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教案鲁教版.docx
- 文档编号:24863540
- 上传时间:2023-06-02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0.64KB
七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教案鲁教版.docx
《七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教案鲁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教案鲁教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教案鲁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教案鲁教版
《桃花源记》教案
[教学目的]:
落实文的朗读和古文字词理解。
进行古文基本知识的积累。
2
要求学生了解作者及文的背景知识,明确作品的解读离不开作者,环境和文化背景。
3
要求复述文基本内容,初步思考作品的含义。
[教学重点]:
1古文字词的掌握,文的翻译。
2作者及文背景知识的了解。
[教学难点]:
古文字词的识记以及知识点的梳理和归纳。
[教学方法]:
教授法,提问法
[时安排]:
1时
[教学要点]:
文朗读,探讨关于文作者的信息,教授生字,生词,归纳古文字词(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㈠导入(分钟)
⑴
今天在上的开头我先请大家来听一首民歌,大家可以先闭上眼睛,一边欣赏音乐,一边勾勒出一副风景画,等到音乐结束。
我要请同学来描述一下他的感受。
(音乐《梦入桃花源》,约2分钟)
⑵
提问。
请2-4个同学来描述一下他听完音乐的感受以及他脑海里所呈现的画面(2分20秒左右)
⑶ 小结辞:
正如同学所说,音乐中所描述的桃花源是个令人是神往的地方,像一个美好的梦。
相信大家对金庸笔下的“桃花岛”并不陌生,那里有美丽的景色,精致的楼台还有俏丽的黄蓉。
那么关于桃源的美梦是谁最先开始做的呢?
那就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了,有个叫陶渊明的东晋文人,他将自己的梦记录了下来,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文《桃花源记》。
(3秒)
㈡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
(10分钟)
⑴提问:
大家知道陶渊明吗?
知道陶渊明的故事吗?
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2-4分钟)
⑵
关于作者陶渊明,书上只做了简单的介绍,他又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
东晋浔阳柴桑人,也是今天的九江市人。
他的曾祖陶侃是东晋初名将,手握重兵,声威煊赫一时。
死后追赠大司马。
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亲也曾做过官。
陶氏为东晋元勋之后,地位虽然不像当时的名门望族一样显赫,也是浔阳的大族。
只是到了陶渊明这一代,因他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便日渐败落。
但他仍然属于士族阶层,大家要知道当时的士族是比较牛的,无论从生活上还是心态上都是高高在上的。
陶渊明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但是他不如意,不久便归隐了。
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当陶渊明四十一岁的时候,再次出来做彭泽县的县令,前后不过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脱离了官场(为什么他辞职不干了呢?
因为在他到任81天的时候浔阳郡派遣“邮至”,也就是相当于督察的这么一个官员来视察,有个小官告诉他要穿戴整齐迎接那位官员,他说“我岂能因为斗米而向这么一个乡村小官点头哈腰的”,一气之下就辞职了。
)也就是著名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陶渊明辞官归里之后,小日子过得还算清闲。
与夫人翟氏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
并且他在家乡有自己的田庄和僮仆,开始一段期期,生活也算安宁自得。
有时他也亲自参加一些农业劳动,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人生哲学的实践。
在这种劳作生活中,与农民有所接近。
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境况愈来愈恶化。
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求禄。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
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
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
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中国的诗歌史上可以担得起“杰出”二字。
他的诗歌总的概括来分成三个部分,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
而最出名的就是以田园生活为题材的,他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使田园诗歌在唐宋以后成为诗歌的重要内容。
(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伤风而进入更纯更熟的境地,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他创造了中国诗歌意境中一种新的,美的类型,一种意韵极为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这一切的取得与其丰富的人生体验分不开的,如果没有田园生活的体验也写不出这些广为传诵的田园诗,从而使陶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奠定了不朽的地位。
)这位老先生喜欢喝喝酒,喜欢种种菊花,喜欢恬淡的隐居生活。
但是他的作品却影响了唐宋元明清的后世文人,比如唐代的王维,孟浩然,他们继承和发扬了他的田园山水诗,比如宋代的苏轼,明代的朱熹都非常地推崇,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崇拜陶渊明,将他视为自己的偶像。
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是说,那是一个动乱的时代:
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并。
这种社会动乱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全感。
另一方面,在这种权力争夺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无不打着崇高道义的幌子。
因此,陶渊明才会有逃避现实的思想,找个地方隐居。
他向往的社会是和平安宁、自耕自食、无竞逐无虚伪、没有相互压迫和残害的社会;他追求的人生是淳朴真诚、淡泊高远、任运委化、无身外之求的人生;他所喜爱的生活环境,也是恬静而充满自然意趣的乡村。
(东晋时代那些专述老庄哲理的诗,被称为“玄言诗”,其最重要的代表,是孙绰和许询。
然而,在东晋玄言诗中却又酝酿着一种新的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山水诗的萌芽。
而且,陶渊明的田园诗,在某种意义上说来,也是山水诗的分支,与玄言诗同样有直接的关系。
玄学本是超世的哲学,它强调人不仅在社会中存在,而且每一个人即每一个精神主体,都是直接面对宇宙存在的。
因此人生的根本意义,也不在于世俗的荣辱毁誉、得失成败,而在于精神的超越升华,对世界对生命的彻底把握。
