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探析.docx
- 文档编号:24839261
- 上传时间:2023-06-02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18.69KB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探析.docx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探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探析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探析
论文摘要: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存在着功能缺陷、内容缺乏创新、考试形式陈旧等问题,而考试环节设置错位、教师素质不高以及学生的功利主义应试目的是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所以,这些问题只有从完善考试功能、拓展考试内容、创新考试形式等方面入手,才能有效得以解决。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面临的困境
1.考试功能存在缺陷
第一,考试是知识导向而非能力导向。
能力养成应该是高校培养学生的首要目标。
现阶段,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仅起到了知识学习导向的作用,远远没有达到促进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
第二,考试缺乏诊断性评价。
由于受到学时、学习内容等因素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都安排在一个学期期末或一门课程结束时进行,也就是说考试都是总结性考试,而非诊断性考试。
这既不利于教师根据考核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不利于发挥考试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
第三,教学评价过分依赖单一的总结性考试,无疑强化了学生对考试的功利性认识和做法,从根本上背离了建立学生学习成绩评价体系的初衷。
2.考试内容缺乏创新
作为教学重要环节的考试应该以能力考核为主要目标。
而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内容通常是以知识的考核为主要切入点,考试内容围绕课堂传授的知识点进行,其结果导致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书本以及老师拓展的部分知识。
这种考试,对于老师而言,试卷分析科学合理就是完成教学工作;对于学生而言,考试及格就算完成学习任务。
3.考试形式过于陈旧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课的考试几乎是原封不动地借用了中学应试教育的考试形式。
一般是采用开卷和闭卷两种形式,试卷结构大体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个方面的内容,题型模式一般是由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论述题等部分构成。
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形式而言,沿用传统的主客观题型作为主流模式,尽管花样不断翻新,但其考查的内容还是难以脱离对知识的考查,因为选择、填空、名词解释以及简答等题型的考查目的是应试者的识记能力,而即便是属于主观题的论述和分析类型,其考查目的也是应试者的识记和相关材料的组织能力。
尽管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过程中部分采用了撰写小论文的形式,但由于资料、题目以及考试功能运用的局限,都还无法从真正意义上考查学生的提炼观点、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论证观点的能力。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存在问题的原因
1.考试环节设置错位
在学校教学过程中,任何一种考试都应该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其促进与评价作用是设置考试的根本目的。
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难以发挥其促进和评价作用。
第一,考试定位出现偏差。
高校因专业不同而各具特色,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过分偏爱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课被弱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任何高校都会出现一个尴尬的局面,即国家要求必须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而具体到各学校都极其不情愿地把授课时间等资源分配给思想政治理论课。
所以,无论从课程设置,还是具体到考试环节设置,都出现“缩水”和应付的现象便不难理解了。
高校大都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这门必修课的考试类型定为考查课,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难以有效地利用与整合教学资源的局面一再出现。
第二,教育教学监控目标单一。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定位出现偏差,因而,在设置考试环节时便出现了过分突出考试的总结性功能的现象,即仅仅将课程考试的及格与否作为监控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唯一目标。
是否促进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是否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是否推动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均不在教育教学监控的范围之内。
由此,使思想政治理论课退化成为一门普通的基础文化课,与其所承载的任务与使命严重不符。
2.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不可否认,落实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的应有功能,与考试的直接组织和操作者的自身素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然而,并非所有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都天然具有这方面的素质。
客观而言,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课教师作为应试教育的“工具”,具有知识传授和考核的思维定式是必然的。
因此,他们在考试内容和形式的设计方面不可避免的带有应试教育的痕迹,缺乏从考试环节培养高校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先进理念,还不能合理有效地设计和操控符合高校培养目标的考试模式。
3.学生的功利主义目的
突破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困境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应重视学生考试动机的分析。
作为应试者的学生,其参加考试的出发点也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考试的实际效用。
