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高校应如何培养人才.docx
- 文档编号:24829788
- 上传时间:2023-06-01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3.58KB
论现代高校应如何培养人才.docx
《论现代高校应如何培养人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现代高校应如何培养人才.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现代高校应如何培养人才
论现代高校应如何培养更符合时代的人才
当今时代,由于科技和信息的高速发展,世界越来越像一个村,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距离无限缩短,我们可以通过电视、书籍、互联网等方式足不出户的了解到最偏远的山区,也可以感受到大洋彼岸的异域文化。
历史和社会正处在深刻变革之中,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正不可抗拒地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越来越没有历史借鉴性。
作为中国教育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中国的高校管理者应该如何去定义“人才”,如何去引导学生,如何去培养学生,如何去管理学生,这是我们每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去学习和思考的。
儒学讲到“学而优则仕”,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学之后,中国古代的道德体系和教育体系开始了统一的标准。
“熟读经史子集,研究圣人之言,诗词歌赋博盛名。
”这成了人才的最基本的素质,并喊出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口号,这一深刻的影响,彻底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直到现在,导致了中国长达上千年的科技的发展缓慢和社会变革的停滞不前。
历史的血与泪教育我们,以统一标准来恒定人才,是对个人、社会以及国家的不负责。
回想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人文、科技、社会、艺术都取得了伟大的发展,为后来始皇帝的大一统奠定了举足轻重的基础。
所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才是教育的核心目的之一,“万马齐喑,雄鸡长鸣”只会造就单一的人才,让真正有才情的人走上错误的路子,泯然众人矣。
然而,现今社会的发展如火山爆发一般,信息大爆炸使我们每一天都在不断刷新想象力。
不仅仅对于学生,作为我们每个人来说,也是受到变革深刻影响的普通人,日新月异的不仅仅时代,也是处于时代中的每一个人。
作为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我深感压力和责任的重大,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1、教学方式应该更符合时代发展
在工作中我逐渐觉得,教学的效率在逐步下降,学生接受知识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面对这些变化,我认为必然是因为我们的管理和教学方法落后,才导致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合格率的提升不高。
所以改进方式方法势在必行,作为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不应该让更为广泛的学生群体来接受传统落后的教学及管理方式,更应该去主动迎合时代的发展,倾听学生的诉求,积极改进方式方法,顺应时代的发展,使我们的工作更具现代意识,使教学和管理方式更行之有效,正所谓“正奇相辅、刚柔并济,才是长久之计。
”
(1)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有先天优势和必要性的,目前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目前并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抛弃。
老师授业于室,学子坐而受教论其道,这种流传上千年的传统教学方式还是应该成为主流。
不过在教学方法上,应该与老一套的填鸭式灌输法有所区别,像以往那样注重理论并非是错误的,而是不够科学完整,填鸭式教学法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
“填鸭式”的发明地是普鲁士地区(现在德国北部),而这种教育模式的发明是为工厂培养廉价劳工,它有三大罪状和弊端。
第一、割裂知识,学知识的目的是需要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
例如学微积分是为了计算行星间距离、学概率论的目的是为了赌场获胜、学几何是为了测量田野的面积。
但填鸭式教育不同,它是单存的为了学习而学习:
把数学割裂开来,来我们先学加减乘除,再学微机分,单纯为了分数而学习。
不是以解决问题的态度,而是把枯燥无味的知识塞进人的脑海,不仅味同嚼蜡,难受万分,而且会导致无法运用。
第二、禁锢思维,学校会有各种规范,各种框架,行为准则,上下课的定时打铃等等,这些都在培养“规范”的劳动人群。
所有的知识都是经过精心筛选,一旦缺少了外界的灌输,学生将无所适从。
比如我们今天毕业的大学生,即使有些参加了工作十几年的人,估计都不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第三、精英制,通过考试一层层选拔筛选出精英、中产阶级,最后落榜者沦为普通大众,不仅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也失去了挖掘锻炼本身才能的机会。
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理论知识,不出差错的背诵大量的教科书,是绝对不可能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实践能力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够帮助我们走向成功的条件是判断力、是经验、开拓精神!