宇宙的本体是玄虚的“道”,四时运转、万物兴衰是“道”的外现。
从这种观念中引导出人对自然的体悟、追求,以及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观念。
加以江南山水,佳丽可人,对于来自北方的士大夫富有新鲜的刺激,更引起他们对山水自然的兴趣。
由于玄风的影响,东晋散文除陶渊明外,别无名家。
但王羲之的《兰亭序》,却可以说是一篇佳作。
)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桃花源记》就横空出世了,下面我们来对文进行解读。
㈢文基本知识教授和翻译(20分钟)
⑴
播放文朗诵FLSH(3分1秒)同时要求同学将生字注音。
注意朗诵者的断句要领。
初步熟悉文。
⑵第一段翻译,重点字词的归纳。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注意太原是年号,该句交代了时间,主人公,以及他的职业。
)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缘:
沿着。
之:
的)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数量很繁多。
注意:
百步其实是一个大致的数量词,表示估计而已。
)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而美丽,花儿纷纷都落下来。
古今异义:
鲜美:
鲜艳美丽。
今:
味道好。
杂:
别的;缤纷:
繁多的样子。
)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甚:
很;异:
感到奇怪;之:
语气助词;复:
继续;前:
向前;欲:
想要;穷:
形容词-动词走完;其:
指示代词,这,那)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
尽:
到头)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仿佛:
隐隐约约。
)
便舍船,从口入。
(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
省略句。
舍:
舍弃)
初极狭,才通人。
(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
省略句。
才:
仅仅)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复:
继续。
豁然开朗:
形容由狭窄幽暗忽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然:
…的样子,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
然:
…的样子。
俨然:
整齐的样子。
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属:
类。
)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
阡陌:
田间的小路。
交通:
交错相通。
今:
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阡陌)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
其:
这,那。
悉:
都)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黄发:
指老人。
垂髫:
指儿童。
髫,古代小孩的垂发。
,垂髫)
读音:
豁然开朗
俨然
垂髫
阡陌
字词翻译:
缘:
沿着。
缤纷:
繁多的样子。
甚:
很
复:
继续
欲:
想要
尽:
到头
仿佛:
隐隐约约。
才:
仅仅
豁然开朗:
形容由狭窄幽暗忽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俨然:
整齐的样子。
属:
类。
阡陌:
田间的小路。
黄发:
指老人。
垂髫:
指儿童。
髫,古代小孩的垂发。
古今异义:
鲜美:
鲜艳美丽。
今:
味道好。
交通:
交错相通。
今:
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词类活用:
才通人通:
使动用法使人通过
欲穷其林穷:
形容词-动词走完
渔人甚异之异: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复前行前:
名词-状语向前
一词多义:
2舍:
舍弃
“便舍船”
房子
“屋舍俨然”
之:
忘路之远近:
的
渔人甚异之:
语气助词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指示代词,这
㈣提问(10分钟)
⑴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⑵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
⑶桃花源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找出相关句子,并用自己的话表述的的感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⑷复述第一段的内容。
(可选,时间空余时用)
⑸检测字词掌握情况,提问。
(可选,时间空余时用)
[板书]:
豁然开朗
俨然
垂髫
阡陌
之:
忘路之远近:
的
渔人甚异之:
语气助词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指示代词,这
古今异义:
鲜美:
鲜艳美丽。
今:
味道好。
交通:
交错相通。
今:
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词类活用:
才通人通:
使动用法使人通过
欲穷其林穷:
形容词-动词走完
渔人甚异之异: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复前行前:
名词-状语向前
渔人行踪: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作业]:
.背诵文第1,2段(下一时检查)
2抄写遍:
豁然开朗
俨然
垂髫
阡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怡然自乐
3记忆上讲到的所有字词(下一时检查)
4预习文下一部分
[教学后记]:
文言文的教授本来就是一枯燥的事情,因为其中的知识点是考试所必须要求掌握的,因此占用了解释作品内涵的时间,从而避免不了乏味。
用音乐来导入文言是我所能想到的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了。
其实音乐和文学本来就有异曲同工之妙。
都能诠释一种感觉。
而这种感觉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又不尽相同。
对于首次正式地接触文言大家,教师应该占有尽可能多的背景材料,让学生了解,认识作者。
为其以后的阅读和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为文的理解打下基础。
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深层次上的含义。
为什么要放入一个朗诵FLASH,是因为想给学生提供一个文阅读的范例,对于首次接触的文言来说,学生往往不是认不全生词就是胡乱断句,结果往往读得不流利而丧失了作品的感觉。
用朗诵来呈现文,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将学生的情绪带入文,告诉学生文所内涵的基调。
初二的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散文,一般来说对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是一无所知的。
因此教师就应该以讲授为主,并且尽可能地要讲得细致。
帮助学生理解文。
同时要做好归纳整理的工作,将文言的知识分块,集结。
要求并且强制学生记忆,不断地要求他们反复回忆,做好听写之类的检查工作。
另外要求他们背诵,默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桃花源记 年级 语文 上册 教案 鲁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