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统.docx
- 文档编号:24861368
- 上传时间:2023-06-02
- 格式:DOCX
- 页数:51
- 大小:21.78KB
接续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统.docx
《接续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续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统.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接续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统
摘要:
少数民族学校课程如何利用本民族文化教育资源,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统接续的实现。
少数民族学校课程中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的利用可从四个方面寻求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统接续的实现:
一是少数民族学校课程视野的有效拓展;二是课程内容的扩展;三是灵活多样的与儿童生存状态相适应的课程实施方式的采纳;四是谋求有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学校课程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
少数民族;学校;课程资源;民族文化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的集中体现。
泰勒在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公认为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其课程理论研究的范式直到今天仍然在课程领域占重要地位。
泰勒提出课程理论研究必须回答四个问题:
其一,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其二,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其三,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其四,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这四大问题仍是我们今天在研究少数民族学校课程时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
少数民族学校课程目标的确定必然与培养新一代的少数民族成员的期望相关联;对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课程目标的思考必然要与少数民族文化共同体的价值观念、民族文化的传承等问题相关联,而如何才能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的思考则不能脱离少数民族现有的生存环境和少数民族儿童现实的生存背景以及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有效教育方式的继承。
所有这一切积聚成一个基本的问题:
少数民族学校课程如何利用本民族文化教育资源。
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统接续的实现。
一、接续的契机:
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与互动
人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变。
网络时代、基因时代、生命时代的来临,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状态及人的生命本身,影响着教育这一与人密不可分的领域。
一方面,使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发生相应改变;另一方面,人类现有知识体系、课程体系也在逐渐变化。
这种变化第一包括学科的改变,很多学科从内容、方法到形式等方面均有改变,原有的界限分明的学科被一些容纳量更大、包容性更强的边缘学科所替代,更多的学科内容融人学校课程内容中。
第二包括课程内涵的不断扩展,课程不仅指学校中教师讲授的知识,而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学生的学习经验、预期的教育结果、教育过程中影响学生的诸多层面都纳入到学校的课程体系中。
使学校教育课程能切实将重点放在让儿童了解自己,了解世界,了解人类的价值观、希望、梦想以及家庭和社会对儿童的期望的目的上。
切实做到为儿童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妨碍或过早限定儿童发展的巨大潜能和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这些变化促使学校与更大的教育空间相联系,而学校课程本身则应寻求更为广阔的课程资源,以跟上时代的脚步。
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发展呈现出更为特殊的情况,其学校课程面临着更为复杂艰难的局面。
一方面,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的挑战、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挑战,要求少数民族学校教育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使儿童的潜能得到更大发展,建构有利于儿童自身生命体成长,与现代主流文化紧密相连,与现代文明紧密联系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少数民族自身的生存状况限制着他们与现代的学校教育有更多的接触,比如诸多少数民族学校中较为严重的辍学或失学现象就影响着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和作用的层面、层次和范围。
