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复习中华文明的鼎盛 隋唐宋元时期学案.docx
- 文档编号:24876886
- 上传时间:2023-06-02
- 格式:DOCX
- 页数:53
- 大小:144.36KB
届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复习中华文明的鼎盛 隋唐宋元时期学案.docx
《届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复习中华文明的鼎盛 隋唐宋元时期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复习中华文明的鼎盛 隋唐宋元时期学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复习中华文明的鼎盛隋唐宋元时期学案
通史整合(三) 中华文明的鼎盛——隋唐、宋元时期
政治
隋唐时期,典章制度发达,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在此基础上,宋元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基本上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经济
隋唐时期,南方经济政策调整,生产工具改进,交通发达,农业、手工业繁荣,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思想文化
科技:
四大发明及其外传;文化:
唐诗、宋词、元曲和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各具时代特色;思想:
程朱理学的发展。
(一)隋唐时期的政治
[诗史巧记] 封建盛世的制度创新;相对公平的科举取士;“以礼入法”的思想演变;
藩镇割据的动荡局面
[小题验知]
1.虽然汉以后,曾有过南北朝的割据局面,但南北政权都争以“中国”为正统。
隋唐两朝,天下一统,在修史时,将历史上分裂的南北政权,都归入“中国”,纳入正史。
据此可知从汉到隋唐( )
A.统治者注重从法统上坚持统一意识
B.南北方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认同感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逐渐加强
D.中国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
解析:
选A 隋唐时期把历史上分裂的南北政权都归入“中国”,说明统治者从法统上坚持统一意识,故A项正确;在隋唐时期,南北方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认同感,故B项错误;题干主要反映国家的统一认同感,不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问题,故C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中国”内涵问题,故D项错误。
2.(2018·临沂二模)《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三年》:
“故事:
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
”这种做法( )
A.使中书省地位超越尚书省
B.有利于防范宰相的擅权
C.明确划分了三省的职能
D.说明监察机构日益完善
解析:
选B 材料是关于中书省起草诏令的过程中,允许中书省官员各执己见,并把各自意见书写在诏令上并签字,即“五花判事”,这种做法可以防范中书令(宰相)的擅权,故B项正确。
3.隋唐立法工作在中国古代法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在例律首列“十恶”为常赦所不赦的十项大罪,具体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其性质或为危及君权,或为破坏家族伦理,皆在严禁之列。
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深受儒家宗法理论影响
B.与孔子“仁爱”思想背道而驰
C.是理学思想的法律体现
D.以维护君主专制为唯一的目的
解析:
选A 据材料“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其性质或为危及君权,或为破坏家族伦理”可以得出隋唐立法深受儒家宗法理论影响,故A项正确;隋唐立法与孔子的“仁爱”思想并不冲突,故B项错误;理学出现于宋代,故C项错误;材料说的是法律的条文,没有涉及目的,故D项错误。
4.(2018·云南师大附中摸底)唐初实行府兵制,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
开元十年,唐玄宗接受张说建议,募兵13万,充当京师宿卫;开元二十五年,根据边防需要,“抓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忧恤”,由朝廷供给钱粮,长期戍边。
这一变化( )
A.适应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B.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C.为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埋下隐患
D.增强了唐政府的边防实力
解析:
选C 根据所学,府兵制下的府兵战时打仗,闲时务农,战争结束后将归于朝,兵散于府,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避免武将专权,材料募兵制下“‘抓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忧恤’,由朝廷供给钱粮,长期戍边”,并结合所学募兵制下的军事将领即节度使掌握当地的行政权、财政权,削弱了中央的军事权,导致了藩镇割据的出现,为安史之乱埋下了隐患,故C项正确。
显性时空
隋朝(公元581~618年);唐朝(公元618~907年)
隐性时空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藩镇割据、节度使
[深化认知]
一、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
1.政治制度