而这些书本当中是无法习得的。
但中国自古以来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传统的教育方法并非完全没有可取之处,这既是无可奈何也是无可厚非的选择。
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个人比较崇尚圣人王阳明的“心学”,应该更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参与实践,去验证学到的知识和理论,做到“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自己思考、亲自感受。
这样将被动接受的学生转化为主动参与,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水平。
(2)在现在数字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教学和电子信息化教学必须成为教育工作者新的教学手段之一。
按照以往对着学生按照教科书里的内容来照本宣科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学生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学习和验证老师教授的内容,还可以提前学习更多的新知识和内容,在某些方面的专业水准甚至超越了教师所掌握的程度。
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本身来说,教学工作存在很大的压力,这一发展变化驱使着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利用网络来查阅大量的教学内容,来完善验证内容的准确性,还能接收学习更多的新理论、新发展、新思路,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对自身教授专业的发展思考。
二是,可以和同行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换,互相验证、互相学习对方好的教学内容,完善自身理论水平的同时也能加强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是,可以通过网络和大量的影像资料,做到远程教学和重复教学,让学生哪怕在千里之外也能实时学到知识和加深记忆。
利用网络信息化教育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同时,也减少了很大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和保证。
2、多种技能的培养
我认为在书本理论知识的教授之余,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这也可以归类到社会能力的范畴之中。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学生们步入社会的过渡适应阶段。
所以,高校培养的人才绝不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迂腐之人,也不能是“手无缚鸡之力,胸藏百万雄兵”的文弱书生。
时代的发展赋予了现代学子更多的使命和责任,我们要培养的是有着超强思考能力、动手能力、适应能力的人才——嵌入型人才。
我认为应该从更多的细节、细微处入手,形成良好的徐徐渐进式培养机制,逐步养成学生的各项能力技能的提升,以达到符合社会期望的目标。
(1)首先应该注重高校学生的生活技能培养。
作为中国几千年历史以来唯一的一代独生子女群体,又刚好赶上了现今的繁荣富裕的时代,现在的高校学生很多从小就生活在优渥的环境中,服务行业的发展、父母的宠爱、学业的繁重,促使了他们绝大部分人没有从事过许多日常生活中会涉及的常态活动。
很多人不会洗衣服、不会扫地、不会买车票、不能独立出行等等。
很多学业优秀、交际能力突出的学生,在生活技能和生活常识上完全就不及格,独自生活的时候把自己搞的一团糟。
这虽然是家庭教育的责任,但是作为学校来说,教会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义不容辞。
古人云: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可见生活技能、独立生活能力对于一个人的长远发展来看是何等的重要。
我认为,高校的辅导员和宿舍管理人员,完全可以担负起教导责任,统一组织几次活动将学生召集起来,针对学生不会的生活技能和不清楚的生活常识等方面,进行手把手教学。
并举行一些形式的评比机制,班级评比、系级评比、校级评比,通过这些活动来形成一种文化风气,逐步在整个学院范围内达到扫除生活低能的目的。
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养成自己衣服自己洗、自己桌子自己擦等好的习惯,这不仅锻炼了独立生活能力,也增长了学生的自信心、动手能力,加强了荣辱观、责任感。
(2)据统计,中国高校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世界范围内的排位是非常靠后的,这也反映了我国教育上的一个弊端或者说是落后点。
作为高校工作者,我们有必要从这一点入手,来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理论专业性和实践动手能力。
以学校为例,一是,可以定期邀请各学科的相关专家、从业者、成功企业家走进校园开办会谈讲座,从他们自身的角度来讲述相关的议题,让学生能形成一个更为清晰的概念,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代入感;二是,可以定期举办各个学科、院校的专业技能比赛,并给予一定的荣誉和奖励,这一活动的举办可以有效的促使学生必须严谨的去钻研专业知识以及亲自动手实践,不仅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文化风气,也能从专业角度、实践能力、个人自信、竞争性等方面达到整体提升的目的。
