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参考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4840020
- 上传时间:2023-06-02
- 格式:DOCX
- 页数:79
- 大小:71.27KB
管理学基础参考答案.docx
《管理学基础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基础参考答案.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学基础参考答案
第1章管理概述
一、名词解释
管理:
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对组织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实现组织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过程。
管理者:
管理者是履行管理职能,对实现组织目标负有领导责任和影响力的人。
管理学: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它是由一系列的管理理论、管理原则、管理形式、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组成,是管理实践活动在理论上的概括和反映。
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是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概念技能包括理解事物的相互关联性从而找出关键影响因素的能力,确定和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以及权衡不同方案优劣和内在的风险的能力等。
人际技能:
人际技能是指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技能,或者说是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打交道的能力。
人际技能包括沟通、领导和激励三方面的能力。
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系统原理:
系统原理是把系统的理论应用于管理问题的研究,把管理系统看成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
人本原理:
人本原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原则的总称。
责任原理:
责任原理是指在管理活动中,为了实现管理的效率和效益,需要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规定各部门和每个人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必须承担的与此相应的责任。
效益原理:
效益原理是指有效产出和其投入之间的比例关系。
它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
创新原理:
创新原理是指组织要根据内外环境发展的态势,在有效继承的前提下对传统的管理进行改革、改造和发展,使管理得以提高和完善的过程。
二、填空题
1.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2.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3.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4.人员,资金,物资设备,时间,信息,社会信用。
5.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6.科学性,艺术性。
7.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和创新原理。
8.整体性原理,弹性原理,层次性原理,反馈原理。
9.人。
10.责,权,利。
11.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12.观念的创新。
13.大政方针,绩效,交往联系。
14.沟通,领导,激励。
15.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抽象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定性和定量研究法。
三、判断题
1.T
2.T
3.T
4.T
5.T
6.F
7.T
8.F
9.F
10.T
11.T
12.F
四、单选题
1.B
2.C
3.B
4.C
5.C
6.D
7.C
8.D
9.C
10.D
11.C
12.D
13.C
14.B
15.B
16.C
17.D
18.A
19.A
20.C
21.D
22.A
23.A
24.C
25.A
五、多选题
1.ABCDE
2.ABCD
3.AC
4.ABCDE
5.ABCDE
6.ACDE
7.ABC
8.ABDE
六、简答题
1.管理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答:
在管理实践中,一般把管理的基本职能划分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方面。
作为基本职能,它们集中体现了管理的基本活动和功能,并且涵盖了管理其他方面的职能。
2.什么是管理的性质
答:
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还是一门艺术,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这一论断是国内外管理学家和管理的实际工作者经过长期研究和探索后形成的对管理的共同认识。
3.管理者应具备哪些技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要求的技能有何不同
答:
通常而言,作为一名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管理技能主要包括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三大方面。
上述三种技能是各个层次管理者都需要具备的,只不过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这三个技能的要求程度不同罢了。
