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学与小学汉语拼音教学.docx
- 文档编号:24868770
- 上传时间:2023-06-02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6.06KB
语音学与小学汉语拼音教学.docx
《语音学与小学汉语拼音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音学与小学汉语拼音教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音学与小学汉语拼音教学
专题讲座
语音学与小学汉语拼音教学
杨德伦(北京密云教研中心,特级教师)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
在学生初入学的一段时间里,汉语拼音又是帮助学生写话的有效工具。
因此,在小学阶段,务必要教学生学会汉语拼音,使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认字、阅读、写话和学习普通话。
那么,学生怎样才算是“学会汉语拼音”了呢?
具体地说,就是要使学生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四声、轻声、变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够准确、熟练地拼读音节,有条件的还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节;能按照字母在四线格中的占位、笔画与笔顺,正确地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低年级学生(在不具备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的情况下)写话时,能用正确的音节暂时代替还没有学过的汉字;认识大写字母和隔音符号,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26个字母)。
要使学生能读准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教师就需要了解一些语音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声母、韵母的发音特点、方法以及整体认读音节的读法。
只有这样,教师才会给予学生准确、深入浅出的指导。
第一讲声母与韵母
一、声母的发音特点与方法
普通话有21个声母,即b、p、m、f,d、t、n、l,ɡ、k、h,j、q、x,zh、ch、sh、r,z、c、s。
(教学汉语拼音时,把y、w两个字母当作声母教,为的是和韵母i、u相区别。
)
(一)声母的发音特点
声母都是辅音,发音时的主要特点是:
①气流在通过咽头、口腔的过程中,一般要受到某一部位的阻碍。
②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
③气流较强。
④声带不一定震动,声音一般不响亮。
(二)声母的发音部位与方法
不同的声母是由不同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的。
1.声母的发音部位
声母的发音部位,指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
按发音部位分,普通话的声母可以分为如下七类:
①双唇音。
即上唇和下唇阻塞气流而形成的音。
普通话声母中有b、p、m三个双唇音。
②唇齿音。
即上齿和下唇接近,阻碍气流而形成的音。
普通话声母中只有f一个唇齿音。
③舌尖前音。
即舌尖抵住或接近上齿背,阻碍气流而形成的音。
普通话声母中有z、c、s三个舌尖前音。
④舌尖中音。
即舌尖抵住上齿龈,阻碍气流而形成的音。
普通话声母中有d、t、n、l四个舌尖中音。
⑤舌尖后音。
即舌尖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塞气流而形成的音。
普通话声母中有zh、ch、sh、r四个舌尖后音。
⑥舌面音。
即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塞气流而形成的音。
普通话声母中有j、q、x三个舌面音。
⑦舌根音(也叫舌面后音)。
即舌根抵住或接近硬腭,阻碍气流而形成的音。
普通话声母有ɡ、k、h三个舌根音。
2.声母的发音方法
声母的发音方法,指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态。
(1)在阻碍方式方面
根据声母发音时开始形成阻碍(成阻)、持续阻碍(持阻)、解除阻碍(除阻)的不同方式,可以把普通话里的声母分为如下五类:
①塞音。
发音时,发音部位形成闭塞,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气流冲破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
