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写作《论证要合理》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4817522
- 上传时间:2023-06-01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25.31KB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写作《论证要合理》教案.docx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写作《论证要合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写作《论证要合理》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写作《论证要合理》教案
《论证要合理》教案
写作背景:
本单元作文训练的主题是“论证要合理”,这是在本册进行的第三次针对议论文的系统训练。
前面两次分别集中讲解了论点和论据,因此安排本次关于论证的集中讲解是十分必要的。
九年级的学生是愿意接触社会、洞察社会、评论社会的,教师应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发挥这一优势,鼓励其大胆发表见解,大胆质疑,表露自己的真实看法,梳理出合适的作文思路。
学情分析:
这一单元是升入九年级后的第二个议论文单元,在八年级时只写过一篇议论文,对于议论文的写作会有一定难度,尤其让学生写作驳论文,更比较难以适应,所以在这里应允许学生写作立论文。
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相对薄弱,需要较长时间的构思、行文和修改,还需要在课下搜集相关的论据等,所以没有必要要求在课上限时作文,留给学生一定的课下完成的时间即可。
教学目标:
1.论点要正确、鲜明。
2.论据要真实、充分,有较强的说服力。
3.论证必须符合逻辑规律。
4.写驳论性质的文章要做到对准靶子、抓住要害、注意分寸。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
1.论证必须符合逻辑规律。
2.写驳论性质的文章要做到对准靶子、抓住要害、注意分寸。
突破方法:
方法引领,例文推理。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每一个文题的写作思路,然后借助例文指导学生如何做到论证合理。
教法与学法:
教法:
例文引领法。
借助例文,指导学生做到如何合理论证。
学法:
讨论法。
利用学习小组的形式,引导学生讨论论证思路。
在“写作形成”阶段,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以不断完善写作提纲,理顺自己的写作思路。
教学准备:
教师:
准备两篇例文及含有方法指导、例文展示、总结提升等内容的课件。
学生:
课前搜集几篇优秀的议论文,阅读后自主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预习课本内容,了解本堂课要学的知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探究新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策略
设计意图
教师随笔
一、导入写作。
(约2分钟)
写议论文,不管是立论还是驳论,都要摆事实讲道理,也就是要进行论证。
论证,就是围绕观点,把经过选择的论据组织起来,使二者有机结合,从而推导出令人信服的合理的结论。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探讨如何做到论证合理。
通过讲述论证的概念引出课题,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二、写作形成。
(约30分钟)
(一)出示文题
(教师课件出示本单元的文题,小组讨论写作思路,教师予以点拨)
1.《怀疑与学问》一文中指出,做学问不要盲从或迷信,要有怀疑的精神。
请你也写一段文字论证这个观点。
200字左右。
2.俗话说:
“知足常乐。
”有的人却说:
“知足未必常乐。
”试围绕“知足与快乐”这一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不少于600字。
3.中国有句俗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
对此,你怎么看?
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驳论文。
不少于600字。
(二)点拨思路
1.
(1)能够围绕着“做学问不要盲从或迷信,要有怀疑的精神”这一观点选取相关事例或名言作为论据。
(2)论述时,叙述事例不要面面倶到,要做到概括、归纳。
(3)对列举的事例和名言应
具体分析,抓住关键,使其为论点服务。
示例:
学习完《咬文嚼字》,我总觉得文章中有些论述值得商榷,现就文本中的细节来一番“咬文嚼字”。
作者引用《史记》“李广射虎”一段中也有不合适之处。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
这段引文中的“见”字用得似乎并不合适。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给“见”字五个解释:
看见;见解、见识;表被动;放在动词前面,表示对自己怎么样;通“现”,出现。
很显然引文中的“见”字应该作“看见”解。
既然“看见石头”,又怎么“以为虎”?
至少原文没有把当时的情况交代清楚,没有说明李广“以为虎”的原因。
这段文字远不如我小学时候背诵的卢纶《塞下曲》说得形象。
其诗曰: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
2.
