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子沟一级电站初步设计报告说明.docx
- 文档编号:24856227
- 上传时间:2023-06-02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78.11KB
板子沟一级电站初步设计报告说明.docx
《板子沟一级电站初步设计报告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子沟一级电站初步设计报告说明.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板子沟一级电站初步设计报告说明
板子沟一级电站初步设计报告说明
Ⅰ综合说明
1.1绪言
1.1.1电站概况
汶川板子沟一级电站位于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绵池镇境内,电站距汶川县城12km。
首部枢纽位于岷江一级支流板子沟内与一小沟交汇下游约30m距沟口约5.5km处,引水路线布置在板子沟右岸,经4.027km引水路线至下游距沟口约500m处的板子沟右岸建厂房。
电站的开发方式为引水式,无调节性能,除发电外,无其他综合利用要求,电站引用流量为1.5m3/s,设计工作水头为550.m,装机2×3200k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为3204.2万kwh,保证出力为1237kw,年发电利用小时数为5006h。
1.1.2设计工作进度情况
经阿坝州和茂县有关部门批准,本站由汶川浙丽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开发,作为汶川地方电网的骨干电站,并经35KV上网。
受业主委托,我队对该站的建设条件、开发规模、投资效益进行实地勘测、比选、设计和论证,编制本报告。
1.2水文、气象
1.2.1流域概况
板子沟一级电站位于汶川县绵池镇境内,坝址在板子沟上游与一小沟交汇处,厂址位于板子沟距沟口的板子沟右岸,从取水口至沟口有乡村公路与国道213线相连,全流域基本情况概述如下。
板子沟系岷江上游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汶川绵池镇与草坡乡交界的雪隆包,河源分水岭海拔5314米。
主要支流上游正沟沿北东15°~20°方向至福烟沟汇合称福烟沟,从福烟沟再沿北东30°~40°方向流至绵池镇板子沟村高坎汇入岷江,河流全长15.5公里,相对高差4024米,板子沟流域总面积58.5平方公里,河流平坡度为149.7‰,流域下游呈窄长形,上游呈扇形,中下河谷狭窄,河道坡度陡,水流湍急,
板子沟流域以西南为汶川草坡河上游的长河坝,南与马念坪相邻,西与理县的浦溪沟相连,东与汶川板桥沟隔江相望,沟内地势西高南低,群山起伏,峰峦重叠,地貌崎岖,河 槽切割深度较大,形成高山峡谷,河谷两岸陡峭,沿河阶地不发育,河床多系块卵石组成。
板子沟流域地处四川西北高原的东缘,地势高亢,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流域上游山原地形,山顶海拔在4000m以上,至岷江汇河口处约1300m,流域平均海拔在2800m左右。
流域形状大致呈扇形,全流域平均宽度约6.5km;中、上游平均宽度约8km;下游平均宽度约4km。
中、上游河床深切,水流湍急,比降较大,断面多呈“v”型;两岸陡峻,由石块、砂卵石组成。
沿河沟系发育,支流较多。
下垫面森林植被良好,覆盖率在80%以上,与流域下游及岷江河谷地带绝然不同,存在着显著地差异。
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域内降水量较域外降水量要丰沛得多。
板子沟一级电站坝址距沟口约5.5km,控制流域面积45.34km2,域内河长10.0km,建设区河段平均坡降104.6‰;电站厂址距沟口约0.3km,,控制流域58km2,域内河长15.2km,平均坡降128.5‰。
1.2.2气象
板子沟流域无气象资料。
属川西高原气候区,冬季较长,11月至翌年3月气候寒冷少雨,4月份气温开始回升,高山积雪融化径流逐渐增大,5月至9月为主汛期,气候湿润温和。
根据汶川县气象站(距板子沟一级电站12km)1959-1980年气象资料统计,概述板子沟附近的气候特性。
多年平均气温13.5,极端最高气温发生在8月份为34.0℃;极端最低气温发生在1月份为-6.8℃。
全年日照数为1705.5小时,霜期从11月上旬至翌年3月上旬,多年平均霜日为46天,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9%,瞬时最大风速17m/s,最大积雪厚度70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20cm口径蒸发器)为1858mm。