(1)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封建官僚机构,其中三省制的特点是:
集体宰相制
唐朝实行宰相集中议事制度,集中在门下省开会,三省长官负责全国政务的处理,这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
决策与行政分离
在三省体制下,政事堂是最高的决策机构,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也就是说,决策与行政是分开的。
这样既能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推动机构运转
(2)科举制
①特点:
标准的客观性
以学识和考试成绩作为标准选拔人才
方式的公平性
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
范围的广泛性
不论贫富贵贱,皆可参加
时间的延续性
从隋朝开始,到1905年正式废除
②评价:
是相对公正、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
使平民阶层有机会进入统治集团,增加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大一统”局面
把选拔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中集中到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促进了文化发展
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了文化的发展,是唐诗宋词繁荣的重要原因;以儒学为主要考试内容,还推动了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此外,还推动了官员素质的不断提高
推动世界文明进步
唐朝选才的方法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并改造成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
影响了社会心理
科举考试的长期实行使中国古代社会普遍重视教育,形成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心理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明清以来,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不允许随意发挥,禁锢了人们的头脑,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
“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影响深远
2.军事制度
(1)府兵制,即府兵平时耕种土地,农闲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其最大特点是“兵农合一”。
由隋文帝确立,唐太宗对其进行调整和健全,有利于巩固边防和加强中央集权。
(2)募兵制,即征兵制,是国家以雇佣的形式招募士兵的一种军事制度。
唐玄宗建立,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封建国家得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
二、古代政治思想由“礼治”到“以礼入法”的演变
1.礼治
以“五伦”为中心,强调“正名分”
用忠、孝、悌、仁、善为“五伦”准则,处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主张严格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法等级名分,要求立法必须“名正言顺”,强调“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以家族为本位,强调“忠”“孝”
礼视“家”为“安身立命”的基础,而且视家为“忠君报国”的基础。
儒家认为“孝慈则忠”,做到孝就能做到忠。
而且孝本身就等于从政。
这样一来,家族被国家化、政治化,而国家被家族化、伦理化,从而形成家族伦理的法律化
以等级为基础,强调“别贵贱”
等级差别是儒家之礼的本质特征。
儒家认为,礼就是专门用来区别和规定亲疏贵贱、上下等级的行为规范
2.法治
中国古代的法治是以法家思想为代表的治国方略,是一种极端的人治。
中国古代的法律只有刑与罚的意义,只规定人们不许做什么,而不规定人们享有何种权利,臣民对君主只有单向的责任和义务,而无任何权利可言。
3.以礼入法的过程
(1)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以礼入法”便成为儒家伦理道德对中国传统法律渗透的萌芽。
主要表现是用儒家的观点来解释法律,改变法律条文的意义和内容。
(2)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礼入法继续深化。
这一时期的法典为儒家所制订,他们尽量将儒家思想的核心“礼”掺入法典,改变了法家所制订的法律内容、精神,使法律儒家化。
(3)以礼入法在隋唐时期成为中国法律的正统,一直沿用到清末。
《唐律》在以礼注释经典、完善司法原则与制度方面将法律儒家化巩固了下来,由此唐律亦被称为“一准乎礼”。
4.以礼入法的核心思想
(1)礼不仅是立法的指导思想,也是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2)法律重视身份的差别。
主张人与人之间有贵贱之别,将贵族及官吏划为特权阶层,将庶人划分为非特权阶层。
(3)强调义务与责任,维护君权、父权、夫权。
三纲五常是古代法律的指导原则。
(4)以刑法为主。
儒家认为“刑人之本,禁暴恶恶,且惩其未也”。
法律以刑法为主,重在惩罚和报应,兼有警告预防的作用。
“以礼入法”现象是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其中折射出儒家思想“礼义”的核心价值。
在今天的社会,我们应当全面、客观地看待中国古代法律这一特有的文化现象,对传统法律文化中契合当代和谐社会构建的本土法律资源进行创造性的现代诠释。
(二)隋唐时期的经济
[诗史巧记] 空前繁荣的农业经济;开放包容的经济政策;贸易繁华的商业都市;多
姿多彩的社会生活
[小题验知]
1.(2018·深圳一模)下表为中国古代各地治水次数的统计。
这可以佐证唐代( )
地区