(1)在标题或开篇处提出自己的观点。
应明确自己的观点是“知足常乐”还是“知足未必常乐”。
(2)要围绕自己的观点选取相关事例作为事实论据,还可以选取相关的名言警句、古诗词、创意广告词等作为道理论据。
这些事例或名言警句要确保真实、可靠,且具有典型性。
(3)论述时,围绕着观点,对事例或道理论据进行分析,使其为观点服务。
(4)要恰当地安排论证的结构,注意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这一环节通过出示文题,经小组讨论得出每一文题的写作思路,然后通过教师点评,让学生更为直观地学习到怎样才能做到论证合理。
示例:
见下面例文展示。
3.
(1)要对准把子。
写驳论性的文章,首先要摆出对方的谬论或反动观点,树起靶子。
怎样树起靶子呢?
通常有两种方式:
一是概述。
即用概括的语言,将所批驳的敌论复述一下。
概述时,可适当引用一些原词句,但要有重点,倾向性要鲜明。
二是摘引。
即把反面材料的关键部分或有关部分摘录下来,然后对准靶子,进行驳斥。
(2)要抓住要害。
鲁迅说:
“正对‘论敌'之要害,仅以一击给予致命的重伤。
”对谬论,一定要抓住其反动本质,深入地进行揭露和批判。
(3)要注意分寸。
例如:
对于敌人的反革命谬论和人民内部存在的错误思想,必须加以区别。
对敌人,要无情揭露,痛加批驳,给以致命打击;对于人民内部的错误思想,就要本着“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决不可相提并论。
示例:
是“黑”是“赤”皆在于“己”
古人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古人又云: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的确,环境对事、物、人的影响不可小觑,但我认为:
一个人是“黑”是“赤”全在于个人本身的素质,环境只不过是一个外在的条件而已。
古往今来,大凡成大业者,都能如荷般出淤泥而不染,摆脱了环境的束缚。
你看,那个在汨罗江畔披发行吟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那个“王听之不聪、谗谄之蔽明、邪曲之害公、方正之不容”的朝廷,仍能洁
身自好,发出“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的誓言。
屈原,他向世人证明:
近朱者并不一定就赤,近墨者也并不一定就黑,能否洁身自好全在你自己。
再看,那个梦游天姥山,畅游祖国山水的青莲居士——李白,藐视权贵、向往自由。
他让力士脱靴,让贵妃磨墨。
他随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他做人的宗旨。
如果说环境决定着个人,那么,中国历史上将失去一个敢怒敢言、不畏权贵、才华横溢的大才子。
同样,李白也向世人证明了是“赤”或“黑”皆在于自己。
或许屈原、李白离我们有些远,那再来看看鲁迅——一个以笔为匕首、清醒于中国近代史上的大文豪。
黑暗的现实、世态炎凉的现状并没有让鲁迅埋没于人海中。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是他对国人的警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的行为准则。
他用“呐喊”唤醒黑夜中的人们。
如果环境决定人生,那么我们将同样失去一个在黑暗中清醒的伟大人物。
因此,“黑”或“赤”全在于个人自己。
但丁,这个黑暗的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世纪的最初一位诗人。
如果他被环境束缚,那么中世纪的黑暗还将笼罩多久?
古今中外,大凡成功者都向世人证明同一个道理:
“黑”或“赤”全在于“己”。
(三)例文点评
(教师课件出示一篇例文,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
)
例文:
由“口味”想到的
记得电视上播放过这么一条饼干广告,画面上是几个中国小孩嚼着饼干,喜滋滋地舔着嘴唇说:
“真正的美国口味,我们都爱吃!
”看完之后,我心中不是滋味,难道“口味”也是美国的好吗?
【点评:
故事简洁,引出自然,表明自己的疑问。
】
记得毛主席在一篇文章中举了个例子:
中国人吃饭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一定说用刀叉高明、科学,用筷子落后,就说不通。
确实,西方有许多的东西值得学习,但不能说什么都是西方的好。
西方人习惯喝咖啡,中国人习惯喝茶,很难说喝咖啡的口味一定比喝茶的口味高。
【点评:
列举毛主席的例子,证明中国人的习惯和西方人的习惯不同,不存在谁比谁高明,一驳“美国口味”。
】
其实,要说口味,西方人是不能与中国人比的。
有一本台湾教授写的《烹调原理》,说中国人的饭菜讲究“味”,所以重视烹调,而西方人只“烹”不“调”。
“烹”是把食品弄熟,但食物的“味”是靠“调”的。
他说在美国吃牛排,从纽约吃到洛杉矶,到处是一个味道,可是中国有八大菜系,风味大不相同。
我没有到过美国,不知道他说的是不是事实,也许说过了头。
但中国菜的味道天下第一,这是世界公认的。
现在我
们自己却在电视广告里喊:
“真正的美国口味,我们都爱吃!