根据桑坪水文站1977-2001年降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512mm,主要集中在4-9月,占全年的85.8%。
年最大1日52.5mm(2001年9月),大于50mm的暴雨日数有1次,大于30mm的降水日数24次。
1.2.3径流
板子沟一级电站所处的板子沟流域无实测径流资料,板子沟是岷江上游的一条小支流,流域中上游植被良好(本电站取水口以上),流域的中上游与雨水较丰的草坡河、理县浦溪沟相连,因而板子沟流域与杂谷脑河流域在地貌、植被等下垫面因素比较相似,气候降水等气象因素差异也不大,故其径流特征也具有较好的相似性。
根据杂谷脑河下游桑坪水文站提供的资料分析,其多年平均流量为110.0m3/s,最枯年1959年平均流量为91.9m3/s,最丰年1963年年平均流量为122m3/s,丰枯水之比为1.327,丰枯水年与多年平均流量相比为1.109倍和0.835倍,故年际变化较小,从年内分配来看汛期5~10月)的径流占年径流的79%,枯水期(11~4)月占全年径流的21%,年内分配较不均匀,枯水期径流变化不大,较稳定。
在杂谷脑河上的下游有桑坪水文站,往上有杂谷脑水文站,两站均具有长期实测水文资料经审查复核资料具有可能性、一至性和代表性,能够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经分析,设计流域与桑坪水文站控制流域在气候、地貌、植被等自然地理因素上基本一至,在径流、降水、暴雨洪水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因此把桑坪水文站和杂谷脑水文站作为本电站水文分析计算的参证站。
板子沟的上游与草坡河和理县浦溪沟相连,中上游的水文气象特征介于杂谷脑水文站与桑坪水文站之间,其中杂谷脑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2404km2,利用两站同步系列资料,推求出两站之间的区间径流深,并对区间径流深进行频率计算。
经验频率采用P=
×100%计算,理论频率曲线选用P—Ⅲ型,其频率计算成果见表1—2—1。
板子沟一级电站(取水口)设计径流计算成果表
表1—2—1
多年平均径流量(m3/s)
Cv
Cs/Cv
设计年径流量(m3/s)
P=10%
P=50%
P=90%
0.950
0.117
2
1.082
0.944
0.823
根据区间径流深的频率计算结果,结合典型年选取的原则,在桑坪水文站实测年径流系列中选取丰水年(P=10%)、平水年(P=50%)、枯水年(P=90)三个典型年,并把其分配模型移置到板子沟设计流域,作为板子沟一级电站年内分配模型进行年径流年内分配计算,其计算成果见表1—2—2。
板子沟一级电站(取水口)设计代表年各月平均流量表
表1—2—2单位:
m3/S
项目
代表年
P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平均
丰
1960
10
0.279
0.257
0.25
0.405
1.179
2.439
2.176
1.804
1.848
1.209
0.685
0.45
1.08
平
1979
50
0.326
0.291
0.287
0.454
1.248
1.612
1.549
1.179
2.12
1.247
0.6
0.413
0.944
枯
1967
90
0.272
0.236
0.235
0.315
1.441
1.723
1.869
0.89
1.135
0.94
0.49
0.327
0.823
1.2.4洪水
设计流域无实测洪水和历史洪水调查资料,域内地势较高,水气充沛,时常有暴雨发生。
从河床及两岸沟壑的冲刷痕迹表明,暴雨强度大、历时相对较短,山势陡峭,汇流时间短,洪峰形成快,峰型尖瘦,挟沙能力强,推移质显著。
据1984年《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以下简称《84手册》)分析,流域附近年最大24h雨量均值35mm左右。
通过移用桑坪站25年的年最大6h、24h实测暴雨量,得出的坝、厂址设计暴雨频率值,采用《84手册》中的推理公式,即Q=0.278ψiF。
计算方法和取用参数均按《84手册》的要求进行,其计算过程不作详述。
由以上设计暴雨及产、汇流参数,计算各设计频率的洪峰流量,
1.2.3泥沙
板子沟泥沙主要来源于汛期大气降水引起的地表侵蚀和水流对河床的下切,以及沿河小支沟两岸滑坡崩塌等重力侵蚀。
在暴雨期,洪水挟带着大量的悬移质泥沙和稚移质泥沙侵蚀沟谷。
推移质泥沙主要来源于坡度较陡的地段和各支沟。
从河床的结构分析,以粒径较大的卵石居多,以至直径在0.2-1m左右的漂卵石和滑坡带来的大块石;其它时期坡面侵蚀不大,泥沙相对较少;平、枯水期河水清澈,泥沙更少。