塞音有b、p、d、t、ɡ、k这六个。
②擦音。
发音时,发音部位接近,留下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擦音有f、h、x、sh、r、s这六个。
③塞擦音。
发音时,发音部位形成闭塞,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气流先把阻塞部位冲开一条窄缝,接着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即成阻部位先破裂,气流后摩擦成音。
塞擦音有j、q、zh、ch、z、c这六个。
④鼻音。
发音时,发音部位完全闭塞,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鼻腔通过发出鼻音。
作声母的鼻音只有m、n两个。
⑤边音。
发音时,舌尖与上齿龈接触,但舌头的两边仍留有空隙,同时软腭上升,阻塞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舌头的两边通过发出边音。
边音只有l这一个。
(2)在声带是否颤动方面
按发音时声带是否颤动,可以把普通话里的声母分为如下两类:
①清音。
发音时,声带不颤动,透出的气流不带音。
清音共有b、p、f、d、t、ɡ、k、h、j、q、x、zh、ch、sh、z、c、s这十七个。
②浊音。
发音时,声带颤动,透出的气流带音。
浊音只有m、n、l、r这四个。
(3)在气流强弱方面
按发音时呼出气流的强弱,可以把普通话声母中塞音、塞擦音分为如下两类:
①送气音。
发音时,口腔呼出的气流比较强。
送气音有p、t、k、q、ch、c这六个。
②不送气音。
发音时,口腔呼出的气流比较弱。
不送气音有b、d、ɡ、j、zh、z这六个。
把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结合起来,普通话中21个声母的发音总表如下:
发音部位
声母
发音方法
双唇音
唇齿音
舌尖
前音
舌尖
中音
舌尖
后音
舌面音
舌根音
塞
音
清
音
不
送
气
音
b
d
ɡ
送
气
音
p
t
k
塞
擦
音
清
音
不
送
气
音
z
zh
j
送
气
音
c
ch
q
擦
音
清
音
f
s
sh
x
h
浊
音
r
鼻
音
浊
音
m
n
边
音
浊
音
l
需要说明的是:
1.舌尖前音、舌尖中音和舌尖后音不是把舌尖分成前中后三段,而是指把与舌尖相对形成阻碍的部位分成前、中、后,即上齿背、上齿龈、硬腭前部。
舌尖对着上齿背形成的音叫舌尖前音,舌尖对着上齿龈形成的音叫舌尖中音,
舌尖对着硬腭前部形成的音叫舌尖后音。
2.塞擦音zh、ch和擦音sh这三个声母尽管都是由两个字母组成,可它们却都分别是一个音(辅音),不是复辅音。
因此,zh、ch、sh中的“h”不是声母h(喝)。
“h”缀在zh、ch、sh后面是《汉语拼音方案》规定的,应看成翘舌符号。
二、韵母的发音特点与方法
普通话韵母主要由元音构成,有的韵母由元音加鼻辅音构成。
和辅音比较,元音发音时的主要特点是:
①气流在咽头、口腔不受阻碍(这是元音与辅音最主要的区别)。
②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③气流较弱。
④声带震动,声音比辅音要响亮。
(一)单韵母的发音特点与方法
由单元音构成的韵母叫单韵母,又叫单元音韵母,共有a、o、e、ê、i、u、ü、-i[η]、-i[ι]、er这十个。
这其中,前七个都是舌面元音,又叫舌面单韵母;后三个不属舌面元音,可统称为“特殊元音韵母”。
发音时,舌头较高的部位叫舌位,舌位可抬高降低,可伸前缩后;口腔开合的程度叫开口度,开口度可大可小;双唇的形状叫唇形,唇形可圆可不圆。
单韵母的发音特点与方法是:
尽管单韵母发音时各有自己的舌位、唇形与开口度,然而每个单韵母发音时的舌位、唇形与开口度却始终不变。
其中:
单韵母
舌位
开口度
唇形
种类
a
舌面、央、低
口大开
不圆唇
舌
面
单
韵
母
o
舌面、后、半高
口半开
圆唇
e
舌面、后、半高
口半开
不圆唇
ê
舌面、前、半低
口半开
不圆唇
i
舌面、前、高
口半开
不圆唇
u
舌面、后、高
口半闭
圆唇
ü
舌面、前、高
口半闭
圆唇
-i[η]
舌尖前、高
口半开
不圆唇
特殊
元音
韵母
-i[ι]
舌尖后、高
口半开
不圆唇
er
卷舌、央、中
口略开
不圆唇
需要说明的是:
1.用普通话念“私”并拉长读音,音节的后面部分便是舌尖前音-i[η]的读音。
这个单元音韵母不能自成音节,并且只出现在声母z、c、s的后面,构成整体认读音节zi、ci、si。
2.用普通话念“师”并拉长读音,音节的后面部分便是舌尖后音-i[ι]的读音。
这个单元音韵母也不能自成音节,并且只出现在声母zh、ch、sh、r的后面,构成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
舌面单元音韵母i[i]决不会出现在z、c、s和zh、ch、sh、r的后面。
3.“er”是个带有卷舌色彩的元音,因此又称卷舌元音。
发音时,舌位居中,舌尖向硬腭卷起,口略开,唇形不圆。