同时少数民族学校教育有着自身发展的特点,有着自身所处的文化氛围,这一民族文化资源影响着少数民族学校课程的内容、途径、方法以及教育的效果。
另外,少数民族儿童的成长本身不能脱离其现实的生存状态,无法逃离孕育其中的民族文化体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少数民族社会共同体文化以及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教育方式影响着生活其中的少数民族儿童的成长。
所有这些让我们相信,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如果不和民族文化传统中的若干因素相衔接并吸收其养分,就无法发挥正常的运转功能,少数民族学校课程如果不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接轨,不纳入民族文化教育资源,不寻求在学校课程中整合民族文化传统,那么少数民族学校课程体系就缺乏最可靠的依托和支架。
因此,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都促使我们寻求学校课程与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接续,即在少数民族学校课程体系中纳人民族文化教育资源,在学校课程中整合民族文化传统,形成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与互动。
可以说接续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契机即产生于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与互动中。
二、接续的内在动力:
寻求走出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困境之路
笔者曾亲历少数民族村寨进行教育考察,发现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实践面临诸多困难。
其中,最大的难题是少数民族儿童的辍学、失学问题。
表现为从小学中年段开始的少数民族儿童辍学现象严重。
以笔者曾到过的一个苗族村寨为例,全村200多人.仅有2名职高肄业生和3名初中毕业生。
据村长介绍,村里有70%左右的儿童能上小学,但只有10%能读到小学毕业,一般是读到三年级以后就辍学在家。
而当地另一个苗族村寨虽然由于附近有一个公办苗族小学(这也是当地唯一一所能招收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苗族品牌学校),但三年级后辍学现象仍然严重。
学校教育基本处于缺失或半缺失的状态。
儿童现实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的影响与作用有限。
学校教育未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发生功效。
而辍学、失学问题形成的最主要原因则在于少数民族学校课程的建构上。
首先是课程的内容—教材。
课程所采用教材的大一统局面既使少数民族儿童缺乏用
自己的语言编写的教材,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同时又使教材中民族传统文化找不到正规的学习渠道,间接造成课程内容中民族文化传承的缺失。
一个苗族村长就认为语言不通是儿童学习的障碍,在学校学不到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则是家长对学校教育信心不足的潜在根源,再加上经济上的窘迫更加重了儿童的辍学状况。
比如,对于一些地区的苗族女孩来说,刺绣与服饰制作是女孩应掌握的一项主要技能。
这种技能在女子婚嫁中是衡量其是否是好媳妇的重要祛码。
而刺绣和服饰制作是苗族不愿丢弃且引以自豪的重要民族传统。
这项技能在学校中是无法学到,只能在家庭中学习,女孩会为了学会刺绣和服饰制作而不进学校。
笔者在一些少数民族村落进行访谈时,就有女孩及父母等亲自向我表示过这种想法。
类似这种情况在一些民族中是比较普遍的。
由于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少数民族小学的教材仍使用汉族版本的全国统编教材,使本民族文化传统内容的传承找不到正规的渠道。
从学校这个角度来说,民族文化的传承内容是基本处于缺失状态的,而且这种缺失状况又加重了学生的辍学、失学现状。
由此可以看到只有在课程内容中融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学校课程才会具有生命力。
其次是课程的实施-—教学。
课程实施过程中双语教学的举步维艰也是少数民族儿童辍学、失学现象严重的原因之一。
对于那些散居的少数民族儿童来说,由于无法上民族小学,只能到汉族学校插班的情况很普遍,所以语言问题最为突出。
而即使是专门的民族学校由于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4-6年级也普遍采取杜绝民族语教学。
以苗族为例,苗族儿童一般在上学之前听不懂汉语,也不会说普通话,与同龄儿童相比多一个语言关要过,这个关一般要到3、4年级才能过,所以学习成绩一般较差,学习信心大受打击,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学习效果,大大降低了学校教育的有效性。
而即使是专门的苗族学校,其双语教学也只能在1-3年级进行,4-6年级则普遍采取杜绝苗语教学。
虽然国家鼓励少数民族学校进行双语教学,人大代表还曾专门就少数民族的双语教学的问题提出议案,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仍举步维艰。