三是,各学科、院校应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教授和老师的带领下走进社会、走进企业、走进岗位,亲自去动手实践,亲自去验证所学的知识,去看去感受未来会走入的行业和岗位,让学生对将来的职业和人生规划有一个清晰客观的认识,以便能更好的去适应和抉择。
(3)最后不得不说,高校毕业生在走入社会后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也不一定会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这在历届毕业生中不算少数。
那么,作为高校工作者,我们在做好本职教学工作之余,不应该满足,还应该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开发、培养学生的特长技能,毕竟高校工作者的使命不仅仅是教授知识,其核心是以培养人才为己任。
“因材施教”应该成为主旋律,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特长、爱好以及人生规划,并提出建议、给予帮助、提供发展空间。
高校的土壤应该是充满自由、多样性、不确定性的,在培养学生方面更要有时代精神,“条条大路通罗马”,让学生更全面的发展,也让学生在未来的人生求职、求存、求发展中不仅多了一丝可能也多了一条路子。
三、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多种能力
耶鲁大学的《1828年耶鲁报告》则认为:
“大学的目的,不是教导单一的技能,而是提供广博的通识基础;不是造就某一行业的专家,而是培养领导群伦的通才;学生从大学所获得的,不是零碎知识的供给,不是职业技术的贩售;而是心灵的刺激与拓展、见识的广博与洞明,这是要学生花很大的努力和相当的代价的。
”
类似的表述,我国浙江大学的老校长竺可桢教授也曾予以阐明:
“大学教育的目的,决不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尤在乎养成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
”
这些表述均有着同样的共识,那就是高等教育万不可沦为职业技术教育,在专才教育之外更要重视学生在观念、人格、道德、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塑造。
在当前高等教育不断市场化改革,以及愈发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我国高校或许不得不对现实予以一定的妥协。
而在我看来,这在本质上并不冲突。
学生通识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全方面提升对高校就业率的提高完全是大有裨益的。
虽有观点的相异和不同的侧重点,但以下几个方面的人才培养目标大致是不同高校均予以赞同的共识。
(1)表达能力的培养
每个大学生都需要提高多种形式的表达能力,其中最为主要的精确而优美的书面表达能力,清晰且具有说服力的口头表达能力。
这两者是学生毕业后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要运用的能力,是从业者必备的能力。
实际上,无论是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我们的老师都要求学生掌握这两项能力,并以语文练习、作文考试、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锻炼。
但遗憾的是,在计算机、互联网、智能手机等工具普遍被“沉迷式”地使用的当下,文字书写、公文写作、面对面交流的能力似乎被逐渐弱化。
提笔忘字、埋头“刷”手机、习惯交友软件交流等逐渐成为这个时代师生普遍存在的病症。
但不管怎样,无论时代和现实如何,培养学生准确、清晰、优美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是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2)批判思维的形成
作为大学的基本目标,提高学生清晰的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被超过90%的大学老师所认可。
批判性思维能力不仅是服务于特定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更重要的是在于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就我们的经验而言,只需使用一些常见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日常生活中的诸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这些思维方式包括:
清晰地认识和界定问题;分辨同一问题的不同论点与利益关系;搜集相关资料,并分析不同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围绕某一问题尽可能多地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分析证据并运用推断、类比等常见的推理方式考察各种方案,最后提出合理的判断和最佳方案。
这些方法固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确实很多的问题至少能通过这些方法予以简化。
一些基本的数理计算方法对这些思维的形成和使用大有裨益。
当然,这并非是要求所有的大学生都应当去学习高等数学,实际上基础教育阶段的一般性数理计算方法就足够我们应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比如,计算考研的成功率,驾驶时应该保持多长的车距等等。
(3)道德能力的塑造
在中国人的理解中,道德主要是一种品质而非能力。
但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浪潮下,将道德作为一种能力更为重要。
我们大致可以将道德能力理解为两个层面:
第一、道德能力实际上包括三种:
严谨地思考如何处理道德两难问题的能力、评价各方观点合理性的能力、判断正确行为的能力;
第二,是学生将对道德问题思考的结论付诸实践的愿望和自律性。
但因生活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一点责任更多地在父母的身上。
但是第一点帮助学生认识到道德问题的存在并严谨地思考这些问题,则是大学义不容辞的任务。
尤其是在当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存在即为合理”等相对主义的道德准则的认可,缺乏思考复杂道德问题的能力,一个比较常见的例子是,年轻人结婚后无法处理好双方家庭间的关系和矛盾,大学更应该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培养道德思考能力的责任。
(4)广泛兴趣的培养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能力、知识和广泛的兴趣,是他们能享受丰富多彩的人生,这是比较传统的高等教育目标。
当然,有些兴趣是学术性的,如对历史、哲学等专业领域的探索;有些兴趣则与艺术相关,例如欣赏并理解音乐、画作、诗歌等,并将其作为业余的爱好;有些兴趣可以是一身钟爱的体育运动。
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无疑裨益颇丰:
它可以拓展学生看问题的视角,避免过份专业化的危险;它让学生的大学生活不仅是对未来职业的担忧;它可以增加知识,让学生理解全球变暖、选举反腐、贸易往来等世界时事,也有助于学生去思考善与恶、公正与不均、战争与和平等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更为简单却是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兴趣使生活不再无趣。
关键的问题是,大学该如何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
是努力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以便他们在不同领域中活到老、学到老,还是教会学生基本的探究方法,让他们去探求陌生的领域?
亦或是详尽地传授那些最为基本的人类思想与知识,并确保学生能记住其中大部分的内容?
显然,回答这些问题颇为不易。
也正是因为如此,通识教育抑或是素质教育一直广受关注,却成效不彰。
(5)交往能力的提升
学会在生活和工作中与他人开展有效的沟通和交往,是大学生面向职场必备的能力。
在“旧思维”的主导下,大学对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太关注,也没有有效的措施。
但是随着互联网和职能手机的发展,高校教育者不得不面临一个现实:
学生们越来越习惯通过交友软件开展虚拟交往,而在现实中则默不作声,保持着自我的封闭。
这一问题甚至影响到了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大学的课堂里,教师不得不面对低着头刷着朋友圈的学生;甚至有人戏谑:
以前上课教师是跟瞌睡虫斗争,而如今智能手机则成为了教师最大的敌人。
“宅”文化的盛行是学生现实交往能力衰退的表征,但学生毕业后必然要走向职场、走向现实,在现实环境中与同事、客户开展有效的交往。
在大学期间,年轻人们必须学会如何去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保持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表现出人际交往和职场生存的礼仪和风范——这些大概不能让学生在太久的时间内在生活中慢慢摸索,大学必须教会学生一些常识、规范,并开展有效的实践训练。
(6)全球视野的拓展
今天的学生比他们的前辈更需要了解更多的国际事务、外国文化的知识和常识:
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和跨国公司为学生们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伊斯兰国”(IS)、南海纠纷、钓鱼岛之争、萨德系统部署等,也逐渐影响了普通公民的生活;信息交流的拓展、国际教育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跨国交流机会。
但与机会相伴的是要求学生突破一国的思维,适应多元文化环境的交往。
但是,除了对英语反反复复的强调之外,高校还能为学生做什么成为了最大的难题。
况且,我们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并不能清晰地预见哪些文化和语言对自己的将来更为重要。
因此,大学需要突破这一困境:
如何构建一套知识基础,以便让学生有效地适应任何可能出现的国际问题,把握任何可能出现的机遇。
4、结束语
我认为要造就更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出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的合格人才,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灵魂重塑”。
一是针对民族、历史、文化、国家这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代入感、认同感的培养;二是从中国的传统道德体系方面对学生的灵魂进行洗礼,使其拥有更完善的人格、更正确的价值观、更崇高的追求;三是要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责任心、使命感,使之对家庭、社会、民族、国家有更深厚的情怀、忠诚和奉献精神。
高校的改革不应操之过急,高校的改进应刻不容缓,顺应时代的大发展,为祖国和社会培养“人才”,这不仅是职责所在,也是时代赋予每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高校 如何 培养 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