er虽然用两个字母标写,但仍是单元音韵母。
其中的“r”不代表因素,只是表示卷舌动作的符号,不要以为r是辅音韵尾。
(二)复韵母的发音特点与方法
由两个或三个元音构成的韵母叫复韵母,又叫复元音韵母。
和单韵母比较,复韵母的发音特点是:
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
即复韵母的发音方法是由甲元音的发音状态(舌位、开口度、唇形)快速滑向乙元音(甚至再滑向丙元音)。
这当中,舌位的高低前后,口腔的开闭,唇形的圆展,都是逐渐过渡、变动的,不是突变的、跳跃的;同时气流不中断,中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发出的音要形成一个整体。
如:
复韵母
发音时舌位、开口度、唇形的滑动方向
ai
a→i
ei
e→i
ui(uei)
u→e→i(u→ei)
au(ao)
a→u
ou
o→u
iu(iou)
i→o→u(i→ou)
ie
i→ê
üe
ü→ê
需要说明的是:
1.用“ao”表示“au”,其中的“o”只表示从a到u的滑动方向。
不写作u,而标作o,是为了字形清晰,避免手写体u与n混淆。
2.按汉语拼音方案要求,复韵母iou、uei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分别写成iu、ui。
而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直接用iu、ui来分别取代iou、uei。
3.除单用(在普通话中只有“欸”这个字念ê)之外,单元音韵母“ê”(用普通话念“耶”或“约”并拉长读音,音节的后面部分便是“ê”的读音)在与元音i、ü构成复韵母时写作“e”。
因为单韵母e(鹅)是决不出现在i、ü后面的。
4.有的复韵母可以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者的发音轻重长短并不一致。
韵头只限于韵腹前的i、u、ü,发音轻而短,只表示复韵母发音的起点;它因为介于声母和韵腹之间,所以又叫介音或介母。
韵腹一般由a、o、e、ê充当,i、u、ü、-i、er也可以作韵腹;韵腹是韵母的主干,与韵头、韵尾相比,声音最清晰响亮,所以也叫“主要元音”。
韵尾仅限于韵腹后头的i、u(o),只表示复韵母滑动的最后方向,音值含混而不太固定。
在复韵母中,韵腹在前的叫“前响复元音韵母”,韵腹在后的叫“后响复元音韵母”,韵腹居中的叫“中响复元音韵母”。
复韵母
复韵母
响亮形式
韵头
(介音)
韵身
韵腹
韵尾
ai
a
i
前响复元音韵母
ei
e
i
前响复元音韵母
ui(uei)
u
e
i
中响复元音韵母
au(ao)
a
u(o)
前响复元音韵母
ou
o
u
前响复元音韵母
iu(iou)
i
o
u
中响复元音韵母
ie
i
ê
后响复元音韵母
üe
ü
ê
后响复元音韵母
(三)鼻韵母的发音特点与方法
鼻韵母由元音和鼻辅音韵尾(舌尖鼻辅音n、舌根鼻辅音nɡ)构成,所以又叫鼻音尾韵母。
鼻韵母的发音特点、方法与复韵母一样:
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都是由元音的发音状态自然而快速地滑向鼻辅音韵尾。
如:
鼻韵母
发音时舌位、开口度、唇形的滑动方向
an
a→n
en
e→n
in
i→n
un(uen)
u→e→n(u→en)
ün
ü→n
anɡ
a→nɡ
enɡ
e→nɡ
inɡ
i→nɡ
unɡ(onɡ)
u→nɡ
需要说明的是:
1.“n”既可以作声母,又可以作鼻韵母的韵尾(跟声母n的发音大同小异,只是除阻阶段不发音——用普通话念“安”并拉长读音,音节的后面部分便是韵尾“n”的读音)。
“n”因为是舌尖鼻辅音,所以在作鼻韵母的韵尾时,又可以叫做“前鼻尾韵”;带有前鼻尾韵“n”的鼻韵母,又叫做前鼻韵母。
2.“nɡ”虽然是由两个字母构成,却是一个音素。
不要以为它是由声母n(讷)与声母ɡ(哥)组成。
在普通话中,“nɡ”不能作声母,只能用作鼻韵母的韵尾(与作鼻韵母韵尾的“n”一样,也是除阻阶段不发音——用普通话念“昂”字的一声调并拉长读音,字音的后面部分便是韵尾“nɡ”的读音)。
“nɡ”因为是舌根鼻辅音(发音时形成阻碍部位在舌根),所以在作鼻韵母的韵尾时,又可以叫做“后鼻尾韵”;带有后鼻尾韵“nɡ”的鼻韵母,又叫做后鼻韵母。
3.按汉语拼音方案要求,鼻韵母uen同声母相拼时则省写成un。
这时音节中的“u”便被看作韵腹,调号标在“u”上。
而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直接用un来取代uen。
4.用“onɡ”表示“unɡ”,是为了使字形清晰,避免手写体u与a相混。
第二讲声调与儿化
一、声调
声调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如“yānɡ”(央)、“yánɡ”(羊)、“yǎnɡ”(养)、“yànɡ”(样)四个音节的声母和韵母都相同,但意义不同,这是因为声调不同所致。
普通话的全部字音分属四种调值(不包括轻声、变调),即阴平、阳平、上(shǎng)声、去声。
这四种调类统称为“四声”。