一般来说,低层管理者每天大量的工作是与从事具体作业活动的作业人员打交道,他们必须全面而系统地掌握与本单位工作内容相关的各种技术技能,需要重点掌握专业技能,而概念技能要求较弱;高层管理者需要制定全局性的决策,所作的决策影响范围广,影响期限长,必须具有较高的概念技能,专业技能一般即可;而人际关系技能是组织各层管理者都应具备的技能。
因为不管是哪一层的管理者,都必须在与各方面人员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上,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织目标。
因此,人际技能对高、中、基层管理者是同等重要的。
4.在一个组织中,管理者承担着哪些角色
答:
70年代,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在研究中认为,管理者做什么可以通过考察管理者在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来恰当地描述,管理者扮演着10种不同但却高度相关的角色,这10种角色可以进一步合成三个方面:
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
5.人本管理原理的基本含义及其运用。
答:
管理的人本原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原则的总称。
人本原理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①激发人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潜能是管理的首要问题。
②重视满足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为员工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③有效的人本管理的关键要于员工的真正参与。
6.系统原理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管理的系统原理是把系统的理论应用于管理问题的研究,把管理系统看成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
管理者必须以系统思想树立整体观念,以系统分析方法了解事物的组成要素、结构、联系、功能、历史及其发展,以达到优化管理的目的。
7.为什么学习管理学
答:
学习管理学是管理的重要性决定的。
学习管理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习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
七、论述题
1.有效的管理者一定是成功的管理者吗说明理由。
答:
不是。
对管理者而言,其管理活动一般涉及以下四类
(1)传统管理:
决策,计划和控制
(2)对内沟通:
交流信息与处理文书(3)人力资源管理:
激励,惩戒,调解冲突,人员储备、开发、配置、培训(4)对外沟通:
社交、政治活动,外界交流。
根据管理者管理活动的结果,我们可以将管理者分为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
有效的管理者一般主要指在组织中绩效最佳的管理者,成功的管理者一般指组织中提升最快的管理者。
两种管理者四类管理活动所占时间是由较大的差别的,这种差别导造就了两类管理者。
下图两种管理者四类管理活动的统计结果。
2.如何理解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答:
第一,管理是一门科学。
(1)管理作为一门科学问世,已有100余年历史。
(2)管理具有科学的特点:
客观性,实践性,发展性,真实性,系统性。
(3)管理学是一门边缘科学、应用科学、软科学。
第二,管理是一种艺术。
(1)管理是一种随机的创造性工作,它不象有些科学那样可以单纯通过数学计算去求得最佳答案,也不可能为管理者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模式,它只能使人们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实施创造性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说管理是一种艺术。
(2)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未知的、活的、模糊的因素。
第三,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管理科学是反映管理关系领域中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管理艺术则是以管理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富有创造性管理技巧的综合。
管理科学是管理这一能动过程的客观规律的反映,而管理艺术则是它的主观创造性方面的反映。
管理者只有既懂得管理科学又有娴熟的管理艺术,才能使自己的管理活动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3.有效果的组织一定是有效率的吗试举例说明。
答:
管理者为了实现的组织的目标努力追求活动的效率。
效率涉及的是活动的方式,而效果涉及的是活动的结果,所以有效果的组织不一定是有效率的,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资金,人员,设备等)得到更高的经济社会效益,表达组织对社会高度负责的坚定责任感。
举例略。
4.为什么管理者对组织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答:
管理者是在组织中同别人一起并指挥别人活动的人。
为了有效率地履行组织的使命达到共同的目标,管理者用组织给予的特殊的职能,对组织的整个活动行使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权力。
因此,管理者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追求活动的效果,即应该使更多的同事参于管理决策并使他们创造性地执行上级的任务,激励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强对职工的技术培训,提高生产技能的熟练程度,同时进行全面的考核和考察,并把生产任务和工作设计的要求同职工的劳动,生活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不断改进领导方式,提高管理有效性,才能达到预期的组织目标。
所以说管理对组织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
5.为什么说管理理论普遍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组织