一个苗族小学校长曾亲自对笔者谈到苗族双语教学的进退两难的境地。
进,面临着师资缺乏、在高级别的教育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困境。
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民族学生在初中和高中时会面临着与汉族学生同样的升学竟争。
虽然所在地区有一所民族中学,招收各少数民族的学生。
初中以后学生可推荐到那里去学习,这部分学生还有可能继续上高中。
但毕竟每年推荐的名额有限,比如2001年他自己所在的苗族小学就向这个民族中学推荐了三个学生。
但大部分学生还是要与汉族学生一起进行升学考试。
这个苗族小学校长认为如果在三年级以后继续进行双语教学,且不说学校没有足够的双语师资,就是有也要实行杜绝苗语教学,否则苗族学生在高级别的教育竟争中势必处于劣势。
退,则教育根本无法进行。
少数民族学生接受教育的状况会更差,辍学、失学的现状无法得到有效的改善。
因为如果不进行双语教学。
苗族儿童的学习效果会更不理想,完全无法进行学习。
这种进退两难的现状制约着苗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发展以及苗族儿童的就学状况,制约着学校教育在苗族儿童的生命成长中所应发挥的功效。
其他少数民族也有类似的情况。
第三是课程的实施者—教师。
许多少数民族缺乏足够的师资,特别是缺乏既懂民族文化,会民族的母语又受过国家正规师资培训的教师。
拿笔者曾采访过的炎方乡法洒村为例,正是由于缺乏本民族师资所以不能开办本村的民族小学,全村几十个小孩只能到附近汉族小学插班。
而另一个条件较好的三道坎民族学校虽然8个教师都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但是8个教师中只有三个是苗族,能进行双语教学,其余四个都是汉族,不能用苗语教学。
而且,这8个教师要担负全校3-5年级140个左右学生所有课程的教学任务。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师资仍然是缺乏的。
与学校教育未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发生功效的现状相对应,少数民族寓于生活中的教育却在儿童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事实上,在我国众多民族中,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与本民族文化传统和现实生存状态紧密相连的教育方式。
在这些民族教育方式下,教育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与生活习俗融为一体。
家庭、节日、集会等是主要的教育场所,是习得社会经验的主要时空,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途径。
这正是一些少数民族在其学校教育相对薄弱以及学校中民族文化传承缺失的情况下,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得以代代相传,保持浓郁民族特色的根本所在.靠着这种浸润于民族土壤中的教育,诸多少数民族成功地将本民族一个个呱呱坠地的婴儿—自然人塑造成为具有本民族文化特征的社会人—民族人.这些少数民族教育方式是该民族在与自身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适应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最适合该民族现实的社会生态环境,与少数民族儿童活的生存状态紧密相连,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极具活力,效果显著,其中有着民族学校课程可资利用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它们应该成为少数民族学校课程体系不可多得的宝贵教育财富。
因此,走出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困境之路只能是寻求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两者的接续。
即在少数民族学校课程体系中纳人民族文化教育资源,在学校课程中整合民族文化传统。
既把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中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的民族教育传统这种特定的、卓有成效的教育方式继承下来,同时又吸纳近代在城市中己反复实践过的学校教育与现代化紧密结合的优势。
三、接续的实现:
少数民族学校课程中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的利用
(一)少数民族学校课程视野的有效拓展
课程不仅指学校的上课,而是指学生的学习经验、预期的学习结果以及教学过程中
诸多影响层面等。
少数民族可资利用的文化课程资源很丰富,包括语言、仪式、民间游戏、社会活动、民族文化传统等。
教育人类学认为,要对教育作出正确理解,必须考虑一个在教育方面有意义的关系范围的广泛开拓,这种开拓要超过以往把教育视为一种孤立现象所探讨的范围。
这一理念在今日我们思考少数民族课程视野的拓展的时候仍然深具意义。
因此,在解决今日苗族地区学校课程所面临的问题、力求为其找到一条有效途径的时候,我们应首先了解苗族儿童的实际的生存状态、实际的教育需要,并打破将课程仅仅看成是课堂教学或在学校中所学知识,将课程形式仅仅看成讲授及传授知识等的旧观念,寻求课程拓展的新的突破口。
将课程的视野延伸到儿童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中,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课程形式,使儿童在教育生活中获得生命的成长。
(二)课程内容的扩展
首先是教材与课程活动设计。