现阶段,相当一部分高校的学生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抱有一种漠然的态度,这其中当然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几对矛盾,即国家意识形态与个人需要的矛盾、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矛盾、理论教学与经验支持的矛盾以及感性兴趣与理性思维的矛盾的问题,但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仅仅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效果的一个方面,而更为重要的是绝大多数高校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普遍存在一种功利主义目的。
由此决定了有些学生不是将考试作为检验自己学习效果、整合知识以及发挥自身创造性思维的机会,只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及格看做是顺利毕业的前提,当然考试过程中寻求“捷径”者也大有人在。
古人云:
“求乎上则得乎中,求乎中则得乎下。
”由此不难想象功利主义思想指导下学生参加考试的结果了。
三、走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困境的对策
1.更新观念,积极完善考试功能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即其教学效果的检验不同于专业课具有“硬标准”,学习效果对个人的影响也只具有“隐性”意义。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应该侧重于考试的诊断性、导向性功能,避免过分依赖于总结性功能。
注重考试的导向性功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使学生通过考试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程度,特别是提升运用理论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解释的能力;发挥考试的诊断性功能可以有效校正学生认知的偏差与错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素养以及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
当然,完善考试功能不仅需要在师资素质提高方面能够制度化,而且还需要加大师资配备的密度以便任课教师能够通过考试及时发挥导向性作用;同时,教学资源对思想政治课还应适度倾斜,包括课时的增加、考试时间的设置都应灵活安排。
2.明确目的,深度拓展考试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内容的拓展与创新成为决定考试改革的关键。
只有调整思路,在考试内容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才能避免考试改革“换汤不换药”。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应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首先,应通过考试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教学跳出课堂的局限性,使其更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时效性。
在教学中应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教学,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其次,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出发,通过考试改革,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够深入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引导学生用所学理论去解决和解释各种社会问题,学会做人、做事。
再次,利用考试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学生关心发生在自己周围和身边的事情,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自觉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第二,理论考核重能力,实践考核重表现。
考试内容应该能够反映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
理论考核重能力,主要是指试卷中应增加案例和应用分析的题目,突出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考核重表现,主要是看学生每学年的主题实践活动的表现,结合平时表现及每学年所撰写的总结或论文质量,综合确定学生学年的实践成绩。
3.转换思路,努力创新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的改革,一方面是改变考试的组织形式,另一方面是变换试卷的命题形式。
首先,应该突破单一的笔试考查方式。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而言,笔试方式显然不能一律抛弃,但应该限制其使用的频率。
尝试采用试卷、辩论、答辩和课题研究与论文、制作作品、特长或任务表演、情景测验等形式进行考查。
这些考试形式的变换,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应试的兴趣,同时也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学生应考过程中“背书”的习惯。
其次,改革笔试考试的内容。
在保留传统笔试形式的前提下,对其内容进行全面调整。
一方面压缩客观题的比例,另一方面增加主观试题的含量。
客观试题可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这部分试题不能轻言放弃,但必须限制其在试卷中的分值。
同时,也可广泛采用分析题、开拓性试题和撰写小政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查。
其中分析型试题实际上可以考查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如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能力等。
而开拓型试题,可以通过设计组织活动,让学生提出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思路与办法等,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富有创新理念,有利于培养开拓型人才。
最后,小政论文型试题,这种形式实际上是借鉴了中国古代考试的精华,通过破题、立意、对策等环节,几乎可以全面考查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牢固程度和知识的深度,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文学素养、逻辑推理和观察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
还可以通过命题或学生自己选题的方式撰写小政论文,以充分展示学生自己的个性和才华。
参考文献:
[1]胡锦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没者和接班人[N].中国教育报,2005-01-19.
[2]孙文惠.“两课”考试方法改革的认识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06(4).
[3]朱剑昌.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考试改革[J].企业家天地,2007
(1).
[4]刘元晨,甫淑媛.改革与创新是增强高校“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J].辽宁教育研究,2005(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高校 思想政治 理论 考试 改革 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