答:
任何组织都有其特定的组织目标,都有其一定的资源调配和利用问题,因此,也就有管理问题。
从营利性组织来看,不管其规模大小、结构类型、行业性质是多么的不同,都需要对它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管理。
所以客观上存在着国际性企业管理、小型企业的管理、工业企业的管理、商业企业的管理,等等。
再次非营利性组织来看,不仅政府、军队、公安等组织需管理,大、中、小学和职业学校需要管理,等等。
管理遍布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时时处处都有管理活动的开展。
当然,不同类型的组织,由于其业务作业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多多少少存在一些差异,因而管理的具体内容和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从基本管理职能和管理原理,方法来看,各种不同类型的组织具有相似性、共同性。
6.为什么处于同一组织的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其所需技能结构是不同的
答:
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需技能结构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低层管理者每天大量的工作是与从事具体作业活动的作业人员打交道,他们必须全面而系统地掌握与本单位工作内容相关的各种技术技能,需要重点掌握专业技能,而概念技能要求较弱;高层管理者需要制定全局性的决策,所作的决策影响范围广,影响期限长,必须具有较高的概念技能,专业技能一般即可;而人际关系技能是组织各层管理者都应具备的技能。
因为不管是哪一层的管理者,都必须在与各方面人员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上,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织目标。
因此,人际技能对高、中、基层管理者是同等重要的。
7.如何正确处理各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
答:
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从这些职能在时间方面的逻辑关系看,它们通常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发生,即先计划,继而组织,然后领导,最后控制。
但从不断持续进行的实际管理过程来看,在进行控制工作的同时,往往又需要编制新的计划或对原计划修改,并开始进行新一轮的管理活动。
这意味着管理过程是一个各职能活动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而且由于管理工作过程的复杂性,实际的管理职能并不一定会按某种固定的模式顺序进行。
8.试述管理的基本问题。
答:
管理学的知识体系围绕两个问题,即“管理是什么”和“如何进行管理”而展开的。
在这两个问题中,“管理是什么”是属于认识论的问题。
“如何进行管理”是属于的方法论的问题。
认识论是基础,方法论是目的。
对于管理学的这两个问题,我们应该首先研究管理学的认识论即“管理学是什么”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解决管理的方法论的问题。
在不了解管理的概念、本质和特征的情况下,研究管理方法是舍本求末,是无法达到研究管理学的研究目的。
“管理是什么”主要涉及管理的内容和原理等。
管理的内容包括管理的概念、管理的本质、管理职能以及管理行为的性质、特征等。
“如何进行管理”主要涉及管理的方法,如任务管理法、人本管理方法、目标管理方法、系统管理方法以及各种研究方法等。
管理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管理方法是现代管理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领域,科学的管理学更是以此为根本的研究目的。
综上所述,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可以归为以下几个方面,即管理的内容、管理原理、管理方法等。
9.有些所谓的管理者只监视装配线上的机器人或占据整个房间的计算机,如果他们没有下级的话能算作是管理者吗
答:
是。
10.当一家大公司接连几年亏损,董事会总是要撤换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为什么
答:
八、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节约后的致歉
1.D2.C3.B4.D5.D
案例二:
仓促上阵的新车间主任
1.B2.C3.C4.C5.B
案例三:
如何进行管理
请问:
这两个厂长谁的观点正确,为什么
答:
两位厂长的观点各有其合理之处。
A厂长属于重人际关系型领导,而B厂长属于重任务型领导。
其领导方式是否有效,取决于下属的特点以及所处的环境是否与领导方式匹配。
案例四:
管理问题分析
1.管理学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有何启示
答:
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可分为:
早期管理思想、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四个阶段。
2.你是否同意“管理思想的发展是由时代和当时的条件决定的”这一说法
答:
是。
因为理论源于实践,管理思想是以管理实践为基础而发展的。
因此,管理思想的发展是由时代和当时的条件决定的。
3.你是否同意“重温管理思想的历史可以帮助一个人成为更好的管理者”这一说法
答:
是。
4.怎样才能预测管理的发展趋势你认为今后管理的发展趋势会怎样
答:
从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出发,结合当今管理实践的特点,即可预测管理的发展趋势。
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分权化、制度化、教育化将是中国企业管理未来2O年内的发展趋势。
(答案仅供参考)
案例五:
雀巢奶粉含碘超标事件
问题:
雀巢公司面对危机在职责、权限、利益方面出现了哪些失误
答:
作为世界最大的食品集团,雀巢在奶粉含碘超标事件中,自视清高,态度傲慢,避重就轻,漠视公众利益,采取了非常不适当的处理方式,因而坐失良机,使危机事件不断升级,越演越烈,最终被自己推入了危机的泥淖。
单方面追求企业利益,忽视“公众利益至上”这一企业管理的根本准则,采取措施不当,是雀巢陷入危机的主要原因。