电站坝址以上流域森林植被覆盖率在80%以上,水土保持良好,多年平均年输沙量在0.985万吨左右。
设计流域无实测泥沙资料,因此从地区上通过对多站泥沙资料的分析计算,找寻其地区变化规律。
参照《79手册》多年平均悬移质年输沙模数等值线图,采用其比较均衡的杂谷脑站的年输沙模数作为电站坝址的年输沙模数。
即电站坝址多年平均悬移质年输沙模数为252t/km2,多年平均悬移质年输沙量0.985万吨。
根据设计流域的实际情况,以河流悬移质输沙量与推移质的比例关系,估算电站坝址处多年平均推移质输沙量。
即推移质输沙量按悬移质输沙量的15%估算,其值为0.148万吨。
因此,估算板子沟一级水电站坝址多年平均输沙总量为0.985+0.148=1.133万吨。
1.3区域地质概况
工程建设区河段内出露的地层,除有各种成因类型的全新统和更新统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分布于沟谷、斜坡、平台、山顶夷平面外。
主要出露地层为古生界泥盆系月里寨群下组(Dyl1)岩层和古生界志留系茂县群第二组(Smx2)岩层和元古界黄水河群下部岩组(Pthn1)岩层。
工程建设区位于雪隆包花岗岩体的东侧,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龙门山华夏构造体系中段与薛城~卧龙“S”型构造的交汇处。
与工程相关的地质构造为区域性的具有活动性的深大断层~茂汶断层,地质构造比较复杂,该断层规模宏大,延展深远,沿之具有多期岩浆活动,电站工程建设区位于茂汶断层东支断层(F1)与中支断层(F2)和西支断层(F3)之间的长条形镜状断块内,该断层系一活断层,自晚更新世以来曾有明显活动,尤以茂县~草坡一带为甚,沿之既有顺扭蠕滑亦有地震活动。
根据国家地震局发布的地震潜在危险区划资料和福堂水电站地震地质研究及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草坡~汶川~茂县地段,茂汶断裂带属潜在地震危险区,震级上限为7级,地震烈度≥Ⅷ度,工程建设区紧邻汶川且位居断裂带上,其最大地震烈度也可能达到Ⅷ度以上,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性差。
参照福堂水电站、中坝闸址地震动参数取值,50年超越概率为10%的烈度值和基岩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应分别≥7.9度和194cm/s2。
故建议工程建设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取0.20,按Ⅷ度抗震设防。
1.3.1建筑物区域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
1.3.1.1首部枢纽
取水建筑筑物~底格栏栅坝位于距板子沟沟口约5.5km左右的河段上。
取水枢纽处河流流向由北西向南东流经坝区,河谷宽约12~40m。
左右岸地势开阔平缓,高出河水面约3~5m左右,系河流冲积形成的高河漫滩和一级阶地,其地层岩性为漂卵砾石夹砂组成,结构较为紧密,透水性强,其承载能力完全满足底格栏栅坝对地基的要求。
建议处理好左右坝与漂卵砾石夹砂的接头,由于坝接头为漂卵砾石夹砂层,存在绕坝渗漏的条件,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技术措施防止绕坝渗漏,并对坝接头和坝上下游两岸边坡作好抗冲刷工程措施。
因谷底堆积物无勘探资料以资论证,根据岷江的大小支流的沉积规律分析,谷底堆积物深厚,松散覆盖层厚度至少大于20m。
主要为漂卵砾石夹砂,该层结构较为紧密,透水性强,其承载能力完全满足底格栏栅坝对地基的要求。
但由于河道变迁及洪枯水力条件的差异,谷底堆积物中可能存在泥砂或砂层透镜体,在坝基开挖中应注意清除。
坝基持力层的均匀性较差,且透水性强,具有产生坝基不均匀变形和渗透变形的可能性,为此必须采取适宜的抗不均匀变形工程措施和防渗工程措施进行处理。
1.3.1.2引水线路
引水线路位于板子沟右岸,由取水口至隧洞出口长约4066.62m之地段内,岸坡高耸,地形陡峻,多为悬崖峭壁或陡坡,根据地形地貌特点及岩性、构造条件、施工条件的难易程度,经认真分析研究认为宜采用暗涵、沉砂池、隧洞、调压井相结合的右岸引水方案。
1.3.1.3压力管道
压力管道沿隧洞出口的山坡斜向板子沟布置,斜坡平均坡度约35°左右,分12段布置,共设镇墩13个,隧洞出口为0#镇墩,厂房为12#镇墩。
0#至2#镇墩基础置于元古界黄水河群下部岩组(Pthn1)的岩体上;3#至11#镇墩基础置于第四系崩坡积层(QCoL+dl4)亚粘土夹块碎石层上,12#镇墩基础置于第四系冲积层(Qal4)漂卵砾石夹砂层上。
