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大港一中高三年级第二次形成性检测历史考试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4846688
- 上传时间:2023-06-02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512.30KB
届大港一中高三年级第二次形成性检测历史考试试题.docx
《届大港一中高三年级第二次形成性检测历史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大港一中高三年级第二次形成性检测历史考试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大港一中高三年级第二次形成性检测历史考试试题
2012届大港一中高三年级第二次形成性检测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2011年10月14日
1.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
“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
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的理解错误的是()
A.吸取了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B.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
C.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D.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
2.无论在古代还是在后世,梭伦素有雅典“民主之父”之称。
下列对他的改革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A.颁布“解负令”,废除雅典的奴隶制B.使各等级的公民有参选“四百人会议”的权利
C.设立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D.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3.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并无关系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4.导游带领一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走到近代展馆前,导游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不断地侵占中国权益时是这么说的:
“起初①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接下来②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后来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最后④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
”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那么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④①③D.③④①②
5.清末以来,美国形象在中国教科书中所发生的变化和教科书对美国历史的解释,反映了近百年中国的美国研究及中国人认识美国的里程,以下哪一项反映的是民国初年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
A.火车时代,堪比道家所言“乘风而行”B.战略盟友,民主国家
C.纸老虎,一天天坏下去D.政治典范,民权楷模
6.“一代宗师,仲甫先生;科学民主,二旗高擎;南陈北李,建党丰功,晚年颓唐,浩叹由衷。
”该对联评价的人物参与的活动不包括: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中共一大召开D.国民大革命
7.诗言志,史铸诗。
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
下列诗句,以“一唱雄鸡天下白”为原点,按由近及远排列正确的是
①“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A.④①②③B.④③②①C.②④①③D.③②①④
8.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C.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D.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9.人民币是我国现行流通货币。
中国人民银行1955年发行第二套人民币,票面上采用了汉、蒙、藏、维四种民族文字,1962年发行第三套人民币,票面上开始采用汉、蒙、藏、维、壮五种民族文字,至今人民币的票面上依然是这五种文字。
透过人民币票面的文字,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第二套人民币五圆券第三套人民币五圆券
①民族平等原则②少数民族进入了社会主义
③民族区域自治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0.右图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两岸同意于2010年9月12日实施。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该协议表明台湾当局承认“一国两制”
B.“九二共识”是两岸合作的政治基础
C.该协议有利于开创两岸关系的新局面
D.该协议有利于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11.北京时间2011年7月21日、26日、28日、30日、8月1日,位于东太平洋的中国大洋协会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完成了五次下潜试验。
其中,第三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188米,标志着我国成为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这说明
A.中国已经是世界超级大国B.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
C.深海探测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D.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
12.1999年9月,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上海发表演讲时说:
“了解中美文化观念上的差异非常重要。
美国历史只有两百年,而中国有五千年历史。
中国人确信他们的历史至少有四千八百年不需要美国参与。
”基辛格这番讲话的真正意图是
A.高度赞扬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B.认为美国企图干涉中国内政是不明智的
C.指出中美文化观念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D.强调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不可逆转
13.中国在中美关系上一贯主张:
“中美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在一些问题上也有分歧,这些都是客观事实。
中国解决中美间分歧的态度是真诚的、积极的,但也是讲原则的。
任何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主权和尊严的做法,我们都是不能接受的。
”这段话主要强调
A.中国不谋求霸权,也不和任何国家结盟
B.中美两国间没有利害冲突
C.主张坚持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中美关系
D.主张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4.右图是1987年美国《时代》杂志封面的漫画,该图
反映的是
A.日本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
B.资本主义国家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C.美国经济衰退,无力与日本抗衡D.日本经济崛起,对美国态度强硬
15.到2006年底,有1487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9个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履行国际法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它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A.扩大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B.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C.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推行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
16.据朱成虎、赵子聿等著《当代美国军事》:
下图是1950年到1980年美国军费开支变化。
导致
A、B两阶段军事激剧下降的共同原因是()
A.美国实行战略收缩政策
B.美苏争霸转向空间领域
C.美国结束一些侵略战争
D.美苏冷战局势日益缓和
17.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
关系”屡见报端。
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
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演变。
这种变化表明
A.主权国家或国家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B.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得到了普遍支持
C.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国际社会很大的遏制D.国际政治经济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起来
18.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他的名著《中国食物》里谈到,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
造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历史传统的不同B.生产方式的不同C.生活习俗的不同D.宗教信仰的不同
19.墨子说:
“尽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
曰:
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
”上述引文反映出在战国时期
A.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B.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C.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 D.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
20.史书记载:
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
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
”材料中没有反映出()
A.长安城商业发展已经突破两市的范围B.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C.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D.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住宅区
21.苏州碑刻博物馆的《永禁机匠叫歇碑》,是清朝雍正年间机户为禁止机匠聚众叫歇(罢工),勒加(工)银而立。
下列直接反映该碑刻所包含的历史信息是()
①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②我国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兴起于苏州
③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手工业中劳资斗争④中国早期雇佣工人为改善经济待遇而开展斗争
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D.③④
22.明万历年间“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