第2章 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
一、名词解释
科学管理理论:
泰勒在其代表作《计件工资制》、《车间管理》、《科学管理原理》等书中,系统地提出了科学管理思想。
明确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
提出工人的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强调实行标准化。
推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实行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运用例外原则。
一般管理理论:
法约尔研究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他的理论被称为一般管理理论。
1961年出版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是其最主要的代表作,标志着一般管理理论的形成。
其主要内容如下:
(1)从企业经营活动中提炼出了六项管理活动
(2)明确了管理的五大基本职能(3)归纳了管理的14项原则。
行政组织理论:
韦伯在《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一书中提出,在新兴的工业化社会里,组织的根本形式就是官僚行政组织,这是一种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他认为官僚集权组织是理想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以“合理—合法”的权力为基础。
所谓“合理—合法”的权力,就是根据组织目标、管理职能所明确规定的各个不同管理层次的相应权力,由被下属信任的领导人行使。
霍桑实验:
为了测定环境因素对工作质量、数量和安全的影响,1924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全国科学研究委员会决定在霍桑工厂进行研究,内容是确定照明同工人劳动效率之间的关系。
包括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工作场所照明试验(1924~1927年)。
第二阶段:
继电器装配室试验(1927年4月~1929年5月)。
第三阶段:
访谈试验(1928年9月~1930年5月)。
第三阶段:
访谈试验(1928年9月~1930年5月)。
人际关系理论:
根据霍桑试验的研究结果,梅奥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
行为管理理论:
行为管理理论早期称为人群关系学说,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
行为管理理论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目的是解释、预测、控制人的行为,使之有利于达成组织预期的目标,同时使个人获得成长和发展。
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又叫管理职能学派、经营管理学派。
这个学派把管理看做是一个过程,无论从理论基础还是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这种观点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有些类似,因而它的科学性比较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目前在现代管理理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权变理论学派:
20世纪70年代以来,权变理论在美国兴起。
权变管理就是依托环境因素和管理思想及管理技术因素之间的变数关系来研究的一种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权变理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伯恩斯(TomBurns)和斯托克是最早运用权变思想来研究管理问题的人,美国的弗雷德·卢桑斯(FredLuthans)是权变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卢桑斯在1976年出版的《管理导论:
一种权变学》是系统论述权变管理的代表著作。
管理理论丛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古典管理学派和早期行为学派的基础上,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形成许多新的学术派别。
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把这种管理理论学派林立的情况被比喻成“管理理论丛林”。
二、填空题
1.提高效率。
2.明确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
提出工人的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强调实行标准化。
推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实行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运用例外原则。
3.例外原则
4.统一指挥
5.技术。
商业。
财务。
安全。
会计。
管理。
6.传统权力,超凡权力,法定权力。
7.泰勒,法约尔,韦伯。
8.霍桑。
9.人际关系学派。
10.权变理论学派。
11.权变理论学派。
12.管理过程学派,经验案例学派,社会合作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人际关系行为学派,群体行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沟通(信息)中心学派,数理学派,权变理论学派。
三、判断题
1.F
2.F
3.F
4.T
5.F
6.T
7.F
8.F
9.T
10.T
11.F
12.T
13.F
14.T
15.F
四、单选题
1.A
2.A
3.D
4.A
5.D
6.A
7.A
8.C
9.C
10.A
11.C
12.C
13.D
14.C
15.C
16.D
17.B
18.A
19.A
20.A
21.B
22.D
23.C
24.C
25.C
26.D
五、多选题
1.ABCDE
2.ACDE
3.ABCE
4.BC
5.ACE
6.BDE
7.ADE
8.ADE
9.