其中,阴平调(第一声)又叫高平调或55调,如“阴”“高”“分”的声调;阳平调(第二声)又叫高升调或35调,如“阳”“得”“忙”的声调;上声调(第三声)又叫降升调或214调,如“上”“属”“统”的声调;去声调(第四声)又叫全降调或51调,如“去”“降”“或”的声调。
二、儿化
“儿化”指的是后缀“儿”(常不写出来)与它前一个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其中,卷舌化了的韵母就叫做“儿化韵”。
如用普通话念“花儿”的时候,后面的“儿”字并不读出来,只在念到“花”这个字音的末尾时加个卷舌动作,使“花”字的韵母(ua)带上卷舌音“er”的音色。
用汉语拼音拼写儿化音节时,只需在前一个字的音节后加上“r”(表示卷舌音色)就可以了。
如“花儿”,写作“huar”。
在普通话里,儿化具有区别词义、区分词性和表示感情色彩的功能。
例如,眼(眼睛)——眼儿(小洞);棍(棍棒)——棍儿(小棍);盖(动词)——盖儿(名词);小孩(冷冷的)——小孩儿(亲切的、喜欢的)。
第三讲直呼与认读
一、直呼音节
什么叫直呼音节?
直呼音节不是死记音节,背诵音节,是学生学会汉语拼音声母、韵母和声调,掌握声、韵成音的规律后,凭借视觉感知,看到一个音节就像看到一个已识的汉字一样,能正确地、直接而迅速地读出音节,不再需要拼读或“呼必有三”了。
直呼音节与整体认读音节不同。
前者是对于本来可以运用两拼法、三拼法或声介合拼法来拼读的音节,却不采用拼读的方法,而是张口即读,进而提高扫读音节的速度;后者是根本不可以进行拼读的音节,只能把它看成一个整体来认读。
二、整体认读音节
为了在连写时明确音节的分界,《汉语拼音方案》在对普通话音节拼写规则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定:
以单韵母i排头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要用y开头——如果i后面还有别的元音,就把i改为y,例如ie→ye、iou→you;如果i后面没有别的元音,就在i前面加上y,例如i→yi、in→yin、inɡ→yinɡ。
以单韵母u排头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要用w开头——如果u后面还有别的元音,就把u改为w,例如uei→wei、uen→wen;如果u后面没有别的元音,就在u前面加上w,例如u→wu。
以单韵母ü排头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也要用y开头,并且不论ü后面有没有别的元音,一律要在ü前面加上y。
加y后,ü上两点要省去。
例如ü→yu、üe→yue、üan→yuan、ün→yun。
小学语文课本把zi(资)、ci(刺)、si(思)、zhi(知)、chi(吃)、shi(师)、ri(日)和上面提到的yi(衣)、wu(乌)、yu(迂)、ye(耶)、yue(约)、yin(因)、yun(晕)、yuan(冤)、yinɡ(英)这十六个音节列为整体认读音节。
即,这些音节可以直接用来给汉字注音,所以要整体识记;在读法上,这些音节不能拼读,要整体认读,就像认汉字一样张口即读,而且读音要响亮、干脆,不拖音。
具体地说,把声母z、c、s、zh、ch、sh、r的音读得长些且响亮,就是整体认读音节zi、ci、si、zhi、chi、shi、ri的音;把韵母i、u、ü、ie、üe、in、ün、üan、inɡ读得响亮且不拖音,就是整体认读音节yi、wu、yu、ye、yue、yin、yun、yuan、yinɡ的音。
第四讲汉语拼音教学策略
一、怎样教好汉语拼音
(一)从字母到音节的教学方法
这是我们传统的、常用的教学方法。
不论教学声母还是韵母,都务必要求教师把握编者意图,正确使用教材,指导学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写、及时练,并使音、形、写、练紧密结合。
1.教学基本步骤(以教学单韵母“e”为例)
(1)教师先出示卡片,范读。
(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看着卡片上的字母,凭借听觉器官,使字母的读音首先在他们的头脑中初步产生印象。
)
(2)指导学生读。
(指导的内容包括口形、发音部位、气息、发音方法等方面。
此环节的目的让学生进一步正确掌握字母的读音。
)
(3)引导学生看图,借图记住读音。
(引导的方法是将图画与字母读音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使这个联系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比较牢固的印象——学生一旦忘记了字母的读音,让他们看看图或想想图,学生就会立即读出字母的读音。
)
(4)板书字母,指导学生认清字形,看清字母的笔顺及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5)将图与字母对照,启发学生借图(指既表音且又表形的图)巩固、记忆字形。
(6)引导学生区别容易混淆的字母。
(7)组织学生看书中范字,指导书写(笔顺、位置)。
