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锦弘中学高二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普通用卷.docx
- 文档编号:24874111
- 上传时间:2023-06-02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6.31KB
肥东锦弘中学高二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普通用卷.docx
《肥东锦弘中学高二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普通用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肥东锦弘中学高二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普通用卷.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肥东锦弘中学高二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普通用卷
肥东锦弘中学高二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
满分:
150分时间:
150分钟出卷人:
杨芳审卷人:
郑敏
1、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5.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共3题,每题3分)
谈审美移情
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
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
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它们身上。
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
《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
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
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
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
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
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
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
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
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统一、物我互赠。
移情和感受不同。
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
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
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
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
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
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
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
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
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想。
人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是按照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生的事件。
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具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
这种同情,不但及于他人,也及于其他生物及无生物。
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
尽管移情不一定伴随美感,但美感则必定伴随移情。
因为审美移情能给人以充分的自由。
人的不自由常常来自人自身。
自身是有限的,它是自由的牢笼。
可是在审美移情的瞬间,自身的牢笼被打破了,“自我”可以与天地万物相往来,获得了自由伸张的机会。
“自我”与天地万物的界限消失了,人的情感也就从有限扩大到了无限。
(节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有删改)
(1)下列关于移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庄子•秋水》中,庄子把自己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
这实际上是庄子对自己感情的对象化享受。
B.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
但是,立普斯对移情的阐述才使得移情说具有了科学形态,他也因之深受赞誉。
C.在审美移情说看来,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触生出千种情绪、万般感受,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
D.移情与感受不同。
在感受活动中,主客二分,主体在客体面前保持自我,物我两立;而在移情时,主体与客体的界限被打破,主体客体相融合。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虽然对移情现象作出理论概括的主要是西方的美学家,不过《庄子•秋水》中对“鱼之乐”的记载表明我国的哲学家早已经描绘了这种现象。
B.关于审美移情的起因,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
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这种观点不可信。
C.审美的人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与人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的自然倾向是一致的。
D.审美移情能让人的情感自由解放。
美感必定伴随着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帮人打破自身的有限性,让自我的心灵丰富化,给人带来充分的自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诗句,都体现了审美移情,是诗人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移置到景或物身上的结果。
B.郑板桥《竹石》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从审美移情看,诗人审美欣赏的对象不是竹石,而是移入竹石形象中的自我情感。
C.北宋画家文与可画竹时,“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
“身与竹化”所强调的是竹已化为画家的精神,获得了人的生命存在。
这是移情中出现的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
D.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中,南宋词人辛弃疾以移情的方式把自己的深情移入青山,青山因此就妩媚起来。
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共3题,14分)
鸳 鸯 石
牟喜文
只看了一眼,于祚庥就惊呆了。
像,实在是太像了!
简直一模一样。
坐吧,于总。
市长的声音缥缥缈缈地传过来。
于祚麻如梦初醒,他为自己刚才的失态向市长歉意地微微一笑。
市长的嘴角弯了弯,接着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对江城的规划设想。
于祚麻一个字儿都没听进去,他满脑子都在想着那块石头,眼睛不自觉地向石头的方向瞥去。
市长终于发现了于祚麻的异样,跟着向那块石头看去。
看着看着,于祚庥不禁有了自己的想法,再看市长,眼里就有了暖意,就像一个猎人终于抓到了猎物的弱点一样。
于祚麻是江城数一数二的地产商,盖了无数高楼。
他自信,在江城这块土地上,没有比自己的脚更高的楼,也没有比自己的手更大的巴掌。
前年,自己盖的楼不是脆生生地倒了吗,可自己不还是像塔一样立在江城?
一切从啥时开始变了呢?
对了,自从去年新市长上任,一切都变了
新市长也姓于,按理说和于祚麻五百年前是一家。
可就是这个于正市长不解风情,油盐不进,到嘴的肥肉,一次次吐出来,闹得于祚庥的日子也不好过。
为了新城的项目,于祚麻给市长封了一个很厚的红包,被市长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项目招投标,一番折腾下来,于祚庥是竹篮打水。
开发区项目,于祚庥想送红包,哪承想连市长的影儿都没见着。
软的不行来硬的,于祚庥找道上的朋友给市长送了三颗子弹,权当警告,可依然泥牛入海,连累道上的朋友至今不敢回江城……
这次欧亚新城项目,无论如何不能再有闪失了!