10.ADE
11.BCDE
12.ACDE
13.ABCDE
14.ABCE
六、简答题
1.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可分成几个阶段
答:
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可分为:
早期管理思想、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四个阶段。
2.科学管理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
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明确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
提出工人的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强调实行标准化。
推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实行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运用例外原则。
3.为什么称法约尔为经营管理之父
答:
法约尔法约尔长期从事全局性的管理工作,他的研究是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局出发,以企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生产技术、供应销售、财务会计等各个方面。
1961年出版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是其最主要的代表作,标志着一般管理理论的形成。
因此,被称为经营管理之父。
4.霍桑实验指的是什么事情
20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等人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
霍桑工厂是西方电气公司(WesternElectric)设在伊利诺伊州辛辛那提的一个生产电话机和电器设备的工厂,拥有25000名工人。
在那时,许多管理工作者和研究人员认为,工作环境同工人的健康及生产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明确的因果关系。
为了测定环境因素对工作质量、数量和安全的影响,1924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全国科学研究委员会决定在霍桑工厂进行研究,内容是确定照明同工人劳动效率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照明强度的变化对生产率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试验还发现,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会影响劳动效率。
5.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答:
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有: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
6.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行为管理理论早期称为人群关系学说,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
行为管理理论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目的是解释、预测、控制人的行为,使之有利于达成组织预期的目标,同时使个人获得成长和发展。
7.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
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特点是:
把管理看做是一个过程,无论从理论基础还是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这种观点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有些类似,因而它的科学性比较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目前在现代管理理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8.现代管理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学派
答:
现代管理理论包括:
管理过程学派,经验案例学派,社会合作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人际关系行为学派,群体行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沟通(信息)中心学派,数理学派,权变理论学派。
七、论述题
1.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对我们今天的管理有何启示
答:
韦伯对组织管理理论的伟大贡献在于明确而系统地指出理想的组织应以合理、合法的权力为基础,这样才能有效地维系组织的连续性和企业目标的达成。
韦伯的这一理论,对泰勒、法约尔的理论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补充,对后来的管理学家,特别是组织理论家产生了很大影响。
行政组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进程,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自出现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已经成为各类社会组织的主要形式。
2.你认为,法约尔的十四项管理原则对今天的管理活动是否具有指导意义试列举一项加以说明。
答: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是西方古典管理思想的重要代表,后来成为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也是以后各种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重要依据,对管理理论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历程均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举例略。
3.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对此你有何看法
答:
“管理就是决策”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的一句名言。
管理就是决策,这一定义切中了管理的要害。
因为决策是企业里做任何事情的第一步,即先要决定做什么,然后才是怎么做的问题。
决策也是企业最费神,同时也是最具风险性的核心管理工作。
实际上,企业里出的许多问题,如果仔细追究,大多是源头决策的问题。
只要决策做正确了,大的方向定好了,其他的就变成细枝末节。
决策的实质是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最优秀的行动方案,但对于未来,任何人都不可能找到现成的答案。
因此,决策与风险相关联,决策与企业的命运相关联,企业面临决策之时,也是企业面临重大转折之时,也许是进一步地发展,也许是不可逆转地消退。
4.谈谈现代管理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学派的主要思想。
答:
现代管理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学派就是人们熟知的“管理理论丛林”。
包括:
管理过程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经理角色学派、权变理论学派。
八、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桑得的管理
1.桑得和福特采取的管理行为分别代表了哪两种不同的学派试分析他们的作法在这里是否成功
答:
桑得采取的管理行为代表了科学管理学派,而福特采取的管理行为则代表了行为科学学派。
桑得和福特的做法都不完全成功。
桑得只关注产量,而完全忽视了工人的态度和情绪。
可能在短期内会提高产量,但是从长期来看,却会导致很多问题。
福特虽然重视工人的态度和情绪,但是对于浪费问题却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此外,福特对桑得采取在会议上公开批评的做法,虽然缓解了工人的不满情绪,但却大大降低了桑得的威信,导致桑得的改革完全失败。
2.试写出这家公司的自上而下的等级链(权力线)
答:
福特……>桑得……>斯坦……>主管(3人)……>工人。
案例二:
大连三洋制冷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
问题:
结合本案例说明应如何进行组织文化的建设
答: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
做好组织文化的建设工作,是一个组织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
组织文化建设,它既是组织管理的基础,又是组织管理的灵魂。
有了组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学 基础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