综上所述,其承载能力均能满足墩基对地基的要求。
由于墩基置于不同的地层上,设计上应注意防止管道墩基的差异性变形问题。
但考虑到松散堆积体其组成成份较为复杂,应注意防止墩基的不均匀沉陷问题。
1.3.1.4厂房
厂房位于距板子沟沟口上游约500m左右的右岸一级阶地上,厂基表层为耕作土,厚0.5~2m,下部为河流冲积之漂卵砾石夹砂层,阶地顺河流方向分布,长150m,宽40~60m,高出河水面约2~5m,阶地平缓开阔,堆积物深厚厚度大于20m。
结构较为紧密,透水性强,其承载能力完全满足厂房基础对地基的要求。
在施工中应先将耕作土全部清除,将厂房基础置于较密实的漂卵砾石夹砂层上。
但由于河道变迁、地形和水动力条件的差异,漂卵砾石层内可能有泥砂或砂层透镜体,当其分布于持力层内时,将存在不均匀变形问题。
由于厂基地层结构复杂,均匀性差,未进行勘探论证,尚难肯定地基持力层内有无易压缩变形的软弱夹层,为此,建议在施工开挖至建基面高程后,应进行浅井勘探,查明持力层内有无软弱夹层,以便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进行处理。
1.3.2天然建筑材料
板子沟水电站工程所需天然建筑材料,除块石及围堰土料可就近,就地采取外,粗骨料碎石可利用隧洞开挖出来的中硬岩洞碴,用碎石机加工后使用,从质量到数量均能满足工程要求。
细骨料砂,工程建设区内板子沟只有少量的砂,远远无法满足工程需求,只能从离工程建设区约4km处的岷江上,下游10km的范围内的砂石料场购运,从质量到数量均能满足要求。
1.4工程任务和规模
1.4.1社会经济概况及建设的必要性
1.4.1.1社会经济概况
汶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地处岷江上游青藏高原东部和成都平原西部之间的过渡地带,居于东经102°51′至103°44′与北纬30°45′至31°43′之间。
东邻彭州市和都江堰市,南与崇州市、大邑、芦山毗邻,西与小金、宝兴接壤,西北和东北分别与理县和茂县连接,地跨岷江两岸,是川西高原和川西平原的交通要道。
全县东西宽84公里,南北长105公里,其中高山面积占73.5%,河谷平坝占26.5%,汶川县现共有森林面积275.128万亩,森林覆盖率44.92%,全县辖8乡6镇,126个村,428个村民小组,根据汶川县统计资料,全县共有人口11.27万人,总户数21889户,其中非农业人口37547人,城镇总户数7589户,农业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6.5人,为羌族聚居区,羌族占总人口的31.02%;汉族占总人口的50.54%;藏族占总人口的16.93;其它散居民族占人口的1.51%。
2004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74790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82528万元,农业实现增加值12523万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646万元,改革开放后,汶川县工业、农业、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新的时期提出了强农业、兴旅游、重基础,开水电的经济发展战略。
1.4.1.2电站建设的必要性
1.4.1.2.1板子沟一级电站的建设符合汶川县电力发展要求
汶川县北部已有几个县级以下小型水电站,其总装机约6800kw,但这些电站均是径流式电站,容量小,很不适应当地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冬季,常在低压状态运行,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缺电现象较严重,本电站建成后,县内北部县级以下小水电站总装机可达11800kw,能基本满足,拟建电灌、旅游、新增设备和城乡用电发展要求,对汶川经济振兴起飞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另外随着川电外送,四川电力供不应求,整个省网缺电也较严重,为开拓外部市场提供了条件。
板子沟一级电站预计在2006年左右建成,其电量是能够为电力市场所吸收,开发板子沟一级电站,对改善汶川县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环境,促进当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增加地区财政收入,调整经济结构和第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民族经济的共同频荣和进步,保持地区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开发板子沟一级电站的建设既符合目前“西部大开发”的要求,又能适应电力市场的变化,并可促进板子沟流域的滚动开发,同时对振兴地方经济也起到积极作用,因此,修建板子沟一级电站是非常必要的。
