)
活动二
出示诗歌《最后的一分钟》(五年级课文节选),找学生范读.(完成目标四)
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评价目标四)
环节六
布置作业
小组合作,编写介绍香港的手抄报.
调动学生课后拓展阅读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全面的了解香港的历史.
附:
板书设计
香港,璀璨的明珠
《语文园地六》教案
教材来源: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内容来源: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
课时:
两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认识36个字,会写40个字.写字规范、端正、整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3).积累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上海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4).阅读和孔子、老子有关的书籍,阅读一两个古代神话,能结合语文学习了解生活.
(5).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示交流了解的内容,进行一次习作练习.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解读: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对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三年级学生在朗读上应注重语气、语调的培养.“体会词句”是让学生知道词句在文中的表达意图,既理解文本内容,又能理解语言,继而积累语言..
2.教材分析
本园地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参与、合作的意识,教师成了平等中首席.教师启发谈话以激发习作兴趣,指导交流以引发思维,拓展思路,采用比赛、游戏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这样,学生就学得积极主动,学得有趣快乐.
3.学情分析
语文园地里的各个环节的设置都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活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那些发言有顾虑和困难的同学,启发、帮助和鼓励他们,体会到和同学交流的快乐.
教学目标
1、通过本组的口语交际而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并通过整理写出习作.感受祖国的迷人风景和物产的富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了解不同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认识到词的意义常常要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性.
3、积累名诗、名句.
4、积累词语,发现其中的规律.
评价目标
1、理解“深、封”的多意.
2、熟背名诗、名句.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导入新课
活动一
出示风景名胜图片
学生直观感受风景名胜
环节二
欣赏美景
描绘美景
活动一
选自己喜欢的欣赏(完成目标一)
可以扩展内容(评价目标一)
活动二
描绘看到的景.
(完成目标一)
按一定顺序(评价目标一)
环节三
日积月累
活动一
读读记记AABBABAC(完成目标四)
活动二
读背名言名句(完成目标三)
熟背.(评价目标三、四)
环节四
我的发现
活动一
一字多义.(完成目标二)
灵活使用(评价目标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语文 单元 基于 标准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