(8)要求学生照范字描摹或正确临写。
(9)引导学生练读四声,利用插图指导学生拼读或练习直呼音节。
2.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1)指导“读准音”时要正确用图。
具体地说:
一是要明确“掌握字母读音”与“用图”之间的关系。
用图是手段,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记住字母读音。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抓住主要矛盾,充分利用插图帮助学生记住字母的读音(或字形)。
教学中最好不采用由图引出字母读音(或字形)的做法。
因为:
由图引出字母读音既费时,又不科学——认识图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用图来帮助掌握、记住字母的读音;由图引出字形不准确——声母旁配的插图一般既表音又表形,而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旁配的插图大多只表音不表形。
二是教师引导的语言要准确。
有的图意所表示的读音和字母的读音(指呼读音)相同,如b、p、m、ɡ、k等;而更多的图意所表示的是字母的异调读音,如e、ü、f、c、ui、ɑo、ou、iu等。
因此,借图指导记忆字母读音时,教师引导的语言要十分准确且富有启发性。
前者可问:
字母的(呼)读音和图中所表示的哪个音儿相同;后者可问:
字母的(呼)读音和图中所表示的哪个音儿相近。
(2)指导“认清形”时要适时板书。
具体理由是:
要充分发挥板书的说明、示范作用。
学生“读准音”之后,教师要先把字母板书在四线格的黑板上,再引导学生认清字形,掌握笔顺及字母所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在卡片上让学生认识字形不科学(看不出笔顺)、不准确(没有四线格,看不出字母所占的位置);让学生认识字形之后再板书,既削弱了板书的作用,浪费了时间,学生也是不会很好地掌握字形的。
(3)识、写、练要紧密结合。
具体原因是:
教学字母时,提倡识一个就指导写一个,写后就及时指导练习读四声、拼读或直呼音节。
实践证明:
把识、写、练三者紧密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记忆字母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拼读或直呼音节的能力,符合拼音教学规律及儿童的特点。
若把一课中所有的字母识完后再写,写完后再指导学生逐个练习读四生、拼读或直呼音节,使识与写分离、写与练脱节,违背拼音教学特点,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二)从音节到字母再到音节的教学方法
教完六个单韵母(最好将aieiuiaoouiu这六个复韵母移至教学声母后)之后:
先借助图画教读以拼音形式出现的音节词,再从音节词中提出重点学习的音节;接着分析出组成这个音节的声母、韵母、声调各是什么;最后教学生运用拼读或直呼的方法还原到音节、词语上来。
1.教学基本步骤(以教学声母“b”为例)
(1)看图识词。
指导学生看图:
一棵桃树,树上长着八个桃子;接着教师顺手用拼音在四线格的黑板上写出音节“bā”;然后教师范读,教学生读,还可以引导学生用“bā”进行扩词练习或说一句话。
(2)分析声、韵、调。
首先告诉学生“bā”这个音节是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组成;接着教师拉长发音时间读“b——ā——bā”,分析出构成这个音节的b、ɑ和声调,告诉学生b是这个音节的声母,a是韵母;然后,教声母b的发音和字形(ɑ在前面已学过),强调读音要轻、短,注意利用插图或根据字母发音、字形等特点编成顺口溜,以帮助学生记住字母的音、形。
(3)训练拼读或直呼。
在学生学会声母、韵母的基础上,教学生拼读或直呼,使声母、韵母还原成为音节。
(训练拼读或直呼“b——o——bo”之后,要注意比较声母b与音节bo的不同。
)
(4)指导书写字母。
这种方法,从分析音节入手,从中提取出声母进行教学,使小学生一开始就能粗知声母与音节的不同概念,知道声母是音节的一部分,是音节发音的准备。
运用这种方法,非常便于培养学生养成发声母本音的近似音的习惯,从而为学生练习拼读或直呼音节创造了有利条件。
2.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使用这种方法,一定要抓好分音、合音的训练。
因为分音、合音的过程是既教拼音知识又训练拼读或直呼音节的过程,是教学生掌握拼读或直呼音节要领并逐步达到熟练的过程。
二、如何训练直呼音节
(一)为什么要训练学生直呼音节
训练学生直呼音节具有如下的重要意义:
1.训练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音学 小学 汉语拼音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