1.4.2流域规划
根据板子沟地质条件和实地勘察结果及流域分布情况,此沟流域干流上内规划电站二座,分别是板子沟一级电站2×3200KW、板子沟二级电站2×1000KW。
板子沟一级电站板子沟下游段,为径流式电站,板子沟一级电站取水建筑物~溢流坝位于板子沟与一小沟交汇处下游约30m左右河段上取水,本电站根据所处地的地形、地质、水文条件采用引水式开发,利用河道落差为570.m,由于取水口河段狭窄,两岸又为陡岸,河底坡降又大,无成库的地形条件。
故取水口采用低滚水闸坝取水,其正常拦水位根据水工布置,确定为1889.5m,经右岸65.16m暗涵、通过3973.m引水隧道、再经1065m压力管道输水至岷江一级支流板子沟距河口约300m左右处的板子沟右岸的一级阶地上建发电厂房,装设2台CJ20—W—90/2×9型冲击式水轮机,发电机额定出力3200千瓦。
电站拟采用发—变组单元接线,35kv进出线一回,至棉篪变电站上网。
板子沟二级电站在板子沟一级电站的上游,取水口控制流域面积30.78km2,取水口集雨面积较小,可引用的流量较低,加之,取水口河段狭窄,两岸又为陡岸,河底坡降又大,无成库的地形条件,保证出力较低,因此,板子沟二级电站只能装机在1600kw—2000kw之间。
板子沟二级电站取水后经右岸100m明渠、2800m的引水隧洞、550m压力管道引至板子沟沟一级电站坝区上游一开阔地建发电厂房,装设2台CJA237—WJ—70/1×7型冲击式水轮机,发电机额定出力800千瓦。
电站工作水头288米,引用流量0.68米3/秒,保证出力325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1086万千瓦小时,年利用小时为5124小时。
1.4.3水利动能
据水能计算水电站的保证出力为1137kw,设计引用流量在0.934~1.86m3/s区间内选用。
对应的出力为4000~8000kw。
再结合电力系统的特点、负荷情况,拟定2×2000kw、2×2500kw、2×3200、2×4000kw四种装机方案,进行动能经济比较,推荐2×3200kw为设计装机方案,其多年平均发电量为3204.2万kwh,装机年利用小时数5006h,装保比5.62倍。
1.4.4供电范围、设计保证率
板子沟电站位于汶川县绵池镇,电站建设后投入汶川地方电网运行,供电区主要为汶川县城,以及附近城镇、厂矿、风景旅游区等。
多余部分通过地方电网进入大网销售,按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比重,重要性确定板子沟一级电站设计保证率采用90%。
1.4.5水电站规模
板子沟一级电站位于汶川县绵池镇板子沟下游段,为径流式电站,板子沟一级电站取水建筑物~溢流坝位于板子沟与一小沟交汇处下游约30m左右河段上取水,本电站根据所处地的地形、地质、水文条件采用引水式开发,利用河道落差为570.m,由于取水口河段狭窄,两岸又为陡岸,河底坡降又大,无成库的地形条件。
故取水口采用低滚水闸坝取水,其正常拦水位根据水工布置,确定为1889.5m,经右岸65.16m暗涵、通过3973.m引水隧道、再经1065m压力管道输水至岷江一级支流板子沟距河口约300m左右处的板子沟右岸的一级阶地上建发电厂房,装设2台CJ20—W—90/2×9型冲击式水轮机,发电机额定出力3200千瓦。
正常尾水位根据水轮机的布设,厂房防洪等因素确定为1321.04m,电站毛水头为563.84m,工作水头为550.0m。
1.5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1.5.1工程等级及设计标准
汶川县板子沟一级电站为单一发电工程、径流、引水式电站,装机6400KW(2×3200KW)。
电站由首部枢纽、输水系统及厂区枢纽组成。
闸坝下游无重要城镇及交通干线,根据《GB50201—942》的规定,本工程属5等工程,主要建筑物按5级建筑物设计,次要建筑物按5级建筑物设计。
根据规程,本工程首部枢纽的设计洪水按三十年一遇设防,校核洪水按二百年一遇设防。
厂区枢纽设计洪水按三十年一遇设防,校核洪水按一百年一遇设防。
另外,根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力参数区划图),确定本工程场地基本烈度为7度,因此本工程主要建筑物按7度设防。
1.5.2工程布置
通过勘测设计人员和业主工程技术人员多次实地共同踏勘。
拟定了两个坝址方案比较,选定在板子沟与两支沟交汇处建坝,既不影响二级电站的开发,又可以减少工程的投资。
.