时代
陕
西
河
南
山
西
河
北
甘
肃
四
川
江
苏
安
徽
浙
江
江
西
福
建
湖
北
湖
南
云
南
汉代
18
19
4
5
1
1
1
4
1
1
1
唐代
32
11
32
24
5
15
18
12
44
20
29
4
7
1
A.治理黄河仍然处于首要地位
B.政府治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C.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至南方
D.江南地区经济地位迅速提高
解析:
选D 根据表格可知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唐代治水次数明显增加,这说明唐代江南地区农业迅速发展,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地位的提高,故D项正确。
2.茶叶在唐代已成为生活必需品,市场广泛。
当时著名的茶园规模大,产量多。
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这说明唐朝时期( )
A.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茶叶成为农民的主要财源
D.南北经济交流日益频繁
解析:
选B 材料信息“茶叶在唐代已成为生活必需品,市场广泛”“著名的茶园规模大,产量多”“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说明唐朝时茶叶(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了,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人们的消费观念问题,A项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南北经济交流”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排除。
3.开元年间,“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
”据此可知( )
A.茶叶栽培扩展到黄河下游
B.南方交通比北方更加便捷
C.经济繁盛使茶叶贸易发展
D.政府已不再管制茶铺经营
解析:
选C “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涉及茶叶的种植范围,故A项错误;“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突出南北交通,不能说明南方与北方的差距,故B项错误;“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其茶自江淮而来”说明商品经济发展促使茶叶贸易发展,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政府没有对茶铺进行垄断经营,故D项错误。
4.(2018·郑州三模)唐代在丝绸之路沿线城市设置军市。
军需物资的缺口由西域商人供给,军、商互市时必须签订契约文书,一旦发生纠纷,官府凭契约文书裁决。
这说明( )
A.政府鼓励西域商业的发展
B.政府注重西北地区的稳定
C.地方行政对军事权力有所制约
D.商业性契约在当时已普遍存在
解析:
选B 材料强调的是唐代在丝绸之路沿线设置军市,加强沿线的管理,维护西北边疆地区社会的稳定,而不是鼓励西域商业发展,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地方行政对军事权力的制约,故C项错误;通过材料军商签订的契约并不能说明商业性契约当时已普遍存在,故D项错误。
隐性时空
曲辕犁、唐三彩、秘色瓷、南青北白、大运河、“扬一益二”、坊市制度、飞钱、柜坊
[深化认知]
一、唐朝坊市制度
高度完善
坊市制主要表现为将住宅区(坊)和交易区(市)严格分开,并用法律和制度对交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严加控制。
坊市制度将商业区和居住区分开,居住区内禁止经商。
市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设市署和平准署管理市场交易
渐趋松弛
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城市结构逐步由封闭式的坊市结构向开放式的街市转变。
中唐以后,市附近的里坊内开设店肆和作坊,至晚唐更出现了夜市,打破了宵禁的规定
主要评价
从本质上来说,坊市制度束缚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反映出从政治中心、军事重镇而演变成城市的一些共同结构。
因此,随着后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由于经济原因而形成的城市的出现,必然将突破古代城市坊市分立的结构
二、隋唐赋役制度改革
制度
表现
租庸调制
实行于隋至唐中朝。
租是田租,调是人头税,庸是指纳绢(或布)代役。
隋朝规定“民年五十,免役收庸”,交纳一定数量的绢来代替服役。
唐朝则取消了庸对年龄限制。
标志着对劳役地租这种赋税形式的否定
两税法
唐朝中后期,为解决财政危机,唐德宗于780年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每户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一年分夏秋两次收税。
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关系变化的产物,标志着以人丁为主的课税标准开始改变
三、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和启示
1.特点
(1)前期陆路为主,后期以海路为主:
唐朝以前以陆路交通为主,唐朝时海陆贸易并重,不但有东西陆路交通,而且已开通向东、向西的海路交通,宋元明清时期,陆路贸易地位下降,海路贸易地位日渐上升。
(2)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是加强友好往来:
不管是陆路,还是海路,带去的都是我国最精美的工艺品、丝绸和瓷器,虽然畅销,但有不少是赠送的,返航时不仅带回货物,而且常常有外国使臣搭船来中国访问。
(3)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
西亚不少商人带来了西方宗教,中国科技也相继西传。