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应精心选择大量与儿童生活紧密相关,文化底蕴深厚,能吸引儿童,感染儿童,使他们获得有益经验的基本内容加人到教材内容之中,使课程容量增大,民族文化教育资源丰富,教材新颖,‘富有美感和儿童情趣。
同时,学校课程活动设计和所选教材应考虑到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校的需要。
鼓励乡土教材、地方教材和具有民族文化特色、或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的教材的编写、采用与实施。
其次是民族文化中独特文化符号的认读。
在卡西尔看来,文化就是一种独特的符号系统。
对少数民族来说,符号系统是民族文化的独特层面.这种符号是民族共同体内部所有成员所共同认同的。
某种文化的特定符号在民族共同体内部会引起相同的感受。
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系统在少数民族中代代相传的过程,就是下一代对其民族特定文化符号的了解、识别、认同、记忆与应用的过程,也是其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
这一过程中,民族文化的某些特定的社会活动、仪式等起了很大的作用。
这种作用是学校教育系统所不能起到的,更不要说在某些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缺失的状态下更是如此。
这种传承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
它对于今天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现代文明交融中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持矛盾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少数民族学校课程应将少数民族独特文化符号的了解、识别、认同、记忆和应用的相关内容纳人到学校课程体系中,成为其中重要的课程资源。
如将少数民族儿童立体的生活状态中民族文化传统仪式、民间游戏、社会活动等的参与纳人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中,使少数民族学校与民族文化传统间建立亲密的内在的联系。
(三)灵活多样的与儿童生存状态相适应的课程实施方式的采纳
课程不是一种机械的操作程序,而是与民族实际生存状态紧密相连的教育形式。
因
此儿童成长过程中,其寓于生活中的教育与所受学校教育应处于相互接续的状态。
从少数民族学校课程来说,借鉴民族传统文化中卓有成效的教育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课程实施方式将民族文化认同教育融人到学校教育中是实现这种状态的重要手段。
具体方式有如下四种。
1.利用广播、电视等多媒体教学方式为载体,以民族文化传统内容为软件进行文化传播。
这种方式既不丢失以家庭为教育场所的特点、不脱离儿童的生活实际,又使课程实施方式灵活多样,还可提供儿童与其民族文化认同紧密相连的内容。
这种方式家长愿意接受,儿童兴趣浓厚,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族文化传统教育。
2.走出去。
学校采取走访式教学,让教师走村串巷,采取问答式教法,深人儿童生活实际,对儿童实施个别的或小群体的教育。
这对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普及来说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3.请进来。
将本民族中民族文化经验丰富或学识丰富的人请进学校做教育顾问,或对某些教师胜任不了的民族文化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及传授。
使本民族传统文化得以进人学校教育的课堂,让学校教育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正规的教育途径,让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学校教育的教学内容。
如苗族人喜爱的刺绣就可以这种方式进行传授。
4.举办夜校。
如在苗族相对集中的聚居地举办民族夜校,由教师或苗族中民族文化经验丰富或学识丰富的人进行讲授,成人和儿童均可参加。
也可提供教育空间有针对性地对家长开设与家庭教育有关的内容,让家长相互讨论与交流经验,提高家长素质。
(四)谋求有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学校课程体系的建立
少数民族学校课程应该是从各民族文化传统土壤中长出的一棵大树,根深叶茂,浸
润着民族文化,亦充分吸收着现代社会的营养,它交织着传统与现代,接续着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统。
而对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的利用是其成为现实的重要前提。
教育人类学认为,人之为人的特性就在于他本性的丰富性、微妙性、多样性和多面性。
因为人的发展方式也应是丰富多彩、多样化的。
正由于此,少数民族学校课程体系也不应成为一个机械的操作体系,而应力求丰富多样。
由此,少数民族学校课程改革也应从少数民族现有的生存状态出发,建立多民族文化相互理解、相互共存的“和而不同”的少数民族学校课程体系。
参考资料:
[1]施良方著:
《课程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德〕沃托·F·博尔诺夫著,李其龙译:
《教育人类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责任编辑:
龙藜
阅读:
1337次
[2005-07-1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接续 学校 教育 少数民族 文化 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