引水系统布置在板子沟的右岸,由引水暗涵,沉沙池,调压井,与压力管道组成。
引水隧洞全长约4027.262m,纵坡比降为1/1500,设计流量为1.5m3/s的有压隧洞,断面为城门洞形,尺寸(b×h)为1.5m×1.85m,全隧洞共有4个转弯点,调压井位于板子沟右侧的山顶平台上,上接引水隧洞。
调压井直径2.0m,井高19.427m,井顶高程1902.440m,井中心线在引水隧洞(含暗渠)桩号4+016.665m处,隧洞末端桩号4+038.422m连接压力管道进口。
压力管道轴线长1065m,由于管道长,采用联合供水方式。
在管道桩号1+063.06m处设分岔管,将主管分为两根支管分别与两台水轮机组连接。
厂区枢纽布置在距离板子沟口约500米的板子沟右岸的二级台地上,该处地势开阔,台地宽有40米,长有200米,河岸筑有浆砌块石永久防洪堤,堤上是新修的砼乡村公路通过吊桥与国道213线相连,新的都-汶高等级公路建成后距厂房只有30米,交通十分方便.而且有较好的压力管道和厂房布置条件,尾水直接排入板子沟,排水顺;距离短.在该处建厂基本没有什么附加工程.可节约工程投资.厂区枢纽由主厂房、副厂房、升压站及进场公路等组成。
1.5.3主要建筑物
通过本阶段选址、推荐取水枢纽位于在板子沟与两支沟交汇处建坝,在距离板子沟口约500米的板子沟右岸的二级台地上布置厂房,电站由首部枢纽、引水系统及厂区枢纽三部分组成。
1.5.3.1首部枢纽
首部枢纽位于板子沟上游5.5公里的两支沟交汇处,此处河床宽约40m,河岸基岩裸露,两岸覆盖层厚大约20m,河床堆积物为冲积砂卵砾石含漂石层,厚20m,能满足底格拦栅坝对地基的要求。
1.5.3.2底格拦栅坝方案
底格拦坝栅兼有进水和泄水作用,于选择的坝址处,河床中部布置6m长底格拦栅坝段,在两岸布置护坡相连,底格拦栅坝段长12m,坝顶高程为1889.50m,坝顶宽均为2.25m,坝底宽均为6.0m,于坝前设13.95m的C10砼铺盖,厚0.30m,坝后设长6.0m的C25砼护坦,护坦末设低于河床2.8m的深齿槽及防冲槽。
底格拦栅槽宽1.5m。
通过水力计算确定坝前设计及校核洪水位为:
坝前设计洪水位为:
1891.72m(P=3.33%,Q=116m3/s)
坝前校核洪水位为:
1892.55m(P=0.5%,Q=149m3/s)
在右岸设置21.3m的暗渠,暗渠尺寸(b×h)1.5m×0.96m,壁厚0.2m,比降i=0.02。
暗渠后布置长32.0m,净宽3.0m,正常水深1887.725m的单厢式沉沙池,沉沙池底设冲沙廊道,并于末端设冲沙控制闸。
沉沙池溢流堰长10.0m,溢流堰顶高13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板子 一级 电站 初步设计 报告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