”那就太没有自尊心了。
【点评:
列举台湾教授写的《烹调原理》,把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烹饪方法和外国人的饮食习惯和烹饪方法进行了对比,证明了中国菜味道天下第一,二驳“美国口味”。
】
我想,如果真的连口味也都要学西方,把中国的茶都换成外国的咖啡,把中国的馒头都换成外国的面包,把中国的筷子都换成外国的刀叉⋯⋯这样岂不是把我们自己的民族特点统统都丢了吗?
这样在世界上还会有我们的地位吗?
【点评:
一组排比句,加上后面的质疑,引发读者的强烈共鸣。
】
还是让我们大声喊:
“真正的中国口味,我们都爱吃!
”
教师评论:
本文批判了某些人的崇洋心理。
作者从一则广告切入,大谈美国口味和中国口味,其论述角度颇有新意。
文中的分析入情入理,使人心悦诚服,使人仿佛在接受中国口味的同时,更获得一些感化和教义。
这样写,避重就轻,以小见大,比板起面孔说理要生动有趣得多。
从身边的事情说起,找准“评论点”,本文的小作者在这一点上做得很成功。
(四)师生总结
(课件展示,学生做笔记)
1.例证法——列出观点后举出具体实例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
例证法在议论文中用得最多最广。
它也是卓有成效的一种推理方法。
因为任何
观点都不能孤立存在,而事实胜于雄辩,最具说服力,所以例证法是一般议论文都要用到的。
2.因果法——通过对事理原因或结果的周密分析,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合理性的论证方法。
从结果来找原因,或从原因推导结果,就是找出事物产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和规律,这就起到了证明论点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的作用。
3.引证法——引用著名人物的言论、科学原理、尽人皆知的常理等作为论据来直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引用的东西,用来作讲道理的依据。
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沟通。
4.对比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而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
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则更加稳固。
5.比喻法——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
从这个角度讲,议论文中运用比喻,是以具体的事物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地表达出来,借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因而又常借用比喻的方法来进行论证。
三、写作展示。
(约10分钟)
(一)学生自己选择一个文题,列举提纲,把论证的思路梳理清楚——先论证什么,后论证什么,最后得出什么结论。
(二)在小组内讨论自己的议论文应选择什么样的论据,看看有没有比你的论据更为恰当的论据材料。
(三)组内展示写作效果。
此环节为学生课上完成写作提纲。
提纲由学生独立完成,组内展示、互评。
这样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有助于学生组内合作效果的达
成。
四、总结提高。
(约3分钟)
本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使自己的论证合理。
要写好一篇议论文,一般要做到:
其一,态度要鲜明。
其二,论据要充足。
其三,论证要合理。
那么如何做到论证合理呢?