这次,于祚麻决定亲自出马。
真是柳暗花明,老天爷饿不死瞎家崔儿。
第一次踏进市长办公室的门,于祚麻就有了惊人的发现。
于市长,您喜欢石头?
于祚麻装作漫不经心地踱到那块石头前
是啊,于市长也起身来到石头前,两人几乎头碰头了。
凑近一看,于祚麻的心湖里再次泛起了一朵浪花儿,圈圈涟漪漾得每一个毛孔都熨帖。
那块石头和于祚庥办公室里的简直一模一样。
不同的是,市长的石头左边是圆的,右边刀削一样直着,于祚麻的那块儿右边是圆的,左边刀削一样。
石头是青色的,半透明,上面布满了一圈一圈赭色的印痕,石头底部有几条凹陷。
我有一块和您这块一模一样的石头。
真的?
于祚庥感到,市长连声音都颤抖了,抬头,于祚麻看到市长眼里一束光倏地一闪。
哪有不贪腥的猫!
于祚麻觉得,自己离成功只差一步之遥了。
从市府出来,于祚麻不停地催促司机加快速度。
司机从于祚麻的脸上读出了兴奋,一种只有于祚庥特别高兴时才有的表情。
奔驰车像一条长了翅膀的黑色鱼,在黝黑的河道里三拐两拐就停在了公司门口。
于祚麻车门都没关,几步进楼,跨进了专用电梯。
其实,对于石头,于祚庥可谓一窍不通。
他只是为了留个念想,才从父亲众多遗物中留下来那块石头,放在办公室。
于祚麻从办公室底层柜子里找出那块石头,放到水里洗了又洗,又用白毛中擦了几遍,坐在宽大的老板椅上,额头不禁冒出汗来。
于祚麻嘴里喃喃着,石头啊石头,我老于的后半辈子就靠你了!
说着,在石头上重重地亲了一口。
再次走进市长办公室,于祚麻的脚步轻松了很多。
看到于祚麻手里的石头,市长的脸马上红了,说话也语无伦次。
真……你真有……好……•好……太好了!
老天有眼呀。
于祚麻心里说,于祚庥啊于祚庥,你道行还是浅哪,咋不知道投其所好呢?
!
市长把两块石头并排放在一起,严丝合缝!
鸳鸯石终于找到了!
鸳鸯石?
于祚庥云里雾里。
市长拿来一个脸盆,把两块石头并排放在里面,打来一壶开水,小心翼翼地浇在石头上。
奇迹出现了。
只见两块石头瞬间晶莹剔透,像一湖秋水,中间赭色花纹慢慢褪去,变成了洁白的莲花,底下凹陷处水波荡漾……
好一幅莲花出水图!
于祚麻看得呆了。
市长的声音缓缓传来,知道吗,我们都是明代于谦的后代,于谦一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他就是得到了奇石的启发呀。
他把石头分开传给后人,就是希望后人也能像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洁身自好,留下清名哩……
于祚庥汗流浃背。
三年后,欧亚新城竣工,于祚庥用手啪啪拍两下墙壁,虽然工程比预计的多花了两千多万,可于祚麻从没像今天这样底气十足。
至于鸳鸯石,被于正和于祚庥分别捐献给了江城廉政博物馆。
石前,游人如织。
据说教育了很多深陷迷途的人。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运用动作和心理描写,形象地刻画了于祚庥初见市长办公室里石头时的惊讶神态,也从侧面体现了市长廉洁的特点。
B.于祚麻是江城的一个地产商,因为通过不正当手段节约成本,导致楼房质量低劣。
这是小说为人物提供的社会背景。
C.小说构思巧妙,不仅体现在小说的情节安排上,还体现在人物的姓名上,如于正的姓名意味着为人正派,一身正气。
D.市长知道有一模一样的石头时的神态描写和见到石头时的语言,都可以说明于祚麻对市长的猜想是正确的。
(5)小说中于祚庥的形象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分析。
(5分)
(6)小说的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作者这样安排结尾有什么意图?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6分)
(3)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共3题,12分)
材料一:
国内最早的共享单车企业创立于2014年。
2015年国内共享单车初步发展,到2017年,用户数激增700%,预计未来三年仍将大幅增长。
共享单车用户以在校大学生,年轻的上班族为主,并且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学校、公交站、地铁站等附近的共享单车给使用者提供了最快捷的“最后一公里”行程方案。
共享单车不仅使用方便,而且也有绿色出行的好处,在城市内快速普及。
在用户的使用频率方面,大部分用户还没有形成固定的使用习惯,当前共享单车企业也在靠着补贴的形式获取用户,培养用户。
从当前主流的十家共享单车APP用户评分上看出,共享单车行业整体的用户评价并不是很高,一步单车超过9分,小蓝单车超过8分,更多的共享单车APP评分惨不忍睹。
当前,共享单车行业面临的问题很多。
一部分来自产品本身,包括车辆的损坏等;而另一部分,则来自用户,包括一些用户盗取共享单车、恶意损坏、换锁等,这还需要平台与政府共同监督,行业只有在规范化的前提下,才能健康发展。
(改编自《速途研究院报告》)
材料二:
2016年,已有数十家企业进入共享单车领域,业内人士估计,全国共享单车已有数百万辆,扫码骑车、手机付费的共享单车为不少市民解决了“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但也随之出现乱停乱放等不文明现象,挤占公共空间,带来了安全隐患。
在不少城市,非机动车道、步行道、主次干道转弯、闹市区,随处可见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对环境秩序以及出行安全产生了影响。
对于违停的单车各地如何处理?
在上海、深圳、广州、成都、南京等地,共享单车在人流拥挤地段违停,都被相关部门集中收缴,有时达数百辆。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仅仅这样简单收缴很可能导致“三输”:
管理方浪费人力,单车公司资产受损,需要骑车的用户用不了。
与城市公共自行车有固定车桩不同,共享单车没有固定的停车点,如何保证使用者依规停放?
目前,多家共享单车企业都出台了信用惩戒条款,提醒使用者停放在规范区域内。
单车内有一套积分系统,一旦停放不符合规范,下一位使用者可以举报,扣除这名违停者一定的信用分。
当用户过低时,会在一段时间内失去使用权利。
与此同时,各地政府部门的监管意见正加速台。
(摘自《山西日报》)
材料三:
最近,广州共享单车用户接连收到商家推出的“免费骑”、充值返现活动的通知短信。
23日上午,摩拜单车宣布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出“红包车”,不仅骑车“限时免费”,还向用户倒贴钱,正式将共享单车企业的竞争带入“血拼时代”。
24日,“摩拜红包车”在广州上线。
记者从摩拜单车了解到,今后,用户打开APP时,除了能看到周围可供使用的共享单车,还有可能发现红包图标,也就最新上线的“摩拜红包车”。
只要找到这类“红包车”并有效骑行超10分钟,即有机会获得100元以内的现金红包,金额累计超过10元即可通过支付宝提现。
实际上,过去两个月,共享单车企业的免费大战持续升级。
上周末,小蓝单车率先宣布开展“免费骑”活动。
随后,摩拜、ofo立即“迎战”,各商家的充值返现活动也颇为频繁。
免押金、骑车免费,甚至还送红包……对于此前引起业界热议的共享单车盈利模式问题,各家企业似乎已“放弃了思考”,直接进入名副其实的“烧钱”模式。
不过,这当然意味着企业要承担巨大的运营成本。
一方面,不想丢掉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也不愿与对手“分蛋糕”,这也让单车企业陷入份额与烧钱必须二选一的“囚徒困境”。
(摘自《山羊网》)
(7)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论及共享单车用户以年轻人为主,并且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共享单车在城市内快速普及的原因是使用方便。
B.材料一认为,当前共享单车企业主要依靠补贴的形式获取用户,培养用户。
共享单车行业整体的用户评价并不高。
C.材料二说到,共享单车违停给城市交通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一些城市对在人流拥挤地段违停的单车采取收缴的方式加以解决。
D.材料三认为,“摩拜红包车”率先在广州上线,向用户倒贴钱,正式将共享单车企业的竞争融入“血拼时代”。
(8)下列针对三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合理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显示,共享单车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只要单车行业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这种势头势必一直延续下去。
B.据材料二分析,对违规停放着,采用举报和扣除信用分的方式进行处理,这在目前可能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式。
C.材料二认为,共享单车为不少市民提供了便利,但乱停乱放也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这与使用者的素质不无关系。
D.材料三对广州共享单车盈利模式做了报道,各家企业“放弃了思考”,直接进入了“烧钱”模式,这对消费者非常有利。
E.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对共享单车情况进行了分析,都认为共享单车带来了便利,也存在不少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9)针对共享单车行业存在的问题,请你结合材料提出合理建议。
(4分)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9.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