(4)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
不少波斯商人、阿拉伯商人在我国定居,长期与中国人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在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2.启示
(1)对外开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民族的落后。
(2)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适应历史发展趋势而行者存,逆历史发展趋势而行者亡。
(3)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
(4)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流的主流,说明我国古代人民是爱好和平、崇尚友好的人民。
(三)隋唐时期的文化
[诗史巧记] 三教并存的思想;全面繁荣的文学;兼收并蓄的艺术;领先世界的科技
[小题验知]
1.李白以仙人自诩,诗作往往飘飘欲仙,人称诗仙;杜甫的政治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人称诗圣;王维的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人称诗佛。
这一文化现象表明当时( )
A.文学艺术的多元 B.对外交流的频繁
C.社会经济的繁荣D.三教合一的趋势
解析:
选D 材料都体现的是唐诗,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唐朝的对外交流,故B项错误;杜甫生活的时代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故C项错误;李白的诗歌中透露出道家思想,杜甫诗歌反映出儒家的政治理想,王维的思想受到佛教的影响,体现了唐朝三教合一的趋势,故D项正确。
2.唐代文献记载,德宗时李皋“常运心巧思为战舰,挟二轮蹈之,翔风鼓浪,疾若挂帆席,所造省易而久固。
”据此可知,文中“战舰”( )
A.以水力作为驱动的动力B.行驶速度远远低于帆船
C.具有机械动力轮船雏形D.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海船
解析:
选C “常运心巧思为战舰,挟二轮蹈之,翔风鼓浪,疾若挂帆席,所造省易而久固”可得出所制战舰有机械轮船的结构,故C项正确。
3.(2019届高三·邯郸质检)唐代,朝廷有依照诗名而取士的惯例。
王维、白居易和元稹等著名诗人,都是先在市井里诗名鹊起,“为乐工或宫人传诵而流闻于上”,从而被加官晋爵。
这说明( )
A.底层百姓的文化水平得到提高
B.商品经济推动唐诗世俗化
C.市民价值取向影响了政府行为
D.科举制度促进唐诗的繁荣
解析:
选C 材料强调的是唐朝取士的现象而非百姓文化水平的提高,故A项错误;明清小说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逐渐世俗化,故B项错误;由材料“王维、白居易和元稹等著名诗人,都是先在市井里诗名鹊起……从而被加官晋爵”可知市民推崇的民间诗人可以取得功名,说明市民价值取向影响了政府行为,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唐朝取士的现象而非科举制度,故D项错误。
4.(2018·辽南协作校二模)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
这反映出( )
A.农耕经济的普遍性
B.唐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C.文明发展的开放性
D.唐代“西学东渐”趋势的出现
解析:
选C 据材料“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可知,唐朝开放与包容,使唐朝境内外商胡商众多,充分反映了唐朝文化的开放性,故C项正确。
隐性时空
韩愈“道统论”、三教合一、雕版印刷、火药、唐诗、传奇、楷书、草书盛行
[深化认知]
一、唐代“三教并存”与儒学发展
1.“三教并存”
唐代实行“三教并存”的文化政策,儒、释、道三教得以各自独立发展,并在独立发展中进一步相互争论,相互融合。
在三教的争论和发展中,儒学日益处于劣势,明显地感受到来自佛道两家的压力。
2.儒学发展
(1)韩愈对佛教进行了批判,他所提出以“仁、义”为儒学之“道”的内容,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为儒家的传授谱系,并且自己以继道统自任,而开儒学讲“道统”之先河,所有这些都启发后来的儒者以一种复兴儒学的意识。
(2)柳宗元以“阴阳元气”为“天道”、以“仁、义”为“人道”,并由此构筑了一个以“道”为核心范畴的合天地自然、社会伦理一体化的理论体系,实开宋明理学之端绪。
二、唐文化的特点
1.唐文化体系庞大而完整,发展水平较高:
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其发展程度世界领先,对近邻产生深远影响,如文学、史学修撰、教育、宗教等。
2.极具开放性:
表现在:
一是唐文化的内在特质,二是唐政府对待文化的态度。
文化本身的成熟与强大有吸引与消化他类文化的信心与能力,因此佛教、伊斯兰教等传入。
3.向民众靠近、重现实、不僵守古制:
如文学上开创新诗风,史学修撰上重视人事,艺术创作更重活跃自由之风,改变魏晋时期缺乏“人气”的特点。
(四)宋元时期的政治
[诗史巧记] 并立的民族政权;叠层的政治架构;开放的文人仕途;活跃的议政氛围;
全新的地方体制
[小题验知]
1.(2018·汕头二模)下表是辽、金、宋政权建都情况
辽
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东京(今辽宁辽阳)、南京(今北京)、西京(今山西大同)
金
上京(今黑龙江哈尔滨)、东京(今辽宁辽阳)、西京(今山西大同)、南京(今河南开封)、北京(今内蒙古宁城)、中都(今北京)
宋
东京开封(今河南开封)、西京(今河南洛阳)、南京(河南商丘)、北京(河北大名县)。
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
由表格内容可推知,当时( )
A.各民族之间的交往相当频繁
B.北方仍具有较大经济优势
C.区域经济格局发生根本转变
D.政治中心逐步向北部迁移
解析:
选A 从表中可以得出辽、金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在中原也有自己的京城,其中的今天河南的开封和北京及山西的大同,还有辽宁的辽阳曾是几个政权的都城,由此可以判断当时各民族之间的交往相当频繁,故A项正确。
2.北宋建立后,中枢体制上改变了唐朝三省制下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的权力运行模式,而是以中书、枢密分掌民政与军政的二府制下按照“依事系任”的原则进行事权分割。
此变化说明( )
A.中枢机构的职能更加明确
B.中央官僚机构进一步膨胀
C.皇权独大的局面开始形成
D.中枢制衡体制遭到了破坏
解析:
选D 唐朝的三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制约,故A项错误;由三省六部制到二府三司制并没有体现中央官僚机构的进一步膨胀,故B项错误;皇权独大的局面开始形成是在秦朝,故C项错误;三省六部制体现了制衡,二府三司制依事系任进行事权分割,而没有制衡体制,故D项正确。
3.(2018·梅州二模)宋代从乾德元年(963年)开始,朝廷陆续“命大理正奚屿知(知,即兼理、兼管之意)馆陶县,监察御史王佑知魏县,杨应梦知永济县,屯田员外郎于继徽知临清县”。
北宋知县的设立表明( )
A.县取代州成为基层单位
B.君主权力的行使比较随意
C.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D.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
解析:
选C 县取代州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所述现象属于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范畴,“行使比较随意”说法错误,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高品秩官员兼理县一级行政单位,有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行政区划变迁,故D项错误。
4.宋太祖定下了“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家法。
以后历代皇帝坚持“与士大夫治天下”,以致“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
宋代( )
A.确立了“以文治国”的统治方略
B.结束了“重文轻武”的五代风尚
C.形成了“以儒立国”的正统思想
D.出现了“积弱积贫”的社会状况
解析:
选A 题干中“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与“与士大夫治天下”,再联系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可知宋代解决了唐末以来上百年的藩镇割据问题,确立了“以文治国”的统治方略,故A项正确;宋代开创了“重文轻武”的国策,并非结束,故B项错误;“以儒立国”正统思想的形成是在西汉武帝时期,且题干中未提及,故C项错误;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造成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队,埋下积贫积弱的祸根,与题干无关,故D项错误。
5.(2019届高三·烟台调研)鉴于唐末五代的乱象,北宋统治者“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由此完成了制度设计。
北宋制度设计( )
A.分化兵权铲除了祸患基础
B.政策与措施针对性较强
C.分离相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D.利于政府合理发挥作用
解析:
选B 宋自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取政权以来,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一直贯彻执行的总原则就是“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防弊”的关键在于“防”。
到了太宗时期,在“防”的基础上,又对这一总原则加以发展、升华,突出了它的牵制作用,以此完成制度设计,政策与措施的针对性较强,故B项正确。
显性时空
宋朝起始(公元960~1279年),元朝起始(公元1271~1368年)
隐性时空
参知政事、枢密使、转运使、二府三司制、行省制、王安石变法、文人政治
[深化认知]
一、文官政治的形成及其对道德伦理观的影响
1.宋代文官政治的形成过程
(1)宋朝初年,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制定了崇文抑武的方针。
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地位。
正是由于“重文轻武”国策的确立,北宋文官政治格局逐渐形成。
(2)宋仁宗时,进士出身的文人成为政治的主体,文人治国出将入相,全面掌权。
2.文官政治对道德伦理观的影响
(1)由于国家对文人的重视,士人的道德伦理观开始发生悄然变化,“以天下为己任”和“忠君”的意识逐渐成为士人修身的重要内容。
(2)“修齐治平”成为文人入仕的终生追求。
范仲淹等文官士大夫最终将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体意识发挥到极致,身体力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王安石则以富国强兵为己任,将这种社会责任感付诸实践;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所言所行无疑是这种国策和文官政治长远影响的结果,更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北宋精致的分权制衡
北宋制度设计的目标是分权制衡。
目的就是让除皇帝之外的任何个人、群体或机构都没有可能大权独揽。
其实,就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届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复习中华文明的鼎盛 隋唐宋元时期学案 高考 历史 通史 二轮 复习 中华文明 鼎盛 隋唐 宋元 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