首先,论证要符合逻辑;同样,使用的材料要能支持论点,还要有恰当的分析;其次,要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最后,论证结构要合理,思路要清晰。
总之,要想写好议论文,要在平时做个有心人,多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还要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
我想我们的同学一定能写出精悍有力的议论文。
由师生共同总结如何做到论证合理,更有助于学生提取经验,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例文参考:
知足者常乐平生修得随缘性,粗茶淡饭也知足。
——题记
桌上放着半杯水,悲观的人会抱怨它的不足;乐观的人则会庆幸还有半杯水,
因而后者得到了满足。
同样的半杯水,得到的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慨。
这告诉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要抱定一颗平常心,学会用感恩的心来感谢生活,感谢命运。
等我们懂得了知足,生活便少了几分抱怨,多了一些光明。
①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是发人深省的。
一个人如果痴心妄想,那他贪婪的心就永远不会满足,甚至可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②
嫦娥抛弃夫君,偷食仙丹,妄图成仙,换来的却是广寒宫的无限冷清与寂寥;和珅位高权重仍不知满足,留下了千古骂名。
而庄子、陶潜等隐士淡泊名利,逍遥世外,却成就了千古流芳的美谈。
③
世事就是这样的辩证,老天让坏人享尽安乐,但最终以严厉的惩罚为代价;老天给予好人平安与幸福,却让好人历经磨难。
这是公平的,所以不要怨天尤人。
人生就这样,没有绝对令你满意的事,关键在于你是否得到满足,能够乐观地对待生活。
不过知足并非一味地安于现状,不求进取,而是一种适可而止的生活态度。
如错把知足当作安于现状,裹足不前,那你只会成为井底之蛙。
知足就是父母买给你玩具模片而你能自己拼好,知足就是朋友送你卡片而你不挑三拣四,知足就是珍惜一切来之不易的东西,包括生命。
④知足了菜根嚼着也香,知足了心里永远有着温暖的阳光。
知足就要避免心理失衡。
人们在给予的同时往往期待着、索要着,他们付出了就一定要求有回报,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
那是因为他们把得失看得太重、不易满足,当然往往会大失所望了。
请记住:
学会知足,才能心底敞亮,省却烦恼;学会知足,才能更好地体会人生风雨兼程的艰辛和幸福;也只有人人懂得知足,我们的社会大家庭才能和谐、平静、适意而真诚。
因为知足常乐啊!
⑤
句段赏析:
1用“半杯水”的故事引出论题,引出知足者的光明心态。
2引用名言作为道理论据。
3从正反两方面列举了事例进行对比论证,更有说服力。
4结合生活中的现象,例举知足的表现,排比句式,一气呵成。
5以告诫的形式、以排比句式的形式结尾,收束有力,照应开头。
总评:
本文是一篇结构完整、论证有力的议论文。
题目就摆明了观点,以题记的形式开篇,新颖贴题;然后以“半杯水”的故事引出论题,接着引用孟子的话,列举嫦娥、和珅、庄子、陶潜的事例进行论述、分析,并且辩证地分析了知足者的心理状态,使“常乐”的内涵更为丰富。
学习资料链接:
素材一:
(材料)“自古才子出寒门。
”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
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
(分析)这都是幼时曾经贫困而后来成为才子的非常之人。
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也就是这块贫瘠的土壤使他们不断地发育不断地成熟,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开出灿烂之花。
由此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
穷则思变,越是贫困越激励人奋发上进,这何尝又不是一笔财富呢?
【审题立意】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素材二:
(材料)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
他们二人可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致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展其才志。
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终有马陵道之胜。
(分析)同是孙膑,为何遭遇两种境遇呢?
就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
在魏国,庞涓只为私利,妒贤嫉能,魏王昏庸,偏听偏信,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
试想孙膑在这么一个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呢?
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孙膑在此,可说计出即行,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
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审题立意】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素材三:
不肯放弃的林肯
坚持到底的最佳实例可能就是亚伯拉罕·林肯。
如果你想知道有谁从未放弃,那就不必再寻寻觅觅了!
生下来就一贫如洗的林肯,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八次竞选八次落败,两次经商失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次。
好多次,他本可以放弃,但他并没有如此,也正因为他没有放弃,才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以下是林肯进驻白宫前的简历:
1816年,家人被赶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须工作以抚养他们;1818年,母亲去世;1831年,经商失败;1832年,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1832年,工作也丢了,想就读法学院,但进不去;1833年,向朋友借钱经商,但年底就破产了,接下来他花了十六年,才把债还清;1834年,再次竞选州议员,赢了;1835年,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却死了,因此他的心也碎了;1836年,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六个月;1838年,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1840年,争取成为选举人,失败了;1843年,参加国会大选落选了;1846年,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次当选了;前往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1848年,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了;1849年,想在自己的州内担任土地局长的工作,被拒绝了;1854年,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了;1856年,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一百张;1858年,再度竞选美国参议员,再度落败;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
此路艰辛而泥泞。
我一只脚滑了一下,另一只脚也因而站不稳;但我缓口气,告诉自己,“这不过是滑一跤,并不是死去而爬不起来。
”——林肯在竞选参议员落败后如是说。
【审题立意】此素材适用于“人穷志不短”“永不言弃”“越挫越勇”“失败乃成功之母”等主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证要合理 初中语文 九年级 上册 写作 论证 合理 教案