举进士,为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
范仲淹以言事去国,余靖论救之,尹洙请与同贬,欧阳修移书责司谏高若讷,由是三人者皆坐谴。
襄作《四贤一不肖诗》,都人士争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
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
庆历三年,仁宗更用辅相,亲擢靖、修及王素为谏官,襄又以诗贺,三人列荐之,帝亦命襄知谏院。
时有旱蝗、日食、地震之变,襄以为灾害之来皆由人事数年以来天戒屡至原其所以致之由君臣上下皆阙失也愿思其实以应之疏出闻者皆悚然。
擢直史馆,兼修起居注,襄益任职论事,无所回挠。
吕夷简平章国事,宰相以下就其第议政事,襄奏请废止之。
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开古五塘溉民田,奏减五代时丁口税之半。
复修起居注。
唐介击宰相,解盛怒,襄趋进曰:
“介诚狂愚,然出于进忠,必望全贷。
”既贬春州,又上疏以为此必死之谪,得改英州。
进知制诰,三御史以论梁适解职,襄不草制。
后每除授非当职,辄封还之。
帝遇之益厚,赐其母冠帔以示宠,又亲书“君谟”两字,遣使持诏予之。
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
襄精吏事,谈笑剖决,破奸发隐,吏不敢欺。
治平三年,丁母忧。
明年卒,年五十六。
赠吏部侍郎。
襄工于书,为当时第一,仁宗尤爱之,制《元舅陇西王碑文》命书之。
于朋友尚信义,闻其丧,则不御酒肉,为位而哭。
尝饮会灵东园,坐客误射矢伤人,遽指襄。
他日帝问之,再拜愧谢,终不自辨。
(节选自《宋史•蔡襄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襄以为灾害之来/皆由人事/数年以来/天戒屡至/原其所以致之由/君臣上下皆阙失也/愿思其实以应之/疏出闻者/皆悚然
B.襄以为/灾害之来/皆由人事/数年以来/天戒屡至/原其所以/致之由君臣上下皆阙失也/愿思其实以应之/疏出/闻者皆悚然
C.襄以为灾害之来/皆由人事/数年以来/天戒屡至/原其所以致之/由君臣上下皆阙失也/愿思其实以应之/疏出闻者/皆悚然
D.襄以为/灾害之来/皆由人事/数年以来/天戒屡至/原其所以致之/由君臣上下皆阙失也/愿思其实以应之/疏出/闻者皆悚然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庙号是对已死皇帝的敬称,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追尊的称号,如“仁宗”。
B.“擢”表示官职提拔、提升,同样表示升职的词语还有右迁、升、拔、陟、徙等。
C.“制诰”指皇帝的诏令。
“知制诰”本意指掌管为皇帝起草诏令事务,后用作官名。
D.古代官员在“丁忧”其间不得为官。
若有特殊原因,国家也可丁忧者为官,称为“夺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宾 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蔡襄心怀正义。
范仲淹、余靖、九洙、欧阳修遭贬,他作诗讥讽高若讷;余靖、欧阳修、王素重获重用,他又作诗称贺。
B.蔡襄不畏权贵。
吕夷简执政期间,宰相以下的官员到他的府中商议政事,蔡襄得知后,上奏请求废止此事。
C.蔡襄敢于直言。
唐介因攻击宰相而触怒皇帝,蔡襄进言为其求情,结果先后被贬至春州、英州。
D.蔡襄精明强干。
在任开封知府期间,蔡襄轻松处理各种事务,侦破奸恶揭发隐秘,下属官吏心怀敬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每小题5分)。
①襄趋进曰:
“介诚狂愚,然出于进忠,必望全贷。
”
②于朋友尚信义,闻其丧,则不御酒肉,为位而哭。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答张十一
韩愈 ①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②竞长纤纤笋,踯躅③闲开艳艳花。
未报君恩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
①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答张十一》是他第一次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春天作的。
张十一名署,公元803年(德宗贞元十九年)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
张署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
②筼筜(yúndāng),竹名,生长于水边。
③“踯躅”即羊踯躅花,花红黄色,可供观赏。