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①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3.茅盾在小说《春蚕》中写道:
“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这
段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
A.商品经济对小农经济的冲击B.农民阶级的愚昧落后
C.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4.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记载: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自然而独无恙。
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以上现象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B.有利于巩固统治
C.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5.下列各项中与“重农抑商”政策密切相关的有()
①“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
②“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
③“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
④“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6.有同学把欧洲的17~18世纪、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放在一起寻找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
你认为他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应该包括
①政治清明的表现②阶级结构变化③新旧思想观念冲突④制度创新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7.1500—1800年,世界人口数量激增,其主要原因是()
A.欧洲国家进行三角贸易导致大量黑奴被贩往美洲
B.新航路开辟引起大量欧洲移民迁往美洲和大洋洲
C.新航路开辟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农作物品种交流
D.工业革命在全球范围的扩展导致生产力大大提高
28.1992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署,这一年是()
A.迪亚士发现好望角500周年B.哥伦布首航美洲500周年
C.达·伽马到达亚洲500周年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500周年
29.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但是这一时期河水已经浑浊不堪,臭气熏天,由此可见()
A.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环境B.煤炭已成为当时主要动力能源
C.出现了喧杂、拥挤、快节奏的城市D.要禁止污水排放并要保护环境
30.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给交通工具带来革命性飞跃的重大发明是()
A.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B.飞机的发明和使用
C.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D.电力的广泛应用
31.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写道:
“夫成绩者,今所现之果也,然必有昔之成绩以为因;而今之成绩又自为因,以孕产将来之果;因果相续,如环无端,必寻出因果关系,然后活动之继续性可得而悬解也。
”下列没有因果关系的历史现象是:
A.铁器和牛耕——井田制瓦解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C.工业革命——鸦片战争D.民族工业短暂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32.拉开中国葡萄酒工业化序幕的是张弼士1892年在烟台创办的“张裕酿酒公司”。
2010年7月10日,上海世博会山东馆展出了1915年该公司在旧金山世博会所获的金奖奖牌,堪称一个世纪前“中国制造”走出国门的象征。
这枚奖牌可以印证我国()
A.洋务运动取得了辉煌成果B.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C.民族工业获得一个短暂的春天D.民族企业日益萎缩
二、非选择题
33.(14分)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6年12月31日发表了题为《共同谱写和平、发展、合作的新篇章》的新年贺词,指出“合作”也是时代主旋律。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春,让·莫内在阿尔卑斯山区步行,集中静思欧洲的前途:
1949年以来冷战的升级;由于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期,即将结束的马歇尔计划不可能延长;联邦德国成立引发法国公众舆论开始担忧德国威胁的重演……莫内敏锐地感觉到,上述因素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欧洲走向联合的机遇。
……莫内迅速返回巴黎,与助手立即起草了一个方案,要旨是将法、德煤炭和钢铁资源共同置于一个“超国家机构”的监督管理下,同时邀请其他欧洲国家自愿参加。
1951年,法、德等六国正式签署了“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协议。
尽管协议与莫内的草案有所区别,但总的来说,坚冰已经突破,更广泛的欧洲联盟的前景出现在地平线上。
——崔之元《“欧洲之父”的思路及其亚洲启示》
(1)依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突破“坚冰”、走向联合的因素有哪些?
“坚冰”突破后,欧洲的合作是怎样—步步深化的?
(6分)
材料二:
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出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相互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宣传个人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存在……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会议就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2)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如何理解“同”和“异”?
(4分)
材料三:
2006年11月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闭幕,中非宣布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非关系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人民网》
(3)中国与非洲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意义有哪些?
(4分)
34.(14分)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对政治、文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以上材料是围绕什么主题选取的?
能证明这一主题最有价值的材料是哪一个?
你的理由是什么?
(3分)
材料二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黄梅戏《天仙配》插曲
(2)上面材料体现的历史现象与铁农具的使用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请指出它们的内在关系?
(2分)
材料三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深刻地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那时的思想学术,无论是南派、北派,都富有独创精神。
”
(3)郭洙若称“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试分析黄金时代出现的原因?
(4分)
材料四材料五
(4)材料四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种经济成分?
材料五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哪几次重大运动?
材料四、五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5分)
35.(12分)浙江张氏家族以机杼起家、以耕读传世的历程,是明清之际江浙一带许多家族家业传承的典型。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毅庵祖(张瀚先祖)家道中微,以酤酒为业。
……因罢酤酒业,购机一张,织诸色纻巾,备极精工。
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利当五之一。
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
商贾所货者,常满户外,尚不能应。
自是家业大饶。
——张瀚《松窗夜话》
(1)依据材料一,概括张氏家族“家业大饶”的原因。
(2分)分析其所经营机杼业的性质。
(2分)
材料二张氏家族在“家业大饶”后,将大量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用于购田置地,并要求后人弃商从文,转向科举入仕之途。
明嘉靖十四年张瀚中进士、后曾官拜两广总督、吏部尚书。
此时张家已演变成大官宦之家。
材料三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M.Godtey)指出:
“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
——《中国全史·商贾史》
(2)依据材料二、三指出,为什么“引发人们经营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4分)
(3)某研究小组通过对张氏家族家业传承的研究,得出这种机杼业为代表的经济形态“是一种没有前途的经济”的结论,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印证。
(4分)
36.(12分)近代世界史上,英国在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方面远远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由此成为现代化(近代化)潮流的“领头羊”。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
(4分)
材料二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
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
——刘成等《英国:
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
材料三1796年时,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
——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
(2)材料二中“保守主义的政治”是如何建立的?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时期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
(3分)
材料四(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把经济力量的重心完全转移了。
……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
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
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
(3)材料四中“一次新的斗争”指什么?
依据材料四,概括这次斗争的原因。
(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现代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011年10月14日
1——10BCABD,CACCA11——20BBCDC,CABAC21——30DDACB,DCBAA31B32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港 一中 三年级 第二次 形成 检测 历史 考试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