(14)下列有关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歌首联描写了阳山地区秋日的风光,天高水净,江水广阔,猿猴哀啼,山坳中有隐隐几户人家,这为全诗奠定了伤感寂寥的感情基调。
B.颔联中诗人采用了“纤纤”“艳艳”两个叠词,从形态与色彩上生动描写了筼筜竹、踯躅花繁茂的姿态,也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
C.张十一寄给韩愈的诗中有“鲛人远泛渔舟火,鹏鸟闲飞雾里天”的句子,韩诗颈联的语句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通过“闲”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D.颈联是全诗的关键之句,诗人感觉自己无法报答皇恩,即将在这炎热的瘴气中白白葬送余生,表达了内心的极度痛苦。
E.本诗前四句写景,描写的是诗人被贬之地的景色;后四句叙事抒情,表达的是诗人复杂的心情。
整诗显得婉转蕴藉,是一首耐人回味的赠答佳作。
(15)本诗的情感含蓄而复杂,请结合诗歌后两联进行分析。
(5分)
四、名句默写(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16)
(1)《阿房宫赋》中,杜牧批判统治者穷奢极欲,用“_______,_______?
”两句揭露其疯狂掠夺财富和大肆挥霍的暴行。
(2)《离骚》中写自己早晨进谏晚上就被免职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逍遥游》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面对赞誉、责难,宋荣子所采取的人生态度。
五、语言基础应用与表达(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李鸣生的《千古一梦:
中国人第一次离开地球的故事》是一部书写中国航天人悲壮历史的报告文学,描绘出了一幅震古烁今的飞天图,被誉为一部“气韵沉雄的飞天史诗”。
②12月19日10时许,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笔架山农场内,一名12岁的男孩往窨井盖内扔进一个鞭炮,井盖被炸得七零八落,男孩重伤不治身亡。
③在2014年中起,国际油价出现了雪崩式的下跌,其后继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特朗普时代油价涨回100美元/桶,这绝对不是痴人说梦。
④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半决赛3比1战胜荷兰晋级决赛,朗平在赛后发布会上谈到:
“朱婷今天打得无可厚非,打的非常非常的棒,她是我们全队进攻的核心。
”
⑤100多年前的10月10日,是一个风雨如磐的时刻,革命的浪潮以风卷残云之势,摧毁了早已摇摇欲坠的清王朝,从而终结了满清贵族对中国长达260多年的统治。
⑥芯片公司相对于手机、PC、笔记本电脑公司来说,更多是隐于公众视野的背后,但是现在这个行业里边不同公司的境遇的差距判若云泥,面临着重组的命运。
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⑤⑥D.②③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网络词语“刷朋友圈”表达的其实是“看朋友圈”的意思,“刷”这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看”的动作,加大了表达的趣味性。
B.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这标志着“南京1937”真正成为人类记忆的一部分。
C.G20峰会,首先要考虑采取措施确保全球经济治理更加高效,促进国际贸易投资,完善包容关联紧密的经济部署以及处理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等。
D.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在借鉴西方城市规划经验的基础上,城乡封闭住宅小区的内部道路被要求逐步对外开放。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女儿出生后,初为人父的他通过“朋友圈”告知亲朋好友:
今天上午我家千金出生了,谢谢大家关心!
B.因为读了《时间简史》而喜欢上物理的他,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夺得金牌,获得清华北大的垂青
C.我家新房装修终于完工了,虽然很想入住,但为健康起见,我还是等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肥东 中学 年级 语文 第一次 月考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